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社会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oc_第1页
跨国公司与社会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oc_第2页
跨国公司与社会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oc_第3页
跨国公司与社会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oc_第4页
跨国公司与社会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作者姓名:石晓华指导老师:莫凌侠学科专业:国际法学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年级:2005 级中 文 摘 要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是近些年兴起的热点问题,其理论的发展和立法实践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在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相关理论和立法实践相对滞后,发展中东道国特殊和相对宽松的环境下,随着跨国资本的不断扩张,深化了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冲突,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新问题。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在我国乃至在发展中东道国的社会责任的弱化,并对我国和普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基本的法律理论的探讨,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有更深、更全面、更系统的认识;深度剖析跨国公司在我国这样主要的发展中东道国主要存在的社会责任弱化的法律问题,挖掘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寻找规范和强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可行途径及措施。本文主要立足于一般公司社会责任,基于跨国公司这个特殊主体,主要通过比较分析的和实证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证。全文共分 4 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第二部分是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的总体介绍和分析;第三部分主要是以我国为视角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弱化问题的分析并对其原因进行探讨;第四部分主要是关于强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思考。第一部分是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首先,介绍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缘起与发展,认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弱化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扩张中的一个发展趋势。再就当前存在的公司社会责任的主要理论进行分析,由此归结出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再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立足于跨国公司这个特殊主体,分析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特有的内涵和内容。跨国公司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和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在发展中国家的弱化趋势决定了对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规范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从整体上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进行论述。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主要分为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国际法规制主要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规定,非政府组织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指引和跨国公司自身对社会责任的内部规制。从宏观上分析出当前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国际法规制主要存在的问题,认为这是跨国公司社会弱化得以发展的一个法律因素。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国内法规制主要以美国、英国和德国为代表,我国为重点从微观上进行介绍,分析当前主要ii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再就我国与国际规制的对比分析,归结出我国与国际规制存在的差距,认为这是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在我国得以弱化的一个法律因素。第三部分主要是以我国为视角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弱化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分析。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冲突具体表现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弱化,在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主要从对国家经济安全,人权,对环境保护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原因分析上,本文从普遍原因和我国这个特殊原因两个角度对在像我国这样发展中东道国产生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弱化的根源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认为发展中东道国的特殊性,立法困境,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评价标准的差异性 ,跨国公司与东道国实现社会责任目标的异质性,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监管之复杂性是造成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弱化的普遍原因;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个别地方政府对跨国公司给惠过度,跨国公司在华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衡,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忽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和经营战略的调整,在我国工会的力量的薄弱是造成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弱化在我国表现得尤其突出的特殊原因。第四部分主要是对强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思考。从宏观上提出强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实现的法律机制,包括跨国公司的整体决策机制及其法律安排,实现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形式和法律措施,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纳入 wto 体制以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我国应从加强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将国内法上的民事责任原则引入跨国公司保护人权的社会责任的承担机制,加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的宣传,加强我国行业工会的建设等措施达到强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目的。【关键词】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公司社会责任弱化iiistudy on some legal questions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and its theory development and legislative practice are always the focal points between theoristsand the practical realm. because of some complex factors, a series of new problems have beentriggered. first, the theory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legislative practice is relatively outdated.second, the developing and host countries have special and relatively relaxed environment. third,transnational capital is continuously expanded. fourth, the conflict is deepened among the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 all those new problems are mainly about the weakening of 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ch makes the tremendousadverse effect to our countr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paper are: to get a deep, overall and systematic knowledge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rough analyzing the legal issues of the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weakening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developing and host countries; to sum up thedeep-seated problems that have occurred, and discover the feasible approaches which arestandard and consolidation fo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is articlemainly depends on the common company community responsibility. however, in the part of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discussion is mainly carried on the method of comparativeanalysis.there are four parts in this pape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isgenerally discussed in the first part. the second part overall carries on the introduction to law of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analyzing theweaken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and probing into its causesin the view of our country. then, the emphasis is mainly added to the reflections of strengthening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in the last part.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s generally discussed in the first part,in terms of the definition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the relatedru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domestic law. in the first place,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orporation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then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the weakening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has become a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expans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leadingivtheories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connotation of corporation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weaken. then, analyze the unique connotation i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which is based on transnationalcorporation this special main body. thus, it is necessity to carry o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standards. it is depend on its special position and the functions.the second part is analyzes the legal mechanism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 as a whole. it is mainly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law and national law.intergovernmental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re toformulate legislations abou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ransnationalcorporations also establish internal standards. these constitute the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law of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but this legal mechanism also has a lot ofdeficiencies. it is one of the reasons that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 is weaken carry out its socialresponsibility. this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national law about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bout united states, england, german and china .then want to findwhat deficiencie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it.the third is mainly analysis the phenomenon and the reasons of weakened socialresponsibility i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our country. the conflictbetwee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s mainlyreflected on the weake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china as therepresentative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it is discussed mainly from thecountrys economic security, human righ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analysis of reasons,this paper analysis the root causes of weakened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from the general reasons and special reasons of our country. thecommon reasons ,which cause the weak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including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difficult of legislation, the differentevaluation criteria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and host countries , the heterogeneity ofbetween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in the developingimplement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the complexity ofmanagement. the special reasons, which cause the weakensocial responsibility of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the impact of economic structural reform, the excessive interestsfrom some local governments, the lack of checks andbalances with the same interestscorporations in china, the ignorance of protecting countrys economics, the strategy adjustmentsin china, and the weak power of trade unions.the four is mainly to strengthen to conside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corporation s. at the macro position to put forward legal mechanisms to strengthen socialresponsibility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o achieve, inculding the overall decision-makingvmechanism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its legal arrangement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egalform and legal measure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he socialresponsibility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will be included in wto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system of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our country should strengthen the legislation of socialresponsibility of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o introduce the principle of civil liability ofdomestic law into the commitment mechanism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multinationalcorporation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human rights, to strengthen the drumbeating of the concept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and the measure including the building of ourcountrys trade unions and so on to achieve purpose to strengthen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key words 】 transnational corporateresponsibilityweakenvi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ion social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研究生签名:日期: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广西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包括刊登)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包括刊登)授权广西师范大学学位办办理。研究生签名:日期:导师签名:56日期:前言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跨国公司是最主要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对东道国乃至全球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在跨国公司巨大的经济实力的影响下,跨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与否,承担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东道国经济的发展乃至全球的经济发展。一方面跨国公司可能逃避母国的法律和公众的监督,在给东道国带来发展机会的同时造成环境、人权等社会问题;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公司社会责任的主导者和传播者,其管理方式中负载的社会责任理念,又可能成为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资源。而近些年来,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与经济全球化的矛盾冲突迅速激化,导致在发展中东道国其社会责任的弱化成为一种趋势,在我国表现得尤为突出,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不良影响,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对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将会进一步深化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本质认识;完善和拓展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法理论;对跨国公司在我国这样的主要发展中东道国存在的社会责任弱化的法律问题深度剖析,挖掘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寻找规范和强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可行途径及措施对在立法实践中强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规范和引导作用。公司社会责任和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尚无统一、权威的定义,但是公司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已经达成一个普遍的共识。我国学者大多从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阐述,主要涵盖概念、内涵、性质、内容、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立法等方面,形成了一个初步的理论系统。相比之下对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存在的一些相关研究,多从经济学角度出发。从国际法角度出发进行理论研究的比较少,多集中在劳工标准、跨国公司生产守则、法律规制等几个领域,且缺乏系统的研究。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是基于一般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为基础而展开的,并以此不断延伸发展,相互影响,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定义、内涵和内容。因此,本论文主要立足一般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以跨国公司这个特殊主体为视角,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若干法律问题展开探讨。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基本的法律理论,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规制的法律框架,跨国公司在我国这样主要的发展中东道国的社会责任弱化的法律问题分析,归结出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探讨出规范和强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可行途径和措施。本文是在阅读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的法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采用理论联系、比较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透彻的论述。但由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是一个相当庞大、复杂的问题,就本人掌握的材料和相关理论来说,还有本人的能力有限,对于此问题的阐述可能存在诸多的不足,文章的研究也较为粗浅,提出的观点不够成熟,本文权作抛砖引玉,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对本课题作更深入的研究。1第一章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概述一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缘起与发展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缘起与发展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建立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说是以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为基础孕育发展起来的。下面有必要先介绍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产生发展的轨迹。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起源于美国 20 世纪初1,早期的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是对公司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之外所负义务之概括或表达。传统公司及公司法理论以最大化公司利润、进而最大化股东利润为公司的惟一目标,主张公司法律制度的构造应紧紧围绕这一目标而展开。公司社会责任的倡导者则认为,利润最大化仅仅是公司目标的一种。除此之外,公司尚应以维护和提升社会公益为其目标;公司法律制度须在公司的利润目标和公益目标两个维度之间维持衡平。在这样二元的公司目标中,前者集中体现的是公司及其管理者对股东的义务;后者着重反映的则是公司及其管理者对公司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义务。因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具有相对广泛的社会性,公司社会责任作为表示公司及其管理者对其所负义务的一个简约说法,便由是得以确立。2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20 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政府对公司行为不施加干预,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宗旨就是促进经济增长,而公司利润增长是国家经济增长的直接来源。为了引导公司创造国民财富,国家将原本属于公司内在的本质属性、自身的经营活动提升到对国家承担经济责任的高度。这样,获取利润就不仅仅属于公司自身可为可不为的事情,而是关涉整个社会发展的一项义务。实现利润最大化成为公司行为的最高目标和行为准则。最初的公司社会责任其实就是公司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意语。正如有学者所言“牟取利润是公司的社会责任,这个责任是绝对的,是不可放弃的。”3至 20 世纪中期,公司社会责任内涵从内部利益的增进扩展到外部利益。公司对自身利益的无度追求破坏了公共利益,公司获利的不择手段滋生了大量外部性问题和不公正性现象,如环境污染、产品质量安全、与消费者交易公平、同等就业等。这些问题和现象越来越引起公众的不满,并演变为以强制手段控制公司不公正行为的公共要求。于是,政府行动起来,开始制定相关法律限制公司的自由放任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竞争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相继出台,分别从社会主体、客体、行为、环境等方面强制要求公司必须保护社会利益,并不得以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获取自身的经营利益。至此,公司负有的不仅仅是增进社会财富的经济上的社会责任,而且还有他律性的法律责任。基于法的强制性,法律责任的出现使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公司的目标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利润追求完全无限制转换为只享有法律限制下才有资格实现利润。尽管受传统自由放任思想惯性的影响,公司对外在的法律约束会发自本能地、抵2触性地认为这是国家以法的形式对公司事务的不当干涉。但法律的限制内容因提倡维护公共利益而具有制度公正性;同时,法律的严肃性决定了公司不能无视这种法律约束的存在。随着社会标准的变化,虽然公司在市场上极力追求以利润为首的经济目的,但是除了此一生存目的外,它在某种程度上需受法律和习惯的制约。此时,公司社会责任内涵就等于法律责任加经济责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公司对法律约束的态度从先前的排斥、被动接受逐步转化为主动承担,甚至将法律内化为道德准则。公司制尤其是股份公司的广泛实践,公司的规模飞速扩大,形成了少数大型的公司和公司集团。市场的价格往往不受传统的供求关系的制约而受制于大公司的决定。这些大型公司为了占有足以影响经济和政治的资源,将一部分力量投入到追求利润目的之外,为改变公司形象支付费用、实施为地方捐款、借调经理部门人员到各类政府机构服务等行为。这一切都证明公司为改变自身生存环境而探寻新的适应性的措施。主动关注社会问题的公司越来越多,它们所关心的问题诸如控制污染、雇佣未成年人和公司的一般权利与义务等。公司逐渐意识到,公司得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法律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是公司发展的一种社会资源,利用这个资源能够促进公司获取利润目标的实现。公司“作为自由经济的承担者,需确立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社会主体性。公司、产业及地区的各个领域,对经济危机、环境、土地、国民福利问题等许多领域的问题,不能不做出积极的反应。”4因此,先前的公司获利目标和承担法律责任截然对立的面貌改变了,公司不仅是经济主体,也是法律主体,还是道德责任的主动承担者。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与资本输出密切相关。19世纪末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大大发展起来,这时才开始出现少数跨国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跨国公司得到迅速发展。20 世纪 70 年代前,由于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并不是很蓬勃,其所引发的社会责任问题并不是很突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并没有被单独地提出来。它是依附于一般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之中,并随其发展。可以说,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是以一般的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为基础,它们前期的发展轨迹是一样的。至 20 世纪 70 年代后,跨国公司的空前发展,数量的激增和资本扩张引发了一系列的尖锐的问题,出现了以跨国公司为主角引导的社会责任运动,最为突出的就是 90 年代初以世界品牌为线索而展开的跨国公司生产守则运动,5其矛头主要指向跨国公司经营和扩张所带来的社会问题,跨国公司社会责任被赋予了新的内涵。80 年代当债务危机发生时,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发展中国家实施“结构调整计划”,6包括政府减少在雇佣和社会项目方面的支出,向外资开放市场,跨国公司通过将生产线转移到生产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而建立了全球的生产网络。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随着世界贸易组织 wto的成立和运行,为经济全球化注入了新的活力资本,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更为激烈。跨国公司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壮大,其投资、生产和贸易也向纵深发展,由此带来的正面和负面3影响也都今非昔比。面对竞争压力、自由化浪潮和新投资领域的开放,越来越多的非跨国公司,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公司也采取各种办法参与全球经济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结成“公司7内扩展至跨国公司的供应链上,逐步汇集成为一种全球化的国际潮流。跨国公司在受到全球范围内关注劳工权益的社会团体和社会公众的共同瞩目而成为新的权利代理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它强调在市场体制下,跨国公司除了为股东追求利益外,也应该考虑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并且要求,跨国公司在贸易自由化、资本流动自由化、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该担负与此相关的劳工、环境、消费者等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其关注的问题从小范围的、局部的转变为更具有广泛性的和全局性的,除了传统的劳动者和消费者保障、生态保护环境治理等问题外,还更为关注一些宏大的目标的实现,例如维护人权、维护社会少数者或弱势者的权益、消除贫困、消除种族歧视、遏止腐败、创造社会公平、缩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劳工标准和工资待遇上的差异等等。最近几年,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即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社会责任的弱化。首先,跨国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无论在理论界还在实务界已经普遍达成共识,并在立法实践和跨国公司的总体行为活动中得到体现。在国际层面和国内层面上,对跨过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已经形成一个初步的系统并在不断的完善中;跨国公司也在制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引导自己履行社会责任。这些对跨国公司最初资本扩张带来的社会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但是随着最近这几年经济全球化横向和纵向更深入的发展,大型品牌的跨国公司实力进一步的增强,资本的扩张也更为迅猛;而以此同时,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规制和理论发展相对滞后,发展中东道国的投资环境仍相对宽松。这些因素都深化了经济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冲突,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近年在中国发生的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宝洁 sk-ii 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天津德普公司行贿事件、沃尔玛阻建工会事件等等。而这些问题比以往的社会问题范围更广,更为尖锐,更为敏感,出现的频率也更为频繁。跨国公司在我国乃至在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责任弱化越发成为普遍现象。其次,集体谈判一直是欧美国家调整劳资关系的主导方式,其中政府居中制定规则、劳资双方地位平等谈判的三方机制是其典型形式。8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扩张和跨国公司实力的日渐强大,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及生产行为,弱化了政府的干预能力和劳资的谈判能力。随着劳资双方力量对比的差距的日益扩大,集体谈判的三方格局赖于存在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面临不断被抽离和弱化的趋势。这使得对跨国公司规制的基础和条件更为薄弱。随着相应管制机制基础和条件的弱化,跨国公司的行为活动更加恣意妄为,在发展中东道国诸如劳工和劳资冲突、不正当竞争、环境保护问题、贫富分化、社会穷困等一系列的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弱化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扩张中的一个发展趋势。4战略联盟”,保护、巩固和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社会责任运动 由国再次,跨国公司社会责任随着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活动范围的增大而日趋重要。除了 fdi9的投资方式外,出现了其他各样的部分所有权或无所有权投资,这使得跨国公司在概念上和运作上的范围都扩大了。例如,大的零售商即便它们在国外工厂没有净所有权,甚至于东道国本身就存在滥用劳工的情况,但他们仍要面对东道国要求改善劳工工作条件的呼声。这种范围的扩大是在跨国公司树立产品声誉和形象中发生的。这些跨国公司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花了多年的努力并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因此这些跨国公司无论它在国外有没有所有权,他们都会通过设立责任契约和配套的管理控制手段来迎合东道国商业活动规则,同时防止其资产在国外市场被盗用或滥用。另一方面,由于跨国联盟具有集中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特点,所以国际战略联盟和国际合伙企业迅速发展,也因此产生了所谓的部分所有权或无所有权的跨国投资。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变化不仅是跨国公司自身活动范围扩大的反映,也是由于部分因跨国公司行为导致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的扩大和不确定性的增加。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感受到了这种影响,而且社会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未来的焦虑和不安全感开始增长。全球化使一个国家因受外国影响而发生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而不是按着本国自己的意愿自然的发展。当别国通过 fdi 进入本国国内时,全球化带来的外在影响肯定会影响或颠覆社会传统的调节机制,从而对社会和经济造成意想不到的破坏。随着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活动范围的增大而日趋重要,其承载的社会责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加速和扩大,以其社会责任的弱化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尤为突出和尖锐。一些社会团体认为常与跨国公司正当不正当行为相关联的快速的变化会带来调节成本的增加和其它负面影响。这些社会团体主要是劳工组织和环境组织,也有一些国内导向的利益集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 oecd)中止多边投资协议至少有部分原因就是各种社会团体合作抵制的结果。这种来自国内社会团体的强大压力也反映了跨国公司在更加自由的全球经济中社会责任的弱化,跟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是基于一般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为基础而展开的,并以此不断延伸发展,相互影响,并具有自己独特的定义、内涵和内容。因此,以下论文主要立足一般公司社会责任理论,以跨国公司这个特殊主体为视角,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理论若干法律问题进行探讨。二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一) 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1主要理论依据公司社会责任刚被提出时,曾引起激烈的争论,有赞同也有反对。9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当今,公司应承担社会责任已经达成普遍的共识。现在,国内外明确支持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5(1)“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一种主流观点。以美国的弗里曼为代表,其于 1984 年出版的战略管理:利益相关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中明确而详细地论述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我国大多数学者例如刘俊海、刘连煌多立足此理论对公司社会责任问题展开分析。该理论认为,公司作为独立人格的法人,有义务、责任和权利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效益,为股东们创造更多的财富。但同时,公司员工、消费者、环境等为公司所占有和处置的社会资源,都是公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公司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2)“现代契约”理论“现代契约”理论,以 milton friedman、michael c. jensen 为代表。该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建立在包括法律在内的契约之上,而这些契约所包含的内容,不仅调整公司与所有者的关系,而且也调整包括管理者、员工、客户、供应商、所在社区等在内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其根本基点在于如何应对并处理好公司的活动对其他人或其他公司的外部影响。所以,“公司的发展是各项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在不同的类型的公司中,各种资源在成本、信息、风险、耗损、价值、利润、贡献、回报等方面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利益关系的参与,而不能过分强调一种利益而忽视另外一种利益。”10 现代契约理论为“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3)社会利益理论社会利益理论的推崇者主要是美国著名法学家、社会学法学的主要代表罗斯科庞德及德国法学家、目的法学派的创始人耶林等。社会利益理论就是法律目的是为了社会利益而非单个的个人利益,所有的法律都是为社会利益目的而产生的。11社会利益理论的崛起为法律或国家限制个人自由、干预个体行为创造了理论基础,个人利益的极度膨胀及过分追求导致的社会问题被人们越来越重视,制止纯粹利益取向的市场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已经成为法律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与社会利益观念的确立应该说是一脉相承,其旨在追求经济的整体利益并将个别主体(公司)行为置于整个社会利益中加以评价,在传统的私有权神圣的法律理念的支配下,法律对个别主体的财产权及其派生的行为保护过于宽泛,以至于较少考虑个别主体的外部性,亦不理会个别主体损害资源的财产滥用行为。然而,在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的情况下,这些个别主体行为则被法律给予否定评价,受到限制或被纠正。 在前一种情况下,就个别主体而言,也往往是有效益的,但整个社会则可能出现效益下降的趋势。在后一种情况下,个体效益虽受到了限制,但社会整体效益却在上升。因此,强调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以维护社会利益应该是当代经济立法活动的核心内容。当然,强调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并非想否定个人利益的存在,其实对社会整体利益的 最大保护才是对个体利益的最好保护。社会利益理论其实就是某些学者所说的社会权、社会权利理论,只不过表述更为直接而已。社会权利所指称的利益是与个体利益(包括自然人利益和法人利益)相对的公共利益或社会整体利益。而公6司社会责任理论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的。上述各种理论主要是在其立足点存在差异。“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是基于与股东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样为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个角度来阐述公司应有责任和义务去维护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现代契约”理论主要是基于把社会责任纳入到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故公司所应调整的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社会利益理论主要基于把利益分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而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其强调对社会整体利益的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