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研究.pdf_第1页
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研究.pdf_第2页
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研究.pdf_第3页
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研究.pdf_第4页
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 研究 刘玮菁刘玮菁 学学 科科 门门 类类 工科工科 专专 业业 名名 称称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学院(系、所)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学院(系、所)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指指 导导 教教 师师 覃力教授覃力教授 分类号 tu tu 学校代码 10590 10590 u d cu d c 密 级 公开 公开 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研究 i 摘 要 摘 要 深圳市建市以来,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城市建设水平也达到全国领先的 水平。经济的发展带来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密度增加,对基础教育设施的需求大幅增 长。深圳的中小学校园建筑在这样的契机下得到很大的发展。由开始只是注重量的增 加到后来对建筑质的重视。 为了发掘深圳中小学的地域特征并提高未来中小学校园建 筑设计的品质,研究深圳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深圳中小学校园规划、 建筑设计的发展历程、 存在问题及 发展趋势。历史及现状研究以深圳1979年建市以来的校园建筑的发展为主。一方面,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和地理位置等的优势深圳经济得到了罕见 的飞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中小学的建设在需求量大 增的情况下,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政府大量投入资金,使得中小学建筑从量到质得到 巨大的提升。大量建设的中小学即使有的现在看来设施朴素简陋,但是符合当时国情 和经济现状,且基本满足了深圳居民对基础教育的需求。由于深圳的基础教育改革在 广东乃至全国具有超前性、实验性,且深圳毗邻港澳,往往能够很快地接触到比较先 进的设计思想,因此深圳中小学校园的设计理念比较先进,涌现出许多优秀具有创新 性的建筑案例。另一方面,由于这座城市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进程飞速,在发展过程 中,由于资金投入、城市规划、资源分配不均、建设仓促等原因,许多已建成的中小 学现在看来难免存在各种影响师生使用、甚至影响教育实施的问题。这就需要尽可能 的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实施的解决办法。本文通过对中小学校园建筑历史及现状 的研究,可以总结出校园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教育建筑的研究和设计起一定的启 示作用。 本文共分5章,按照分析具体案例及影响因素之后再得出结论及针对主要问题提 出应对策略的思路进行。通过分析中小学校园建筑的发展与变化、影响因素等内容, 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最后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并予以明确的回答。 关键词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 shenzhen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buildings study ii abstract abstract since shenzhen city was established , along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urban construction level has reached the level of national leadership. economic development, rapid population growth, population density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basic education faciliti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shenzh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buildings in such an opportunity under great development.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people just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from the beginning to later increased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to explore the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henzh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nd improve the future desig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onstruction quality, building on the campus of shenzhen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of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main content i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planning,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ampus in shenzhen,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end .the study of history and existing condi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ampus building in shenzhen is mainly after 1979 since shenzhen city was established. on the one han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79 ,because of the states preferential policies and geographical advantages,shenzhen economic has been rapid developed, the size of the cities expanded rapidly, the urban populatio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fo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dema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n the city increase,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by all sides, the large number of investment funds, mak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rom quantity to quality building a huge improvement. constru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even if some now seems plain shabby facilities, but in line with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economic situation at that time, and basically meet the needs of the residents of shenzhen basic education needs.as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shenzhen has advanced, experimental nature among guangdong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and shenzhen development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buildings study iii bordering hong kong and macao, shenzhen is often able to quickly access to the more advanced design concepts, shenzh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design is more advanced, there were many outstanding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cases. on the other hand, because of the citys economic growth and rapid urban construction proces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s capital investment, urban planning,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and hasty construction, etc,many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now all seems inevitable impact of the us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ev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issues. this will require as much as possible to identify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this paper based on he history and existing condition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buildings, can be summed up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ampus building, it can enlightening education building research and design in a certain rol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after the analysis of specific case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t can concludes and deal with major issues and coping strategie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factors of campus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 step by step, gradually deepening,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clear answer to the question to be solved. key word: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building ;affecting factors; problems of the existence; development trend 目 录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1.1 研究背景 . 1 1.1.2 研究的意义 . 1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1.2.1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 2 1.2.2 研究方法 . 2 1.3 研究现状概况 . 3 1.3.1 国外相关研究 . 3 1.3.2 国内相关研究 . 3 1.4 深圳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综述. 4 1.5 国外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简述. 6 1.5.1 美国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介绍. 6 1.5.2 新加坡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介绍. 10 1.5.3 小结 . 12 1.6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3 第二章 影响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的因素分析. 15 2.1 社会经济与城市发展 . 15 2.2 科学技术的发展 . 17 2.3 教育模式与教育思想 . 18 2.3.1 教育思想 . 18 2.3.2 教育模式、方法与教育空间. 19 2.4 市场与房地产因素 . 21 2.4.1 教育市场因素 . 21 2.4.2 教育与房地产开发的关系. 22 2.5 小结 . 23 第三章 深圳中小学校园建筑历史演变与特征分析. 24 3.1 深圳中小学校园建筑历史演变. 24 3.1.1 1979 年以前 . 24 3.1.2 1979 年-1994 年 . 30 3.1.3 1995 年-至今 . 37 3.2 深圳中小学校园建筑的特征 . 51 3.3 小结 . 54 第四章 深圳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55 4.1 有待解决的问题 . 55 4.1.1 部分学校学位紧张而部分学校学位盈余的问题. 55 4.1.2 校园入口空间设计不足,缺乏停车等候的空间. 56 4.1.3 校园建筑老化和环境枯燥乏味. 57 4.1.4 对校园中交往空间及对室内空间重视不足的问题. 58 4.1.5 对教师使用要求考虑不足. 60 4.1.6 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60 4.2 解决问题的对策 . 61 4.2.1 提高土地利用率 . 61 4.2.2 改善入口空间 . 62 4.2.3 校园环境和建筑的改善更新. 63 4.2.4 校园中交往与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建筑室内环境的改善. 63 4.2.5 加强对教师的人性化设计. 65 4.2.6 关于学校开放性设计的改善. 66 4.3 小结 . 67 第五章 深圳中小学教育建筑未来发展趋势. 68 5.1 绿色校园 . 68 5.2 社区中的学校 . 69 5.3 灵活的教学空间 . 71 5.4 人情化、生活化 . 72 5.5 智能化学校 . 74 5.6 结语 . 76 第六章 结论 . 77 参 考 文 献 . 78 致 谢 . 81 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研究 1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凭借着地理位置、政策优势,国家、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投入和努力, 深圳城市社会经济得到巨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深圳已由一个边睡小镇一跃 成为全国的大型经济中心城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教育建筑的投入逐年大幅增加。深圳市对教育的投入 增速快、数量大,已形成现代城市教育发展的一大优势。1979 年,全市教育经费仅 390 万元,只够用于校舍修缮2000 年,投入教育经费 43.35 亿元,为 1979 年的 1111 倍;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平均教育事业费 562477 元位居全国前列。1 与此同时,学校的教育体制、教育理念也正在发生巨大转变教育体制从“应试教 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理念从“封闭式教育”转向“开放式教育” 。教育体制 的改革直接带动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更新进步。 这一系列的发展转变,对教育培训基地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建筑空间布局 和形象将跟随经费投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方式、课程安排 和学校管理方面, 不断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深圳的学校建筑由于具有这座号称 “一 夜城”的地域特点和城市文化,以及以上相关因素的巨大推动,在这几十年来有了很大 的发展。 因此本文以深圳市中小学建筑发展状况为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深圳的中小学建筑 案例收集和研究,总结深圳中小学教育建筑的特点,发展历程,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解决办法,并试预测深圳市中小学建筑未来的发展方向。 1.1.2 研究的意义 1.1.2 研究的意义 深圳城市的发展对其他许多地区有借鉴作用, 因此希望能通过对深圳中小学的发展 的研究总结规律,对今后的设计和研究起一定的作用。 (1)通过较多的案例介绍,能对深圳市中小学建筑发展历程和现状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1深圳市志 教科文卫卷 , 深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4 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研究 2 (2)不同时期的校园建筑都存在不同的问题和缺陷。对于已经存在的问题应该积极想 办法改善,并在新建项目的设计中,引起重视并避免产生这些问题。通过分析找出中小 学建筑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对改造或新建中小学校园建筑和坏境有一定 指导作用。 (3)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状况的研究,推论未来学校建筑发展的方向,以期对今后建筑 设计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1.2.1 研究内容及范围界定 本文通过对教育建筑资料和其他相关数据、影响因素的收集、研究、分析,研究分 析深圳在这二十多年时间里, 校园建筑的发展史及现状, 分析历史演变历程及发展特征, 着重对现状的研究。并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城市发展、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思想、 师生行为心理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变化发展对教育建筑发展的影响。 总结深圳中小学教 育建筑的先进经验与不足之处,分析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以及预测 未来中小学建筑的发展趋势。以期对学校建筑的设计及研究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本文研究的范围包括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布局、 建筑设计、 环境设计方面的发展状况、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2.2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方法 一、综合调查分析法 (1)学校现状实地调查 对已建成的中小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实地调研, 选择其为对象的理由和意义 在于: 在建设年代的时间跨度上, 从人民小学、 南头城小学、 南头中学等向西小学、 华侨城小学、 布心小学等北师大附小、 上沙中学、 深圳高级中学、 清华实验学校等, 反映了从深圳建市以前到 21 世纪在深圳中小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上的演变;以地域 空间跨度上, 它们分布在深圳 6 区, 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深圳关内关外的中小学建筑状况。 通过调研能充分了解深圳中小学建筑形态的现状和师生实际需求等问题。 (2)学校现状资料收集 国内部分:有关中小学校园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的资料和论述;有关基础教育教育 思想发展的资料; 有关中小学建设的资料及城市年鉴、 深圳市志等统计资料。 国外部分: 创新性的中小学规划与建筑设计作品; 著名建筑师关于中小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思 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研究 3 想。尽可能从专著、期刊、专题报告和网络中收集以上相关资料。 二、纵横向对比分析法 首先从学校建筑历史演进特征、学校形态特征、教育思想、政策等及师生的需求变 化等纵向层面进行归纳分析;其次,从教育建筑形态现状与发展的层面上与国内外同类 型学校建筑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吸取他们的经验与教训。 三、归纳分析法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研究,归纳出深圳中小学建筑形态发展的趋势,为深圳中小学 建筑建设提供研究的基础和依据。 1.3 研究现状概况 1.3 研究现状概况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欧美和日本等国家建筑理论发展的时间比较长, 有相关学者对教育建筑作了比较系 统的研究,并且非常关注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变化对建筑和布局的影响。 比如美国建筑师布拉福德珀金斯的著作中小学建筑就以下内容:交通、学校规划 的特点;结构、机械、电力系统,信息技术;建筑材料,声学和照明,室内,道路定位, 改革和翻新,经营和维修、花费和筹款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另一位美国建 筑师迈克尔j.克罗斯比的著作北美中小学建筑通过 40 多个案例介绍了学校建筑设 计的新方向以及对学校建筑类型新的要求,探讨了新学校设计中面临的挑战。英国学者 柯蒂斯的著作学校建筑介绍了欧美国家 30 多个中小学建筑项目。日本非常重视中 小学设计理论研究,建设了大量高质量的中小学校园。 综上,国外的教育建筑理论对发展历程、发展趋势、案例分析都有比较系统的介绍 和研究。但地域性的教育建筑研究比较少。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我国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关注教育建筑的设计与研究,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张中 尧、李志明等学者为代表,他们的论著深入探讨了中小学设计从校园布局到建筑设计以 及物理环境、工业化和标准化、改扩建等问题。如中小学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与城 市规划佳作选编中小学校 中小学建筑设计图说 等著作。 李志民教授带领他的研究生深入地研究了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特别是针对我国从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的今天,中小学的建筑和空间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展开调研, 发表了中小学校建筑发展及其动向 新型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特征 ,他的学生 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研究 4 也写出了一些很有学术价值的硕士论文。 关于地区性的中小学发展过程的研究, 北京建筑志设计资料汇编(上、下) 中有 关于北京市中小学建筑(通用设计图)的内容, 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资料 第五 卷 房屋建筑 (上册) 中有关于探讨了解放后中小学建筑发展的内容, 深圳勘察设计 25 年 建筑篇中有深圳优秀教育建筑案例介绍,图片的东西居多,系统的理论相对较 少。 除此外还有大量关于中小学建筑的研究论文, 总体来说关于中小学发展过程详细的 研究论著比较少,关于地区性的中小学建筑研究更少,这就给这篇论文提供了契机。本 论文希望能对本地区的教育建筑特别是中小学建筑做一定调查研究并提出自己的论点。 1.4 深圳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综述 1.4 深圳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综述 深圳的现代中小学建筑主要是从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得到较快的发展。 至 1949 年,全宝安县学校计 333 所,其中普通中学 9 所,在校生 288 人,教师 70 人; 小学 324 所(多为私塾),在校生 246 万人,教师 889 人。到 1979 年建市初,人口急 增,中小学生以年均 4000 人的速度递增,给基础教育带来巨大压力。为缓解这一矛盾 并适应特区建设需要,政府决定大量建设中小学校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过十年 左右的努力,深圳市教育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全市 1989 年顺利实现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 人均受教育年限由建市初的不足 5 年提高到 9 年。 至 1990 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581 所在校学生 2087 万人。其中普通中学 56 所,小学 275 所。从 1995 年起,对全市 51 所校舍差、设备设施差、教师住房差的“三差”中小 学校进行改造,缩小了全市各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深圳以教育“适度超前发展”为 目标。至 2000 年,普通中学 94 所,小学 353 所。2000 年与 1990 年相比,深圳市国内 生产总值增长 97 倍,教育投资增长 174 倍。全市基本实现儿童 6 周岁入学,小学 入学率 100,初中入学率 99,高中入学率 98,人均受教育年限由 1990 年的 9 年 提高到 12 年。至 2004 年,全市有小学 376 所,在校生 47 万人,普通中学 179 所,在 校生 18 万人。 2 在建国以前,现代学校很少,学校主要以借用寺庙宗祠等场地作为教学场所,教学 设施、设备简陋,受人们意识、观念、风土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更与当地的材料、技 术、做法等密切相关,这时期的学校形象各异。建国以后,国家社会经济衰败,百业待 2 深圳市志 教科文卫卷 , 深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2004 深圳市中小学校园建筑发展状况研究 5 兴,经济实力差,这时期除了兴建了许多学校外,同时对原有校园进行改建、扩建,增 加运动和活动场地。但是由于经费较少,建设以满足教学最低要求为标准,这时的教育 建筑占地少,建设标准很低。 至 79 年建市以来,政府兴建了大批中小学建筑。在教育体制上,通过在教育结构、 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大大加快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步伐。此时, 电教手段引入我国中学教育。中学校园建筑标准普遍提高,深圳各区相继建成了许多具 有现代意义的中学教育建筑和校园。1982-1986 年,国家制定和颁发了中等师范学校 与城市一般中小学校面积定额 、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使中学校园建筑设计做到 了有章可循,更为合理。在这一阶段,许多学校逐步完善各科实验室,设置开展第二课 堂的各种专业教室,如音乐教室、健身房、视听教室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