环境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环境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环境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环境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环境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学教学大纲(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48学分数:3 开课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环境学是四年制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同时也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入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本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变化规律;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了解预防控制和治理环境污染的主要技术以及环境监测规划管理和评估的基本原理方法。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人口粮食能源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有关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污染和噪声公害的基本知识和防治的基本对策;涉及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境经济学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法律法规等知识点的概貌性介绍,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理念,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事业的热情和学习环境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后续有关环境科学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作业每周布置一次。本课程为考试科目,建议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环境概述 1.人类与环境2.环境要素与环境质量第二节 环境科学1.环境科学的分支学科2.环境科学的内容和任务教学要求:1.理解和掌握环境和环境科学的概念;2.了解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和任务;3.熟悉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类以及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 当代环境问题第一节 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1.环境问题定义2.环境问题的分类3.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第二节 全球环境问题1.发达国家的环境状况2.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3.我国环境问题教学要求: 1.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2.掌握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了解全球主要环境问题;4.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的特点;5.掌握我国环境问题的特点和解决的根本途径。第三章 生态环境第一节 生态学基础1.生态学的定义2.生态系统3.生态平衡第二节 生态学与环境保护1.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2.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3.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教学要求: 1.了解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2.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3.了解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的方法。第四章 人口与环境第一节 人口的增长与控制1.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2.人口粮食和耕地3.我国人口增长的概况第二节 未来100年的世界人口1.100年内世界人口预测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1.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2.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教学要求: 1.了解人口的发展历程;2.了解人口增长特点;3.理解人口控制与提高人口质量的意义。第五章 能源与环境第一节 能源与环境的关系1.世界和中国能源的生产消耗情况2.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第二节 新能源的探索和开发1.太阳能的利用2.核能的开发3.地热能的利用教学要求: 1.了解全球能源的消耗情况;2.了解能源与环境的关系;3.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第六章 大气环境污染第一节 大气的污染1.地球大气圈的结构2.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污染源3.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第二节 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形成机制及其防治对策1.全球变暖与防治对策2.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3.酸沉降与防治对策教学要求: 1.了解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2.了解全球大气环境污染问题;3.掌握全球大气环境问题的对策。第七章 水体环境污染第一节 水资源的基本概念1.水圈与水资源2.水循环3.全球水资源面临的问题第二节 水体污染1.水体污染物2.水污染治理方法教学要求: 1.了解世界水资源状况;2.掌握世界面临水危机的全球环境问题;3.了解水污染治理方法和基本原理。第八章 土壤污染第一节 土壤的组成和性质1土壤的组成和结构2.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1.土壤污染源2.土壤的污染的治理教学要求:1.了解土壤环境问题;2.了解土壤的三相组成及土壤的氧化还原状态;3.掌握土壤污染物的种类;4.掌握土壤污染的预防与治理途径。第九章 噪声公害和微波污染第一节 噪声的概念1.噪声的定义2.噪声的特点3.噪声的危害第二节 噪声的控制标准1.噪声的来源2噪声的控制标准第三节 微波污染与人体健康教学要求: 1了解噪声的产生特点和危害;2掌握噪声的控制标准;3熟悉噪声控制技术;4了解微波对人体的污染。第十章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种类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第四节 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教学要求:1.了解固体废物的种类综合利用;2.熟悉危险废物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方法。第十一章 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节 自然保护区第二节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三节 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四节 矿产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要求: 1.了解自然保护区;2.熟悉土地森林和矿产的利用和保护。第十二章 环境经济学概论第一节 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现状1.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环境经济学的主要学派3.环境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第二节 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1.经济学的基础知识2.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第三节 环境经济学研究的前沿特点及其研究方法教学要求: 1.了解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2.了解环境经济学的基础知识;3.掌握环境经济学的学科体系;4.了解研究环境经济学在环境中的重要意义。第十三章 环境规划第一节 环境规划概述第二节 环境规划的作用目的第三节 环境规划的基本方法与原理教学要求:1.了解环境规划的作用目的;2.熟悉环境规划的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十四章 环境监测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作用目的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特性第三节 环境污染的特征及污染物分析方法第四节 环境监测设计与质量控制教学要求:1.了解环境监测的作用目的,环境污染物的特性;2.熟悉环境污染物的特性及污染物分析方法;3.熟悉环境监测设计方法与质量控制方法。第十五章 环境质量评价第一节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第二节 环境质量影响评价教学要求:1.熟悉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内容和方法;2.熟悉环境质量影响评价的程序类型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第十六章 环境法与环境标准第一节 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法第二节 环境标准第三节 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环境管理体系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2.了解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3.了解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学时分配章教学内容学时分配一绪论3课时二当代环境问题3课时三生态环境3课时四人口与环境3课时五能源与环境3课时六大气环境污染3课时七水体环境污染3课时八土壤环境污染3课时九噪声污染3课时十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置3课时十一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课时十二环境经济学概论3课时十三环境规划3课时十四环境监测3课时十五环境质量评价3课时十六环境法与环境标准3课时合计48课时教材及参考书目:1何强.环境学导论.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2林肇信.环境保护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4赵景联.环境科学导论.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5陈英旭.环境学.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0年6盛连喜.现代环境科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Details of green to introduce the art of bonsai concept, plant morphology, leaf color, aromas to create different moods and charms. (B) improving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ir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four areas, a dust pollution an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f coal-burning pollution.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gypsum, stone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nd use of glass furnace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Second, poor dust control, wide range of construction dust, road dust capacity. Three is to build coal-fired boilers in the region, particularly within the citys outdoor barbecue gas discharge seriously. Four motor vehicle exhaust is not inIn particular the greening of urban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carefully select the species suited to local soils, reflecting . . Features also allow for the evergreen trees, so that people walking in the shade. On one handTo expand green areas, improve planting quality fuss; but also to focus on simplicity and generosity of the green on the other hand, to enh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