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数学美.pdf_第1页
试论数学美.pdf_第2页
试论数学美.pdf_第3页
试论数学美.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师大学报 一九九三年第三期 试论 数 李晓 学美 明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 空间形式和数量关 系的科学 , 其基本内容是数的法则 、 变化规律 和对空 间图形的精确表达 。 从简单的加减乘 除到微积分运算 , 运用的都是高度抽象化的 理性形 式 , 这便使很多人认为数学是一门 “ 枯操无味 , 冷酷无情 ”的学 科 。 诚然 , 数学是 一门逻辑性强 、 抽象程度极高的科学 , 但是 , 数学是美的 , 如果你走入数学世界之中 , 就 会发现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世界 , 当你徘徊其中充分领略数学之美的时候 , 就 会从赏心悦目的审美愉快发展为悦心悦目的 知识领悟 , 进而升华为一种执着的追求 。 本文着重对数学美的产生和发展 、 实质 与内容 , 以及对美的追求对数学发展所起的 推动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 一数 学与美 学 人们从古代就开始了数学美的研究 , 因 为那时科学与艺术统属于哲学范畴之中 , 很 难把它们截然分开 。 尤其是古希腊时期 , 许 多学者往往是集哲学家 、 美学家和数学家于 一身的 。 大约从数学美的鼻祖毕达哥拉斯那 里开始 , 曾经有许多杰出 的科学家 、 数学家 和哲学家从不同角度探讨过数学美 。 古希腊 哲学家亚里 士多德说 :“ 虽然数学没有明显 提到善和美 , 但善和美也不能完全和数学分 离 , 因为美的主要形式就是秩序 、 匀称与确 定性 , 而这些正是数学所研究的原则 。 ” 但是 , 随着社会的进步 、 历史的发展和 各门学科的分 工越来越细 , 到 了 1 8世纪中 叶 , 不但自然学科已从哲学 中独立出来 , 而 且美学也出现了力图从哲学 中独立出来 的倾 向 , 数学和美学随之分化 , 并最终成为两个 很少联系的领域 。 德国美学家鲍姆嘉通指 出 , 人类心理 活动分为知 、 情 、 意三个 方 面 , 对它们的研 究就分别 产生 了逻辑学 、 美 学和伦理学 。 他认为 , 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凭 感官认识到的完善 。 这就明显地把数学排斥 在美学大门之外了 。 后来 的绝大多数美学家 都渊源于文学家和艺术家 , 他们在潜心研究 文学与艺术的时候 , 美学成 了专门的艺术哲 学 , 因此 , 数学与美学也就此 分道扬镶 , 再 加上各门学科的专门化程度日益提高 , 致使 两者分离得越来越远 。 然而 , 近百年来 ,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 发展 , 特别是交叉科学的兴起 , 各个学科之 间的相互影响 、 相互渗透不断加强 , 人类正 步入一个 交叉科学 的新时代 。 在 这种背景 下 , 数学美的问题首先引起数学家的高度注 意 , 很多数学家都投身于数学美的研究 , 并 以亲身体会对数学美作过一些极为精辟的论 述 。 如法国数学家彭加勒1 908年发表的 科 学方法一书对数学美和科学美就做了精湛 分析和深刻研究 。 英国著名哲学家和数学家 罗素指出 :“数学, 如果正确地看待它 , 则 不但拥有真理 , 而且还拥有至高的美 , 这是 一种雕塑似的冷而严肃的美 , 这种美既不投 合人类之 天性的微弱的方面 , 也不具有绘画 或音乐 的那种华丽的装饰 , 而是一种纯净而 崇高的美 , 以致能够达到一种只有最伟大的 艺术才能显现 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 ” 由此可见 , 数学美的研究经历 了一个从 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过程 。 目前 , 数学与 美学 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 数学美学也正在成 为一个引人 注 目的新的边缘领域 。 二数学美的本质和内容 从本质上讲 , 数学美在于自然的理性 美 。 从整体上讲 , 数学美既不是 虚 无 飘 渺 的 , 也不是不可捉摸的 , 而是有着明确的客 观内容和标 准 , 即 : 简洁性 、 对称性 、 统一 性和奇异性 。 1 . 简洁性 简洁性是数学美的主要内容 。 法国著名 哲学家狄德罗曾经指出 , 数学中所谓美的问 题是指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 所谓美的解答 则是指一个困难 、 复杂问题的简单回答 。 一 般来讲 , 简洁美是数学家们所普遍追求的 目 标 , 正如数学家阿蒂亚所指出的 : 研究数学 的 目的之 一 , 就是尽可能地用简洁而基本的 词汇去解释世界 。 数学 的简洁性表现在数学表达方法 、 技 巧和逻辑方法等方面 。 8个1 4 相乘 , 我们当然可 以写成为 : 14义14x14x1 4x14x14x14x14 但是 1 4 吕的表达方法却简洁多 了 , 而 且 _ 了下 是明白无误 的 。 或许1 5 1 0以同样的简洁 表示 了更为复杂的内容 , 如果仅限于用乘 法 、 开方等术语来叙述它的含义 , 恐怕需用 一大串话才能讲清楚 。 尤拉公式 e x=eo s x + isin x , 被人们认 为是一个非常优美的公式 , 其原因在于 , 指 数函数与三角函数在实数域内看不出任何联 系 , 而在复数域中却发现 了它们可以互相转 化 , 并且是被一个非常简洁的关系式联 系在 一起的 。 在技巧 上 , 数学家们也无不追求简洁之 美 。 比如代数基本定理 , 从 “ 数学王 子 ” 高 斯最初给出证明以来 , 其证明的技巧 (或方 法)不下十种 , 其中许多证明方法是为 了使 证明本身少而精 , 最简洁的证 明 不 过几 行 字 。 数学的简洁之美还体现在逻辑中 , 如 : 皮诺阿建立 的算术公理系统是现代数学基 础 研究的起点 。 在这个系统中 , 皮诺阿只用 了 三个原始概念 (自然数 , 后继数和 1) 以及 五个原始命题 , 这样 , 整个复杂的算术系统 就这么简单地被勾画出来 , 充分显示了数学 的简洁之美 。 由此可见 , 在数学中表面上 看起来复杂 得让人 眼花隙乱的对象 , 一旦理出了头绪 , 却 显得异常的简明 , 从而会唤起理性上的美感 。 2 . 对称性 在自然界中 , 对称处处可见 。 人体是左 右对称的 , 花瓣的分布各向均匀 , 晶莹 的雪 花也显 现出美妙的对称性 。 对称也 是数学美 的主要 内容之一 。 数学中的对称美主要体现 在数学图形 、 公式 、 结构等方面 。 在几何图形中 , 对称的例子不胜枚举 , 包括轴对称 , 中心对称 等 。 简 单的圆 、 椭 圆 , 双曲线都具有鲜明 的对称性 , 函数y = 叙 “的图象是以 y 为轴左右对称的 , 正弦函数 与余弦函数的图象也显示出一种对称之美 。 在数学公式与表达式中也存在着大量的 对称之美 。 如 : 几阶行列式由 n x n 个元素按 n 行 n 列排列成一个正方形 , 使人 深感其排列 整齐和处处对称 。 又如 : 二项式展开也显示 出一种对称美 , 杨辉兰角更组成一个美丽的 对称图案 : 33 464 510105 在数学结构中 , 也存在着对称美 。 如 : 泛 函分析中有很多漂亮的结构就是对称美的 表现 , 共扼空 间就是其中之一 。 一个线性赋 范空间上的全部有界线性泛函都又能作成一 个完备的线性赋范空间 , 后者为前者的共扼 空间 。 而且l p空间的共扼空 间就 是l “ , 其 结果或有关的发展出人预料 , 甚至令人震惊 , 从而引起 了人们的赞赏与叹服 。 数学世界的 奇异之美无所 不在 , 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 如数学中的 反例是奇异美的一种重要表 现形式 。 在数学中 , 反例与提供严谨的证明 同等重要 , 一个好的反例 , 可 以澄清思想上 许多模糊之处 , 把问题明朗化 , 使思 想深刻 化 。 例如 : fx ( )在某点二 。处有连续导 数 、 可 导连续 , 有极限顺着可推导 , 但反 过来却不 成立 。只要举 以下三个例子就足 以说明问题 。 x 二 0 了.诸 .气 , 一一 一 11 甲一+ 一 二 pq f( x ) , 而l “ 的共扼空间就是l p。 5in 生 二铸 。 x 一个空间经过两次共扼后又变成自己 , 充分 体现 出数学的对称美 。 3 . 统一性 在数学中 , 统一性是指部分与部分 , 部 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一致 。 统一性也是数学 美的重要内容 。 自从自然数产生之 后 , 陆陆续 续产生 了许多新数 , 先是负整数 、零、 分数 , 后来有无 理数 、 虚数 , 但这些数都统一于复 数系中 , 实数系也不过是复数系的一部分 。 平面几何中的相交弦定理 、 割线定理 、 切割线定理 、 切线长定理都可以统一于圆幂 定理 , 解析几何中的椭圆 、 双曲线 、 抛物线 统一 于圆锥曲线 。 欧几里德和希尔伯特对几何学 的贡献堪 称数学统一美的典范 。 公元前 7世纪左右 , 欧几里德的 几何原理 问世 , 全部欧氏几 何的结论都是从少数几条公理通过演绎而得 来的 , 这是用公理建立演绎的数学系统的最 早的方法 。 到了上个世纪末和本世纪初 , 希 尔伯特弥补了 几何原理 中的种种不足 , 实现了部分与整体的完善统一 。 希尔伯特的 几何基础 也就因此被数学界誉为划时代 的巨著 。 4 。 奇异性 就数学而言 , 所谓奇异性是指所得出的 在 x 二0 处 , 不连续不可导 . x= o f( x ) = 1 xsl l l w e x x 铸o 在 x二 , 处连续但不可 导 o x= 0 xzs i。 生 x 子。 x f . l 、 一一 f( x ) 在 x = o处连续有导数 , 但导函数不连 续 。 以上反例不仅使我们对数学中的问题加 深 了认识 , 思想变得更加精细 、 严谨 , 而且 使我们从奇异中得到了数学美的享受 。 正如 培根所说 的 : “美在于独特而令人 惊奇 。 奇 异与和谐是对立 的统一 , 数学中出人意料的 反例和巧妙的解题方法都令人叫绝 , 表现出 奇异的美 , 闪耀着智慧 的光芒 。 ” 又如 : 数学中的一些不可能性命题的证 明也体现 了一种奇异之美 。 挪威数学家阿贝 尔提出 的 “五次及五次 以上 的方程不 可能有 一般形式的根式解 ” 的结论在当时的大多数 数学家看来无疑是难以置信的 , 因此尽管人 们始终未能找到这样的求解公式 , 但大部分 数学家仍然认为这样的公式是存在的 , 只要 坚持作深入的研究 , 最终总能发现这 种公 式 。 然而 , 阿 贝尔却证明了这种公式是根本 不存在的 。 但是 , 这一奇异的结论并未使代 数学的研究陷入 困境 , 恰恰相反 , 数学家们 却因此 开始了新的研究 。 例如 : 他们更集中 地研究了代数方程何时存在根式解的 问题 , 而正是通过这种研究 , 伽罗华创立了群论 , 从而使代数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三致学美与数学发展 “美是 真理的光芒 ” 。 纵观世 界数学 史 , 我们不难发现 , 在数学发展过程中对数 学美的追求曾给数学 的发现带来积 极的 影 响 , 并对数学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数学家们对于简洁美的追求 , 引起了数 学上多方面的发展 。 最简单的例子就 是代 数运算中的乘法与幂的运算 , 它们分别是加 法与乘法的简化 , 而对数运算的建立 , 也可 视为对于计算运算中追求简洁美的结果 。 二 进制的出现则是从逻辑关系的简洁性考虑中 所 引出的结果 , 它导致了计算数学的一场革 命 , 并为数学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领域 。 在数学历史的发展中 , 由对称性因素和 对称美的追求而引出的新概念和新理论更是 数不胜数 。 例如 : 对于逆运算是否封闭的考 虑 , 造成了数学的不断扩展 , 坐标 系的引 进 , 在方程与曲线之间建立了一种相应 关 系 , 极大地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 射影几何的建立可以说是追求对称美而 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 在欧氏平面几何中 , 点与直线的关系 不是完全对称的 。 比如 , 过 两点总可以作一条直线 , 但两条直线却不一 定有一个交点 , 这发生在两条直 线 平 行 之 时 。 射影几何的创始人之一 , 法国数学家迪 沙格把直线视为一种封 闭图形 , 每条直线都 有一个无穷远点 , 从而在射影几何中点与直 线的地位就完全对称了 , 这样在所有涉及平 面图形的定理中 , 如把 “点” 换成 “直线”, “直线” 换成 “点” , 并把从属关系作相应 的对换 , 那么所得到的新命题仍然是射影几 何的定理 , 这就是著名的对偶定理 。 因此 , 射影几何理论 的产生与发展和点与直线间的 对称性考虑有紧密的关系 。 对统一性的追求对数学的发展也起着极 大的推动作用 。 人们一直在谋求概念的扩张 和理论的推广 , 即追求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统 一 。 数的概念的扩张 , 函数概念的扩张 , 由 长度 , 面积到 “测度”概念的导出, 由欧氏空 间 、 距离空间到拓朴空间 , 都是从统一性出 发 , 促进了数学发展的典型例子 , 公理化方法 则更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与统一 。 数学发展史充分说明 : 统一性是数学发 展的大方向 , 正如数学家希尔伯特所指出 的 :“ 在作为整体的数学中 , 使用着相同的 逻辑工具 , 存在着概念的亲缘关系 。 同时 , 在它的不同部分之间 , 也有大量相似之处 。 我们还注意到 , 数学理论越是 向前发展 , 它 的结构就变得愈加调和一致 , 并且 , 这门科 学一向相互隔绝的分支之间也会显露出原先 意想不到的关系 , 因此随着数学的发展 , 它 的有机特性不会丧失 , 只会更加清晰地呈现 出来 。 ” 数学世界是一个趣味无穷 , 充满着美的 气息 、 令人神往的世界 。 多少世纪 以来 , 数 学家们执着追求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