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中师大一附中实验化学选修课简介刘泽秋选修课实施与管理1、 教学计划每学期开学初进行学生选课指导,教师培训及选课班级教育。高一、高二安排在周二、周三下午第三大节,高三安排在周一、周三、周五第三大节,保证学生可在不同时间修习不同颔域的科目。2、 学生管理实行以行政班为主,选修班为辅,由学生工作处统一进行班级学生管理。选修课实行走班制,班主任负责制,有的年级还试行了导师制。制订了选修课学生管理条例。3、 教师管理选修课教师由科教处进行资格审查,年级处室择优聘任,报科教处批准,由科教处进行培训及教学考核,实行统一管理。制定了选修课教师职责。4、 选课指导学校建立选课指导制度,每学期开学初科教处提供选课指南,由班主任和指导老师共同对学生进行选修指导,年级与科教处、学生工作处配合搞好分班工作,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5、 成绩评定及学分认定各类课程可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考试、考评和考查,根据成绩评定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优秀可以认定特长学分,合格可以认定合格学分,不合格必须进行补考或补修。实验化学评价1、 实施多样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化学课程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些评价方式主要包括纸质测验、学习档案评价和活动表现评价等。2、根据实验化学的特点选择有效的评价策略实验化学的学习评价应在实验过程中进行,从实验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报告、交流讨论、合作意识以及实验态度等方面预以考察。准备进一步改进的措施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我省高中课程改革,进一步开展好“实验化学”模块的教学工作,拟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讨:1、 每年举办一次实验操作、实验小论文比赛,实验报告展览。2、 培养小老师,分批次考核,加强过程评价。3、 进度与课本同步,内容重点涉及:高考实验题,贴近生活生产实际、趣味性及探究性实验。实验化学“实验化学”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设置该课程模块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实验在化学科学中的地位,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1认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2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3了解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初步形成运用化学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4形成实事求是,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5形成绿色化学的观念,强化实验安全意识。内容介绍一、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中国科学院前院长卢嘉锡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他将优秀的化学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归纳为:清晰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和清洁的习惯。由此可见,动手实验的能力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是多么重要!为此设计了:基本操作赛一赛和装配固+固(加热)型制气装置两个实验。二、化学实验的观察与记录科学的发现始于科学的观察。实验离不开观察,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看”。要学会观察,需要经过训练。必须学会有条理有重点地全面观察,不但要看主要的,也要看“次要”的;不但要看正常的,也要看异常的。现象的主要和次要是相对的。观察了的实验现象,要学会准确地记录。记录现象首先要真实,其次要准确,最后,记录必须用规范的科学的语言,不要用生活化的或者艺术化的表达。为此设计了:蜡烛的燃烧;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化学振荡;化学时钟;蓝瓶子实验等五个实验。三、实验现象的分析观察实验,记录现象,目的都是为了研究,发现一些物质的化学性质和一些化学原理,这就需要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首先要分析现象是由什么化学反应引起的。其次还要分析,这个化学反应体现了这种物质的什么化学性质,或者,从这个化学反应可以归纳出什么化学反应规律。可用什么化学理论和原理来解释。总之,要用化学知识化学原理合理地解释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这就是实验现象的分析。为此设计了:NaCl与MnO2可以制氯气吗?溴碘知识知多少?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铜生成吗?锥形瓶里的化学反应;有什么反应发生了等五个化学实验。四、化学实验的操作与分析熟练而规范的实验操作是进一步运用实验方法去验证和探索物质的性质,变化规律的基础。在学习化学实验操作时,不仅要训练操作的规范,还要理解实验操作的原理。这样才能灵活运用。高中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包括洗涤仪器、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取用药品、加热物质以及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等。为此,设计了:实验测气体摩尔体积;单分子膜法测阿伏加德罗常数;晶体构造原理法测阿伏加德罗常数;测定四氯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等四个实验。五、定理实验的操作与分析定理实验的操作,可以训练操作的准确和协调,形成熟练的实验技巧。在定量实验过程中,既要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清楚实验进行的步骤和采用的方法,又要选用仪器,连接装置,添加试剂,控制实验条件,从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此,设计了:测定化学反应速率;食用醋中总酸量的测定;水样中化学耗氧量(COD)的测定;测定合金中各组分的含量等四个实验。六、化学实验的简单设计一个化学实验,不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索物质的性质,还是为了验证科学的预测,都需要根据实验的目的,进行实验的设计。进行实验设计时,首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的第二步,是要明确实验依据的原理。要明确,在这个化学实验中,可能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这些反应需要什么条件?实验中的有关物质的颜色、状态、熔沸点、溶解性分别是怎样的?他们有哪些化学性质?有没有干扰实验顺利完成的其他反应?这些都是实验设计中需要依据的原理。设计的第三步,是设计实验过程。要根据实验的原理、设计合适的实验步骤,再根据实验步骤,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装置。实验中选择什么药品和仪器,不仅由实验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化学原理和实验步骤决定用什么药品和用什么仪器,相互间也是互相影响的。一个完整的实验方案、原理、用品和步骤三者是统一的,都是为了实验的目的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仪器装置药品实验操作实验设计的一般流程可以表达如下: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核心的环节是实验步骤的设计。在进行实验步骤设计时,要注意做到下面几个要求:要有目的性;要有科学性;要有严密性,要有可性行。为此设计了: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酒精燃料块制作;硫酸亚铁的制备等三个实验。七、化学实验探究探究过程是学习科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无论是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还是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进行理论探究,其过程大致要经历如下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关键步骤为:问题假设证据结论 寻找得出结论的证据是核心步骤 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体;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探究下面是具体内容介绍。目 录一、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教案一 基本操作赛一赛教案二 装配固+固(加热)型制气装置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教案三 蜡烛的燃烧;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教案四 化学振荡;化学时钟;蓝瓶子实验三、实验现象的分析教案五 氯化钠与二氧化锰可以制氯气吗?溴碘知识知多少教案六 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铜生成吗?锥形瓶里的化学反应教案七 有什么反应发生了四、化学实验的操作与分析教案八 实验测气体摩尔体积教案九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测定教案十 晶体构造原理法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教案十一 测定四氯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五、定量实验的操作与分析教案十二 测定化学反应速率教案十三 食用醋中总酸量的测定教案十四 水样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教案十五 测定合金中各组分的含量六、化学实验的简单设计教案十六 海带成分中碘的检验教案十七 酒精燃料块制作教案十八 硫酸亚铁的制备七、化学实验探究教案十九 铝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探究教案二十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异常现象探究一、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教案一 基本操作赛一赛倾倒定量溶液;胶头滴管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限时制气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液体倾倒方法,胶头滴管,移液管使用方法,限时制气。能力培养:观察能力,估测能力,操作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科学品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优良品质。科学方法:实验的操作技以有,只有“熟”才能生“巧”。重点、难点 药品用量的估算,胶头滴管,移液管的使用。实验用品试剂瓶 试管 量筒 胶头滴管 移液管 秒表 锥形瓶 铁架台 铁夹 万用夹胶塞(连导管) 水槽 集气瓶(连玻片) 酒精灯高锰酸钾固体实验装置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欢迎大家选修化学实验选修课,自我介绍。倾听师生相互认识班集体建立,推出班长1名,6名小组长编排座位推选班长,小组长。成立选修课班集体。宣读华中师大一附中选修课学生管理条例实验室安全守则化学实验选修课安排倾听、笔记。规范管理。学习方法指导1. 思想认识;实验是走进化学殿堂的钥匙。2.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倾听、笔记学法指导重要手段,又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3. 在化学实验的活动中培养化学实验能力穿插讨论学法指导4具体要求:(1)预习准备:理论知识,查资料,作笔记,收集常见廉价实验用品:饮料瓶花瓣,植物叶子,萝卜,海带,食盐(2)收集选题,准备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撰写论文。(3)评价:出勤、操作、论文(4)研究性学习:自行设计实验方案 自行配制实验药品 自行选择实验仪器 自觉完成实验操作 多看多练多动多疑倾听。讨论。体会。笔记。使学生弄清楚化学实验课具体要求。实验11口述并示范在10s时间里,靠目测,用试剂瓶往试管倾倒2-3ml的溶液(或水),然后用量筒检查,超过时间完成或者溶液(或水)体积超出规定范围的,这项操作比赛就算失败了。在胜出的同学中,完成任务时间最短者为第1名。互为裁判进行操作比赛。观察。积累经验。训练操作技能技巧。加强药品用量的意识。口述改变一下,倾倒8-10ml体积再来赛一赛。操作。观察。进一步积累经验。进一步训练操作技能技巧。进一步加强药品用量的意识。实验12口述并示范在20s内,用胶头滴管正确操作,将溶液逐滴滴入试管,在规定时间里,滴入的滴数最多者为胜。注意,液体只能逐滴滴下,成线状流下因数不清滴数属犯规动作,在数滴数时是不能算数的,而且,比赛过程2次出现犯规动作,就要退出这一次比赛了。观察。倾听。操作。比赛。提醒大家,实验的操作技能,只有“熟”才能生“巧”。实验13口述并示范比赛一,用10ml的移液管,准确取溶液至刻度。用秒表计时,用最短时间准确量取10ml溶液者为胜。比赛二,在30s内,将10ml溶液逐滴滴下,限定时间内,滴数多者为胜。观察。倾听。操作。比赛。提醒大家:培养实验能力,一定要多动手,在动手中积累,在动手中思索。实验14口述并示范先准备好铁架台,铁架,大试管,胶塞,水槽,集气瓶,酒精灯以及高锰酸钾固体粉末。按秒表计时,马上组装仪器,装入药品,加热,收集两瓶集气。观察。倾听。操作比赛:限定10分钟,看谁收集瓶数最多。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条理性。操作环节要紧凑,头脑要冷静,双手要灵巧,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提问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操作物关键在哪里?请把它写下。思考。讨论。记录。总结提高。作业:1. 查阅酒精喷灯,玻璃管加工资料2. 反思比赛中的成败原因。3. 写出实验报告。思考、记录、讨论。为下次课装配制气装置作准备。教案二 装配固+固(加热)型制气装置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酒精喷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橡皮塞的钻孔。能力培养:从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思想: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和创新精神。科学品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善于与人沟通合作的优良品质,克服学生对化学实验恐惧、害怕的心理,培养学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方法、独立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难点酒精喷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实验用品酒精喷灯 玻璃管 钻孔器 软木塞 试管 橡皮管 集气瓶 水槽 铁架台 酒精灯实验装置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检查课外自学上网收集有关玻璃及其加工资料情况。导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学过实验室制O2的方法,那么,这套装置是怎么样配制的呢?现在我们就要来学习这套装置是怎么制作的!小组代表汇报回忆初中实验室制O2的演示实验,学生实验的内容。思考、互相讨论、得出结论:从化学仪器商店购买、老师配制,自己只是操作。督促学生重视先修课。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来。讲述要制作这套装置,必须掌握以下内容:使用酒精喷灯;截断和熔烧玻璃管;弯曲玻璃管;玻璃管拉尖嘴;胶塞钻孔。倾听、理解,表现出急切想操作的愿望。统领全局,把握方向,明确实验目的。对照酒精喷灯阅读使用说明,弄清其结构,演示酒精喷灯的使用。阅读使用说明,观察老师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酒精喷灯使用方法,克服对使用喷灯的恐惧心理。演示玻璃管烧曲拉细1、截割和熔烧玻璃管2、弯曲玻璃管3、拉制玻璃管4、在橡皮塞上钻孔观察、思考。跃跃欲试!通过示范,打破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神秘感,认识到科学就在身边,身边无处不存在科学。提问怎样装配一套制O2装置?分组讨论、相互启发。得出结论:1、截取12cm和18cm两段玻璃管,并且烧光。2、把12cm玻璃管在中间位置弯曲成120。3、把180cm玻璃管的中间处拉制成玻璃尖嘴,并截断,再熔光,在离管尖的3cm处弯曲成60角。4、选取一个适合套入大试管的橡皮塞,在中间钻一个孔(刚好能套玻璃导管)。5、装配成制O2的装置。让学生再次明确实验目的,操作有条理性、计划性,弄清实验操作细节。指导学生开始操作各小组明确分工,相互合作,讨论操作技能,碰到问题互相讨论,实在不懂,最后问老师。鼓励发动学生动手、动脑,出现问题,自己探讨分析解决。巡视、指导、纠正。讨论、操作。师生互动、交流。提问大家有什么共同困难?各小组代表发言:1、橡皮塞钻多大孔?2、如何顺利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3、如何顺利用橡皮管连接玻璃管?4、组装整套仪器顺序?交流、相互启发。教师点拨讨论,得出结论:1、钻孔器比玻璃管略粗一点。2、用水润湿玻璃管后便于顺利插入橡皮塞或橡皮管。3、组装整套仪器时,一般从下到上,从左到右顺序进行,拆除顺序与组装顺序相反。明确困难解决的科学方法。巡视、指导、纠正。操作师生互动提问组装完后,还有什么工作需要做 ?讨论、得出结论:气密性检查。考虑问题全面周到,树立质量观点。指导成立评价小组对各位同学装置进行评价。接受评价。通过评价,学生感到有成果感,同时进行美育教育。总结性评价、发奖。自评、小组评价、师评结论,评价能进入学习档案袋。倾听、鼓掌、记录。全面评价学生作业1、思考题:如何装配制H2、CO2的装置?2、预习题:下次选修课进行限时制O2比赛。3、写出实验报告。记录。清理实验桌面、做卫生。课堂内容延伸、拓展。二、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教案三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蜡烛的燃烧;铜与稀硝酸的反应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蜡烛燃烧原理;铜与稀硝酸反应原理;观察与记录技能。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及抽象概括,总结归纳的能力。科学思想: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认识,以及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科学品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意识,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科学方法:观察、记录、科学抽象,通过实验来培养观察能力。重点、难点实验现象观察的技巧方法,记录的规范。实验用品蜡烛 表面皿 火柴 玻璃管 铁架台 试管 软木塞 导管(带橡皮管) 水槽铜片 6mol/L稀硝酸实验装置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通常的“看”与实验的观察是有区别的,要学会观察,需要经济训练。要观察得全面,就必须学会有条理和有重点地观察。倾听。思考。讨论。记录。为下面的实验的观察记录打下基础。不但要看主要的,也要看“次要的”;不但要看正常的,也要看异常的。现象的主要和次要是相对的。倾听。讨论。记录。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的方法。举例: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逐滴滴入盐酸溶液。问:有什么现象发生?问:这两个现象哪个是主要的,哪个是次要的呢?答:红色褪去;同时会感到试管发热。讨论。迷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述:对学习酸碱性质,前面的现象是主要的,但讨论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后一个现象却是主要的。所以,不要忽略“次要”的现象。现象的正常和异常也是相对的,许多“异常”现象,其实富含有许多化学原理,甚至蕴藏着一些也许还未被人知的新发现。领悟。记录。明确观察的主要次要现象的相对性。讲述:记录现象首先要真实,观察到什么就记录什么,不能凭猜想臆造,这是科学的态度。其次,记录要准确,不能含含糊糊。最后,记录必须用规范的科学的语言,不要和生活化的或者艺述的表述。倾听。记录。讨论。明确记录现象的要求。问:在盐酸中加入碳酸钙,如何记录?明确:正确的实验记录应该是无色的“气泡冒出”。倾听。讨论。答:气体放出。“二氧化碳气体冒出”通过两个实例领悟记录实现现象的要求。又问:在氢氧化钠稀溶液中滴进12滴酚酞,如何记录?明确:正确的实验记录应该是溶液由无色变或浅红色。答:“溶液变浅红”“溶液变红”。倾听。讨论。实验31口述并示范把一支普通蜡烛固定在表面皿上,点燃,燃烧2至3min,将火焰吹熄。仔细观察,你能观察到哪些现象?观察。讨论。操作。从简单的大家熟悉的现象入手,引起大家的兴趣。把你观察到的现象准确记录下来越多越好。讲述:观察时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周密的观察计划。在这个观察实验中,可以将整个观察分为燃烧前,燃烧时,燃烧后三个阶段,对蜡烛和火焰两个部分进行,按照由先到后,由左到右,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由外到内,由整体到局部等次序进行观察。记录。回答:白色固体,上部烛体变软,火焰闪动,有黑烟冒出;火焰吹熄后,烛芯在有白烟上升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互相启发,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请大家重复刚才的实验,结合上述讲解,记录实验现象:(1)蜡烛形状圆柱形,顶部是圆锥形尖去;(2)蜡烛直径约2cm,燃烧前长度约20cm;(3)蜡烛丰透明,微臭,白色固体,质软;(4)白色烛芯由三股棉线绕编而成,贯穿蜡烛中部。(5)火源与烛芯接触几秒,即可点燃蜡烛;(6)蜡烛点燃时不发出响声;(7)燃烧时,蜡烛上部1-2cm的烛体变软;(8)火焰的底部淡蓝色,外部明亮黄色;(9)火焰中间烛光暗淡,呈圆锥形;(10)火焰周围形状完整,顶部不齐整;(11)受气流影响,火焰闪动,有黑烟冒出;(12)火焰放热,在火焰旁1cm左右或火焰上8cm左右,十多生物学手感灼热。(13)蜡烛顶端石蜡熔化,呈碗状;(14)熔化了的液态蜡沿烛身流下,凝成半透明状固体;(15)火焰吹熄后,烛芯上有白烟上升,慢慢消失。再实验。观察。讨论。记录。修正自己的记录。进一步体会观察记录的技巧。问题: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一下,是不是有燃烧就一定有火焰。吹熄后烛芯上冒出的白烟是可以点燃的。如何证明?可见,火焰是可燃性气体燃烧的现象。答:不是。例如铁的燃烧。答:用一根导管从火焰焰心,引出气体点燃。探索产生火焰的本质原因。实验32讲述并演示按要求将仪器装置好,检查气密性是否完好,在大试管中放入大约1g小块铜片,加入6mol/L的稀硝酸10mL,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NO气体。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按先后顺序依次地完整,准确地记录下来。观察。讨论。模仿。记录。引导学生学会操作,观察、记录。讲述观察要全面,既要观察发生气体的装置,又要观察收集气体的小试管、导管和水槽,观察还要有条理,要按现象出现的先后,依次一一记录。做好准备后,开始动手实验,看该观察得细致、全面、记录得准确、完整。动手安装仪器,检查气密性。动手实验,体悟观察、记录要求。提醒大家观察,记录的要求。有序思考:液体内可能有什么变化?液面上可能有什么现象?溶液有什么变化 ?固体有什么变化?生成物可能有什么反应?大试管里观察到实验现象:铜片表面有无色气泡冒出,开始缓慢,逐渐加快;大试管液面上部由无色变为浅棕色,又变为无色;试管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蓝色;最后,试管中铜片全部溶解消失。小试管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导管内液面在开始时沿导管上升,此后水面回落,然后有气泡从管口冒出。具体观察记录方法的养成。问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答:3Cu+8HNO3=3Cu(NO3)2+2NO+4H2O大试中反应生成的NO与试管内O2继续反应,生成NO2,NO2又迅速溶于水,使导管中压强暂时减少,所以反应开始时导管内液面会上升一定高度,随着反应的进行,大试管里O2耗完,NO不断产生,体系内压强增大,导管口就会冒出气泡来。找出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作业:1. 整理反思这两个实验。 2. 预习下次实验化学振荡 3. 写出实验报告。记录。巩固教学成果。教案四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化学振荡;化学时钟;蓝瓶子实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氧化还原理论;观察与记录技能。能力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科学思想:培养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的认识,以及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科学品质:激发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主动意识,探求真理的优良品质。科学方法:观察、记录,通过实验来培养观察分析能力。重点、难点实验现象中溶液颜色改变的观察,以及颜色改变的本质原因。观察方法、记录方法。实验用品烧杯 玻璃棒 容量瓶 量筒 托盘天平 试管 试管架 胶头滴管 秒表 锥形瓶 软木塞 30% H2O2 KIO3 浓H2SO4 丙二酸 MnSO4 H2O 淀粉(1%) 蒸馏水 20% Na2S2O3 KOH 葡萄糖 亚甲基蓝指示剂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下面三个实验现象都很有趣,称为“化学振荡”。原理比较复杂,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倾听。记录。提醒本次课重点: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实验41讲述并示范配制之种溶液:第一种:410mL 30% H2O2加水稀释到L溶液;第二种:42.8g KIO3加40mL 2mol/L H2SO4,加水稀释至1L溶液;第三种:15.6g丙二酸,3.38g MnSO4H2O 0.3g淀粉,稀释至1L溶液。操作。观察。记录。巩固有关配制溶液的方法。在三个烧杯中各取三种溶液50mL,然后倒进大烧杯中,搅拌,观察到有什么有趣的现象?操作。观察。记录。思考。观察到的现象:溶液颜色从无色、琥珀色、蓝黑色、再恢复到无色,周而复始,循环变化。观察方法的培养。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讲解:I2+CH2(COOH)2CHI(COOH)2+I+H+ I+I2I3这两个反应都是可逆的,I3起了“贮存”I2的作用,延长了颜色变化的周期。答:2KIO3+5H2O2+H2SO4=I2+K2SO4+6H2O+5O2I2+5H2O2+K2SO4=2 KIO3+H2SO4+4H2O这两个反应反复进行。学会透过现象抓本质。实验42讲述并示范第一支试管盛10%KI溶液10mL,滴入4滴1mol/L的H2SO4,第二支试管盛10mL 3%的H2O2,第三支试管加10mL纯水,4mL 20% Na2S2O3溶液,再滴入5滴1%淀粉溶液。最后将三支试管的溶液同时倒进100mL烧杯,即时按下秒表。操作。观察。协助老师完成实验。规范操作要求。问:你观察到烧杯中溶液颜色怎样变化?烧杯中颜色变化和变化出现的时间:开始无色,大约1015s,溶液会突然出现蓝色。观察、记录训练。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讲述:当你完成了实验并且准确地做了记录,你会发现,这可以成为一个别开生面的“化学时钟”。只要改变Na2S2O3溶液的浓度,就能改变颜色变化的时间。摸索几次,配制出56杯混合液,让它们先后在10s、20s、30s等指定时间显色。答:H2O2+2I+2H+=I2+2H2O2Na2S2O3+I2=Na2S4O6+2NaI倾听、思考。探索本质学以致用。实验43讲述并示范将8g KOH固体加入盛有300mL纯水的烧瓶或锥形瓶中,待固碱溶解后,立即加入10g葡萄糖,完全溶解后,滴入6至8滴亚甲基蓝指示剂,塞紧瓶塞,旋晃瓶子。操作。倾听。观察。记录。思考。培养观察能力。问:你观察到什么?停止,静置,观察到什么?再旋晃、静置、旋晃、静置,你又观察到什么?答:快速晃动瓶子,溶液立即显蓝色,静置之后,颜色逐渐褪去。重复晃动,蓝色又重重出现。观察、记录能力。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讲述这是一个很著名的“蓝瓶子”实验,蓝色反复出现是因为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它在碱性溶液中被氧化。亚甲基蓝是指示剂,其氧化型是蓝色的,还原型是无色的。这个反应是可逆的,褪色的速度取决于瓶子振荡的程度,也就是溶解到水中的氧气的量的多少。迷惑。讨论。倾听。记录。探究本质。作出:1. 反思这三个实验目的、本质。 2. 写出实验报告。 3. 预习下次实验:NaCl与MnO2可以制Cl2吗?记录。巩固提高。三、实验现象的分析教案五 氯化钠和二氧化锰可以制氯气吗?溴碘知识知多少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实验室制Cl2方法拓展,有关溴碘知识探究,归纳比较能力。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比较推理能力。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树立环保意识。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究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分析,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重点、难点氯溴碘化学性质,实验室制Cl2的条件探究,环保措施。实验用品插有胶头滴管的胶塞 大试管 小试管10% NaOH KMnO4 KClO3 K2Cr2O7 浓盐酸 饱和NaCl溶液 浓硫酸 NaBrKMnO4 70%硫酸溶液 KI KI溶液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化学实验室是如何制取Cl2的?问:方程式如何写?讲述:回答得很好!制Cl2的基本原理:2Cl-2e=Cl2进一步发问:改用浓盐酸与别的氧化剂反应,能不能制得Cl2?改用同样有Cl的食盐水和氧化剂反应,又 能不能制得Cl2?答:MnO2与浓盐酸加热。答:MnO2+4HCl(浓)=MnCl2+Cl2+2H2O思考。倾听。讨论。记录。引出本次课的课题:氯化钠和二氧化锰可以制氯气吗?实验51讲述并示范(1)小试管A内放约2g KMnO4晶体,大试中放10%NaOH溶液胶头滴管吸取1至2mL浓盐酸小心滴入小试管,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记录。独立操作。现象: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试探改变氧化剂KMnO4代替MnO2制Cl2能否成功!(2)小试管A内放KClO3 2g,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3)小试管A内放K2Cr2O7,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观察、记录。独立操作。现象:有黄绿色气体产生。进一步试探其他氧化剂代替MnO2制Cl2能否成功!(4)继续实验,小试管A内还是放原来物质,但胶头滴管改为吸入饱和NaCl溶液,重复以上操作,观察到什么现象?继续往小试管中滴入大约10滴浓硫酸,这时又有什么现象?观察、记录。独立操作。前面实验没有黄绿色气体产生,后面实验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探究氯离子转化为氯气,需要什么条件?问:上面三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的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大试管中盛放NaOH溶液,作用是什么?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吗?将两组实验对比,你认为氯离子转化为氯气,需要什么条件?答:都观察到黄绿色气体: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KClO3+6HCl(浓)=KCl+3Cl2+3H2OK2Cr2O7+14HCl(浓)=2KCl+2CrCl3+3Cl2+7H2ONaOH用来吸附Cl2,防止污染Cl2+2OH=ClO+Cl+H2O归纳出制Cl2的反应条件。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氯离子在强酸存在时,与强氧化剂反应,可以失去电子而被氧化为Cl2。倾听。讨论。归纳。记录。总结提高分析能力。实验52讲述并示范(1)小试管A放NaBr和KMnO4混合粉末,通过胶头滴管滴入70%硫酸。观察到什么现象?(2)小试管A放KI和KMnO4混合粉末,通过胶头滴管滴入70%硫酸。观察到什么现象?倾听。讨论。记录。独立操作。探究制溴碘单质的方法。问:能写出这两个实验的化学方程式吗?NaBr+H2SO4=NaHSO4+HBr2KMnO4+16HBr=2KBr+2MnBr2+5Br2+8H2O(3)大试管放NaBr溶液,小试管放KMnO4晶体,胶头滴管滴入小试管的是浓盐酸,观察到什么现象?(4)大试管改放KI溶液,重复上面实验,观察到什么现象?倾听。讨论。记录。独立操作。探究卤素时间的置换反应。问: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2NaBr+Cl2=2NaCl+ Br22KI+Cl2=2NaCl+I2 作业:1. 反思本次实验目的、本质。 2. 写出实验报告。 3. 预习:(1)钠与CuSO4溶液反应有铜生成吗? (2)锥形瓶里发生了什么反应。记录。巩固提高承上启下。教案六 钠与CuSO4溶液反应有铜生成吗?锥形瓶里化学反应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金属钠与CuSO4溶液反应原理;CaCl3与盐酸反应原理;CO2与NaOH溶液反应原理。能力培养: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科学思想: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用实验的方法认识物质的性质,培养学生科学的认知方法。重点、难点钠与CuSO4溶液反应反常现象的理论解释。实验用品小烧杯 滤纸 表面皿 胶头滴管 250mL带支管的锥形瓶 气球 带有弹簧止水夹的胶管。5% CuSO4溶液 金属钠 6mol/L盐酸 CaCl3粉末 6mol/L NaOH实验装置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能不能生成铜?倾听。讨论。甲答:能。乙答:不能。引发本次课研究内容到底哪种答案正确呢?实践出真知。让我们共同用实验探索吧!倾听。跃跃欲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验61演示并讲述(1)在小烧杯中加入小半杯5%的CuSO4溶液,取一小粒金属钠,用滤纸拭干表面煤油,投入烧杯的溶液中,观察到什么现象?(2)另取一块体积略大一些的金属钠,用滤纸拭干表面煤油,放在表面皿上,用滴管吸取CuSO4溶液,小心滴1至2滴在金属钠上,观察到什么现象?倾听。讨论。记录。独立操作。答:前一个实验观察到有蓝色沉淀和气体。后一个实验观察到金属钠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通过控制反应物的用量比例的不同,达到不同的实验效果。问:为什么观察到的现象不同?讲解: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所发生的反应: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将硫酸铜溶液滴在金属钠上,可以看到钠的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第一种解释是(启发引导学生回答)第二种解释是(启发学生回答)讨论。迷惑。答:开始时: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但由于溶液的量少,发出:Cu(OH)2=CuO+H2OCuO+H2=Cu+H2O答:几滴CuSO4溶液滴在金属钠上,一方面因反应热使CuSO4溶液蒸干,另一方面几滴CuSO4溶液所含的H2O很少,很快就与钠反应完,只剩下无水CuSO4,便会与金属钠发生固相的置换反应,生成Cu:CuSO4(S)+2Na(S)=Na2SO4(S)+Cu(S)透过现象看本质。问:以上两种解释,哪一种更符合实际呢?你能否再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或者两种情况都可以同时发生。倾听。讨论。更进一步思考本质原因。实验62讲述并演示首示,取一个250mL的带支管的锥形瓶向瓶中加入20mL 6mol/L的盐酸溶液。然后,选一个口径合适的气球,在气球内放入大约4g的CuCl3粉末,将气球紧紧套在锥形瓶的瓶口上。再在锥形瓶的支管上,套上一段带有弹簧上水夹的胶管。最后,检查装置,确保两个瓶口都不能漏气。(1)把气球中的CaCl3粉末小心倒入瓶中,观察到什么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倾听。观察。分析。记录。独立操作。答:气球胀大。CaCl3+2HCl=CaCl2+CO2+H2O培养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问:假如整套仪器连同药品放在很精密的天平上称,质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在比较灵敏的分析天平上,由于气球在空气中浮力的原因,质量会有一些变化。将问题延伸。(2)在小烧杯里准备25ml 6mol/L 的NaOH溶液。先用滴管吸取少量伸进锥形瓶支管,松开止水夹,挤压滴管,将NaOH溶液滴入瓶中。边滴边晃动瓶子,细心观察独立操作。答:滴入NaOH后,OH局部浓度增大,它与Ca2+结合成溶解度较小的Ca(OH)2,瓶内有少量白色沉淀。摇动瓶子,盐酸与沉淀反应,沉淀又会溶解。探究原因。问:你是否观察到一滴进NaOH,瓶内就出现白色沉淀,一晃动瓶子、沉淀就消失,请写出化学方程式,解释现象。CaCl2+2NaOH=Ca(OH)2+2NaClCa(OH)2+2HCl=CaCl2+2H2O探索本质。(3)将余下的NaOH溶液通过瓶的支管口迅速全部倒入瓶中,(可以用一个小漏斗),马上夹紧止水夹,尽量减少漏气,不要晃动瓶子。观察并解释现象。独立操作。将NaOH很快加入,这时瓶子外壁温度升高,这是因为中和反应放热;同时产生大量白色沉淀,因为NaOH过量,溶液碱性,Ca(OH)2成为沉淀不再溶解。探究原因。(4)轻轻摇动瓶子,你会观察到气球逐渐缩小,最后变瘪下垂。问 :气球为什么又变瘪?请解释。独立操作。答:再摇动瓶子,气 球内CO2和瓶里NaOH溶液反应,使得气球缩小变瘪而下垂。探究本质原因。作业:(1)思考整理这两上实验。 (2)预习:实验测气体摩尔体积。 (3)写出实验报告。倾听。记录。复习巩固。教案七 有什么反应发生了教学目标知识技能:H2O2的性质,氧化还原知识,反应装置选取原则。能力培养: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科学品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方法:观察、记录、分析,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重点、难点暗室的布置,反应浓度的控制实验用品铁架台(附铁圈、铁夹)、石棉网、圆底烧瓶、带导管双孔软木塞、分液漏斗、洗气瓶、小烧杯、黑布窗帘、10%H2O2、10%NaOH、KMnO4固体、稀盐酸实验装置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用KMnO4能制Cl2吗?试程式如何写?答:能。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为引入新课作铺垫。问:怎样检查讲台装置的气密性?相互讨论,作答。复习巩固气密性检查知识点。问:将Cl2通入NaOH、H2O2混合溶液中将有什么现象?相互讨论、交流。引入新课。讲述并示范(1)在小烧杯中加入10%H2O2,再加入大约相同体积的10%NaOH,搅匀,将混合溶液倒入上述装置的洗气瓶中。观察、记录。示范引领。(2)在烧瓶内放入KMnO4固体,分液漏斗装进稀盐酸。(3)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盐酸慢慢加入烧瓶。(4)把实验室的黑布窗帘拉上,布置成暗室,将氯慢慢通入洗气瓶观察、记录。示范、引领。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记录现象动手实验,记录现象:现象1:气泡产生现象2:闪烁红光体验。和学生一起探讨产生现象的原因。一、洗气瓶里有足量NaOH溶液,烧瓶中产生的氯气通入后,会有什么变化?二、H2O2中O元素显-1价,当它与强氧化剂反应时,它显还原性,气泡成分是什么?讨论、交流得出结论:Cl2+2NaOH=NaCl+NaClO+H2O能量高的氧分子,它立即变回普通氧分子,多余的能量以红光的形式放出。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体验探究过程。作业:(1)回忆再现实验过程,反思本次实验的目的、本质。(2)写出实验报告。(3)预习下次实验:实验测气体摩尔体积。倾听、记录。复习巩固。四、化学实验的操作与分析教案八 实验测气体摩尔体积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仪器的连接和气密性检验;气体摩尔体积概念,数据记录与处理。能力培养: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能力。科学思想:引导学生逐步树立“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点,用数学思想建立化学模型。科学品质:激发学生严谨务实,循序渐进,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由数据归纳客观规律,逻辑推理方法。重点、难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逻辑推理。实验用品量筒 导管 橡皮管 烧瓶 双孔软木塞 试管 铁架台 托盘天平 气压计 温度计Zn片 稀H2SO4实验装置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述实验原理:锌片与稀H2SO4发生下列反应Zn+H2SO4=ZnSO4+H2反应用去的锌的物质的量等于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转换成氢气的体积,因为实验时的温度和压强不一定是标准状况。但可以利用下列公式转换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0)。(P0=1.01105Pa T0=273K)倾听。讨论。记录。弄清实验原理。测定结果可以这样求得:标准状况下氢气的气体摩尔体积为倾听。讨论。记录。领悟。弄清实验原理。讲述与示范:(1)组装好仪器,检查气密性。(2)准确称量的3g的锌片,记录下它的精确数值(m1)。(3)向烧瓶中注入水,使烧瓶及连接烧瓶和量筒的虹吸管内都充满水,系好橡皮管夹。(4)向大试管注入大约1/4体积的稀H2SO4,投入已称量好的锌片。迅速把塞塞好,打开橡皮管夹,反应产生的氢气会把烧瓶内的水排入量筒内,移动量筒,随时使量筒与烧瓶的液面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5)当量筒内水的250mL左右时,迅速夹好橡皮管夹,同时打开试管的胶塞,倾出酸液,用水冲洗反应后剩余的锌片,将它晾干,称量及记录剩余锌片的质量(m2)。并准确记录观察。倾听。模仿。讨论。领悟。记录。弄清操作要求。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V1)和实验时的温度(T1)与压强(P1)。下面请大家进行独立操作。巡视。讨论。独立操作。巩固演示的效果。数据记录和处理。m1= m2= V1= T1= P1= 计算:学会记录数据处理数据。问:你是怎样检查这套装置的气密性的?答:先将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2.2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说课稿)2025-2026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学(人教版河北专版)
-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6自信添力量 | 辽大版
- 蓄电池销售课件
- 18.2.2菱形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 5.3《十年的变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初中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饮料的采购合同模板
- 显微镜构造题目及答案
- 葡萄糖耐量试验课件
- 202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14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秋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 膜性肾病课件
- 河南省天立教育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合考试语文含答案
- 2025年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务员招录面试题及答案解析
- 《MATLAB数值计算基础与实例教程 》课件-第10章 其他数值计算的优化问题
- 2024-2025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303)
- 输电线路清障作业方案
- 环氧酯树脂行业报告
- 提高员工执行力培训课件
- 痰标本采集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