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新建平山堂西路延伸段项目5492.doc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新建平山堂西路延伸段项目5492.doc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新建平山堂西路延伸段项目5492.doc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新建平山堂西路延伸段项目5492.doc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简介:新建平山堂西路延伸段项目5492.doc环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名称:新建平山堂西路延伸段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扬州市维扬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5年10月30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制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1项目情况表项目名称新建平山堂西路延伸段项目 建设单位扬州市维扬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单位负责人蒋干新联 系 人张增光通讯地址扬州市邗江区西湖路188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225009建设地点扬州市平山堂西路延伸段(东至润扬路、西至蜀冈南路)立项审批部门邗江发改委批准文号扬邗发改投20140083号建设性质新建r 改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e-4813市政道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绿化面积2075平方米总投资万元3767.4其中:环保投资625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6.6%开工日期2015年12月竣工日期2016年5月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备规模、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1)、主要原辅材料本次道路工程总长度为1037.63米,雨水管道选用预制混凝土管,污水管道选用塑纹管,路面施工用沥青整铺,其它辅助材料为水泥、砖块、沙石等。其中商品砼约12970立方米:沙石:3878吨;水泥:1156吨;钢筋:75吨。(2)、主要设备使用设备主要为推土机、挖掘机、载重运输车、平板振动器、振动棒、钢筋机械等。水及能源消耗量:名 称消 耗 量名 称消 耗 量自来水(吨/年)燃油(吨/年)电(千瓦时/年)液化气(千克/年)煤(吨/年)其它1.2工程内容及规模1.2.1项目由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扬州西区因城市发展需要,现需新建平山堂西路延伸段。该项目的建设,将完善扬州西区特别是西湖镇道路网系统和对外交通系统,对改善周边人们生活和生产将产生积极影响,对区域内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保证,对建立高效便捷的快速交通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2.2建设项目规模及主要经济指标本项目东至润扬路、西至蜀冈南路,全长1037.63米,道路横断面宽:铁路以东为22米、铁路以西为28米。等级采用城市支路技术标准。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道路及相关配套管网、照明、绿化设施建设。本工程内容为沥青路面道路、管网(雨水管、污水管等)以及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其中供电、供水、电信等均由相关单位根据规划要求投资建设。本项目建设投资总额估算3767.4万元。1.2.3项目工程内容及规模本项目为道路工程建筑,对照国家发改委令2011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第22项“城市基础设施”第4条“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2.3.1路面工程 本次设计采用沥青砼路面,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沥青砼+6cm中粒式沥青砼,基层采用32cm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采用18cm12%石灰土。1.2.3.2排水与防护采用雨污水分流制,污水集中处理,并考虑与现有城市污水系统结合。雨水管网根据邗江区现有排水体系和排水规划布设,污水由管道系统排向润扬北路市政污水管网。1.2.3.4绿化工程绿化系统的规划目标是合理规划整个区域的绿化系统,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以利于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的、生态型的乡镇道路。绿地规划要形成点、线、面的绿化防护体系,项目绿化面积2075平方米。1.2.4项目符合产业政策情况本项目为城镇道路建设工程,东至润扬路、西至蜀冈南路,全长1037.63米,对照国家发改委令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鼓励类第22项“城市基础设施”第4条“城市道路及智能交通体系建设”,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2.5项目选址合理性本项目为城镇道路工程建设,是完善道路网系统和交通系统、改善周边人们生活、对建立高效便捷的快速交通体系,优化投资环境,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工程;同时本项目有扬州市规划局关于项目选址意见书批复以及扬州市规划局批复的平面图(见附件),因此本项目选址符合邗江区西湖镇规划。1.2.6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道路项目,目前所在地为空地及农田,无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润扬北路市政污水管网已建成,本项目建成后污水管网将接入润扬北路市政管网,废水最终排入六圩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2.1自然环境简况(气候、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2.1.1地理位置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下游北岸,东依京杭大运河,北靠邵伯湖,西与仪征市接壤。扬州市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9.111932.1,北纬3220.83227.8。邗江区位于扬州市外围,处于长江中下游苏中平原。南濒长江,东临广陵区,西毗仪征市,北与高邮市接壤。全区总面积542平方公里。2.1.2地形、地貌扬州市地貌属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地势平缓,从西北向东南呈扇形逐渐倾斜,以仪征境内丘陵为最高,高点为大铜山,标高149米。至宝应、高邮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地势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标高仅1.5米,东南部为长江河漫滩地。圩区主要分布在京杭大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的里下河地区,其高程平均为23米,最低处仅1.4米。仪征、邗江和郊区的北部为丘陵,高程平均为1015米。全市地貌分为剥蚀-构造地貌、构造-侵蚀地貌、堆积-侵蚀地貌四大类,以冲积平原为主,水域面积约占33.8%;在陆地面积中,丘陵缓岗约占10%。邗江区为宁镇扬丘陵组成部分,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一是西北丘陵区;二是沿湖滩地平原区;三是沿江平原区。2.1.3地质扬州市位于宁镇断褶与苏北凹陷之间,属长江低漫滩,地势平坦。区内几乎全被第四系覆盖,地表未见构造形迹,以推测隐伏断裂为主,未发现明显的褶皱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项目拟建区域地层由老至新为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邗江区境内地势平坦,属沿江平原区,大部分土质适于农作物种植,土性主要是粘性土、粉土和淤泥质土,地质条件一般,地耐力在7吨/平方米左右,本地地震烈度为七度。2.1.4气候气象 扬州市邗江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兼受西风带和副热带以及热带天气系统的共同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严冬不长,日光充足,霜期短,比较适合于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为14.8,降水量为1004.6mm,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176.7小时,无霜期为223天。本地受季风影响较大,冬季多干冷东北风,夏季为湿热东南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平均风速为3.3米/秒。2.1.5水文状况邗江区水系有两大特点:闸控和水网区,主要河流有长江、京杭大运河、古运河、邗江河、赵家沟、西银沟、槐泗河、沿山河、引潮河等。本项目附近主要河流为沿山河。2.1.6生物多样性扬州市邗江区区域内植物类型主要有栽培植被、沼泽植被和水生植被三种植被类型。其中农业栽培植被面积最大,其余两种植被均属自然植被类型。农作物以水稻、小麦、蔬菜为主。区域内无自然保护区,无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2.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扬州市位于江苏中部,是衔接苏南,辐射苏北的门户。南临长江,有81公里的江岸线;中贯京杭大运河,北接淮水。扬州市现辖广陵、邗江、江都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71个镇、4个乡和12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231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460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约229.1万人。邗江区是鱼米之乡,有茶叶、银杏、水产、肉禽及羽绒等特色农产品,拥有可供开发生产农业的良田35平方公里和长江水产面积50平方公里。邗江区工业经济发展较快,区域经济特色明显,邗江也是扬州市区综合实力最强、人口最多的一个区,2001年撤县设区,2011年区划调整,区域面积540多平方公里,现辖7个镇、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户籍人口约55余万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长江以北各县(市)前列,县改区前曾连续两届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2008年成为扬州首家、苏中唯一一家省定4大类18项25个指标全部达标、人民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的全面小康区。2010年财政总收入突破50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4.75亿元,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1453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173亿元,人均gdp突破万美元,达到苏南中等发达地区水平。邗江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善的教育体系,区内有邗江中学、实验学校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校。西湖镇位于古城扬州北部,毗邻“蜀冈瘦西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区位优越,扬子江北路、邗江北路、扬溧高速公路、宁启铁路贯穿全境。全镇总面积28.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辖区内集聚海德公园、御园、锦苑、华纺等高档楼盘,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和热点地区。西湖镇借助开发区和生态区两大载体,加快打造并形成机械装备制造、户外休闲、商贸地产和生态农业“四大产业”。蜀冈生态新区的规划范围是:东接瘦西湖新区,南至沿山河与扬冶路,西连新城西区和扬溧高速,北靠维扬经济开发区,面积约13平方公里。蜀冈生态新区得天独厚的潜力与优势:新区道路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新区生态景观秀丽,文化底蕴深厚;新区环境资源丰富,开发条件优越;新区经济基础较好,发展前景广阔。扬州市维扬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423、环境质量状况3.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辐射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境内,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如下:3.1.1、环境空气评价标准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评价指标是so2 、no2、pm10。环境空气质量数据使用扬州市邗江区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站24小时连续监测数据,该自动监测站与项目所在地约15公里(50公里),地理特征、地形地貌相似。监测结果如下:表3-1 环境空气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取值时间平均值(g/m3)标准值(g/m3)so2日平均651501小时平均246500no2日平均29801小时平均179200pm10日平均41150根据扬州市邗江区环境监测站2014年12月份监测结果, 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二级标准。3.1.2、地表水本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水域为沿山河,沿山河评价标准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的标准,邗江区环境监测站2014年11月份对沿山河的监测结果如下:表3-1 沿山河水质监测结果表 单位:mg/l评价因子ph值(无量纲)docodmncodcr氨氮挥发酚tcncu监测值7.5410.24.1 16.2 0.730.0010.0020.004标准69310301.50.010.21.0 沿山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类水的标准。另外,本项目道路污水收集后通过城市污水管网,最终进入六圩污水处理厂处理,处理后尾水最终去向为京杭大运河。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扬州市区水域功能区划分标准和扬州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13年度),目前京杭大运河水质基本符合地表水类水标准。表3-2 京杭大运河水质监测结果表 评价因子ph值(无量纲)docodmncodcr氨氮挥发酚tcncu监测值7.65.34mg/l7.0mg/l19.2 mg/l0.464mg/l0.007 mg/l0.052 mg/l0.002 mg/l标准69310301.50.010.21.03.1.3、声环境质量:根据扬府办发(2009)111号文扬州市区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规定精神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标准,本道路铁路线以西所在区域位环境噪声执行(gb3096-2008)1类标准;铁路线以东所在区域位环境噪声执行(gb3096-2008)2类标准。邗江区环境监测站对本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环境噪声监测,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监测点位见附图所示)。表 3-3 环境噪声状况监测结果表 leq/db(a)点位号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噪声标准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50.640.255452#51.341.855453#52.241.760504#53.543.96050监测结果表明:项目所有区域昼夜间环境噪声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2类标准,符合所属功能区要求。3.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本项目位于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东至润扬路、西至蜀冈南路,全长1037.63米;道路两侧主要敏感保护目标有蜀冈村庄台,具体保护目标如下表所示:项目周围500米无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水产养殖场、清水通道等。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名称方位规模环境功能空气环境蜀冈村庄台道路两侧30米-200米40户执行(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水环境沿山河北1200执行(gb3838-2002)类水标准声环境蜀冈村庄台铁路东侧30米-200米20户执行(gb3096-2008)2类标准蜀冈村庄台铁路西侧30米-200米20户执行(gb3096-2008)1类标准4、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该区域主要河流沿山河及该区域废水最终去向京杭大运河水质均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评价因子及限值情况如下(单位:mg/l,ph无量纲):评价因子phdocodmncodcr氨氮挥发酚tcncu类69310301.50.010.21.02、大气环境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标准,具体标准值:污染物so2no2pm10tsp日均值(ug/m3)150801503001小时均值(ug/m3)500200-3、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以及扬府办发2009111号文扬州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方案,本项目铁路线以东所在区域位环境噪声执行(gb3096-2008)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昼间60 db(a),夜间50db(a);铁路线以西所在区域位环境噪声执行(gb3096-2008)1类标准,具体标准值:昼间55 db(a),夜间45db(a)。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场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具体见下表:leqdb(a)昼间夜间70552、施工期废气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总量控制指标-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5.1工艺流程简述:道路建设的主要工序如下:施工废水噪声噪声扬尘路面施工管网铺设路基施工路基挖填施工营地弃方取土弃方回填辅助设施施工、平整场地及环保生态工程建设道路运营噪声尾气 5.2工程分析本工程建设施工期和营运期主要产污工序分述如下:5.2.1施工期(1)水环境影响施工期间建设单位不单独设置员工生活营地,施工期内产生的废水主要为集中进行部分建筑材料的搅拌、机器设备清洗废水。(2)声环境影响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搅拌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污染。(3)环境空气影响施工期空气影响因素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污染。施工期扬尘主要来源于筑路材料的运输、装卸、拌合、摊铺过程中的起尘和路基修筑过程中的起尘以及车辆、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气。(4)固体废物影响施工期会产生建筑垃圾固体废物。基础工程挖土方量大于回填土方量,将产生一定量弃土。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废木料、废金属、废钢筋等杂物。(5)生态环境影响施工期间的填挖土方以及施工营地使沿线的植被遭到破坏,使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裸露的路面被雨水冲刷后将造成水土流失,影响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本项目建设也产生负面影响,如暂时阻碍交通,影响附近居民人员出行等。5.2.2营运期(1)声环境影响道路建成后,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其发动机、传动系统、鸣笛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2)环境空气污染由于目前已逐步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使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汽车尾气(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同时车辆行驶产生的扬尘以及运输的材料导致的扬尘。(3)水环境污染正常情况下,降雨使路面积水,产生路面雨水径流,路面排水又可以通过本项目雨水管网进入市政雨水管网,不会对沿线水体造成影响。5.3项目施工期工程分析5.3.1施工期废水工程分析针对施工阶段间产生的机械设备的冲洗水、施工现场清洗、混凝土养护和设备水压试验等产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施工阶段可采取以下水污染防治对策:在施工阶段必须制定严格的施工制度,该制度必须对施工人员提出严格要求,并加以严格监督,要对工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求他们自觉遵守制定的规章制度,做到人人自觉保护环境。施工阶段由于排污工程不健全,应加强管理,尽量减少物料流失、散落和溢流等现象。在施工中,应在地表径流流出场地处建立沉砂池,让施工废水在沉淀池内经充分沉淀后再排放,以减少地表径流中的泥沙含量;沉淀池内淤泥定期清理,运往碴场堆放。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修,以防止设备漏油现象的发生;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应在专业厂家进行。5.3.2施工期废气污染分析道路施工过程污染源主要为堆土场扬尘、车辆运输扬尘和沥青烟气污染。(1)扬尘在整个施工阶段,如路面开槽、地基处理、泥土运输、装卸等过程都存在着扬尘污染,其中主要为在建设营地内对泥土集中装卸、运输过程中将产生扬尘;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2)沥青烟气本项目未设置沥青拌合站,路用沥青从扬州购买。沥青烟气主要来自铺设过程中,产生的沥青烟气中含有 thc、tsp 和苯并a芘等有毒有害物质,在下风向 50m 外苯并a芘浓度低于 0.00001mg/m3,酚在下风向 60m 左右0.01mg/m3,thc 在 60m 左右浓度0.16mg/m3。对于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和沥青烟气,建设单位拟根据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对本项目施工期采取如下防治措施,确保不影响环境:物料堆放场所出口应当硬化地面并设置车辆清洗设施,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作业场所。施工单位和物料堆放场所经营管理者应当及时清扫和冲洗出口处道路,路面不得有明显可见泥土、物料印迹。施工单位应当遵守建设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的规定,建立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制定扬尘污染防治方案,在施工工地设置密闭围挡,采取覆盖、分段作业、择时施工、洒水抑尘、冲洗地面和车辆等有效防尘降尘措施。运输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或者其他措施,防止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抛撒滴漏,造成扬尘污染。工程建设项目使用预拌沥青,不使用袋装水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施工现场不得使用拌和机,但依法向市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备案的特殊情形除外; 进出工地的物料运输车辆应采用密闭车斗,并确保物料不遗撒外漏;限制使用无组织排放尘埃的中小型粉碎、切割等机械设备。遇有扬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采取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气象预报风速达到6级以上时,未采取防尘措施的,不得组织施工。本项目不在现场设置沥青拌和站,而采用外购成品沥青,用无热源或高温容器将沥青运至铺浇工地,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 135165,对施工现场的影响只有沥青冷却固化过程中挥发的少量烟气,该部分烟气产生量相对于沥青熔融和搅拌过程要小的多,并且沥青摊铺采用全幅一次摊铺成型,摊铺工序具有流动性和短暂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时间也比较短暂。施工单位在沥青路面铺设过程应严格注意控制沥青的温度,以免产生过多的有害气体。5.3.3施工噪声污染分析施工期噪声包括各种建筑机械和运输车辆噪声,施工时将采用较多的大中型设备进行机械化施工。据调查,国内目前常用的筑路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等,由于施工机械噪声辐射声级水平较高,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表5-1 施工机械主要设备的噪声源强 leqdb(a)序号设备名称声源噪声级离边界最近的距离1轮式装载机9015m2平地机9015m3压轮式压路机8615m4推土机8615m5挖掘机8415m6摊铺机877.5m本项目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多台强噪声设备同时运行,严格按照施工噪声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优先采用低噪、低振动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布局,施工机械尽量放置于对周围居民等环境敏感目标造成影响最小的地点,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临时声屏障。施工过程中各种运输车辆的运行,还将会引起道路沿线噪声级的增加。因此,应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管理,尽量压缩工区汽车数量和行车密度,控制汽车鸣笛。在施工期间,建设方应及时与项目周围的居民和单位进行沟通,听取公众对本项目的意见,共同营造和谐、优美、清洁的环境。施工现场禁止混凝土搅拌,采用商品混凝土,避免搅拌混凝土时产生噪音等污染。建设方必须在工程开工十五日以前向扬州市邗江区环保局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施工区内的钢筋切割机、焊机、电锯等高噪声设备,应采用封闭作业的方式;必要时在用地红线边缘用铁皮拦挡,作为临时降尘、隔声墙使用;对动力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维修不良的设备常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其工作时声级。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采取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相关噪声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运输车辆经过居民区时应适当减速,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具有高噪声特点的施工机械应尽量集中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作到快速施工;集中施工场的位置应妥善选取,首先必须紧靠大型施工场地,以缩短运输路线,尽可能采用噪声小的施工手段和施工机械。条件许可时,有噪声的施工机械应尽量根据其噪声影响半径远离居民区。5.3.4施工期固体废物分析施工期会产生建筑垃圾固体废物。基础工程挖土方量大于回填土方量,将产生一定量弃土,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拟建项目挖方3万m3,其中3万m3用于回填方,弃方为1万m3,不能利用部分运至政府指定的建筑垃圾处理场处理。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废水泥、废泥土、废钢筋等杂物,收集后堆放于指定地点,由施工方统一清运。施工阶段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有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在建设过程中,建设方应严格执行扬州市市区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办法,建筑垃圾应及时清扫、分拣,废物尽量回收再利用,碎石类、土石方类建筑垃圾,可采用地基填埋、铺路等方式提高再利用率,不能利用的部分及时清运,用于筑路或填埋低洼地。5.3.5施工期生态影响分析永久占地对植被的影响本项目全线无树木砍伐,并且根据该项目的环保工程的设计,本项目将在道路两侧进行全线绿化,绿化面积2075平方米,这将完全可以弥补施工占地所造成的生态损失,所以生态损失不大。因此只要严格规范施工作业,对植被的影响就会较小。道路临时性占用土地对植被的影响分析道路占地将临时性地改变土地类型,同时取土坑、临时生活基地等临时性用地对植被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应采取分区保护措施,根据路段及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临时措施、工程措施或植物措施及多种措施的结合,只要落实这些工程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会有效防治工程施工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覆盖露地迹地,绿化、美化环境。5.3.6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也产生负面影响,如暂时阻碍交通,影响附近居民人员出行等。施工过程中由专人全程监督管理,作业过程中根据道路方向设置防护栏杆及防护网和警示标志;并留有临时通行道路。但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就是打造城镇支撑平台的措施之一,解决老路破损出行不便的问题,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平颈,其中地区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是主要的瓶颈之一。要取得经济的继续辉煌,必须对道路、水电等城镇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整治,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本项目的建设正是改善镇区内的交通条件、完善镇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需要。体现了政府对群众的理解和关心,满足了群众要求改善乡镇交通状况的迫切愿望。5.4项目运营期污染分析5.4.1营运期废水污染分析道路营运后,路面降雨形成的径流是造成道路沿线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它有可能携带路面扬尘、尾气排放物及汽车漏油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道路沿线通过降雨形成的废水污染较小,雨水通过本项目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市政雨水管网,不会对沿线水体造成影响。5.4.2营运期废气污染分析废气污染物主要为机动车排气管排放的尾气和由于机动车辆曲轴箱漏气、燃油系统挥发产生的废气,大部分碳氢化合物和几乎全部的氮氧化物及一氧化碳都来源于汽车尾气;另外,公路上行驶汽车的轮胎接触路面而使路面积尘扬起,从而产生二次扬尘污染;在运送散装含尘物料时,由于洒落、风吹等原因,使物料产生扬尘污染。该项目采用沥青路面,扬尘污染小。类比调查可知道路在运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小。我国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很重视,对新生产的车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随着新标准和要求的落实,道路上机动车的污染情况会有很大改善,对环境的影响也会改善。5.4.3营运期噪声污染分析道路建成后,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辆,其发动机、传动系统、鸣笛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车辆行驶中引起的气流湍动、排气系统、轮胎与路面的磨擦等也会产生噪声;由于本项目采用沥青路面、平整度提高,将有助于道路的通畅,减少车辆与道路的磨擦,从而减少交通噪声的影响。类比同类型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预计本项目交通声源如下:表5-2 交通噪声源强声源运行状况声级(db(a))小型车怠速行驶5976正常行驶6170鸣笛7884中型车怠速行驶6276正常行驶6272鸣笛7585本项目营运期交通噪声满足环境噪声功能,项目拟采取以下噪声防治措施:随着行驶速度的提高,轮胎噪声在汽车产生噪声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修筑降噪路面对于控制交通噪声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项目拟采用沥青路面,可降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噪声。与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 db(a)。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化带,能有效降低噪声。在道路两侧植树绿化,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纳声波,降低噪声的作用。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可降低交通噪声45 db(a)。强化车辆噪声管理;敏感点附近路段禁止鸣笛,并设立标志。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种类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mg/m3产生量kg/a排放浓度mg/m3排放速率kg/h排放量kg/a去向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施工扬尘在正常风况下,施工活动产生的粉尘在施工区域近地面环境空气中tsp浓度可达1.53.0mg/m3大 气 环 境营运期tsp瞬时浓度: 日均浓度:约1.5mg/m30.3mg/m3水污染物污染物名称废水量t/a产生浓度mg/l产生量t/a排放浓度mg/l排放量t/a排放去向施工废水ss/沉淀后就近排入附近污水管网石油类固体废物产生量t/a处理处置量t/a综合利用量t/a外排量 t/a备注弃土/弃土做两边绿化带填土施工生活垃圾33/环卫部门清运噪声序号排放源污染物名称等效声级1施工机械施工噪声8090db2运营期车辆交通噪声6170db主要生态影响:施工期间的填挖土方使沿线的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从而使沿线地区的局部生态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大雨或暴雨天气下受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而发生水土流失,影响局部陆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7、环境影响分析7.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1.1水环境影响分析在施工中,应在地表径流流出场地处建立沉砂池,让施工废水在沉淀池内经充分沉淀后再排放,以减少地表径流中的泥沙含量。不会造成附近地表水影响。7.1.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在整个施工阶段,如路面开槽、地基处理、泥土运输、装卸等过程都存在着扬尘污染,其中主要为在建设营地内对混凝土集中装卸、运输过程中将产生扬尘;施工工地的扬尘主要是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和沥青烟气。对于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和沥青烟气,建设单位拟根据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对本项目施工期采取如下防治措施,确保不影响环境:工程建设项目使用预拌沥青,不使用袋装水泥、现场搅拌混凝土和砂浆,施工现场不得使用拌和机,但依法向市散装水泥管理机构备案的特殊情形除外; 进出工地的物料运输车辆应采用密闭车斗,并确保物料不遗撒外漏;限制使用无组织排放尘埃的中小型粉碎、切割等机械设备。遇有扬尘的土方工程作业时应采取洒水压尘,尽量缩短起尘操作时间,气象预报风速达到6级以上时,未采取防尘措施的,不得组织施工。施工工地内设置洗轮槽,并配备车辆清洗设备,车辆驶离工地前,应在洗轮槽清洗,不得带泥上路;施工中使用泥土、石灰等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时,应采用防尘布盖等防尘措施;督促施工人员按作业规程装载物料;本项目不在现场设置沥青拌和站,而采用外购成品沥青,用无热源或高温容器将沥青运至铺浇工地,沥青混合料摊铺温度控制在 135165,对施工现场的影响只有沥青冷却固化过程中挥发的少量烟气,该部分烟气产生量相对于沥青熔融和搅拌过程要小的多,并且沥青摊铺采用全幅一次摊铺成型,摊铺工序具有流动性和短暂性,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时间也比较短暂。施工单位在沥青路面铺设过程应严格注意控制沥青的温度,以免产生过多的有害气体。建设单位拟对路面加强洒水(每天大于2次),参考相关资料,此方案可以使空气中降尘量减少80%左右,收到很好的降尘效果,可让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缩小到50m范围内。通过采取防治措施可将施工期对周围区域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降至最低,不会改变该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功能。7.1.3噪声影响分析国内目前常用的筑路机械主要有: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搅拌机、压路机等,其满负荷运行时的噪声随距离衰减值见表7-1。表7-1 主要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机械名称不同距离处的噪声值db (a)10m20m40m60m100m轮式装载机84685248.536平地机84685248.536压轮式、压路机80645844.532推土机80645844.532挖掘机78625642.530摊铺机81655945.533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2011规定,昼间噪声限值为7075db(a),经预测,施工机械噪声级昼间在施工道路两侧30米范围内超出标准限值;本项目夜间不施工,因此不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建设方应根据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采取以下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1、在靠近敏感点施工时,严禁午间和夜间休息时间施工。2、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合理选择材料运输路线,尽量远离居民区,运输车辆在经过敏感点时应降低车速,禁止鸣笛,以减少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7.1.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固体废弃物及生活垃圾。施工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施工废弃土、石、废水泥块、废钢筋等,这部分废弃物特别是弃土,若处置不当,遇到降水则会污染水体,造成大量水土流失,从而对植被产生潜在危害,施工单位须尽可能将其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按照有关规定清运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生活垃圾及时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7.1.5生态影响分析工程施工期间,应采取分区保护措施,根据路段及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临时措施、工程措施或植物措施及多种措施的结合,只要落实这些工程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会有效防治工程施工所造成的水土流失,覆盖露地迹地,绿化、美化环境。本工程景观绿化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公路两侧绿化带、边坡、边沟外侧绿化(具体形式详见附件中绿化设计图),施工单位拟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污染、达到保护公路、减少水土流失和美化环境、改造景观等综合目的。7.1.6社会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也产生负面影响,如暂时阻碍交通,影响附近村民出行等。但本建设工程项目的立项和实施就是打造城镇支撑平台的措施之一,每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出现平颈,其中地区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是主要的瓶颈之一。要取得经济的继续辉煌,必须对道路、水电等城镇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和整治,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本项目的建设正是改善镇区内的交通条件、完善镇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的需要。体现了政府对群众的理解和关心,满足了群众要求改善乡镇交通状况的迫切愿望。7.2运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7.2.1水环境影响分析道路营运后,路面降雨形成的径流是造成道路沿线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形式,它有可能携带路面扬尘、尾气排放物及汽车漏油等污染物进入水体。道路沿线通过降雨形成的废水通过本项目雨水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城市排水管网,不会对沿线水体造成影响。7.2.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较好,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2012)二级标准。工程结束后,营运期主要是燃料不充分燃烧而产生的co、 no2及燃料添加剂由尾气排出,造成污染。随着公路交通量逐年增大,其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将逐年增大,路线两侧的局部污染将加大。该项目采用沥青路面,扬尘污染小。类比调查可知道路在运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小。我国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很重视,对新生产的车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随着新标准和要求的落实,道路上机动车的污染情况会有很大改善,对环境的影响也会改善。7.2.3噪声影响分析本项目采用沥青路面,可降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噪声。与普通的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 db(a)。在道路两侧植树绿化,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可以达到吸纳声波,降低噪声的作用。强化车辆噪声管理;敏感点附近路段禁止鸣笛,并设立标志。通过以上措施本项目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7.3、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1)本项目施工营地所生产废水排放点设沉沙凼及过滤池,处理过的废水尽量循环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2) 加强施工中环境管理,通过源头控制,从施工、运输过程及时控制扬尘污染。(3)在设计及施工期通过优化设计,强化环境管理来减轻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在营运期,加强管理。本项目道路两侧栽植灌木或乔木,既美化环境,又能减轻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4)本项目施工产生的垃圾尽可能将其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清运到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后妥善处理。(5)生态恢复 项目拟建地内原有少量植被,本项目建成后应尽量的恢复植被,并充分考虑其生物多样性。7.4、公众参与调查根据建设项目环保管理规定,对本项目进行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共发放14份调查表,回收到14份调查表。本项目公众参与由环评单位进行走访调查,环评单位对调查表内容均已核实,调查结果如下:表7-1 公众参与被调查人情况统计序号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调查结果1杨定良男西湖镇蜀冈村吕庄核实2凌敏女西湖镇蜀冈村吕庄核实3杨生连女西湖镇蜀冈村吕庄核实4杨定元男西湖镇蜀冈村吕庄核实5杨定亮男西湖镇蜀冈村吕庄核实6杨林男西湖镇蜀冈村吕庄组87304289已核实7施萍女西湖镇蜀冈村吕庄核实8施元山男西湖镇蜀冈村吕庄核实9王久美女西湖镇蜀冈村吕庄组87307853已核实10周永贵男西湖镇蜀冈村吕庄核实11施文彪男西湖镇蜀冈村吕庄核实12陈正鹏男西湖镇蜀冈村东陈核实13杨定祥男西湖镇蜀冈村东陈核实14张静颐女西湖镇蜀冈村大杨核实表7-2 公众意见调查内容统计表1 你对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1285.7%214.3%-2 你是否知道/了解该公司建设项目不了解知道一点很清楚-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14100%-3 你是从何种渠道了解该项目的信息报纸电视广播标牌宣传民间信息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750%750%4 你认为该项目对环境质量造成的危害/影响是较大一般较小不清楚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14100%-5 你对该项目的建设持何种态度坚决支持有条件赞成无所谓反对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14100%-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无对环保部门审批该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无7.5风险评估根据工程分析,确定本项目风险源为:污水管道破裂、路过危险品车辆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7.3.1风险事故成因分析可能引起本工程风险事故的风险因素有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两大类。(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震、土壤腐蚀、洪水等。(2)人为因素:包括工程设计缺陷,管道安装不当、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及人员的破坏等。7.3.2事故的应急计划我国在安全生产上一贯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工作重点应放在预防上。在事故救援上实行“自救为主、社会救援为辅”的原则。事故的应急计划是根据工程风险源风险分析,制定的防止事故发生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损失的计划,因此制定项目的事故应急计划是十分必要的。(1)、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环境污染的防治,最好的办法是采取预防的措施,这需要在项目选址、设计、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风险防范工程措施。(2)、对于项目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事故应做好以下方面:要加强检测,对易发生泄漏的部位实行定期的巡检制度。对隐患要坚决消除。制订完善的应急方案和措施。管理部门须加强管理,对过境危险化学品车辆进行记录、备案并加强跟踪检查。本项目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事故风险,营运期发生事故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地下水体产生的污染。污水管网建成后,又可能出现管体开裂或者管道接口松脱导致污水外漏,从而导致地下水污染及地面坍塌的情况出现,为尽量避免污染事故的发生,管理部门须加强管理,定期对管网进行巡查和检修,杜绝事故发生。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将管网发生风险的概率降至极小,故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8.1建设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