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口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8日 作者:超级管理员 浏览次数:819 海口市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海口市水务局 2010年12月目 录1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 11.1自然条件. 11.2河流水系. 41.3社会经济概况. 42 水务发展现状、十一五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82.1水务发展现状. 82.2十一五取得成就. 392.3存在的主要问题. 553水务发展总体思路. 603.1指导思想. 603.2编制依据. 603.3基本原则. 623.4水务发展面临的形势. 633.5总体目标. 643.6十二五规划重点内容. 654 水务发展十二五规划. 704.1十二五期间水资源需求预测及供需分析. 714.2蓄提水工程. 784.3供水工程. 804.4排水工程. 874.5水生态环境与水资源保护工程. 964.6防洪减灾工程. 1104.7农田水务工程. 1284.8水务信息化. 1374.9水务管理改革. 1435重大水务项目. 1446保障措施. 1521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概况1.1自然条件1.1.1地理位置海口市位于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隔18海里与广东省相望。东与文昌市接壤,南靠定安县,西邻澄迈县。东西最长88.1km,总面积2304.84 km2。海岸线长约136.23km,海域面积约830km2。海岛有海甸岛、新埠岛、和北港岛。1.1.2地形地貌 海口市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海南岛最长的河流-南渡江从海口市中部穿过。南渡江东部自南向北略有倾斜,南渡江西部自北向南倾斜;西北部和东南部较高,中部南渡江沿岸低平,北部多为沿海小平原。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222.2m)、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199.9m)、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171m)、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168.3m)等38个山丘较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100m以下的台地和平原。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地表主要为第四纪基性火山岩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呈较大面积分布,滨海以滨海台阶式地貌为主,西部以典型的火山地貌为主。全市地貌基本分为北部滨海平原区,中部沿江阶地区,东部、南部台地区,西部熔岩台地区。1.1.3气候特征海口市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湿凉多台风暴雨,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全年日照时间长,辐射能量大,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上,太阳辐射量可达11到12万卡;年平均气温23.8 ,最高平均气温28左右,最低平均气温18左右;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27mm,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152.4mm。常年以东北风和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3m/s。1.1.4土地与海滩资源海口市现有陆地面积2304.84 km2。其中,农业用地1756 km2,建设用地363 km2,未利用土地153 km2。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790 km2,含水旱田410 km2,旱地380 km2;林地面积340 km2;可开发利用的滩涂面积20 km2、山塘水库42 km2。主要土壤类型有玄武岩砖红壤、火山灰幼龄砖红壤、沙页岩砖红壤、带状潮沙泥、滨海沙土。土壤土种共8个土类,12个亚类,43个土属,110个土种。海口市北面临海,海域面积830 km2,海岸线长136.23km。海水平均水温25,最高34,最低17.2。透明度1m,最大达2m。浅海盐度29.6%31.8%。大部分海底平缓,以软泥为主,泥沙次之;靠近沙滩海岸一带海底以细沙为主。近海水质富含有机物质和无机盐。60100m等深线以内的海域面积约200 km2,10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滩涂面积上百平方km。海口市大部分海岸坡度平缓,岸线开阔连绵,沙岸带沙细洁白,有热带海洋世界、假日海滩、白沙门海滩、西秀海滩、粤海铁路通道南站码头海滩、东寨港海滨海滩、桂林洋海滩等海滨风景区和游乐区。港湾与近海还有少许岛礁和潮滩。近海海水清澈,常年风轻浪平,有多处较为适宜的傍岸泳区。1.1.5生物资源海口市植被以灌木草丛为主。天然植被主要为南方热带地区常见的野生灌木草丛植物种群。主要植被包括分布于东北部沿海一带的滨海红树林群落,分布于东南部的稀树灌木群落,分布于东部和西南部的稀树草原群落,分布于南渡江以东、三门坡以北的稀灌木草原群落,分布于西部羊山地区的杂木林群落,以及分布于北部沿海的热带滨海沙生群落、热带滨海草滩群落。主城区以人工植被为主,植物四季常绿,种类繁多。近年来,随着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海口市引种的植物优良品种不断增多,植物种质不断丰富。主城区椰子树繁茂,素有椰城的美称。海口市陆生动物有野生和人工饲养的两大类。野生动物中,鸟类有大山雀、白眼眶、八哥等140多种;兽类有赤麂、野兔等;爬行类有蛇类、坡马等;昆虫类有蜂类、蚁类等,以及多种两栖动物。人工饲养的动物以禽畜类为主,水生动物有马鲛鱼、石斑鱼、鲳鱼等100多种海洋鱼类,青鱼、罗非鱼等数十种淡水鱼类,虾、蟹类,以及多种贝类。近年来,海口市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一批优良动物种质资源陆续在海口落户。1.1.6矿产砂石资源海口市现探明的矿产主要有煤、硅藻土、泥碳、粘土、高岭土、铝土矿、矿泉水、地热水、石材和河砂等。煤矿为褐煤,分布在甲子镇的长昌煤矿;石材主要分布在永兴镇一带,以玄武岩为主;矿泉水、地热水主要分布在市区北部及永兴镇的火山口地区;河砂主要分布在南渡江东山镇地段和龙塘镇下游的冲积沙洲。1.2河流水系海口市主要河流17条。其中南渡江水系7条,南渡江干流从海口市西南部东山镇流入境内,穿过中部,于北部入海,流经海口市75km(出海口段从西向东主要分流有海甸溪、横沟河、潭览河、迈雅河和道孟溪),支流有铁炉溪、三十六曲溪、鸭程溪、昌旺溪(南面溪)、美舍河和响水河;独流入海的有9条,分别为演州河、五源河、荣山河、演丰东河、演丰西河、罗雅河、芙蓉河、龙昆沟和秀英沟;另有白石溪流经文昌市境内出海。1.3社会经济概况1.3.1基本情况海口市分设秀英、龙华、琼山、美兰4个区,共辖23个镇和18个街道办事处,150个社区居委会、249个村民委员会、2504个经济社(村民小组)、4个农垦农场、2个省属农场,主城区建成区面积约60km2。根据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止到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87.85万人,比上年增加4.34万人,增长2.4%。1.3.2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2009年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489.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8%,增速比上年加快0.4个百分点,全年gdp增长10.8%。根据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的统计及预测数据,到十一五末,全市生产总值将达到536亿元,超额完成500亿的目标值,年均递增11.4%;全市人均gdp 达到28475元,超额完成25400元的目标值;财政总收入预计完成141亿元,超额完成100亿元的目标值;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为1645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6093元,均超额完成目标值;城镇化率为68.2%,完成65%的目标值。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将达到1172亿元,政府投资成为拉动海口经济增长,走出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最主要手段;出口总值达到11亿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稳步提升。产业特色更加突出,都市农业发展成效显著,畜牧业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主力,农村沼气工程、农业示范园区、畜禽养殖示范小区等规模不断扩大,无疫区建设效果显著,农产品两进两出(进超市、进宾馆,出岛、出口)持续发展,电子农务和农技110覆盖全市所有镇、村;工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园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逐步完善,高新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保税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并完成搬迁,云龙产业园和桂林洋加工园区加快推进,为下一步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产业集聚成效显著,汽车制造产业链已经成型,医药产业已进入恢复性增长,热带特色农副产品及食品饮料加工业逐步成长,光伏产业已达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工业发展后劲增强;旅游业不断推陈出新,假日海滩旅游区被评为4a 级旅游景区,雷琼世界地质公园和东山野生动物园等景区加快升级改造。高尔夫、游艇等新兴业态初成规模,成为未来我市现代服务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商贸业快速发展,国贸、明珠等商贸圈逐步成型,钢材、花卉、农产品等专业市场不断兴起,农村消费市场稳步发展。完成会展中心建设,会展业发展焕发活力。现代物流业快速提升,初步形成临海、临空、临路物流园区格局。度假酒店、康体疗养中心、印象海南岛演艺等休闲娱乐业快速发展。金融保险业绩效明显提升。1.3.3 未来五年社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海口市的性质为海南省省会,热带海岛生态旅游度假胜地和宜居城市,国家海岛及南海海洋研发和综合产业开发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未来五年以及长远的发展总目标为:把海口建设成为海南省经济实力最强、服务设施最优的中心城市,国际知名的热带海岛旅游度假胜地,具有优良生态环境的健康宜居城市和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预期到2015年,海口市域总人口将达到215225万人,其中主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60万以内,市域城镇常住人口172180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5%左右。落实和服务海南省一省两地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一流的优势,强化工业主导地位。大力发展海洋和生态环保、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形成具有海口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群。依托海南热带海岛风光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休闲度假、健康疗养、体育健身等热带滨海旅游业以及商务会展、购物娱乐等旅游服务业,适度发展旨在服务于岛外的房地产业。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建立以港口、机场、铁路、公路运输和物流配送为主体的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以商贸物流为主体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促进行政服务、文化体育、教育科研、商业服务、金融保险、中介信息等现代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具有多功能综合服务型的中心城市。以发展热带特色生态农业为重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大热带资源的高附加值开发,促进生产型农业向都市服务型农业转变。构建综合服务体系。发展以消费性服务、社会性服务、生产性服务为主的综合服务产业,提高海口旅游业对国内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吸引力。以零售业为龙头推进流通产业的发展。流通产业应扩大市场占有率,通过连锁经营等形式,将批零业同物流业进行整合,使运、储、配、销形成一体。2 水务发展现状、十一五成就和存在的问题2.1水务发展现状海口市现有水利工程按类型可分为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江海堤防工程和地下水井工程等。海口市现有蓄、引、提、调、堤工程731座,地下水开采井2567眼(见表2-1);有效灌溉面积31.49万亩,旱涝保收面积19.83万亩。表2-1 海口市水利工程基本状况工程 规模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调水工程江堤工程地下水开采井(眼)数量(座)总库容(万m3)兴利库容(万m3)数量(处)引水规模(m3/s)数量(处)提水规模(m3/s)数量(处)数量(处)大型000000000中型914686100271120020小型105114286482149.24384.600塘坝1353650000000合计24926479165091521.24384.62272567以下水务发展详细情况按供水工程,防洪(潮)排涝工程、污水处理与水生态环境工程、农田水务工程、水务信息化工程五部分进行调查及陈述。2.1.1供水工程2.1.1.1城区供水海口市主城区原有三个城市供水企业,它们分别是海口市自来水公司、琼山自来水总公司、松海联合供水公司。三个公司下属的以地表水为供水水源的自来水厂分别是米铺水厂、儒俊水厂及永庄水厂。2006年9月海口市自来水公司及其下属6家小规模企业、松海联合供水公司和市污水处理公司所属白沙门污水处理厂及3家小规模企业合并组建成海口市水务集团。2008年,琼山自来水公司并入海口市水务集团,由此海口市供水资源完成整合,统一管理。以下为各自来水厂及龙塘水源厂的供水能力及管道铺设现状。1)米铺水厂米铺水厂于1991年7月建成投产,1998年12月完成扩建,设计生产总规模为24万m3/d,实际可达27万m3/d。目前米铺水厂为海口市最大的供水厂,位于国兴大道南侧、水厂路前。源水取自位于市区东南的南渡江龙塘水坝前,经取水泵房加压至净水厂内,净水厂部分分两期建设。送水泵房通过一根dn1200和一根dn1400输水管向城区供水。2)儒俊水厂儒俊水厂是1994年筹建以南渡江为水源的地表水水厂,属琼山自来水总公司管辖。设计生产规模为20万m3/d,现状供水能力为5万m3/d。同时与原海口市自来水公司合建取水水源地龙塘水源厂,1998年建成投产。主要供水区域为琼山区以及美兰区部分地段,供水范围达42km2。其净水工艺较为先进成熟,整体管理水平较高。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水质标准,符合设计要求。其供水能力完全能满足近期琼山区及美兰国际机场周边地区的工业和生活用水要求。3)永庄水厂永庄水厂位于永庄水库旁,1988年筹建,取水水源为永庄水库,永庄水库源水由松涛水库通过东干渠给予补给,水厂设计生产总规模为10万m3/d。工程于1992年建成,1993年投产运行。永庄水厂现供水能力5.0万m3/d。原划分海榆中线以西作为永庄水厂的供水区域,目前供水的有海口药谷、港澳开发区、国科园、省扶贫开发区、长秀开发区、永桂开发区、海口火车站等区域,同时还并网向金盘工业区等供水。4)龙塘水源厂海口市龙塘水源厂位于龙塘坝上游南渡江西岸。1993年海南省政府决定在南渡江龙塘坝上游兴建取水工程,设计取水规模为36万m3/d。1995年龙塘水源厂建成投产,水源厂的取水泵站位于龙塘南渡江畔,取水口在南渡江龙塘南上游约340m处,位于南渡江河心。龙塘水源厂供水面积达70万m2,受益人口约80万,现状供水能力为27万m3/d。2.1.1.2中心镇供水1)永兴镇现状镇区饮用水以大口井取地下水为供水水源,井深30m,水塔高度为13.5m,正常月份水量基本可以保证;中心镇建有集中供水厂,镇区和部分村庄已敷设供水管网,少数村庄缺乏安全饮水保证。2)东山镇东山镇水资源丰富,其中位于镇区北面的岭北水库属于南渡江支系,是东山镇的饮用水源,日用水约500m3。镇区建有集中供水厂及配套供水管网,但管网系统仍不健全。3)新坡镇新坡镇境内水资源丰富,南渡江从其南侧和东侧蜿蜒流过,而南渡江的支流美面溪由西向东呈s横穿新坡镇,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资源丰富,一般的地下水位深度为1215m,年可开采量300万m3。新坡镇目前已建有集中供水厂建设,解决水中铁元素等矿物杂质超标的饮水困难问题。4)龙塘镇龙塘镇境内地表水系主要为南渡江,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火山岩类裂隙孔潜水,蕴藏量较为丰富。龙塘镇域范围内,每个村建有独立供水系统。即每个村都打有大口井,开采浅层地下水满足村民用水需要,但是目前供水质量有待提高。镇区供水水源取至地下水,日供水1500 m3,基本满足镇区用水。5)云龙镇云龙地区为火山岩类裂隙孔潜水,为红土覆盖地,地下水资源丰富。镇域范围内主要河流为南渡江,从镇域范围的西侧通过。镇域范围内的主要水库有云龙水库。现状云龙镇区给水水源为地下水,镇区内的现有两口地下水井为镇区供水,一口水井位于镇政府旁,另一口水井位于海南省地矿局云龙基地旁,两井出水量基本能满足现有镇区用水要求。其他农村生活用水主要是由大口井抽取地下水供给。6)红旗镇红旗镇域内少河流,仅三十六曲溪从西部通过并注入南渡江,三十六曲溪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878亿m3,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多处山塘和水库,大小共90多个。镇域地下水资源分布广、水质好。红旗镇现有自来水厂一座,水源取自地下水,生产能力为500 m3/d,现有水厂生产能力远不能满足本镇发展所需的水量。镇北的红旗水库作为规划水厂水源。红旗水库库容量345万m3,年补充水量260万m3。7)旧州镇由于地势原因,旧州镇有4个村委会处于羊山石土地区,水井经常受洪水浸没而造成饮用水不卫生。旧州镇群众饮水难呈现了井水不过冬和饮用水不卫生的两大特点。镇政府经过多年努力,这种现状有所转变,但仍有部分村饮水困难。镇区内现状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水源,给水以分散在规划区内的五座水塔为主,没有给水厂及统一的给水管网。其中:镇政府、卫生院有一座,中、小学有一座,分别供机关和学校用水。镇区居住区有水塔两座,供镇区居民用水。特殊用地内有水塔一座为自给水系统,水塔容水量2050m3。 部分农户以自备水源井抽取浅层地下水为饮用水,条件好的农户备有高位水箱。镇区供水管网多为支状管网,供水保障率较低。管材普通钢管,腐蚀老化,管网渗漏严重。未经水厂处理供给的用水,水质、水量、水压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用水要求。8)三门坡镇三门坡境内水资源丰富,河流有三十六曲溪、铁炉溪、演州河等。境内有中型水库1宗,小一型水库3宗,小二型水库7宗,山塘7宗。东湖水库水质好,水量充足,可以作为镇区内现状生活用水以地下水为水源,给水以分散在镇区内的10座水塔为主,没有给水厂及统一的给水管网。其中:镇政府、红明农场各有水塔一座。供机关和附近居民用水。镇区供水管网为枝状管网,管材为upvc管及焊接钢管。水塔容水量2050m3。部分农户以自备水源井抽取浅层地下水为饮用水,条件好的农户备有高位水箱。但未经水厂处理供给的用水,水质、水量、水压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用水要求。给水点分散,供水规模小。给水未形成管网,保障率低。9)三江镇三江镇境内有美敏溪、红化溪、罗牛溪三条溪流穿境流入大海,此外,辖区内有丁荣中型水库一宗,茄芮、江源、苏寻三小二型水库三宗,年蓄水量约1500万m3,水源十分丰富。三江地下水属第三承压含水层,含水层厚度盆地边缘较薄,在04.5m间,一般25m左右,顶板埋深一般沿海平原区为70190m,最深达174340m。单位水量在346518m3/dm,属富水量区。地下水水质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三类标准,所有项目均达标。三江镇现状主要采用地下水作为给水水源,驻镇单位和村民多自备给水设施。三江农场自有给水设施,两者相距1km左右,基础设施不能达到共享,造成资源的浪费。镇区可用于饮用的地表水资源是镇域内的丁荣水库,水源丰富,水质较好,可作为三江镇区的水源。 10)大致坡镇镇域内有三条河流,演洲河、美浑溪、美帖溪,河宽均在10m左右,演洲河上游有凤潭水库,有效库容为2180万m3,是全镇农田灌溉和镇区水厂的主要水源。镇域内灌溉网密布,最长的一条约17.5km。地下水流向由南向北,受地层中花岗岩影响水质较差。镇区现有自来水厂一座,始建于 1985 年,老水厂位于大致坡墟琼蛟街 90 号,是海口市凤潭水库工程管理处的下属单位。2005 年,经海南省水务局审批,原水厂迁址大致坡镇墟郊新建。扩建后,新水厂占地 26.6 亩,规划日供水量1万吨,分期实施。2006 年一期工程建成后投产,总投资近500 万元(其中国家投资 90万元,自筹约 410 万元),设计日供水能力 3200吨,现已约达 3600吨,管网覆盖近 4平方公里,大小输水管长约 60 公里,主要供应范围为大致坡镇和文昌东路镇,供应对象主要为居民以及驻军部队,目前供水2500多户,受益人口 2万多人。但随着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居住人口显著增加,水厂原有的供水能力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供水需求,水厂扩建升级十分迫切。其它各村打井取水。2.1.1.3农村供水1)农村供水基本概况根据海口市、琼山市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1997年),本区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潜水、火山岩裂隙孔洞水、基岩裂隙水和第三系孔隙承压水四大类。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3.52亿m3,目前农村地下水开采方式主要为大口径井、机井和手摇井,全市农村地下水已开采量为2033.60万m3/a,具有较大的开采潜力。根据海口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数据显示:海口市农村饮水不安全有15个镇共有6.0448万人,占农村人口的9.33%,农村安全饮水人口覆盖率达90.67%;自来水受益人数为64万人,自来水普及率为97%。2)农村供水设施情况及供水能力(1)集中式供水基本情况集中式供水水源有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根据现有水源水质化验报告及调查结果表明,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水质符合国家地面水、类标准,基本保持清洁状态,处于较好状态;地下水水源水质大部分较好,检测项目大部分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基本安全等级。供水水质主要超标的项目是色度、混浊度、溶解性总固体、铁、锰、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主要有以下模式:跨乡镇集中式供水工程,由国有企业或市县水务局组建管理单位进行管理或集体承包管理;单村供水工程,由村民小组推选出管理人员或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承包管理。(2)分散式供水基本情况海口市农村分散式供水主要是利用大口径井和手压井供水,其饮用的都是浅层地下水,受地面污染比较严重,水质没有保障,主要是铁、锰、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不符合农村实施准则基本安全等级标准。海口市已经没有无供水设施的农村人口。2.1.2排水工程2.1.2.1污水处理工程1)污水处理厂海口市主城区已建污水处理厂主要有5座,分别是: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桂林洋污水处理厂、长流污水处理厂、狮子岭污水处理厂和龙塘污水处理厂。(1)白沙门污水处理厂白沙门污水处理厂是海南省重点建设工程,总投资约3.73亿元人民币,占地20.93万m2,一期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30万m3/d,服务范围96km2,服务人口70万。该厂于1994年底奠基动工,1999年10月水区建成投产,2005年8月污泥厌氧消化及沼气综合利用系统投入运行。2008年扩建改造,现状占地面积6.77万m2,扩建后污水处理规模达到50万m3/d,2009年12月28日通水试运行。(2)桂林洋污水处理厂桂林洋污水处理厂采取bot形式建设,由桂林洋农场与海南中能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总规模为5万m3/d,一期规模为1.5万m3/d。一期项目于2007年1月建成投产试运行,处理水质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a类要求。由于管网不完善,目前该厂收集的污水量约4000m3/d。(3)长流污水处理厂该工程于2007年开建,一期工程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5万m3/d,配套工程包括污水收集系统和排海工程(管网35km),2009年9月26日通水试运行,目前已通过环保验收,运行良好。(4)狮子岭污水处理厂狮子岭污水处理厂,位于狮子岭飞地工业园区内,包括污水处理厂及厂外排放污水管道等部分,现状日处理废水能力为0.8万m3/d。该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狮子岭工业园区的生活污水及一般工业废水。(5)龙塘污水处理厂龙塘污水处理厂位于龙塘坝下游左岸,现状污水处理规模为0.5万m3/d,工程包括污水处理设施、配套污水管网、污水提升泵站和龙塘坝前左岸护岸工程,主要解决龙塘镇及周边地区的污水处理问题,防止污水排放入南渡江。2)管网与泵站建设目前海口市中心组团的的污水主干管以及次干管网已基本形成,污水管网已基本覆盖建成区,污水管线总长368.64km。(1)已建成的4条主干管有:滨海大道西延线污水干线(西环线疏港泵站);滨海大道污水干线(疏港泵站结合井);长堤路污水干线(桥板溪结合井);人民大道污水干线(结合井海甸泵站污水处理厂)。已建成的8条污水次干线有:丘海大道(原疏港大道)污水次干线;龙昆路污水次干线;和平路污水次干线;美舍河东侧污水次干线(观光路尚有一段未打通);美舍河西侧污水次干线;福海大道(即新埠岛开发区污水系统)污水次干线;永万东路污水次干线;秀英沟污水次干线。(2)主城区目前有9座污水提升泵站,分别为:疏港污水泵站:位于疏港大道与滨海大道交叉路口北侧填海区,占地面积1560m2,提升流量3.25m3/s;海甸污水泵站:位于海甸岛海甸西路,海南省水产供销公司北侧,占地面积6130.3m2,提升流量6.0m3/s;远期为提升流量12.342m3/s;新埠岛污水泵站:位于新埠岛西侧,提升流量0.5m3/s;美舍河泵站:位于美舍河东岸,东风桥北侧,占地面积1890.7 m2,提升流量2.62m3/s;金贸污水泵站:设计流量0.405m3/s;大同沟排涝泵站;上丹村泵站:占地2840m2,提升流量8.7m3/s;长流污水提升泵站;十一支队污水提升泵站。各大开发区、住宅小区、机关单位等的污水排放均由各自业主进行了市政配套设计,并与已建或拟建的市政干线衔接,市规划、建设、水务进行指导与控制工作。2.1.2.2排涝工程1)主城区渍水区域(1)海甸岛东部开发区雨水基本上均经鸭尾溪排入南渡江(外横沟河),西部海南大学有排水沟直接入海,沿江三路附近亦有排水沟直接入海,大雨遇高洪(潮)水位时,关闸待机排水;西北片排水规划除经沿江五路明渠入海外,还拟建设河湖进行调蓄,在环岛路东侧附近设闸门控制;在白沙门游乐园景观河排涝站,入海处设闸控制。(2)海甸岛现有各河湖出口现况均设有防潮(洪)闸待机排水,但现有水面及规划河湖调蓄容量小,当关闸后很快就湖满河平,漫溢上岸,造成大面积积水。(3)新埠岛排水现主要依靠内横沟河及岛内其它明渠,各河渠入海口一般均建闸控制,高洪(潮 )水位时只能待机排水,存在大面积积水问题,而且闸门标准低,设备简陋。(4)美舍河入海甸溪处,当大雨和高潮位遭遇时亦存在积水问题。(5)海口海关大楼旁的天然排水沟,担负国贸大道及海口罐头厂、啤酒厂一带的排水任务,由于被挤压河道,沟道断面日渐减小,排水不畅,致使罐头厂一带严重积水,甚至中断交通。(6)海军11支队大院座落在秀英沟出口附近,受海潮顶托,秀英沟洪水倒灌该大院,使该院严重积水。(7)府城镇现况排水沟道均为雨污水一起排泄的合流沟道,除部分雨污水排入红城湖外,大部分均就近顺势排入市区小河沟内,没有统一的规划。而处于美舍河沿岸低洼地区的合流沟,淤积堵塞严重,排水不畅。2)排涝现状海口市由于堤防工程尚未完善,部分地区缺少防洪堤保护。当台风暴雨发生时,受洪水影响,在有防洪闸的部分,如海甸岛、新埠岛及山内村附近只能关闸待机排水,待南渡江及琼州海峡低水位(潮位)时,部分排水;在没有防洪闸地方,如沿海甸溪、沿海低洼地区、城区和盐灶一带,只能任高水位倒灌受淹。府城东门处连接美舍河与南渡江的河口溪两侧尚未形成成片发展区,目前坑塘仍可调蓄,在南渡江水位低于河口溪河道水位时,可以自流向南渡江排洪;当南渡江洪水水位高时须下闸防倒灌,堤内洼地只能待机排水。1996年9月18号强台风期间,因受南渡江水位影响,关闸待机排水,沿河地区淹水深约0.5m左右。而在2010年10月的特大暴雨影响下,南渡江河口段右岸出现渗漏现象。另外,美舍河沿线原河道两岸调蓄量很大,有大片水塘可以自然蓄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已有一些地区辟为开发区开始成片建设。从规划上尽管考虑了沿河建设公园(龙溪公园及凤翔公园),但因建筑用地需要,公园难以实现,因此调蓄量减少的趋势已日益严重。府城东门一带包括城东大道以西,1996年9月18号台风暴雨期间,积水深约1-2m,积水时间达20天以上,涝情严峻。海口市1990年在完成城区排水规划前,在旧城区一些主要街道已建了部分排水沟,如和平北路、文明东路、解放西路、龙华二横路和新华路。这些沟渠的排水能力较低,目前龙华路、龙华路二横路工程,美兰机场排洪沟扩建改造工程,道客沟至龙昆沟排洪工程等均已投入运行,积水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2.1.3防洪(潮)工程2.1.3.1灾害概况海口市降雨量集中,暴雨强度大,降雨时空分配不均,加上一些河流短小、弯曲、上游坡陡、下游平缓,河口又受海潮顶托,下游平原区及沿河两岸低洼地常遭洪涝灾害。曾先后在1954、1958、1963、1970、1989、1996、2000、2003及2010年发生过比较严重的洪水灾害。台风和暴雨是造成海口市遭受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海南台风频繁,多年平均年登陆2.6个,洪水和风暴潮是台风的次生灾害,往往是伴随台风而至;从元大德元年(1297年)至1997年,史料记载有影响的洪水灾害就达237次,潮灾52次。洪泛区主要分布在南渡江中下游。海口市近代风暴潮造成较大灾害的为1948年9月27日,受四号飓风的影响,海口潮位站出现最高潮水位3.33m,为二十世纪最大风暴潮。2010年10月,海口市普降大暴雨、特大暴雨,部分地区受灾严重。前后两次强降雨,共有102.91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87亿元,防洪排涝形势更加严峻。2.1.3.2防洪(潮)工程现状海口市主要河道堤防以及防洪(潮)工程具体情况如下:1)南渡江海口市东山镇射钗村段海口市东山镇射钗村位于海口市与定安、澄迈县交界处,处在南渡江和其最大支流龙州河交汇处,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时刻都受到江河洪水的威胁。由于村庄紧靠南渡江右岸,土质岸坡长年累月受水流冲刷,塌方较多,江河洪水对全村的田地、房屋和居民的侵害也越来越严重。为了防止河岸崩塌继续发展,确保射钗村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东山镇堤岸工程已在十一五期间完成。2)海口市玉仙村至龙塘大坝段玉仙村至龙塘大坝下游两岸岸坡长期遭受水流和风浪的共同作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左右岸均存在多处崩塌和滑坡,个别地段河岸已被侵蚀崩塌后退达2050m。2006年已完成南渡江河口段玉仙村至龙塘大坝护岸工程,基本排除了此段的洪水威胁。3)南渡江河口左岸堤防工程海口市位于南渡江下游出海口河段,左右两岸多为冲积平原,地势低洼,是受洪潮灾害严重地区。20世纪50年代没有设防,经常受洪潮袭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在沿岸修建土质防洪堤。在1999年至2002年的两年多时间内,按100年一遇标准完成了南渡江河口段左岸堤防工程建设任务,堤防工程始起海口市新埠桥向上游经大滨村至山内村旧堤,再经流水坡、雅太村、河口村、美舍村、上游止于水娇村,堤防总长15.17km,最大高度7.44m;防洪闸2座。4)南渡江河口右岸堤防工程南渡江河口右岸海口市段防洪工程位于海口江东新市区的西部,本堤线从上游儒范村的水闸起,经过海榆东线公路桥、旧铁桥和琼州大桥,到达麻余村全长14.98km。南渡江河口右岸原已在1964年修筑了灵东防洪堤,全长16km。堤防防洪标准仅达到8年一遇,在经历了2000年大洪水后,于2001年对麻余以下的堤防进行加固,总长3.74km,其中防洪堤段1.84km,防潮堤段1.9km。麻余以下约550m堤防为2001年后所建。南渡江河口右岸防洪堤工程是十一五期间的重点防洪工程,目前已完成两期工程14.98km堤防及沿线建筑物。5)新埠岛堤围工程新埠岛位于海口市北部、南渡江入海口处,地处南渡江河口三角州,夹在南渡江出海干流和横沟河之中。1976年修建了长13.2km堤围,均为无护坡土堤,由于防洪(潮)标准低,抗洪能力差,部分堤段堤身单薄,沙质土堤质量差,有些堤段的堤项高程也达不到设计要求。1986年后几乎年年受淹,堤围已完全失去防洪挡潮能力,1999年亮脚至亮肚堤段采用应急抛石护岸,新埠岛北堤工程(即新埠岛海堤工程)已于十一五期间完成。6)海甸岛堤围工程海甸岛位于海口市北部、南渡江出海河口段,地处南渡江河口三角洲,环抱于南渡江出海口分汊的横沟河和海甸溪之中。1970年沿岛修建围堤12.82km,其中土堤2.66km,其余均为石堤,防洪(潮)标准低。1999年又在海甸溪北岸从新安村至沿江二路西端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建设长3.06km的浆砌石防洪(潮)堤工程,其余部分在十一五期间,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标准,即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完成实施建设。7)南渡江海甸溪左岸段海甸溪左岸防洪堤沿海甸溪南岸布设,上游始起新埠桥,下游止于海军424医院,全长2.8km,堤顶即为长堤大道的人行道。长堤大道改造工程已经完成,人行道路面加高0.45m1.65m,外缘现浇1.2m高钢筋防浪墙,墙顶高程4.83m6.03m,满足100年一遇的防洪要求。8)南渡江司马坡岛司马坡岛位于南渡江河口段奇会村至榕树渡口之间的分汊河段上。因地面不高,毫无防洪能力,一般洪水即可上岛,全岛平均12年就要被洪水淹没一次,故岛上耕地仅能在非汛期耕种。因司马坡岛是南渡江下游河道两岸之间的沙洲,属于行洪区。现城市整体规划计划对司马坡岛进行开发,开发必须满足河道行洪安全及河道两岸、上下游防洪安全的要求。9)长城堵海工程长城堵海工程位于荣山河出海口段,在澄迈县老城镇盈滨村的西南端,1970年兴建为围海造田和防潮排涝工程。因原工程防洪标准较低,1998年改建为14孔,每孔宽5m,平板钢闸门,单吊点液压启闭,设计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洪峰流量355m3/s。10)滨海防潮堤滨海防潮堤位于海口市滨海大道以北大片浅海滩地带,于1989年填海选地而形成海口市金融贸易滨海片区。滨海段防护堤防护范围从龙昆沟出海口向北,然后转向西沿海岸线,直至与秀英港分界的30m宽排水沟出海口为止,总长3.495km。防护堤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11)水库工程海口市共建成1000万m3以上中型水库10座,小(一)型水库26座,小(二)型水库及塘坝213座。这些水库工程对海口市的防洪具有较大的作用,但是由于水库工程年久失修,部分已经成为病险水库,给防洪安全带来极大隐患。十一五期间完成了云龙、风圮、永庄、丁荣、玉凤、铁炉、岭北7宗中型水库和高黄、保村、长坡、东城、道崇、那卜等20宗小型水库、5座山塘的除险加固。目前仍有57座小型病险水库有待排除险情。2.1.4水生态环境与水土保持工程2.1.4.1水生态环境工程根据海口市水系综合规划,海口市水生态环境现状可分为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和地表水生态环境两大类。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的规定,将水环境区域按照功能特性划分为不同类型区。具体划分依据及分类水环境现状如下:1)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1)划分依据根据中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1999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8号)、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hj/t82-2001)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结合海口市海域的实际情况和功能现状,将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按功能划分为四种类型区。一类区: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二类区: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三类区: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四类区: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2)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中国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中,对海口市的部分近岸海域海水划分的五个近岸海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区分别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口市三江、演丰、演海一带沿岸海域,面积33.7km2。主导功能为红树林保护兼养殖(以滩涂养殖为主),水质现状为类,水质目标为类。秀英湾滨海娱乐区:位于海口市西郊秀英湾,包括假日海滩,白沙门浴场海域,面积5.5km2。主导功能为浴场、娱乐,水质现状及水质目标为类。海口港口区:位于海口新港区、秀英港区、后海港区、马村港区、东水港区。主导功能为港口,海口秀英港区水质目标为iv类,其他港区水质目标为类。海口倾废区:位于海口市以东东经100o1400,北纬20o0630为中心,以0.5海里为半径的范围内,面积2.7km2,边界水质控制为类。主导功能为纳污,水质目标为iv类。海口开发作业区:位于海口新海海域,白沙门海域,面积2.5km2,其中排污中心2km2边界水质按类控制,3km2边界水质须达到类。主导功能为纳污,水质目标为iv类。(3)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海口市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对预留的近岸海域进行功能区的划分,并与国家划定的功能区充分融合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口市三江镇与演丰镇一带沿岸海域,面积33.7km2。主导功能为红树林保护兼养殖(以滩涂养殖为主),水质现状为类,水质目标为类。海口东海滨海娱乐区:南渡江干流出海口东岸护坡以东至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离岸1000m以内的海域。主导功能为浴场、娱乐、旅游,水质保护目标为类。海口西海岸滨海娱乐区:秀英沟西岸护坡至热带海洋世界,离岸1000m以内的海域。包括了秀英湾滨海娱乐区中的假日海滩海域,主导功能为浴场、娱乐、旅游,水质保护目标为类。新埠岛滨海风景区:白沙门污水厂以东至南渡江干流出海口西岸护堤,离岸1000m以内的海域。包括了秀英区的白沙门浴场海域,主导功能为风景、旅游、游艇码头,水质保护目标为类。荣山滨海风景区:粤海铁路火车站以西至海口市西界处的荣山养殖场,离岸1000m以内的海域。主导功能为风景、养殖,水质保护目标为类。海口湾四类海水区:秀英沟东岸护坡至白沙门污水厂,离岸1000m以内的海域。包括了海口港口区和海口开发作业区中的白沙门海域,主导功能为港口、纳污、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粤海铁路南港区:热带海洋世界以西至粤海铁路火车站,离岸1000m以内的海域。包括了海口开发作业区中的新海海域和海口港口区中的后海港区海域。主导功能为港口、纳污,水质保护目标为类。海口倾废区:位于海口市以东100o1400,北纬20o0630为中心,以0.5海里为半径的范围内,面积2.7km2,边界水质控制为类。主导功能为纳污,水质目标为iv类。(4)混合区:混合区是指给定一个限制区域,使其由排污口排出的污染物进行初始稀释,该区域是一个既不执行废水排放标准,也不执行水质标准的过度区域。南渡江干流出海口、秀英沟距离两侧护堤(坡)各500m,离岸1000m以内的海域范围,划分为混合区。2)地表水生态环境(1)划分依据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对地表水质与用水环境功能的要求,结合海口市地表水的水质功能现状,以及城市发展和污染控制的需要,划分海口市水环境功能区。i类: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2)地表水生态环境概况i类区海口市无一类地表水环境功能区。类区海口市龙塘饮用水源保护区:包括龙塘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龙塘饮用水源二级保护区、龙塘饮用水源准保区,水域范围自南渡江龙塘坝上朔至南渡江潭泳村美仁坡小学河段,河长10200m。主导功能为水源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为类。永庄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永庄水库全部水域,主导功能为水源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类区南渡江东山镇至定安定城镇河段,现状主导功能为农业、工业用水,控制水质目标为类功能区;规划主导功能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南渡江定安定城镇至美仁坡小学河段,主导功能为农业用水,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南渡江龙塘坝至新埠岛新埠村和横沟河新埠桥的江段,主导功能为渔业、农业、景观用水,水质保护目标近期为类,中远期为类。永庄水库水源二级保护区内的所有水体,主导功能为水源二级保护区,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南渡江支流鸭程溪(巡崖河),主导功能为农业用水区,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南渡江支流三十六曲溪,主导功能为农业用水区,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南渡江支流昌旺溪(南面溪),主导功能为工业用水,水质保护目标为类。沙坡水库、岭北水库,主导功能为农业、景观用水,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类区南渡江新埠村至河口江段,主导功能为景观用水,水质保护目标为四类。南渡江横沟河新埠桥至横沟河口江段,主导功能为景观用水,水质保护目标为类。南渡江支流铁炉溪,主导功能为工业用水,水质保护目标为类。白石溪、演丰东河、演丰西河、演州河、三江河、芙蓉河、荣山河等河流,主导功能为农业用水区,水质保护目标为类。中小型类水环境功能区水库:玉凤水库的主导功能为工业用水;原琼山地区的各中小型水库,包括龙窝水库、丁荣水库、凤潭水库、新市水库、福湖水库、保村水库、铁炉水库、东湖水库、云龙水库、凤圯水库等,主导功能为农业用水,水质保护目标为类。v类区海甸溪,主导功能为一般景观用水,近期规划水质控制目标为v类一般景观水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内训材料开发与使用标准
- 我喜欢的春节作文15篇
- 法律作业考试题及答案
- 儿科肺炎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年度发展规划方案框架参考模板
- 动物图案考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15∕T 3280-2023 《披碱草属植物栽培技术规程》
- 公司年度预算编制模板财务规划与资源配置
- (正式版)DB15∕T 3252-2023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示范点评价规范》
- IT项目计划管理模板进度风险控制版
- 《燃煤火力发电企业设备检修导则》
- (高清版)TDT 1013-2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
- 作文提纲课件
- 智慧养殖物联网解决方案
- 个人借款协议书范文:免修版模板范本
- 孙燕姿所有歌曲歌词大全(11张专辑)
- 竹简与毛笔背景的国学主题PPT
- 《欧姆定律》 单元作业设计
- 新高考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套课件
- 带秋字的古诗飞花令
- 体育原理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