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基于web20环境的分析.pdf_第1页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基于web20环境的分析.pdf_第2页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基于web20环境的分析.pdf_第3页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基于web20环境的分析.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 5 卷第4 期 2o13 年8 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j o u r n a lo fa g r i c u l t u r a lu n i v e r s i t yo fh e b e i ( a g r i c u l t u r e f o r e s t r ye d u e a t i o n ) 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w e b 2 o 环境的分析 吴玲玲 ( 浙江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浙江杭州3 1 0 0 1 8 ) 摘要:w e b 2 o 时代网络信息的全新特性给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网络 信息的极速传播,高校辅导员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还面临着网络信息传播缺乏新意和互动性,以及专业 人才不足的危机,创新w e b 2 o 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恩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辅导员的网络引导作用,强化相关制 度建设和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培养网络专业人才,营造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阵容。 关键词:w e b 2 o ;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工作;策略创新 中图分类号:g 6 4 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0 0 8 6 9 2 7 ( 2 0 1 3 ) 0 4 一0 0 5 6 一0 5 o nt h ec o e g ec o u n s e l o r si n n o v a t i o ni n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 w o r ki nt h en e wm e d i ae r a b a s e do nw e b 2 0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a l y s i s w ul i n g i i n g (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n c ye n g i n e e r i n gd e p a r t m e n to fz h e j i a n g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n c ya n d h y d r o p o w e rc o l l e g e ,h a n g z h o u3 1 0 0 1 8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n e wc h a r a c t e “s t i c so fw e b 2 on e t w o r ki n f o r m a t i o na g eb r i n gn e w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a n dc h a l l e n g e st o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c o l l e g ec o u n s e l o r s i d e 0 1 0 9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w o r k ,f a c i n g t h er a p i ds p r e a do fi n t e r n e ti n f o r m a t i o n ,o nu s i n gt h en e t w o r kt oc a r r yo u t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w o r kc o l l e g ec o u n s e l o r sa r ef a c i n gt h el a c ko fn e wi d e a sa n di n t e r a c t i o ni nt h en e t w o r ki n f o r m a t i o nt r a n s m i s s i o n ,a sw e l la st h ec r i s i si nt h es h o r t a g eo fp r o f e s s i o n a lt a l e n t s t h e r e f o r e , c o l l e g ec o u n s e l o r sa r es u p p o s e dt oi n f l o v a t et h ei d e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w o r ku n d e rw e b 2 0e n v i r o n m e n t ,b y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t h e i rn e t w o r kg u i d a n c e ,p r o m o t i n gt h er e l e v a n ts y s t e m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e n h a n c i n gt h es t u d e n tn e t w o r kl i t e r a c ye d u c a t i o n ,a n dt r a i n i n gt h en e t w o r kp r o f e s s i o n a l s ,t or e a l i z eas t r o n gn e t w o r ki d e 0 1 0 9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w o r ks y s t e mo fc 0 1 l e g ec o u n s e l o r s k e yw o r d s :w e b 2 0 ;c o n e g ec o u n s e l o r s ;i d e o l o g i c a la n dp o l i t i c a lw o r k ;s t r a t e g yi n n o v a t i o n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内部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学生管理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专业 工作人员,肩负着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帮助推 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共十八大明 确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 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 收稿日期:2 0 1 3 一0 3 2 5 基金项目:浙江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2 0 1 2 年度思政课题:“基于w e b 2 o 环境的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创新研 究”( 课题编号:x s z 一2 0 1 2 0 5 ) 。 作者简介:吴玲玲( 1 9 8 6 一) ,女,江苏南通人,助教,法学硕士,从事高校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万方数据 第1 5 卷第4 期吴玲玲: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5 7 态” 1 。然而,随着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技术水平的不 断提升,目前,全球网络信息传播已经迈入了w e b 2 o 的全新时代,期间网络信息的交互性传播更为快速 和便利,这使得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开始 面临全新的外在环境。文章拟探讨w e b 2 o 环境下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以及高校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建设状况和现实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的发展路径。 一、w e b 2 o 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 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分析 ( 一) w e b 2 o 的内涵 w e b 2 0 是相对w e b l 0 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 用统称。w e b l o 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览器 获取信息,产生于2 0 世纪9 0 年代,主要以门户网站 等技术为代表,强调的是内容的组织性与海量信息 的单方面供给。而在w e b 2 o 时代,由于互联网信 息技术水平的提升,用户已不再仅仅是接受信息了, 而是更加注重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其间用户既是 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通过 网络b b s 论坛、博客、微博等载体和途径,用户不仅 是在网络环境中进行冲浪,同时也会成为波浪制造 者,从而使得网络的运用模式由单纯的“读”向“写” 以及“共同建设”方向发展,互联网本身也体现了更 为人性化的特色。 ( 二) w e b 2 0 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的机遇 当下,我国已进入w e b 2 o 的信息传播时代,网 络信息交往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极为普遍。统计显 示,截至2 0 1 2 年1 2 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 6 4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 2 1 ,较2 0 1 1 年底提升了 3 8 2 。在这些网络用户中,高校学生是其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w e b 2 o 时代网络信息的独特性及其 在高校的普及,给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 全新的机遇。 1 w e b 2 o 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便捷性,这有 助于提升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协同力高校辅导 员要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将各类信息及时 传到大学生群体中,如此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 实效性。要达到这一目标和效果,必须在以辅导员 为主体的同时,不断拓展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参与范 围,如此才能形成协同效应。在w e b 2 o 环境下,网 络信息的便捷传播为此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网 络信息的传播,国家政策的宏观引导、社会各方面的 多元参与以及学生家长的殷切期盼便可以有效地协 同和统一起来。通过各方面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及 时发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并将其 及时反馈给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就产生了协同力, 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得以有效提升。 2 w e b 2 o 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立体性,这有助 于提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度辅导员思 想政治工作做得好不好,与大学生是不是给予足够 的认可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性。换句话说,大学生 对思想政治工作认同度高,辅导员的工作就更加易 于开展,反之就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现实阻碍。在 w e b 2 o 环境下,网络信息的传播与传统媒体之间有 着天壤之别,其一方面吸收了传统媒体的优势,同时 又充分利用自身特性,增加了音频、视频等内容,从 而使信息本身走向立体化,这对于大学生的信息接 收是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网络空间中海量有价值 的素材的供给以及图文并茂的信息传播和价值引 导,将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充分调动 起来,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价值认同也必将得到显 著提升。 3 w e b 2 o 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交互性,这有助 于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效果的提升辅导员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直接面对的对象就是大学生,他们的 思想极为活跃且社会经验又不充足,“九零后”大学 生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 平,辅导员必须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工作过程的把 握,通过总结和设计出好的形式和模式,促使思想政 治工作利于大学生接受。而在w e b 2 o 环境下,网 络信息的传播已经走向交互性了。在网络空间里, 用户可以自由地进行信息交流和对某一辩题的讨论 并给出自己的意见。显然,这种信息传播模式对辅 导员及时把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具有积极意义 的,能够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先见性,使辅导员及时 把握学生动态,并做好引导工作。辅导员也可以主 动通过校园b b s 论坛、个人博客等途径及时传达思 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信息,在提升针对性的同时确 保思想政治工作收到切实效果。 ( 三) w e b 2 o 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的现实挑战 1 w e b 2 0 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开放性,这不利 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开放性是w e b 2 o 时 代信息传播的根本特性,而且这种开放性不仅仅是 国内区域范围内的,更是全球性质的。有资料分析 显示,当前在国际互联网的信息构成中,9 5 以上的 信息是通过英语和法语等形式加以传播的,而中国 在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量只占到全部信息总量 万方数据 5 8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2 0 1 3 年8 月 的不到2 3 。这使得网络信息的构成中,西方的 信息实质上占到了主流的位置,譬如西方的文艺作 品、软件资源等。这些信息的传播在不知不觉中就 会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产生影响,加之一些西 方敌对势力的恶意为之,由此更易导致大学生的价 值观走入误区,进而动摇其原本应该树立的健康信 念,极大地削弱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度和参与 积极性。 2 w e b 2 o 环境下信息传播具有综合性,这不利 于辅导员对良好思想政治工作氛围的营造 辅导员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营造良好的氛围,如此 才能带来实效性的提升。然而在w e b 2 o 的时代, 网络信息的综合性给其良好氛围的营造带来了现实 阻滞。在当下的互联网信息构成中,健康的、暴力 的、色情的甚至反动的信息,可谓应有尽有,且相互 之间杂糅在一起,让人难以辨别真伪。这些综合性 的信息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使辅导员工作的开展 开始面临极为复杂的外在环境,容易使大学生产生 严重的逆反心理和藐视他人和社会的不良心态,从而 降低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性。同时,海量信息 的传播也极易超出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不利 于思想政治工作在实际运作中的具体展开 4 。 二、w e b 2 o 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 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 一) w e b 2 o 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的载体建设现状 1 从宏观上看,建立了一批关涉思想政治工作 的专业公共网站在w e b 2 o 的环境下,网络信息 传播的开放性,使得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成了社会性的话题。党和政府以及各类社会机构对 此也早有深刻的认知,在实践中积极建立起了一大 批具有积极意义和较大影响力的专业网站,为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的辅助。如由全国思想政治 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建设的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 其通过对党和国家时事新闻的诠释和播报,全面发 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大众化的最新内容和成 果,已成为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 为推进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窗口。 2 从中观上看,在各门户网站建立了较为全面 的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网页所谓门户网站,指的是 提供某类综合性信息和有关服务的应用系统。这类 网站以新闻信息、娱乐资讯等方面的传播为主,是 w e b 2 o 时代网络世界中名副其实的信息源泉和“百 货商场”,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和普及 度。目前,在我国的各类门户网站中,如新浪、搜狐 等均已建立起独立的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关性的 网页。这些网页主要传播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 策、党史党建和时事政治等方面的内容,对高校辅导 员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的辅助作用。同时, 凭借这些门户网站的影响力,这类网页在大学生群 体中也有一定知名度,通过其思想传播,对提升大学 生思想政治水平也产生了积极效果。 3 从微观上看,在校园局域网内开辟了有关思 想政治工作的专栏局域网,简称l a n ,是指在某 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某一 区域”指的是同一办公室、同一建筑物、同一公司和 同一学校等,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 实现信息在局域范围内的传播以及基本文件管理、 日程安排和通信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在w e b 2 0 环 境下,各高校均已建构起了属于自身的校园局域网 络,为处理校园内部事务和进行信息传播和宣传教 育提供载体和途径。校园网也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 治工作提供了积极的平台。在实际应用中,高校主 要通过在校园局域网内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专栏的方 式开展相关工作,如传播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信息,以及学校开展思 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等,为提升辅导员的思想政 治工作水平提供辅助。 ( 二) w e b 2 o 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 的现实问题 1 网络信息传播缺乏新意,影响力不高网络 信息要产生吸引力,其自身就必须具备独特性和亲 和力。但目前我国一些思想政治工作专业网站,在 信息传播过程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缺乏新颖性和可读 性的弊端,使其在大学生群体中难以真正做到扎根 和发芽。具体而言,一方面,在信息表达上缺乏新 意。现有的相关网络在信息表达上主要还是以平面 信息为主,尚未真正体现出网络信息较之于传统信 息传播模式的独特性,导致信息本身的吸引力存在 不足的困境。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影响力,则 其在信息模式的选择和运用上就必须体现出立体 化、多媒体化的特征,如此才能提升自我的感染力和 普及度。另一方面,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 接受者之间也缺乏足够的互动。网络信息的互动和 沟通是w e b 2 o 时代的必然逻辑。然而,目前仍有 许多网络媒体在传播思想政治理论的过程中,还缺 乏足够的互动和交流,导致信息本身走向单向化,不 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扩大自身影响力。 2 信息传播缺乏互动性,信息孤岛劣势明显 所谓信息孤岛,简而言之就是各个部门由于种种原 因造成彼此之间完全孤立,各种信息无法顺畅地在 万方数据 第1 5 卷第4 期吴玲玲: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5 9 部门与部门之间流动。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 治工作方面,目前各单位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在 资源建设上是各自独立的。各高校、各部门甚至一 些辅导员自身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信息载体、操作系 统和数据资源,结果导致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缺 乏统一的协调与配合。条块分割的结果是导致信息 壁垒现象严重,并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加之一些 参与部门缺乏足够的信息共享理念,信息交互的积 极性不足,由此也造成信息孤岛现象不降反增。可 以说,加强协同管理是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 作信息化水平的当务之急。 3 专业人才不足,难以满足思想政治工作的实 际需求所谓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 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 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的多寡直 接关涉到网络信息传播水平的高低和辅导员开展思 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水平。综合而言,目前在高校辅 导员群体中,那些既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高校思 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技能,又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传 播技巧和网络素养的高端化应用人才依旧较为短 缺。已有的相关工作人员多数也未经过专门培训, 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均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一现状 给高校辅导员工作水平的提升带来了一定的阻滞。 三、w e b 2 o 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 想政治工作的策略创新 ( 一) 强化引导作用。努力提升辅导员开展网络 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 具体而言,应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 ) 辅导员 要提升思想认识,强化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能力。 在实践中,高校辅导员要充分认识网络舆论引导的 重要性,认真听取大学生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利 用互联网了解舆情和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 2 ) 辅导员也要学会抓重点内容,提高对网络舆论信 息引导的工作效能。辅导员要舍得花时间在网上吸 取精华,充分利用网络传播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相 关信息,对于大学生热衷的社会热点问题,也要通过 网络及时做出解答,并征求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工作 的看法,进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变化趋势, 并以此作为进一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 3 ) 辅导员还要积极做好相关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工 作。如对党的优良作风、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制法 规以及学校的校规校纪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多媒体 的途径加以编辑和制作,供大学生进行浏览,营造网 络信息传播的良好氛围。 ( 二) 强化制度建设。建立w e b 2 o 环境下高校 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 则,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 或一定的规格。美国诺贝尔奖经济学家诺斯就认 为:“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讲,它们是 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叼 w e b 2 o 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应着 重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制度建构和完善:一方面,要建 立专业网络舆论引导机制。高校应建构严格的工作 机制,定期通过网络即时、主动、准确地发布相关信 息,尽快澄清大学生中易于传播的各类消极信息,传 递思想政治工作的“正能量”,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特别是当各类社会公共事件发生后,在大学生群体 中极易产生误解和曲解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高 校辅导员应根据学校的相关机制,在第一时间内亮 明态度,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解读和分析,化解学 生的谜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果。另一方面,要积 极建立网络反馈机制。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概 念之一,反馈是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 种方式改变输入,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高校 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呼唤相关反馈机制的建构 和完善,由此对大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定期反 馈,不懈怠、不回避,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 三) 强化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科学运用 网络 网络素养指的是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的知 识、能力、意识和行为观念,包括相关知识技能,也包 括在使用网络时所持的态度、道德取向、价值观念和 行为准则等。早在2 0 1 0 年全国“两会”期间,1 5 名 全国政协委员就曾联名提案,呼吁大力加强对青少 年的网络素养教育,积极推动网络素养教育进学校、 进课堂,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应用能力和网络道 德规范。作为有一定知识底蕴的大学生,更应具备 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网络规范及道德修养等网络素 养教育的整体规划和知识。目前,在澳大利亚、法 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此项教育已经正式纳入正规 课程之中。因此,在w e b 2 o 环境下,高校辅导员思 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亟需把强化对大学生的网络素 养教育纳入其工作内容之中。一方面,要通过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使其在网 络应用过程中提升自我的认知能力和辨别能力,并 且做到以身作则,不传播消极腐朽信息和反动暴力 舆论,真正从自我出发建构起校园网络安全的防火 墙。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教育。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高达5 3 7 的大学生对 万方数据 6 0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2 0 1 3 年8 月 网络管理方面的法规不甚了解 6 。因此,高校辅导 员要积极强化网络法制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法制 理念,切实促进大学生网络法制观念的提升。 ( 四) 培养网络人才。营造网络辅导员思想政治 工作的强大阵容 高校辅导员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积极作用, 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效果,则辅导员自身必须 精通网络,熟知如何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 引导的时间技巧,从而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发挥 主体性的积极作用,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 不断向前发展。为此,高校应把培养建设一支既有 高超的网络信息传播技能,又懂得思想政治工作理 论和方法的优质辅导员队伍摆在突出位置上。在具 体实践中,高校一方面要积极选拔优秀人才,将那些 理论基础扎实、深谙网络运用技巧的优秀人才选配 到辅导员工作队伍中来,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建设一 支强有力的辅导员队伍;另一方面,也要做好对已人 职辅导员的在职培训工作,尤其是做好对辅导员网 络信息技术方面的再教育,提升辅导员的实践技巧 和网络运用能力,为提升w e b 2 o 时代思想政治工 作的实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j 求是,2 0 1 2 ( 2 2 ) :3 2 5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 n n i c ) 第3 1 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 b o l 2 0 1 2 一0 3 一0 1 h t t p :w w w c n n i c n e t c n g y w m x w z x r d x w 2 0 1 2 n r d 2 0 1 3 0 1 t 2 0 1 3 0 1 1 5 3 8 5 0 7 h t m 3 李暖均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9 ( 8 ) :9 2 9 4 4 胡洪彬化“危”为“机”:网络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的理性选择 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 0 1 0 ( 5 ) :8 2 8 5 5 道德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 0 0 8 3 6 黄艺羡加强大学生网络法制教育的思考 j 漳州师范 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 0 4 ( 2 ) :1 3 4 1 3 7 ( 编辑:潘秀华) d 日q r 8 8 。d 。自8 8 e 一扩8 d 日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