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李敏 学号:2009023111 学院:音乐学院 邮箱:xiaofuronglimin 电话2 单位代码单位代码 10445 学 号 2009023111 分 类 号 g633.951 研究生类别 全日制 教育教育硕硕士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 教学研究 学科专业名称:学科教学(音乐) 申 请 人 姓 名 : 李敏 导 师 姓 名: 唐宁 论文提交时间:2011 年 6 月 1 日 独独 创创 声声 明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本栏可空)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材 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 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 学校学校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 学校学校 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 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字: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i 目目 录录 中 文 摘 要 .i abstract . iii 引 言 . 1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 三、本课题研究思路 . 3 第一章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 4 第一节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 4 第二节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 6 一、积极的情感体验 . 6 二、积极的个人特质 . 6 三、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 6 第二章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 8 第一节 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问题 . 8 第二节 音乐教育的创造性发展问题 . 10 第三节 音乐教育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问题 . 12 第三章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音乐课堂 . 15 第一节 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 15 第二节 增强教师教学热情 . 17 第三节 创造融洽的师生互助空间 . 18 第四节 营造和谐的音乐课堂教学环境 . 19 第四章 积极心理学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启示 . 21 第一节 审美体验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 21 第二节 创造性发展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 23 第三节 社会交往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提升 . 24 第四节 积极心理学对音乐教育评价体系的启示 . 26 结 语 . 29 ii 注 释 . 30 参 考 文 献 . 33 在读期间所获奖项和论文发表情况 . 34 致 谢 . 35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 中 文 摘 要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 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的积极的品 德、力量以及情感体验等积极方面的科学,是以积极待人、积极思考、创造积极 的精神与态度,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 的过程中学会创造积极、给予积极并最终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积极力量。积极心 理学的发展对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性作用, 尤其是积极心理学对 人的积极的心理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积极的创造性能 力的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小学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如何开发学生潜力、帮 助学生积极的成长和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如何积极的体验问题、认识问题、解决 问题有极大的帮助。本文将分别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我国小学音乐课教学 现状、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音乐课堂和积极心理学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启 示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其中积极心理学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启示是本文研究的 重点部分,主要从审美体验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创造性发展能力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培养、 社会交往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提升和建 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本文在写作的过程中主要 通过运用论证法、比较法、文献研究法和举例说明等方法的研究,以积极心理学 中积极的情绪体验、良好的个人特质和创造性发展等问题为切入点,着重研究小 学生审美体验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问题、 创造性发展能力在小学音 乐课堂教学中的培养问题、 社会交往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提升问题和如 何建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 研究的目的是希望人们能够逐 渐认识并体验到乐观的积极情绪体验的形成、良好的个人特质的培养、和谐的教 学环境的营造、 教师与学生积极的双边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 的锻炼等方面对学生学习音乐的重要性, 使学校和教师能够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 论指导教学实践,将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以求对小学 音乐课堂教学有所帮助。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是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 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课堂教学,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将积极心理 学的理念融入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使音乐课堂教学不再单一、刻板,而是生动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活泼、充满生机与活力,让音乐课堂变成学生喜欢学习知识的乐园,使学生在音 乐课堂中真正做到感受美、体验美和创造美,从而使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情感体验、审美能力、社会交往、创造性 分类号:g633.95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i research of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under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bstract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n emerging field of psychology study, which is a kind of science which research the field of the positive character, strength and positive emotion experience. it has the spirit and attitude of positive treating people ways and creativity , which provides positive opportunity, affirm positive value and make people know how to creative and feel that energy. the developmen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to the elementary music class teaching, especially in the positive human experience,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positive social ski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ability .it will help teachers how to develop student potential in music classes and help students how to know positive experience, understand and solve problem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is problem from four aspectsthe basic conten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eaching situation, the status of our countrys primary school music class teaching,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perspective of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class and the revelation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 the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class teaching. classroom teaching is a key part of this study, which mainly contains the ability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creative development capacity, social skills and establishment of help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new evaluation system. this academic thesis will research this problem mainly using comparative method and demonstration method, which put the breakthrough point from positive emotion experience, creative developmen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hope people will gradually understand and experience the formation of the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the cultivation of good personal qual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learning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about teachers and students, etc, so that schools and teachers could use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to guide teaching practice, and could put the view of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v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psychology on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is to helpful to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to stimulate the learning potential, to improve their own learning ability. so the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should fully integrate the concept of positive psychology into prim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and make teaching the music no longer a single, rigid process, but a lively and full of vigor and vitality process. it should make the music class a paradise of enjoy learning knowledge, which will truly make student feel, experience and create beauty. keywords: positive psychology, emotional experience, aesthetic ability, social interactions, creativity category number: g633.951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 言 积极心理学是 20 世纪 90 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它 与传统心理学侧重关注消极和病态心理学不同,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 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看待正常人性,关注人类美德、力 量等积极品质,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以 及创造力和人才培养,鼓励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和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潜能、 动机和能力等。 新一轮基础音乐教育改革自 1999 年正式启动以来,至今已走过了十二年的 历程,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在改革浪潮的推动下硕果累累,学校和老师在积极贯彻 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做了大量 的研究,使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与素养得到了极大提高。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 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一定的互补性与互利性, 积极乐观的情绪与外部环境对小 学生的音乐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1、论文选题的主要目的: (1)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人们逐渐认识并体验到 乐观的积极情绪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目标之一就是让孩子们 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新课程改革中提到要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 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只有将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在快乐中学习的 目的。 (2)音乐学科教学的需要。21 世纪初,我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音乐 课程标准 ,规定高中音乐新课程在现行音乐欣赏课的基础上,对其课程内容进 行拓展,有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六个教 学模块,这样的拓展,不仅突出了音乐听觉审美体验的艺术特征,激发起学生投 入到音乐表现和艺术探索中的兴趣, 而且体现了新课程对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 力、 培养学生积极地人格特质以及提高人文素养的关注。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本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性是趋于积极的,因此侧重于对人的积极特质的研究,并尝试将积极心理学对积 极品质的研究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这是音乐学科教学的需要,是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发展学生积极品质的保证。 (3)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通过对积极心理学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等相关 文献的广泛阅读和浏览,了解了其他研究者在相关领域内已有的研究,对本论题 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论证依据、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 2、选题的意义: (1)价值性。通过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结合当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育 的现状,将积极心理学在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环境三 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中, 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能够从积 极心理学视角吸收和借鉴关于如何让学生积极、高效学习的方法。 (2)创新性。本论题是在原有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涉猎大量丰富的相 关资料,对原有课题进行了拓展与延伸,将积极心理学中的部分思想应用于小学 音乐课堂教学是本文的独特之处。 (3)具体性。本文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了有效地界定,并将应用范围缩小到 具体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从小处着手,使论文能够明确具体,界限分明。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目前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资料非常丰富,以积极心理学为关键词,通过 检索,共得到相关文献 597 篇,以积极心理学为题名进行检索,共得到相关文献 292 篇。由此可见积极心理学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如有关积极心理学与教育的 文章有 106 篇,有关积极心理学与教学的文章 15 篇,有关积极心理学与管理的 文章 11 篇,有关积极心理学与幸福的文章 21 篇。典型的有闫黎杰发表于教育 探索2008 年第 7 期的积极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颜丽、陈富国、刘艳 梅发表于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8 年第 5 卷第一期的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现状与展望 ;杨晓萍发表于南昌高专学报2008 年第 5 期的积极心理学及 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姚挺、晓磊、王虹现代教育技术2009 年第 6 期的 谈积极心理学在士官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等,论文类有苏州大学 2009 级硕 士研究生卞巍的积极心理在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研究和应用等,专著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如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年出版的任俊的积极心理学 。其他的文献还有关于积 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成长、英语教学、心理健康和非智力因素等的启示。 由于积极心理学始于美国, 因此国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较之国内更加广 泛。期刊类如the benefit 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 toward a psychology of positive 、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 、 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著作类如 aspinwall 和 stauginger 的人类积极心理学 ,seligme 的真实的幸福 ,snyder 和 lopez 的积极心 理学手册 ,frankl v e 的psy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sheldonm, king l 的american psychologist等。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 非常丰富的,为本文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及可借鉴的方法。同时,对于小学 音乐课堂教学研究的相关文献等内容也非常广泛,如小学课堂音乐教学的方法、 组织、创造性教学、改革建议等等,为本论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 笔者的能力水平有限,不能够全面查阅外国刊物中关于积极心理学对音乐教育、 教学影响的资料。因此,本文就笔者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对积极心理学在小学音 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发表了一些浅薄的看法, 希望会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所帮 助。 (二)发展趋势: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思潮,自 20 世纪形成以来,发展迅速,影 响广泛。积极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完善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拓展和深化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与 发展。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更加多样化、 现代化和综合化。 因此, 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是势在必行的。 三、本课题研究思路 论文将研究重点放在三个主要问题上:对积极心理学内容的把握;对小学音 乐课堂现状的了解;积极心理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及认识。 课题的研究有以下难点:本人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 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文献资料不全,对写作造成一定困难。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第一章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在心理学基本理论基础上的运用学科。 “心理一词来自希腊文 psychikos,有灵魂的意思,一般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 活动,心理学可以说是研究心思、思想、感情等规律的学问” 1。 所谓积极心 理学, 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 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 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 能、动机和能力等 2。强调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人或社会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还 要研究人的各种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是以积极待人、创造积极的精 神,提供积极的机会,肯定积极的价值,使它的服务对象在感受积极的过程中学 会创造积极、给予积极并最终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积极力量。 第一节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心理学界的一个新兴领域,近年来 在社会上尤其是西方世界引起了普遍的兴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 溯至 20 世纪 30 年代特尔曼(ter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瑞士 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 而积极心理学这个词最早 于 1954 年出现在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马斯洛(a. h. maslow )的著作动机与人格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中。马斯洛 的著名的五个层次需要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而这一需要是积极 心理学主观幸福感主题的重要心理来源。1956 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与 斯金纳共同署名发表了一篇题为有关人类行为控制的若干问题-一篇专题讨 论文章的争议文章,载于美国科学杂志上。该文表现出作者对人类自我实 现潜能、人的积极自主性的坚信。因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 等心理学家在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对丰富积极心理学的资料产生了重要的影 响。 在 1998 年的 apa 年度大会上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塞里格曼(seligman)先 生明确提出,把建立积极心理学作为自己任职 apa 主席的一大任务,使积极心 理学受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经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塞里格曼等人发现:当人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们面对困境和压力时, 拥有积极情绪状态的人能够快速调整自己并恢复到最佳状 态。这类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强,并时常保持一种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而 那些时常处于消极情绪状态的人则往往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问题。1999 年, 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在美国林肯市召开了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 明确了积极 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即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此后,许多世界著名的心理 学杂志都刊载了有关积极心理学的文章。直到 2002 年,斯奈德和洛佩兹主编的 积极心理学手册得以出版,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正式形成。在 2004 年出版 的 现代心理学史第 8 版中, 美国心理史学家舒尔茨已将积极心理学和进化心 理作为当代心理学的最新进展。在此后的时间里,积极心理学运动不断地发展壮 大,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据中国青年报2007 年的一个报道:在哈佛 大学, “积极心理学”已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选择它的学生已经超过了曾经最 为热门的“经济学导论” ,排到了第一位 3。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渊源,首先,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后现代建 构理论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有重要的影响。其次,积极心理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产物。 “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三项使命:1、治疗人的精神或心理疾 病;2、帮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有意义;3、发掘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 的人” 4。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战争导致环境 的破坏和人们心理的变化,使得心理学研究侧重于治疗人的心理疾病,于是当人 们提到心理学时便不自觉的联想到病态、狂躁、焦虑、痛苦、忧伤等词,而忽略 了心理的积极方面。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与社会现状是分不开的,战争的痛苦 使得人们不得不去面对战争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于是心理学家们的主流任务就是 致力于研究如何解除人们的痛苦,让人们从阴影中走出来,因此心理学对消极方 面的研究成了心理学家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随着战争阴影的渐渐远去,以及社 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现在的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在基本生 活得到满足的同时,会有比如追求幸福感之类的要求。因此,心理学的后两个使 命便被提上了日程。而积极心理学正是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勇气、乐观、社会交际 等美好的品质,使得积极心理学迎合了更多人的口味,渐渐地发展壮大起来。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第二节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积极心理学倡导人类应该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做 出新的解读,以此激发每个人自身所固有的某些实际的或潜在的积极力量和品 质,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 5。也就是说,它强调 把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心理问题”转向“人的积极力量” ,正是这种与以往相 反的新颖角度和其在心理学领域重要的应用价值, 使得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 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主观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积极地情绪体验,以主观幸福感 (subjectwell-being )为中心,着重研究人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情感体 验的特征及其产生机制,其中主观幸福感是研究的重点,强调人要满意的对待过 去、幸福的感受现在和乐观的面对将来。 二、积极的个人特质 在个人层面上,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积极的人格、积极的 自我、人际交往技巧、创造性、智慧等。其中关键的是对积极人格的研究,制定 了积极人格的分类, 认为对积极人格特质进行了正确的分类和界定才有可能为测 量编制量表等提供基础。 三、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在群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关注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涉及公民道德和推动 个体更好地发展的社会机能,如责任、教养、利他、礼貌、适应、容忍力和职业 道德 6,以寻求人文关怀为宗旨,致力谋取人类幸福和社会繁荣,如研究社会、 家庭、 学校、单位等在怎样的运作方式下才有利于一个人形成积极的人格并产生 积极情感的。 简单地说,积极心理的外在表现,就是同样半杯水,摆在两个人面前。一个 面露喜色,说, “还有半杯” ,他被定义为乐观主义者。另一个满怀惆怅,叹, “半 杯没了” ,他的标签是悲观主义者。于是,哲学家下了定论:乐观者在每次危难 中都看到了机会,而悲观者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了危难。这就是著名的半杯水理 论,从中国古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中,我们同样可以看到乐观主义 者的积极品质,这就是积极心理的表现。随着积极心理学的不断发展,积极心理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学正逐渐走进教育领域,积极是相对于消极而言的,而不是绝对化的积极概念, 因此,积极的教育、积极的学习便成为教育者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第二章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音乐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国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教 育家孔子将音乐教育的完成视为教育完成的最后阶段, 可见音乐教育自古以来就 是深受重视的。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 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 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 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 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7。 随着新一轮小学音乐课改的进行,我国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 化,音乐课变得生动而充满美感,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我国音乐基础教育 课程体系存在许多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如教育管理部门的短视、师资力量缺 乏、教学质量堪忧、教学设备严重不足,教材被分割,彼此脱节等。概括起来, 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问题, 音乐教育的 创造性发展问题和音乐教育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这三个方面。 第一节 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问题 随着近几年师资队伍的不断扩大,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研究成果的不断更 新以及音乐教育目标的不断明确,美育逐渐被列为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中之一, 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音乐课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 一, 需要将美育教育有效地贯彻到课堂中。 情感和认知是不可分割、 相互促进的, 学习者在积极的情感参与下,能取得更好的认知效果;认知的提高可以使学生产 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8,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强调,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 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 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等理想境界所吸引、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 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 到有效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 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9。 目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如:专职音乐教师数量在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逐年增加,每周的音乐课也逐步得到保障,加大了对音乐设备的投资,增加了课 外音乐活动等,使使学生体会到了音乐课的快乐,音乐课也由简单的唱歌课变为 集唱歌、舞蹈、欣赏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综合课。这些都是小学音乐课堂教育改 革的成功之处。但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学校的音乐课没有被摆在重要的位置,在 音乐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照本宣科,小学音乐课堂仍是只注重知识、技术的传 授,而忽视创造、想象、情感等审美体验。将音乐教育的辅德功能夸大,忽视了 音乐的内在价值。 如有的老师范唱时毫无表情, 演唱呆板枯燥; 学生则被动接受, 没有感情投入。这种学与情感分离的现象是对音乐的美感和人的情感无动于衷, 背离了音乐教育的初衷,失去了音乐的教育价值,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课。这 种忽视审美体验的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 1、音乐课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学校只看到了其辅德的功能,忽视了音乐、音乐课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学校只看到了其辅德的功能,忽视了音乐 课自身的学科价值。课自身的学科价值。音乐教学基本原则之一就是音乐本位原则,音乐本位原则, 指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应将音乐置于音乐教育的中心位置。 音乐教育是促 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它是以音乐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来展开和实施的。音乐本位 原则是音乐诸教学原则中的主导教学原则,是展示音乐教育体系的一面旗帜。音 乐固然有其重要的辅德功能, 但辅德功能不能取代音乐课自身对美的欣赏和体验 的价值。 2 2、学生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限,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有、学生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限,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有 局限性。局限性。首先,音乐基础教育改革之后,音乐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强调音乐的 情感体验,对一些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的学习相应减少,以至于学生对基本的节 奏、节拍没有完整的概念,从小学开始音乐基础就没有打好,上了初中、高中很 难理解更高要求的作品。 良好的音乐教育应该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 内涵有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其次,对于基本技能的把 握,只是部分具有音乐特长或参加音乐特长班的同学,才会学一些乐器等技能, 而普通学生基本上是一窍不通。基础知识的有限弱化了学生的审美深度,单纯的 表面看似活跃的课堂只是形式上的进步,而学生并没有学会多少知识。 小学音 乐课程标准中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要求是:学习和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 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 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基本技能的要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求是: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 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10。因此,积极心理学 理念下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 之中, 因为音乐是一门实践的艺术,通过实践加深孩子们对音乐各要素的领悟与 记忆,使他们既能体验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又能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 3 3、 对审美体验度的把握有偏差、 对审美体验度的把握有偏差。 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因此,审美体验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审美感受音乐的形式,通过体 验获取音乐的内容。现在的许多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墨守成规,上课内容只是简单 的机械化重复。学生或多或少会参与到互动游戏中,但许多学生不能够将游戏与 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而是沉迷于游戏的有趣形式,忽略了老师所要表达的通过 游戏传授知识。尤其是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大多数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 事物充满好奇,老师再让学生通过肢体运动学习知识时,学生可能会因为贪玩而 偏离了教学内容, 将审美体验表面化, 使老师不能够很好的把握游戏与学习的度。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 “任何事物都有过度 、 不及 、 中道三种 状态。过度和不及这两种情形都是不好的恶性的特征,是一种失败的形式。唯有 处在过度和不及之间、两恶之间的德性即中道是最好的、受称赞的” 11。因此, 在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时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目标,以这个目标为转轴,展 开各种形式的参与活动和审美体验,而不应偏离中心目标,使学生认为对音乐的 审美体验就是简单的课堂活跃。 第二节 音乐教育的创造性发展问题 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通过音乐知识、音 乐作品、欣赏及音乐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情趣、开发和培养 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 造能力, 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丰富情感体验, 陶冶高尚情操 12。 促进智力的发展, 造就有丰富想象力和勇于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 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从而开拓学生 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但目前不少教育主管部门重智育、重 升学率、轻美育,思想的禁锢与行为的保守抹杀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的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个性特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新课程标准认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 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音乐创造因其强烈而清晰的 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 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 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13。 在音乐教育领域中,音乐自身的特性决定了其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 法同其他学科的差异,而倡导创造性音乐教学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创造 性音乐教学是在是普通音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音乐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 兴趣、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造性音乐教学要遵循共同参与、鼓励接纳、相互 尊重、发散收敛、自我表现、情境创设、实践操作和兴趣愉悦原则。音乐课堂不 是不顾实际情况的对公开课、优质课的千篇一律的学习模仿,使课堂教学失去生 机,墨守成规,而是要敢于打破常规,要不怕失败,勇敢的尝试。只有教师敢于 用创造性的开放的思维思考问题,学生才会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将其实践于 现实中,在探索中成长。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福建福州市闽清县招聘乡镇社会救助协管员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新)
- 2025湖北咸宁市通城城市发展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期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广东广州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放疗专科科研助理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安徽芜湖市第三城市医疗集团成员单位招聘编外人员1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安全培训教学组织管理课件
- 2025年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招聘辅导员4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山西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装备制造大类】模拟练习
- 广德安全生产培训中心课件
- 2025福建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办事处招聘非在编工作人员2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HK-2-IN-1-生命科学试剂-MCE
- 防触电及安全用电培训课件
- 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固废处理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
- 精准分析分离与鉴定技术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中医药大学
- 老年焦虑障碍课件
- 产科护理个案分享案例
- DB31-T 1540-2025 针刀技术操作规范
- 2024-2025学年黑龙江省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招商转正工作总结
- 公路工程全套资料表格
- QC/T 1210-2024汽车防夹系统
- 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指南 第4部分:尾矿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