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北市吳興國小協同教學實例本文論述以學生為主的協同教學策略,說明如何逐步落實在台北市都會區學校。文中舉出吳興國小如何從傳統教學到協同教學的歷程。並以一個高年級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的實例說明協同教學的意義與方式,從實際的過程中逐漸獲得老師、家長與學生的認同。最後也提出實施協同教學的一些省思,並建議在實施協同教學時需給教師多方面的支持。吳興國小位於台北市東區,創立於民國五十七年,有32年校史,校地面積僅18534平方公尺。含普通班85班、幼稚園4班、托兒所1班、啟智班3班、身心障礙資源班2班、情障巡迴班1班、病童班1班、多重障礙班6班、成教班 2班、夜補校3 班。共108班,師生3000人,硬體設備有電腦化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游泳池、電腦教室3間,catv傳播系統等。本校屬於台北市信義區管轄,北面有台北市市政府、市議會、世界貿易中心等政經中心,西邊鄰近台北醫學大學、台灣神學院,東方靠象山、拇指山等郊山資源,南與文山區接壤,有糶米古道相通。居民原以務農、勞工、軍公教為主,多為外來人口。近年來由於信義計畫區內政經機構移入,電影、百貨商圈逐漸形成,企業團體也進駐,人口逐漸增加,舊有的魚池、菜園,已變為高樓大廈了,僅在靠近山邊有幾戶花農,依稀可見傳統建築,少見農村景觀。附近仍殘留一處曾鼎盛一時的德興礦坑口,供居民捕捉舊時採礦社區風采。由於居民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在人文、自然環境變遷下隨著改變,社區結構逐漸發生變化,學校文化也隨之調整。貳、發展歷程 民國八十三年410教改聯盟在台北街頭誓師,掀起社會各界關心學校教育品質的浪潮,接著教改會提出帶起每一個孩子的教育願景,各界期待校園做一些變革來呼應教改。於是開放教育、多元評量、廣設高中、師資多元化-等教改策略相繼出現報端,位在台北市市政府旁的吳興國小也參與教改實驗計劃,追求符合學生未來生活需要及社會需要的教學策略。參與實驗計劃班級開始發生改變,衝擊著其他教師嚐試改變,如戶外教學、質化評量等,接著新式家長會接受教師會邀請,開啟了親師合作的契機,協力對家長、教師進行開放教育的宣導工作,喚醒教師認知到教育內容的可變性。加上行政配套措施陸續展開,例如教務處與教師會協商後,將三次定期考查改為每學期一次多元評量和兩次的紙筆測驗;也指導全校教師在每學期開學前,擬定教學計劃,並在班級家長會中向家長說明,以尋求家長協助教學計劃的實行。校園裡發生了一連串的認知衝突與省思,使得更多親師投入教學改革工作。一、發展背景(一)他山之石 走訪日本、美國小學得知在美國,包班制是課程統整非常重要的策略。國小一到五年級除音樂、體育安排科任教師外,其他均由級任老師負責教授;而日本國小教師編制平均每班也只有1.1位教師(日本文部省教師配置計劃,1990),實施個性化教育的學校採tt教師群,可合班上課、也可分組進行活動。吳興國小教師們在走訪日本後,發現想達到學生個性化、適性化教育精髓,就是要打破單一導師的封閉式班級教學,若改採tt協同教學,透過教師專長互補的合作方式,可完成豐富學生的學習環境。在教師1.5人的編制下,兩班可加派一位教師的方式,可見在我國現行教育現況下組成教師群是可行的。(二)擬定協同教學說帖八十七年五月間,學校擬定協同教學說帖與擬定教師群協同教學實施計劃,試圖遊說老師加入實驗行列。雖然該計劃迄今仍無法完全實施,但三年來,已有許多老師自主的嘗試實驗,也有相當績效。有鑑於台北市國小教師編制預定逐年調整到1.8位。屆時,若教師任課仍採目前配置方式,會走向分科更細的教學模式,違背了九年一貫課程方向。因此,本校無論小班教學實驗或試辦九年一貫,都鼓勵教師在學校現有條件下,嘗試各種協同教學模式,而協同教學將會是未來課程要採行的重要教學策略之一。二、協同教學的發展歷程 近幾年來,本校從傳統教育的模式中走入開放教育,逐步地引進協同教學實驗,期間歷經一些活動與自我成長,大致過程如下:(一)教師自組日本教育參訪團教師在八十七年元月自組開放教育參訪團,赴日本名古屋參加緒川小學慶祝二十週年校慶所舉辦的個性化教育教學研究成果發表會,也順道參觀卯之里、池田等實施個性化教育聞名的學校,這些學校以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為主。在參觀的過程中獲知這些深具專業能力的日本教師,實施教師群協同教學,發展符合學生個別需求之學校本位課程,編製所有課程所需之學習單,而不仰賴制式化課程或統一課本,吳興教師受日本教育方式的啟發,深感國內教育改革的急迫性。(二)日本教育分享會從日本返國後,吳興教師體驗到做教學改革時需要更多的同儕同行,於是將訪日的見聞匯整後在八十七年三月底自發性地舉辦日本教育分享會,將日本行所獲得的資料分享給有興趣的老師與家長們。自此,本校教師在課程設計中的主體意識遂被引發,在課程設計與教學上有著極大的突破。(三)協同教學說帖八十七年五月學校擬定協同教學說帖及協同教學實施計劃,向全校教師介紹協同教學模式,以期能漸進地將協同教學納入課程中。(如附件一)(四)加入教育部推展小班教學精神實驗計劃八十七學年度全校四十多位科任、級任教師,加入小班教學精神實驗計劃,每週聚會一次,低年級以年級為單位,中高年級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教師群分組討論。(五)專業對話日本教育分享會後,台灣大學心理系吳英彰教授有感於吳興國小教師有二十餘人熱心於教育改革工作,於是答應從八十七年五月份開始每逢週休六撥一整個上午時間與吳興國小校內外志同道合教師展開專業對話,歷經年餘,從教育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的面向討論目前接觸到的教育問題,進而探尋彼此的教學行為模式,各自澄清自我的教育信念,重新反思自己的教學系統。期間不斷辨證教師信念,不時回到教育本質來思考教學行為,對教師群往後發展創新教學有很大的助益。 (六)教師群協同教學初步實驗八十七學年度適逢創校三十週年,全校教師以統整現行教材為主,擬定主題式教學計劃,並以學校過生日為共同主題,進行了學校本位課程的研發以及級任、科任教師群的協同教學實驗。(七)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與運作在全校教師順利完成三個共同主題之課程研發後,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計劃暨課程發展委員會組織章程在八十八年六月經校務會議提案通過後,遂敦聘教師、家長、行政代表等十五位擔任課程發展委員會委員,依功能分會議組、研發組、推廣組、行政組、諮詢組,邀請台灣師大張國恩教授、健康國小簡馨瑩教師、本校退休教師蘇盛雄等為諮詢委員,進行學校本位課程之討論與研發。(八)課程目標之建構參照開放教育理念、小班教學之精神,及吳興地區特性、學校特色、家長背景等條件,擬定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計劃,學校共同願景、學校圖像、兒童圖像、教師圖像與家長圖像等,並由教師、家長、學生分別分組討論與多次修訂後形成共識。(九)為協同教學奠基八十九學年度增聘三峽台灣省教師研習中心趙鏡中博士、范信賢研究員指導課程研發,方淑貞老師、吳惠玲老師擔任全語言教師培訓,八十九學年度市立師院初教系高新建教授加入諮詢小組。另與研華文教基金會、翰林出版事業股份公司合辦為期六週多元活潑教學工作坊與生活趣味數學工作坊,不僅提昇教師課程研發能力,也提昇教師創新教學之能力,期能為協同教學奠定根基。 三、本校實施協同教學概述由於少數教師教學型態的改革,經由台灣立報以主題報導方式呈現而引起教育界關注,加入不少支持性的校外資源,讓教師相信教改的路並不孤單。經多方的鼓勵,教師陸續將本身教學革新的心得以專書或研討會方式分享出來,以下就是曾經公開分享的各種協同教學的實例。(一)85學年度單班型協同教學本校五年級的一位級任教師潘芸曾邀請一位四年級自然科任教師王秀津支援象山戶外教學活動,兩位教師嚐試攜手規劃蝸牛跨學科(語文、自然)的協同教學,讓學生有一個知性與感性兼備的學習經驗。(二)86學年度同學年型協同教學自然科任教師王秀津邀四年級的六位級任教師張瑞美、楊蓓莉、廖本哲、李麗容、溫慧玲、鄭瑞芬一起進行參觀鄉土教育資料展的跨學科協同教學,加深學生對蝸牛種類的學習,並邀請國語日報社呂天從先生做現場分班解說蝸牛的習性。(三)87學年度主題式協同教學嘗試1.低年級班群的課程討論與綜合活動的合作教學本校四至五班教師針對一起去公園玩吧的學習單元做分工,共同設計活動、學習單與進行綜合活動部分的合作教學(詳見台北市教師會87年國小教學會後報告)。2.高年級主題式協同教學以學校共同主題學校過生日為單元,由級任主導,與該班科任教師統整課程,實施各科聯絡教學。另外針對象山體驗活動的單元實施協同教學(詳見台北市89年度九年一貫課程研習手冊)。3.跨學科的協同教學針對花忍者人權教材的融入教學,由王秀津老師邀請社會科任蘇寶枝老師、級任黃淑娜老師、吳秀足老師一起討論,一起大班教學、小班分組教學,進行跨學科協同教學(詳見台北市教師會87年國小教學會後報告)。4.引入社區人才型的協同教學在本校學校過生日本位課程的教學中曾引進社教機關義工人員、社區耆老、退休教師進行協同教學,如:吳興小故事、看星星。目前此階段之協同教學模式正在推廣中,並在聯經出版的海闊天空系列專書中詳載。(四)88學年度跨學科班群協同教學實驗六年級三個班的級任葛琦霞、吳秀足、林春珠與科任王秀津等老師,進行協同教學實驗計劃,由王秀津老師擔任三班級的自然與社會科科任,成為副導師,其餘藝能科仍由其他科任擔任,從學生學習成果發表會與自我評價與回饋單中,獲知實施成效良好。實驗結果曾以協同教學模式初探-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為例一文在國北師院南北教育對話論壇發表及以社會科邁向良質教育路以我們的世界氣候篇協同教學為例一文在2000年亞太地區整合型社會科課程國際研討會中發表,皆獲好評。(五)89學年度班群協同教學現況1.主題式協同教學低年級共28班分6個群組,進行九年一貫課程之研發。(1)一年級進行大手牽小手、注音符號過關評量、中強公園之旅等學年綜合活動之協同教學。(2)二年級由鄭秀英老師帶領班群進行相見歡、大家來演戲、理財高手提燈猜謎等班群協同教學活動。以理財高手為例,本次購物活動,學生必須事前有計劃的購物,從中學習如何支配自己的零用錢。2.同學年所有班級型式的協同教學三年級一至四班,由黃敏、邱瑜穎老師領銜,採橫向協同、異質領域的協同教學實驗。如新與舊文字萬花筒等主題,分別在教室、活動中心、中強公園等地進行分站教育活動。以新與舊協同教學活動為例,原四個班的班群協同教學活動,由於學年老師參與意願強烈,因此變成學年的協同教學活動(共14個班),由此可知有更多教師有意願投入協同教學的行列。3.跨領域多班型式的協同教學:(1)五年級五、六、七班和王秀津老師一起進行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與語文、數學、體健等學習領域之協同教學實驗。如:參觀市議會之旅單元融入人權教育的主題教學而成跨領域協同教學。(2)五年級二、三班由社會科任陳靜宜老師配合級任進行以社會科為中心之教學。行政組織(整合資源)彈性班級規模專業座談彈性教師配置協同教學教師合作(發揮特質)教學動機人際互動提供創造力教學情境(運用資源)戶外教學多元學習角社區食品場學習團體(班級經營)興趣 大班風格 小組教學計劃(統整課程)主題設計綜合活動 【圖一】協同教學關係圖 90.3.22製圖 進行協同教學除了是一個不同於傳統的教師指導型態外,學生可以在活動的進行中被關注到個別性、學習速度、學習成就、興趣、特色,使得學生能在教師所規劃的多元、豐富環境中學習。若能兼顧到學生的適性問題,教學前教師群需規劃課程,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力設計教學活動。另外,整合資源的行政系統也是進行協同教學的重要環節,它可以協助教師運用資源來達成照顧每一位學生的教育目標(如圖一)。本校教師多年來追求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改革理想,從事了多種型態的協同教學方式,每一種方式為了達到學習目標,採用的資源條件皆不同。表一為近年來吳興國小在追求教育改革所實驗出來的協同教學活動,讀者經由此表就能對本校的實驗實例做更進一步的理解。並以其中一個高年級的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為實例詳述協同教學的運作方式和省思。【表一】吳興國小協同教學實例一覽表 分項標誌 協同教學教導團體類型實例實施時間學生背景學習領域教導團體規模指導型態學習的特色教學特色蝸牛85年11月五年級一班35人自然與生活科技語文1位級任1位他班自然科任班級分組型教師自編教材 飼養蝸牛活動體驗活動自然教師、語文教師合作指導學生指導學生撰 寫體驗報告納入社區空間看星星87年10月88年5月五年級6班210人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6位級任1位自然科任4位退休教師20位家長8位天文義工教師、義工 合編教材加入社區人才 加入社教機構義工同一學年大班教學跨學年班級運用充氣式星象儀觀星同一時間多數班級夜間戶外觀星運用天文解說教師做天文小常識的引起動機活動運用錄影帶教學生觀察星座的技術象山體驗活動87年11月五年級一班35人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1位級任1位自然科任齊一指導教師自編教材檢視象山植物與校園植物的生態位置體驗活動配合學校過生日主題設計做一個評量式學習活動納入社區空間火腿三明治變麵包88年4月四年級一班26人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一位級任一位他校教師兩位行政人員二位社區麵包店師傅二位家長引入社區人才型社區麵包廠指導現場實務家長助理型 實際調查同學早餐需要,經共同討論後,改變教師原有教學計劃,以自己的需要進行學習課程由學生討論出來納入社區麵包店製作工廠我們的世界氣候篇88年9月六年級三班91人社會語文三位級任三位實習教師一位自然科任隨機指導大班教學教師群自編教材加入教師型 合作學習 室內虛擬體驗活動自由選擇順序學習自由操作儀器來閱讀資料教師設計虛擬式的體驗情境 教師佈置室內動手操作的視聽器材和資料學習單在校內完成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88年10月六年級三班91人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數學三位級任三位實習教師一位自然科任隨機指導大班教學定點解說教師群自編教材加入教師、行政人員、家長型小組合作獨立探索學習 戶外體驗活動學生依自己關心的主題製作多元式報告發表概念構圖評量營造個別探索的空間學習單學生互評學生自我評量學習親子共評努力程度華江橋雁鴨公園88年12月六年級一班25人自然與生活科技一位自然科任兩位野鳥學會資深義工(本校退休教師)齊一指導加入鳥會義工、退休教師型小組合作 行前學生自行設計學習單選擇學習問題 學生自定學習材教師僅設定一個學習活動小組討論選擇學習問題納入建設局資源數學競試89年1月六年級三班91人數學三位級任三位實習教師兩位科任教師一位他校主任即時個別指導教師群自編教材加入教師型小組合作學生可即時得到教師個別指導學生可自行評估自己的數學能力和演算能力 糶米古道89年6月六年級一班35人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三位社區老伯一位社區老太太社會科任一位級任社區人 士實際指導型從古道、廢棄礦坑、嶺頭謝家古厝體驗昔時生活以鄉土語言進行學習學生體驗昔日先民的文化納入社區空間跳蚤市場89年10月三年級十四班490人數學四位級任教師一位實習教師同一學 年所有班級型引入家長型實踐惜物愛物行為親師事前共同鑑價學生體驗實際消費行為生活化的數學活動商店購物遊戲89年11月二年級四班140人數學綜合活動生活三位級任教師一位實習教師家長約10人家長助理型分站購物學習分班級進行學習學生事前需規劃自己的消費額家長參與輔助教學活動參觀市議會之旅89年11月五年級三班110人社會三位級任一位社會科任市長兩位市議員市議會公關室人員大班學習教師群自編教材社區仕紳(市議員)參與講解說明型 與成人(市議員)面對面溝通的體驗 融入人權教育學生可觀察 到 成人表達意見與處理公共事務的流程納入政府機關設施 開商店90年1月五年級二班70人社會數學一位科任二位級任家長支援型開店實作每班6個攤位分組進行自行規劃開店事宜提燈猜謎晚會90年1月二年級四班120人綜合活動藝術與人文四位級任一位實習教師家長30人家長助理型學生依花燈製作流程,從蒐集資料、討論、打草圖等步驟一一紀錄再做出成品配合節令,舉辦晚會發表成果並邀請家長參與親子提燈猜燈謎 90.2.1製表參、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實例本校已從事多種的協同教學實驗,獲取了各方面的經驗,並在研習會或發表會上提出了心得分享,期待的是有志一同的老師能從中看出協同教學的優劣。為了更進一步說明協同教學的實施細節,本節以實例說明,從成軍、計劃到實行的整個過程,相信由於這個例子的實況說明,能分享出更多的經驗。一、教學群的成軍(一)教師群簡介一位社會科與自然科的科任教師和三位級任老師為主軸,她們都曾為吳興教師會投入心力,並有心想改變教師工作和學生學習環境。一起參訪日本教育,加上這三位級任教師所帶領的實習教師組成教師群。同時也邀請有心了解協同教學運作的五年級社會科蘇寶枝老師和基隆深美國小顧翠琴主任共同擔任此次協同教學活動的觀察人。教師群學經歷資料如表二。【表二】教師群學經歷表教師性別年資職稱專長林老師女28高年級級任老師數學科、戲劇教學吳老師女23高年級級任老師語文科教學葛老師女11高年級級任老師全語文教學、戲劇教學。王老師女24高年級科任老師自然體驗活動、教師成長團體帶領人蕭老師女0實習教師新竹師院師資班畢業林老師 女0實習教師國北師院社教系畢業楊老師女0實習教師國北師院社教系畢業 89.3.9製表(二)組織教師群的動機暑假中,四位老師聚在一起喝茶,聊下學期的班級計劃的時候,談到既然學校發展本位課程,下學期定了兩個共同主題,我們來想一想有沒有三個班級可以共同做的教學活動,大家來嚐試小型、單點的協同教學模式。試試看老師們和學生是不是可以兩蒙其利?,透過共同討論後,決定以社會、自然、語文、體育、數學做教學活動,以單一教學活動來試試協同教學的可能性。(三)教師們腦海中的協同教學首先,老師們思索的問題是:如何讓教材內容是統整的?學生學習方式多元化、適性化的?以現有的教育人員搭配,輕鬆來做協同教學?不限於個別條件下才能進行,適用於其他學校,能提供給他校同儕討論、參考。否則,不能被廣泛應用的教學模式,勢必落入教育理想層面,成為空談。(四)擬一個協同教學計劃表接著將共識撰寫成計劃表(如附件三),主動提出一份協同教學計劃,請教務處幫忙安排老師們在下一學期中有一整個下午共同不授課的時間,來做協同教學課程研討;並商請課務組,將三個班的自然與社會課做塊狀排課,一方面減低協同教學時,對其他課程的干擾;一方面,有利於順暢的進行課程統整活動,減少教學活動時間被分割的困擾;教室方面請總務處安排三個班級在同一層樓面,以便共享班級教學資源及方便做班際聯誼。二、教學前教師的思考(一)安排實地體驗活動要讓學生的學習有興趣,想要學,那麼,本學期自然科的單元中地層是學生較少先備知識的新經驗,也是和學生日常生活中少有關聯的學習素材,學生若僅在教室中閱讀書面資料或看看錄影帶是不容易建構學生的地層概念。若在這一單元中,有一個直接體驗的機會,相信學生會學得更快樂些!(二)學生依著自己的興趣做主題報告開發學生的優勢智能是規劃探索東北角地層協同教學的出發點。老師預設學生的學習往往與學生的實際學習經驗不同。若要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勢必要將學生的選擇空間保留下來。於是,我們決定三個班在同一時間到東北角去,學習活動地點是由老師預先勘查設定的,當日老師僅做引導性的學習單和三處定點解說(福隆沙嘴、龍洞四稜砂岩層、鼻頭角的正斷層)。其餘,由學生回到學校後,依自己個人體驗經驗來回顧自己的新發現,並將經驗組織起來,再呈現到主題報告中。報告的形式可以依著學生自己的風格以口頭、書面、寫詩或演劇呈現,內容以學生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探究,蒐集資料後整理重點做加深的學習。(三)舉行學習發表活動從不同形式的學習發表中,發現學生在相同情境中,會發生不同的個人經驗。除了個人透過發表,將自己所觀察到的以不同形式說明自己所關心的地方外,也培養學生發現個別差異並學會尊重他人與欣賞同伴的態度。(四)增加學生人際互動的機會邀請參與教學活動的行政人員、家長、教師,和學生一起來討論學習內容,藉此,讓學校行政人員、家長更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色,在將來的學習中,可以主動提供更多個別性的支持。三、擬定探索東北角地層協同教學活動(一)規劃細部教學目標以往單一任課教師是無法輕鬆完成教學準備工作,然而在協同教學中,參與的老師以群體合作的方式承擔教學準備、教學指導計劃與教學評量等工作,同時在建構教學活動設計時,可針對自己提出來的理想,一個一個的規劃教學活動目標。(二)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活動1.活動主旨(1)培養學生由直接參訪的經驗觀察地層的形貌,並且能解釋成因。(2)學生從實地體驗中能發現流水與地表的交互作用關係。(3)透過實地的觀察,加上老師們不同的引導方式,培養學生虛心客觀的態度。2.學習重點(1)能讀圖說明東北角的位置。(2)能用自己的方式傳達各種地層的特色。(3)能發現各種海蝕地形的形成原因。(4)能解釋地層與地殼變動的相關性。(5)能透過小組合作方式,完成學習活動。(三)探索東北角地層學習成果發表會1.活動主旨(1)培養學生珍惜自然,關懷大地(2)透過發表活動,體會地層、地形的美(3)提供學生對地層有更寬廣的認識(4)提供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支持(5)透過發表活動,增進學生人際溝通技巧 2.學習重點 (1)能佈置發表會的場所(2)能用自己的方式清楚的傳達主題特色。(3)能發現同學作品的優點。(4)能專心的聽,並使用正面的回饋。(5)能透過互動方式,完成發表會中的學習活動。四、發展教學內涵老師們想從增強學生多元智能發展來統整學習,由多元教學觀點切入,找出最適合學生學習的起點,不斷的利用高層次認知技巧,如綜合、分析等,來提昇學生的思考能力。也在學生個別活動時間或活動範圍小的地方規劃靜態或需要集中注意的探索活動(如附件四)。另為了顧及戶外教學學生安全,邀請家長實質負擔觀察學習狀況的教育責任(如附件六)。(一)學生學習活動教學計劃教師群每週二下午固定聚會針對教學活動討論,分別提出自己對此次教學的具體意見,再彼此找出最大的交集,確定教學計劃,詳細內容如表三。【表三】探索東北角地層教學計劃實施期間:88.9.18-88.11.11學習時間:共二十五節課完成 小單元科目學習時間具體目標學習內容評量內容學習型態教學資源1.認識地層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2節 能畫出地層圖 能說出地殼變動的成因 能解釋地層落陷的原因地層的基本認識,繪製地層圖,河流的作用力,認識地層初始堆積。口頭詢答繪圖小班學習實物投影機地形圖書2.台灣的地層自然與生活科技2節能說出台灣地層特色地層錄影帶欣賞-台灣八種地層特色(如:野柳、東北角、花蓮、石梯坪、墾丁、苗栗、桃園、月世界)心得報告小班學習台灣地層錄影帶3.集集大地震自然與生活科技語文5節 能在地圖上指出車籠埔斷層的位置 能舉例說出地層變遷和人們的關係 能描述災後的事例探討921集集大地震地殼變動情形(斷層種類、地貌改變、人文變遷、國際觀、救災與關懷、地震防身術)學習撰寫主題報告和新聞報導介紹巨人的告白地震的抒情文賞析主題報告簡易心得新聞報導小班學習新聞報導網路資訊雜誌報導時事短文4.行前說明自然與生活科技語文1節能在地圖上找出東北角的位置東北角的地理位置介紹口頭詢答十班大班學習幻燈片投影片5.行前說明見聞篇自然與生活科技語文1節 能說出地貌形成的原因 能舉出東北角海岸地形的名稱 能欣賞同儕的作品 東北角特有地層型態介紹,海岸地形介紹(福隆砂嘴、海岬、海灣、雙溪口、龍洞層、四稜岩層、海蝕崖海蝕平台、風化岩、海膽化石、層理、節理、鼻頭層、南港層) 展示地震主題報告與參考資料口頭詢答三班大班學習實物投影機,東北角海岸圖書6.行前暖身篇語文體健1節 能說出外出安全注意事項 能寫出自己的感覺三人折疊詩習寫(雨的心情)活動前概覽學習單 討論活動中注意事項口頭詢答小班學習學習單7.探索東北角地層自然與生活科技語文空間人文與藝術7節 能讀圖說明東北角的位置。 能說出各種地層的特色。 能發現各種海蝕地形的形成原因。 能解釋地層與地殼變動的相關性。 能透過小組合作方式,完成學習活動。沿途觀察地層形貌福隆玩沙、觀察雙溪口、砂嘴、測量管理局位置西靈巖寺旁觀看龍洞層與四稜砂岩層龍洞海洋公園閱讀解說資料、海蝕平台龍洞灣戶外教室探索鼻頭層的秘密、進行與石壁對話的體驗活動、觀察斷層的形貌南雅風化岩欣賞、進行讚美南雅奇岩三人摺疊詩體驗活動學習單自評家長觀察紀錄隨行教師觀察紀錄小組合作學習直接體驗學習隨行家長東北角管理處攝影機實驗材料照相機8.分享時光語文2節能發現同儕的作品特色分享學習單中旅行經驗,自己以隨意貼與作者對話討論行程中見聞。互評小班學習隨意貼9.發表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語文人文與藝術3節 能佈置發表會的場所。 能清楚的傳達主題特色。 能發現同學作品優點。 能專心得聽,並使用正面的回饋。 能透過觀察方式,完成發表會學習活動。 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成果發表籌畫、主持、善後由學生自行實踐 形式有書面報告、學習單分區展示、地震主題報告、口頭報告、朗誦詩加小組表演、朗誦詩加音樂、朗誦詩 加字幕呈現、戲劇演出、口頭說明加海報展示、現場導覽 小組分享發表會心得觀摩自評教師評量大班教學學習過程多線型他班老師視聽器材家長行政人員10.構圖式評量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1節 回顧新學到的內容 小組共同建構出概念圖.以虛心的態度給予同伴回饋 回顧本主題活動學到了什麼?畫概念圖分享建構概念圖時的想法概念圖總結性評量小班學習實物投影機學習單 88.12.1製表(二)教師的教學設計討論過程教師群利用周二下午共同沒課時間,聚集在教師會辦公室討論教學計劃、內涵、策略和評量,整個教學指導流程如圖二所示。1.討論主題的次概念教師群先將自己專長的學科中與地層主概念有關的次概念寫在便條紙上,例如:成分、地殼變動、生命、變遷、河流作用、岩石、海洋、排列-等,再依教師群先前的決定(體驗活動、個別探索-)、活動時間(一整天)、原有課程內容計劃一一討論核對,將教師專長、教學時間、學生能力無法辦到的次概念排除,確定此次主題活動想要完成的主題概念網。2.安排戶外活動內容由科任教師將東北角教學資源對其他教師做粗略說明,然後教師群一起商量當日學生可以進行的活動內容,並決定採用學習單的方式說明活動內容。此種方式可減少學生到東北角時,只忙著紀錄而無心觀察探索。3.依教師專長分配教學準備工作科任老師照著討論結果草擬教學活動和學習單;級任教師分別擔任家長聯絡事項、遊覽車租賃與學生旅行平安保險事宜、向行政人員協調公文、學生便當、學習單影印、學生外出手續;實習教師準備當日教學實驗器材。學習單經討論後付印,出發前分送到學生手上,級任教師利用導師時間進行學習單概覽和提醒外出安全注意事項。4.戶外教學的學生安全考量事前教師群分別提出自己實施戶外教學的顧慮,再就問題充分的討論後決定解決策略,原則是91位學生的安全問題,由每一班邀請至少五位家長同行,每一位隨行家長有六位學生要照顧並且觀察該學生的學習狀況。在危險性較高的地點(龍洞灣戶外教室、南雅奇岩等處),盡量安排靜態的活動,如:與岩石對話、讚美南雅奇岩三人摺疊詩,以減少成人可能照顧不及。5.學習發表會的準備由於前次社會科的協同教學學習單在校內時間完成,部分學生反映對於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探索時間不足,所以此次學習成果,教師群希望學生以自己關心的主題報告呈現,利用兩週自己的課餘時間來進行研究,用自己優勢的智能呈現學習經驗。選擇實施時間,大家決定以週五上午來進行,原因是三個班只有一位音樂科任教師在週五上午上課,對其他未參加教師群的科任課做最小的影響。由於級任老師提出學習成果發表會佔去國語、數學課時間,會有趕課壓力,於是實施成果發表會當週自然課留給級任教師自由運用,科任教師做成果發表會的準備工作或個別組別肢體表演、戲劇表演的指導工作。6.學習發表會的教師任務發表會前,三個班及學生依班級風格做發表會工作分配:十一班運作口頭發表(蒐集發表內容、排定發表順序、道具佈置)十二班會場佈置(書面報告區、壁面佈置、製作宣傳海報)十三班現場導覽工作(會場秩序、駐站解說、接待來賓)教師群依本身專長以及班級學生任務適時給予指導。7.教學效能檢視依照學生的自評表(如附件五)、家長學習觀察表、觀察人以及教師群自我教學效能表(如附件七),就欠佳部分提出檢視,作為下一次實施教學的參考。此時發現教師群的社交技巧(信賴、傾聽、詢答、接納、解釋的能力)仍有成長的空間。教師群討論修正階段實施東北角地層之旅確立教學重點分配行前工作東北角勘察學習單定稿確立指導活動指導發表會的準備工作行前說明學習評量實施發表會主題總結性評量主題報告討論活動教師群實際操作階段【圖二】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的教師指導流程圖 90.3.9製圖 五、快樂的出航(一)學生簡介學生學習風格除了學生本身的特性外,還會受到師生互動關係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協同教學時,更須通盤考慮學生背景。學生班別、人數、背景與級任教師關係,學生狀況如表四所示。 【表四】學生狀況表班級別人數 男女背景級任老師11班33人1716師生共處一年。林、蕭老師12班34人1717師生共處一年。吳、林老師13班24人1113師生共處五年的教學評量改進班。葛、楊老師 89.3.9製表(二)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學習活動及教師指導流程參考日本緒川學校的教學活動案後,把學生當時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容與教師進行的指導行為以及教師的教學準備,依自己的教學實際狀況擬定表格如表五來說明教師與學生的教學時態。表中的為學生學習活動,為教師指導內容,實施時間。【表五】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學習活動及教師指導流程表 時間地點學生學習活動和教師事前準備及當時任務學習型態科任教師級任教師實習教師家長時間蒐集地層資料蒐集集集地震資料地層的基本認識地殼變動的影響介紹集集地震的現況自然與生活科技原有教材上課課時間外加科任教師運用自己授課時間蒐集921地震的相關文章分享心得報告集集地震資料蒐集閱讀巨人的告白抒情文撰寫心得報告語文課時數外加級任運用自己授課時間協助學生蒐集資料小班學習自然240分語文120分地點各班教室40分地點各班教室40分40分地點各班教室 拍攝車籠埔斷層帶幻燈片 蒐集東北角海岸管理局出版品 租借地層錄影帶指導地震主題報告的內容要項台灣十大地形景觀錄影帶欣賞解說地形景觀特徵和地層類別解說921車籠埔斷層帶震災幻燈片 解說逆斷層的現況自然與生活科技上課時間實施編寫主題報告、新聞報導、海報製作語文課時間實施指導撰寫地震抒情文式主題報告小班學習40分11、12班教室 撰寫學習單綱要、經教師群共同討論後,完成學習單三人摺疊詩習寫語文課內實施以語文教材為題雨的心情練習三人摺疊詩體驗活動方式小班教學40分40分音樂廳教師群利用暑假、週六兩次前往探勘東北角定點解說地點、體驗活動和用午餐的場地,介紹東北角地理位置級任教師共商一節課實施 外聘教師六年級十個班級一起大班教學 協同教師共同學習介紹地形景觀、東北角特有地層型態、海岸地形(福隆砂嘴、海岬、海灣、雙溪口、龍洞層、四稜岩層、海蝕崖海蝕平台、風化岩、海膽化石、層理、節理、鼻頭層、南港層)級任教師共同研商出一節課實施 科任教師上課前到教務處填協同教學計劃表 科任教師製作地形名詞閃示牌科任對全體學生做介紹 級任將地形景觀閃示牌貼在白板上實習教師確認實物投影機狀況、場地、拍照大班學習大班學習40分各班教室級任發下家長說明信,約定遊覽車洽辦行政業務如:學生保險家長同意書、經費預算書、戶外教學申請書、學習單油印、午餐準備實驗器材照相機攝影機概覽學習單討論戶外活動禮節、安全問題學生分組工作導師時間實施級任檢視行前準備事宜,帶學生概覽學習重點與自我評量表,和學生共同討論外出守則 實習教師檢視外出應帶實驗物品, 小班學習時間地點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學生當日學習活動和教師任務學習型態科任教師級任教師實習教師家長60分福隆指導學生站在福隆海水浴場的拱橋上觀察雙溪口【定點解說】一觀察內河外海(東北季風作用)砂嘴(地層初始堆積)雙溪口(河流作用) 指導學生親眼見到河流作用攜帶泥沙堆積入海形成地層指導學生搭車安全【體驗活動】福隆玩沙、觀察雙溪口、砂嘴、測量管理局位置指導學生操作觀測工具(稀鹽酸、放大鏡)發現地層有不同成分、顏色、形狀觀察學生學習狀況觀察學生學習狀況(如附件七、八)小組學習學生分組學習福隆沙嘴玩沙30分西靈巖寺【定點解說】二觀看龍洞層與四稜砂岩層 指導學生遠觀龍洞層和經擠壓變硬的四稜岩層發現新舊地層差異 指導觀察海侵蝕與岩石崩解作用的事實照顧安全學生學習狀況觀察小班學習20分龍洞海洋公園【閱讀活動】閱讀解說資料、海蝕平台教師群隨機指導小班學習30分10分50分龍洞灣戶外教室用餐時間【定點解說】三觀察正斷層的形貌三個班輪流做解說各10分鐘 比對921地震形成的逆斷層的差異 說明斷層與節理的差異 與學生一起用餐 研究學生的發現(節理與層理)【體驗活動】探索鼻頭層的秘密拜訪石壁 照顧學生個別探索地層厚度 近觀生痕化石地層的內容 探索砂岩層與頁岩層的差異小班學習個別探索個別體驗活動拜訪石壁30分南雅【體驗活動】欣賞南雅風化岩寫讚美南雅奇岩三人摺疊詩面向南雅奇岩大聲朗誦讚美詩 引導學生表達對東北角之旅的感受小組分享時間學生評量活動和教師當時任務學習型態地點科任教師級任教師實習教師家長120分自然教室分享旅行經驗同儕互評學習單討論籌畫學習成果發表會事宜撰寫家長參與活動謝函指導學生安排學習發表會內容學習發表會的邀請函定稿閱讀及回饋學生書面報告內容評量學習單內容(學生自評、不同班級學生互評、教師評量)討論行程中見聞。討論主題報告形式指導學生撰寫學習報告分享孩子探索之旅經驗小班學習兩週課餘時間決定主題報告內容學習單互評第一週分配三班學生參與學習發表會任務指導學生設計請帖封面指導學生分組張貼自己最滿意的作品第二週指導學生口頭發表內容(修改劇本、指導演技、做書面報告、學習單分區展示-等) 尋求發表會行政支援(場地、評量表印刷、視聽器材借用)擬定邀請師長名單準備口頭報告朗誦詩加小組表演現場導覽前一天安排戲劇發表彩排指導學生佈、清理會場指導導覽學生注意事項準備攝影機照相機親子共評小組討論個別作業時間探索東北角地層之旅成果發表會學習型態地點科任教師級任教師實習教師家長40分40分40分音樂廳指導參觀作品的動線與導覽內容參觀書面資料壁面佈置導覽活動操作幻燈機閱讀東北角之旅幻燈片隨機支援觀察學生學習狀況口頭報告(資料說明、詩的吟誦、肢體和集體創作詩的表演、戲劇表演)指導口頭發表的會場控制方法現場師長講評冥想統整發表會經驗分組分享個別經驗科任做發表會統整活動與會成人參與學生分組座談教師群支援學生完成發表會參加分組討論大班學習時間主題教學總結性評量活動學習型態科任教師級任教師實習教師家長40分40分自然教室 回顧本主題活動學到了什麼?畫概念圖分享建構概念圖時的想法 指導完成地層概念構 圖評量小班學習 90.2.9 學習成果發表會上壁面佈置導覽讚美南雅奇岩活動三人摺疊詩 (三)教學活動說明1.探索東北角地層體驗活動孩子是三人一小組進行活動,每一組有一位家長隨行,二至三位老師隨隊指導。級任老師負責帶領體驗活動部分,科任老師負責定點解說和班際聯繫工作,實習老師隨機指導個別孩子。學習單是以提示的方式,引導孩子進行活動。由海與岩石的短詩,喚醒孩子的熱忱,進而到福隆認識地層的初始堆積,發現砂含有不同的種類,實際探索鼻頭層的地形,由拜訪石壁活動來體會地貌的改變,再以三人摺疊詩方式讚美南雅奇岩,分享一天中的感受。藉由體驗活動來促發孩子愛自然、惜萬物的情懷。2.同儕互評活動三個班級交換評量學習單,每一位學生拿一份他班同儕的學習單,閱讀後找出自己最欣賞對方的地方或是給對方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企业员工职业形象培训合同范本
- 2025版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与运营合同
- 2025房地产项目前期策划招标代理服务合同
- 2025保温材料研发与环保技术应用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度跨境电商中心房屋及仓储物流场地整体租赁协议
- 2025版文化产业创意人才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健身房场地租赁及健身服务合同范本大全
- 2025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无息借款合同示范
- 2025版私房买卖合同:房产交易纠纷处理与仲裁协议
- 2025年特种鱼养殖鱼塘承包及产业链合作协议
- 围手术期质量评价标准(手术室)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胶水)
- 吊篮操作工岗位风险告知卡
- 输血法律法规培训PPT
- 海姆立克急救(生命的拥抱)课件
- 越南语基础实践教程1第二版完整版ppt全套教学教程最全电子课件整本书ppt
- 标准化项目部驻地建设方案(五星级)
- T∕ACEF 027-2021 农药污染地块土壤异味物质识别技术指南
- 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选型
- 软件系统平台对接接口方案计划
- 硅的基本性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