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2卷 第 3期 2 0 1 4 年7 月 顺 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u n d e p o l y t e c h n i c vo1 1 2 no 3 j u l y 2 0 1 4 李白游仙诗世界之形态、模式及其审美意义 兼议李白游仙诗对 楚辞游仙体式的接受 孥金砖 (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 2 8 3 3 3 ) 摘 要 :在道教文化 的影响 下,李 白从神仙道教的 角度 驾驭神仙题材来传达其思想感 情 ,吸收 楚辞游仙的精神 内核与表达形式,突破 了六朝以来一味升登求仙而企慕 长生的游仙题材与颇为单纯的游仙意象,结合 自身遭遇 ,融合现实时事,在浓烈的性 情 中涂抹上相当个性化的梦幻色彩。在诗人 “ 仙”气弥漫的梦幻世界里,别具三种游 仙 文化形 态,即 :超凡之人、奇幻之境与至诚之情 ,同时又创造 了 “ 以幻写仙” 、“ 以 梦写仙”与 “ 以游写仙”的三种抒 写游仙世界 的新异模 式,呈现 出丰 富多彩的游仙 面 貌与深刻意境。其才力之大、想象力之丰 、个性之显 ,洵无愧 “ 诗仙”之名 ,而其广 阔的堂庑,既为道教神仙世界努力拓展人性化的空间,也为游仙诗史竖起了一座继往 开来的丰碑 ,具有不朽的诗学价值与审美意义。 关键词 :李白;游仙诗 ;游仙形态;抒写模式 ;人格化 ;丰碑 中图分类号 :i 2 0 7 2 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6 1 3 8 ( 2 0 1 4 ) 0 3 0 0 5 7 0 6 d oi :1 0 3 9 6 9 i s s n 1 6 7 2 6 1 3 8 2 0 1 4 0 3 0 1 2 在唐代诗人 中,李 白与道教 的情结是极其浓厚 的 ,他是 一位 访道 、寻 仙 、炼丹 、采药 、受篆 的 “ 仙药满囊 ,道书盈箧”( 独孤及 送李 白之曹南 序 )的道道地地 的道教徒 。他 自认是 “ 身在方士 格 ”(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 ,并且 自认是 “ 谪仙 人”( 对酒忆贺监二首并序) ,所谓 “ 十五游神 仙 ,仙游未曾歇。吹笙吟松风 ,泛瑟窥海月 。西山 玉童子 ,使 我炼金骨 。欲逐黄鹤飞 ,相呼 向蓬阙” 。 ( 感兴八 首其五 )便是其学道 的全 面概括 。道 教 的世界 ,就是一个追求人 的肉体 与精神双重 自由 解放的超凡脱俗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诗人正可 用 以暂时地 忘却 与消弥现实社会 中怀才不遇与人生 如梦的两大精神苦痛 ,以达到 “ 八极 恣游憩 ,九垓 长周旋”( 赠嵩 山焦炼 师 )的逍遥世界 。因此 , 在李白的诗歌尤其是游仙诗中,其梦幻 、神游、访 道 、求仙的意味就格外浓郁 ,构成唐代诗苑 中一道 特殊的风景 。 1 李 白游仙诗的三种文化 形态 在李 白梦幻 的神仙 世 界 中 ,充满着 蓬莱 、瀛 洲 、方 壶 、瑶 池 、天 台 、天 池 、玉京 、巫 山 、云 雨 、神龙、玉女、明星、王母、天鼓、天鸡 、麻 姑 、赤松 、道士 、寺观以及彭祖 、巫咸 、王子乔等 仙界意象 。而彭祖 、巫咸 、王子乔等意象 ,便直接 取之于 楚辞 。他的一生庶几迷恋于神仙世界的梦 幻之中,从 “ 十五游神仙 ,仙游未曾歇” ,到中年 “ 学道三十年 , 自言羲皇人” ( 酬王补 阙酬王补 阙 惠翼庄庙宋丞? 此 送别) ,到晚年 “ 五岳寻仙不辞 远 ,一生好人名山游”( 庐山谣) ,始终于游仙 梦幻 的境界互为交融着。据何念龙先生统计 ,李 白 收稿 日期:2 0 1 4 0 3 2 8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 目 ( 1 3 f z wo i o ) 。 作者简介:李金坤 ( 1 9 5 3 一) ,男 ,江苏金坛市人 ,教授 ,博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学与美学 。 57 顺 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1 2 卷 诗歌中,单纯言 “ 仙”者有 1 1 次 ,“ 仙人”者 2 4 次 ,“ 神仙”者2 1 次,其他涉及与 “ 仙”相关的词 语有 5 3 种 。在如此 “ 仙”气 弥漫的梦幻世界里 , 我们 明显感 受到三 种游仙 文化形 态 :一 是超凡 之 人 。如 :“ 中有多古貌 ,双耳下垂肩 。嵩岳逢汉武 , 疑是九山仙”( 嵩山采菖蒲者) ,“ 云台阁道连窈 冥 ,中 有 不 死 丹 丘 生 ” ( 西 岳 云 台歌 送 丹 丘 子) ,“ 潇洒古仙人 ,了知是赤松”( 古风其二 十 ) ,“ 仙人骑彩凤 ,昨下 阆风岑”( 拟古其 十) ,“ 玉女四五人 ,飘飘下九垓”( 游泰山其 一 ) ,“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庐山 谣寄卢侍御虚舟) ,“ 明星玉女备洒扫,麻姑搔背 指爪轻”(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等等。这些 都是超脱凡夫俗子之上的长生不老的仙人,是诗人 追求 的楷模与终极 目标 。二是奇幻之境 。李 白是一 个主观感情非常强烈而联想又极其丰富的诗人。所 以 ,在道教经典 的长期熏育下 ,神仙 的意象与境界 便会 随着诗人感情 的抒发而 自然呈现出来 ,从而构 成奇幻的诗歌世界。如 :“ 羽驾灭去影 ,飚车绝回 轮”( 古风其四) ,“ 昆仑采琼蕊,可以炼精魂” ( 古风其十二) ,“ 三十六帝欲相迎 ,仙人飘翩 下云耕”( 春 日行 ) ,“ 飘然挥手凌紫霞 ,从风纵 体登鸾车”( 飞龙行) ,等等。至于 “ 我欲攀龙 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 大笑开 电光 ,倏烁晦冥起风雨 。阊阖九 门不 可通 , 以额叩关阍者怒”( 梁甫吟)与 “ 青冥浩荡不见 底 ,日月照耀金银 台。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 纷纷而来 下 。虎鼓瑟兮鸾 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 ( 梦游天姥吟留别 )所描写的奇幻境界 ,则完 全与 离骚“ 鸾皇为余先戒兮 ,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兮 ,继之 以 日夜 。飘风 屯其 相离兮 , 帅云霓而来御。纷总总其离合兮 ,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 阍开关兮 ,依 阊阖而望予 。巫咸将夕降 兮 ,怀椒糈而要之。百神翳其备降兮 ,九疑缤其并 迎”奇幻之境的描写如出一辙 ,可见,诗人对 楚 辞精神的承传是显而易见的。殷瑶评价李白说: “ 白性嗜酒 ,志不拘检 ,常林栖 十数 载 ,故其 为文 章,率皆纵逸。至如 蜀道难等篇,可谓奇之又 奇。然 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 。 l2 充分肯定了 李 白诗歌体调之奇的可贵之处及其艺术渊源 ,切情 58 切理,甚中肯綮。三是至诚之情。李 白的情感世界 是极其丰富而深厚的。他在这个神仙世界里,谦卑 恭敬 ,相处和睦,与神仙们感情深挚 ,自然亲切 , 殆如一家。如 :“ 霓裳曳广带 ,飘拂升天行。邀我登 天台,高揖卫叔卿”( 古风其十九) ;“ 我来逢真 人,长跪问宝诀。粲然启玉齿,授以炼药说”( 古 风其五) ;“ 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 鹿 ,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 ,欣然愿相从”( 古 风其二十) ;“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焦山 望松廖山) ,等等。“ 他常常看到一些神人、仙人 的形象,向他招手,对他说话,授他以仙决,有时 还给他以白鹿 、鸾凤之类 ,使他飞行于太清” b 。在 诗人看来,仙界所有的神仙,都是他难得的知心亲 友,情同手足,极为和谐。李白不仅与神仙们感情 深厚 ,而且将神仙世界中的 自然物象也都注人 了深 挚的人之情感 ,将它们完全人格化 。因此 ,诗人与 它们的交流 自然是十分平等友好 的。如 :“ 太 白与我 语 ,为我开天关”( 登太 白峰 ) ;“ 白云见我去 , 亦为我飞翔”( 题情深树寄象公) ;“ 东风随春 归 ,发我枝 上花”( 落 日依 山中 ) ;“ 绿水解人 意 ,为余西北流”( 宿 白鹭洲寄杨江宁 ) 。这在 现实 自然世界 的描写中 ,诗人将 自然物象直视为知 己与亲友者 ,拟人化的笔法在其诗中更是不胜枚 举。如 :“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 山”( 独坐敬亭 山 ) ;“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 青” ( 劳劳 亭 ) ;“ 山花 向我 笑 ,正好 衔 杯时 ” ( 待酒 不 至) ;“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 徊 ,我舞月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 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 月下独酌 四首 其一 ) , 等等。实际上 ,诗人将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中的 自 然物象完全人格化 的处理方式 ,也是他所采用的一 种幻想艺术手法。因此 ,“ 所以他是 自己宇宙化 ,宇 宙又 自己化了。由前者 ,我们感到他 的旷达 ;由后 者 ,我们感到他的情深 。那么 ,他在人间所得 的寂寞的哀感 ,正是 因为有大 自然里的亲切的对象 给加以补偿了” 。他用这种幻想艺术手法,将 自 然 物象人格化 ,一方面体现了作者一以贯之 的 “ 齐万 物 以为首” 、“ 独 与天地精神 往来 ”( 庄子 天下 篇)的道家思想 ,而另一方面则由此折射出诗人 所处黑暗现实社会对人性百般压抑而怀才不遇 的孤 第 3 期 李金坤:李白游仙诗世界之形态、模式及其审美意义 独情怀 。诗人对现在世界一次次地怀抱希望 ,但结 果总是一次次地遭遇失望 ,乃至于绝望。在他来 说 ,现实 世界 已无“ 爱 ”可 觅 ,所 谓 “ 花 间一 壶 酒,独酌无相亲”(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他只 能在梦幻的神仙世界与人世 间的 自然世界里去寻求 自己的知音 ,释放 自己的 “ 爱”意 ,以此来安顿他 那颗 自由无羁 、天性豪放 的心灵 。可以这样说 ,李 白精心营构而津津乐道 的梦幻神仙世界 ,是李 白式 的 “ 爱 ”的一种特有表达方式 。“ 爱 ”作为一种情感 状态 ,其本质特征就是 “ 忘我” ,诚如黑格尔所说 : “ 爱 的真正本质在于意识抛舍掉 自己,在他的另一体 里忘掉 了它 自己” 。所 以,在梦幻 的神仙世界 里 , 诗人则完全忘掉 了自己 ,此李 白已非彼李 白,他俨 然 已成为神仙世界的一员 了。然而 ,梦幻终究是梦 幻 ,有 “ 梦”就有 “ 醒 ” ,有 “ 幻 ”就有 “ 灭” 。正 如 金刚经所云 :“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 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因此 ,诗人 的许多作品总 是呈现 出对神仙世界的忘我陶醉之乐与现实社会 的 清醒郁 闷之悲 的两极精 神状态 。诗人描写梦幻仙境 的名篇便是最为典型的例子。诗人先是陶醉在与屈 原 离 骚 一样 自由飞翔 、任心 遨游 的神仙 世界 里 ,“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 湖月 ” ,他 的心 情获得 了最大的满足 ,快乐之至。然而,当诗人 “ 惟觉时之枕席 ,失 向来之烟霞”之时 ,他又不得不 跌人冷酷无 比而令人窒息的现实世界 。而在这个 十 分糟糕 的世界里感到挤压憋闷时 ,诗人又会情不 自 禁地放飞心灵 ,让 自己在梦幻的神仙世界里忘我陶 醉起来。“ 口吐天上言,迹作人间客” 。( 皮 日 休 七 爱诗 李翰林 )诗人就在这样现实与理想的极度矛 盾 中苦苦挣扎着 。宋人葛立方对李 白神游梦幻仙境 的现象与原 因有一个颇切情理 的分析 ,他说 :“ 李太 白 古风两卷 ,近七十篇 ,身欲为神仙者 ,殆 十 三 四 :或 欲把芙 蓉而 蹑太 清 ,或欲挟 两龙 而凌倒 景 ,或欲 留玉舄而上蓬 山 ,或欲折若木而游八 极 , 或欲结交王子晋 ,或欲高揖卫叔卿 ,或欲借白鹿于 赤松 子 ,或欲餐金光于安期生。岂非 因李贺季真有 谪仙之 目,而固为是以信其说邪?抑身不用,郁郁 不得志,而思高举远引邪?尝观其所作 梁甫吟 , 首言钓叟遇文王 ,又言酒徒遇高祖 ,卒 自叹 己之不 遇。其后又有 飞龙引二首,当是明皇仙去 之 后 ,又有彩女玉女之句 ,则怨 之深矣 ” 。很显 然 ,在诗人营构的精彩绝伦的神仙世界里 ,仍然隐 含着现实社会种种黑暗政治的影子 ,具有鲜明的比 兴象征的托寓特色。 之所 以在诗人的梦幻游仙诗 中仍然含有政治托 寓的影子 ,是 因为诗人没有忘怀现实 、没有忘怀 自 己的夙愿与理想。从他的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 书 的夫子之 道 中 ,我们 不难窥 见诗人 的 “ 游仙 观” 。其云 :“ 仆尝弄之 以绿绮 ,卧之以碧云 ,嗽之 以琼液,饵之以金砂。既而童颜益春,真气越茂, 将 欲倚剑天外 ,挂 弓扶桑 ,浮四海 ,横八荒 ,出宇 宙之寥廓,登云天之渺茫。俄而李公仰天长吁,谓 其 友人 日 :吾未可去也 ,吾与尔达则兼济天下 ,穷 则独善一身 ,安能餐君紫霞,荫君鸾鹤 ,驾君虬 龙 ,一朝 飞腾 ,为方丈 、蓬莱之 人耳 ?此 则未 可 也 ,乃相与卷其丹 书 ,匣其 瑶琴 ,申管 、晏之谈 , 谋帝王之术 ,奋其智 能 ,愿 为辅 弼 ,使寰区大定 , 海县 清一 ,事君之 道成 ,荣亲 之义毕 ,然后与 陶 朱 、留侯 ,浮五湖 ,戏沧海 ,不足为难” 。诗人 的意 思再清楚不过了,他所讲的真正的游仙,是 “ 要在 济苍生 、安社稷 中充实生命 ,在浮五湖 、戏沧海中 高蹈人生 ” 7 。对 于这种李 白式 的 “ 游仙观” ,美国 著名汉学家宇文所安先生则有更 为明确的论述 ,他 说 :“ 与王维相 比,李 白更算不上是宗教诗人 。他所 深切关注的 ,既不是道家 的宇宙法则 ,也不是道教 炼丹术的原始科学。对于李 白来说 ,神仙不过是驰 骋幻想的对象和释放想象力的工具 ,他们的异常与 李 白个人的异常感觉相应 : 别有天地非人间” , - 。 说 “ 工具 ”固然不错 ,但工具仅仅是一种手段 ,不 是诗人所要表达 的 目的 ,其 目的已如上述所论 ,它 是要体现诗人 的一种政治托寓 、一种精神安顿 、一 种李 白式的 “ 游仙观” 。这在李 白喜欢采用天马 、凤 凰 、大鹏等幻想事物作为歌咏对象 的诗歌 中皆呈现 出这样的信息 。尤其是大鹏意象 ,更是贯穿诗人的 一 生 。从他早年所作游仙色彩颇为浓厚的 大鹏 赋“ 常欲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的英姿写照,到其 绝笔 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 ,中天摧兮力不 济 ,余风淑兮万世 ,游扶桑兮挂左袂”的不屈抗 争,“ 我说李白的本质是生命和生活,所以他之接受 道教思想是当然的了。生活上的满足是功名富贵, 59 顺 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1 2 卷 因此李 白走入游 侠 ;生命上 的满足 ,只是 长生不 老 ,因此李 白走入神仙 。 ” 。 终其一生 ,李 白就是 一 只亦侠亦仙的大鹏 。 ” 2 李 白游仙诗的三种抒写模式 不管是 出于何种动机与意 旨,李 白梦幻 中的游 仙诗都给我们留下 了一个独具异彩、魅力 四射 的非 凡世 界。论 自由,则 “ 精神 四飞扬 ,如 出天地 间” ( 游泰山其三) ;论 自在,则 “ 问余何意栖碧 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山中问答) ;论神奇 , 则 “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日出入行) ; 论神秘 ,则 “ 去影或不见 ,回风送天声”( 古风 其七) ;论气势 ,则 “ 云垂大鹏翻,波动巨鳌没” ( 天台晓望) ;论险峻,则 “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 拔五岳掩 赤城 ”( 梦游 天姥 吟留别 ) ;论威 力 ,则“ 抚 顶 弄 磐 石 ,推 车 转 天 轮 ” ( 上 云 乐) ;论豪迈,则 “ 长周旋,蹑星虹,身骑飞龙耳 生风 ”( 元丹丘歌 ) ;论深情 ,则 “ 仙人浩 歌望 我来 ,应攀玉树长相待”( 怀仙歌) ;论神游 , 则 “ 永随长风去,天外恣飘扬”( 古风其四十 一 ) ;论享 受 ,则“ 一 餐历 万 岁 ,何 用 还故 乡 ” ( 古风其四十一) ;论长寿,则 “ 云台阁道连窈 冥 ,中 有 不 死 丹 丘 生 ” ( 西 岳 云 台 歌 送 丹 丘 子) ,等等 ,这完全是一个超凡脱俗 、令人惊羡的 诗意葱郁的 “ 陌生化”世界。如此梦幻神奇 的世 界 ,在李 白的 古风其十九 、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与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等游仙诗中得到了较为 集中而全面的体现。而这三首游仙诗 ,分别代表了 诗人 “ 以幻写仙” 、“ 以梦写仙”与 “ 以游写仙 ”的 三种抒写模式。 先看 “ 以幻写仙” 的 古风其十九 。 古风 五十九首 ,是李 白成就甚高 的组诗 ,其 中,游仙诗 占十分之二三 ,而第十九首则最为著名。其云 :“ 西 上 莲花 山 ,迢迢 见 明星 。素手 把芙蓉 ,虚 步蹑太 清 。霓裳曳广带 ,飘拂 升天行 。邀 我登云台 ,高揖 卫叔卿。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仰洛阳川 , 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诗人幻想 自己登上华山西峰莲花峰 ( 华山三大主峰之一) ,远 远见到明星仙女 ,她纤纤素手握着粉红鲜艳 的芙蓉 花 ,正凌空飞行 。她身著宽带飞扬 的霓裳 ,飘飘然 6 0 飞升起来。明星仙女又邀请诗人神游云台峰,去拜 谒失意于人间的仙人 ( 即谪仙人 ,贺知章亦 以此称 美李 白,故有同病相怜 之意 )卫淑卿 。然后 ,他们 又一起恍恍惚惚地飞升太空 。然而 ,当诗人俯视洛 阳一带时 ,遍地是豺狼胡兵们在行 凶作乱 、蹂躏汉 民 ,流血染 红了一片野草 。在此诗 中 ,诗人幻想 出 两幅不 同的画面 ,即:纯洁、美好 、自由的人 间仙 境与肮脏、凶残 、凄惨 的人间地狱。诗人一方面 “ 口吐天上文 ” ,竭力歌颂仙界之 “ 美 ” ;一方面又 “ 迹作人 间客 ” ,无情暴露人间之 “ 丑” 。美丑对 比, 衬托鲜明。正因为极写人间之 “ 丑” ,所 以才更加衬 托出仙界之 “ 美” 。也 正因为人间是 如此之 “ 丑” , 所以才进一步激发起诗人向往仙界之 “ 美”的强烈 愿望 。几乎所有李 白的游仙诗 ,都具有这样 的严密 的因果逻辑关 系。而他 的游仙诗中 ,总隐含着诗人 那份 “ 剪不 断、理还乱 ”的人文关怀之情愫 。值得 注意 的是 ,此诗 在构思 与行文 结构上 显然 与屈原 离骚“ 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的表达 方式具有承传关系,而其忧国忧民之情怀与屈原也 是一脉相承的。 再看 “ 以梦写仙”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 。此诗 题 目一作 别东鲁诸公 。玄宗天宝三载 ( 7 4 4 ) ,李 白为权贵排挤 ,被 “ 赐金还 山” ,离开长安 ,到达东 鲁 ( 今山东南部 ) ,次年准备南游越 中 ( 今浙 江一 带) 。此乃诗人行前向诸友表白心迹之作。诗借梦游 形式 ,将神话传说、山水奇景与飘渺仙境杂糅铺 叙 ,以极其 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 ,将天姥山的高峻 奇 险、吴越胜景 的扑朔迷离 、福地洞天 的仙气 弥漫 以及 自己梦醒后 的无限感慨一一表述得丰富多彩而 惊心动魄 ,令人如行山阴道上 ,目不暇接 ,体现出 诗人热烈 向往神 仙世 界与鄙视 黑 暗现 实的 深刻思 想 。全诗四言 、五言 、七言 、九言交错杂用 ,腾挪 跳跃 ,活泼灵动 。中间铺陈仙境幻象 ,加之缀以 “ 兮”字 ,与 楚辞 九歌 中的神仙景象与意境颇 相仿佛 ,而又别具新奇意味。结尾以 “ 安能摧眉折 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收束,突出诗人于梦 游仙境醒来后鄙视权贵 、追求神仙 自由生活的人格 尊严与坚定信念。由于在黑暗的现实中诗人 “ 不得 开心颜 ” ,因此 ,就更激励诗人到梦幻的神仙世界中 去追寻 “ 开心颜 ”的人生境界 。这 已成为李 白游仙 第 3 期 李金坤:李白游仙诗世界之形态、模式及其审美意义 诗托寓式基本规律 。清人 陈沆论此诗云 :“ 盖此篇即 屈子 远游之旨,亦即太白 梁甫吟 阊 阖九门不 可通 ,以额 叩关 阍者 怒 之 旨也 。太 白被 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有若梦游 ,故托天姥以寄 意” 。从李 白托寓式 的游仙诗观之 ,他并非纯粹地 忘怀现实而一味游仙 ,“ 口吐天上文 ”仅仅是一种形 式,而实质上依然是 “ 迹作人间客” ,依然关注着现 实人生之命运。鲁迅先生曾评价陶渊明说 :“ 就是 诗 ,除论客所佩服 的 悠然见南 山 之外 ,也还有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 在 之类的 金 刚怒 目式 。这 猛 志固常在 和 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 ,倘有取舍 ,即非全人, 再 加抑扬 ,更离真实 ”n 。同样 ,以此来评 价李 白 的游仙诗 ,也是甚为恰 当的。这是我们在 阅读研究 李白此类游仙诗时应当引起注意的地方。 最后 看 “ 以游写 仙 ” 的 庐 山谣 寄卢侍 御 虚 舟 。诗 云 :“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 杖 ,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 辞远 ,一生好人名山 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 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 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 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 映朝 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 间 ,大江茫茫去不 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 流雪 山。好为庐 山 谣 ,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 ,谢公行处苍苔 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 彩 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 上 ,愿接 卢敖游太清” 。此诗作于上元元年 ( 7 6 0 ) ,当时李 白 长流夜郎途 中遇赦后从江夏 ( 今湖北武 昌)来 到浔 阳 ( 今江西九江) ,往游庐山并写下了这首诗。诗人 以饱蘸深情 的笔墨 ,满怀深情地歌吟庐山奇异壮观 的大好景色 。“ 屏风九叠 ” 、“ 明湖黛光 ” 、“ 香炉瀑 布” 、“ 回崖沓嶂” 、“ 翠影红霞” 、“ 大江茫茫 、“ 黄 云万里” 、“ 白波九道”等著名景观皆历历在目,构 成 了一 幅独特奇异的人 间仙境 。李 白触景 生情 ,幻 想联翩 。他想起 了好游名 山的谢灵运 ,遥见彩云里 “ 手把芙蓉朝玉京 ”的 “ 仙人 ” ,又想到了早 已与九 天之上神仙的约定,希望好友卢敖 ( 即卢虚舟)早 日归 来 和 自己 同游 太空 。诗人 借助 于游 山而写 游 仙 , 自然 之 山水与 神仙之 山水 浑然 一起 、彼此 交 融 ,更给人以真中寓幻 、幻 中见真 、忽真忽幻 、亦 真亦幻 的审美感受 。“ 如此一来 ,不但作品中隐含山 水诗 的况味 ,造成游仙诗歌中仙境与人 间的强烈对 比,而且适可与其谪仙人的身份意识互相呼应 ,达 到自我完成的潜在心愿。 ” 这就是李白 “ 以游写 仙”游仙诗的特异魅力。明人高楝评价此诗云:“ 太 白天 仙 之 词 ,语 多 率 然 而 成 者 ,故 乐府 歌 辞 咸 善 。其 庐山谣等作 ,长篇短韵 ,驱驾气 势,殆与南山秋色争高可也” h 。 3李 白游仙诗的审美意义 综上 ,李 白游仙诗 的梦幻特征是十分 明显 的。 梦幻色彩增添了游仙诗轻盈缥缈、惝恍迷离的神仙 世界 的审美趣 味 ,而神仙世界又加深了梦幻色彩神 奇诡异的艺术功能。宇文所安认为,李白 梦游天 姥吟留别与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这两首诗描 绘了想象中的精神遨游 ,沿袭了 楚辞的传统 , 不过在李 白这里 ,遨游天空被理性化为做梦” 。这就 是李 白独具魅力的梦幻游仙诗特色。他又说 :“ 虽然 李白在一些 古风诗中讽刺求仙,光明绚丽的神 仙对他仍有着不可抗拒 的诱惑力” 。何以至此?宇 文所安先生未加说明。其实 ,原因很简单,李白有 时 “ 讽刺求仙 ” ,是 因为在他 三十年 的学道经历 中, 已深深认识到学道求仙的虚妄性。为何又有 “ 诱惑 力”呢?是因为在这个 自己精心营构的梦幻神仙世 界里,它可以暂时安顿诗人在现实社会中苦苦挣扎 的疲惫不堪 的心灵。在这个神仙 世界里 ,他 可以无 拘无束地神游天地 ;他可以结交神仙、和气一团; 他可以啸吟山水 、友 爱万物 ;他可以借题发挥 、批 判现实 。总之 ,他 可以在这个独特 的 “ 桃花 流水窗 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问答)的神仙世 界里 ,痛痛快快 、潇潇洒洒地逍遥游 ,做一 回人世 间真正的 “ 谪仙人” 。如此美好的神仙世界,不正是 诗人梦寐以求而至美至善的精神家园吗? 纵观李 白在道教文化的影 响下 ,从神仙道教的 角度驾驭神仙题材来传达其思想感情 ,突破 了六朝 以来一味升登求仙而企慕长生的游仙题材与颇为单 纯的游仙意象,吸收 楚辞游仙的精神内核与表 达形式,结合 自身遭遇,融合现实时事,在浓烈的 性 情 中涂 抹上 相 当个 性化 的梦幻色 彩 。同是 “ 问 月”的神奇诉求 ,张若虚的 春江花月夜多表现 6l 顺 德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第 1 2 卷 为一种追天问地 的惊奇与疑惑神情 ,一种迷茫与苍 凉的情怀;但在李白的 把酒问月则平添了诗人 的主体意识与寓人文关怀于神话奇幻之中的主体精 神 ,因此而 “ 创造 了一种酒道与诗道 、人道和天道 相浑融的境界 ”n 。这正是李 白游仙诗独特的天才 创新之处。李白小于张若虚十一岁,两诗之间精神 的承传 与超越轨迹 ,还是颇为鲜明的。在诗人 “ 仙 ”气 弥漫的梦幻世界里 ,别具三种游仙文化形 态 ,即:超凡之人 、奇幻之境与至诚之情 ,同时又 创造了 “ 以幻写仙” 、“ 以梦写仙”与 “ 以游写仙” 的三种抒写神游仙界的新异模式,呈现出丰富多彩 的游仙面貌与深刻意境。在 “ 六朝之后另创 一番开 天辟地 的格局 ,其才力之大 、想象力之丰 ,洵无愧 诗仙之名,而其广阔的堂庑,也为道教的神仙世 界打造了一个人性化的空间 ,赋予游仙诗一个前所 未有的著力方向 ,也为其承先启后 ,开创新机” 。 故而在 中国游仙诗史 上具有不朽里程碑式的诗学价 值与审美意义。 参考文献 : 1 何念龙 李 白文化现象论 e m 武汉 : 湖北人 民出版社 , 2 0 0 9 1 1 2 8 2 李珍华 , 傅璇宗 河岳英灵集研究 m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 9 2: 1 3 8 3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e m 北京 : 人 民出版社 , 1 9 7 1 : 8 7 4 李长之 李 白传 m 太原 : 百花文艺出版社, 2 0 0 4 : 1 3 9 , 1 4 9 5 黑格尔 美学第二卷 m 北京 : 商务印书馆 , 1 9 7 9 : 3 0 0 6 (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第十一 m 历代诗话( 下) 何文焕 , 辑 北京 : 中华书局 , 1 9 8 1 : 6 5 5 6 6 7 王涌豪 , 俞灏敏 中国游仙文化 m 北京 : 法律出版社 , 1 9 9 7: 1 5 2 1 5 3 8 ( 美 ) 宇文所安 盛唐诗 m 贾晋华 , 译 北京 : 生活 读 书 新知三联书店 , 2 0 0 4 : 1 6 5 1 6 6 9 ( 清) 陈沆 诗 比兴笺卷三 m 陈沆集 宋耐苦 , 何 国 民, 编校 武汉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2 0 0 2 : 4 1 9 1 0 鲁迅 “ 题未定” 草六 m 鲁迅论文学 北京 : 人 民文 学出版社 , 1 9 5 9 : 2 4 5 1 1 颜进 雄 唐代 游仙诗研 究 m 台湾 : 文津 出版社 , 1 9 9 6: 2 9 7 1 2 ( 明) 高棵 唐诗品汇( 上)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 9 8 2: 2 6 7 1 3 杨义 李 白诗 的生命体验和文化分析 m 读书的启 示 北京: 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2 0 0 7 : 3 4 1 th e fo r ms , p a t t e r n s a n d ae s t h e t i c s i g n i fi c a n c e s o f p o e ms o f m y s t i c a l ex c u r s i o n b y li ba i : on li ba i s i n h e r i t a n c e o f t h e fa i r y s t y l e o f chu ci l i j i n k u n ( s h u n d e p o l y t e c h n i c , f o s h a n g u a n g d o n g 5 2 8 3 3 3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i n flu e n c e d b y ta o i s ml i ba i a b s o r b e d t he c o r e v a l ue s a n d f o r ms o f e x p r e s s i o n s f r o m chu c a nd c o n v e y e d hi s o wn t h o ug h t s a n d f e e l i n g s fro m t he my s t i c a l a n g l e o f ta o i s m, wh i c h ma d e a br e a kt h r o u g h a g a i ns t t he s i mp l e i ma g e s a n d p u r e a s p i r a t i o n f o r l o n g e v i t y i n f a i r y p o e ms fr o m t h e s i x dy n a s t i e s w i t h a s t r o n g d i s p o s i t i o n h e c o mb i n e d h i s o wn s u f _ f e r i n g s a n d c u r r e n t e v e n t s , ma k i n g h i s p o e ms p e r s o n a l i z e d w i t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地契过户协议书
- 校园花木护理协议书
- 个人安全承诺协议书
- 机器制作技术协议书
- 占用林地回收协议书
- 山东烟台市福山区事业单位2025年下半年招考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养蜂合作社合同范本
- 宁波市江北区2025招考事业编制工作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格力工程机合同范本
- 个体投资合伙协议书
- 2025年高压电工证复审理论考试模拟题库练习题及解析答案
- 服装厂安全生产责任制
- 【英语】高三英语试卷分类汇编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含解析
- 安徽省名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安全上下楼梯课件
- 海洋守护:捕捞业新篇章-推动可持续发展建设绿色渔业
- 后勤人员消防安全课件
- 2025年泰安市公开招聘劳务派遣制工会社会工作者(52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级企业8岗位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现代特色历史街区教案
- 生态环保模块化湿地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