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学教学大纲2.doc_第1页
环境工程学教学大纲2.doc_第2页
环境工程学教学大纲2.doc_第3页
环境工程学教学大纲2.doc_第4页
环境工程学教学大纲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工程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环境工程学 课程编码: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cience学 时:48 学 分:3适用专业:环境科学 课程类别:必修课程性质:专业课 先修课程: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微生物学教 材:蒋展鹏.环境工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环境工程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环境科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是在人类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并同环境污染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是一门既有悠久历史又正在新兴发展的、独立的工程技术学科。本课程系统介绍环境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处置与管理以及噪声等公害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较全面掌握水与废水处理、水质管理、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管理和电离辐射等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特性等,了解环境工程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问题的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为以后从事环境治理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与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其中水污染控制工程主要是侧重生活污水中有机质、氮、磷和悬浮物的处理工艺和处理装置和工业废水中污染物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常见工业废水的污染特点、处理方法、处理工艺。使学生能了解污水的污染特点,掌握常规污水的污染物种类、浓度范围及处理难点,以便进行工艺设计时选择有针对性的处理工艺。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而使学生能合理选择污水处理工艺过程,合理组合和设计各种处理单元,并能综合评价污水处理设施的造价和运行成本。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讲授大气污染控制基本理论、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分类、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基础、除尘装置、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技术基础,使学生基本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固体废物处理使学生了解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了解固体废物分选,固体废物可降解处理,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固体废物热解处理,垃圾填埋等技术。三、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第一篇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 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 教学基本内容:1 水的循环与污染2 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3 废水的成分与性质4 水体自净与水环境容量5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重点:1 基本概念与分类2 水体自净作用3 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难点: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主要教学要求:熟悉掌握水质指标的定义和分类;水体自净原理;水环境容量的定义;废水性质;水中污染物的种类;给水和废水处理的方法和工艺流程。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及循环以及水体的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教学基本内容:1 格栅和筛网2 混凝3 沉淀4 吸附与离子交换5 膜分离技术6 消毒重点:1 混凝机理2 沉淀3 吸附与离子交换4 消毒原理难点:混凝机理及影响因素。主要教学要求:熟悉掌握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水中粗大颗粒、胶体和溶解性物质的去除方法;掌握水中有害微生物的去除方法;重点掌握混凝机理、消毒原理。了解水的其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第三章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教学基本内容:1 废水处理微生物学基础2 活性污泥法3 生物膜法4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5 土地处理技术6 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重点:1 活性污泥法2 生物膜法3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4 土地处理技术难点:活性污泥法主要教学要求:熟悉掌握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掌握好氧悬浮、好氧附着、厌氧悬浮、厌氧附着生物处理技术;污泥处理技术。了解废水处理的微生物学基础;了解废水土地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第四章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教学基本内容:1污水的脱氮除磷2生物法污水脱氮除磷工艺3深度处理技术重点:1污水的脱氮除磷2生物法污水脱氮除磷工艺难点:生物法污水脱氮除磷工艺主要教学要求:熟悉掌握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掌握污水回用标准体系。了解废水资源化的意义。第二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五章 大气质量教学基本内容:1大气污染2大气质量控制标准3大气污染控制基本方法重点:1 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2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难点:大气污染控制方法主要教学要求:熟悉掌握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大气的结构及组成;了解废气排放标准。第六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教学基本内容:1除尘技术基础;2重力沉降;3旋风除尘;4静电除尘;5袋式除尘;6湿式除尘;7除尘装置的选择;重点:1 除尘原理及分类;2 除尘装置的选择;难点:除尘装置的原理。主要教学要求:熟悉掌握颗粒污染物的控制方法;掌握除尘装置的捕集效率;掌握除尘器的分类和原理。了解粉尘粒径和分布;了解重力沉降室的设计。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教学基本内容:1 吸收净化;2 吸附净化;3 催化净化;4 燃烧转化;5 冷凝法;6 生物净化;重点:1 吸收平衡及吸收速率方程;2 吸附过程和吸附装置;3 催化作用与催化剂;4 燃烧转化原理及过程;难点:吸收净化主要教学要求:熟悉掌握气态污染物的控制方法;掌握吸收平衡及吸收速率方程;掌握吸附过程和吸附装置;掌握催化作用原理与催化剂;掌握燃烧转化原理及过程;了解生物净化原理及净化方法;了解气态污染物的其他净化法。第三篇 固体废物处理第八章 固体废物管理系统教学基本内容: 1 固体废物的产生、分类与管理系统简介;2 固体废物的性质;3 固体废物的产量与减少产量的途径;4 城市垃圾的收集、贮存与运输;重点:1 固体废物的产量与减少产量的途径;2 城市垃圾的收集、贮存与运输;难点:固体废弃物减量化途径。主要教学要求:熟悉掌握固体废物的涵义、产生途径、分类与性质;掌握固体废物的产量与减少产量的途径;掌握城市垃圾的收集、贮存与运输。了解固体废物对人类环境的危害;了解危险废物的含义及鉴别。 第九章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教学基本内容: 1 固体废物的压实技术2 固体废物的破碎技术3 固体废物的分选技术4 固体废物脱水与干燥5有毒有害废物的化学处理与固化重点:1 固体废物的压实技术2 固体废物的破碎技术3 固体废物的分选技术难点:固体废物的压实技术主要教学要求:熟悉掌握压实的含义与性质;掌握垃圾破碎的意义;重点掌握城市垃圾分选原理及分类。了解压实、破碎机械;了解固废的脱水及危险废物的处理技术。第十章 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教学基本内容: 1 资源化意义与系统;2 材料回收系统;3 生物转化产品的回收;4 城市垃圾的焚烧与热转化产品的回收;5 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重点:1 掌握城市垃圾的焚烧与堆肥技术2 掌握固废的最终处置技术难点: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途径。主要教学要求:熟悉掌握城市垃圾的焚烧与堆肥技术;掌握固废的最终处置技术。了解固废资源化的意义及系统。第十一章 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与其它污染防治技术教学基本内容: 1 噪声污染与防治技术;2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技术;3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技术;4 其他物理性污染及防治技术;重点:1 噪声污染与防治技术;2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技术。难点: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污染物污染原理。主要教学要求:熟悉掌握噪声的基本概念及对人体的危害;掌握电磁辐射危害;掌握放射性废物的危害。了解噪声的测量及控制技术;了解电磁辐射及放射性废物的控制技术;了解振动污染及防治技术。四、课程学时分配讲 课 内 容讲课学时实验学时(含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合计学时第一篇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第一章 水质与水体自净第二章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第三章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第四章 城市污水的深度处理28 12 426第二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五章 大气质量第六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第七章 气态污染物控制 26412第三篇 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的管理与处置第八章 固体废物与城市垃圾管理系统第九章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第十章 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 2248第十一章 噪声、电磁辐射、放射性与其它污染防治技术22总计 4848五、课程习题要求每章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留有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并进行讲评。六、考核方式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参考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实验、平时作业及出勤情况等,综合评定给出成绩。七、课程的主要参考书 1. Bruce E,Rittmann Perry L,MeCarty. 环境生物技术(影印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 陆柱,陈中兴等.水处理技术.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3. 索耶,麦卡蒂,帕金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第5版影印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4. 蒋展鹏.环境工程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林培英.环境问题案例教程.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6郝吉明、马广大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7李济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方法与实例.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3 制定人: 审定: 批准: 2010年8月Details of green to introduce the art of bonsai concept, plant morphology, leaf color, aromas to create different moods and charms. (B) improving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ir pollution sources in the four areas, a dust pollution and industrial enterprises of coal-burning pollution.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gypsum, stone processing enterprises and use of glass furnace standard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Second, poor dust control, wide range of construction dust, road dust capacity. Three is to build coal-fired boilers in the region, particularly within the citys outdoor barbecue gas discharge seriously. Four motor vehicle exhaust is not inIn particular the greening of urban areas, it is necessary to carefully select the species suited to local soils, reflecting . . Features also allow for the evergreen trees, so that people walking in the shade. On one handTo expand green areas, improve planting quality fuss; but also to focus on simplicity and generosity of th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