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哲学与真善美的互动与交融解读西方哲人的真善美理念现代哲学2001年第4期(总第66期)哲学与真善美的互动与交融解读西方哲人的真善美理念刘志山余其铨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充分体现在哲学的历史中,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人们追求的重点和探讨的角度不同.从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古代哲学侧重于从客体方面探寻真善美,近代哲学侧重于从主体方面探寻真善美,德国古典哲学侧重于从主客体关系上来探寻真善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一,哲学的童年与真善美的发生哲学并不神秘,自从人类产生以后,便有了朴素的哲学思想.正是在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中,孕育着真善美观念的发生.在远古时代的人类思维中,真善美是混然一体的,真善美的客观内容没有分化,真善美的意识形式也没有分化.原始人的认知,评价和审美意识,都以朦胧,混沌的形式直接体现在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直观认识上,主要是他们制造的工具和获取的猎物上.如制造石斧,石斧具有实用价值,可用来砍削东西,符合人的目的,所以具有善的性质;但在制造石斧的时候,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样的石料坚固耐用,并熟悉相应的打制方法,即需要认识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真);同时,制出的石斧又须具有周正,匀称的造型,坚实光滑的质地,使人产生美感.可见,在原始人那里,认识对象,实用对象,审美对象是以天然浑然一体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而且,在人与对象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是实用和功利关系.原始人没有独立的”真”意识,真同善是相结合的,有实用价值,能达到目的的东西在客观上就是真的;同样,美也是和实用结合的,有用的,有益的往往也就是美的.这有点类似于中国远古时代”羊大为美”的思想.正如普列汉诺夫曾说,”人最初是从功利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只是后来才站到审美的观点上来看待他们”.这种情况表明,当人类还没有摆脱直接的肉体需要去进行生产的时候,人与对象的关系只能停留在简单的,直接的实用关系上,人还不能充分感受到对象的丰富内容,也还不能把这些感受上升到理解的高度.但尽管如此,一有了人类和人类活动,便有了对真善美的创造和追求,这是不能否认的.古代哲学产生以后,人类对真善美的认识也提到一个新的水平.这突出表现在,人们开始摆脱同对象关系上的直接性和具体性,而转入了对事物一般本质的探究和思考.古代哲学的主题是”万物的本原是什么”,这是一个典型的求”真”的命题.然而.哲学家们在探究万物的本原即真的问题时.常常是把它同善和美联系在一起的.如毕达哥拉斯派认为,事物的本原是由”数”构成的,美德乃是数的和谐.赫拉克利特认为,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正是这种对立造成”最美的和谐”在古希腊哲学家中,比较明确地提出真善美观念的是柏拉图,柏拉图把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前者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物质世界,后音是由理念组成的理念世界.他认为,”可见世界”里的东西都是运动变化而不真实的,而只有”理念世界”里的东西才是永恒不变,唯一真实的.在理念世?l10?界里,有真的,善的以及美的理念.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不是对具体事物认识,而在于把握关于具体事物的理念;但是,人们对于理念的把握又不能超越具体事物,即人们必须通过”回忆”,在”可见世界”的启发下,把”灵魂取得人的形象之前”所取得的关于真的,善的和美的理念发挥出来.每类事物的理念构成这类事物所追求的目的,而所有一切事物都追求一个最高的理念,即”善”.中世纪是神学在意识形态领域里一统天下的年代.基督教神学的最大贡献在于把人类从自然的襁褓中解放出来,得以从人类的最完善的化身上帝的角度来看待自然和人类社会,这使人类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在精神领域获得了部分自由.因而它是”哲学童年”之必经阶段.基督教神学的集大成者托马斯?阿奎那,一方面反对柏拉图,另一方面又接受了柏拉图”理念论”的有关思想,并对它进行了神学的改造,把柏拉图”理念论”中的”最高理念”换成了”上帝”.托马斯认为,理念不是来自先天自然,真理乃是上帝的启示.凭感性获得的自然真理是不可靠的,只有根据上帝的启示而获得的真理才是最可靠,切实可行的.人类的最高理念,最高信仰就是上帝,上帝是最高的善,最终的目的.道德就是有理性的动物向着上帝的运动.同时上帝又是最完善的化身,是真与善的最完善的结合,是至真至善至美.真善美在上帝身上得到了最完整的体现,是真善美的最完整的统一.这样,真善美就成了远离现实的,可望不可及的东西.这显然是荒谬的,因为人类时刻都在创造着真善美,追求着比现实更高的真善美,而无暇去理会与现实毫不相干的东西.更重要的是,神学代上帝立言,阻碍了哲学和科学的发展,成了哲学和科学的桎梏.于是反对神学一统天下的文艺复兴运动终于发生了.它要求把人类从上帝的镣铐下解放出来,赋予他人性而不是神性,使他获得自由,能够从人类自身的角度来看待自然和人类社会,确立人的主体地位.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这一转变到近代才得以实现.二,哲学的转向与真善美的发展从近代哲学开始,人们的认识从直接指向外界对象的直观认识,转入对人类认识自身进行反省的阶段.这样,哲学研究的重点也从揭示客体方面的真善美的属性,移向考察主体方面的真善美的认识结构和功能.近代理性主义的创始人笛卡尔以”我思故我在”为基石,建立起他的二元论哲学大厦.他指出,自我(心灵),上帝和物质是三个不同性质的,并存的实体,把心灵与物质分割开来,对立起来,视二者为两个彼此独立,互不相干的东西.那么心灵是怎样认识物质,获得真理的呢?笛卡尔认为,这有赖于人类的理性,人类通过理性纠正感性认识的偏差,获得有关物质世界的真理.而”美是恰到好处的协调与适中”.那么心灵与物质又是怎样达到”协调与适中”,从而产生美的呢?笛卡尔认为,这就需要借助上帝的力量,因为上帝是无限圆满,全知,全能的至善.可见,笛卡尔虽然走出了基督教神学奉上帝为绝对本体的”怪圈”,但仍然笼罩在上帝的阴影之中,未能把真善美置于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光明之境.理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莱布尼兹进一步发展了笛卡尔的思想.他提出”单子论”,试图克服笛卡尔”二元论”中心灵与物质的对立和矛盾,他指出,单子是一种具有能动性的,不可分割的精神性的单纯实体,是构成万物的最基本单位.每个单子都有知觉,但按其明暗程度之不同可分为四个等级.每个相邻等级的单子之间,有无数个中介单子存在,从而构成一个连续的系列,其间无间隙或飞跃.莱布尼兹认为,”自然从来不飞跃”,不同单子所组成的这种和谐的宇宙整体,是上帝预先确定的,这就是他所谓的”预定和谐”.那么在这个”预定和谐”的单子世界里,人类是怎样获得真理,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的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莱布尼兹提出”天赋观念”论,认为人的思想观念是与生俱来的.科学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使心灵中生而具有的,潜在的还不清晰的观念和真理,经过理性的加工琢磨,变成清晰的观念,形成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他还指出,美也是天赋的,就好比一块有纹络的大理石,它适宜于雕刻什么东西,早已由上帝按某种方式”天赋”在这块石头之中,艺术的作用只是在”加工”和”琢磨”,使”天赋”的美的纹络显现出来.在一切可能存在的世界中,?11l?最完满地体现了和谐,即寓杂多于统一的世界是最好最美的,上帝则是一切美的安排者和体现者,是“最完善最实在的存在物”.这样,莱布尼兹似乎用他的”单子”统一了笛卡尔的”心灵”和”物质”,克服了”二元论”的弊端,但实际上他提出的”预定和谐”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他的”天赋观念”论也是不可能成立的,因此他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心灵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的矛盾,更不可能在二者的统一中揭示出真善美的本质.以怀疑论而着称的经验主义大师休谟,把人的感受,思维等认识能力作为研究对象,企图建立一门研究人的本质力量的人性科学.他从知,情,意三大领域全面考察了人类的心理结构和认识功能,写出哲学名着人性论,以”论知识”,”论情感”,”论道德”为题,分别论述了真,善,美问题,从而形成了关于哲学应当成为真善美,知情意三位一体的人性科学的总体构想.休谟的构想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三,哲学的整合与真善美的统一德国古典哲学一方面从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中吸取精髓,另一方面又力图克服它们割裂感性与理性,思维与存在的偏颇,致力于哲学的整合与体系的建构,主张在主客体的统一中探究真善美,取得了卓着的丰硕成果,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康德哲学是对人类精神的全面的批判和反思.他把真善美作为人的三种基本认识能力和认识形式来研究,提出了关于人类主体性的完整认识结构.康德的”三大批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说明了人类认识的三种能力,三种形式各有其特点,不可或缺.康德对”纯粹理性”作了详尽而深刻的研究,深刻地揭示了纯粹理性的缺陷,提示人们把认识完全归于纯粹理性至少是不完全,不充分的.康德把伦理学摆在高于认识论的地位上.因为在他看来,纯粹逻辑思维只能认识现象领域,不能进入本质领域,深入到物自体领域的认识是由道德认识完成的.正是在自然科学和逻辑学终止的地方,开始了伦理学领域认识”应该如此”的领域.所以康德”把伦理学作为独特的,甚至作为最高的认识论,把伦理学看作哲学的顶峰”.同样,审美认识作为一种反思判断力,它从感性自然方面把握自由因果性,是介于认识机能(纯粹理性)和欲求机能(实践理性)之间的能力,成为沟通认识和意志之间的过渡环节和桥梁.所以,审美认识在人类认识中也占有重要的,特殊的地位,是其它两种认识所不能替代的.可见,康德虽然提出了认识中的真善美问题,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康德哲学留下的矛盾,既包含着思维与存在关系的矛盾,也包含着思维自身的矛盾,即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这实际上是提出了理性认识的能力和界限问题.对欧洲近代理性主义思潮来说,要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克服这两方面的矛盾.席勒继承了康德的理性主义传统,但他不满足于那种毫无现实性的绝对命令的伦理观念,而是要在社会的现实性中寻求真善美,并试图通过阐述主体与对象在审美世界中的相互转化而超越康德理性王国的抽象性,克服理性主义面临的矛盾.他认为,真善美分属三个不同的王国,对应不同的法则:“力量的王国只能通过自然法则驯服自然的方式,使社会成为可能.伦理的国度只能通过使个人的意志服从公共意志的方式,使社会(在道德上)成为必要.只有在审美的国度才能使社会成为现实,因为它通过个体的本性去实现整体的意志.需求使人进人社会,理性在他12,中树立起社交的原则,而只有美能赋予他社交的性格.只有审美的趣味能够给社会带来和谐,因为它们把和谐建立在个人心中.一切其它形式的观念都使人格分裂”,因为它们都仅以人的存在之感性或精神部分为基础,而”只有美的观念才使人成为整体”,”一切其他形式的交流都使社会分裂”,”只有美的交流才使社会统一起来”.在席勒看来,美与人内心深处的丰富本性是相符合的.美就象人本身一样,是双重的.它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是生活本身,又是其形象.美的本质就是游戏.他所谓的”游戏”,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是一种自由的活动.人作为文化的创立者的本性在这种活动中得到表现.他说,只有当人成为人这个词的全部意义上的人的时候,人才是在游戏;也只有当人在?112?游戏的时候,人才完全是人.可见,席勒在一定意义上调和思维与存在,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使真善美的统一具体化,然而他所建立的审美王国之超现实性仍然是十分明显的.黑格尔继承和发展了康德,席勒关于真善美的思想.他以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本体论为基础,提出实践观和自我意识理论,为走出康德抽象主观性的真善美道德神殿铺平了道路.黑格尔谈到:”人还通过实践的活动来达到为自己(认识自己),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直接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之中实现他自己,而且就在实践过程中认识他自己.人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这个目的,在这些外在事物上刻下他自己内在生活的烙印,而且发现他自己的性格在这些外在事物中复现了.人这样做,目的在于以自由人的身分,去消除外在世界那种顽强的疏远性,在事物的形状中他欣赏的只是他自己的外在现实.儿童的最早的冲动就蕴含着以这种实践活动去改变外在事物的意味.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进河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出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作品中他看了他自己活动的结果.”正是在这种人类用以实现自己,并从中直观自身的实践中产生了自我意识.但黑格尔认为,这种意识和自我意识只是理性的体现.他说:”理性就是意识确知它自己即是一切实在这个确定性;唯心主义就是这样地表述理性的概念的.”在黑格尔看来,康德所面临的矛盾主体和客体,意识和存在之间的矛盾在理性中得到了克服,理性认识到原来一切实在就是它自身,于是就和实在相和解而达到了统一.黑格尔主张理性和实在的统一,就是把整个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都看作理性的体现.在此基础上,黑格尔指出”美是理念”,”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与柏拉图的理念不同,黑格尔的理念并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概念,即概念和概念实在性的统一,是实现了的,展开了的概念.美就是如此,特殊与普遍,主观与客观,本质与现象在理念中是统一的.美与真是一回事,只是绝对精神发展的不同阶段.美本身必须是真的,但真与美又有区别.在真之中,理念本身处于普遍性形式之下,它并不需要外在的感性表现形式,而美如没有这种外在表现形式就不存在了.他说:”理念要在外界实现自己,得到确定的现实的存在,即自然的或心灵的客观存在.真,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直接呈现于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黔东南州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黔东南州事业单位人才引进19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广西南宁市博物馆招聘编外人员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旅发防城港投资有限公司招聘20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
- 2025河南郑州普海外国语学校招聘24人模拟试卷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国家民委直属事业单位招聘4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安徽黄山市祁门县国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人才招聘5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伊核协议书免受
- 销售折账协议书
- 薪资流水保密协议书
- 安保入职协议书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各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共五套
- 文科物理(兰州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
- 烘焙类产品的特性及应用
-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工高级工培训内容
- 第三章转录及转录调控
- GB/T 7193-2008不饱和聚酯树脂试验方法
- GB/T 3810.3-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 《嵌入式技术应用》课程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