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 练习题 带答案.doc_第1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 练习题 带答案.doc_第2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 练习题 带答案.doc_第3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 练习题 带答案.doc_第4页
地表形态的塑造 练习题 带答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表形态的塑造宁西铁路东起南京,西至西安,途经五个省,总长1075千米,是我国跨世纪铁路建设中一条横贯东西的铁路干线。下图为宁西铁路经某地形区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2题。1铁路选择在图中地形区通过,主要原因是 ( )A.该部位为山脊,地势较高B.该部位为山谷,工程量较小C.该部位为鞍部,地势较低D.该部位岩层松软,易于开挖2为防止图中切坡处滑坡、崩塌,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砌石护坡 B.植树造林 C.种花植草 D.修建梯田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以下2题。 3甲图景观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C.强烈的侵蚀作用 D.剧烈的火山活动4乙图中构造形成及出露形成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5石英粉尘从源地到达北太平洋主要通过A.大气环流 B.大洋环流 C.水循环 D.岩石圈物质循环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以下2题。6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A为沉积岩 BC为岩浆CD为岩浆岩 DE为变质岩7图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A为冷却凝固作用 B为重熔再生作用C为外力作用 D为变质作用8我国甲、乙两地均位于29N附近。读“19712000年甲、乙两地各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图1),可知 A. 甲地年平均气温较乙地低 B. 乙地降水较甲地丰沛C. 乙地是高原山地气候 D. 甲地属温带季风气候9图中表示变质作用的序号是 A.和 B.和 C.和 D.和10.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岩浆岩 B.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 C.各类岩石都能形成变质岩 D.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新的岩浆图中,甲、乙两处景观所在地是我国著名旅游胜地。读图回答以下2题:11游客在甲景观地可普遍观赏到A.奇松、云海 B.石林、石芽C.椰林、孤峰 D.森林、冰川12.两地地貌形成主导外力作用与岩石组合正确的是A.甲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B.乙物理风化风力侵蚀砂岩C.甲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 D.乙化学风化流水侵蚀石灰岩读“l815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分布图”,回答以下2题13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14大松巴哇火山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A B C D15从地貌上看,处属于 A三角洲 B冲积扇 C冲积平原 D冰川沉积物16从地质构造上看,处属于A背斜 B向斜 C断层 D褶皱17我国中西部地区受构造影响而形成的著名的山峰是A华山 B泰山 C天山 D祁连山图6为某湖区地质构造示意图。2005年8月,中俄科学家对该湖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活动。读图回答1819题。18该湖的地质构造是A、背斜 B、向斜 C、褶皱 D、断层19 关于图示地区湿地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B、调节当地气候和径流C、建城市污水处理厂D、城市扩建的备用土地20.黄土高原黄土地貌的最主要特征是A地表多石林、地下多溶洞B地面波状起伏、相对高度不大C地表千沟万壑D地表起伏平缓、坦荡二主观题2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青藏高原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竟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这种推移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中国带来什么大变化,但是在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中,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材料2: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1)从地壳运动方面分析青藏高原移动的重要原因。(3)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与地势的关系是,青藏高原多海拔很高的山脉,为什么其地表特征却是“远看是山,近看成川”?(4)喜马拉雅山上作用明显。(5)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最显著的地质作用是,主要自然资源有。(6)根据喜马拉雅山脉岩层中发现有海洋生物化石,可以确定该地有(岩石)。22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地质构造是 ,其中A为 斜,B为 斜。(2)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建筑材料,宜选择处还是处? 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装饰材料,宜选择处还是处? 处。(3) A、B两处有一处为自流井,它是 处; 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它是 处。(4)任意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的河流泥沙量 ,水旱灾害加剧,甚至可能造成 等地质灾害。(5)我国黄土高原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貌,主要原因是( )(多选)A黄土土质疏松 B植被破坏严重 C地面起伏明显 D流水侵蚀严重2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甲河主要的水源补给是 ;河流流量变化与 变化相一致。该地属季风区,两条河流中季节变化和年际较明显的是 。A、B两城市,水资源较丰富的是 城。乙河所处的地质构造名称是 ,如果在该处修建水库,会出现 等不良后果。在水循环的各环节中,C属于 。从A到B的地域差异属于 分异,这种地域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答案:15. CABAA 610. DACDA 1115.ADDAB 1620CADBC21 (1)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还在继续,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引起的挤压力使青藏 高原移动。(2)在地质上受地壳的弯曲隆起、断裂、上升或下沉、造山运动等多方面影响,对于生活更为直接的影响则是地震活动的增加,形成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等。(3)地壳厚的地方地势高,地壳薄的地方地势低青藏高原上的山脉海拔虽然很高,但相对于青藏高原面的高度较低。(4)冰川侵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