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空心阴极灯是否有问题.doc_第1页
如何判断空心阴极灯是否有问题.doc_第2页
如何判断空心阴极灯是否有问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判断空心阴极灯是否有问题1. 【异常现象】:阴极辉光变(充氖灯由橙红-粉红-白光),充氢灯由淡紫变白。使发射线减弱,可能同时有背景发射。【原因】:灯内有杂质气体;【解决办法】:将灯在10-20mA电流下反向放电几分钟到半小时,如无效,再在80-150mA下反向放电,激活吸气剂。 2. 【异常现象】:屏蔽管发光。使发射减弱不稳定。【原因】:溅射的金屑针状结晶或片状脱落,使阴极与屏蔽管接通。【解决办法】:振动灯壳,使接通处断开。3. 【异常现象】:阳极光闪动。【原因】:阳极表面放电不均匀;【解决办法】:一般不影响使用;如有影响,可在1020mA下反向放电半小时。4. 【异常现象】:阴极外侧和后部发光。使发射线略有减弱。【原因】:屏蔽管与阴极距离过大,或有杂质气体。【解决办法】:发射稳定仍可使用,必要时按1反向处理。5. 【异常现象】:阴极内发生跳动的火花状放电,无测定线发射。从而恢复正常放电前不能使用。【原因】:阴极表面有氧化物或有杂质气体。【解决办法】:在30-50mA下反向放电,或加大与灯串联的稳流电阻到2-10千欧。6. 【异常现象】:灵敏度降低。不能正常测定。【原因】:灯有背景发射、波长选择错误、单色器通带过宽、喷射器堵塞,燃气不足、燃烧器狭缝不在光轴下方。【解决办法】:检查灯的背景发射,观察阴极光色调,不正常,处理同l。7. 【异常现象】:不发光。不能使用。【原因】:灯头漏气或灯头接线脱落;电源有故障。【解决办法】:先用其它灯检查电源,再用高频真空查漏器检察,如灯壳内无氖光就是漏气(更换新灯);有氖光为接线脱落。8.【异常现象】:只在阴极口外发光。不能使用。【原因】:惰性气体压强降低,不能保持正常放电。【解决办法】:更换新灯。9. 【异常现象】:发光色调正常,特征铺线发射很弱或不能检出。不能正常测定。【原因】:长期使用后阴极金属耗尽或所用光电倍增管或放大器不合适。【解决办法】:不能复活,应换灯或重新选择合合适的光电倍增管或放大器乙炔钢瓶放置于乙炔钢瓶放置在何处为好一直是许多使用者感到困惑的问题;尤其是新安装仪器的用户,因考虑到消防安全的要求,往往不知将气瓶放在何处为好1)乙炔钢瓶可以产生的危险隐患一般有二;一是因本身压力不足或管路与仪器连接不良,在点火状态下,产生“回火”现象;二是钢瓶阀门及减压阀有漏气现象,使乙炔气体弥漫在室内,容易引起火灾;(2)关于“回火”的表现是:由于钢瓶内气体压力不足或仪器与管路连接不良造成火焰顺着管路内腔或外壁向钢瓶方向延伸,最终使钢瓶爆炸。到目前为止,此种恶果至今还未听说发生在哪家原吸用户上;不过我本人在20年前确实亲身体验过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当时使用的是一款国产原吸,乙炔管路是塑料管的(仪器出厂原配的,不是现在通用的橡胶管),正在做分析时,突然火焰顺着塑料管外壁燃烧起来,情急之下用手一把将塑料管扯断,危险倒是排除了,但手心因融化的塑料管粘贴在皮肤上最终被烫起了一溜水疱,至今想起仍心有余悸。不过、因为目前的仪器大多设计有防回火气罐及减压阀的出口安装了防回火装置,此种危险的程度大大降低了。可是如果因管接头或仪器内部漏气,防回火气罐也无济于事;此时如果气瓶距离操作者较远的话,关闭气瓶的总阀恐怕是来不及的。因此我不赞成气瓶距仪器较远。因此、在使用仪器前做燃气泄漏的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功课,为了安全起见,浪费点时间还是划得来的。另外,我发现许多用户的乙炔减压阀的出口没有加装防回火装置,这点需要改进,毕竟一个防回火装置仅仅十几元而已。现如今市面出售的乙炔表基本带有防回火装置。(3)关于乙炔气泄漏的问题;乙炔气的泄漏一般有两个途径:一是钢瓶总阀的阀门密封不严所致;有经验的操作者可能有体会,按常理乙炔阀门旋转12圈便可(旋转圈数太多会使丙酮窜出),但是在这种状态下,往往可以闻到乙炔特有的气味,但当多旋转几圈后气味反而消失了;其中的原因是,阀门长久使用密封效果下降了,当阀门旋转过多后反而使密封效果提高,此时说明钢瓶该报废回收了,但实际上厂家往往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更换,这就需要使用者自己注意了。另外一种原因是乙炔表本身质量不过关;鉴于上述两种原因唯一的解决办法是经常利用仪器自身的检漏功能和用肥皂水检漏。(国产仪器可能自检功能有缺憾)(4)关于乙炔钢瓶放置的问题我的看法有二:一是如果放在与仪器同一房间内一定使用专用的气瓶柜,此种柜不是单一的柜子而已,必须有排风和报警装置(市面有售);二是钢瓶放在临近仪器的隔壁房间,房间的要求是无明火和通风良好,并保持能迅速控制钢瓶的供气通断。如果钢瓶放置在距仪器过远的室外弊病有二:天气过冷乙炔不易气化(北方寒冷地区尤甚),丙酮却可以随气被带出污染堵塞仪器内部气路。管路过长造成气压不稳,有的仪器对压力的要求较为苛刻,如果气压经常波动则需时时调整二次减压阀的压力,很费事、不方便。(5)最佳方案是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