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乡土建筑生态缓冲空间特征分析.docx_第1页
湘南乡土建筑生态缓冲空间特征分析.docx_第2页
湘南乡土建筑生态缓冲空间特征分析.docx_第3页
湘南乡土建筑生态缓冲空间特征分析.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40 卷 第 5 期2014 年 10 月四川建筑科学研究sichuan building science251湘南乡土建筑生态缓冲空间特征分析许建和,官志,涂靖(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摘 要: 湘南乡土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特殊的地域自然条件而创造的,本文以湘南乡土建筑具有代表性的生态 缓冲空间: 井院、天斗、凹纳空间、隔层空间、檐廊空间、狭缝空间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所蕴藏的典型生态特征, 以积极化的理念总结其中的生态技术与发展规律,特别是在利用自然要素和采用协助自然要素的生态技术来创建 适应环境的、反映地域特征的乡土建筑空间方面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关键词: 湘南; 乡土建筑; 生态缓冲空间中图分类号: tu 241. 5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 1008 1933( 2014) 05 251 050前言湘南乡土建筑生态缓冲空间是对地域环境的响 应,是当地居民多年来对其地域特殊环境尤其是气 候环境调适的结果。生态缓冲空间是湘南乡土建筑 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空间元素,是内与外空间之间的 “转换器”,也是内部空间组织的“联接器”。1生态缓冲空间主要类型1 1井院井院是湘南乡土建筑建筑中最为成功的生态缓冲空间之一,由于四周外墙坚实少窗,单体建筑体量 小的特点,井院成为采光的重要手段。井院的大小 与建筑物体量的大小成正比例关系1。在纵向多 进建筑中,则有多个井院,井院一般在中轴线上。井 院能够引入大量的光线,确保室内各房间的采光。 主体建筑如果在横向上有拓展建筑,在两者之间还 设有较小的一字型井院,俗称“虎眼天井”。“虎眼 天井”一侧的墙壁刷成白色,多为照壁,或绘上浅色 吉祥图案,既可以装饰墙体,同时也反射更多光线进 入室内。井院也是乡土建筑内、外空间的转换与过 渡( 图 1) 。图 1 井院空间对地域资源的响应主要表现在: 第一,湘南地区 可供居住的用地有限,乡土建筑采用密集式布局,单 体建筑室内空间的通风、采光问题直接通过井院来收稿日期: 2013-06-18作者简介: 许建和( 1978 ) ,男,湖南岳阳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 究方向: 建筑设计与理论。基金项目: 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湘南乡土建筑气候适应性再生设 计策略研究”( 2013sk3142) ; 长沙理工大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 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湘南乡土建筑自然通风实验研究”e mail: 293429100 qq com解决。第二,井院空间由于直接面对外部气候环境, 其空间的围合尺度决定了其受日照、雨水等因素的 影响程度,井院能有效地调节其气候作用于室内空 间的功效性,如雨水的排除等。湘南乡土建筑从居住空间布局的形制来看,井 院式是主要类型,其特征有:1) 在湘南地区,只要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居 民一般会选择井院的居住建筑平面模式,湘南乡土 建筑由于特殊的地域气候条件以及地域文化背景,252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 40 卷冲突时有发生,居民偏好封闭、静止的空间。2) 井院也是湘南乡土建筑的一个重要空间语 素,它连接井院建筑中每个居住空间,强化了空间的 存在性和“内外两仪”的生活情趣,井院四壁围合, 空间尺度拔高,太阳光直接从井院上空射入,对外突 出乡土建筑空间的封闭性,对内则通过井院强化了 其空间的通透性,从建筑空间功能上讲,井院也是家 庭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3) 井院是湘南地区乡土建筑中最重要的内部 开放空间,在乡土建筑室内空间气候环境的改善中 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外部空间而言,乡 土建筑中的井院是一个对外封闭、对内开敞通透的 独立空间体系,相对于内部空间环境而言,这个空间 体系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缓冲空间2。其功 效有: 井院与纵横内部交通的檐廊、道形成了一个气 流流通系统; 井院中种植的绿化、设置的石水槽等也 有利于其空间环境生态质量的改善; 井院的明、暗沟 排水系统有利于多余雨水的排除,水槽的设置可以 起到调节室内湿度以及辅助防火效用; 井院不仅具 有接纳阳光,改善采光的功能,同时阳光照射所产生的气压能使井院气流循环流动。4) 由于湘南区山地多,农耕用地十分珍贵,所 以在土地利用方面整个乡土聚落的内外空间都必须 充分利用,单体建筑基本平面布局以井院为中心,其 建筑平面布局规整,以长方形内向制为基本形制,其 井院一般在明间之前,开间尺度适中,除具有接纳阳 光雨露、纳气通风的功能外,还与室内厅堂、过厅、厢 房等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较大的气流网络,井院空 间则是气流集散的汇合处,而井院的入口或开窗则 结合用地一般布置朝南向以利通风。5) 湘南乡土建筑高度一般均在 10 m 左右,中 间用木楼板分隔为两层,底层居住,上层做储藏和杂 物堆放,外围护体系采用青砖砌筑,内部均用实木板 隔断,木隔板上开有窗洞,山墙上开有小面积的通 风洞口,以利于乡土建筑夏季的通风效果。建筑内 空间较大,依托井院其内部采用木隔墙,墙身通透, 屋面出檐较深,采用落地或低窗台的开窗做法,防热 通风效果好,也改善了室内照明,井院的植入较好地 解决了密集聚居状态下的通风、防热、采光等问题 ( 图 2) 。图 2 多井院空间6) 就单体建筑而言,湘南乡土建筑平面以方为 主,同时有机利用具体的地形貌条件来组织空间,占 地少而有效使用面积大,单元体建筑可以组拼、加 接,也可以通过改变入口的方位像有机体细胞一样 进行分裂与生长,以适应变化的生活与局地地形貌 的需要,单元体可以前后左右组合。总的来说,由于家庭人口数量的变化、家庭结构 的改变、生活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得其处于一个矛盾 的状态,其表现为单体建筑使用功能空间的相对稳 定性与其使用要求的变化性之间的矛盾。湘南乡土 建筑为了应对这一矛盾,其依托井院通过新建、改 建、重新组合空间等手段来处理。事实证明,多年来 湘南乡土建筑通过相对稳定的平面空间模式,通过 组合或局部的微调来适应不同时期的生活需求3。如当前大量居住于湘南乡土建筑的居民是解放后重 新分配一些大体量单体建筑的结果,一个单元建筑 空间内居住多户人家的情况十分普遍。1 2 天 斗这种建筑形式的出现,是对湘南夏天湿热、冬天 湿冷气候的响应,同时也是应对湘南的多雨天气。湘南乡土建筑中的天斗一般出现在多进深建筑 中,尤其是经济富裕的多开间、多进深大户人家,通 常位于房屋的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即公共性质的 过堂与私密性较强的正屋之间。主要起到延伸室内 空间的作用,增加可以自由活动和接待等的多功能 灰空间面积。纯粹的全天斗式建筑湘南地区很少 见,一般是结合井院的井院天斗混和式( 图 3) 。2014 no. 5许建和,等: 湘南乡土建筑生态缓冲空间特征分析253 图 3 天斗空间1 3凹纳空间湘南乡土建筑一般采取坐北朝南的布局模式, 主入口一般是建筑物的主立面,湘南地域文化观念 认为大门是一个家庭的主要脸面,所以在入口空间 的处理上特别重视,其装饰与用材均是单体建筑的精华所在。湘南地区由于土地资源极其有限,单体建筑之 间间距小,不可能形成入口的大院落,一般结合巷道 和明间进行凹纳的局部空间处理,形成一个别致的 内外过渡的小空间( 图 4) 。图 4 凹纳空间湘南乡土建筑的入口空间的处理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内凹空间,入户门明间向内凹进,形成入其起到空气间层隔热与通风的双重作用( 图 5) 。口的凹空间,极少数采取整体凹进形成廊,但上方的 屋檐均不随其凹进去,这样既可以使光线进去,又防 止夏天太阳直射进入室内,减少太阳辐射,起到防晒 与防雨之功效。其二,外凹空间,在明间的对侧形成凹空间,起 到一个室外天井的作用,利于采光与通风,从使用与 空间形态的角度来看,在建筑主入口处得以局部空 间扩大,形成入口的户内外过渡空间,丰富了空间层 次,有利于家庭生活与空间视知觉。1 5檐廊空间图 5 隔层空间1 4隔层空间湿热气候条件下的乡土建筑,主要注重外墙的 热稳定性和空间的自然通风效果,湘南乡土建筑由 于屋面采用青瓦作,相比外砖墙,屋面是湘南乡土建 筑的隔热的薄弱环节,隔层的植入有效地解决了其 对地域气候的响应,同时也拓展了居住空间容量。 在建筑居住层之上形成了一个应对气候的缓冲层,檐廊空间是湘南乡土建筑对湘南地域气候的响 应空间类型,其主要是应对湘南多雨、夏季高温炎 热,其类型主要有挑檐廊空间 ( 图 6 ) 、檐下廊空间 ( 图 7) 。1 6狭缝空间湘南乡土建筑中常见的“一线天”的街巷及天 井空间,酷暑可以遮阳拔风,寒冬可以遮风避雨,狭254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第 40 卷缝空间从侧面或者顶部导入风和光,形成通风、采光、小憩生活的复合功能的生态空间( 图 8) 。图 6 挑檐廊空间图 7 檐下廊空间图 8 狭缝空间2生态缓冲空间特征总结通过对湘南乡土建筑生态缓冲空间类型的总结 与归纳,可以看出其空间类型与模式是基于地域环 境的一种应对策略,其响应性特征主要表现为:1) 从聚落宏观层面来看,湘南乡土聚落在选址 与布局上符合中国千百年实践的经验总结“山环水 抱必聚气”的文化认同。街巷结合地形呈不规则的 网状覆盖于全聚落之中,绝大部分乡土建筑出门便 是巷,街巷高宽尺度比大,显得十分狭窄,高高的墙垣夹着曲折的村巷,疏通了气流的道路,有利于巷道 风的形成,巷道是炎热的夏天最为凉爽的场所之一, 聚落层面的选址与布局均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局地微 气候环境。2) 通过单体建筑生态缓冲空间使其室内热环 境得到改善,形成了室内温度曲线 的“平 缓”效 应通过测试湘南乡土建筑堂屋空间夏季温度一般稳 定在 20 26 之间,处于舒适的温度范围内 ( 夏 季人体舒适的室内空气温度为 26 28 ) 。3) 湘南乡土建筑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剖析湘2014 no. 5许建和,等: 湘南乡土建筑生态缓冲空间特征分析255南乡土建筑生态缓冲空间是在遵循其营建规律的基 础上,有针对性地介入,激活其有生命力的营造手段 为新乡土建筑的营建提供策略与方法支撑。4) 湘南乡土建筑生态缓冲空间通过模式语言 转换可以指导新乡土建筑的设计,同时,对其生态空 间类型通过萃取转译可以在 建筑创作中得以运 用4。3 结 语乡土建筑原生的营建体系能否提升到满足现代 人的生活目标并能持续发展下去,主要由乡土建筑 这个营建体系的内在因素是否能够符合新的发展需 求决定; 它的空间组织关系与形态特征是否适合新 的乡土生活; 它的功能和运营机制是否合乎新的乡村价值标准; 它的空间物理环境是否能适合现代村 民的生活质量标准,如果这些能得到有效的激活,再 对其进行重组与整合,则可以使其良性发展,并能极 大地提高乡土建筑的人居环境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 要。参 考 文 献:1 阿摩斯拉普卜特 建 成 环 境 的 意 义非 言 语 表 达 方 式m 黄兰谷,译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12 许建和,严 钧 传统集镇保护规划与单体建筑更新实践j 华中建筑,2009,27( 7) : 48-513 林其标 住宅人居环境设计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014 吴良镛 世纪之交的凝思: 建筑学的未来m 北京: 清华大学 出版社,1999: 80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櫏( 上接第 245 页)头收 3 5 寸,柱脚收 2 3 寸,柱肚最大径在 5 /10 处。而工匠制作弧线的方法是采用将通过高度( 长 度) 等分点的垂线长度递增或递减的方式来控制完 成的,而且在不同的区间又有增减速率之差异,从而 造成弧线的不同弧度,具体加减数量的多少现场还 会根据情况酌情调整,这和制作屋面折水弧线及屋 脊生起弧线的方法是一样的( 图 9 右) 14。潮汕地 区的制作梭柱方法,与营造法式有所不同,也可 能是地方作法,更具有可操作性。( 说明: 文中之图,凡与注释在一 起的,均来自 所引的文献中)参 考 文 献:1 吴雪杉 汉代启门图像性别含义释读j 文艺研究,2007( 2) 2 樊 睿 汉代画像石中的启门图图式浅析j 中原文物,2012 ( 6) 3 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m 天津: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894 黎忠义 江苏宝应县经河出土南唐木屋j 文 物,1965( 8) 5 刘敦桢 苏州古建筑调查 记j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1936,6 ( 3) : 246 梁思成 浙江杭县闸口白塔及灵隐寺双石塔m/ / 梁思成全 集 3 卷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877 曹春平 福州鼓山涌泉寺北宋二陶塔j 建筑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