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考察.docx_第1页
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考察.docx_第2页
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考察.docx_第3页
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考察.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1卷第3期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v0131 no32010年6月(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jun2010广西南丹白裤瑶葬礼仪式考察雷文彪(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柳州545004)摘要:以审美人类学的研究视角,对广西南丹白裤瑶的莽礼仪式进行考察,认为其主要由阴朝报丧、铜鼓 造势、开牛送葬、跳猴鼓舞、沙枪送葬、长席宴客六大仪式组成。通过对广西南丹白裤瑶的葬礼仪式规程的梳理 和阐述,探讨其外在流变形式,挖掘其内在的生存机制。关键词:白裤瑶;葬礼仪式;审美人类学;考察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34(2010)03013804瑶族是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悠(用金箔纸将竹竿包好)在死者所住的房屋朝西的 久,文化源远流长。山海经大荒东经曾这样记屋角捅开三块瓦片,如果死者所住的是茅屋,法式 载:“帝舜生戏,戏生瑶民”。瑶族各支系遍布湖南、道公则将从茅屋的西角扯下三根茅草,意思是死 广西、贵州、云南等地n】,广西南丹白裤瑶主要分布者将由此处“升天归西”,到西天的极乐世界去。随 在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红水河以东,约后,道公抱着一只打煞用的白公鸡到香炉前三鞠 东经107 1107055,北纬24042一25。37之间的躬,绕灵三圈后开始向阴朝地府的历代祖先报 里湖瑶族乡、八圩瑶族乡和瑶山瑶族乡等地,是我丧。报丧的程序也有讲究,首先是向掌管阴朝地府 国瑶族的一个重要支系,自称“吉努”,因自裤瑶男 的阎王报道,大意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有某人 子常年穿白裤而得名,有人口三万左右,被联合国 前来地府报道,请阎王地府接管”;其次是向 科教文卫组织认定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死者的列祖列宗报道,大意是“曾祖某某,祖父某 民族,是一个由原始社会生活形态直接跨人现代某,父某某,今有家人某某来与你们会和,希 社会生活形态的民族。至今仍遗留着母系社会向望你们在多多给予关照,相互联系,共同生活 父系社会过渡阶段的社会文化信息,具有“人类文 ”;再次向在场守棺的人报告死者生前种种感人 明的活化石”之称。白裤瑶的葬礼仪式有着自身的 事迹,为人谦虚和善,以及去世地点时辰等等。报 独特性,它主要由“阴朝报丧”、“铜鼓造势”、“开牛”丧的三个程序完成后,道公用嘴将打煞用的白公 送葬、“跳猴鼓舞”、“沙枪”送葬、“长席宴客”六大仪鸡的鸡颈咬断,丢出门外,守灵的亲戚朋友开始哭 式组成。丧,哭丧的人越多,表示死者家族越兴旺发达,哭一、阴朝报丧丧人的哭声越大,哭丧时间越长,表示哭丧者越有 孝道,或与死者的关系越密切。薛艺兵先生说:“仪式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行为方式之一,它的存在,并不是无谓的、无二、击鼓造势 用的或tl发的、自为的存在,而是因为对社会有铜鼓、皮鼓,是葬礼活动的主要打击乐器,在 意义、起作用才存在。叫21在广西自裤瑶村寨,老平时的el子里不能随意敲打。铜鼓是白裤瑶最具 人去世后,要由亲生的子女为其洗澡、穿寿衣,然有艺术魅力的有形文化形式和民族精神、民族精 后用刻有五个或七个瑶王印的布将尸体盖住,之华的寄托。打铜鼓是白裤瑶葬礼仪式的一个重要 后请道公作法式,具体是作法是:道公用金竹竿 组成部分。铜鼓也是白裤瑶族群所崇拜的器物之收稿日期:2010一0406 作者简介:雷文彪(1979一),男,湖南永州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138万方数据一,有时甚至将铜鼓视为神灵或家族中的一员,诚 成。具体做法是:先理好一根约2米高的木桩,用 如宋人朱辅在溪蛮丛笑中所言:“溪峒爱铜鼓, 竹圈套在木桩上,然后用铁环拴住牛鼻,以长麻绳 甚于金玉。”据有关资料显示,白裤瑶的铜鼓密度 系于蔑圈外,使牛能绕着木桩转动。参加葬礼仪式 之高居国内外当今使用铜鼓民族之首,平均每 的人群每人肩背细篾金竹帽,手拿夹有一根糯谷 89人中就有一面铜鼓 “4。在白裤瑶,如果有哪一 穗的青竹枝,排成长队到砍牛场,围着牛转三圈 家有老人去世,其亲戚朋友都会不约而同的将自 后,轮流抚摸牛头牛鼻,在即将砍杀的牛脸上吻一 家收藏的铜鼓“请”出来,为逝者送葬。在白裤瑶 下,哭诉牛的功劳和对主人所做出的贡献“我 中,铜鼓被视为神圣之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们吃的糯米哟,为何那样芳香?我们喝的米酒哟, 随意接触铜鼓,如果需要取出铜鼓,就必须举行一 为何那样醉人?这是因为哟,牛帮我们犁田耙田把 个“隆重”的“请鼓仪式”。具体做法是:把两碗酒、 地耕,五谷才能开花结果,米酒才能酿成。牛就是 半碗水放到铜鼓的鼓面上,同时还用一片竹片沾 我们的命根。它承担着我们老者献肉的重任, 上酒点洒在鼓面上,并对着铜鼓念一段“请铜鼓” 让我们的长辈在阴间安宁。它要与我们的老者做 词,大意是“铜鼓啊,亲戚家有丧事,今天要带你去 伴,让我们的长辈在阴间免遭折腾。这件事比山还 那里,打雷下雨你不要怕,声音要洪亮”用完 重,比虎撵还要紧17】284以舒,之后跪拜三次,丢下铜鼓后,也要用一些酒、水举行“隆重”的“封鼓仪 竹枝,拿着糯米谷穗喂牛后离开;这是道公出场,式”,交代铜鼓“铜鼓啊,拿你去藏,雷响不要响,海 他一边呼喊着死者历代祖宗的姓名,一边将糯米 浪滔滔你不要动,要安心在家里。”【41在白裤瑶,老 撒向牛背,喃喃有词大意是“牛啊,砍你来祭 人去世后不能把铜鼓带去,为了表示对老人的尊 祀祖宗,接待亲朋好友,这不是有意要杀你啊,这敬,必须要击鼓造势为其送葬。铜鼓一般是在“开 是盘古开天的传统仪式,要你到阴间去与主人一牛”前打一遍,其目的一方面是为死者通往阴间 起耕作,陪伴主人”,“尊敬的主人啊,把你的牛领 “开路”,白裤瑶认为,“丧事打铜鼓是表示对死者 去吧,你放心地去天堂吧,牛会永远陪伴着你,守 的哀悼,使死者安然进入阴间,登上天堂。逍遥自 候着你。”随后砍牛仪式正式开始,按照白裤瑶的 在。”“打铜鼓是表示死者生前富贵,让阴间的鬼 习俗,砍牛手一般由舅爷担任,砍牛只能砍牛角后 也知道,热烈来欢迎死者,使死者在阴间也一样富 面的牛颈,切忌砍在牛角上。砍牛只可砍三刀,如 贵,同样受到尊重。【3 “6另一方面是告知族人 果三刀后牛还未死,需用青藤把牛捆住后,用尖刀 有人去世的讯息(类似于发布讣告),使更多的人 刺杀牛的喉咙,按牛血倒人预备好的酒中,再用竹 昕到鼓声,自动前来参加葬礼。简装上牛血洒,敬鼓手、敬亲友、敬众人。“开牛”后三、“开牛”祭祀牛肉将用于“长席宴客”,牛角立在墓碑前,作为老“开牛”祭祀是白裤瑶葬礼仪式的一个必不 人的陪葬品。在白裤瑶葬礼砍牛仪式中,砍牛的多 可少的规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凸显白 少,依据死者家族的财力而定,少则一两头,多则 裤瑶葬礼隆重的表征,也是他们连通阴阳两界的 七八头,用来陪葬的牛越多,表示死者家族的经济 重要桥梁。卢瓦西在献祭史论中指出:“仪式是 能力强,老人到天堂后就会越富有。陈荣富先生 所有宗教中最持久的要素,因而,从仪式中我们 说:“祭祀礼仪能够使属于个人的宗教体验变成群 可以更透彻地揭示古代崇拜的精髓。”15】牛是自 体成员的共同体验,产生群体化的宗教情感,加强 裤瑶的图腾,他们对牛怀有崇敬之情。“开牛”就 了信仰者与他信仰的神之间的联系,实际上同时 是杀牛或砍牛,但在白裤瑶人不叫杀牛也不叫砍 也就加强了个人与他所从属的社会之间的联系, 牛,而叫“开牛”。“开牛”用的牛一般是水牛。“砍 巩固和发展了群体的共同仪式。共同仪式的主要 牛送葬”是白裤瑶葬礼仪式中最为重要的仪式之 文化功能是集体效忠这种文化情感的再现与再确一,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相传白裤瑶民族有 定,人们聚集在一起举行宗教仪式,是为了要显示 着“食人俗”的传统,即人死后,要族人分食其肉 进一步加强它们彼此认同与凝聚的意识。”正如 后,才葬其骨,后来是在白裤瑶青年拉所泽彩的 涂尔干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指出的:“这全 努力下,才改变这一习俗,并以“砍牛送葬”来替 部仪典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唤醒某些观念和情感, 代“食人俗”的传统m一9s。砍牛仪式是葬礼最重 把现在归为过去,把个体归为群体。” “开牛”仪 要的活动环节,按照白裤瑶的传统,砍牛一般安 式是白裤瑶在漫长的历史沿袭积淀下来的重要的 排在吉日下午的龙时、鸡时或猴时,由拜牛、转 送葬仪式,它是维系白裤瑶血缘群体、氏族村落共 牛、哭牛、抚牛、颂牛、砍牛、吃牛等诸多程序组 同体的精神纽带,它不仅仅是寄托白裤瑶族群对139万方数据逝者哀思的仪式表征,它更是自裤瑶对本民族文 阴影,消除灾难。他左跳右跳,双腿并拢微睦,然 化认同的重要体现,它对白裤瑶民族凝聚力的形后,双槌击鼓,手中的小木槌则有规律地从头顶、 成和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两耳、双肩、大腿、小腿等部位,相向互击,或左或 四、跳猴鼓舞右地绕皮鼓转圈。其舞姿动作,似老猴攀援、摘果,也似农事劳动的挥锄、挖地、点种,让人从中看到在白裤瑶的观念中,“世上生物都有灵,死物有魂,人类就生活在神灵的世界中”li引,跳猴鼓 后人对前人艰辛创业的深深敬意;“舞中蹲、矮、弹、踹等动作则充分体现了瑶民族坚贞舞是祭祀祖先的一个重要仪式,此仪式在砍牛仪不屈的性格及振兴民族的决心。it2式后举行。据史料永明县志记载:土人“信巫好鬼,俗多淫祀,每岁八、九月间,远招瑶壮,桴鼓笙五、“沙枪”送葬 笛,绕行罗拜,大类带林之戏。 每岁秋,巫师前钟敬文先生说:“在以往几千年的历史中,绝大 导,弄舆者十数人,跳鼓者十数人,酒醴肴馔,极部分人都不认为死是生命的终结,而把它看成是人其丰腆,已而跳小鼓者起而跳,已而跳大鼓者起 生旅途的一种转换,即从阳世转换到了阴世而跳,巫师亦随而跳,或超跃,或伛偻,忽先忽后, (冥界)。因此,从人死去的这一时刻起,也就意味着 忽左忽右,忽离忽即,忽纵忽横,忽急忽缓,跳鼓 踏上了新旅途,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从死亡到丧 者唱瑶歌声”。这些史料生动反映了白裤瑶跳猴 葬的礼仪,即以此种观念为出发点,葬礼被看作是 鼓舞祭祀祖先的族群记忆。跳猴鼓舞既是白裤瑶 将死者的灵魂送往死者世界的必经手续。”【131在广 祭祀祖先的一个重要仪式,也是白裤瑶文化仪式 西白裤瑶族群中,死往往被看作是生命历程的一种 传承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由打铜鼓、吹牛角、跳猴 延续,是人踏上极乐世界的获取新的生活的开始, 鼓舞三部分组成。打铜鼓前,要先用香火、牛头、 由于广西自裤瑶人们在历史上的悲惨遭遇和长期 酒和糯米饭团来祭鼓,并唱祭鼓歌:“呕唷唷, 处于现实生活的艰辛困境,使他们积淀成了一种现 我们的人离开人世了,呐里河流了三天的泪。呐 实世界是困苦的,现实的人生是不幸的潜意识观 里河叹了三天的气,呐里河唱了三天的哭歌。河 念,他们认为死是对不幸现实的一种解脱。因此,作 水流干了,山气叹尽了,鸟喉哭哑了,只有求你唷 为死者的亲人或族人此时的心情是处于一种复杂 为我们显灵 ”l”2如祭鼓分为祭大鼓(皮鼓)和 矛盾的状态,一方面因死者的去世而悲痛不已,另 铜鼓。首先,主鼓手把鼓放在铜鼓围起的场中央, 一方面又为死者摆脱了现实的苦难踏上极乐世界 道公点起3注香火,摆牲头,酒饭祭大鼓。祭完大 而备感欣慰。在跳猴鼓舞仪式后,按下来就是“沙枪 鼓,再拿禾把米酒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内到 送葬”的隆重仪式。所谓“沙枪送葬”就是在送故人 外,祭铜鼓,唱祭鼓歌。祭罢铜鼓,主鼓手启鼓,此 上山时,必须鸣放沙枪。白裤瑶人们在送故人上山 时鼓师一边跳候鼓舞,一边不停的敲打皮鼓的鼓 时,几十人组成的沙枪队排成两行,枪队会一个一 身和鼓面,其基本规律是:每三面三边一小节,九 个有序地鸣枪。阵阵响彻的沙枪声拌合着低沉的牛 面九边一大节,如此反复。敲七去九返或九去十 角号、铿锵的铜鼓声、浑厚的皮鼓声,带着几分凝重 一返。之所以这样击打,是白裤瑶族群认为,送死 和依恋久久回荡在山中,带着众人的缅怀之情,响者到阴间,要经过九道或十一道关,返回时还要多 入云天。在送故人上山的过程中,全寨的人都会哭, 两道关,形成七去九返或九去十一返】i02-i03。领 弯着腰一步一步跟着棂柩的后面走,每个人神情悲 导众鼓手和号角手演奏起来,牛角号手从两边进 伤,场面动人。众人把灵柩抬到墓地,葬毕,在坟堆 场,吹起牛角号,沉浑在铜鼓声和牛角号声齐鸣。 前竖立两根圆木柱,木柱上刻着若干图案,在中间 打铜鼓的都是男子汉,他们用左手握槌敲鼓面, 插入被砍的牛角,牛角越多越表示死者的尊荣。需 右手执铁手轻打鼓身,同时另有一人用木制的风 要指出的是,由于白裤瑶族民对于死的观念始终处桶在鼓背面接音,按一定的节奏前后晃动,使铜 于一种矛盾的心态,因此,在白裤瑶的葬礼期间,他 鼓产生同呜,鼓声可传出数十里。维克多特纳 们存在着“悲”与“欢”两级并举的独特现象。一方 说:“仪式不仅是对社会需要的回应,更是人类创 面,他们沉浸在对死者的深切悲痛之中,另一方面, 造意义的行为”ll跳猴鼓舞,当地称之为“剥泽 他们又从葬礼仪式悲痛的境遇中超脱出来,在“丧 格拉”意即模仿老猴舞。主鼓手一边以鼓点指挥 葬当天,很多附近乡里的青年男女前来参观,他们 铜鼓演奏,一边跳起老猴舞,以舞姿表现众人的 打扮得漂漂亮亮,边观看葬礼边寻找对象,当遇到 愿望,让死者的灵魂登天,驱散众人心头悲伤的 自己喜欢的人就跟他对唱情歌,并逐渐离开葬礼去140万方数据偏僻的地方约会。”d4 对象模型(model8 for)和归属模型(models 六、长席宴窨of)仅成为相互之间的转换。竹f171广西南丹自裤瑶 族群的葬礼仪式有着自身独特生存机制和较为固“长席宴”是白裤瑶宴请送葬的亲朋好友的定的仪式规程,仪式中所呈现出整套象征符号折一种重要仪式和独特方式,在出殡回来后才开射出白裤瑶人们特有宗教观和人生观,是南丹白宴。所谓“长席宴”,即是在自裤瑶宴请送葬的亲裤瑶至今被誉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称一个具朋好友时,不用摆桌椅,只需在死者的家门前或有典范性的表征仪式。其他宽阔的场地,用木版一块接一块连成一条“长席”,并在上面摆放一些碗筷,将先前砍杀的参考文献:牛肉大碗盛上,小碗用来装酒,客人分批进餐。开【1】蒲朝军。过竹中国瑶族风土志【m】北京:北京大学宴时先是妇女吃,接着是孩子,最后是男子。在 出版社。1992:1820 “长席宴”上,客人将尽兴喝酒,牛肉则象征性的 2】薛艺兵神圣的娱乐【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吃几块,然后用树叶包好带走,一批退席后,另一2003:45批客人上来,依次继续,直到宴请客人结束。参加3】梁富林白裤瑶的铜鼓崇拜j】河池学院学报,2005 长席宴的人越多,表示老人生前很受人尊敬。维(3):114 克多特纳所说:“从一种状态进入另一种状态【4】廖明君石头山上有人家广西南丹白裤瑶文化考之时,个群体会出现某些变化;而伴随着这些察札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102103。【5】九r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潘变化的就是仪式。”“5j“长席宴”仪式白裤瑶从悲蛟,王贤海,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73凉葬礼“阈限期”过渡到日常生活中来,在这个过【6】谢明学中国白裤瑶风情录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程中“长席宴”仪式“把其参与者和听众强化、统社2001:9496一到一种心境之中,它们都为个体自我超越的情 【7】陈日华,韦勇团莲花山仙踪【m】南宁:广西人民出 感提供了一个契机因为每个人都在同一时版社1998:284285 刻分享着模式化的情绪,人们彼此相互隔离的硬 8】陈荣富宗教礼仪与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性边界被软化或融化在一起,他们平时认为理所 1992:3 当然的同志关系得以加强。”【l引对于交通闭塞和【9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渠东,汲 经济落后白裤瑶族群来说,“长席宴”犹如一顿丰桔,译上海: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