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砂土液化的工程地质分析7.1基本概念与研究意义(1)砂土液化(sand liquefacation):松散砂体主要靠粒间摩擦力维持本身的稳定性和承受外力。当受到振动时,粒间剪力使砂粒间产生滑移,改变排列状态。如果砂土原处于非紧密排列状态,就会有变为紧密排列状态的趋势。此时,如果砂土是饱水的,则需要从孔隙中排出一部分水。若砂粒很细则砂体渗透性不良,瞬时振动变形需要从孔隙中排除的水来不及排出于砂体之外。结果必然使砂体中空隙水压力上升,砂粒之间的有效正应力就随之而降低。当空隙水压力上升到使砂粒间有效正应力降为零时,砂粒就会悬浮于水中,砂体也就完全丧失了强度和承载能力。这就是砂土液化。(2)砂土液化引起的破坏涌砂:涌出的砂掩盖农田,压死作物,使沃土盐碱化、砂质化,同时造成河床、渠道、径井筒等淤塞,使农业灌溉设施受到严重损害。地基失效:随粒间有效正应力的降低,地基土层的抗剪强度迅速下降。直至砂体呈悬浮状态,地基的抗剪强度完全丧失,承栽能力也随之完全丧失。建于这类地基上的建筑物就会产生强烈沉陷、倾倒以至倒塌。日本新泄1964年的地震引起的砂土液化,由于地基失效使建筑物倒塌2130所,严重破坏6200所,轻微破坏31000所。滑塌:由于下伏砂层或敏感粘土层震动液化和流动,可引起大规模滑坡。这类滑坡可以产生在坡度极缓、甚至水平场地。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安科雷奇市就因敏感粘土层中的砂层透镜体液化而产生大滑坡。地面沉降及地面塌陷:饱水疏松砂因振动而变密,地面也随之而下沉,低平的滨海湖平原可因下沉而受到海湖及洪水的浸淹,使之不适于作为建筑物地基。例如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时,波特奇市即因震陷量大而受海潮浸淹。7.2砂土的液化机制(1)振动液化砂土受振动时,每个颗粒都受到惯性力(其值等于振动加速度与颗粒质量乘积)的反复作用。由于颗粒间没有内聚力或内聚力很小,在惯性力周期性反复作用下,各颗粒就都处于运动状态,它们之间必然产生相互错动并调整其相互位置,以便降低其总势能最终达到最稳定状态。如振动前砂体处于紧密排列状态,经震动后砂粒的排列和砂体的孔隙度不会有很大变化;如振动前砂土处于疏松排列状态,则每个颗粒都具有比紧密排列高得多的势能,在振动加速度的反复荷载作用下必然逐步加密,以期最终成为最稳定的紧密状态。如果砂土位于地下水位以上的包气带中,由于空气可压缩又易于排出,通过气体的迅速排出立即可以完成这种调整与变密过程,此时只有砂土体积缩小而出现的“震陷”现象,不会液化。如果砂土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水带,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此时土层要变密就必须排水。地震的振动频率大约为1一2周期秒,在这种急速变化的周期性荷载作用下,伴随每一次振动周期产生的孔隙度瞬时减小都要求排挤出一些水。如砂的渗透性不良、排水不通畅,则前一周期的排水尚未完成,下一周期的孔隙度再减小又产生了。应排除的水不能排出,而水又是不可压缩的,孔隙水必然承受由孔隙度减小而产生的挤压力,于是就产生了剩余孔隙水压力或超孔隙水压力(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前一个周期的剩余孔隙水压尚未消散,下一周期产生的新的剩余孔隙水压力又迭加上来,故随振动持续时间的增长,剩余孔隙水压会不断累积而增大。已知饱水砂体的抗剪强度由下式确定:(n-Pw)tg= /tg式中:Pw为孔隙水压;/为有效正压力。在地震前外力全部由砂骨架承担,此时孔隙水压力称中性压力,只承担本身压力即静水压力。令此时的空隙水压力为Pw0,振动过程中的剩余空隙水压力为Pw,则:振动前砂的抗剪强度:(-Pw0)tg;振动时:-(Pw0+Pw)tg; 随Pw累积性增大,最终Pw0+Pw。此时砂土的抗剪强度降为零,完全不能承受外荷载而达到液化状态。(2)渗流液化经振动液化后,某一点的空隙水压力Pw = Pw0+Pwe震前空隙水压力静水压力分布,不同深度测压水位相同,无水头差; 震后形成剩余空隙水压力测压水位随深度增加而增高,任意两点之间存在水头差;砂粒自下而上渗流,产生渗流液化。液化过程:饱水砂土在强烈地震作用下先产生振动液化,空隙水压力迅速升高,产生上下水头差,空隙水自下而上的运动。动水压力推动砂粒向悬浮状态转化,形成渗流液化。7.2砂土液化形成条件(1)砂土特性:相对密度:式中为土的天然孔隙比,和分别为土层的最大、最小孔隙比,即。砂土的相对密度愈大,需要更大的震动强度和更多的震动循环次数才能使其液化。根据现有的地震液化资料,度烈度区0.55、度烈度区0.70,不发生液化。粒度和级配:砂土颗粒的粒度和级配是液化的重要条件之一。一般认为粘粒含量愈少、塑性指数愈低、不均匀系数愈小,愈有利于液化。根据我国地震资料统计:液化土-为0.02 0.5mm,不均匀系数为2 10,粘粒含量17%;极易液化土-为0.02 0.1mm,不均匀系数为2 5,粘粒含量10%;(2)砂土的埋藏条件:饱和砂土的埋藏条件包括地下水埋深和上覆非液化层厚度这两类条件。一般而言,地下水埋深愈浅、上覆非液化层厚度愈薄,则愈易液化。对于天然地基,当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和地下水埋深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不考虑液化影响:式中 -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m),计算时将淤泥及淤泥质土层扣除;-地下水位埋深(m),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取值,也可按近期年最高水位取值;基础埋置深度(m),小于2m时应采用2m;液化土特征深度(m),按下表取值。液化土特征深度(m)饱和土类别7度8度9度粉土678砂土789(3)砂土的成因和时代易于液化的砂层一般为晚更新世(Q3)晚期以来形成的河漫滩、一级阶地及河口三角洲相沉积,二级以上阶地很少出现液化现象。(4)地震强度及持续时间确切评价砂土液化的地震强度条件,需测出地震最大地面加速度,计算地下某一深度处的实际地震剪应力,据此判断该深度处砂土液化的可能性。按H.B.希德计算式,对于刚性体:式中 -最大剪应力; -土的容重; -深度;-重力加速度;-地表实测最大加速度。对于可变形的土体,实际剪应力小于按刚性体计算,则可按下式折减计算:式中为小于1的折减系数,可按下表取值。折减系数的平均值深度(m)01.53.04.56.07.59.010.512.01.000.9850.9750.9650.9550.9350.9150.8950.856地震时地基土内任意一点的剪应力随时间呈不规则变化,需要求出一个等效均匀剪应力(),经大量计算得出:试验研究表明,随振动次数N的增加,液化所需的应力强度逐渐下降。地震产生的有效的剪应力循环次数N,随地震持续时间的增长而增大,这与地震的震级有关(见下表)。震级与应力循环次数的对应关系震级有效的应力循环次数71075208306.5 地震液化的判别标准(1)标准贯入测试判别法实际贯入击数大于临界贯入击数,则不发生液化,反之即液化。液化层埋深小于15m时,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按下式计算:式中 -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 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按下表取值; - 标准贯入测试点深度(m); - 地下水位埋深(m),按设计基准期内年平均最高水位取值,也可按近期年最高水位取值; - 粘粒含量,小于3%或为砂土时取3%;标准贯入锤击数基准值设计地震分组7度8度9度第一组6(8)10(13)16第二、三组8(10)12(15)18注:设计地震第一、二及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分别为0.35s、0.40s及0.45s; 括号内数值用于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液化层埋深小于15-20m时,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按下式计算:(2)综合指标法根据砂土的结构、颗粒成分及饱水砂土层的埋藏条件等方面的指标经验值,按下表确定可能液化的条件。地基砂土液化的综合判定指标技术指标地震烈度平均粒径D50(mm)0.02 0.100.02 0.200.15 0.50相对密度(Dr) 0.55 0.70 0.80有效覆盖压力(105N/m2) 1.0 1.5 2.0(3)液化指数与液化等级对于液化土层,应按下式计算液化指数,并按下表综合划分地基的液化等级:式中 -液化指数; -标准贯入试验点总数; -点标准贯入锤击数的实测值及临界值,当实测值大于临界值时取临界值; -所处土层的厚度(m); -土层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栲胶干燥工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蒸发浓缩结晶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中国打草绳数据监测报告
- 咖啡常识考试题及答案
- 警犬巡逻考试题及答案
- 离心铸管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园艺产品加工工专业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节能监察考试题及答案
- 教练汽车考试题及答案
- 罐头杀菌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耳鼻喉科眼科门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2版
- 党章党纪党规知识竞赛案例分析30题(含答案)
- 火力发电厂节水导则DLT783-2023年
- 艾滋病梅毒丙肝检测与解释
- GB/T 22076-2008气动圆柱形快换接头插头连接尺寸、技术要求、应用指南和试验
- 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 CJJ28-2014城镇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三字经全文带拼音注释打印版
- 产品技术规格书模板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解读
-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1课时《分数混合运算(一)》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