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 、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马永辉(甘肃煤田地质局一四六队 ,甘肃 平凉 744000)摘 要 :甘肃省矿产资源相对丰富 ,截至 2007 年底 ,全省已发现各类矿产 173 种 ( 含亚矿种) ,占全国发现矿种数的 74 % 。据2007 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 ,在已查明的矿产中 ,甘肃省资源 储量名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镍 、钴 、铂 、钯 、锇 、铱 、钌 、铑 、硒 、铸型粘土等 10 种 。但甘肃经济发展对 矿产资源开发的依赖与后备资源不足 、部分地区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低 、勘查经费投入不足等存在着许 多矛盾和问题 。通过研究甘肃省矿产资源勘查 、开发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对今后的勘查 、开发工作具 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矿产资源 ;勘查开发 ;面临问题中图分类号 : p5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4 5716 (2010) 04 0140 041 矿产资源概况甘肃 省 地 处 西 北 内 陆 、黄 河 的 上 游 , 总 国 土 面 积45 . 48 104 k m2 。全省地质构造 复杂 , 成 矿条 件 优越 ,矿产资源相对丰富 。截至 2007 年底 ,全省已发现各类 矿产 173 种 ( 含 亚 矿 种 , 下 同) , 占 全 国 发 现 矿 种 数 的74 % 。全省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 99 种 ,其中 ,能源矿 产 7 种 、金属矿产 36 种 、非金属矿产 54 种 、水气矿产 2 种 。列入甘肃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固体矿产 91 种 、矿区 829 处 、矿产地 1084 处 ( 含共伴生矿产) 。其中大 型矿床 97 个 、中型 203 个 、小型 784 个 。据2007 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 ,在已查明的矿产中 ,甘 肃省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镍 、钴 、铂 、钯 、锇 、铱 、钌 、铑 、硒 、铸型粘土等 10 种 ,居前 5 名的有 34种 ,居前 10 名的有 60 种 ,其中钒 、钨矿分别居第七 、八 位 。见 表 1 。全 省 已 查 明 地 下 水 资 源 量 153 . 9 108 m3 / a 。可开采水资源量 46 . 2 108 m3 / a 。 甘肃省已知矿产的分布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和分区集中的特点 。河西以黑色 、有色金属及化工非 金属为主 ;中部是有色金属及建材矿产的聚集区 ; 陇东 以赋存煤和石油为特征 ;陇南则是有色和金的聚集区 。2 矿产资源开发在甘肃经济中的作用及供需形势矿产资源的勘查及开发在甘肃经济中具有基础和 导向作用 ,矿业已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支柱 。由于矿业开发具有关联度大 、波及效应强的特点 ,形成了甘肃以煤炭 、有色和黑色冶金 、石油加工和化学工业为支柱的 现代化工业体系 。表 1 甘肃省查明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矿种位次矿 种矿种数镍矿 、钴矿 、铂矿 、钯矿 、锇 矿 、铱 矿 、钌 矿 、铑 矿 、硒矿 、铸型用粘土铬矿 、水泥配料用黄土 、饰面用蛇纹岩锌矿 、金矿 、碲矿 、红柱石 、普通萤石 、凹凸棒石粘土 、透辉石 、岩棉用玄武岩 、铍矿 (绿柱石) 、铅矿 、冶金 用 石 英 岩 、重 晶 石 、钨 矿 、稀 土 矿 、锗矿 、水泥配料用红土芒硝 、水泥配料用砂 、铌钽矿 、建筑用砂 、石棉11023394755铋矿 、铍矿 (氧化铍) 、镉矿 、玻璃用白云岩 、锑矿65钒矿 、汞矿 、明矾石 、石榴子石 、宝石 、蛭石 、铜矿 、菱镁矿油页岩 、银矿 、铊矿 、钾盐 、砷矿 、玻璃用石英 镁矿 、化肥用蛇纹石 、泥炭 、高岭石冶金用脉石英 、叶蜡石 、石油788910643甘肃的矿产资源存在结构性短缺现象 ,供需总量失衡 ,一些大宗支柱性矿产勘查程度低 ,勘探矿产地占总 数的 28 % ,详查占 27 % ,可利用资源储量不足探明资源 储量的 60 % 。一些优势矿产缺少可供新建矿山的资源 储量 ,一些支柱性矿产接替资源严重不足 。2008 年底 ,全省已探明煤炭资源储量 128 108 t ,居全国第 14 位 ,产量 4200 104 t ,仅占全国总产量的 1 . 75 % 。产品深 加工程度低 ,没有进行洁净煤 、型煤 、水煤浆 、煤化工 、煤 变油 、煤制气等延伸产品的深加工 ,产品附加值低 ,行业1412010 年第 4 期西部探矿工程发展水平低下 。因此 ,甘肃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已相当严峻 。3 矿产资源勘查 、开发现状3 . 1 公益性地质调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下 ,重点开展了地质工 作程度较低地区的基础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远景评价 , 特别是西部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和短缺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 ,为矿产资源规划和政府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截止 2008 年底 ,累计完成国土资源大调查 项目 100 多项 。(1) 区域地质调查 。完成 1 25 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 97393 k m2 ; 1 25 万 区 域 遥 感 地 质 调 查 面 积28649 k m2 ;1 5 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 1140 k m2 ;1 5万 区域矿产调查面积 6613 k m2 。通过上述项目实施 ,对甘肃区域地层 、构造和岩浆岩特征的认识更加深化 ,加强了构造演化和成矿规律的研究 。(2) 区域重力调查 。1 20 万区域重力调查主要部 署在祁 连 山 西 段 和 阿 尔 金 山 等 地 区 , 完 成 调 查 面 积40000 k m2 。通过本区重力调查取得了丰富的区域重力 基础资料 ,基本查明了该区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为本区 地质构造研究提供了基础重力场资料 。(3)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1 20 万区域地球化学调 查以填补空白区为主 。累计完成调查面积 65206 k m2 。至此基本完成甘肃省可扫面积 。(4) 矿产资源评价 。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包括矿产资 源评价 、1 5 万矿产地球化学 (不包括在矿产资源评价项目中实施的) 和异常查证 。共实施 40 多个项目 ,主要 部署在甘肃北山 、北祁连山西段和西秦岭地区 。通过评价 ,进一步圈定了成矿远景区 ,提交了 333 + 3341 级资 源量 。(5) 地下水勘查 。项目区主要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和陇东地区 ,其中河西走廊地下水勘查 ,系统地整理了 河西走廊近 50 年来的水文地质勘查成果 ,查明了河西走廊地下水赋存运移特征 ,在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对指导缺水区的找水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 意义 。对未来 10 年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进行了规 划 。全区共规划开采量 16 . 611 108 m3 / a ,可增加开采灌区 34 个 ,控制开采灌区 10 个 ,调减开采灌区 31 个 , 并规划集中供水水源地 24 处 。首次在河西走廊建立了 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 ,该成果报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项目 ,基本上查明了甘肃省东部地区白垩系地下水的开采现状及地下水分布的构造条件 。查明了碳酸盐岩地层的分布 、埋藏规律 、控制岩溶水分布埋藏的构造条件和岩溶水水化学条件 。(6) 矿山环境调查 。根据国土资源大调查规划 ,开 展了“西北地区不同类型矿山开发环境地质研究”项目 , 并建立了数据库 ,按资源毁损程度 、地质灾害 、环境污染 等类型划分为极严重 、严重 、中等程度 ,圈定出镜铁山矿 区 、石居里 (摆浪河流域) 、金昌 、窑街 、白银 、兰州 、华亭 、西成等地区存在不同级别环境地质问题 ,其中镜铁山矿区 、西成矿区为极严重区 。(7) 地质灾害调查和区划 。2000 年开始在全省开 展地质灾害调查 ,累计完成 43 个县 。这项工作的开展 有效的对调查区地质灾害 ,特别是泥石流 、滑坡等灾害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为地方减灾 、防灾提供了重要 信息 ,已发挥了很好的减灾效益 。(8) 地质遗迹保护 。甘肃省地质构造背景复杂 ,地 质遗迹种类多 ,分布广 ,独具特色 。主要有古生物化石 、 典型地质剖面 、岩溶地貌 、雅丹地貌和冰川地貌以及重 要矿山开采遗址等 。通过评价和申报 ,一批具有独特地 质景观和重要人文价值的地质遗迹区 ,被批准为国家或 省级地质公园 ,其中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 ,经野外地质勘察发现了国内罕见的恐龙足印化石群 。发现并命名了“兰州龙”,这对研究黄河流域甘肃境内的地 质变化及环境演化都有巨大的意义 。截止 2008 年底 , 全省共建立地质公园 8 个 ,其中国家级 4 个 ,省级 4 个 ,这标志着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甘肃境内的地质遗迹 资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 2 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商业性矿产勘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质工作的重 要组成部分 ,2008 年 ,在全省境内从事地质勘查的单位 共有 35 家 ( 不 含 石 油 天 然 气) , 投 入 地 质 勘 查 资 金 约57633 . 623 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 5345 . 56 万元 ,省级财 政 9642 . 813 万元 ,地勘单位自筹 4558 . 37 万元 ,企业及社会资本 36947 . 88 万 元 , 外 资 1139 万 元 。完 成 钻 探318815 m , 槽 探 175680 . 12 m3 , 硐 探 33578 m , 浅 井936 . 6 m 。(1) 河西地区 。本区指古浪县 - 乌鞘岭一线以西的 区域 ,行政区包括酒泉 、嘉峪关 、张掖 、金昌 4 市及武威市的大部分 。总面积约 27 104 k m2 。优势矿产资源主 要是石油 、煤 、铁 、铜 、镍 、钴 、铂族 、金 、银 、冶金非金属 、建材非金属 、地下水等 。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好 ,但除少 数矿区外 ,普遍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低 ,是甘肃矿产资源勘查 、开发利用潜力最大的地区 。总体规划部署矿产资142西部探矿工程2010 年第 4 期源调查评价区 6 个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 10 个 ;近年来已实施项目区超过 15 个 ,其中煤炭勘查区 4 个 ,石油勘 查区 4 个 ,金属矿勘查区 10 个 ,非金属矿勘查区 1 个 。 (2) 中部地区 。本区指古浪 - 乌鞘岭一线以东 ,临夏县 - 天水市一线以北 , 庄浪县 以西 的区 域 。包 括 兰州 、白银 、定西 、临夏 、天 水等 市 及武 威市 的 古浪 、天 祝 县 ,平 凉市 的庄 浪 、静宁 县 。总 面 积约 6 . 4 104 k m2 。本区优势矿产资源是煤 、铜 、多金属 、非金属等 ,水资源 缺乏 。规划部署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 3 个 。(3) 陇东地区 。该区是华亭以东的平凉 、庆阳两市 ,总面积约 3 . 7 104 k m2 。是我省能源矿产资源比较集 中的地区 ,优势矿产资源是石油 、煤 、非金属矿等 。长庆石油勘探局在鄂尔多斯盆地南庄 、合水及镇北地区开展 油气资源勘查 ,涉及 3 个项目区 。2005 年 ,甘肃省为加大煤炭资源勘查 ,提出“陇东煤炭资源勘探”计划 ,勘探区集中在灵台县南部 、正宁县西南部 、宁县 、合水县南 、 环县沙井子一带 。(4) 南部地区 。本区行政区以甘南州 、陇南市为主 ,包 括 临 夏 州 、定 西 、天 水 市 的 部 分 地 区 。总 面 积 约8 . 3 104 k m2 。优势矿产资源主要是铅 、锌 、金 、银 、锑 、 锰 、铜及非金属等 。该区地处西秦岭腹地 ,成矿条件优越 ,但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低 ,是甘肃矿产资源勘查 、开发 利用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本区部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区 3 个 ,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区 7 个 ;其中属鼓励勘查 、开采的重点区域有西秦岭北中带 (金 、银 、铜 、铅 、锌) ,白 龙江地区 (金 、银 、铀 、钒 、铂族) ,碧口一带 (铜 、金 、锰) 。3 . 3矿产资源勘查与资源储量变动近年来 ,在甘肃境内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地质 勘查单位有 35 家 ,通过地质勘查 ,在找矿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 ,新发现矿产地 56 处 ,其中煤 、锰 、铜 、铅 、锌 、金 、 银 、水泥灰岩 、高岭土 、石膏等矿种找矿成果显著 ,地下水勘查连续实现找水突破 ,拓展了地热 、矿泉水勘查的新领域 。据统计全省查明资源储量多数呈下降趋势 ,而锰 、 金 、铅 、锌 、水泥灰岩 、冶金用石英岩等资源储量有所增加 。据资源储量统 计新 增资 源量 的 矿种 有煤 、锰 、铅 、锌 、钨 、钼 、金 、银 、汞 、锑 、硫铁矿 、红柱石 、石棉 、水泥灰 岩 、玻璃用白云岩 、凹凸棒石粘土 、钾盐等 。其中 ,煤新增 95459 103 t ,铅矿 32 . 5 104 t ,锌矿 83 . 2 104 t ,钨1 . 6 104 t , 金 393 . 2t , 红柱石 144 . 9 104 t , 水泥 灰 岩189026 104 t ,凹凸棒石黏土 671 . 8 104 t 。截至 2007年底 ,甘肃省查明资源储量的 99 个矿种中 ,与 2006 年比较 ,有 49 个矿种的资源储量发生了变化 ,其中资源储量增加的有 24 种 ,减少的有 25 种 ,无变化的 50 种 ,分 别 占 24 . 48 % 、25 . 51 % 和 50 % 。 变 化 幅 度 在- 557 . 08 % + 100 %之间 。3 . 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2007 年 底 , 全 省 共 有 各 类 持 证 矿 山 企 业 2942 个(不含石油 、天然气 、煤层气和放射性矿产) ,从业总人数178176 人 ,开发利 用矿 种 75 种 , 年 产矿 量 8881 . 12 104 t ,其中固体矿产 8856 . 37 104 t ,液体矿产 24 . 75 104 t 。全省矿业采选工业总产值 201 . 48 亿元 , 综合利 用产值 15 . 04 亿元 ,矿产品销售收入 185 . 50 亿元 ,利润 总额 38 . 31 亿元 。据甘肃年鉴统计 , 2007 年度全省 工业总产值 3569 . 97 亿元 ,矿业及相关原材料加工制品 业总产值 2403 . 18 亿元 ,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67 . 32 % ; 其中 :矿业采选工业总产值 201 . 48 亿元 ,占全省工业总 产值的 5 . 64 % 。2007 年 ,全省矿产品及其加工制品进 出口贸易总 额 480372 万 美 元 , 其 中 出 口 113309 万 美 元 , 进 口 367063 万 美 元 , 分 别 比 2006 年 增 长 了52 . 08 % 、5 . 39 %和 76 . 16 % 。出口的矿 产 品主 要有 其 它硅 、硫化钠 、氧化铈等 ,出口数量和出口金额较 2006 年均有大幅上升 。据统计 ,甘肃的石化 、冶金 、煤炭 、电力 、建材等 8 个 资源型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省 70 % ,实现利税占全省工业的 80 %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甘肃经济中具有基础和导向作用 ,矿业已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支柱 。由 于矿业开发具有关联度大 、波及效应强的特点 ,对全省经济 、社会及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 。4 矿产资源的可供性分析据预测 ,2010 年以后 ,甘肃的主要优势矿产煤 、铁 、 铜 、铅 、锌 、金 、银 、锰 、萤石 、芒硝 、石墨等矿产将因丧失保有资源储量而出现资源短缺 ,一些以资源为主导的地 方经济发展将面临空前的挑战 。经粗略计算 ,甘肃省查 明矿产资源储量对社会经济建设的保证程度可分为 3 类 :(1) 能够满足当前和 2010 年以前的需求的矿产有 :煤 、镍 、钴 、铂族 、钨 、冶金用石英岩 、溶剂灰岩等矿产 。(2) 能够满足当前和 2010 年以后需求的矿产有 :铅 锌 、金 、锑 、菱镁矿 、石膏 、石棉 、膨润土 、玻璃硅质原料 、水泥石灰岩 、饰面石材等矿产 。(3) 基本短缺及严重短缺的矿产有铜 、铬 (冶金级) 、 稀土元素 、铝土矿 、钾盐 、盐矿 、滑石等矿产 。5 矿产资源勘查前景1432010 年第 4 期西部探矿工程甘肃位于五大古板块 ( 西伯利亚 、塔里木 、柴达木 、华北 、扬子古板块) 的交接部位 ,具良好的成矿地质构造 背景 。全省拥有 8 个一级成矿带 45 个二级蕴矿带 。尽 管各带相继发现一批矿产地或重要矿床 。但总体勘查 程度低 ,其中不少成矿带的矿产勘查工作刚刚起步 ,因 而仍将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区域物化探成果 ,提供了大量的找矿线索 。全省先 后完成不同比例尺的航空磁测 、区域重力测量 ,共发现 航磁异常 2000 余处 ,虽对其中 1400 多处异常作了地表 检查 ,但真正达到一级查证程度的仅 150 余处 。通过查证相继发现有价值的铁矿和多金属矿床 ( 点) 达 20 多处 。如能进一步对众多异常深入查证有可能发现更多 的隐伏矿床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开展全省 1 20 万区域化探扫面 ,共圈定出综合元素异常 1400 多处 。仅省地勘局系统对其中约 20 %的异常进行了查证 ,就发 现成型矿床 30 多处 。其中近年新发现的金矿产地无一 不与化探异常有关 。目前至少还有数百个化探异常有 待深入查证 ,特别是祁连山西段 、西秦岭的多数异常未 作系统检查 。煤田地质勘探单位在陇东地区的勘探取得了很大突破性 ,预测煤炭储量达到 1363 108 t ,占甘 肃省预测煤炭资源储量的 96 % 。对经济建设起支撑作用的重要矿产 ,资源前景好 、找矿潜力大 。6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面临的问题6 . 1 矿权市场建设还需进一步规范2007 年 ,为进一步促进探矿权采矿权出让工作更 加符合地质规律 , 全面提高探矿权采矿权设置的 科 学性 ,组织编制了甘肃省探矿权设置规划、甘肃省地质勘查规划,在规划体系的指导下 ,全面展开了探矿权采 矿权公开出让工作 ,矿业权市场得到进一步完善 ,矿业 权公开出让工作得到进一步规范 。但也有个别企业圈而不探 ,以采代探 ,探采结合 ,非法勘探 、开采等现象时有发生 ,需要进一步规范 。6 . 2 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还需进一步整顿2008 年 ,全省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工作在国土资源部和省委 、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扎扎 实实开展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回头看”行动 ,全 面完成了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各项工作任 务 。据统计 ,在“回头看”行动中 ,全省共清查和处理违法违规行为 214 起 ,其中 ,无证勘查开采 189 起 ,越界开 采 8 起 ,非法 转 让 矿 业 权 2 起 , 污 染 破 坏 矿 山 环 境 15起 。全省“回头看”行动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得到国务院 九部门联合督查组的充分肯定 。但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 ,违法违规 、无证勘查开采 、越界开采 、非法转让矿业权 、破坏环境的行为和苗头侍机还会发生 。6 . 3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 , 新开发 的区块政府要加强规划指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 资源开发进行整合意见的通知要求和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制定了甘肃省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总体方案,确定 了煤炭 、铅锌和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小吃城租赁合同范本
- 农贸市场农产品进销存管理合同
- 2025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合同制聘用人员4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跨境贸易合同法律风险防范指南
- 信息系统服务托管合同标准范本
- 农业科技养殖产业开发合作协议
- 投资合作协议法律文本范本
- 解除租赁合同书范文7篇
- 合同范本企业公司用工合同2篇
- 集体土地宅基地转让合同4篇
- 印章U盾管理办法
- 2025年重庆市永川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电气自动化基础知识课件
- 家畜繁殖员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DG-TJ08-2097-2025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标准
- 数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分层计划
- 新解读《建筑工程消防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DBJ-T 15-248-2022》
- 女生的青春期健康教育
- 以《论语》为翼:高中生价值观构建的教学实践与探索
- 妇产科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DB42 1537-2019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