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核心理念:1、重学生参与;2、重课堂效率;3、重知识落实。七语期中复习资料: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50%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与儿女 讲论文义 3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4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 拟 5未若 柳絮因 风起6期日中 期 7太丘舍去 去 8去后乃至 乃 9尊君 在不 10相委而去 委 11君与家君期日中 12友人惭 13下车引之 14元方入门不顾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3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与友期行( )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7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待君久不至,( )已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能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二)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与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躇。【注释】:中表亲戚:有堂表关系的亲戚。奕世:几代。踧躇(cj):不安的样子。10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父到洛(洛阳) b为司隶校尉(担任)c既通,前坐(以后) d君与仆有何亲(仆人)11对下面加点的名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文举年十岁(孔融,孔子二十世孙)b先君仲尼(即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c君先人伯阳(即老子,老子又名李耳)d太中大夫陈韪(是皇宫里的御用医生)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13孔文举说:“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让陈韪感到“大踧躇”的原因是什么?。1、阅读语段(一),回答后面问题。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回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给加点的字注音。髻( ) 看护妇( ) 镶上( )2文中第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用“一髻儿白花”来比喻_;用“日本看护妇”来比喻_。3、文段中第句描写了_和_相间的美景。4这段文字按_顺序,从_到_,层次分明地描写了_、 _、_、_四个层次的景物。5“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雪光、雪色、雪态。其中写雪光雪色的句子用“_”标处, 写雪态的句子用标出。在文段中用标出本段层次。6“秀气的含义是什么?_7这段文字描写的内容可以概括为:。2、阅读语段(二),回答后面问题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有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会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1、第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_.2、第句中的“它们”指的是_,第句中的“它们”指的是_.3、“慈善”是用来形容_的,作者在这里用来形容_,从修辞上看是_,这种用法,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_之情。4、看了第句,你对“这一圈小山”产生了怎样_。.5、文中第_句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特点_。6、第句作者用了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_2.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子横线上 (1)当一切恢复 (a、沉寂 b、寂静),她又悄悄地进来(2)她憔悴的脸上现出 (a、期待 b、央求)般的神色(3)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a、潇潇洒洒 b、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4. 阅读下面的文字,体会其表达效果 (1)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3)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一个 1.请理解第三段“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的行为 2.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兴地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她却笑了? 3.文末着意写了各色菊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4文中两处“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意?结合链接材料,说说“好好儿活”对我们的启示链接材料: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在树林里吹过 (选自史铁生合欢树) 2. 简要分析文中两处景物描写的作用(1)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2)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3. 以下是课文三处描写“我”的句子,请你综合分析它们表达效果(1)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我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2)“不,我不去!”我狠命地锤打这两条可怕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3)“什么时候?” 4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b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c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d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这天上午,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她没有办法,只好暂时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我实在有些不耐烦了,抓起新洋娃娃就往地上摔,把它摔坏了,心中觉得特别痛快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l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然后把我的帽子递给我,我知道又可以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 我们沿着小路散步到井房,房顶上盛开的金银花芬芳扑鼻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回到屋里,碰到的东西似乎都有了生命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坏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并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4试用简洁的语言给所选的文字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5你认为“我”不能理解“水”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这段文字,你认为莎莉文老师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7文章中画线的句子照应了前文中什么话?请在原文用横线画出来8 画线的句子中的“这”是指什么?是不是指摔洋娃娃这件事呢?9选文中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7、默写:(10分)(1)学而不思则罔, 。 (2) ,可以为师矣 。 (3) ,不亦君子乎?(4)三人行, 。(5)三军可夺帅, 。(6)孟浩然在过故人庄里写出农村优美风光的两句诗是: , 。(7) 老骥伏枥, 。 ,壮心不已。(8) ,禅房花木深。(一)古文阅读(12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下列练习:9解释下列括号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10.翻译句子:2分(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11“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3分)君: 尊君: 家君:1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1分) 13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2分) 14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15、第一段中“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b、母亲非常疼爱儿子,看见儿子痛苦时的举动,母亲忍受不了,悄悄躲出去,自己暗自伤心,但又怕儿子做出“傻事”,所以偷偷地关注着儿子的动静。c、母亲了解儿子的倔强性格,可是面对儿子瘫痪的双腿,却又无可奈何,每当儿子折磨自己时,为了不伤他的自尊心,就悄悄躲出,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d、母亲理解儿子的痛苦,心疼他,但又受不了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就悄悄躲出去,等着儿子恢复平静的心态。16.“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句中“是”写有意的动作还是无意的行为?请说明理由。(1分)17.已悟透生活中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2分)18.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开得正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活儿”的话,有什么深意?(2分)19文中有几处插叙的内容,请找出一处,用横线标出来,然后说说它在文中的具体作用。(2分)答:_20如果将这篇文章标题中的“秋天”两字去掉好吗?为什么?(2分)答:_ 1、下列各组中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分)a、祷告do 荫蔽yn 菡萏hndn 欹斜j 匿笑nb、脸颊ji 树杈ch 瘫痪tn hun 憔悴qio决别juc、分歧q 嫩芽ni 捶打chu 敏感mn 沐浴m yd、遮蔽zh 姊妹z 并蒂d 侍弄sh 徘徊pi hui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仗义 花瑞 烦闷 遮蔽 各得其所b、心绪 委屈 霎时 拆散 喜出望外c、慈怜 摇摆 仿膳 沉寂 自做主张d、攥着 逮住 花瓣 覆盖 不可抗拒4、请你修改下列病句。 (4分)(1)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2)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5、填空。(8分)(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2)_ _,志在千里。_ _,壮心不已。(龟虽寿曹操)(3)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一诗中诗人描绘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_,_。(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5)子曰:“ ,可以为师矣。”8.填空(6分)(1) ,志在千里。龟虽寿(2)开轩面场圃, 。过故人庄(3)万籁此都寂, 。题破山寺后禅院(4)子曰:“ ,可以为师矣。”(为政)(5)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为政)(三)秋天的怀念(12分)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1、“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一句中,“憔悴”是形容人脸色不好。联系全文,说说母亲“憔悴”的原因是什么?(2分)_ _ 2、“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一句中,“我的回答”指的是什么?母亲为什么“喜出望外”?“喜出望外”的具体表现又有哪些?(4分)_ _ 3、哪里可以看出母亲“比我还敏感”?说说你对“母亲的敏感”怎么理解?(3分)_4、细读阅读,你觉得母亲想带我去北海看菊花有什么用意?(3分)_2、 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 开轩面场圃, 。(2) 曲径通幽处,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4) 何当共剪西窗烛, 。(5) 万籁此都寂, 。(6) 兄女曰:“ ”,公大笑乐。(7) 龟虽寿中表达作者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的诗句是:、 。(8) 过故人庄中写出了农村的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1) 、阅读我的老师回答下列问题。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甲)地往外就走。母亲喊住我:“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乙)地回答。“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啊!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可惜我没上完初小,就转到县立五小上学去了,从此,我就和蔡老师分别了。1选文中(甲)处应填_;(乙)处应填_。(1分)a糊里糊涂 b迷迷糊糊c模模糊糊 d稀里糊涂2一般说,孩子多是期盼假期到来的。为什么作者这时觉得暑假“漫长”?(2分)3.画直线句“看看那块席子”不能删去,原因是(2分)_4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人称代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选文都用第三人称“她”,这里改用第二人称“你”,读起来很别扭。b选文是回忆往事,用第三人称,这里是和蔡老师在一起,改用第二人称。c由于抒情的需要,变换人称,改用第二人称,可以直接抒发对蔡老师的思念、崇敬之情,显得更加亲切。d散文中可以叙事、议论、抒情,也可以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变换使用,这样更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三、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14分)【甲】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乙】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些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17、这两个文段都是写济南的水,从时令上看,甲文和乙文分别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水?(2分)18、甲文中水的特点是 ,乙文中水的特点是 。(2分)19、两个选段都出自同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写作风格也一样,写水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乙文中的“ ”。(4分)20、如果将乙文中“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有什么不好?(3分)21、甲文中“水也不忍得冻上”的原因是什么?(3分)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2分)(2) 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三)荀巨伯远看友人疾(10分)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注荀巨伯:汉桓帝时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人,生卒不详。值:适逢,碰上。胡:我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败:毁弃。既:已经。汝:你。遂:于是,就。班军:退兵,军队出征回来。并:都,全。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3分)(1)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_(2)吾今死矣,子可去 _(3)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_(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_3、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什么品质,你认为他这样做好不好,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_4按要求填空(8分)(1) ,志在千里。(龟虽寿(2)绿树村边合, 。(过故人庄)(3)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4)曲径通幽处, 。(题破山寺后禅院)(5)论语十二章中辩证指出“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 , 。”(6)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2.选文第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_和_。(2分)13.对“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中的“熬”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冬天很冷,许多老人都无法度过。b、“熬”是忍受艰苦的生活之意,融入了作者对母亲含辛茹苦的感激。c、写出了儿子的愧疚,没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d、写出了日子的漫长,春天来得太迟,有度日如年之感。14.第段画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_15.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品质?体现了怎样的家庭关系?(4分)_16.理解“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4分)_(二)论语十二章(节选)(13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11翻译下列句子(4分)(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2阅读文中划线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不少于两点)(2分)13经过了两千多年,孔子的话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中选择一则,谈谈对你的启发。(3分)参考答案:2家庭聚会 不久、一会儿 快速、急速 高兴地、愉快地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凭借 不再等候就走了 回头看 3(1)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4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顾: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及”、“理睬”;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 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 6(1)约定(2)离开(3)丢下、舍弃(4)拉 7太丘 友家君 家君君 君 8(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正午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 9聪明机智的孩子。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10d(仆:我,古人的谦称) 11d(太中大夫:朝庭中的文职官员) 12所以我和你是世代交好啊。人们把孔文举的话对他说了一遍。陈韪说:“小的时候聪明,但长大后未必还是一样出色。” 13因为孔文举话中有话,意思是说,想必你小的时候一定非常聪明,所以现在才变得这么笨。(一)1j kn xin 2树尖上的雪 顶着白雪的树雪光雪色:雪态三妙。 3山色 雪下草色4空间方位 上 下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5雪光雪色:2、3,4句二分号前句;雪态;4句二分号后句,56美丽而柔弱。7济南冬天小雪后的秀美景色(二)1、 过渡作用,转到写冬天的山。2、 济南的山山水水,这一圈小山。3、 人的性格,济南的冬天,拟人,喜爱。4、他们受到小山的呵护,不会受到寒冷的折磨。5、 句 6、 比喻,拟人,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课后作业】1.她怕我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而触景伤情,伤感痛苦对生活逃避,丧失信心 2.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 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 这说明母亲有着无私、伟大的母爱 3.这些能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崇高、圣洁;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永远要有信心 4.答:前一处写“要好好儿活”是因为母亲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从而想让“我”以后照顾自己后一处写“要好好儿活”是“我”知道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决定好好照顾自己 在文章结构上起前后呼应的效果“好好儿活”对史铁生而言不仅是走出了残疾的生理、心理困境,更是凭借顽强的意志走上了写作这条人生、精神上的出路,启示我们要战胜困境、战胜自我,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回报生活给予我们的厚爱2.秋天的怀念(b)【当堂训练】1.(1)瘫痪(2)憔悴(3)喜出望外(4)烂漫 2.(1)形象地写出树叶飘落的动态,以动衬静,突出“我”孤独、痛苦、无望的心情(2)运用排比的修辞,突显了菊花多姿而热烈的生命情态,渲染出悲壮、深沉的氛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6267-2025大型全喂入联合收割机
- 2025辽宁沈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公司拟聘用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2025湖北荆州市石首市第二批校园招聘教师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安全培训教师基本条件课件
- 2025年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公开招聘教师(第二批)(6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锂电池配套试剂项目建议书
- 广昌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江西赣南医科大学高层次人才招聘18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小学安全专项培训反思课件
- 2025年高通量试验反应堆及配套产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通信安全员(AB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ISO9001-2015基础知教学课件
- 鼠疫防治知识讲座课件
- 考务人员管理办法
- 乡村医生超声培训课件
- 急性喉炎护理课件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智能焊接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2025新外研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全册课文翻译
- 检验科室内质控培训课件
- 七一党课: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2025年建党104周年“七一”专题党课
- 桥梁拆除施工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