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林业技术专业建设方案1 行业背景云南是我国四大林区之一。林业用地面积达3.64亿亩,占云南全省土地面积的61.54,居全国第二位,是云南所有产业中占地面积最大的行业,林业拥有的林地产权超过农业用地1倍以上。森林覆被率达49.91%;活立木蓄积量达15.4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2.5%,居全国第三位。2005年以来开展了新一轮的林权制度改革,为林业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云南已建成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2005年林业总产值达23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68亿元,占71%;第二产业62亿元,占26%;第三产业8亿元。但还不是林产业大省,与先进省、区比较还处于落后的地位。2005年林业产值仅占全省gdp的3%,与云南林业占有国土总面积的比率极不相符。加快林业产业的发展速度是云南林业面临的主要任务。按云南省林业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以林浆纸为龙头的林业8大产业,构建林纸、木材加工、林化、特色经济林、竹藤、林下资源开发6大原料林基地,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2010年达到500亿元,2020年达到1300亿元。2008云南省林业企业名录数据库显示林业工业企业有3894家,共有国有林场150多个,1102个乡(镇)林业站,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8个,国有林场森林景观资源开发步伐也开始加快,先后兴建了26 个林场景区。云南林业人才总量已达到2.1万余人,与国内部分省、区、市相比并不落后,但云南林业人才总量只占到了全国林业人才的3.83%,而云南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国林业用地总面积的9.6,有林地面积占全国有林地面积的8.1,活立木蓄积占全国活立木蓄积量的14.2,由此看出云南林业人才总量与资源地位呈现明显的反向倍差。云南的森林资源是云南现有自然资源中总量最大的资源之一,云南林业用地面积已占到了云南国土面积的60.43%,云南全省人才资源74.95万人,而云南林业人才数量仅占云南人才总量的2.8%,可见,云南林业人才数量与林业地位的极大反差,林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缺口巨大。2 现有基础与优势林业技术专业是我院的传统优势专业,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1955年建校后就开始了本专业的创建,设置了造林专业和森林经营专业,后来合并为林业专业。1980年恢复建校以后一直作为重点建设专业,2004年我院升为高职以后改为林业技术专业,又作为学院改革试点专业。2.1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能力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林业技术专业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和年龄结构均呈现良好的梯队结构,“双师型”教师比例较高,科技研发能力强,整体学术水平较高,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9人,其中副教授5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实验师1人,高级讲师1人,高级职称比例占27.6%;博士1人,硕士7人,本科学历16人,专科学历5人;12名骨干教师均有本科以上学历;双师素质教师16人,占55.2%;4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13人,占44.8%。2.2创新了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特色的林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收效显著林业技术专业坚持走“以产定学、以研促学、产学研结合”的办学道路。本专业注重将学生培养过程与实际生产工作过程密切结合,通过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之路,做到教、学、做相融合,产学研一体化,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性的高技能人才,增强了学生创业能力,创新了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零距离就业”。2006、200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2.3具有设备较先进,实训功能完善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林业技术专业具有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条件。学院在专业硬件设施方面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保障,不断增加和完善实验实训设施设备,建立了功能较完善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内现有森林植物室、森林环境室、生物应用技术中心、森林培育室、森林资源管理室、资源昆虫室和天平室共7个实验室,1个专业机房(有60台计算机),1个10亩实习苗圃(含500平方米温室大棚),以及400亩后山实习林场和300亩长松园实习林场(含 2241平方米温室大棚)。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可以满足该专业日常实践教学要求,实验、实习项目开出率可达100%,实际开出率在95%以上。此外,针对学生目前的就业情况,还建立了一批与之相配合的校外专业实训基地。先后与德宏州林科所、德宏州林业局中心苗圃、红河州国营芷村林场、红河州林科所、红河州林业调查规划队、梁河县林业局等单位开展实践教学共建,并与8家单位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结成了产学联合共建单位。其中,德宏州林科所实训基地已建成省级校外实训示范基地,集教学、职业培训、技术推广、技术示范和技术服务为一体。2.4以专业相关岗位实用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了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林业技术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林业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构建适应培养目标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先后对多门课程进行优化整合,构建能力课程与素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课程,注重选修课的开设,开发具有云南林业特色的实用课程,如“森林恢复”、“经济林栽培”、“资源植物学”、“地形图及gps的应用”等课程。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推进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现已拥有院级精品课程3门。2.5与云南林业行业建立相互支持、产学双赢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几年来,本专业师生积极配合云南林业各部门,主持或参与云南林区技术服务、林权制度改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林业企业的生产实际,充分体现高职特色,学院与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先后多次组织来自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给师生开办林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技能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聘请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指导,聘请他们参与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答辩。利用自身优势条件,面向社会承担技术攻关、技术推广、培训及科技服务项目,为云南区域经济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从90年代开始,为基层林业单位职工技术培训、森工企业职工转岗技术培训、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机构能力建设和技术培训等达3000以上人次。2005年,本专业教师还承担了云南省林业生态规划院全院技术人员的森林资源调查技术培训工作,确保了该院的森林资源调查工作的顺利完成。结合学生毕业实习承担了云南多个县(市)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等任务,完成调查设计总面积近100万公顷,参加教师100多人次,参加学生400多人次。2006年以来,林业技术专业的师生先后承担或参与完成了墨江县、双柏县、梁河县、南涧县等16个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工作,得到了行业的一致好评。依托专业优势,积极服务“三农”,2000年以来,先后在保山、德宏、怒江、大理、思茅等地州(市)的多个县面向农村进行参与式环境意识教育、实用技术培训,以及核桃、草果等方面的农民专业组织建设培训等达1万多人次。在各种培训活动中使本专业的教师有了充分接触林业基层和农村的机会,得到了锻炼,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获得了全新的认识,教学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3 建设目标在学院重点专业的基础上,按照“为林业行业培养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能够从事森林培育、森林资源调查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把本专业建成示范性强、辐射范围广,能够引领云南相关院校乃至全国高职类林业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点示范性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森林培育学科为核心,以“林木种苗生产、森林营造与经营、森林调查与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等4种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林业技术专业技能和岗位群的模块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载体,深化“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和“模块教学,阶段实训,教学做相融合,产学研一体化”的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3.2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行业为背景,以区域经济对人才需求为指导,以特色技术能力的培养为宗旨,废除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观念,建构现代专业课程体系。整合教学资源,开拓新的课程,以培养开放型、技能型、特色型一流专业人才为课程体系建构与整合的最终目标。重点建成7门优质专业能力课程,其中4门院级、2门省级、1门国家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3.3教学团队建设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以森林培育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落实“三依托、三结合”的双师培养措施,以及国内外进修、引进等形式,培养学科带头1 名,专业负责人2名,12名“双师素质”骨干教师;聘请能工巧匠3人、行业专家5人,并建立20人的兼职教师人才库,优化专业“双师”结构比例。组织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国内外参加培训进修,打造一支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专业带头人领军、“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0%以上、40%以上有副教授职称,10%有教授职称,专兼结合、教学水平高的教学团队。3.4实训基地建设以林业技术生产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实现实训项目80%是生产性实训为目标,建设集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师资培训等功能的林业技术实训室,打造云南地区林业行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重点建设1个林业技术综合实训中心,扩建林业综合实训基地、生物技术实训基地、现代苗圃实训基地等3个实训基地,建立一套高起点、高水平、高科技,适应模块教学模式和科研、培训、技术服务一体化的实验实训基地体系。3.5专业及专业群的建设以“林木种苗生产、森林营造与经营、森林调查与资源管理、森林资源保护”等岗位为主脉,搭建共享型课程平台,带动特色经济林、森林资源保护、生物技术及应用、森林旅游等相关专业群建设。发挥林业技术专业的师资、实训基地优势,为其他高职类相关专业进行师资培训,带动其教学水平的提高。3.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依托专业设备、技术与人才优势,依托专业设备、技术与人才优势,建立“三农”服务中心。全面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将以林业技术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平台,充分发挥专业设备和教师优势,建立“三农”服务中心,做好“三农”服务工作。林农的培训。通过对云南省林区的林农的技术培训,提高林农在森林培育、林木新品种的引种栽培、有害生物的控制、林业生态工程施工和设计等方面的技能,提高林农经营森林的水平,增加林农收入。计划每年培训200人次。服务林业基层。依托学院的林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这个技术服务平台,以林业行业新技术推广为切入点,进行林业基层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林业基层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每年培训林业基层技术人员并进行技能鉴定500人次。为农民排忧解难,深入农村一线,进行农业科技咨询。通过林木新品种引种示范与推广实验基地这个平台,对云南省广大农村、乡镇种植人员进行林木新品种的栽培技术问题、病虫害防治问题、市场营销问题、调整产业结构问题提供技术咨询,提高农民收入。要求教师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开发的林木新品种、新的林木栽培技术等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转化为产业,直接服务于农民,提高农民的收入。3.7林业行业技术研发基地和技术服务中心建设依托云南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调查设计院、省林木种苗总站、林业推广站等林业单位,以及学院德宏州林科所省级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实验实训室、实习林场等,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使林业技术专业成为辐射全省及至全国的林业行业技术研发基地和技术服务中心。4 主要建设内容4.1创新工学交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技能人才4.1.1准确把握高职林业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工学交融”人才培养模式,引进林业企业的实际项目,使专业的实训项目80%为生产性实训,组织到林业企业进行岗实训,以“双赢”为目标,让企业承担起学生教育的义务,一方面要求企业以“员工”的要求管理好实习学生,另一方面也要求企业派出高技术“师傅”指导学生实训。与此同时,引入社会竞争机制,采用“学生自愿、单位遴选、合作培养、定向就业”的形式,实施“定单式”培养。承接订单式人才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和内容设置以及课程质量监控等完全由企业技术人员把关。学生进校后第一学期即进入企业实习,轮流在生产线各基本工序上进行顶岗实习,对所从事工作进行感性的认识和了解。第二、三学期,在校内进行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并利用业余时间进企业勤工俭学,保持与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不间断的接触。第四学期,进行专业课学习,专业课程的学习请企业第一线技术人员承担并尽可能安排在企业中进行,采用集中实训一段时间、理论总结提高一段时间的学习方式,保证专业技能训练的实效性和实用性。第五、六学期,全部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专业教师跟班进企业工作实践,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毕业后在相应企业就业。4.1.2按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对应的素质与能力要求,把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渗透到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综合技能训练过程中,构建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要求为主线,围绕人才的各项职业能力的培养来建立适应高职的教育教学体系。413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林业技术专业的系统建设,在软件上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和建立了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硬件上增强实训设施的建设,切实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计划在3年的教学中,让学生不仅获得大专毕业证书,还获得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营林试验工、果树工、护林工、绿化工、自然保护区管护员、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员、森林培育工程技术员、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作技术员、林业工程技术员、森林资源病虫害防治员、森林资源管护员等工种之一的一个高级工证书,并与企业合作,安排适当时间让学生完成必要的顶岗实训,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技术应用能力。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在森林营造、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林业工程设计与施工、森林资源病虫害防治、森林资源管护、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方面进行业务工作,为社会输送大批高质量的职业人才。技术应用与创新实训模式:以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实施差异教育,突出因材施教。为鼓励学生创新,学校出台专门的政策,将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或比赛成绩,折合成适当的选修课学时、学分。4.1.4依托云南林业各种协会,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以行业协会为依托,力争在建设期内以行业协会为纽带,与20家以上的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专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出具“实践证书”,颁发给按质按量完成顶岗实习的学生。4.2以培养学生林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能力为主线,建设与岗位要求直接对接的高职林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4.2.1根据林业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课程整合,构建适应培养目标的系统化的高职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在分析林业技术专业能力(见表4-1)的基础上,对课程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构建能力课程与教育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课内课程与课外课程相结合的相对完备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实践课程,注重选修课的开设。增设实用课程:森林恢复、地形图与gps的应用、经济林栽培、资源植物学、城市林业。 增加选修课程数量:增加了七门选修课程,有利于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开设职业氛围课程:如林业实用文书写作、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就业指导 、社会实践 、个性特色教育 、军训与军事理论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专业课程都编写了切合本专业实际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按章节规定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教学方法及考核措施。同时明确了学生应掌握和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积极开发精品课程。本专业近年来已开发了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森林环境和森林植物三门院级精品课程,森林经营技术和森林调查技术精品课程也正在开发中。改革后的课程体系,各门课程之间衔接更加紧密,剔除了课程间重复的教学内容,突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课程设置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综合性的统一。表4-1 林业技术专业能力一览表职业能力专业技能针对职业岗位森林培育能力育苗、造林、低产林分改造、生态公益林培育管理能力森林培育工程技术人员林木种子采收、处理、贮藏、品质检验等等技术指导和管理能力。种子生产经营技术人员苗圃耕作、苗木培育、苗木移植、出圃、分级等技术指导和管理能力。苗木生产经营技术人员良种基地建设、管理、杂交授粉、调查、良种采收、处理、贮藏等技术指导和管理能力。良种繁育推广技术人员造林施工技术指导和管理、人工林定向培育技术指导能力。工程造林技术人员造林施工质量和数量管理、监督、检查验收能力。工程造林监理人员果树的栽培、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实采收和包装能力。果树工(高级)种子、苗木生产能力。林木种苗工(高级)森林抚育、次生林经营、低产林改造、病虫害防治能力。营林试验工(高级)造林施工、森林抚育、更新造林能力。造林更新工(高级)森林资源调查和管理能力森林资源外业调查、内业统计分析、报告编写能力。森林资源调查技术人员各类林分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能力。护林员林业生态环境工程项目实施,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技术指导能力。林业生态环境工程项目管理业务技术人员森林保护能力法制宣传、林政案件的调查、处理、执行能力。林政执法技术人员森林病虫害监测、调查、防治能力。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每门课程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如林木种苗生产技术项目教学法基本形式如下:针对某一应用性强的模块进行资料收集、市场调研按工作过程进行项目设计实施生产计划总结评价。注重过程与结果考核,成绩由平时表现、产品质量和实际操作考核三部分组成。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成本核算,即学生对投入的成本,生产规模、种类进行确定(多于教师规定的规模和种类),并核算生产成本和预期效益,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加强课程网络化、标准化的建设,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到2009年,专业核心课程(8门)中建设3门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其中的3门建设成院级重点建设课程。2010年专业核心课程(8门)中建设4门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其中2门学院精品课程(森林植物、森林经营技术),1门省级精品课程(森林环境),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林木种苗生产技术);2011年专业核心课程(8门)中建设5门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其中2门学院精品课程(森林植物、森林调查技术),2门省级精品课程(森林经营技术、森林环境),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到2011年,专业8门核心课程全部建设成学院重点建设课程,其中1门学院精品课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实现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突破3门。为国内林业技术、森林资源保护、生物技术及应用等相关专业搭建共同的教学资源。4.2.2打破传统林业教育中课程的障碍,开展“进阶式”实训教学,建立新型实践教学模块体系。从企业直接引进40个优质项目到各个核心课程,保证开出的实训项目80%以上为林业行业生产性实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课程支撑能力为建构原则,合理划分课程模块,形成从低层次技能逐步向高层次技能提升的进阶式实训课程体系(见表4-2)。实训项目逐一进阶,相互沟通,达到职业能力的全面训练,提高实训效率。表4-2 林业技术进阶式实训课程体系类 别主要课程时 间基本技能(森林资源调查、管理、培育基础能力)基础化学、森林植物、森林环境、森林调查技术第1-2学期专业技能(森林调查和资源管理、森林培育能力)植物组织培养、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森林营造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资产评估、林业“3s”应用技术第3-5学期综合技能(专业技能的综合应用)林业技术综合实训、工种考证训练和毕业实习第5-6学期4.2.3建设灵活实用、贴近林业行业生产实际的“项目型”教材制订了比较完备的教材征订与使用制度,优先选用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森林资源类“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森林植物、森林环境、森林调查技术、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森林营造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森林资源管理、森林经营技术等国家规划教材,突出了高职特色。到2010年,我们计划将6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化建设,计划建成的校本实训教材见表3-3。要求老师使用适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优秀教材。据统计,本专业90%以上的课程使用的教材均系规划教材或教育部推荐的优秀教材,表4-3 林业技术专业项目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序号项目化教材名称序号项目化教材名称1森林调查技术校本实训教材5森林经营技术校本实训教材2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校本实训教材6森林资源管理校本实训教材3森林营造技术校本实训教材7林业技术综合实训教材4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实训教材4.2.4根据课程特点和能力要求,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注重学生创新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改变传统的以灌输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多种教学法改革,广泛使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并融理论知识于实训模块中,边学边做,教学做合一。4.2.5构建专业教学、自主学习、行业资源等内容的共享资源库专业教学系统:包括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能力模块、课程体系,8门核心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实训项目、教学指导、学习评价、试题库等要素在内的专业教学资源以及20门专业技术课程标准、多媒体课件库以及试题库。专业教育素材库:开发森林植物、森林植物病虫害图谱、林木种苗生产、植物组织培养、森林营造经营、林业3s信息、森林资源、自然保护区等图片、录像、图纸、文本、专业教学案例资料,做到门类齐全、检索便捷。自主学习系统:建设森林植物、森林环境、森林调查技术、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森林营造技术、森林经营技术、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森林资源管理等8门专业主干课程。网络课程的内容含:电子课件、实训范例、操作规范、试题库、评价系统、课程资源库等。依次对其他专业课程逐步建设,满足其他高职院校林业技术专业或社会培训的学生的学习需要。林业行业资源系统:包括国内外林业行业企业介绍,林业生产企业规范,种苗生产、森林营造、采伐、资源管理等地方和国家行业标准,各区自然条件,新品种、新技术等。为国内同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群提供专业素材库、信息资料、教学规范;提供自主学习。4.3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创建国家级教学团队4.3.1现有基础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29人,其中副教授6人,高级讲师1人,高级实验师1人,副研究员1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7人;实验指导教师8人。12名骨干教师均有本科以上学历。 “双师型”教师16人,达55.2%,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13人,占44.8%。15名外聘教师均具备工程师以上职称。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均呈现较好的梯队结构。4.3.2建设思路以实践技能过硬、基础理论扎实、能够带领完成林业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发展为标准,培养、引进专业带头人;以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为核心,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以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为目标,以聘请企业兼职教师为补充,建立高水平的教学团队。4.3.3建设目标及内容培养林木种苗生产和森林培育方向“双高”专业带头人2人,组建一支梯队结构合理、思想业务水平高的具有林业生产、建设、管理特色的教学团队。以培养“双师素质”骨干教师为切入点,全面带动专业师资建设。确定专业12名骨干教师为培养对象,根据骨干教师岗位任职标准进行个性化培养。加强国内交流,每年按计划选派专业教师到省内外进修,使专业教师有省内外学习经历的占70%以上,专业教师全体参加高职教育素质培训,通过高职教学能力测评的教师达到100%。加强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切实提升专业师资水平。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要求教师下基层或企业,专任教师每年要有一个月下基层或企业工作的经历,直接主持或参与社会实际项目不少于1项;另一方面要求专业12名骨干教师和8名实验指导教师积极考取或转评森林培育高级工程师、农艺师、造林更新工(高级)、林木种苗工(高级)及伐区调查设计证等相关工种高级工种证书,使专业“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80%。聘请林业生产第一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为专业的兼职教师。到2011年,专业每年聘请15位兼职教师,主要承担指导教学实训任务。表4-4 林业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表引进时间方式对象人数内容(目标)经费合计(万元)2009年引进生物类学科带头人1科技开发服务、实践教学能力533培养森林培育学科带头人1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能力3培养专业带头人2科技开发服务和实践教学能力4企业聘请兼职带头人1科技开发服务和实践教学能力2.5培养骨干教师2实践教学能力1进修培训教师(人次)10提高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5实践锻炼教师(人次)4提高实践教学能力3聘请兼职教师15指导学生实践能力和毕业设计102010年引进生物类学科带头人1科技开发服务、实践教学能力540培养森林培育学科带头人1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能力3培养专业带头人2科技开发服务和实践教学能力3企业聘请兼职带头人1科技开发服务和实践教学能力2引进骨干教师2实践教学能力2培养骨干教师2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能力1进修培训教师(人次)15提高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10实践锻炼教师(人次)6提高实践教学能力4聘请兼职教师15指导学生实践能力和毕业设计102011年引进生物类学科带头人1科技开发服务、实践教学能力540培养森林培育学科带头人1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能力3引进骨干教师1实践教学能力2培养专业带头人2科技开发服务和实践教学能力3企业聘请兼职带头人1科技开发服务和实践教学能力2培养骨干教师2实践教学能力2进修培训教师(人次)15提高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10实践锻炼教师(人次)8提高实践教学能力3聘请兼职教师15指导学生实践能力和毕业设计10合计1134.4打造云南地区林业行业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专业实训体现林业技术岗位工作流程为依据,以实现实训项目80%是生产性实训为目标,建设集生产性实训、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师资培训多功能的林业技术实训室。4.4.1林业技术实训中心建设的基本结构,如图4-5所示。林业技术实训中心林业3s技术实训基地植物组织培养室植物栽培实训室种子检验室土壤实验室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林业资源监测实训基地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质能源实训室森林环境实训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实训室图4-5 林业技术实训中心基本结构4.4.2林业技术实训中心建设内容完善和新建能承担实验实训、技术培训、职业鉴定和科研服务为一体的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增加各实验实训室仪器设备的台套数,能一次性满足50名学生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等课程的实训,全面掌握专业核心技能。新建生物质能源实训室,配备双层玻璃反应釜、小型生物柴油转化集成设备等实验仪器设备,为全面开发生物质能源提供坚实的设备基础,每年可以进行生物质能源的研究课题12项。改建植物栽培实训室,改建种子品质检验室, 在满足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建成具有现代设备的种子品质检验中心,为林业生产单位服务。改建和新建相应的温室大棚3座,在满足学生实践教学基础上,生产优良林木、花卉种苗,对外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实现实训项目开出率100%,年对外培训180人次,年生产优良林木、花卉种苗20万棵。改建森林环境实训室,配备全自动气象观测站、中心控制监测站、气象生态环境监测仪等一批先进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建成后的森林环境实训室可进行森林环境、土壤学等课程实践教学,也可为昆明地区的农林业气象状况观测提供服务。改建林业“3s”技术实训室。按满足50名学生的要求,配备手持gps定位仪、图形处理工作站、差分gps系统、出图仪等一批先进的实验实训设备。在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为社会提供森林资源调查等技术水平,发挥实践教学与服务社会的双重作用。新建集森林资源保护、护林防火、资源环境监测为一体的现代林业资源监测实训室,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制定政策、编制各种森林经营方案提供决策依据。实训室以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监测、管理森林资源实践技能为目的,配备了电脑、数码相机、各种应用软件等实验实训设备。新建一个集学生实训、教师科研、良种培育、科技示范、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林业技术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十连栋温室大棚5座、单层膜连栋温室2座、pc板连栋温室等实训教学设备。林业技术实训中心设备采购分2009、2010和2011年进行,具体采购计划见表4-6、表4-7和表48。表4-6 林业技术实训基地2009年设备采购一览表 单位:万元实训分室设备名称项目总金额数量单价参考技术要求项目负责人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实训室倒置荧光显微镜818dfm-70d朱跃珍一体化显微实验室50150朱跃珍生物荧光显微镜8.518.5cfm-100az朱跃珍移液用器1.68100.168lc-ms朱跃珍超声波清洗器0.3210.32gb938c 朱跃珍细胞破碎仪111slp型朱跃珍细胞融合仪3.213.2peak-peak value0-48v(0-24v)朱跃珍生物质能源实训室双层玻璃反应釜10101.0shz-c型李建滇小型生物柴油转化集成设备3248.0预榨设备;精炼设备;浸出器设备李建滇核磁共振含油率测量仪1.620.8hcy-10李建滇脂肪测定仪1.420.7szy-07李建滇真空干燥箱2.821.2dzf-6090李建滇叶绿素含量测量仪12.2101.22spad502李建滇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石蜡切片机1.4480.18重型雪橇式显微切片机李建滇通风柜1.9620.98全钢通风柜qgtf-th11李建滇电脑快速冷冻石蜡两用切片机3.613.6kd-2508-vi李建滇高压灭菌锅0.610.6kq3200de李建滇离心沉淀机0.840.280-2型李建滇测微尺0.9300.03zeiss李建滇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家用冷藏冷冻箱0.7 20.35 bcd-260w朱跃珍单道可调移液器0.22 10.22 40270280型朱跃珍酸度计0.33 10.33 ph 330/set-0朱跃珍pcr仪56 87 gene amp 2400朱跃珍纯水器4.65 14.65 zmqs 5000y朱跃珍高压灭菌锅4.00 41.00 mls-3020朱跃珍通风厨0.60 10.60 bcd-260w朱跃珍林业3s技术实训室手持gps定位仪15.5310.5map76陈应培gis软件19119arcgis 9刘涛图 形 处理工作站632dell品牌机刘涛rs影像21100.3tm影像刘涛rs影像2009spot影像刘涛森林环境实验室全自动气象站6.316.3trmzs2型寸刚日照计2.460.6tbs-2-2寸刚温湿度计1.260.2zj-ws2寸刚风速/风温计0.660.1avm01/avm03寸刚气压计0.960.15trm-qa寸刚植物栽培实训室绿离修剪机4100.4ht230a 蒋厚琼绿离修剪机4100.4ht230b(双刃) 蒋厚琼高枝剪2400.05ars-180-1.8蒋厚琼联想电脑2.421.2开天b6600蒋厚琼快速水分测定仪 3100.3lskc-4d蒋厚琼电脑水分仪1.420.7pm-8188蒋厚琼种子品质检验室改建6.516.5设施设备蒋厚琼林业资源监测实训基地资源监测室投影仪212松下 pt-ux70nt杨鸿森电脑7.0100.7intel pentium e2140杨鸿森激光打印复印一体机0.310.3hp laserjet m1005杨鸿森a1激光打印机9.819.8lj5600杨鸿森扫描仪0.520.25hw 文豪7600杨鸿森数码相机1.7220.86佳能 eos 40d杨鸿森数码摄影机111佳能 hg10杨鸿森电脑桌0.3300.01实验室通用电脑桌杨鸿森电脑凳0.28140.02通用可升降吧台凳杨鸿森四开单色胶印机18118上海光华/pz1650型杨鸿森双色一体化速印机14114理想mv7690c型杨鸿森海恩sbk1040a型1.411.3对开自动晒版杨鸿森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十连栋温室大棚二座50.0225.0gp-622型热浸镀锌钢管装配式姜伟3.00100.30租地2亩,每亩0.15万,租用10年姜玮15.00115.00实训用皮卡车姜玮2009年合计432.004-7 林业技术实训中心2010年设备采购一览表 单位:万元实训分室设备名称项目总金额数量单价参考技术要求项目负责人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实训室电子天平2.1612.16ptx-ja朱跃珍超净工作台12101.2美联邦209e朱跃珍-86超低温冰箱1025dw-ml328朱跃珍液氮罐414yds-47-127朱跃珍低速离心机0.4810.48dlm12l朱跃珍真空干燥箱0.4410.44强制对流干燥箱cs101-7ebc朱跃珍pcr仪2045geneamppcrsystem9700朱跃珍低温水浴313thd-0515朱跃珍常温水浴0.4240.11gd200-2 + 6l朱跃珍多功能振荡器0.510.5hy-4b朱跃珍隔水恒温培养箱0.3610.36ghp-9050朱跃珍生化培养箱450.8spx-150bs-ii朱跃珍杂交箱3.2413.24h1200a-230v朱跃珍紫外分光光度计818752n朱跃珍核酸蛋白测定仪15115l20047朱跃珍投影仪4.014.0sp777朱跃珍高压气体基因枪1234gj-1000朱跃珍生物质能源实训室小型生物柴油转化集成设备16.028.0预榨设备;精炼设备;浸出器设备李建滇核磁共振含油率测量仪1.620.8hcy-10李建滇脂肪测定仪1.420.7szy-07李建滇真空干燥箱2.821.2dzf-6090李建滇叶绿素含量测量仪1.211.2spad502李建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单层膜连栋温室二座110255采用热浸镀锌钢制骨架。姜玮1.5100.15租地1亩,每亩0.15万,租用10年植物生理生化实验室投影仪6.116.1sp77intelpentium 2140hplaserjet m1005李建滇超临界萃取器6.116.1fy-1李建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10110aa6000李建滇马福炉1.511.5sx2-12-10 李建滇全自动定氮仪1243k9840凯氏李建滇叶绿素含量测量仪2.721.35spad502李建滇光照培养箱111430a李建滇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电热手提蒸汽消毒器0.0810.08yxq.sg41.280朱跃珍微波炉0.3410.34nn-6752朱跃珍电子天平0.6710.67xs210朱跃珍浓缩冻干仪10.01110.01100200朱跃珍超声波清洗仪1.0020.50t890/h朱跃珍转移脱色摇床0.110.1ts-8朱跃珍脱色摇床0.1620.08ts-1朱跃珍电子分析天平1.0011.00ae200朱跃珍恒温振荡培养箱1.2011.20tz-2dh朱跃珍sampo微波炉0.1010.10mi-9072朱跃珍智能酸度计0.310.3f-11朱跃珍家用冷藏冷冻箱0.3510.35bcd-260w朱跃珍扫描仪0.1410.14phantom3500朱跃珍恒温培养箱1.9611.96gl200c朱跃珍基因扩增仪6.2223.11ptc-100tm朱跃珍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电子精密天平0.3610.36ar5120朱跃珍电子精密天平0.4610.46ara520朱跃珍全温振荡培养箱0.9710.97hzq-f朱跃珍三用热电恒温水箱2.6330.88shh.w21420c朱跃珍微型离心机0.3010.30100avc朱跃珍微型离心机0.3010.30100avc朱跃珍超净工作台1.0611.06dl-cj-2n朱跃珍冰箱0.2010.20bcd-220a/hc朱跃珍超净工作台1.0611.06dl-cj-2n朱跃珍电热鼓风干燥箱0.3210.32hpg-9075朱跃珍微型离心机2.48100.25centrifuge pmc-060朱跃珍ph计0.9110.91inolab levet 3朱跃珍恒温水浴0.7420.371003朱跃珍过滤器0.6610.66xx8200230朱跃珍输液泵0.0810.08syb-j朱跃珍冰柜0.3510.35mdf-330朱跃珍洁净工作台0.3510.35jjt-7a朱跃珍林业资源监测实训基地资源监测室投影仪414sp77杨鸿森电脑7.2120.6intel pentium e21401g杨鸿森彩色打印机212hp deskjet d2468 杨鸿森a3激光打印机0.410.4lj5600杨鸿森扫描仪0.520.25hw 文豪7600杨鸿森电脑桌0.2200.01实验室通用电脑桌杨鸿森服务器1.0611.06戴尔 poweredge 2950杨鸿森空调1.42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 年大学配送管理(配送中心运营)试题及答案
- 智慧家庭工程师认证考试(二)试题及答案
- 服装厂安全测试题(3篇)
- 车间中暑应急处置预案(3篇)
- 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指标
- 吉林省公务员局审批项目流程图
- 绩效考核管理之关键绩效指标体系
- 九型人格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
- 新蔡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申论新疆押题题库及答案
- 企业收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产科输血治疗专家共识核心要点全解析
- 低碳控糖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防网络钓鱼安全培训课件
- 燃气动火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宜宾市四川省宜宾市2025年下半年引进人才(393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智慧树知道网课《禁毒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甘肃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农机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费米估算:职场装逼神器
- 景区游客投诉处理规范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