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成昆铁路扩能乐山夹江牵引站110千伏供电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成昆铁路扩能乐山夹江牵引站110千伏供电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成昆铁路扩能乐山夹江牵引站110千伏供电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成昆铁路扩能乐山夹江牵引站110千伏供电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成昆铁路扩能乐山夹江牵引站110千伏供电工程环评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 成昆铁路扩能乐山夹江牵引站成昆铁路扩能乐山夹江牵引站 110 千伏供电工程千伏供电工程 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盖章盖章):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供电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供电公司 编编制制日日期期 2015 年年 11 月月 6 日日 国国家家环环境境保保护护总总局局制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 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 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 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 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 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 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 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目目 录录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 1.1 内容与规模 .1 1.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4 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3 2.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 等).3 2.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5 3.环境质量状况.20 3.1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 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20 3.2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21 4.评价适用标准.23 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4 5.1 工艺流程图简述(图示) .24 5.2 主要污染工序 .25 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7 7.环境影响分析.17 7.1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17 7.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34 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43 8.1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45 8.2 环保管理及监控计划 .47 8.3 环保措施投资及环境风险分析、清洁生产 .48 9 公众参与 .50 9.1 选址选线阶段 .50 9.2 环评阶段 .50 10 结论与建议 .57 10.1 结论 .57 10.2 建议 .62 1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成昆铁路扩能乐山夹江牵引站 110 千伏供电工程 建设单位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乐山供电公司 法人代表*联系人*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传 真*邮政编码* 建设地点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和峨眉山市行政管辖范围内 立项审 批部门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批准文号川电发展201514 号 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力供应业 d4420 占地面积 (平方米)*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总投资 (万元) 4500 其中:环保 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 总投资比例 * 评价经费 (万元) - 预期投 产日期 * 1.1 内容与规模内容与规模 1.1.1 本项目建设必要性本项目建设必要性 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环境影响包含在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 能改造工程(增建二线方案调整)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四川省环保厅以川环审批 2012478 号文对其进行了批复。该段改造所涉及的供电牵引站包括新津、眉山、 夹江三座牵引站。本项目夹江牵引站供电工程为规划的供电电源点,其建设目的是为 夹江牵引站提供电力保障,确保成昆铁路安全运行,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1.1.21.1.2 本项目与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符合性本项目与产业政策和行业规划符合性 本项目为电网改造与建设工程,属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发改委 2013 年第 21 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 中第一类鼓励类项目,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以*同意本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符合四川电网规划。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 (国发200420 号)中的相关规定, 本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属核准制,建设单位尚在办理前期相关手续。 1.1.31.1.3 项目建设内容及地理位置项目建设内容及地理位置 根据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和委托函(附件 1)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夹江 2 220kv 变电站 110kv 间隔扩建;朱坎 220kv 变电站 110kv 间隔扩建;新建朱坎变 电站至夹江牵引站 110 kv 线路;新建夹江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 110kv 线路;配 套的通信光缆工程。夹江 220kv 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位于乐山市夹江县*;朱坎 220kv 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位于乐山市峨眉山市*;线路路径位于乐山市夹江县 和峨眉山市行政管辖范围内。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 。 1.1.41.1.4 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及上报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及上报程序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253号令)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 影响评价法 ,本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四川电力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本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收集了有关工程资料,根据国家环境保护部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5年 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规定,确定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别应为环境影响报告表。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工程 (hj 24-2014)和四川省环保厅对 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我公司编制了成昆铁路扩能乐山夹江牵 引站 110 千伏供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含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建设单位根据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调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权限的通知 (川环发 201568 号文)上报乐山市环境保护局审批。 1.1.51.1.5 项目组成及评价内容项目组成及评价内容 (1)项目组成)项目组成 本项目项目组成见表 1。 3 表 1 项目组成表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 施工期营运期 夹江夹江 220kv 变电站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本次在站本次在站 内预留场地上扩建内预留场地上扩建 110kv 出线间隔出线间隔*回,包回,包 括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括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变电站为户外布置, 即主变为户外布置、220kv 和 110kv 配电装置 均为*户外布置,架空出线。 项目现有规模 待建规 模 本次扩 建 已环评规 模 主变* 220kv 出线* 主体工程 110kv 出线* 辅助工程进站道路(利旧) 公用工程 *m3事故油池(利旧) 、*m3化粪池(利 旧) 办公及生活设施综合楼(利旧) 夹 江 变 电 站 间 隔 扩 建 仓储或其它无 本次扩建间隔施工期产 生的施工噪声、施工废 水、施工扬尘及运行期 产生的工频电磁场及噪 声等影响分析已包含在 四川岷江汉阳电航枢 纽工程 220 千伏临时送 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中 朱坎朱坎 220kv 变电站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本次在站内本次在站内 预留场地上扩建预留场地上扩建 110kv 出线间隔出线间隔 1 回,仅进行回,仅进行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变电站为户外布置,即主变为户外 布置、220kv 和 110kv 配电装置均为*户外 布置,架空出线。 项目现有规模本次扩建 扩建后规 模 主变* 220kv 出线* 主体工程 110kv 出线* 施工扬尘 施工噪声 生活污水 固体废物 运行噪声 工频电磁场 生活污水 事故油 辅助工程进站道路(利旧)无无 公用工程 *m3事故油池(利旧) 、*m3化粪池(利 旧) 无无 办公及生活设施综合楼(利旧)无无 朱 坎 变 电 站 间 隔 扩 建 仓储或其它无无无 4 输 电 线 路 主体工程 新建朱坎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新建朱坎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 110kv 线路线路 (线路(线路) ,路径长约*km,其中利旧双回利旧双回 塔段塔段(双回塔一侧已架设 110kv 朱蔡线,导 线采用单分裂,型号为*,导线对地最低高 度*m,本次在预留侧挂线)长约*km, 位于朱坎变电站出线侧,采用同塔双回逆相序 架设;新建单回塔段新建单回塔段长约*km,采用单回三 角排列架设;导线均采用单分裂,型号均为 *,共使用铁塔*基,其中利旧铁塔*基, 新建铁塔*基,永久占地约*hm2(不含利 旧塔基占地)。 水土流失 施工扬尘 施工噪声 生活污水 固体废物 工频电磁场 噪声 续表 1 项目组成表 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 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 施工期营运期 主体工程 新建夹江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新建夹江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 110kv 线路线路 (线路(线路) ,路径长约*km,其中电缆段电缆段长 *km,位于夹江变电站出线侧,采用单回埋 地电缆,电缆型号为*,需新建电缆沟长 *km,尺寸为*。架空段架空段长*km,采用 单回三角排列架设,导线为单分裂,导线型号 采用*,共使用铁塔*基。永久占地约 *hm2。 水土流失 施工扬尘 施工噪声 生活污水 固体废物 工频电磁场 噪声 辅助工程 配套通信光缆工程,分别与线路、线路架 空段同塔架设 1 根 24 芯光缆,长度分别约 *km、*km,光缆型号为*。 无无 公用工程无无无 办公及生活设施无无无 输 电 线 路 仓储或其它无无无 (2)本次评价内容及规模)本次评价内容及规模 与本项目有关的夹江牵引站位于乐山市夹江县漹城镇雷塘村,已开工建设,为成与本项目有关的夹江牵引站位于乐山市夹江县漹城镇雷塘村,已开工建设,为成 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的项目组成之一,本次涉及的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的项目组成之一,本次涉及的 2 回回 110kv 间隔包含在牵引站建间隔包含在牵引站建 设内容中,不属于本项目建设内容设内容中,不属于本项目建设内容。夹江牵引站环境影响(含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包 含在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扩能改造工程(增建二线方案调整)环境影响报告表 中,四川省环保厅以川环审批2012478 号文对其进行了批复,牵引站已完成环境 影响评价规模为主变*mva、110kv 出线*回(均为本项目涉及的间隔),故本故本 次不再进行评价次不再进行评价。 夹江夹江 220kv 变电站本次扩建变电站本次扩建 1 回回 110kv 出线间隔出线间隔,在站内预留位置进行基础建 5 设和设备安装。变电站位于乐山市夹江县*,为既有变电站。现有规模为主变容量 *mva、220kv 出线*回、110kv 出线*回。变电站现有规模环境影响包含在 夹江 220kv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以川环建函2007 1473 号文对其进行了批复,并以川环验201232 号文对其竣工验收进行了批复; 变电站最近一次环境影响评价包含在四川岷江汉阳电航枢纽工程 220 千伏临时送出 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四川省环境保护厅以川环审批201417 号文对其进行批复, 已完成评价规模为主变容量*mva、220kv 出线间隔*回、110kv 出线间隔*回 (其中 1 回为本次预留) 。鉴于本次扩建的鉴于本次扩建的 1 1 回回 110kv110kv 出线间隔已包含在变电站已完出线间隔已包含在变电站已完 成环评规模中,成环评规模中,故本次不再对夹江本次不再对夹江 220kv 变电站另行评价变电站另行评价。 朱坎朱坎 220kv 变电站本次扩建变电站本次扩建 1 回回 110kv 间隔间隔,在站内预留位置进行基础建设和 设备安装。变电站位于乐山市峨眉山市*,为既有变电站。现有规模为主变容量 *mva、220kv 出线*回、110kv 出线*回。朱坎变电站最近一次环境影响评价 包含在乐山 220kv 朱坎变电站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以川环建函2007846 号文对其进行批复,至今已完成评价 规模为主变规模*mva、220kv 出线间隔*回、110kv 出线间隔*回。本次扩建本次扩建 的的 1 1 回回 110kv110kv 出线间隔未包含在变电站已完成环评规模中,故本次按变电站扩建后规出线间隔未包含在变电站已完成环评规模中,故本次按变电站扩建后规 模进行评价,模进行评价,即主变*mva,220kv 出线*回,110kv 出线*回。 新建朱坎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新建朱坎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 110kv 线路(线路线路(线路) ,包括利旧双回塔段和新建 单回塔段;利旧双回塔段利旧双回塔段(本次利用预留侧挂线)长约*km。根据设计资料和现场 核实,利旧双回塔已架设 110kv 朱蔡线,导线为单分裂,型号为*,导线对地实际 最低高度约为*m,本次建成后该段线路呈同塔双回逆相序排列,故本次按同塔双按同塔双 回逆相序排列、导线对地最低高度按实际导线最低高度回逆相序排列、导线对地最低高度按实际导线最低高度*m 进行评价;新建单回塔新建单回塔 段段长约*km,采用单回三角排列,导线为单分裂,边导线外*m 范围内分布有零 星居民,本次按三角排列、单分裂、导线对地高度按设计规程规定的最低高度要求按三角排列、单分裂、导线对地高度按设计规程规定的最低高度要求 (即居民区导线对地最低高度*m、非居民区导线对地最低高度*m)进行评价。进行评价。 新建夹江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新建夹江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 110kv 线路(线路线路(线路) ,包括电缆段和架空段架设 方式。电缆段电缆段长约*km,位于夹江变电站出线侧,本次按单回埋地电缆进行评价; 架空段架空段长约*km,采用单回三角排列架设,其中位于夹江县经济开发区(简称开发 区)内长度约*km,其余均位于开发区外;根据现场踏勘,架空段边导线外*m 范围内分布有零星居民,同时,根据设计资料,位于开发区内导线对地高度按设计规 6 程规定的居民区相关要求(即导线对地最低高度*m)进行考虑,故该段按三角排按三角排 列、单分裂、导线对地高度按设计规程规定的最低高度要求列、单分裂、导线对地高度按设计规程规定的最低高度要求(即居民区(包括开发区) 导线对地最低高度*m、非居民区导线对地最低高度*m)进行评价。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线路新建单回塔段与线路架空段均采用三角 排列架线、拟选的导线型号、最不利塔型均相同,故本次将线路新建单回塔段与线 路架空段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合并分析,以下统称为新建单回塔段。 配套的通信光缆与线路同塔架设,不涉及土建施工,施工量小,按相关规程要求 实施后,运行期产生的环境影响较小,故本次不再对其进行评价。 综上所述,本项目评价内容为:综上所述,本项目评价内容为: 朱坎朱坎 220kv 变电站扩建变电站扩建*个个 110kv 出线间隔,本次按扩建后规模进行评价,出线间隔,本次按扩建后规模进行评价, 即主变*mva,220kv 出线*回,110kv 出线*回。 线线路路:利利旧旧双双回回塔塔段段按同塔双回逆相序排列、导线对地实际最低高度*m 进行评价;新新建建单单回回塔塔段段按三角排列、单分裂、导线对地高度按设计规程规定的最低 高度要求(即居民区(包括开发区)导线对地最低高度*m、非居民区导线对地最 低高度*m)进行评价。线线路路:电电缆缆段段按单回埋地电缆进行评价;架架空空段段与与线线路路 新新建建单单回回塔塔段段进进行行合合并并评评价价(统统称称新新建建单单回回塔塔段段) 。 (3)主要设备选型)主要设备选型 本项目主要设备选型见表 2,使用的铁塔见附图 2输电线路铁塔一览图 ,采用 的基础型式详见附图 3输电线路铁塔基础一览图 。 表 2 本项目主要设备选型 名称设备型号 朱坎变电站间隔扩建 110kv 配电装 置 *户外布置 导线* 地线 * 绝缘子* 基础型式 斜柱式型基础和人工掏挖式基础 塔型基数塔型基数排列方式 * 利旧 双回 塔段 杆塔(利旧) * 垂直逆相序 * 导线jl/g1a-240/30 地线jlb20a-80、opgw-100 绝缘子u120bp/146-2、fxbw-110/120-2 基础型式现浇斜柱式型基础和人工掏挖式基础 塔型基数塔型基数排列方式 输 电 线 路 线 路 新建 单回 塔段 杆塔*三角排列 7 * * * * 电缆型号 * 电缆 段 户外终端头 * 导线 * 地线 * 绝缘子* 线 路 架空 段 基础型式* 塔型基数塔型基数排列方式 * * * * 输 电 线 路 线 路 架空 段 杆塔 * 三角排列 * 1.1.61.1.6 项目选址选线的合理性分析项目选址选线的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线路夹江变电站出线侧位于夹江县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 ) 。 开发区位于乐山市夹江县东北部,总规划面积 20km2。夹江县经济开发区于 1999 年 经省政府批准设立,2006 年国家发改委审核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开发区设五园一区, 即陶瓷工业园、仓储物流园、中小企业孵化园、机械制造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和生 活居住服务区。根据开发区总体规划(见附图 8) ,开发区北部、东部、西部和中部 均以工业为主,南部主要为居住区;至 2013 年,签约入驻有新中源陶瓷、米兰诺陶 瓷、新万兴瓷业、建辉瓷砖等企业。本项目与开发区控制性详规之间的位置关系见附 图 8夹江县经济开发区与本工程位置关系图。 (1)朱坎)朱坎 220kv 变电站间隔扩建变电站间隔扩建 1)变电站概况 朱坎 220kv 变电站位于乐山市峨眉山市*,为既有变电站。变电站为户外布置, 即主变为户外布置,220kv 和 110kv 配电装置均为*布置,架空出线。变电站现有 主变容量*mva,220kv 出线*回,110kv 出线*回。朱坎变电站最近一次建设 为主变扩建,其环境影响评价包含在乐山 220kv 朱坎变电站扩建工程环境影响报 告表中,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原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以川环建函2007846 号文对 其进行批复,变电站已按扩建工程建成投运,尚未进行环保竣工验收相关手续。 变电站主变基本布置在站区中央,220kv 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南侧,向东、西两 个方向出线;110kv 配电装置布置在站区北侧,向北出线,主控通信楼布置在站区西 侧,化粪池位于主控楼西侧,事故油池位于 1#主变西南侧。变电站总平面布置见附 8 图 4朱坎 220kv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 。 根据现场踏勘,变电站附近为农村环境,站界四周均为耕地,种植有红薯、玉米 等农作物和柑橘树、枇杷树等经济林木。站址东北侧、西北侧和南侧分布有居民,距 离站界最近距离分别约*m、*m、*m,站址外环境关系详见附图 4朱坎 220kv 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及外环境关系图 。 根据现场调查,变电站站内生活污水经设置的化粪池收集处理后用作站外农肥, 未直接排放;站内生活垃圾经垃圾桶收集后,不定期清运至站外垃圾收集站,未影响 站外环境。站内设有*m3事故油池,用于收集主变压器事故时产生的事故油,主变 自投运以来未发生事故情况,未产生事故油污染事件。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变电站站 界外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和噪声均满足相应环评标准要求。 2)变电站本次扩建 变电站本次扩建 1 回 110kv 出线间隔在站内预留位置进行,不新征地,需进行 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变电站本次间隔扩建后,总布置方式为户外布置,主变容量为 *mva(不变) 、220kv 出线*回(不变) 、110kv 出线*回,架空出线。根据设 计资料和现场核实,本次出线导线对地高度不低于*m。 3)变电站扩建后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分析 变电站本次间隔扩建后,变电站运行方式不改变,运行人员数量不增加,无新增 生活污水量和生活垃圾量,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利用站内既有设施收集处理,满足环 保相关要求;本次扩建不增加主变压器等含油设备,事故时产生的事故油量不变,既 有*m3的事故油池能满足相关规程要求。可见,变电站本次扩建后生活污水、生活 垃圾、事故油等均无变化,现有处理设施满足环保要求。 (2)线路路径合理性分析)线路路径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线路路径选择基本原则如下: 满足牵引站、变电站出线总体规划要求; 靠近现有道路,便于施工和检修; 避让居民集中区; 尽量减少林木砍伐量,保护生态环境; 尽量缩短线路路径,减小环境影响。 1 1)线路)线路(新建朱坎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新建朱坎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 110kv110kv 线路)线路) 本线路从既有朱坎 220kv 变电站出线侧出线后,利用既有朱蔡线已建双回塔预 9 留侧走线,经张岗附近左转与朱蔡线分开,沿双福至南安公路东侧走线,经庆寿寺、 大槽坡、白蜡湾、巫山岩、曾岩,至张口附近再沿东北方向走线,跨越乐雅高速和青 衣江后,经美女山附近转向东南方向,再经宿槽、三皇庙后,最后进入夹江 110kv 牵引站。 本线路路径长约*km,其中利旧双回塔段(双回塔一侧已架设 110kv 朱蔡线, 导线采用单分裂,型号为*,导线对地最低高度*m,本次在预留侧挂线)长约 *km,位于朱坎变电站出线侧,采用同塔双回逆相序架设;新建单回塔段长约 *km,采用单回三角排列架设;导线均采用单分裂,型号均为*,共使用铁塔* 基,其中利旧铁塔*基,新建铁塔*基,永久占地约*hm2(不含利旧塔基占地) 。 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调查,推荐线路所经区域地形为山地,建成后不跨越民房, 距离线路最近民房约*m,零星分布于线路沿线;线路经过区域土地类型为林地、耕 地、草地等,线路依次经过峨眉山市双福镇、夹江县迎江乡和夹江县漹城镇;乐山市 夹江县境内长度约为*km,峨眉山市境内约为*km。 本线路路径从环保角度分析具有以下特点:1)线路路径选择时避让集中居民区; 2)线路沿线有双福南安公路、千佛岩迎江公路可利用,无需新建施工运输道路, 有利于减少植被破坏,降低水土流失;3)线路所经区域均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 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环境敏感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主管部门夹江县环境保护局已 同意线路路径跨越该饮用水源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方案,符合相关规定;4)在朱坎变 电站出线侧利用既有线路双回塔预留挂线,呈同塔双回逆相序排列,有利于减少电力 走廊宽度,降低线路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5)线路路径已经相关部门确认,符合当 地规划要求。从环保和规划角度分析,本项目线路路径选择合理从环保和规划角度分析,本项目线路路径选择合理。 2 2)线路)线路(新建夹江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新建夹江变电站至夹江牵引站 110kv110kv 线路)线路) 本线路路径长约*km,其中电缆段长*km,位于夹江变电站出线侧,采用单 回埋地电缆,电缆型号为*,本次新建电缆沟长*km。架空段长*km,采用单回 三角排列架设,导线为单分裂,导线型号采用*,共使用铁塔*基。永久占地约 *hm2。 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调查,推荐线路所经区域地形为丘陵,建成后不跨越民房, 距离线路最近民房约*m,零星分布于线路沿线;线路经过区域土地类型为林地、耕 地、草地等,线路依次经过*;线路位于乐山市夹江县境内。 10 上述线路路径从环保角度分析具有以下特点:1)线路路径选择时避让集中居民 区;2)线路沿线有中兴漹城公路、土门黄土公路可利用,无需新建施工运输道 路,有利于减少植被破坏,降低水土流失;3)线路所经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生态环境敏感区,4)线路在夹江变电站出线侧采用埋地电缆, 有利于减少线路交叉跨越产生的电磁环境影响;5)线路从夹江变电站出线后按照开 发区规划要求走线,在开发区外基本沿既有电力通道走线,减小对开发区的影响; 6)线路路径已经相关部门确认,符合当地规划要求。从环保和规划角度分析,本项从环保和规划角度分析,本项 目线路路径选择合理目线路路径选择合理。 (2)线路交叉跨越情况)线路交叉跨越情况 1)电缆段 本项目电缆段为新建,未与其他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埋地电缆、架空线路 交叉跨越。本段线路与其他管线、构筑物等最小允许间距均满足城市电力电缆线路 设计技术规定(dl/t5221-2005)要求,详见表 3。 表 3 电缆与各种设施的净距 序号项目最小距离(m) 1与建筑物基础0.6 2穿越路面1.00 注:电缆不宜平行敷设于热力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上部 电缆结构 电缆结构如下: 序号电缆结构序号电缆结构 导体半导电阻水膨胀缓冲层 半导电包带皱纹铝护套 导体屏蔽沥青防蚀层 绝缘非金属护套 绝缘屏蔽导电涂层 电缆敷设方式 电缆敷设断面图如下: 11 光缆 盖板 细砂回填 砂枕 2)架空段(利旧双回塔段、新建单回塔段) 本项目架空段(利旧双回塔段、新建单回塔段)与既有线路交叉跨越时,导线与 被跨越物之间的垂直距离按照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gb50545- 2010)考虑,本项目线路交叉跨越情况及垂直净距要求见表 4,导线对地最小垂直净 距见表 5。 表 4 本项目交叉跨(钻)越情况及规程规定的最小垂直净距要求 被跨(钻)越物 跨(钻) 越次数 (次) 规程规定的跨(钻)越 最低允许垂直距离(m) 备注 35kv 及以下 等级线路 *- 通信线*- 利旧 双回 塔段 公路*- 220kv 朱江 一线(三角 排列) * 本线路采取钻越钻越方式,在钻越处既有 朱江一线最低相导线对地高度约 *m,本线路导线对地最低高度按 规程规定的高度及拟选塔型中最不利 塔型考虑,本线路最高相导线对地高 度约*m,既有朱江一线与本线路 之间垂直净距(*m)能满足规程 规定的高度(*m)要求。 110 kv 千江 、线 (同塔双回) * 本线路采取上跨上跨方式,在跨越处,既 有线路最高相导线对地高度为 *m,本线路导线高度不受既有线 路限制,与既有线路间的垂直净距能 满足规程规定的高度(*m)要求。 35kv 及以下 等级线路 *- 新建 单回 塔段 通信线*- 12 公路*- 铁路*至轨顶 青衣江(不 通航) *至百年一遇洪水位 表 5 本项目导线对地最低高度要求 线路经过地区规程规定的最小垂直净距(m)备 注 非居民区* 边导线投影外 30m 范围内无居民的区域 (包括工程拆迁后无居民的区域) 居民区* 边导线投影外 30m 范围内有居民的区域 (含开发区) (3)线路并行情况)线路并行情况 本项目线路电缆段未与其他 110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埋地电缆共沟、架空线路 并行,架空段与既有 110kv 等级及以上线路并行情况见表 6。 表 6 本项目线路与 110kv 等级及以上线路并行情况 项目并行线路并行长度 两线边导线 间最近距离 两线共同 评价范围 两线间有无居 民分布 220kv 朱江一线约*km*m*本项目线 路本项目线路约*km*m* 1.1.71.1.7 项目民房拆迁及林木砍伐项目民房拆迁及林木砍伐 本项目朱坎变电站间隔扩建和线路电缆段均不涉及民房拆迁和林木砍伐。 本项目架空段线路路径选择时尽可能避让集中居民,对不能避让且不满足设计净 空要求、影响施工和安全的零星居民进行工程拆迁,工程拆迁安置采取现金补偿、就 近后撤的原则,安置工作由当地政府统一实施,安置点位于本项目评价范围外,被拆 迁人员不离开居住的村庄,不改变所属村镇,不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本项目架空段 线路建成后不跨越民房。根据本报告预测结果,本项目架空段无环保拆迁。 根据设计资料及现场踏勘,本项目线路架空段不穿越天然防护林区, 按照设计 规程要求,为了确保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对不满足净距要求的零星树木需进行削枝, 对位于塔基位置无法避让的树木需进行砍伐。根据设计资料,本项目线路、线路 砍削树木分别预估约*棵、*棵,主要为柏木、桉树等当地常见树种。 1.1.81.1.8 施工组织措施施工组织措施 (1)交通运输)交通运输 本项目朱坎变电站间隔扩建利用既有进站道路,无需新建施工运输道路;线路沿 线有 s105 道、s305 道、南安至双福县道,不需新建施工道路。 (2)施工工序)施工工序 13 本项目朱坎变电站间隔扩建施工工序主要为间隔设备支架基础施工和设备安装。 施工周期约需*个月,平均每天布置技工约*人,民工约*人。 本项目线路电缆段施工工序主要为电缆沟施工、电缆敷设;架空段施工工序主要 为材料运输、基础施工、铁塔组立、放紧线、附件安装等。线路施工周期约*个月, 平均每天需技工*人左右,民工*人左右。 (3)土石方平衡分析)土石方平衡分析 本项目朱坎变电站间隔扩建土建施工主要是设备基础施工,设备基础为绝缘支架 基础,基础开挖量极小,挖方回填后,少量余土在站内处置,无弃土外运;线路电缆 段位于变电站出线侧,施工土石方来源于电缆沟开挖,产生的少量余方在变电站站内 处置,不对外弃土;线路架空段施工土石方来源于塔基开挖,由于施工位置分散,每 个塔基挖方回填后余方较少;位于平坦地形的塔基,回填后剩余弃土堆放在铁塔下方 夯实;位于边坡的塔基,回填后剩余弃土采用浆砌石挡土墙拦挡后进行植被恢复。 1.1.91.1.9 项目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土地利用现状 本项目朱坎变电站间隔扩建不新征地。根据乐山市夹江县和峨眉山市土地利用图 以及现场踏勘,本项目线路所经区域土地利用现状见表 7。 表 7 本项目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分类土地类型面积/hm2 草地* 其他土地(裸地)* 林地* 永久占地塔基永久占地 耕地* 草地* 其他土地(裸地)*塔基施工临时占地 林地* 草地* 人抬道路占地 林地* 草地* 临时占地 紧线场占地 林地* 合计* 本项目塔基永久占地约*hm2,施工临时占地包括塔基施工临时占地、紧线场 占地、人抬道路占地等,临时占地面积约*hm2,其中塔基 施工临时占地约 *hm2,紧线场占地约*hm2,人抬道路临时占地约*hm2。 1.1.101.1.10 运行管理措施运行管理措施 本项目朱坎变电站间隔扩建投运后,不新增运行人员,运行方式不变;线路建成 14 后无日常运行人员,由建设单位定期维护。 1.1.111.1.1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原辅材料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及原辅材料 (1)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消耗)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消耗 本项目原辅材料主要在建设期消耗,投运后无原辅材料消耗。本线路原辅材料及 能源消耗见表 8。 表 8 本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表 耗量 线路名称变电站间隔 扩建线路线路 来源 导线(t)*市场购买 地线(t)*市场购买 绝缘子(片)*市场购买 钢材(t)*市场购买 主(辅) 料 混凝土(m3)*市场购买 施工人员用水量(t/d)* * 附近水源水 量运行人员用水量(t/d) * (2)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9。 表 9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线路 序号名称单位 变电站间隔 扩建 线路线路 合计 一永久占地面积hm2* 二挖方m3* 三填方m3* 四绿化面积hm2* 五静态总投资万元* 1.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题 本项目线路为新建,无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本项目朱坎 220kv 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自投运以来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未 发生环保投诉事件。根据现场踏勘,变电站生活污水经化粪池收集后用于站外农肥, 未对站外水环境造成影响;站内设置有垃圾桶,用于收集生活垃圾,未发生生活垃圾 污染环境的现象;站内设置有*m3事故油池,用于收集变压器事故时排放的事故油, 变电站运行至今主变未发生事故,未产生事故油。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变电站站界处 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k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mt,噪声昼间最大值 15 为*db(a) 、夜间最大值为*db(a) ,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本项目涉及的夹江 220kv 变电站为既有变电站,自投运以来未发生环境污染事 件,未发生环保投诉事件。根据现场调查,变电站生活污水经站内*m3的化粪池收 集后用作站外农肥,未出现水环境污染事件;站内设置的垃圾桶用于收集生活垃圾, 并不定期清运,未发生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的现象;站内设置的*m3的事故油池,用 于收集变压器事故时排放的事故油,运行至今,主变未发生故障,未出现油污染现象。 根据环保竣工验收监测数据,变电站本次出线侧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为*kv/m,工 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mt,噪声昼间最大值为*db(a) 、夜间最大值为 *db(a) ,均满足相应评价标准要求。 16 2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2.1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2.1.1 地形、地貌、地质地形、地貌、地质 本项目所经区域地貌主要为*,海拔高度在*m 之间,地质划分为 *,*,*,*,线路地形划分为*、*,线路地形划分为*、*。根据 设计资料,本项目所在区域无地质断裂、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区域。根据中国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本项目所在区域地震基本烈度为度。朱坎 变电站扩建间隔位置见图片 1,线路所经区域地形地貌见图片 1-3。 (1)气象条件)气象条件 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主要气象特征见表 10。 表 10 项目所在区域主要气象特征 项 目数据项 目数据 平均气温()17.1最大积雪深度(cm)6 最高气温()41.1年平均降水量 (mm)1300 最低气温()-5.4最大日降水量 (mm)2792 平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雷暴日(d)60 年平均风速(m/s)1.63年平均大风日数(d)9 (2)水文条件)水文条件 本项目线路新建单回塔段跨越青衣江*次。青衣江是大渡河输水量最大的一 条支流,发源于巴郎山,上游为宝兴河。干流长 289km,流域面积 1290km2,经夹江 于乐山城西草鞋渡注入大渡河,为通航河流。青衣江水域具有供水、排洪、灌溉、通 航(级航道)等功能。本线路跨越处河流宽度最大约*m,跨越段河流主要功能为 供水,属夹江县饮用水源保护区,不涉及珍稀鱼类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本次采取一 档跨越,不在水中立塔。本项目建设不属于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 (2011 年 11 月 25 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修订) 中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禁止行为,夹江县环境保护局同意线路路径方案(详见附件 5) ,符合相关规定。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所在区域居民生活用水主要采用打井取水,本项目评价 范围内均不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不影响居民用水现状。 2.1.3 植被植被 本次区域植被调查采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相结合法进行分析。 根据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和和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全国古树名木普查建档技术 17 规定规定核对,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和古树名核对,本项目评价区域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和古树名 木木。 2.1.4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本次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采用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相结合法进行分析。 现场踏勘期间,根据现场踏勘期间,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 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名录名录和和四川省新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四川省新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在评价区域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在评价区域内未发现珍稀濒危及国 家和四川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家和四川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2.1.5 土壤侵蚀现状土壤侵蚀现状 根据本项目所在区域土壤侵蚀现状图(附图 7)及现场踏勘,本项目所在区域土 壤侵蚀以中度水力侵蚀为主。 18 2.22.2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夹江县位于乐山市西北方向,地处四川西南部,全县辖 11 个镇,11 个乡,231 个 行政村、21 个居民委员会(社区),幅员面积 749km2;峨眉山位于乐山以西,四川盆 地西南边缘,幅员面积 1183km,全县辖 12 个镇,6 个乡,260 个自然村、15 个社 区,总人口 43 万。 2.2.1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概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概况 (1)经济概况)经济概况 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4,夹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08.88 亿元,其中第一 产业完成生产总值 16.88 亿元,第二产业完成生产总值 62.06 亿元,第三产业完成生 产总值 29.94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32511 元;峨眉山市 2013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 值 179.18 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生产总值 15.34 亿元,第二产业完成生产总值 106.84 亿元,第三产业完成生产总值 56.99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40547 元。 (2)教育文化概况)教育文化概况 根据四川统计年鉴-2014,夹江县共有小学 25 所,在校学生 12373 人,专任 教师 979 人;普通中学22 所,在校学生11351 人,专任教师971 人;峨眉山市 2013 年共有小学 30 所,在校学生 17352 人,专任教师1154 人;普通中学21 所,在校学 生 18098 人,专任教师1324 人。 2.2.2 自然景观、文物古迹自然景观、文物古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网站公布的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 、四川省环 19 境保护厅网站公布的四川省自然保护区名录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网站公布 的四川省及各市风景名胜区名录 、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公布的四川省人民政府 办公厅关于公布四川省林业地方级自然保护区名录的通知 (川办函2013109 号)等 资料和当地林业部门核实,夹江县、峨眉山市行政管辖范围内生态敏感点见表 12, 本项目与上述生态敏感点之间位置关系见表 12。 表 11 本项目与生态敏感点之间位置关系 行政区域生态敏感点与本项目之间的最近距离 天福观光茶园县级风景名胜区*km 千佛岩石窟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km夹江县 杨公阙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km 峨眉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km 峨眉山市 大庙飞来殿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km 2.2.3 与规划的符合性与规划的符合性 朱坎变电站间隔扩建在站内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