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1. 环境:系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2. 环境质量:环境优劣的程度,指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3. 环境容量:对一定地区(一般应是地理单元),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分布的条件下,根据地区的自然净化能力,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4. 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是为了保护人群身体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对环境结构和状态,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技术规范。5. 环境标准体系:系指各类环境标准之间由于存在着客观的内在联系,使其相互依存、衔接、补充和制约,从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6. 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保障人群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做的限制性规定。7.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是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的手段;认识和评价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是为了制定出缓和不利影响的对策措施,改善生活环境,维护人类健康,保证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8. 环境质量评价: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说明和评定。9. 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10.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用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二:选择题1 中型湖泊取样点的布设时,当平均水深10m时, ( B )。 A水面下0.5m和斜温层以下0.5m各设一个取样点 B水面下0.5m和斜温层以下距河底0.5m以上处各 设一个取样点 C水面下0.5m处设一个取样点 D水面下0.5 m处和距河底0.5m处各设一个取样点2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30000m3d时,中型湖泊 一级评价时,每( C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A0.51.5km2 B24km2 C12.5km2 D1.53.5km23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60000m3d时,小型水库三级 评价时,每( A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A0.51.5 km2 B12 km2 C12.5 km2 D36km24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 m3d时,对于大、中型湖泊、水库,二级评价每( C )布设一个取样位置。A12.5km2 B1.53.0km2 C1.53.5 km2 D24 km25气温为23时,某河段溶解氧浓度为4.5 mgL,已知该河段属于II类水体,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D )。 (根据GB 3838-2002,II类水体溶解氧标准 为6mgL)AO.75 B1.33 C1.58 D3.256某水样pH为13,如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 B )。 A1.86 B3.00 C3.50 D2.257. S-P模型可用于预测( BC )。A. COD B. BOD C. DO D. NH3-N 8. 以下属于常规水质因子的有( ACDE ) A. pH值、BOD、COD B. DO、NH3-N、SS C. 砷、汞、铬(六价) D. 酚、氰化物 E. 总磷、水温 9.下列属于或能表征非持久性污染物的是( AB ) A. CODCr B. BOD5 C. pH D.DO E. Pb 10.某建设项目COD的排放浓度为30mg/l,排放量为36000 m3/小时,排入地表水的COD执行20 mg/l,地表水上游COD的浓度是18 mg/l,其上游来水流量50 m3/s,其去水流量40 m3/s,则其ISE是( A )。A.3 B.1080 C.30 D.3.75 11.某大气体源,横向边长为430米,高度215米,已知源基底处地形高度H0=50M,旁边的建筑物最大高度为43米,则( B ) A 初始横向扩散参数为100米,初始垂直扩散参数为100米, B 初始横向扩散参数为100米,初始垂直扩散参数为20米, C 初始横向扩散参数为200米,初始垂直扩散参数为50米, D 初始横向扩散参数为200米,初始垂直扩散参数为20米 12. 主导风向角风频之和 (CD) ,则需要考虑全方位的环境空气敏感区影响 A 等于百分之45 B 大于百分之45,小于百分之60 C 等于百分之22、5 D 大于百分之22、5,小于百分之3013.线源可以用 (BC) 模式预测 A 估算模式 B CALPUFF模式 C ADMS模式 D AERMOD模式1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一级评价项目至少需要最近( D )年的气象资料。 A1 B.2 C.3 D 515. 风速廓线是指风速随( C )的变化。 A.时间 B. 温度 C.高度 D.方向16.对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点不应少于( B )个。 A4 B.6 C.8 D.1017.无组织排放源是指没有排气筒或排气筒高度低于(C )的排放源. A.10m B.12m C.15m D.20m1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识别应选择(ACD )。A.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 B.该项目排放量中等的污染物 C.评价区内己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D.该项目等标排放量Pi较大的污染物1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识别时,采用的等标排放量公式,如果公式中的C0i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都没有相应值可选,一般污染物可取( C ) 。A.年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1倍 B.日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2倍 C.日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3倍 D.日平均允许浓度限值的1倍 20清洁生产主要内容应为( B )。A清洁的厂区、清洁的设备B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产品C清洁的环境、清洁的产品、清洁的消费D清洁的分析方法2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 B )临界量的功能单元。A等于 B等于或超过 C超过 D低于2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推荐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的确定方法是( D )。A.加权法 B故障树分析法 C因素图法 D事件树分析法23.通过构建模拟市场来揭示人们对某种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从而评价环境价值的方法是( B )。A隐含价格法 B调查评价法C影子工程法 D机会成本法24.在标准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中,下列哪种方法在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中,最常用而且最经济? ( D )A人力资本法 B.隐含价格法C调查评价法 D成果参照法25.用于评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工农业等生产力的损失,此方法称为( A )。A生产力损失法 B旅行费用法C医疗费用法 D人力资本法26.核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执行的标准,主要按( B )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质量标准及环评文件批准的相应标准。A旧的 B新的 C旧的或新的 D以上都可2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的( B )以上情况下进行。A70 B75 C80 D8528 两个排气筒高度分别为24m及30m,距离为50m,排气筒的污染物排放速率分别为044kgh及256kgh,则等效排气筒的高度是( D )m。A28.00 B29.36 C54 D27.1729.只需预测小时浓度的污染源类别有( B )。A.新增污染源的正常排放 B新增污染源的非正常排放C削减污染源D被取代污染源E拟建项目相关污染源30.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A)叠加影响。A. 最大值 B.加权平均值 C.最小值 D.平均值31.对于大气环境影响三级评价项目,不需附上(ABD )基本附图。A.污染物浓度等值线分布图 B.复杂地形的地形示意图C.基本气象分析图 D.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图32多参数优化法一般需要的数据是( ABCD )。A各测点的位置和取样时间 B各排放口的排放量、排放浓度C水质、水文数据 D支流的流量及其水质E各排放口、河流分段的断面位置33,不属于耗氧系数K1的单独估值方法的是(D)A.实验室测定法 B.两点法 C.kol法 D. 经验公式法34.废水渠渗漏造成地下水污染属( B )污染。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C.越流型 D经流型35.地下水污染物的清除与阻隔措施有( BCD )。A地下水分层开采 B屏蔽法C抽出处理法 D地下反应墙36.通常,人畜粪便和有机垃圾所含的成分经物理、化学、生物转化后会形成( D )污染。A物理物质型 B化学物质型 C辐射物质型 D病原体型37.固体废物可以通过( ABDE )危害人类健康。A大气环境 B食物链C声环境 D土壤环境 E水环境38.垃圾填埋场渗滤液通常可根据填埋场“年龄”分为两类,“年轻”填埋场的填埋时间在( D )年以下。A2 B3 C4 D539.一般情况,“年轻”填埋场的渗滤液的BOD5/COD的比值( C )。A中等 B较低 C较高 D不能确定40.目前世界广泛采用的选煤工艺是( D )。A浮选法 B化学浸出法C氧化脱硫法 D重力分选法41.SCR脱硝技术使用的还原剂是 ( B )。A.甲烷 B.氨 C.氢 D.贵金属42.目前,燃烧脱硫较为先进的燃烧方式是 ( C )。A氧化铜燃烧脱硫技术 B型煤固硫燃烧脱硫技术C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 D分子筛燃烧脱硫技术43.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出水消毒是一种( B )。A物理处理方法 B化学处理方法C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D生物处理方法44.在一般的废水处理过程中,除磷脱氮主要在 ( C )中完成。A一级处理 B二级处 C三级处理 D四级处理45.一级废水处理的任务主要是( C )。A.去除重金属 B.去除有机污染物C.去除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或呈分层或乳化状态的油类污染物D.去除复杂的无机污染物46.一种把危险废物放置或贮存在环境中,使其与环境隔绝的处置方法,此法为( B )。A卫生填埋法 B安全填埋法C堆肥处理法 D热解法47.固体废物焚烧处置技术的燃烧系统中,最普通的氧化物为含有( A )氧气的空气,空气量的多少与燃料的混合程度直接影响燃烧的效率。A21 B26 C37 D2948.生态环境保护战略特别注重保护下列哪些地区( BCE )。A城市居民区 B生态良好地区C生态系统特别重要的地区 D工业开发区E资源强度利用,生态系统十分脆弱,处于高度不稳定或正在发生退化的地区49.保护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是以保护( B )为核心,保护生物的生境。A植被 B生物多样性 C物种 D群落50.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此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是( D )。A经验估算法 B线性优化法C修正的A-P值法 D模拟法51.下列哪种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是最简单的估算方法? ( C )A物理类比法 B线性优化法C修正的A-P值法 D模拟法52.环境影响评价中提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单位是( A )。A每年排放多少吨 B每年排放多少立方米C每月排放多少吨 D每年排放多少千克53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价是针对( B )而言。A过程 B产品 C污染物排放 D污染产生54.清洁生产主要内容应为( B )。A清洁的厂区、清洁的设备B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产品C清洁的环境、清洁的产品、清洁的消费D清洁的分析方法55.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 B )临界量的功能单元。A等于 B等于或超过 C超过 D低于5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推荐最大可信事故概率的确定方法是( D )。A.加权法 B故障树分析法 C因素图法 D事件树分析法57.通过构建模拟市场来揭示人们对某种环境物品的支付意愿,从而评价环境价值的方法是( B )。A隐含价格法 B调查评价法C影子工程法 D机会成本法58.在标准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中,下列哪种方法在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中,最常用而且最经济? ( D )A人力资本法 B。隐含价格法C调查评价法 D成果参照法59.用于评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工农业等生产力的损失,此方法称为( A )。A生产力损失法 B旅行费用法C医疗费用法 D人力资本法60.植被破坏的生态补偿量不应少于破坏量,具体补偿量确定原则为 ( B )。(301)A等面积补偿 B等当量生物质补偿C等植株数量补偿 D等植物种类补偿61.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价是针对( B )而言。A过程 B产品 C污染物排放 D污染产生6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时,验收监测数据应经( C )审核。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63.固体废物在淋滤作用下,淋滤液下渗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属( A )污染。A间歇入渗型 B连续入渗型 C越流型 D经流型三:简答题1. 环境评价的重要性?答: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 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2. 我国环评制度的发展?答:引入和确立阶段(1973-1979年)从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后,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开始引入我国。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的一些专家、学者,在学术会议和报刊上宣传和倡导环境影响评价,并且参与环境质量评价及方法的研究和探索 规范和建设阶段(1979-1989年)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确立环评制度,在以后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不断对环评进行规范,通过行政规章,逐步规范环评的内容、范围、程序以及技术方法;初步形成了国家、地方、行业相配套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多层次法规体系;建设了一支环境影响评价专业队伍。 强化和完善阶段(1989-2002年)1989年12月2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到1998年11月29日国务院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和完善阶段。提高和拓展阶段(2003年至今)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并于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 ,环境影响评价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入到规划环境影响评价。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答:(1)具有法律强制性; (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在可研或初设完成前报批); (3)分类管理与分级审批4.环境标准体系的组成? 答:从级别上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 按内容和性质分类: (1)环境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 (3)方法标准 (4)基础标准 (5)标准样品标准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分为三个阶段?答:(1)准备阶段: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及范围,编制评价工作大纲。 (2)正式工作阶段: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3)报告书编制阶段: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种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作用?答:工程分析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为各专题预测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为环保设计提供优化建议;为环境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7. 污染源调查方法?答:(1)实测法:通过对连续或间断采集样品,分析测定工厂或车间外排的废水和废气的量和浓度。(2) 物料衡算法:基本原理是,投入产品生产的物料与产出产品的物料量和流失量相等。(3) 产排污系数法:可用同类建设项目的单位产品经验排污系数来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不必再进行实测。(4) 类比法:类比法是根据已建成投产的类似工程项目的实际排放情况进行推算的方法。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项目的可比性。(5) 经验公式法。8. 三种工程分析方法的比较?答:(1)类比法:要求时间长、需投入的工作量大,所得结果较准确,可信度较高,评价工作等级较高,评价时间允许,且又有可参考的相同或相似的现有工程时采用。 (2)物料衡算法: 以理论计算为基础,比较简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适合所有的建设项目,理论计算是设备按理想状态考虑,结果大多数情况偏低,不利于提出有利的环保措施。 (3)资料复用法:评价最为简便,评价工作等级较低,时间短,无法利用以上两种方法的时候采用,可以作为补充,但数据准确性差。9例:某化肥厂建设环境影响识别某化肥厂建设规模为年产硫酸10万t、磷酸二铵5万吨,占地(农田) 25.6万平方米。硫酸生产排放的尾气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其由80m高的烟囱排入大气;锅炉房烟气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其由45m高的烟囱排入大气;在磷铵生产中,排放的尾气含有氟化物,其由40m高的烟囱排入大气。废水处理后排入周边河流,对该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识别。(一)环境污染影响 (1)大气:化肥厂的建设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应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氟化物的地面浓度作预测和评价。(2)水:在硫酸和磷铵生产中,会产生酸性废水,其虽经处理,排入河流后仍会对河流水质产生影响,故应进行河水水质影响预测及评价。(3)硫酸生产中产生的废渣含有大量的铁和硫酸钙,可作为水泥添加剂;磷铵生产产生的废渣为磷石膏,可作为水泥缓凝剂、建筑材料等;煤渣可铺路、填沟、制砖等。因此,废渣对土地的影响较小,可做一般分析。(4)生产设备开停车和出现事故时,会有大量污染物排放,造成严重影响,故应对此进行预测及评价(风险评价)。(二) 土地利用的改变对经济的影响 将农田变为工业用地,对农业生产不利,但工业的收益及生产的化肥对当地农业的发展所产生的总效益足可弥补,对经济的影响总的来说是有利的。(三)对农业生态的影响 工厂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氟化物、酸性废水 等对周围农作物的生长有影响,特别是开停车及发生事故时。因此,要提出污染防治措施,如果污染防治措施好,这方面的影响可减少到允许的程度。(四) 其它影响(1)厂址附近是否有石油、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