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就是胜利——读《叶圣陶教育名篇》有感 万晓婷.doc_第1页
坚持就是胜利——读《叶圣陶教育名篇》有感 万晓婷.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坚持就是胜利读叶圣陶教育名篇读后感李哥庄镇第二小学 万晓婷“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身教重于言教,说再多的话不如弯腰以示之,要学生去做去守的所有,若教师只是一味地说而不做,有甚者说的同时却又在违反所说之事,言行不一,如何让学生守信,让学生信服。教育重于潜移默化的影响,点滴的影响就浸透在日常的言行中。学生毕竟还是个初学者,要有所进步成长就必须会有一个人生的标杆,学习的榜样。教师本身就是具有榜样性,自然而然变成了学生模仿的对象。谨言慎行,谨小慎微,是教师应有的职业态度。看似繁琐处处约束,但恰体现出教师素养的实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陶老先生的这一观点不正好契合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观点吗?教学做合一,三者相辅相成,共促教育发展。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育往往难以做到,教可以,学和做却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例如小学阶段的六年级,面对升学压力和家长期望,成绩的地位被看得越来越重,教师想要开展“阅读活动”“社团活动”实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慢慢地就会出现“头重脚轻”的现象,顾此失彼。但正是如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有所作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试题方向,从这三方面入手,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认认真真、脚踏实地的打到教育基石,才会构筑出理想的教育殿堂。叶老说过:“教师得先肯负责,才能谈到循循善诱,师生合作。”教师只有对得起育人的良心才能开阵进一步的教育工作。因此“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这正是对教师教学素养与技能的高要求体现。我们的工作成果并非无生命体,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充满生机的生命,是祖国的未来,是我们时代的接班人。若要培养好下一代,我们这一代的教师就要足够优秀,只有如此社会才能繁荣下去,生命才可传承未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从浅浅的微笑开始,从轻轻的弯腰做起,言传身教,日积月累,点点滴滴中都会渗透出我们的教育智慧。教师是榜样,是社会方向的引领,真、善、美的传承寄托在教师素养的基础之上,严于律己才可教人求真。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是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影响。“欲速则不达”教育是个慢过程,一切慢慢地来慢慢地走。对待孩子,我们不可要求太多,期盼太多,抓住每一个良好的教育时机,平等的和他对话,稍加点播,你要相信他会懂的。正如陶老先生所提倡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学会两变,一变变成小孩子,唯有自己成了小孩子,才会做任何事时从小孩子视角出发考虑;二变变成孙悟空,会了那七十二变才可招架得了“妖魔鬼怪”。所以,无论何时又因何因,静待花开,默赏花海,才能守得一方晴空。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并不是“上帝让我们牵一群蜗牛去散步”,而是“让一群蜗牛牵我们去散步”。于潜移默化之中一点一滴地影响孩子们的言行,“教是为了不教”简单的言语之中似乎又与道家学派的”无为而治”、于永正老师提及的“做不太像老师的老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细细品来,教育工作细致入微,每一步中都渗透着思考的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