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式自动投球装置研发与实验(论文) .pdf_第1页
助推式自动投球装置研发与实验(论文) .pdf_第2页
助推式自动投球装置研发与实验(论文) .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统解决方案 助推式自动投球装置研发与实验 邸俊峰,范映潭。曹彩平。向华州 (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七采油厂数字化与科技信息中心,西安7 1 0 2 0 1 ) 摘 要:目前油田在用自动投球装置由于设计缺陷、设备结垢等原因,出现卡球、切球、电机烧毁等故障较多。为 此,设计一种新型自动投球装置,在实现井场自动投球清蜡的同时,消除现有自动投球装置易发故障,切实保证油田井 场正常清蜡投球作业。 关键词:自动投球器;管道清蜡;数字化油田 l 研发背景 含蜡原油在原油管道运输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及 管道使用时间的增长,管道内壁结蜡将逐渐增多严 重影响正常原油集输需对管道进行日常清蜡处理。 投球清蜡作为管道清蜡最经济有效的办法在油田1 3 常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人工手动投球费时费力 且不满足现代数字化油田无人值守要求。自动投球装 置按照设定程序每天定时自动投球在极大减轻员工 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满足了数字化油田井场无人值守 运行的条件。 由于设计缺陷、设备结垢等原因,目前油田在用 自动投球装置卡球、切球、电机烧毁等故障较多。 以长庆油田第七采油厂为例2 0 1 3 年底共安装自 动投球器2 7 7 台能正常使用的1 8 3 台,设备正常率 仅6 6 。设备故障造成无法投球的井场有6 7 座占已 安装井场的2 4 。是造成井场无法投球的主要原因。 为此通过分析现有自动投球装置存在问题合 理设计开发自动投球装置各部分结构、优选可靠性较 高的零部件,开发一种能稳定运行、操作简单、故障率 低、满足油田数字化无人值守井场实际投球清蜡作业 要求的自动投球装置。 2 设计研发 2 1 结构选型 自动投球装置整体结构主要有球阀型与活塞型 两种利用球阀转动或活塞的往复运动将清蜡球放入 输油管道靠原油自压将清蜡球推走实现投球作业。 球阀型自动投球装置清蜡球储存在装球筒中当 球阀转至关闭输油管道位置时球阀中空部分与装球 筒连通清蜡球落入球阀中随后球阀带动清蜡球旋 作者简介:邸俊峰( 1 9 8 2 - ) ,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自动化。 收稿1 5 1 期:2 0 1 5 0 7 1 3 转9 0 。,球阀中空部分与输油管道连通( 输油管道处于 打开位置) ,清蜡球靠原油自压冲走。该结构在投球装 置新装的一段时间内使用尚可但随着使用时间增 长,逐渐暴露以下问题: ( 1 ) 装球桶直径与清蜡球直径相差不大,球阀转 动将原油带入装球筒,造成桶壁结垢、球体互相粘带、 球体泡涨,清蜡球卡在装桶中无法掉入球阀中。 ( 2 ) 结垢造成球阀内径变小,球不能正常掉人。 ( 3 ) 结垢后球阀转动困难,无法转到与管线平行 的位置,无法投球。 ( 4 ) 电机长期振动,球阀发生水平位置上的偏移, 清蜡球无法正常掉入球阀中。 ( 5 ) 清蜡球无法顺利投出时极易发生切球、卡球 现场,球阀卡在某个位置。电机超负荷运转,直至烧 毁。 ( 6 ) 球阀带入装球筒的原油较多,清蜡球被长期 浸泡装球时需放空。 ( 7 ) 小液量井场管道压力不足,清蜡球不易被冲 走。 活塞型自动投球装置左右活塞端面紧贴共同运 动到储球装置位置时,右端活塞停止运动左端活塞 继续运动,直到两活塞间拉开一段距离,清蜡球落入 左右活塞中间两活塞再共同运动将清蜡球带至原油 管道位置,靠原油管道自压将球冲走,完成投球作业。 该结构储球装置进油少清蜡球不会长期浸泡进而 由于结垢导致的卡球、切球现象减少,同时装球无需放 空。其主要问题: ( 1 ) 小液量井场管道压力不足时,清蜡球同样不 易被冲走,第二次投球时左右活塞靠近,造成挤球甚 至烧毁电机 ( 2 ) 操作复杂,设置不正确或人工操作错误时易 造成储球桶进油、挤球。 对比两种结构活塞型自动投球装置优点明显。 因此,助推式自动投球装置整体结构选用活塞型但 自动化应用2 0 1 51 2 期4 4 万方数据 系统解决方案 蓬蓁誊4 霪萋爹薹鍪? s 仍需改进优化使其适用于小液量井场同时简化操 作,避免人为造成的各类故障。 2 2 助推机构设计 现有自动投球装置在完成送球动作后均靠管道 自压将清蜡球冲走管道结蜡或压力不足时清蜡球未 被冲离放球位置再次投球时出现卡球该故障在小 液量井场尤为明显 助推机构设计思路:投球装置完成送球动作后不 完全依靠管道自压将球冲走增加助推机构将球推离 投球装置,进入输油管道。 2 3 装球机构设计 现有自动投球装置装球机构均采用立式简装结 构,依靠清蜡球重力落入球阀或活塞间。活塞型虽由 于装球筒进油少,球体泡涨、结垢造成卡球明显减 少,放球无需放空,但装有不同规格清蜡球时也易卡 球且投球数量不可控极易发生操作错误造成多投 球。 装球机构设计思路:采用轮盘结构,通过程序控 制轮盘转动实现每次有且只能投一个清蜡球可适 应不同规格清蜡球可随时看到清蜡球个数。 2 4 传动机构设计 现用自动投球装置部分采用液压传动方式但液 压系统存在泄漏走位不准确易卡球冬天须加电伴 热防冻实际使用问题较多。 传动机构设计思路:采用齿轮传动,具有运行平 稳、传动比精确、工作可靠、效率高、寿命长等优点。 2 5 承压设计 现用投球装置承压能力在5 m p a 以下井场扫线 时只能在装置后端或切换至旁通进行投球装置内部 及连接处管道长时间得不到清理结垢造成的卡球等 故障较多。 承压设计思路:新型自动投球装置整体承压能力 达到1 5 m p a 满足扫线要求于装置前端直接进行扫 线有效清理装置内部及连接处管线起到保养装置 作用,延长装置使用时间,减少卡球等故障。 2 6 控制系统设计 现有投球装置需现场设定收球间隔、伴热温度等 参数,且设置过程复杂手动投球时操作错误极易造 成人为故障;各类控制面板长期暴露,损坏严重。 控制系统设计思路:投球时间及过程固定,均可 写入程序进行控制无需任何人为操作:新型投球装 置无任何操作面板专业人员维护时通过插入手操 器进行操作有效避免人为故障及各类控制面板故 障。 4 5 w w w c h i n a c a a a c o m 自动化应用 3 助推式自动投球装置 助推式自动投球装置整体采用活塞结构如图1 所示,具有以下特点: ( 1 ) 放球无需泄压放空,贮球盘与活塞管通过控 制系统依次运动完成自动定时投球作业管线原油不 会进入储球筒。 ( 2 ) 储球装置采用轮盘式结构,适用于 西5 0 m m 不同规格尺寸的清蜡球解决了因不同规格尺寸球同 时放置出现的卡球问题实现每次都有且只能投一个 清蜡球保证了装置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并且可以看 到清蜡球的个数,便于操作。 ( 3 ) 具有独特的压力平衡机构,将活塞受到原油对 其的压力变为内应力减小了电机功率( 采用4 0 w 直 流电机) ,增强了机构的可靠性,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 ( 4 ) 具有独特的过油通道,两活塞在运球过程中, 整个输油管道仍然畅通无阻,不会产生憋压现象。 ( 5 ) 整体结构承压能力达到1 5 m p a ,井场扫线可 于井口直接进行减少装置结垢或部分管道结垢造成 的各类故障。 ( 6 ) 创新性地开发出了清蜡球助推功能。在清蜡 球到达管道位置后不完全依靠原油自压进入管道即 使在原油自压很小的情况下也能依靠助推机构将清 蜡球推出投球装置有效避免了小液量井场由于清蜡 球未离开投放位置,再次投球时出现的挤球、卡球等 故障的发生。 ( 7 ) 逻辑控制器及各类电器元件安装于防爆控制 箱内无任何操作面板正常自动运行时无需任何人 为干预有效减少了电器元件损坏及人为误操作造成 的各类故障。 f i :幕可i 一量量雪萎亏三芝。一 警 1 一一至遵# t 二_ 岛 :一+ i 蕊 :a 。a 一一9 霪l 囊霜藩l ? i ? 嘲二il 。 注:l 一齿条杆;2 一钢丝绳;3 一装球管;4 一驱动电机;5 - 阀体;6 一下连接 板;7 一下活塞;8 一排油电机;9 一推球机构;1 0 一排油机构;1 1 - 导向管; 1 2 一上活塞;1 3 一齿轮丝杠;1 4 一上连接板 图1 助推式自动投球装置机械结构 ( 下转第8 7 页) 万方数据 h m i 及p l c 控制系统 藿霪j 羹墨 ? ; 蔓*一:堂l o 、f 、1 _、1 图2 通用整流单元+ 逆变器系统 4l 2 过程系统功能 l 2 过程自动化系统根据待矫钢板的几何尺寸及 钢种等数据通过高精度矫直模型计算并进行矫直能 力极限校核后确定最优的矫直道次和矫直规程下 发给p l c 基础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矫直过程的自动 控制。l 2 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在过程机室设置一台二 级服务器。二级控制系统具有完善的自学习功能和离 线开发功能。系统结构如图3 所示。 二级控制系统在接收到p d i 生产计划系统或操 作工输入的钢板初始数据后根据设备的载荷及约束 条件,完成辊缝、矫直速度、弯辊量、负荷分配、矫直道 次等参数的设定计算下发给p l c 基础自动化控制系 统并完成矫直机控制区域内的物料跟踪 5 仪表系统功能 高温计主要用于检测进矫直机前钢板实际温度: 图3过程控制系统基本结构 热检主要用于检测钢板位置。 参考文献 1 崔普矫直原理与矫直机械 m 】北京:治金工业出版 社2 0 0 5 2 连家创矫直理论与卷取理论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 0 1 l 3 】张晨霞数据库技术 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 0 1 3 4 李新忠,葛思华电液位置伺服系统精度误差估计与 工程处理 j 机床与液压,1 9 9 6 5 黄雨华,徐有忠,等辊式矫直机的矫直变形理论新探 j 重型机械,1 9 9 9 6 】黄清华轧钢机械 m 】北京:7 台金工业出版社,1 9 8 0 ( 上接第4 5 页) 4 助推式自动投球装置改进 针对现场实验发生的故障对投球装置作如下改 进: ( 1 ) 助推装置改进。原助推机构依赖主电机运动 产生推球动作,由于内部压差,运动距离不够精确:现 在改为独立机构由一个单独电机带动保证运动独 立性和准确性 ( 2 ) 电压电流保护功能改进。考虑到机械的刚性 问题。原设计采用电阻限流,不允许电机输出超过额 定功率。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允许电机过载至 1 4 0 添加电流检测如果机械结构运行所需电流过 大,电气自动将运行模式切换至脉冲模式( 1 0 s 推进、 2 s 间隙,重复动作两次如果机械还处于无动作状态 8 7 1 f 1 n f c h i n a c a a a c o m 自动化应用 则,自动停止工作并报警) ,直至检测到某限位触点, 电气再切回正常运动模式避免电机推力不足造成投 球装置无法运行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