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裂缝表面封闭施工工艺一、 适用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非结构裂缝,且裂缝深度不超过30mm,多用于混凝土表浅细微裂缝。二、特点利用修补胶自身的高抗拉强度,以达到粘结、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是理想的裂缝加固技术。三、施工流程开v形槽除尘配胶封缝固化1.采用沿裂缝用角磨机开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2.用毛刷及压缩空气将v形槽内碎屑粉尘清除干净。3.配胶 按修补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 a 胶和 b 胶分别放置于木块上,用油灰刀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 4050 分钟用完为宜。4.封缝 将配置好的修补胶用油灰刀刮入v形槽内,修补胶表面应刮平顺。5.封缝结束后,在 24 小时内不得扰动槽内胶体,35 天后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本工艺需在干燥环境中施工、修补胶配比 a胶:b胶=2:1混凝土裂缝淋胶封闭施工工艺一、 适用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非结构裂缝,静止裂缝的修补且裂缝处于水平位置,利用胶体的粘结力恢复构件的整体性,从而满足正常使用,多用于板体裂缝。 二、 特点 裂缝淋胶加固采用低黏度、 高抗拉强度灌缝材料,通过灌缝胶自身流动性将胶流入混凝土裂缝中,达到粘结、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是理想的裂缝加固技术。三、楼板裂缝修补施工流程裂缝表面处理开v形槽封闭板底裂缝配胶刷胶和淋胶固化1.裂缝表面处理 对于混凝土构件上的细微裂缝,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等污物,然后用压缩空气将裂缝内的灰尘吹出。2.对于混凝土构件上较宽(大于0.3mm0.5mm)的裂缝, 采用沿裂缝用角磨机开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然后用毛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3.如裂缝为贯穿裂缝,需在板底用修补胶把裂缝封闭。4.配胶 按灌缝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 a 胶和 b 胶分别放置于清洁容器中,用木棒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 4050 分钟用完为宜。5.将配置好的胶液用毛刷均匀涂在裂缝表面,对于开槽的裂缝可用勺子将胶液缓淋至v形槽中,淋胶至满槽为宜,待胶缓渗到裂缝中,再次缓淋胶液,直至胶液不再浸渗为止,淋胶结束后应保证胶液面与槽边平齐以防止胶液固化后出现凹槽情况。如出现凹槽可用修补胶填充。6.淋胶结束后,在 24 小时内不得扰动槽内胶体,35 天后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本工艺需在干燥环境中施工、灌缝胶配比 a胶:b胶=8:1 修补胶配比 a胶:b胶=2:1混凝土裂缝注浆修补施工工艺一、 适用范围 该技术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稳定裂缝修补,恢复构件的整体性,从而达到使用功能的目的。 裂缝化学灌浆加固采用低黏度、 高抗拉强度灌浆材料,通过压力灌浆(0.2-0.4mpa)注入混凝土构件的裂缝、空洞中,扩散、胶凝、固化,达到粘结、键合、恢复构件整体性的目的,是理想的裂缝加固技术。适用于修补混凝土结构所出现的裂缝(温度缝、收缩缝、受力缝、沉降缝) ,恢复其整体性和使用功能。 二、 特点 化学灌浆浆液具有以下特点: 1.粘度低 可灌入 0.05mm 的 细微裂缝 。 2.固结体强度高, 抗压强度 50-80mpa,抗拉强度大于33mpa,是混凝土的10倍以上。 3.胶凝时间易控制,从 30 分钟到几十小时均可调节。 4.可在干燥或潮湿环境下固化,可满足粘结、补强、抗渗等多种要求。 对于结构承载力不足的引起的裂缝采取本技术处理外,还应该采取其他加固措施(碳纤维加固、粘钢加固),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三、 施工工艺 混凝土裂缝注胶施工工艺流程:裂缝处理 粘贴注胶底座 封缝 配胶 灌胶 成品保护 . 施工工序施工工艺: 1.裂缝处理 对于混凝土构件上的裂缝,可用钢丝刷等工具,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等污物,然后用压缩空气将裂缝内的灰尘吹出。2.对于混凝土构件上较宽(大于0.3mm0.5mm)的裂缝, 采用沿裂缝用角磨机开v形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缝来确定,然后用毛刷及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3.粘贴注胶底座 对于有贯穿裂缝的厚度大于 120mm 的楼板、墙,需两面分别粘贴注胶底座。对于厚度小于 120mm 的楼板和墙,只需在一面粘贴底座。将底座底部周边均匀涂抹一层修补胶,注意不要将底座的胶孔堵住,将底座出胶孔对准v形槽粘贴安装,底座安装间距 200 300mm,裂缝较宽处、裂缝两端、裂缝交叉处需粘贴底座。 4.封缝用小铲刀将修补胶刮抹到裂缝上, 厚度 1mm 左右, 宽度 2030mm,抹胶时应防止产生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严密可靠,底座边尽量多刮点修补胶。5.配胶 按灌缝胶说明书提供配比和所需用量提取 a 胶和 b 胶分别放置于清洁容器中,用木棒混合搅拌至颜色均匀,然后使用。一次配胶量不宜过多,以 4050 分钟用完为宜。 6.灌胶 将配制好的灌缝胶吸入注射器,竖向裂缝按从下向上注浆顺序,水平裂缝按从一端向另一端注浆顺序,灌胶时从第一个底座开始注入,待第二个注胶底座流出胶后为止,然后将第一个底座进胶嘴用塞子堵死,再从第二个注胶底座 注入,如此顺序进行。最后一个注胶底座为排气用,可不注胶。第一轮注浆结束20分钟后,可再次补注浆一次,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