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 0 卷第1 期2 0 0 8 年1 月石家庄学院学报j o u m 越o fs h i j i a z h u a n gu n i v e f s i t yv 0 1 1 0 n o 1j a n ,2 0 0 8略论清末民初知识女性的职业状况逯慧娟(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警察管理系,河北保定0 7 1 0 0 0 )摘要:清末民初女子教育的发展,使得女性获得职业成为一种可能,由此打破了职业领域男子占统治地位的状况,也为女性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挑战。许多女知识分子利用她们掌握的各种知识资源,开始向各个行业渗透,出现了诸如女教师、女医生、女护士、女报人等等。知识女性不仅成为独立谋生的人,而且她们的出现,提高了女,浊的素质和社会地位,是近代中国妇女的荣耀。谋求职业已成为一部分妇女新的人生追求。关键词:清末民初;知识女性;职业中图分类号:k 2 5 1文献标识码:a一、清末民初知识女性择业的社会背景职业女性的出现是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工作使用女工比男性更为适宜,比如:缫丝厂、棉纺厂等等。于是许多工厂开始大量招收女工,出现了一个拥有职业的女性阶层。尽管她们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两性观念,在当时也遭到了舆论的责骂,但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职业女工还是以不可阻挡之势出现,人数也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壮大。如在工商业发达的江浙地区,就丝织业而言,1 9 1 2 年,女工仅占3 4 1 6 ,至1 9 1 4 年时则增长为5 2 2 6 。当时职业女性的构成大多是下层贫困人家的子女但是她们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格局,经济的独立提高了其社会地位,而且她们的出现是对戊戌维新以来出现的妇女解放思潮的极大呼应,也为后来女知识分子的择业从舆论和思想上作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但是产业女工从事的还是一些简单工作,和男性相比,职业范围小层次低,要想拓展更为广阔的职业范围需要外部动力。清末新政以来,女子教育的发展和女子留学运动的兴起,出现了一个女性知识阶层,她们所受的学校教育,为知识女性向更广阔和层次较高的职业领域扩展提供了很好的前提和机遇。文章编号:1 6 7 3 1 9 7 2 ( 2 0 0 8 ) 0 l 一0 0 8 7 一0 6兴女学运动开始于戊戌维新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郑观应、陈虬等为代表的维新人士积极倡导发展女学。陈虬认为,“设女学以拔取其材,分等录用”【t 脚。康有为认为,女子“无专门之学,何以自营而养生:无普通之学何以通力而济众;无与男子平等之学,何以成名誉而合大群,何以充职业而任师长。所以人求独立,非学不成”哪3 。梁启超说:“中国即以男子而论,分利之人,将及生利之半。况女子二万万,全属分利,而无一生利者,惟其不能自养,而待养于他人也,故男子以犬马奴隶蓄之,于是妇人极苦。”【邶他认为,女子应该接受教育,得到职业,减少分利之人,增加生利之人,国家才能富强,人民才能富裕。在这些人的积极鼓吹和倡导下,1 8 9 8 年中国人自办的女子学校成立时隔不久,虽然由于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而告夭折,但对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9 0 1 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并且把发展女子教育列为重要内容。在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大力倡导下,女子教育获得了极大发展。“据1 9 0 9 年,清政府学部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女学堂3 0 8 所女学生1 40 5 4 人。”璐这些学堂既包括一般的学校也有各种专门学堂,女学的兴办为妇女职业技能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清末以来兴起的留学运动是女子职业发展的另一个契机。清末政府教育改革促进了女子留学运动收稿日期:2 0 0 7 1 l 一1 0作者简介:逯慧娟( 1 9 7 0 一) ,女,河北张家口人,讲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万方数据 8 8石家庄学院学报2 0 0 8 年1 月的发展。1 9 0 5 年湖南省派出2 0 名官费女子留学日本,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大事。从此其他各省纷纷仿效,掀起了一个女子出国留学的高潮。据不完全统计,1 9 0 8 一1 9 0 9 年,留日女学生总数为4 0 0 人,留学欧美的人数也逐年增多。女子出国留学,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同时也为妇女拓展职业空间创造了条件。“新的知识结构,新的人生理想,新的价值观念,导致了女性新的选择和追求。”阁树兴办女学和发展女子留学教育,改变了过去男子垄断知识,并利用这种权力霸占高等职业的局面。新的知识女性阶层的出现,为她们向高级职业的渗透奠定了可能的基础至此,女子一改过去那种为生计所迫,只能从事低等职业的状况,开始凭借她们掌握的知识,向更高的领域迈进,从而掀开了女性职业发展的新篇章。二、清末民初女性职业的现实状况知识女性所从事的职业既反映了社会的需要,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现有的资料发现,当时知识女性的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新闻等领域。教育是知识女性最先进入的领域。兴办女学,需要大量教师,而当时社会中“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还甚为顽固,女校绝少聘用男教习,故女教习奇缺。这时教会女子学校的毕业生成为职场宠儿,“南京一所教会女子学校的校长告诉我:甚至在她的女学生们毕业之前,她们就被师资缺乏的公立或中国士绅私立的女子学校定好,毕业之后到其学校任教,而且给予丰厚的薪金,女孩子们凭自己的工作所得到的薪金是她们父辈们之所得的三倍”( 6 j这一时期为了解决女教师大量短缺的状况,清政府也积极采取措施,在国内成立女子师范学校,如1 9 0 5 年创办的周南女师、1 9 0 4 年创办的北洋女子公学等。订立师范学堂章程,如学部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同时派遣女留学生出国学习师范科。1 9 0 5 年湖南省首次派2 0 名女子出国留学,学习师范。其他各省纷纷仿效。? 奉天省派熊希龄到日本视察教育,与下田歌子约定每年派1 5 名女生到实践女校读师范科。” 4 j 1 6 0 从1 9 0 6 年到1 9 1 1 年留学日本的女学生专业构成分析,在9 9 人中,除去情况不明的2 1 人外,其余的7 0 多人中,学习师范的占3 0 。其他菲师范专业的学生,圆国后也有许多踏入教育参见女子世界1 9 0 5 年第2 期。参见申报,1 9 0 6 年7 月2 6 日。领域。进入教育界是这一时期女子首要的职业,也成为这一时期知识女性的理想职业。接受教育为女性参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女性有能力服务社会以自己的劳动换来社会的尊敬和重视。1 9 0 6年上海清心女校举行首届毕业典礼,这是我国女校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毕业典礼。“毕业生中有鲍翠凤( 郭秉文夫人,结婚后改名为郭鲍懿) 、华静贞和叶润园夫人( 佚名) 等三人,其后皆蜚声教育界。其后本校毕业生在社会任事者渐多,颇受好评。”【6 笔者在华夏女名人词典中收集的这一时期的女性职业统计发现。在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有过从教的经历。见表l 。表1 女性从教统计表姓名毕业学校职业任培道向警予杨振德吴研因张晴辉陈君起罗淑搴金静芬郭隆真从教周南女校县立女校校长在一所平民小学任教上海师范学校江苏省立第一师范教员广东公立女子师范学堂香港约智女子学校任教上海务本女子学校从教长沙第一师范1 9 1 9 年从教工艺学校教习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从教资料来源:周行健华夏妇女名人词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 9 8 8 年。伴随着女子教育的发展,许多妇女界的人士开始自己办学,以促进女学的快速发展。这些女学从校长到后勤工作人员大多聘用女性教师。“四川,许君见田于家中设立女学堂一所,延聘江北陈君石生之夫人教授修身、家政、历史、国文等科学,熊君仲笙之夫人教授算学、地理”,“胡氏女学校,无锡最先创办之女学校也,教习六人,均女子”,“竟志女学校,教习,杨达权、孙苏玉、周培珍、侯夫人等均女子也”。“叶榭女学校创始于今春,所延笔算、手工科教员、舍监、会计兼国文课教员、机工兼裁剪缝纫科教员、体操科教员均系妇女充当”。女性利用所学服务于社会,成为被人尊敬的师长,是对传统观念的有力冲击。此外,由于女性自身性格的特点,“女子具有温和精细的天性,很能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中与伊接近,染得许多优美的行动和思想”旧。也弥补了男性教师的不足。使碍女性在教育领域和男性并驾齐驱,共 万方数据 第1 期逯慧娟:略论清末民初知识女性的职业状况同促进了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其次。清末女性职业领域另一占主流的职业现象是一批女新闻工作者的涌现。“从戊戌维新到五四运动,全国先后创办过4 0 多家女性报刊,涌现出百名左右的女新闻工作者。”雠中国近代第一位女新闻工作者是裘玉芳。1 8 9 8 年协助其叔父主持编辑无锡白话报,并成为该报主要撰稿人。1 8 9 8 年在上海创刊的女学报主要的编辑和撰稿人全部为女性。她们是沈翠影、沈静英、薛绍徽、抗同薇、潘旋、张蕴华、蒋畹芳、刘可清、李惠仙等。1 9 0 7 年,中国女报创刊于上海,编辑和主要撰稿人也全部为女性:秋瑾和陈伯平任编辑,黄公、钝夫、燕斌、陈以益、徐寄尘等撰稿。此后由于留学运动和女子教育的发展。妇女解放运动持续高涨,推动了女子报刊的发展。随着报刊数量的增多,女子新闻工作者的队伍也不断壮大。如女学报之陈撷芬、女镜报之容巧倩、北京女报之张展云,中国新女界杂志之燕斌、刘青霞,俄事警闻之林宗素,大公报之吕碧城,等等。随着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女子从事新闻事业的人数日渐增多,女编辑、女记者逐渐成为知识女性的普通职业”【8 脚o 女子报刊的出现,对于妇女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女新闻工作者利用她们手中的笔杆作为战斗武器,抨击各类不合理的现象,唤醒尚在深闺中依赖男子而活的妇女,勇敢地走出来走向社会,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这些杂志还开辟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栏目。如出版时间最长的新女子世界的栏目就分为:社说、演坛、科学、实业、教育、史传、译林、专件、纪实、文艺等。这些栏目在指导妇女生活,摈弃日常陋习,开阔女子视野提高妇女生活情趣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引导作用。女新闻工作者也因此获得了社会的极大承认,成为当时妇女艳羡的职业。第三从事医疗卫生事业。女子的身心特点,如温和的性情等,使得女子从医广受社会欢迎,尤其是女患者的欢迎。“女医生为众欢迎者其故一由各教会之广为容纳,一由妇女患病者之需求,于是中国女医师遂几成为妇科小儿科之专门家矣。”【嘬早的职业知识女性出现在医疗卫生事业领域,得益于早期教会的资助,从而完成学业,并率先进入职业领域。参见申报,1 9 1 2 年9 月2 2 日。参见申报,1 9 1 3 年3 月8 日。参见申报,1 9 1 9 年8 月1 1 日。参见申报,1 9 1 4 年3 月2 4 日。参见申报,1 9 1 5 年l o 月4 日。如金雅妹1 8 8 8 年毕业后回国在厦门行医,柯金英毕业于美国费城医学院,回国后在福州主持妇孺医院康爱德于1 8 9 6 年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医学院回国后在九江行医,1 9 0 0 年还在九江建立一所大型的仁德医院。这几位女留学生的职业生涯为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为中国培养了许多女医生和女护士。国内自行培养的女医生最著名的当属张竹君。她于1 9 0 0 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广州夏葛女医学堂,开始其悬壶济世的医生生涯。此后毕业于女子医学院的逐渐增多,女性医生也逐渐成为妇女的职业。民国初年,上海就出现了不少女医生,她们多半专精于妇产科,有中医,也有西医,有些人是在国内拜师习医,也有人接受过国外的医学训练。申报对此多有报道:“张希孟女士苏州胥门外,老针疯科尤松泉先生人室弟子”i :“陈沈丽生女士,乃苏州天师庄妇孺医院美国生卜明慧先生之弟子”咤、;“庞织文女医士则是一位留日学生,毕业于日本东京女子医学专门学校,曾在帝国大学附属病院及著名产妇滨田医院实习,精究女科、产科、内科、儿科”穆;“女西医朱彤章是国内的医学堂毕业:先生医学优富,曾在广州法国高等医学堂毕业领有法国政府发给医学博士证书”1 爹;“也有一位汪人杰女医士自由学习歧黄,年长又拜两位西医生为师,而成为一位兼贯中西的医生”谚。据妇女杂志1 9 1 9 年统计,当时中国已有1 7 0 名女医学博士。如果将其他一般的女医生和女护士计算在内服务于此领域的女性人数还是不少的。此外,在清末民初时期,在其他许多职业领域也开始有女性涉足,比如金融界、政界、实业界等等,但这些领域女性所占比例相当小,在这里不做一一论述。三、清末民初知识女性职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职业女性的出现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确实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给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以巨大冲击。由于知识女性掌握着专业知识,因此就业范围比较宽广,职业层次也相对较高。如前所述,过去在男子一统天下的高级职业领域里,由于知识女性的出现,这种局面开始改变,许多领域开始出现女性的 万方数据 石家庄学院学报2 0 0 8 年1 月身影。“女性走向社会,扮演职业角色,实质上是重新分配社会权利与资源无意中动摇了男权社会的根基。男女两性从不平等走向平等的进程,必然要经历女性从单纯的家庭价值实现到社会和家庭双重价值的实现。”【i o :| 仍但是职业女性,尤其是拥有知识的新型职业女性毕竟是一种新的社会产物,在发展的道路上必然面临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受到这样或那样的约束。尤其是在女学方兴,职业知识女性刚开始出现的时期,传统力量的制约因素和现实社会的局限性。都不可避免地在这一领域发生作用,从而制约或是影响了女性对于职业的选择。“从职业女性群体角度分析,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不能简单的归结于某种单一因素影响,而是社会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经济因素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o 】蜥这样,知识女陛在择业中便表现了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知识职业女性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统的制约,社会性别意识对女性择业产生很深的制约与影响。知识职业女性能够走出深闺、走向社会和当时的兴女学运动紧密相连,女子学校禁止聘用男性教师,教师就必然成为女性的首要职业,其次为医疗事业,而其他机会便很少了。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状况说明此时女性的职业生涯发展是由传统的性别规范意识决定的,是被动选择的结果。因此,在择业过程中。女性不能够和男子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不能和男子平等竞争,不能平等地接受市场的选择,而是自成一体,只能占据社会之一角。这种“性别规范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它作为一种观念、一种意识形态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更新” 1 0 j 1 8 6 。而观念、意识的更新与发展,最终有赖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从职业社会分层角度分析,女子还不具备享有和男子平等的分层权力,她们的地位仍然是附属的是不独立的。在传统的社会分层中,女子由于在经济方面的附属性、不独立性,决定了女性一直是依赖男子确定其阶级、阶层的地位的。而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由于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职业开始成为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社会声望的杠杆。“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都能通过职业反映出来。”【鄙清末民初时期,尽管社会开始出现职业女性,特别是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知识职业女性开始出现,但由于她们人数在初期相当少,还构不成一个层面,在整个阶层划分中女性阶层的划分以男子为中心来确定其社会地位的状况仍占社会的主流。许多女子仍然把家庭作为自己的归宿,“男主外,女主内”的局面很难在短时期内发生改变。“清华庚款留学归国女学生2 8 人中,从事教育医疗工作的1 1 人,其余未详,说明为社会服务的只占3 9 ,对于部分女性求学变成镀金”m m 。而这一时期许多女性对自身获得职业、实现经济独立也并不热衷只是把接受教育作为一种装饰,以图找到一个好的婆家。“不缠足的女子不容易嫁人,到了现在,变成不读书的女儿不容易嫁人了。为着容易嫁人而进学校读书,毋怪乎近年来女学校渐渐的发达了。”【6 】这一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是以男性为中心的女性价值判断原则,以家庭为重心的依赖型生活模式。可见,女性将自身作为一个独立的元素,选择积极人世的生活态度还需要一个长时期发展的过程。知识女性职业发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职业层次低,择业范围狭窄。无论和同性相比,还是和男性比较,所占比例都很小,而且女子学堂大多只够初级水平。这种教育状况决定了女性所获取的职业和男性比较。层次比较低,范围比较窄。据1 9 1 5 年第三次教育统计表显示:北京地区,以初等教育为例,小学初等教育公立学校中,男性教师l3 0 0 名,女性3 0 名;小学高等教育中,男性教师1 9 8 名,女性2 2 名;中等教育中,男性5 9 名,女性6 名;高等教育领域,女性则是空白。再以直隶为例,小学初等教育中,男性42 9 4 名,女性2 6 4 名;小学高等教育中,男性6 4 5 名,女性2 1 名;中等教育中,男性1 0 1 名,女性4 名;高等教育中,女性同样是空白的。教师是女性从业的最大领域,人数和男性比较尚且如此,其他领域的情况更可想而知了。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五四运动以后,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情况才得以改观,但女性所占比例和男子相比,仍然很小。就业的领域仍然主要集中在教育、医疗、新闻出版等,其他领域鲜有涉及。如中国基督教教育统计显示:“她们( 指女学生) 若不结婚,小学教学工作几乎是为她们开辟更大工作机会的唯一途径。”脚当时的教育状况也限制了女子职业的进一步发展。中等以上专业教育是通向各类专门职业的必经之路在晚清专招男生的中等以上专业学校的门类颇多但面向女生的却几乎没有。这就极大地限制了知识女性择业的 万方数据 第1 期逯慧娟:略论清末民初知识女性的职业状况9 1范围。“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妇女整体文化和技术水平较低,女性就业的可行途径仍然十分有限,实现女性全面就业仍然面临着许多实际困难。”1 5 7 由于缺乏民国初年的统计资料,我们以1 9 2 8 年广州市的调查统计为例,全市人口共8 1 17 5 1 人,但是有职业的妇女仅5 54 2 2 人占总数的1 6 4 1 2 o ,就依全市的妇女总数3 3 76 9 0 人而论,没有职业的妇女,要占到总数的7 9 2 3 0 。【- 秽而这些数据包括占职业女性大多数的产业女工,如果将她们排除,拥有知识的职业女性是相当少的。其次,求职难,职业不稳定。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社会所能提供的职位比较少,男子择业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女性就更是如此。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女性属于边缘群体、弱势群体,这很不利于她们选择职业。“中国工商业的衰落和不景气,中国男女职业机会不平等当然很难寻的一个相当的位置所以大多数的知识妇女在到处碰壁,没有任何出路的时候,也就不得不走人以结婚为职业之一途。”【- 6 j 7 慕凡是一个小说的主人公,“慕凡毕业后在小学任教,在当肘来说算是一份相当好的工作,所以慕凡是十分幸运的;最后他与一位谈得来的同事结了婚”【1 7 】 。传统观念虽然由于经济和教育的发展有所改变,但仍然还顽固地留在许多人的头脑中,“传统文化环境总在自觉不自觉地施加影响或者是潜在的暗示”【i 0 1 6 0 。他们认为女性的天职就是相夫教子。应该以家庭为世界,把教育子女作为他们的终生事业。2 0 世纪初期,贤妻良母主义的教育方针几乎统治了女子教育界。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许多女学堂把培养“贤妻良母”型的学生作为他们的教育宗旨。学校开设的课程也主要是围绕这一主题,如缝纫、烹饪、育儿等课程,限制了女子择业的范围。因此,尽管女子教育的发展为女性就业创造了空间。但是整体的就业状况和男子相去甚远,要想取得像男子那样的择业环境,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经济的发展,观念的改变,政府的引导等。第三,职业女性地区分布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同。清末民初知识女眭在择业时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南方处于开风气之先的地位,因此女子的受教育水平以及她们的就业程度都要高于北方以及广大的内陆地区。在清华学校留美学生同学录中几乎都是来自福建、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内陆除了直隶外,其他地区无一人。如表2 。表2 清华留美女生基本情况统计表资料来源:房兆楹清末民初洋学学生题名录初辑,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 9 6 2 年。这些人全部来自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及沿海地区,而所学的科目绝大多数为文科。再以清末留学日本的女生为例,1 9 0 6 1 9 1 1 年在日本留学的女性中,来自广东的有1 3 人,江苏1 8 人,湖南1 1 人,湖北7人,江西6 人,浙江6 人,四川4 人,安徽3 人,山东、陕西各2 人,河南1 人。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毕业的9 8 名学生中,几乎全部来自上海、江苏、杭州等地。在广大的内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导致了思想观念的落后,反映在女性职业领域受教育水平很低,职业女性非常少。大部分还在传统的氛围中度过她们的一生。女性职业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国家是必然的,但是毕竟从过去的待字闺中,依赖男子而生活到能够拥有知识,拥有职业,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近代中国社会也正是在这种缓慢的变化中一步步在向现代国家迈进。 万方数据 石家庄学院学报2 0 0 8 年】月参考文献:【l 】陈虬治平通议 g 戊戌变法:第一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 9 5 3 【2 康有为大同书 m 北京:古籍出版社,1 9 5 6 f 3 梁启超论女学 m 饮冰室合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 9 8 9 【4 吕美颐,郑永福中国妇女运动【m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 9 9 0 5 林吉玲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 m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1 【6 】夏俊霞上海开埠与江南近代新女性之研究 e b o l ( 2 0 0 6 一0 3 一0 6 ) 2 0 0 7 0 9 10 h t p :,w w w 1 0 t l l s e a t e r n e t ,r e a d n e ws a s p ? n e w s i d = 3 5 0 9 b i g c l a s s n a m e = c e f 7 b 7 e 7 b 6 a b b d a 5 s m a c l a s s n a m e = c 9 e 7 b b e 1 b l e 4 b 8 e f 7 梅生中国妇女问题讨论集 m 上海:新文化书社,1 9 2 9 8 】刘宁远中国女性史类编【m 北京:北师大出版社,1 9 9 9 9 中国之女医生【j 妇女杂志,1 9 1 9 ,5 ( 7 ) 1 0 】吴贵明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0 0 4 1 1 王金玲女性社会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 0 0 5 1 2 】杜芳琴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 0 0 4 【1 3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 9 0 1 1 9 2 0 年:下册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 8 1 4 】乔素玲教育与女性【m 天津:古籍出版社,2 0 0 5 1 5 金仲华妇女问题【m 】上海:商务印书馆,1 9 3 6 1 6 】陈碧云现代妇女问题丛谈 m 广州:亚东图书馆,1 9 3 8 1 7 】周叙琪一九一0 一一九二。年代都会新妇女生活风貌以妇女杂志分析实例跚台北:国立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 9 9 6 ( 责任编辑程铁标)t h eo c c u p a t i o ns i t u a t i o no fe d u c a t e dw o m e ni nt h el a t eq i n gd y n a s t ya n de a r l yr e p u b l i co fc h i i l al uh u i _ j u 矾( d e p a n m e n to fp o h c em a n a g e m e n t ,c e n t i 越j u d i c i a lp o l i c ea c a u d e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氢能产业园加氢站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护理社团笔试题目及答案
- 护理专业中医题库及答案
- 多脏器衰竭课件
- 高标准景观环境建设与维护方案
- 游艇供应链管理优化方案
- 电工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骑行安全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消防救援大队招聘4名政府专职消防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高速公路维护项目技术方案
- 入驻京东协议合同
- 园区保洁员操作流程内容
- 2024年贵阳银行招聘考试真题
- 周晓枫《潮汐》阅读答案
- 自媒体招生培训
- 徐州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电动客车运营、修理及维护手册
- 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教学设计(五篇模版)
- 导游证《中国古代建筑》知识考试(重点)题库(含答案)
-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 第一次月考试卷(月考)-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新高考生物综合复习《稳态与调节》高考真题汇编(图片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