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唐太宗李世民,诤臣魏征,诤【zhng】直爽地劝告诤友,能直言规劝的朋友,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文流传于世,有魏郑公文集。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课文体裁:,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奏疏。这类文体包括奏、议、疏表、对策。,解题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b案效果展示,求木之长()浚()源塞()源载()舟壅()蔽谬()赏黜()恶皋陶()谟,chng,jn,s,zi,yng,mi,ch,yo,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之:三个“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长:chng长得高必:一定固:使动用法,使稳固根本:树木的根部,在土里的那部分,现在一般指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浚:疏通其:都是代词,前两个解释为“它的”后一个解释为“他们的”德义:道德仁义而:三个“而”都表示转折固:稳固,牢固治:治理得好虽:虽然下愚:最愚昧无知的人其:代词,这,那而:表示递进明哲:明智的人,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当:承担,主持重:形容词用作名词,重任居:处在某种地位大:形容词作名词,重大的地位。崇:推崇极天:至高无上的皇权疆:边界极限休:美好,福祉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形容词作名词)里,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难。以:“而”,解释为“用”)俭:形容词用作动词,行节俭厚: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厚的境界胜:战胜其:代词,自己的斯:这以:表转折长:形容词用作动词,流得长远句式:判断句,思考题:1.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什么观点?2.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比喻论证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望国之治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源不深而望流之远,反,正,排比句,排比句,比喻,简析第一段1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2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3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凡百:所有的景:大殷忧:深切的忧虑道:治国之道衰:衰微克:能够终:坚持到底盖:表示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岂:难道诚:诚心以:连词,来下:指臣民既:已经纵情:放纵情感今指尽情傲物:轻视他人行路:路人今指走路虽:即使董:督责以:介词,用震:威吓句式:状语后置而:表转折,相当于“但”“可是”怨:怨恨惟:只有,只是宜:应当,应该,1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阅读第二段,分析:,2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一、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征,字_,唐太宗封之为_,文集有_。疏是一种专用文体。,1、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3、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4、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5、魏征,字玄成,唐太宗封之为郑国公,文集有魏郑公文集,疏是古代臣子向皇帝陈述奏议的一种专用文体。,二翻译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翻译:我听说过,想要树木长得高,就一定要使它的根稳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就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国家安定,就一定要积聚自己的道德仁义。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翻译: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到危难,戒除奢侈而厉行节俭,道德达不到很高的境界,情感上不能够战胜自己的欲望,这也就象砍断树根却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泉源却希望泉水流得远啊!,3、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译:所有帝王,承担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为国家深切的忧虑进而使治道显著,一旦取得成功,道德就衰退。开始做得好的确实很多,但是能够坚持到底的却很少。4、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译:大概是因为他们处在在深重的忧患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他人。竭尽诚心,那么即使象吴、越那样敌对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个整体;轻视他人,那么骨肉至亲也会变成陌生人。5、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译: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恫吓人们,最终(人们)苟且以求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奔车朽索,其可忽乎?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其:副词,用在句首表反问,难道忽:轻视,怠慢君:做国君诚:果真可欲:形容词作名词想要的东西则:就以:连词来作:兴建安:使动用法使安定念:想到冲:谦虚牧:约束,修养下:居于之下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以为:把当作/认为敬:谨慎雍蔽:被堵塞、蒙蔽虚心:使心虚/一种谦虚的美德谗邪:形容词作名词说别人坏话的人正:使动用法,使正身:自己黜:排斥恶:形容词作名词奸恶的人所加、所及:名词性的所字结构。谬赏:错误地奖赏,解析第三段,思考题:1、本段从哪些方面提出了十思?,戒奢侈(第1、2条)戒骄傲(第3、4条)戒纵欲(第5、6条)戒轻信人言(第7、8条)戒赏罚不公(第9、10条),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宏:扩大,弘扬兹:此简:选拔能动词作名词有才能的人而:表顺承善: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意见则:那么者:的人尽:动词用完其:他们的信:诚信效:献出尽:尽情享受垂拱:(皇上)垂衣拱手,喻指轻而易举化:教化司:管理役:役使、劳损亏:毁坏、减损无为:指顺其自然治好天下,无为而治:古代儒家主张用德治民,不施刑罚。后多指寓治于教化之中。如:若政府官吏能无为而治不倒行逆施,不祸国殃民,那中国之强盛自然可至。现也指放任自流,不加约束的治理方法。家访中我们发现,正是由于家长的无为而治,孩子才会无所顾忌,并由此走上犯罪的道路。无为而化:古代道家认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是“道”,而“道”是无为而自然的,能守“道”,万物便能顺应自然的变化。,2、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作者理想的政治境界是什么?)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3、请你谈谈,魏征说的“十思”在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甲。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意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魏征的样貌虽不超过一般人,却有胆识谋略,善于让皇帝回心转意。总是触犯龙颜当面直言规劝;有时皇上非常生气,魏征却面不改色、若无其事,皇上也就息怒,不再发威了。魏征曾告假回家上坟,回来后对皇上说:“听别人说,皇上打算去南山游玩,一切已经安排妥当、整装待发。但现在居然又不去了,是什么原因呢?”皇上笑答:“起初确实有这样的打算,但是担心爱卿你责怪,所以就半路停下了。”皇上曾得到一只很好的鹞鹰,放在手臂上把玩,看见魏征前来,藏到怀中。魏征上奏故意久久不停,鹞鹰最终闷死在皇上怀中。,乙。武德末,魏征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即太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武德末年,魏征担任太子洗马,见太宗和太子暗中相互倾轧夺权,常常劝太子建成早做打算。太宗杀了太子以后,召见魏征责备他说:“你离间我们兄弟,为什么?”旁人都为他担心恐惧,魏征慷慨自如,从容回答说:“皇太子如果听从我的话,必定没有现在的灾祸。”太宗听了很受震动,对他厚加礼遇,提升他为谏议大夫。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用力。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魏征平素有治理国家的才能,性情又很刚强正直,不屈不挠。太宗每次与他谈论,都很高兴。魏征也很高兴遇到知已之主,用尽全力为太宗谋划。太宗又慰劳他说:“你所谏诤的事情前后有两百多件,都很称合我的心意。不是你忠诚为国,哪里能够这样?”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虑,多所弘益。太宗尝谓曰:“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近代君臣相得,宁有似我与卿者乎?”贞观三年,升为秘书监,参与朝政。他深谋远虑,提出许多补益的建议。太宗曾对他说:“你的罪过比管仲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更重,我任用你却超过齐桓公任用管仲。近世君臣相互信任,哪里有像你我这样的?”,六年,太宗幸九成宫,宴近臣。长孙无忌曰:“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太宗曰:“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征每犯颜切谏,不许我为非,我所以重之也。”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太宗大悦,各赐钱十五万。贞观六年,太宗驾幸九成宫,宴请近臣。长孙无忌说:“王珪、魏征,从前侍奉太子,我见了他们就好像见了仇人,没想到现在却同在宴会上。”太宗说:“魏征从前确实是我的仇人,但他尽心为国,应当嘉奖。魏征常常犯颜直谏,不容许我做错事,这就是我敬重他的原因。”魏征拜了两拜说:“陛下引导我让我说话,我才敢直谏。如果陛下不采纳我的直言,我又怎么敢冒犯龙颜、触犯忌讳呢?”太宗很高兴,每人赏赐钱财十五万。,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贞观七年,魏征代替王珪做侍中,加封为郑国公,不久因为生病请求辞职,太宗说:“我把你从囚虏之中选拔出来,委任你要职。你见我的过错,没有不谏诤的。你难道不知道金子在矿石中,有什么珍贵吗?经过良匠的反复锤炼就成为宝器,就为人珍视。我自比为金,把你当做好的工匠。你虽然有病,还不衰老,怎能让你就这样辞职呢?”魏征于是不辞职了。,太宗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臣又闻古语曰: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唐太宗说:“做天子的人,如果是有道之人,那么百姓就会推他做国君;如果是无道之人,就会被百姓抛弃,(百姓)确实值得敬畏啊。”魏征说:“自古丧失了天下的国君,都是在天下安定之后忘记了危难,处于天下大治的景况中而忘记了天下大乱的可能,这就是不能长久地统治国家的缘故。我又听古语说:“国君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载船,也能够颠覆船。陛下以为(民心)可畏,确实像您说的那样啊!”,4.联系全文,对文末太宗与魏征对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与魏征都认识到民心的可畏,认识到谨慎地对待民众的重要性。b、魏征告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唐太宗也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c、唐太宗正是认识到人心的可贵,才把本来属于敌人营垒的魏征收来为己效用。d、载舟覆舟的比喻着眼点是稳定和巩固统治,并不在于百姓,但统治者有这样的认识,百姓也能从中受惠。2.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唐太宗胸襟宽广一组是()太宗与太子阴相倾夺太宗为之敛容,厚加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卿罪重于中钩,我任卿逾于管仲深谋远虑,多所弘益魏征往者实我所仇,但其尽心所事,有足嘉者a、b、c、d、,d,c,唐太宗任用魏征,是因为他直言敢谏,太宗兄弟相争,魏征的才能,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征雅有经国之才雅:平素,向来b、性又抗直抗直:急躁,暴躁c、非卿忠诚奉国奉:献身d、多所弘益弘益:补益,增益3.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魏征原是太子的谋臣,唐太宗诛了太子后,本要降罪于他,但魏征以理抗争,终于使唐太宗宽恕了他。b、“王珪、魏征,往事息隐,臣见之若仇,不谓今日又同此宴。”这句话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厚遇魏征表示不可思议。c、魏征归附唐太宗后,觉得遇见了知己之主,因而对以前的所为感到惭愧难当,决心效忠唐太宗,竭尽其用。d、这段文字表明唐太宗任人唯贤,胸襟宽广,即使魏征这样来自敌对营垒的人也能不计前嫌,委以重任。,b,d,刚强正直,1、b()2、d(是说太宗兄弟相争,是说魏征的才能)3、d(a魏征没有以理抗争,b是说明长孙无忌对唐太宗肚量的赞赏,c魏征“对以前的所为感到惭愧难当”没有根据。)4、c(唐太宗任用魏征,是因为他直言敢谏),翻译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8分)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译文: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译文:,多次让他进入卧室,请教为政之道,我把你从囚虏之中选拔出来,委任你担任要职。,国君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也能够颠覆船。,丙。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风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秋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其人,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宋国蒙人。曾任蒙漆园吏,但不久辞去。史记上说,“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可庄周并未接受,“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庄子名周(约公元前369年-约前286年),楚威王听说庄子有才干,派了使臣,带了千金重礼,想聘他为相。庄子在濮水河边垂钓,他对楚国的使臣说:“千金是很重的财物,卿相是尊贵的地位。你难道没有看到祭祀用的猪吗?人们养它几年,然后给它披上绣花的衣服,送进太庙,杀了祭祀。到这时,它即使想做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猪也不行,你快走吧,不要玷污我。”他还问了两个使臣:“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是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用精致的竹箱装着它,用丝绸的巾饰覆盖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水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里自由自在地活着?”二位大夫此时倒很有一点正常人的心智,回答说:“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里活着。”,庄子淡泊名利,向往那种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次,庄子到楚国去,路上见到一个骷髅,他枕着骷髅睡觉,骷髅给他托梦说:“死了,就没有君主在上面,没有臣子在下面,也没有四季变化的事,能从容自在地与天地共久,即使南面而王的快乐,也不能超过这了。”,庄子不仅向往自由,还十分不满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髑髅之言说明了此点。,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这个故事我觉得表明了庄子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如同春夏秋冬。,庄子一书,道家经典之一。共三十三篇,其中内七篇,外十五篇,杂十一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自著,外篇、杂篇是庄子的门徒所著。,庄子散文是战国中叶最重要的散文成果之一。它的文章写得汪洋恣肆,不拘绳墨,变化无端,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庄子一书,风格独特,它把深奥玄妙的哲理与生动具体的想象融于一炉;它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丰富,善于对事物进行极细致、生动的描绘。鲁迅先生曾称赞他的文章说“汪洋辟阖,仪态万方”。书中的寓言很多。,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请欣赏图片,百川灌河,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湍急的水流,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奔腾的黄河,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平静的黄河,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宽广的大海,“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波澜壮阔的大海,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无边无际的大海,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成语辨析与运用,贻笑大方,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叹,生发起感叹。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开扩了眼界,感到自己的渺小而惊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不充分而感到无可奈何。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第一册p41)b.某领导任命的这位学科带头人,既不懂外文,又看不懂电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必背100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复习试题带答案详解(培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综合检测提分带答案详解(培优)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基础+提升】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真题含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我印象中的校园650字(7篇)
- 销售团队绩效评估报告模板业绩目标达成分析
- 安全知识培训大班简报课件
- 中级财务会计(第六版)课件 10. 所有者权益
- GB/T 19137-2003农药低温稳定性测定方法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套课件
- 水利施工组织设计范文(完整常用版)
- DBJ53-T-40-2011 云南省城镇园林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 《正确认识广告》课件3
- 学校体育学(第三版)课件第八章体育教学设计
- DB15T 2412-2021 蒙餐 蒙式牛肉丁
- 大学物理高斯定理课件-英文版
- GB∕T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 班级自主化管理工作总结
- 关于推进城管勤务机制改革提升城市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