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宝卫.doc_第1页
深宝卫.doc_第2页
深宝卫.doc_第3页
深宝卫.doc_第4页
深宝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 .本文档由yy198308收集整理。深宝卫200550号关于印发宝安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的通知各医疗卫生单位:现将宝安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落实有效措施,加强领导,切实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工作。二五年四月六日 宝安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预案一、总则(一)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二)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三)区卫生局设立宝安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卫生局局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全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全区所有医务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主动参加医疗应急救治工作。(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五)全区各急救网络医院要结合本院担负的急救任务,制定相应的院前救护和院内急救实施方案。(六)本区发生下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宣布启动本应急预案:1. 重大传染病疫情(1)发生鼠疫、肺炭疽和霍乱暴发;(2)动物间鼠疫、布氏菌病和炭疽等流行;(3)乙类、丙类传染病暴发或多例死亡;(4)发生罕见或已消灭的传染病;(5)发生新发传染病的疑似病倒;(6)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传染病疫情,以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疫情。2. 其他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中毒人数超过30人或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饮用水、食物中毒事件;(2)短期内发生3人以上或现出死亡1例以上的职业中毒事件;(3)有毒有害化学品、生物毒素等引起的集体性急性中毒事件;(4)有潜在威胁的传染病动物宿主、媒介生物发生异常;(5)医源性感染暴发;(6)药品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7)预防接种引起的群体性反应或死亡事件;(8)严重威胁或危害公众健康的水、环境、食品污染和放射性、有毒有害化学性物质丢失、泄漏等事件;(9)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10)发生生物、化学、核和辐射等恐怖袭击事件;(11)学生因意外事故、自杀或他杀出现死亡1例以上的事件;(12)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临时规定的其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二、应急救治指挥部的组成及职责区卫生局设立宝安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指挥部,指挥部由医疗救治领导小组成员组成,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一)领导小组成员(附件1):组 长:陈金喜副组长:胡晓霞、孙玉卫 组 员:徐庆十、陈海涛、廖 欣、严应元、彭石潜、陈汝光、唐 瑛、傅晓源、黄优青、周指明、苏 健、陈志宏、陈 旭、钟 勇领导小组职责:1.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严重程度宣布实施本预案;2.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领导小组的成员及时到达现场,设立现场医疗救治指挥部,迅速开展现场急救工作;3. 迅速调集全区医疗救治资源,组织医疗救治工作的展开和后方医院的接收工作;4. 协调与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关系,组织医疗药品、器材、物资的供应和保障;5. 向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情、人员伤亡和灾害发展趋势等情况。(二)办公室成员(附件2):办公室主任:徐庆十副 主 任:邱松葵、张文武成 员:王 琴、严锡晖、曾创照、邓锦娥、王祚邦 黄德强、邓振宇、余思忠、阮营辉、肖 勇 曹 刚、李芳勇、黄 希、徐名锐、吴国池办公室职责:1. 负责全区日常医疗应急救治工作;2. 及时深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现场,依据救治预案和领导小组的指令具体组织现场医疗救治工作; 3. 做好现场医疗救治的组织及协调工作;4. 做好现场医疗救治报告工作;5. 定期检查指导各急救网络医院应急救治的准备工作,完善各项医疗救治制度和实施方案。三、报告制度(一)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报告;接到报告后区卫生局应当在2小时内向区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1.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2.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3. 发生传染病菌种、毒种丢失的;4.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的;5. 其它突发事件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二)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三)报告内容按卫生部国家救灾防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3版)要求进行报告,重点应报告以下内容:1. 事件类型、地点、时间、伤亡人数、目前灾情疫情发展趋势;2. 伤员的伤情,现场急救措施及投入医疗救治资源的情况;3、现场急救的困难和需要增援的人员、需补充的药品、器材和物资;4. 伤员分流的数量、伤情、要求接收医院的准备和床位数等。四、应急救治工作方案(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区应急指挥部应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评估,初步判断突发事件的类型,做出是否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决定。(二)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的需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有权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的物资、交通工具以及相关设施、设备;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并可以依法对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的需要,可以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也可以对突发事件现场等采取控制措施,宣传突发事件防治知识,及时对易受感染的人群和其他易受损害的人群采取应急接种、预防性投药、群体防护等措施。(四)全区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因突发事件致病的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应当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者指定的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内应当采取卫生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污染。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采取医学观察措施,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应当予以配合。医疗机构收治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依法报告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当立即对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调查,根据需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五)医疗救治网络的组成1. 以宝安区人民医院为龙头,全区各急救网络医院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网络体系;2. 医疗应急救治坚持就近原则,以事件现场为中心,形成三级救治队伍:一级队伍:为就近的医疗机构。突发灾害事故发生后,就近区域医务人员应主动及时到达现场,展开救治工作;二级队伍:为临近区域的医疗机构。接到医疗救治的指令后,应快速到达现场;三级队伍:为全区的医疗机构。接到医疗救治的指令后,迅速投入医疗救治工作;各队伍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到现场救治指挥部报到,接受救治任务。3. 遇有大批伤员时,坚持分级救治原则,按照病情轻重缓急实施现场急救、早期治疗和专科治疗;4. 特大灾害事故时,领导小组依据灾情的性质和特点,指令有关医院组成救援小组(所):手术队、重症复苏队等,奔赴现场急救。(六)全区各急救网络医院作为突发灾害事故危重病人的接收医院要常抓不懈,依据院前应急救援和院内应急医疗急救预案不得拒诊、推诿或哄抢病人。(七)全区各急救网络医院的救护车,是突发灾害事故时现场医疗救援的基本力量,必须昼夜24小时应急值班,保持应急状态。监护型救护车:用于急危重症伤员的现场和途中急救,车载医师、护士各2名,车载装备和药品完备,接到医疗救援指令后,迅速到达现场,主动与指挥部取得联系。普通救护车:车载装备和药品达标,用于一般伤员的处置和转运。到达现场的救护车,要听从指挥部的指挥,在指定地点集合,依据分工迅速投入抢救。车载药品、车载设备标准详见附件3-4。五、现场急救方案(一)伤员的检伤和分类遇有大批伤员时,为确保危重病人能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连续有效的救护,现场救护必须坚持检伤和分类。1. 检伤分类:由受过分类训练、有检伤经验的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临床医师和医疗管理人员组成,实施对成批伤员的检伤分类。2. 分类标准:按伤员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四类:(1)重度 危及呼吸、循环、意识者,如窒息、大出血、严重中毒、休克、心窒颤动等;(2)中度 伤情比重度要轻,只要短时间内得到及时处理,一般不危及生命,如单纯性骨折、外伤出血、眼伤等;(3)轻度 血压、呼吸、脑搏等生命体征正常,可步行,症状较轻,一般对症处理即可,如一般挫伤、擦伤;(4)死亡 致死性伤害深昏迷、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心电图直线。3. 分类标志,根据卫生部的统一规定,用红、黄、绿、黑不同颜色分别代表重、中、轻、死亡四种不同伤情。伤员卡为53cm大小,置于伤员的左胸部或其它明显部位,便于医疗救护人员辨认和采取相应措施(详见附件5)。(二)现场急救原则和流程1. 优先原则:先脱离险境后抢救、先救命后对症、先治重伤后治轻伤、先救病人后处置尸体。对生存希望不大的濒死者,应视具体情况而定。2. 现场急救流程: 火灾蔓延 房屋倒塌快速脱离险境 弹药、化学品仓库爆炸 台风、地震现场 毒物泄漏 交通要道迅速检伤分类(重、中、轻、死亡) 解除气道梗阻现场复苏生命 口对口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人工除颤 止血 高位颈椎骨折固定 终止致命的因素 抗休克 严重血气胸引流 呼吸困难插管 昏迷病人的救护 对外伤病人:包扎、固定、搬运 对症处理 对烧伤病人:创面的保护 吸氧、制动、止痛 维持生命、监护下送往后方医院(三)伤员的分流与后送原则1、伤员的分流原则,伤员生命恢复和稳定后,按分流原则送往各接收医院。伤员分流转送的原则为: 三级综合性医院 重度损伤 现场急救、维持生命 专科医院 死亡 分流原则 中度损伤 应急处理、对症救治 二级综合性医院 或二级医院 各街道医院 轻度损伤 一般处理 住所观察 死 亡 善后处理 遗体存放点伤员转送分流原则图2. 伤员的后送原则伤员后送必须以伤员的途中生命安全为前提。 (1)安全原则:下列伤员必须经过现场有效急救后,在医护人员监护下送往医院:外出血经有效的止血;休克得到有效纠正;脊柱骨折经过固定;呼吸道梗阻,呼吸困难或窒息有效解除、明显缓解;严重血气胸经初步处理。(2)就近原则:按分流原则送病人到有救治能力的就近医院。(3)持续原则:后送途中坚持连续监护和抢救、不得中断。(4)交接原则:需向后送接收病人的医院提交完整的抢救记录。(四)善后处理各急救网络医院的急救人员,在区应急救治指挥部宣布紧急医疗救治工作结束后才能撤离,并继续做好以下善后工作:1. 做好伤员院间转送和特殊急救物品的运送工作;2. 尸体处理:在核实死者姓名、年龄和死因后,根据区指挥部安排及时送往指定存放点;3. 遗物:现场病员遗留的物品,救护人员经清点后统一交有关部门人员处理;4. 完成救治任务的当天,由各医院将现场救治伤病员情况表(附件6)汇总后,按报告制度书面上报领导小组。 附件1:宝安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领导小组姓 名职 务联系电话组 长陈金喜区卫生局局组长胡晓霞区卫生局副局玉卫区卫生局副局员徐庆十区卫生局医政科科海涛区人民医院院 欣区中医院院应元区妇幼保健院院石潜区慢性病防治院院汝光西乡人民医院院 瑛沙井人民医院院晓源福永医院院优青松岗人民医院院指明公明医院院 健光明医院院志宏石岩医院院 勇观澜医院院 旭龙华医院院件2:宝安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应急办公室成员名单领导组织姓 名职 务联系电话办公室主任徐庆十区卫生局医政科科公室副主任邱松葵区卫生局医政科副科文武区人民医院急诊科主公室成员王 琴区卫生局医政科干锡辉区卫生局医政科干创照区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锦娥区妇幼保健院医务科科祚邦区中医院医务科科德强区慢病院医务科科振宇西乡人民医院医务科科思忠福永医院医务科科营辉沙井人民医院医务科科 勇松岗人民医院医务科科 刚公明医院医务科科芳勇光明医院医务科科 希石岩医院医务科科名锐龙华医院医务科科国池观澜医院医务科科件3: 救护车车载药品标准盐酸肾上腺素针安痛定针压宁定针异丙肾上腺素针20%甘露醇来比林针可拉明针林格氏液解磷定针洛贝林针5%碳酸氢钠阿托品针多巴胺针50%葡萄糖注射液654-2针阿拉明针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酸钙针立其丁针0.9%生理盐水颅痛定针西地兰针喘乐灵气雾剂胃复安针吗啡针氨茶碱针硝酸甘油片杜冷丁针硝酸甘油针心痛定片安定针异博定针去痛片鲁米那针地塞米松针美林滴鼻液速 尿针氯丙嗪针75%酒精纳络酮针非那根针2%碘伏心律平针垂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