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学.doc_第1页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学.doc_第2页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学.doc_第3页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学.doc_第4页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水学 摘要: 在中国古典园林长达两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风水学对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风水学对古典园林选址、园林造景手法、园林组成要素的影响,揭示风水学内含的科学性。通过分析风水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阐述时代发展背景下风水学的意义。 关键词: 风水 古典园林 景观学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根据长期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及实际生活体验,在中国古代就已产生了一种有关住宅、村镇及城市等居住环境的基质选择及规划设计的学说,叫做“风水术”或“堪舆术”。作为贯穿中国文化始终的风水术,对中国古典园林同样存在深远影响。 1、风水理论与园林的关系 1.1风水与园林选址 “负阴抱阳,背山面水”是风水术选址的核心要义。所谓负阴抱阳,即基址后面有主峰来龙山,左右有青龙、白虎砂山,前有月牙形池塘或弯曲的河流等。以承德避暑山庄为例,作为清朝皇家园林,山庄选址遵循风水原则,即背靠狮子岭,山势起伏;左有磬锤山为青龙、右广仁岭为白虎外护;热河天然流经山庄东面,人工引河入庄,并辅以原有山泉形成水抱之势;山庄定向吉利,坐北朝南。 从科学的生态环境选址讲,山庄背山有利于阻挡北方冷空气;东西有山做屏障利于防守;山庄坐北朝南取决于北半球采光需要.它是根据对自然的观察,总结出的一套选址理论。但风水学强调的宝地,却存在其迷信的一面。一个地方的兴衰取决于当时背景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承德山庄虽兴盛一时,但在清朝末年却依然抵抗不了中国国力衰落的大趋势,最后没落。 1.2风水与园林造景手法 在园林造景中,属风水理论“掇山理水”对园林造景影响最大。所谓“掇山”,即人工堆造假山;“理水”即人工修缮水景形状。“一池三山”是中国古典园林山水常见造景形式。以留园为例,留园中部以山水为主,水池中一池三山布局以水池东北角“小蓬莱”岛为中心,与“小蓬莱”岛毗邻一个半岛,上建有方亭“濠濮亭”,于“濠濮亭”向西北眺望,可发现西北角还有一个小岛,与曲桥相连。留园在造景之初通过掇山理水使三岛融入水中,形成“一池三山”之态。 留园平面图 “一池三山”之所以在我国古典园林中非常多见,是因为深受我国传统文化道家思想的影响。除此之外,园林造景中常有借景手法,如苏州拙政园,在吾竹幽居亭中向西望去,可见远处北寺塔。在风水学中解释为“因借祥瑞之兆”,实质上作为一种造景手法,将远处景观引入园内可以丰富园内景观层次,使之近景、中景、远景趋于完整。 1.3风水与园林要素的关系 1.3.1风水与园林植物配置 风水理论不但指导园林选址,同样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发挥作用。风水相生相克理论在园林植物中普遍存在,例如葡萄架下不宜睡眠,其气体对身体不利;石榴、红枫、象牙红五行属火,有助于心脏和神经调节。 风水在园林植物配置中体现的是对植物的认知及习性总结,反映了民族文化中祈求祥瑞、规避灾祸的独特方式。 1.3.2风水与园林建筑 风水理论同样影响我国古典园林建筑。风水学遵循“州郡以公厅为正穴,宅舍以中深圳为正穴”的点穴建筑建造原则。我国比较典型的古代园林布局是主体建筑倚山居北,人工湖居南。以颐和园为例,典型的南湖北山格局,万寿山建筑群落从临湖山麓开始建起,依山叠建,以排云殿、佛香阁形成建筑中轴;佛香阁立于中轴线穴点,成为全园构图中心。风水在园林建筑中还讲求建筑群应抑扬顿挫、大小相间,如前方建筑不应高于后方建筑,这体现的恰好是采光及视线景观的需求。 风水在很大程度上同样指导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形式及布局,充分体现了风水学尊重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 在中国园林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风水学以特殊的形式对其产生影响。这正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自然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一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模式。 2、时代发展下的“风水”园林 随着城市的发展,“风水”园林的发展趋向逐步向城市功能靠拢。风水学逐步摆脱封建社会的迷信外衣,以一种崭新的风貌出现在城市景观中。 2.1风水与现代园林选址 封建社会的结束,使中国不再有建设皇家园林以及私家园林的政治条件。园林建造相关理论作为“景观学”发展起来。园林则更多地以城市绿地的形式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风水学为基础的中国古典园林选址依据得到补充和发展。现代城市下的绿地选址除考虑自然因素外,还会将市民可达性、交通经济性以及古迹保护等纳入考虑范畴。以都江堰城市公园规划选址为例,由于都江堰城市灾害频繁,其城市公园除满足休憩娱乐、城市绿化等一般功能外,还需深入考虑城市应急避难功能。故其选址除考虑因地制宜、背山面水的自然条件外,还会结合城市用地属性、城市人口密度、交通可达性以及选址周边环境设施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类似于城市公园的特殊职能,还包括拉动经济增加、辅助城市行政区域转移、承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等。这些特殊职能是封建社会不具备的,因此风水学作为封建社会的产物更加不可能有所涉及。故现代园林选址理论必将是风水学的补充和发展,但与此同时,我们不应该忽略风水学最初对园林选址产生的影响。 2.2风水与现代景观造景 新时代的园林景观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科学的综合应用学科。风水更多地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中轴布局、天圆地方、相生相克、一池三山等造景形式体现的恰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正是有了区别于其他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内容。 以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设计为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位于市区北部,城市中轴线延长线北端,包括北区森林公园、中部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以及南区预留体育用地。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设计集中体现了风水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整个景观区以北京城市中轴线为结构骨架,鸟巢和水立方分别位于轴线东西两侧,体现天圆地方的风水思想;鸟巢为钢筋框架外观,水立方为水膜外观,符合五行水金相生原理;水立方南侧建有娘娘庙,是中国风水独特建筑景观;中轴线东侧设计龙形水系,与北部森林公园水域及绿地区形成山环水抱之势。整个景区依托北京古老的文化底蕴,将北京奥运会作为载体,把中国风水理念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中,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中国。 我认为,北京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设计是成功的,她将风水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抽象成隐形的符号,完美地诠释了一个民族的内涵。风水的民族文化内容正是风水学活的灵魂。我们不提倡带有迷信色彩的传统文化,但我们需要发扬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在城市快速发展,西方文化大量渗透的今天,这一点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需要改变千篇一律的城市cbd景观,把赋予了中国文化内涵的景观引入城市。 3、小结 风水学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基石,中国的园林景观发展应以科学景观学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以当代城市绿地为载体,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艺术。 作为城市景观规划工作者,应该了解园林风水文化,倡导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并能够以发展民族文化为使命,将民族文化内容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园林文化推向世界。 参考文献: 张承安主编.中国园林艺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