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探析.pdf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探析.pdf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探析.pdf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论文)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探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题目: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探析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位申请人:王业平 指导教师:毛勒堂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 对以往思想家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进行了批判地继承和发展,超越了以往抽象历史动力思想,建立了关于历史发展 动力问题的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对这一问题的探讨研究有助于深化马克思恩格 斯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有助于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做出合理的分析和指导。本 文在综述研究当代中西方哲学工作者对这一思想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从三个方 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发展动力论进行了探析。 第一,从西方哲学思想史上追溯历史发展动力思想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分 析,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对以往思想家的超越。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 经历了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动力思想、中世纪的神学动力思想、近代的理性动力思 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扬弃前人思想的同时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动力 论。 第二,对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并揭示马 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的系统性特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现实的人是历 史发展动力的主体,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根源性动力,社会基本矛盾是 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是历 史发展的“重大杠杆” ,各种动力按照一定的规则构成动力系统,推动着历史前 进的车轮。 第三,阐明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对当代中国的现实启示。深入阐发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思想,有助于我们坚持生产力标准,继续解放和发展 生产力;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加强民生建设,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 造性;加强科技兴国战略,促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技的杠杆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abstract marx and engels based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position,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past thinkers ideas critically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ower, surpassed the previous abstract history power thought, and established a scientific theoretical system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ower. research on the problem contribute to deepen marx and engels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ought, and conduce to make a reasonable analysis and guida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the research was based on reviewing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western philosophy, we will discuss the marx and engel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ower thought from three parts. part one traced back to development course of western philosophy history from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ower view.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writer tried to clarify marx and engels had past thinkers previou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western philosophy thought in the power of the ancient greek times experience natural power thought, medieval theological power thought, modern times rational power thought. marx and engels sublimed the previous thoughts and established th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history development dynamics theory. part two expounded the main content of marx and engel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ynamics theory, it reveale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marx and engels power of systemic characteristics. in marx and engels opinion, “the reality person” is the subject i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ower, needs and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is the root , basic social contradiction is the essential driving force ,and the class struggle is the direct driving forc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social histo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significant lever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ccording to certain rules ,various types of power constituted the dynamic system, which pushed forward the wheel of history. part three clarified the realistic enlightenment the marx and engel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ower theory on contemporary china. further expounding marx and engels history development power thought would help us insist on productivity standard, continued to emancipate and develop the productive forces. deepen reform and promote harmonious society construction. strengthened the construction of peoples livelihood, stimulated the enthusiasm and creative of the masses. strengthened the strategy of reinvigorating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promoted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ived full play to the levera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 words: marx and engels; history development; power thought 目录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0 目录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1 1. 选题缘起.1 2. 研究现状.1 3. 本文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5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分析.7 1.1 古希腊时期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7 1.2 中世纪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9 1.3 近代西方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10 1.4 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人历史发展动力思想的扬弃.15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的基本内容.18 2.1 现实的人是历史发展动力的主体.18 2.2 需要和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根源性动力.20 2.3 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23 2.4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26 2.5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 “重大杠杆” 和 “革命力量” .28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的当代启示.32 3.1 坚持“生产力标准”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32 3.2 不断深化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34 3.3 加强民生建设, 激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36 3.4 积极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促进科技创新.39 结语.41 致谢.42 参考文献.43 1 著作部分.43 2 论文部分.45 3 学位论文.46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1 前言前言 1. 1. 选题选题缘起缘起 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一直是学术界争议较大的话题,从古希腊到近代,人们对 这一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从未停止,并先后产生了诸多关于历史发展动力思想,例 如:古希腊时期的自然动力思想,中世纪的神学动力思想,近代法国唯物主义思 想家的“意见支配世界”的动力思想,法国复辟时代的征服动力思想,黑格尔的 理性动力思想等。 然而他们不是把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自然的力量、 神的力量, 就是把人的意志或者抽象的理性作为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结合历 史条件和实践的发展,在批评前人思想缺陷的同时,吸收了他们思想中的精髓, 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科学地揭示了历史发展动力 的实质和核心,为人们正确认识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视野,也对无产阶级社会 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二十世纪 80 年代之后,我国学术界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浪潮,思想界百花 争鸣, 人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也进行了不同程度 的研究和阐述。 在查阅这段时期人们的著作中发现, 在研究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中, 有些学者对历史发展不同层次的动力不加区分,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或某一个动 力,忽视或否认其他方面或其他层次的动力,甚至否认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造 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面对这种状况,为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 力论,本文试图在借助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追溯历史发展动力思想的历 史发展逻辑,全面地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阐释马克思恩格斯历史 发展动力论的当代中国意义。 2. 2. 研究现状研究现状 自从开始智慧之思,人类对于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探索就未曾停止,从古希 腊到现代,每个时代的哲人都在不断追寻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他们站在前人的 肩膀上,借鉴、扬弃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不断发展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 前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在近代中西方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逐渐成为哲学研究领 域的前沿问题之一。 国内学者对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的研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倾 向性。20 世纪 80 年代后国内学者对历史发展动力问题的研究热情日渐高涨,人 们开始关注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各种力量, 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深入地挖掘历史 发展的根本动因,取得了诸多成果。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历史发展动力问 题的研究理论界影响较大的主要是生产力动力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动力论、需要动力论和利益动力论。 第一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不同形态的更替、 同一社会形态中生产关系的部分 变化,以及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的内容、性质和程度都由生产力决定,生产力是 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 还有学者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动力论是个逻辑严密 的思想体系,具有鲜明的层次性,现实的人的需要、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 人民群众、交往、科技等都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其中,生产力是马克思恩格斯历 史发展动力论的核心。 第二种观点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运动,二者的矛盾冲突决定着历史的发展进程,无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量变还是 质变都是这对矛盾辩证运动的结果。 第三种观点认为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因是人的需要, 需要的不断产生 和获得满足推动生产活动的不断进行,推动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推动人类历史 的不断发展。 需要的无限发展促进社会分工的发展, 促使社会基本矛盾不断发展, 社会变革和社会革命相应而生,在物质产品、精神产品不断增长的同时,社会历 史不断向前发展。 无论是社会基本矛盾还是生产力都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 动力,在它们背后,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需要。生产力、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与人的需要是因果关系,需要是因,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类 历史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在需要的推动下不断发展、进步的 历史。 还有学者从需要和生产的矛盾关系入手分析,认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刘金城、张龙亮.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j.求是学刊,1980(1). 龚培河.辨识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动力思想中的“丛林现象”j.探索,2007(2) 金景芳,吕绍纲,黄中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 报,1980(4). 耿连海.试论人的需要与社会运行机制j.理论探讨,1989(2). 樊跃发,白云翔.社会历史发展根本动力之我见简论需要问题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6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3 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四种观点认为物质利益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初动因, 物质利益的需要和实 现物质利益的要求促使人们不断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能力,推动生产力和生 产关系的发展。 阶级斗争、 社会革命都根源于物质利益的冲突, 社会形态的更替, 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斗争的结果, 利益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初 动因,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近十年来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使得人们越来越 重视创新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创新动力论;同时人们也看 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是某种单一因素能够完全控制历史的发展进程,影响历 史发展的多种动力因素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共同对社会发展产生作用,从而上 个世纪 80 年代末徐伟新所提出的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系统思想逐渐为更多人所接 受。 创新动力论认为创新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技术创新实践推动生产力发 展,制度创新实践推动社会交往演化,知识创新实践推动知识发展。 系统动力 论指出社会历史发展动力是个动力系统,社会内部诸要素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 用,彼此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律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动力系统, 社会历史的发展是诸多动力所构成的动力系统的作用下的结果。而在动力系统 中,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最深动因是人的需要。 系统动力论得到了许多学者的赞 同,认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层次的动力系统,系 统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渗透,都对历史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此外,还有学者主张精神动力论和“恶”动力论。精神动力论者认为如果从 本原决定论范畴和功能决定论范畴分别分析,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可分为经济动 力和精神动力,在肯定了经济动力是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的基础上,他们 指出从现象论层次来说,历史的发展是无数个个人的目的、愿望、意志的结合, 是历史主体的精神动力的融合。 “恶”动力论的主张者则认为“恶”是历史发 展的动力之一,作为推动历史发展的一种力量, “恶”必须与其他历史动力相融 (4). 吉彦波. 历史发展动力应是人的需要与杜会生产的矛盾j.理论学习月刊,1989(11). 丘成羲,高秀波.论物质利益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4). 刘士文.创新实践社会发展动力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8. 徐伟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东岳论丛,1986(2). 孙显元.论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12). 前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合、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历史的发展。 综上可见, 目前国内学者在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思想时思维是开 放式的,从不同角度对历史发展动力思想进行了深化和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定 的片面性,如有人单纯强调历史发展中的某个动力,忽视甚至故意贬低其他动力 的作用;有些人只看到历史发展的一个层面,没有在更深层次上对历史发展的动 力进行分析等等,因此需要从整体上对历史发展动力问题进一步深化研究。 西方社会工业化进程较早,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下, 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视角阐释了对历史发展动力的看法。马克斯韦伯 认为推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资本主义精神” ,虽然他承认在社会 发展中“经济因素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 但他认为宗教改革后所形成的资本主义 文化与精神才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熊彼得则认为创新是资本主义社会 发展的动力,而创新的主体是人,是企业家,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企 业家的创新。 哈贝马斯深度反思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肯定了生产力在社会发 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他认为生产力并非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尽管可 以引起,但却不能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方式的革新” , 最终决定历史发展 的动力和机制是交往, 突出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哈贝马斯社会历史哲学研 究中的重要贡献, 但其强调交往的重要性而否定物质生产重要性的做法却有些失 当。 萨特认识到生产劳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但他不同意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 力是历史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观点,他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匮乏。萨特所 言的“匮乏”指的是“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居民或集团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某种具 体的自然物(或产品)的数量上的不足” 。 由于“匮乏”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始 终存在,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人们必须不断地进行生产劳动,推动生 产力向前发展,从而客观上推动人类历史前进的车轮。 “匮乏”也致使人们展开 对产品的争夺,造成人们之间的各种矛盾冲突,形成各种社会关系。因而说“匮 王海丽.“恶”一种不可忽视的历史动力j.社科纵横,2008(6).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修订版)m.于晓,陈维刚等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6.11. 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57. 法萨特.辨证理性批判m.陈宣良译.上海:上海商务出版社,1976.12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前言 5 乏”是促使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断发展的源动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 力。 道格拉斯诺斯不同意马克思的生产力动力思想,他认为制度对生产力具有 巨大的推动作用。道格拉斯诺斯则认为社会制度变迁的动力是统治者,他们在 经济、 政治、 文化领域的理想建构才是推动社会制度变化, 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 制度变迁“一般是对构成制度框架的规则、准则和实施组合的边际调整” , 产生 制度变迁的动力是再缔约能够给行为者带来的收益, 而能够使再缔约给行为者带 来收益的因素则是相对价格或偏好的变化。 诺斯进而指出,为适应相对价格的不 断变化必须进行制度创新,而这种制度创新的主体不是普通民众而是统治者。在 制度变革的过程中,统治者是主导者,不能搭便车,因而必须想方设法;变革社 会制度以适应相对价格的变化,所以说统治者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理性建构推 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他们才是社会制度变迁、人类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 任何时代思想家对社会历史问题的思考都体现着强烈的时代特征, 当代西方 伟大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历史发展动力理论,体现了时代思想的高度。 3. 3. 本文研究方法和本文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基本结构 本文在研究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文献综合法。通过查阅马克思 恩格斯的经典著作, 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者在这一理论研究领域的理论成 果,形成对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的总体认识。第二,比较分析法。马克 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是在对前人思想的批判和继承中产 生的。因而要全面、正确地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动力论,必须对马克思恩格斯 关于这一问题的思想和他们之前的思想家在这一方面的理论成果进行比较分析, 对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持不同观点的思想家的思想进行对比分析, 进行比较考 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的科学性、正确性和 重大的历史价值。第三,归纳演绎法。在对马克思恩格斯浩如烟海的理论著作中 准确地将历史发展动力思想提取出来,需要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多角度的分 析、归纳,理清这一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理论层次,而对其当代价值的分析则必 美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仁 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111. 前言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须采取演绎的方法。第四,历史和逻辑统一法。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的 形成和发展是客观历史的过程, 因而需要对西方社会思想史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 想史进行研究考察,对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整体分析,历史地看待这 一思想,才能理论依据更为可靠,逻辑说服力更强。 本文基本框架构成如下: 第一章主要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对西方哲学史上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进行 考察,力求理清历史发展动力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古希腊时期,受当时社会历 史环境的影响,人们将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自然,形成了一种自然动力思 想。中世纪时期,宗教神学盛极一时,神成了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神学动力思 想统治了那个时代。近代社会,历史发展动力思想获得很大的发展。法国唯物主 义思想家、复辟时代的史学家、空想社会主义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 了许多令人兴奋的理论成果,但最终这些思想都没有走出唯心史观的藩篱。黑格 尔则提出了理性动力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对前人思想批判地吸收的基础上 建立起自己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体系。 第二章主要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马克思 恩格斯的思想中, 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因素有很多: 现实的人、 人的需要和利益、 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科学技术等等,这些都对历史发展起作用,但每一个 都不是单独发生作用,都需要在与其他动力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发挥作用。其中, 现实的人是历史发展动力的主体,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历史发展的根源性动力,社 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是一切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 力,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重大杠杆,是历史发展的一种革命力量。推动历史发 展的多种动力不是杂乱无章地运动,而是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结成一个层 次分明的系统,发挥动力作用,影响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第三章着重阐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发展动力论对当代中国建设的现实启 示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 根本上推动历史发展。不断深化改革,调节各种矛盾,尤其是社会基本矛盾,促 进社会和谐建设。加强民生建设,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需要,最大程 度激发群众的生产建设积极性,共同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促 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历史发展的杠杆作用,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分析 7 第一章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西方哲学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前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的历史发展动力思 想分析想分析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源头, 古希腊思想家们在探求宇宙存在发展之谜的过程 中表达了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动力的看法。从直观的经验观察出发,古希腊先哲 将自然与社会融为一体,以自然观点解释社会的生成变化。中世纪时期,宗教神 学思想逐渐统治了人们的精神王国, 饱受苦难的人们开始相信人世间的一切都是 神的杰作, 世事的沧桑变化、 人间的冷暖沉浮都是全能的上帝的意旨。 到了近代, 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和哲学家们对社会历史发展做了更为深入的、系统的研究,贡 献较为突出的有 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以及德国古典 哲学家。 1.1 1.1 古希腊时期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古希腊时期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古希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便于汲取东西方各种文明的精华,希腊神 话、巴比伦算术、埃及的宗教观念等等成为古希腊哲学丰厚的思想源泉。希腊人 的哲学思考始于对宇宙的好奇, 宇宙为什么存在?宇宙存在的合理性是什么?宇 宙存在是否遵循一定规律?这种规律是如何确定的? 在希腊人的概念中,自然和人是不分离的,自然是“大宇宙” ,人是“小宇 宙”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理解融贯在对宇宙之谜、自然 之谜的探求过程中。在思考人类历史发展动力问题上,古希腊思想家们采取的是 向外探索的方式,向外在的自然界求索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用自然变化的 原因来解释历史发展变化,将历史现象归因于某种自然现象或是某种自然必然 性,认为整个世界由自然元素或某种物质发展而来,受自然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的 推动。这个时期,人们尚未认识到自然运动和人类历史发展的质的差别,单纯以 自然原因来解释人类历史的发展。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们眼中的万物始基就是事物运动的动力之义,因而对人 类历史发展动力的探究也就是追寻万物始基的过程。 无论是泰勒斯的水本原说还 第一章 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是阿纳克西曼德的“无定”说,亦或是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都将世界的始 基界定为物质性的东西,而且指出了世界是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循着这一唯 物主义的开端,赫拉克利特进一步追寻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提出世界运动变化 有其必然性,根本原因是“逻各斯”一团永恒的、不会熄灭的活火,火是宇 宙变化之道。 不难看出,早期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人的力量还不足以自觉 地改造自然,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必然适应于这种社会存在,把人类自身 看作是自然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会自觉地区分社会和自然之间的本质区 别,而只是把自然作为思维的出发点,将对人类社会的考察全部融贯于对自然的 考察之中。 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对强大的 自然力量无力控制,产生了对自然力量的惶恐。对自然的无知导致人们开始将人 类的意识、欲望比附于自然界的对象之上,将自然界拟人化,将自然看成是人间 事物的主宰,是掌控人类历史发展的神秘力量,古希腊时期许多神话故事中都存 在着原始的自然崇拜思想,这种思想也反映到古希腊哲学中。 古希腊神话中,神是天地万物和人间世事的主宰,而神本身是从自然中产生 的。传说,大地女神该亚产生于宇宙混沌之中,该亚生了天空神乌刺诺斯,大地 女神与天空神结合生了十二位提坦巨神,而后又出现了众多的日神、月神、黎明 神等,众神各司一职,掌管天地万物的生长变化。在这些神话中,神还不是超自 然意义上的概念,而是作为自然力量本身的显现,是自然的代名词。把自然物神 化为主宰人的力量,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同时也体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 西方哲学史上最早将“神是万物运动的推动力”这样一种观点以哲学形式表 达出来的是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世界的考察逐步深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 深化了前人的思想,把前人对世界本原的研究深入到对世界运动变化之源的探 讨,认为整个自然、整个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是“潜在的现实化”过程,而 产生运动的原因是“四因” :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质料”是事物 构成的原材料、载体,是事物存在的基础,犹如构成铜像中的青铜,质料因解释 了事物何以在运动中保持存在。 “形式”是事物所以为此事物的本质,解释的是 事物运动方式的特定性。 “动力”是促使事物开始运动变化的根源,是事物运动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分析 9 变化的推动者、制造者。 “目的”是事物运动的方向和目标,解释了事物运动、 变化的目标性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任何变化都是事物的潜能向现实转变的 过程,是趋向于现实化的过程,宇宙中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一种最好地实现自己 的潜能的趋向。亚里士多德认为,世间万物之所以不断运动变化发展,是因为存 在一个推动力,即“动力” ,无限追问事物运动的终极动因后,最终找到的答案 是宇宙存在一个“第一推动力” ,即“神” 。在这里,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神不是我 们现在理解的具有人格化特征的神,而只是“第一推动者” ,是万物运动的根源。 可以说, 亚里士多德是从有生命的自然界出发去研究哲学问题的, 他所谓的 “神” 仍然是自然神,而非人格神。 古希腊哲人将直观的观察与不羁的遐想相结合,以自然观点解释社会发展, 具有朴素性、直观性,在他们的论证中也充满了运动、变化、发展的辩证精神, 成为那一时代思想的华美乐章。 1.2 1.2 中世纪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中世纪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早在古希腊末期,神学动力思想就已经开始萌芽(这里指的“神”已不再是 早期哲人们所指的“自然” ,而是具有宗教意义的人格神) 。生产力的提高使人们 征服自然的力量增强, 但随之而来的是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带来的残酷的阶级剥削 和压迫。人们对自然不再充满恐惧,但是在社会中却无法摆脱被剥削、压迫的困 境,挣扎于苦难中的人们追寻受苦受难的原因,逐渐把目光从自然力量转移到了 超自然的力量神的控制, 认为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冥冥之中掌控着世 间一切,小到一个人生老病死、吉凶祸福,大至人类历史的发展变化都是由神的 意志决定的,这个无所不能的神就是上帝。战争、饥荒、瘟疫,都不过是上帝略 施小计的结果, 上帝无所不知、 无所不能, 世间一切都是按照上帝的意志存在的, 宇宙的秩序、社会的变化无一不是上帝的安排。 奥古斯丁指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天地万物的变化都是上帝的意志决定的。 上帝创造的世界由无中产生,没有借助任何外在于他本身的工具、手段,没有使 用任何材料(包括时间、空间) ,仅用他的全能全善便创造了天地间的一切美好。 上帝本身是全善的,但是其创造物却由于存在某些缺陷而有了恶的性质,人的 第一章 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恶”在于滥用自由意志,违反了上帝的至善准则,因而遭到惩罚。他认为,自 上帝创世以来,人类社会就分化为上帝之国和人间之国,上帝之国的人们热爱上 帝、服从上帝,追求精神生活,向往善;人间之国的人们追求世俗生活,向往恶。 这样,奥古斯丁就用人与上帝的关系取代了人与人的、人与社会的关系,在他看 来,人类历史的发展受天命指引,是全能的神的意志,是神的救世计划的过程, 其终极的目标是上升的、前进的过程,是上帝决定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神学大师托马斯阿奎那接受了亚里士多德的潜能与现实的学说、 “第一推 动力”的学说并对之进行了发挥,推导出上帝是存在的,上帝是世界运动变化的 最终动因。 他认为, 运动是个不争的事实, 事物都具有由潜在向现实转化的特性, 一个事物之所以运动,在于另一个事物的推动;而这一推动者本身的运动又是受 另一推动者的推动,这样无限上溯,必然追溯到一个终极的推动者,它的存在不 依赖任何事物的存在,不受任何他物的推动,这就是上帝,是世界万物运动的最 终动因。 在中世纪的西方思想界,神成了历史的主宰,人类历史被解释成上帝救赎人 类的历程,人们看不到自身的价值、尊严,甘愿沦为上帝的忠实仆人,本来鲜活 的社会关系被曲解成高高在上、 无所不能的上帝对人的拣选、 磨练和救赎的过程, 上帝成了历史发展的最高决定者。按马克思的说法, “中世纪是人类史上的动物 时期” , 人本身的价值、尊严、力量完全被湮灭于神学的幻影中,理性的光芒亦 被神学的光环所遮蔽,但是神学的信仰终究没有湮灭理性的光辉,在神学思想家 们极力论证神的存在和全善全能的过程中,理性的溪流日渐发展,最终人的理性 复苏,以其不可阻挡的气势取代了神学的地位,人类逐渐摆脱宗教的桎梏,重新 审视自身的价值、力量,将颠倒了的神人关系倒转过来,人重新站立起来,走出 了中世纪神学统治的暗黑夜幕。 1.3 1.3 近代西方的近代西方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历史发展动力思想 中世纪之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并迅速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打开了西方 人的眼界;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丰富了哲学的思想内容,树立了理性的权威。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2.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分析 11 一时期的哲学研究以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为研究对象,表现出理性主义的基本 特征。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 家、 德国古典哲学家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研究成果成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重 要理论来源。 正如恩格斯所说,18 世纪是“以法国为主角的世纪” 。启蒙运动高唱自由、 平等、博爱,高扬科学、理性的旗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时代思想风暴。思 想的解放使得人们推崇理性、科学和进步,敢于挑战一切权威,用理性思维对社 会中原有的思想进行了一场无情的批判,宗教观、自然观、社会观都受到了前所 未有的挑战。一些人致力于社会政治理论的重建,一些人致力于完善唯物主义学 说,出现了启蒙思想家和机械唯物主义者,在社会历史观上贡献较大的是法国唯 物主义者,他们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狄德罗、拉美利 特、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公开反对宗教,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打破了中世纪 神学统治的神圣外衣,对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问题进行了唯物主义的探索。 狄德罗认为物质运动的原因在于物质内部,而不在于外力的推动,不是上帝 的意志,也不存在“第一推动力” 。他认为,构成物质的分子内部存在一种固有 的力,引起分子自身的运动,因而他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一切事物都处 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中。拉美利特驳斥了宗教神学,直接否认了上帝的存在,他认 为“自然界只有一个惟一的物体” 物质,物质存在广延和运动两种属性, 万物存在生灭变化,物质却不会消失,运动是事物内部物质元素的变化,人像一 部机器一样遵循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 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 ,社会环境决定一切。他们从 感觉主义出发,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感觉的变形,而人的感觉、品格、思想都来 自周围的环境,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教育思想、宗教道德意识等社会环境都影 响人的性格。爱尔维修认为人和周围的环境发生着相互作用,环境的差异造就了 人的性格差异,人的全部性格包括人的缺点都是由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决定的, 人的美德培养必须依赖环境的改善。既然人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的,那么社会环 境应该如何改善呢?他们认为环境的改善要依靠教育的发展, 教育让人的理性得 到更好的发展,而好的理性才能制定出好的法律和好的政治制度。他们认为,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0.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12. 第一章 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会环境中最重要的是政治制度,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是法律,法律具有强有力的 教育作用,因而要改变环境,必须通过教育来克服人的愚昧、偏见、无知等错误 意见,因为这些错误意见往往是社会腐败堕落的原因。这样论证的结果不可避免 地陷入循环论的怪圈:一方面,环境决定人,决定人的思想、意见;另一方面, 环境的好坏取决于“意见”的好坏。为了摆脱这种无望的循环,找到推动历史发 展的最终动力,他们最终只能寄希望于天才人物的出现,他们认为,只有天才人 物才能运用自己的理性制定好的法律, 好的社会制度, 促进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 在对社会历史发展动力追寻过程中,法国唯物主义者由“环境决定人”走向“意 见支配世界” ,进而得出“英雄创造历史”的结论,最终还是没有走出历史唯心 主义。 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的“意见决定世界”思想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时代,还直 接影响了 19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以圣西门、傅立叶、 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继承了法国唯物主义者的思想, 确信人类历史的发 展进程是受某些社会改革家的意见支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从“意见支配世界” 这一唯心主义原则出发,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因进行不懈的追求,极大地丰富和 发展了历史动力思想。 圣西门认为人类历史不是偶然事件的堆积,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为了找出这 个规律,圣西门对西欧历史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了财产关系和阶级斗争对社会 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圣西门在历史研究中发现,所有制是社会大厦的基石, 所有制决定社会制度。在他的语义中,所有制就是财产关系。在对西欧历史的研 究中,圣西门发现 15 世纪之前,欧洲的贵族占有土地这种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在经济上占据支配地位,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后来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资产阶 级掌握了经济上的支配地位,他们通过各种斗争从贵族手中夺取政权。由此他认 为,财产关系决定社会政治制度,决定社会的发展变化。同时,圣西门也看到由 于财产关系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阶级之间存在经济利益的争夺, 这种经济利益要 求的差异必然引起阶级斗争,而阶级斗争的历史正是 15 世纪以来西欧历史发展 的全部过程,从 15 世纪厂主反对封建贵族的斗争到法国大革命,无不体现出对 立阶级之间为取得各自经济利益而展开的斗争。 圣西门意识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 规律性,也难得可贵地看到了财产关系和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但在他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西方哲学中的历史发展动力思想分析 13 的思想中,物质生产并非社会发展的基础,阶级斗争也并非社会发展的动力,相 反,他认为理性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圣西门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人 的理性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因而,具有高度理性的天才人物才是社会历史发展 的主要推动者。 圣西门对历史发展动力的探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遗憾的是 他最终还是走向了天才决定社会发展的历史唯心主义。 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封建专制制度, 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 治,但是在国内外反动力量的不断进攻之下,18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