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国 近 代 史 讲 稿第三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一、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兴办早在鸦片战争以前,西方传教士就已在广州、澳门、香港等地开办学校,进行近代教育,但是中国的近代教育则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其主要表现:(一)新式学堂的出现从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先后开办了一批“西文”和学习“西艺”(西方近代军事技术和科学技术)的新式学堂,以培养各类洋务人才。1862年在北京设立同文馆就是洋务派开办的第一所洋务学堂。不到一年,有添设了法文馆和俄文馆。伺候同文馆有开设了一些自然科学课程,从一所翻译学校逐步转变为一个教授实用科学的学校。1869年,美国人丁韪良成为同文馆的第一任校长。1864年李鸿章奏请清廷批准设立上海同文馆,1867年改名为上海广方言馆。1866年左宗堂奏请设立福州马尾船政学堂,1867年学堂开办,分前后两个学堂,总名为求是堂艺局。此后一批洋务学堂纷纷成立。逐渐名的有1879年创办的天津电报学堂、1881年创办的天津水师学堂、1886年创办的天津武备学堂等。据统计,从1862年至1894年烟台海军学堂,30多年间,洋务派共创办新式学堂24所,其中培养各种外语人才的有7所;培养工程、兵器制造、轮船驾驶等人才的有11所;培养电报、通讯人才的有3所;培养陆军、矿务、军医人才的各有1所。新式学堂不仅推动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而且在文化教育方面也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二)派遣留学生中国近代留学生教育使于容闳的倡议。1870年,曾国藩和李鸿章联名奏请清政府选派幼童赴美国学习。1872、1873、1874、1875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人。1881年94名中国留美学生分三批回国,但只有两人完成了大学学业,其中一人就是著名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1873年,船政大臣沈葆桢奏请派船政学堂优秀学生留学欧洲。1877年李鸿章再次上奏。同年春,船政学堂的35人出洋留学。这批学生成绩优异。严复等为佼佼者。1881年又派出8名,1886年派出34名。其中学习海军的学生很多成为北洋水师的骨干。留学生的派遣,克服了当时中国人夜郎自大的心理,沟通了中西文化正式交流的桥梁,推动了国内近代教育的开展。二、西学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所谓西学,是指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西方社会知识等西方学术文化。早在明末清初,西学便开始传入中国。(一)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421860。表现是外国人在通商口岸传播宗教、开设学堂、开办医院。传教士活动从南洋迁到中国东南沿海。这是晚清西学传播的新阶段,半月形的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率先接受西方影响的地区。这一阶段香港、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共出版各种西书434种,其中属宗教的宣传品329种,占75.8%,其它有天文、地理、数学、医学、历史、经济等。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主动了解吸收西学的趋向。林则徐、梁廷枏、魏源、徐继畲、李善兰等成为向西方学习先锋。许多知识分子参加译书,如李善兰续几何原本。管嗣复只译科学书,不译宗教书,显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介绍和接受西方文化时的独立性和选择性。第二阶段 18601900。表现仍然是伴随侵略而来的文化渗透。在新开的11个通商口岸,外国人可以居住、赁房、买屋、租地、造礼拜堂、医院、坟墓等,同时总理衙门、设立京师同文馆的创办,洋务运动的开展,都对西学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时期文化传播的途径:一方面来自西方传教士,如西人教会报,教会学校(到1899年,教会学校发展到2000所),翻译出版机构,如广学会,万国公报。另一方面来自中国对西学的内在社会需求。这时期出现了许多自己半的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译书机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和近代报刊及驻外使节和留学生。(二)西学传播的特点1、开明知识分子对西学介绍著作的问世如冯桂芬校邠庐抗议;王韬弢园文录外编;郑观应盛世危言;薛福成海外文编;马建忠适可斋记言等。2、传播机构多样,翻译西书量多面广传播机构有西方教会学校、洋务学堂及报馆、医院等。译书方面18601900年共出版鼷鼠555种,其中哲学、社会科学123种,自然科学162种,应用科学225种,著名的译作如化学鉴原、化学分原、万国公法、民约通义等等。上海成为译书中心。当时全国有三个最重要的西书出版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学会、益智书会。3、西学影响逐渐扩大到社会基层如傅兰雅主办的格致汇编所刊内容,上至天文,下至日常生活,几乎无所不有,其销量每出一卷,数日之间即销售一空。西学影响已从知识分子精英阶层扩大到社会基础。如西医已渐为人识。第三阶段(19001911)留学生在吸收和传播西方文化中作用突出(留日学生)这一阶段主要表现是从日本转口输入的西学数量急剧增加,成为输入西学的主要部分。当时的译书从多到少的顺序为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这表明中国输入西学,已从器物技艺等物质文化为主转为以思想、学术等精神文化为主,反映出晚清社会政治变革和思想文化变革的内在要求。此外中国知识分子在西学传播中,逐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附属地位上升为主导地位,更是这一阶段西学传播的特点。(三)西方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包含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部分。具体说:1、自然科学学科引进始于明末利玛窦时期。数学方面:16世纪我国数学开始落后,19世纪下半叶洋务运动促进了西学的引入,中西数学开始合流。其表现是(1)译书:自从1607年徐光启在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协助下译完欧几里德几何原本前6卷后,西方数学汉译本开始出现。1852年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作由英译本译出后卷,共四年译完。李善兰于1859年翻译了代数学代微积拾级,第一次将西方微积分真正引进中国。其中代数学中许多名词如系数、根、点、轴、平行、切线等沿用至今。(2)数学教育:1866年京师同文馆加设的算学馆由李善兰任总教习,是中国近代数学教育开始。此外,还有洋务派创办的各种技术专修学校和军事学校,设有数学课程。(3)数学刊物:1897年算学报创刊,此外湘学报新学报也辟有算学专栏。1912年数学杂志创办。物理学方面:李善兰与传教士艾约瑟从1852年起经十年努力与几何原本同时译出重学,最早介绍牛顿三大定律。声学光学电学全书等科普译著,介绍了近代物理学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19011903年江南制造局翻译的日本饭盛挺造的物理学上中下编,这是“物理学的名称第一次在我国出现”。1903年鲁迅写成的说镭最早把镭知识介绍给中国人。化学方面:近代化学是18世纪以后产生的。19世纪40年代,近代化学从西方传入后,中国才开始进入近代化学的发展阶段。1855年上海英国人医生合信,用中文编印了一本名为物物新编的小册子,书中介绍了有关氧气、氢气、氮气等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制造方法。该书是19世纪50年代第一本介绍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的启蒙教材。近代化学的系统传入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也是与近代著名科学家徐寿等人的努力分不开。1867年以后,经徐寿编译的著作共有13种,其中化学鉴原最为重要,他编的新的汉字表达元素符号和元素表,许多名称今天还在使用。如钠、锰、镍、镁等。西医学方面:1543年比利时维莎留斯著人体构造成为传播新兴医学的开始。17世纪英国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在此前后法国巴雷在外科手术上取得新进展。这一切使欧洲医学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19世纪最早把西医带到中国来的新教派传教士他们企图通过治疗疾病和宗教宣传,扩大他们在中国影响。例如英东印度公司医生皮尔逊,英传教士医生妈礼逊与东印度公司医生立温斯敦在澳门设立医院。美国教会医生彼得.派克1834年来华,在广州设立博济医院。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到1906年全国教会医院竟打166所,诊所241处。一些教会医学校相继在各省建成。其中著名的有1901年广州的广东女子医学校。1903年的北京协和医学院(1915年改称协和医科大学),学制四年,授予学士学位。西医医术翻译出版:如18511859翻译出版全体新论西医略论内科新论等等。西医药房出现:如1853年英商在上海建立老德记药房;1868年德商办起科法药房;1886英商办起屈臣氏药房等。西洋医学的引入迟早会发生,但教会西医院的建立,加速了我国西医学的引进,促进了我国医学的发展,他们还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代西医人才。生物学方面:18401911西方近代生物学开始逐渐传入中国。在植物学方面,李善兰与韦廉臣、艾约瑟合作编译了植物学一书,1858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近代植物学知识的著作。中国第一部介绍达尔文进化论的书籍是严复的天演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第一个译者是马君武。天文学方面:1859年江南制造局出版了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译的谈天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哥白尼日心说产生以来欧洲天文学所取得的成就,是一本天体力学的专著,也是近代天文学的一本标准教科书。书中介绍了八大行星,恒星、彗星等天文学常识。这部书中的天体演化的进化知识给了中国思想界如康有为等人很深影响。它与地名浅释一起成为当时两本最早具有现实意义的科学译著。2、社会科学学科的引进较自然科学学科引进要晚。社会学:又叫群学法国实证主义者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他在18301842年间完成的实证主义大纲中首次使用了社会学一词,自此,社会学很快成为社会科学独立的学科之一。19世纪80年代前后,达尔文、斯宾塞的社会学理论才传入中国。18961902年严复译述了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后,社会学在中国以“群学”的名义出现。1906年京师法政学堂开设了社会学课程。历史学:19世纪末西方近代资产阶级历史学说及历史观开始被介绍和引进到中国,为中国自己的近代新史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当时,法国的基佐、英国的巴克尔都是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史学的著名学者。他们的欧洲文明史、英国文明史对中国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倡导的是反对“君史”,重视“民史”,引发了中国的“史界革命”,二十世纪初,梁启超、邓实先后提出“史界”口号,倡导“新史学”。此外,西方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学、逻辑学也相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例如:英国亚当.斯密的经济学著作原富;英国.约翰.穆勒的逻辑学著作群己权界论;法国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等等。语言文字学方面:马建忠马氏文通诞生了中国近代第一部系统语法著作。3、西洋器物文化引进从鸦片战争到清廷覆灭,中国被迫开放的口岸多达71个,其中沿海1个,长江流域个,珠江流域8个,运河2个,陆路16个,东三省23个,还有商埠20个。这使中西物质文化交流迅速扩大,以洋货为核心的西方器物使更多地区甚至穷乡僻壤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受到冲击。作为西方的器物文化被输入中国的还有铁路、火车、军舰和大炮、轮船、汽车、飞机、电报和电话等等。(三)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总的来看,不仅推动了中国科学文化的进步,而且还引发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革。1、导致近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李善兰接受了哥白尼、科卜勒、牛(三)西方文化传播的影响顿等人的科学理论,有力地批驳了“天动地静”,“天圆地方”的陈腐观念。郭嵩焘接触化学知识,对物质构成了新认识,“本质不变者凡63种”,氧、氢、二氧化碳三者为之大纲。谭嗣同留下了许多谈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方面的文字。2、动摇了传统价值观有崇尚“义理”,轻视“末技”,转为务“实”。这不仅包括求实精神,还包括发展工商业经济,追求实际利益的活动。3、对科举制度产生强烈冲击4、西方的思想理论成为近代先进知识分子进行政治斗争的思想武器。如进化论、天赋人权说、自由平等观等。总之,西学的传播对晚清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引进和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徐寿、李善兰、华衡芳等中国第一代新型科技人才,在派遣的留学生中还出现了严复那样的知识分子。西学的传播以及国人对它的逐步认识,提高了科技的地位,改变了中国科技的传统结构,使近代自然科学在我国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在洋务运动中,许多引进的生产技术在实践中得到应用,转化成新的生产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引进的西学又与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政治运动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方面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为近代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和共和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三、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一)早期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特征 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随着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产生,出现了反映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特征和利益的早期维新思想,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马建忠、郑观应、陈炽、何启等人。 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方面与西方资本主义有较多的接触,都热心“西学”。另一方面都具有爱国心,他们在外国侵略日益加深,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要求摆帝国主义的政治压迫和经济侵略,要求以西方为榜样,进行政治、经济改革,使中国走回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他们的这些特点是封建统治集团所属的洋务派从总体上所不曾达到的。但是他们有与洋务派有一定的联系。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就曾是洋务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所以从阶级、阶层属性上看有很大的模糊性,可以说他们是在洋务派与戊戌维新派之间的一个过渡状态的群体。 (二)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1、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思想他们谴责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认为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无穷的祸害,同时又提出,列强不断的经济侵略,是中国日益贫弱的主要原因,因而他们主张中国不仅应当讲求武备,以与外国侵略者进行“兵战”,而且要通过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外国进行“商战”,也就是抗御外国的经济侵略。例如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这种思想反映的就很强烈。而对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和清政府的投降外交,他异常愤概,表示:“愤彼族之要求,惜中朝之失策!”他认为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的手段分“有形之战”-兵战,和“无形之战”-“商战”两种,“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掊克,敝国无形”,所以要“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图其本”。 2、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他们认为,要使中国强大,富强起来,就必须发展独立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强调重工商并阐释了工商之间的关系。(例如薛福成在1879年著的筹洋刍议中,有专论“商政”的一节,他认为发展民间工商业是中国独立富强之路:“昔商君之论富强也,以耕战为务,而两人之谋富强也,以工商为先则为中国计号,既不能禁各国之通商,惟有自理其商务而已。”他进一步指出,要发展民族商业,必须发展民族工业,说“非工不足以开商之源,则工又为基,而商为其用”。 他还主张开矿修铁路,发展民间组织工业,废除阻碍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厘金等。 3、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他们已经不把眼光局限于经济方面,而且已扩展政治方面,初步认识到,中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在于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必须改变这种状况,进行政治改革,他们已开始向往西方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甚至有人明确提出在中国建立议会制度的主张。(例如, 福成介绍了英国议会中的两党制,马建忠评西方资产阶级的“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特别是郑观应(还有何启、胡礼垣)明确提出了在中国设立议会制度的政治主张,要求让新兴资产阶级参政。他认为“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必强,制治国有本也”。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田林板桃风电场送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变电业务知识
- 北京市委托卫生防疫服务卫生检测收费标准
- 胃镜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医基础养生试题及答案
- 康复考试题选择题及答案
- 在XX区营商环境工作推进大会上的讲话
- 2025年蓬莱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 坠床摔倒应急预案(3篇)
- 种子仓储应急预案范文(3篇)
- 控制区人员通行证件考试1附有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专题培训》
- 第27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思想文化、卫生、科技、军事和文化传承与保护+知识清单 高三统编版(2019)历史一轮复习(选必融合)
- 《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电子化作业规范》
-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9《 屈原列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中成药宏观行业分析
- 电梯使用安全知识讲座
- 《背影》课后题答案
- 法院书记员培训课件
- 物业车位申请表
- 玄奘西行路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