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师园空间营造手法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梁晓娜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广州 510640摘要: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的重要代表,隐匿于苏州老城区狭窄的街巷中,园林面积十分有限,但其风采并未因面积小而有所减损。文中试从景区划分、景域控制、游线布置、空间转换、层次丰富、尺度把握 6 个 角度具体探讨网师园成功实现 “小中见大” 的空间营造手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对当代园林在有限、集 约土地上进行创作的有益启示。关键词: 空间营造,小面积园林设计,网师园space creation skills of the master of net garden: evelation on contemporary garden designliang xiaona( school of architectur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china)abstract: the master of net garde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s of suzhou ancient gardens. al- though hidden in the narrow streets of the old city of suzhou with a small area,it still creates a remarkable landscape. this paper attempted to discuss the successful space creation skills used in the garden from six aspects: zone divi- sions,area control,tour line design,space conversion,landscape hierarchy and scale control. at last,the paper gave several suggestions on how to create hierarchic landscapes in limited space according the analyses above.key words: space creation,design for limited area gardens,the master of net garden1 网师园及其特色苏州园林是江南园林中极为重要的部 分1,拙 政园、留园、网师园等都是苏州园林中精彩而极富 特色的典型。按照园林规模可将苏州园林分为大型、 中型、小型2。其中,网师园因其主题明确、空 间 尺度斟 酌 恰 当,综合运用多种手法达到以小 见 大, 以少胜多的效果,被陈从周先生称 “小园极则”3, 是中型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之一2。区以一个近似正方形的大水面为中 心,占 据 了 园 林很大部 分 面 积, 从而明确了中部主景区的山水主 题4。造园要素被精心布置在 四 边,围 绕 水 面 形 成了完整连续的画卷: 水面北侧的园林建筑组合包含 体量较小的射鸭廊和竹外一枝轩,两者同住宅部分 的读画楼形成逐级后退的层次; 主要的厅堂看松读 画轩距离主水面驳岸 10 m 左右,中间的空地上布置 有一花池,内植百年古木圆柏及其他园林植物。从 水体南 侧 望 来,古木与其他植物隐约遮挡了 建 筑, 形成一眼望不尽的感受,无形中使游人产生庭院比 实际面积大的错觉。灵巧通透的濯缨水阁紧贴可供 攀爬玩耍的黄石假山,月到风来亭联系着起伏的单 廊,分别位于水面的南侧与 西 侧。西部景区为殿春 簃庭院 以 “泉” 为 主 题。庭院的制高点为冷泉 亭, 坐落在假山之上,亭子旁藏 着 涵 碧 泉。此 部 分 是 园 内安详宁静的读书斋。南部景区为小山丛桂轩庭院, 由小山丛桂轩和蹈和馆同曲廊和院墙相连围 合 出 狭 小的庭院,以假山石和园林植物为主题。2 景区空间营造手法探讨网 师 园 占 地 0. 67 hm2 , 其 中 园 林 部 分 占0. 53 hm2 左 右。同 近 4hm2 的拙政园以及占地 2hm2 的留园相比,面积很小2。如何在小范围内营造不 令人感到局促的园林景观是一个难 题,因 破 解 了 难 题最终成为了网师园的亮点之一。2. 1景区划分网师园分为 3 个 景 区,即 中 部 主 景 区、西 部 殿春簃景区和南部小山丛桂轩景区 ( 图 1) 。中部主景收稿日期: 2013 08 20作者简介: 梁晓娜,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40中国城市 林 业第 11 卷师园主景区水面周围的情 况 基 本 符 合。再 者,同 苏州古典园林的其他大型园林的水体 尺 度 相 对 比,网 师园水面在尺度上也并不逊色 ( 以驳岸到对景的距 离计) 。例如,拙政园自远香堂北视,至其对景雪香 云蔚亭的距离约 34 m,水面进深 20 m; 留园自涵碧 山房北视,至其对景可亭的距离约为 35 m,水面进深 19 m5。由 此 可 见,虽然园林总体面积并不大, 但在水面尺度和视距的处理上,网师园并没有比其 他大型园林欠缺。作为主景区最重要的控制性景观 元素,水面尺度的成功把握为主景区造景的成功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2. 3 游线布置苏州园林追求意 境,游览线路往往处理为曲折 而萦回,从而求得 意 之 深、境 之 远8。网 师 园 也 不例外。主 景 区 沿着水面通过园林建筑和景观小品 ( 石板 桥、汀 步 等) 的 进 退、扭转以及上述景观 元 素的不同搭配获得曲折多变的效果。而 主 景 区 的 游 线穿插在各主要建筑、景观元素和小径里,环 水 面 一周。次景区小山丛桂轩庭院西侧设置了蜿蜒的折 廊,让游人在体验充满变化的景色时感受到行进的 乐趣。冷泉亭庭院则利用假 山 形 成 踏 步,游 人 拾 级 而上到达亭子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与主景区和 小 山 丛 桂轩景区水平移动不同的手脚并用垂直移动 的 别 样 趣味。图 1 网师园景区划分面积虽小,但总体布局和景区主题显然是经过 一番斟酌得到的。三个景区的主题分别为山水、泉 和假山植物,各具 特 色。三景区主次分明,各 个 景 区被赋 予了明确的功能,主景区用于游览和 观 赏; 两个次景区不同于主景区的全开放 格 局,较 为 封 闭 和安静,则 用 于 读 书。同 时, 三个景区紧密联系, 共同服 务 于 住 宅。主景区分别与两个次景区 相 连, 但连接方式有所不同。冷泉亭庭院与主景区仅通过 月洞门,隔墙而居,联 系 直 接 利 落; 而 小 山 丛 桂 轩 庭院与主景区层层相隔,有 曲 折 的 回 廊、通 透 的 建 筑、错落的植物。两个景区互相隐约可见,但 又 需 穿过层层障碍才能到达对方。不同的联系方式增加 了游人的游览体验,丰富的观赏体验使得游人在心 理上得到满足,间接补足了园林面积小的遗憾。2. 2 景域控制网师园的中心景区尺寸大约为 31 m 55 m。其 中,近似正方形的水面面积达到约 25 m 18 m,占 据了主景区很大一部分面积。水面周边的对景多为 建筑或类似尺度的树木与假山 ( 屋檐 3 m,屋脊 5 m 左右,假山不高过 5 m) 。在 水 面 18 m 25 m 的 尺 度和对景 视 距 约 31 m 距 离 ( 以看松读画轩南 视 为 例) 的情况下,按人正常垂直视角分析,水 平 面 以 上的视角大约控制在 25 305。根据 风景园林 设计要素,27 为 最 佳 观 景 视 角6 7。这 一 点 和 网图 2 沿岸空间形状示意41第 6 期梁晓娜: 网师园空间营造手法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主景区沿水面的游线显然是经过仔 细 考 究 的( 图 2) 。如图所示,若将主游线经过的空间形态在 平面上用矩形表示,狭长状空间与接近正方形的空 间大致上交替出现,如此一 张 一 合,使 得 游 人 在 行 走过程中不断体验着空间 变 化,时 而 压 抑,时 而 开 阔。丰富的空间体验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园子 面积小的缺憾。2. 4 空间转化网师园的空间转化手法主要体现为欲扬先抑8, 这是苏州园林最常用的设计手法之 一9,在 网 师 园中主要用在宅与园的空间转换中10。第一处位于撷 秀楼西侧。从撷秀楼向西有一条窄小较为阴暗压抑 的通道,从通道出 来,进入临水的半亭,水 面 豁 然 出现在眼前,十分开朗。之前的阴暗和之后的明亮 开阔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处位于竹外一 枝 轩。 从集虚斋进入主景区要通过一扇圆洞门并经 过 竹 外 一枝轩。和上一处不同的是,整个过程中视线在室 外是连续变化的,游人在走出圆洞门的过程中,眼 前的景象从半遮挡的黄石假山完 整 的 假 山包 含 水面、建筑和植物的中心景 区 全 景。视 觉 中 不 完 整 的景象促使游人前往探寻,最终同样达到了欲扬先 抑的效果。2. 5 丰富层次丰富有内涵的层次有助于形成多样化精致的观 景效果,对于面积较小的网 师 园,营造丰富的层次 尤为重要11。由于中间有水面,因此水面是主景区 所有景象的前景层次, 以 岸 水 边 的 植 物、假 山 石、 园林建 筑 作 为 中 景,而白墙灰瓦和蓝天作为 背 景。 以上描述的是最基本的景观层次分 布,但 要 做 到 水 体四边丰富、连续的精彩层 次 并 不 易。网 师 园 中 部 景区四周的园墙做到了全封闭与半 围 合 相 结 合,全 封闭的园墙以白墙衬字画、白 墙 衬 漏 窗、园 林 建 筑 木质立面等形式出现,半封闭则包括柱廊、植 被 等 形式。多样的背景间断出现,富于变化 ( 图 3) 。中心水面 近 似 方 形,但两对角处各向外延伸, 架小桥 ( 拱桥及石板平曲桥) 于上,在视觉上做到扩大景深,丰富层次 的 效 果9,刻 意 营 造 了 “疏 水 若为无尽,断处开桥” 的 情 境,使水体有无限延伸 的自然之感12。图 3 主景区边界封闭度分析景效果,建筑体量会略微做 些 调 整,或 是 采 取 化 整为零的处理手法14。主体水面东南角的小拱桥就采 用了缩小体量的方法,是为了同延伸出来的细小的 水道的 尺 度 相 符 合。主水面东侧的白墙灰瓦 背 景, 则化整为零,用不同形式组 合 的 漏 窗,结 合 几 栋 住 宅的各 不相同的山墙面,形成了和谐丰富的 画 面。 另外,水边的石板平曲桥、假山甚至假山上攀爬的 紫藤以及主水面周围的园林植物,尺度都比常见的 有所缩小,漫步在主景区中,整个园林给人一种强 烈的小巧精致的感受。除了上述 6 点 之 外,为了使游人在中心景区中 不感到 局 促,造园者还注重了其他一些细节 设 计。 濯缨水阁小巧玲珑,整个建筑十分开敞通透,南 侧的墙壁上开洞,借景濯缨水阁南侧的竹景,使 得 建筑即使十分贴近水面,也不显得压抑15。竹外一枝 轩和集虚斋之间开圆洞门,使看到此处的游人能够 有所联想。而月到风来亭墙面上的镜子更是让人感 到整个园子扩大了一倍,当然这面镜子的历史很值 得考证。2. 6尺度把握古典建筑本身有自己的制式规范13。但在造园3 启示和运用随着社会、经济的 不 断 发 展,城市中的可利用 土地资源越来越珍贵,园林用地同样如此。苏 州 园过程中,为了符合园林本身规模以及所要达到的观 42中 国 城市 林 业第 11 卷林尤其是网师园的以小见大的智慧体现在造 园 细 节的方方面面,探究和学习苏州园林如何在有限的土 地上创造优秀的园林作品是我们这一代人应 当 认 真 研究和思考的课题。上文中总结的六个方面虽然探 讨还不够深入,但可以切实运用在面积受限的当代 园林设计中。每一个园林都应当经过景区总体布局 景区尺度把握丰富层次细节推敲的设计过程, 才会最终设计出品较为完善、值得推敲的作品。注: 文中分析图底图均引自刘敦桢 苏州 古 典园林5乐志,程云杉 从画到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画面转换研究j 中国园林,2012( 5) : 58 726诺 曼 k 布 思 风 景 园 林 设 计 要 素m 北 京: 中 国 林 业 出 版 社,19897芦原义信 外部空间设计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8霍扬,赵寅钧 浅谈江南园林拙政园和拙政园理 水j 理 论 界,2007( 10) : 178 1799彭一 刚 中国古典园林分 析m 北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社,198610陈从周 中国园林m 广州: 广东旅游出版社,199611赵衡毅 网师园的空间对比j 知识经济,2010( 2) : 13712仲昱雯 禅学意境下的中国江南园林与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管线钢项目申请报告
- 箱式储能电站施工方案
- 地产咨询转型方案怎么写
- 山西黄河大桥施工方案
- 活动策划方案用什么做的
- 音乐活动走进社区策划方案
- 基于用户行为的站点内容优化策略-洞察及研究
- 钢楼梯电梯井道施工方案
- 2025年光伏组件效率提升技术安全性与市场应用报告
- 2025年光伏组件效率提升在光伏发电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报告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 混合固态电解质电池的电化学特性与界面调控
- 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一册各单元重点短语整理清单素材
- 保密知识培训与教育
-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物理化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 开模分析模板 DFM Rev A
- 煤炭贸易合作协议
- 中药熏洗法专题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 中国传统故事英文版-司马光砸缸
-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修复
- 有机化学饱和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