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投资理论与技术.ppt_第1页
—安全投资理论与技术.ppt_第2页
—安全投资理论与技术.ppt_第3页
—安全投资理论与技术.ppt_第4页
—安全投资理论与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 安全投资理论与技术 授课人 马衍坤Telmail ykma 本章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1 了解安全投资基本理论2 掌握安全投资分析与决策技术3 掌握安全投资分析方法 重点 安全投资是主动性安全投入 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的系统安全性 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 防止因工伤亡 消除事故隐患 治理尘毒的全部费用 即为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所支出的全部费用 安全投资概述 安全投资的来源和国家的经济体制相联系的 不同的经济体制条件下 安全投资的来源不同 1 1安全投资含义及其意义 理解 安全投资的意义和作用 揭示 掌握安全投资的规律 促进安全工作 劳动保护事业 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 安全投资研究是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安全投资研究是提高安全资源利用率和安全经济效益的前提 1 来源 1 2安全投资的来源与分类 按作用划分 预防性投资 控制性投资 按时序划分 事前投资 事中投资 事后投资 按所形成的技术 产品 划分 硬件投资 软件投资 按专业类别划分 安全技术投资 工业卫生技术投资 辅助设施投资 宣传教育投资 防护用品投资 职业病诊治费 保健投资 事故处理费用 修复投资 按用途划分 工程技术投资 人员业务投资 科学研究投资 2 分类 针对 非煤矿山 交通运输 建筑施工 危险化学品 烟花爆竹等行业和领域 1 3我国安全生产经费的相关规定 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 2006 存储标准 1 小型企业 30万 2 中型企业 100万 3 大型企业 150万 4 特大型企业 200万原则上不超过500万 处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直接发生的抢险 救灾费用 处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直接发生的费用 依据 省 市 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可以根据企业生产安全事故抢险 就在及善后处理工作的需要 将风险抵押金部分或全部转作事故抢险 救灾和善后处理所需资金 一旦 企业负责人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逃逸 或企业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 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主动承担责任 支付抢险 救灾及善后处理费用 风险抵押金类似于保险 就意味着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暂行办法 2006 针对煤矿 存储标准 1 3万吨以下 60 100万 2 3 9万吨 150 200万 3 9 15万吨 250 300万 4 15万吨以上的 300 50 n 15 10万原则上不超过600万 也就是指75万吨以后均为600万 处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直接发生的抢险 救灾费用 处理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善后事宜直接发生的费用 能将多少资源投入到安全保障中 归根结底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 影响安全投资的因素分析 决策者对经济发展目标的认识 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他们对加强安全生产的态度 1 经济发展水平 影响安全投资的因素主要为三个方面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周期 社会背景因素 掌握 经济落后的地区或时期 基本的生理需要为首 安全 健康放在次要地位 使得安全投入在一个很尴尬的位置 经济发展较好以后 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基础保证 另一方面 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安全投资水平的提高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随之安全投入增大 发展中国家急切地要通过工业化来迅速发展其经济 其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常常令人担忧 经济发展阶段是指发展的水平 如发展中 发达国家 经济周期是值经济的繁荣期与萧条期 2 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周期 发展中国家的安全投资现状 经济发展阶段 雇员大部分来自农村 为挣钱不顾冒险和疲劳管理者安全意识缺乏 安全培训不系统设备陈旧 缺乏安全装置立法不完善 执法不严 雇员为工作不敢上告工作环境恶劣 条件艰苦工会官僚化 不作为 仅仅为了获得津贴 发展中国家安全生产状况较差的原因 受训练少 无经验的雇员被解雇 而有经验的雇员被留下 平均工作时间减少了 因疲劳而导致的工伤事故也减少了 大批训练少 无经验的雇员被引入到企业中做工 平均工作时间增加了 因疲劳而导致的工伤事故也增加了 经济发展周期 经济萧条期间 经济繁荣期间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投资规模 受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 乃至政治决策人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社会及政治因素对安全投资的制约 生产的客观需要决定了安全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在不同的生产技术条件下 对安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这就决定了安全投资必须符合生产技术的客观需要 科学技术对安全投资的制约 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安全的经济基础受到控制 另一方面 科学技术水平决定了安全科学技术的水平 生产技术对安全投资的制约 3 影响安全投资的社会背景因素 博弈论 又称 对策论 赛局理论 属于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 博弈论是二人在平等的对剧中各自利用对方的策略变换自己的对抗策略 达到取胜的意义 安全投资分析 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 3 1安全投资的博弈分析 掌握 警方逮捕甲 乙两名嫌疑犯 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 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 分别和二人见面 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 而对方保持沉默 此人将即时获释 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 合作 则二人同样判监1年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 背叛 则二人同样判监8年 两个企业安全投资决策的博弈分析 新校区建设招标 图书馆大楼 中铁八局与安徽建工竞争 两家的设计 施工质量等均没有问题 我们的宗旨是 在我们的地盘上 别给我们惹麻烦 更不能给我惹人命官司 安全的边际投资或边际成本 是指生产中安全度增加一个单位时 安全投资的增量 边际效益指生产中安全度增加一个单位时 安全效果的增量 如果对安全效果无法作出全面的评价 安全效果的增量可用事故损失的减少量来反映 1 基本理论 3 2边际投资分析技术 由于安全投资C与安全度S呈正相关关系 事故损失L与安全度S呈负相关 则安全投资与事故损失呈负相关关系 所以当安全度增加一个相同的量时 可以将安全投资的增加额与事故损失的减少额 近似地看作边际效益与边际损失 通常的规律是 在最佳安全度S0 边际投资量等于边际损失量 即安全投资的增加量等于事故损失的减少量 此时安全效益反映在间接的效益和潜在的效益上 一般都大于直接的效益数倍 安全度低于S0时 提高安全度所获得的边际损失大于边际投资 说明减损的增量大于安全成本的增量 此阶段有必要改善劳动条件 提高安全度 安全度超过S0时 提高安全度所花费的边际投资大于边际损失 如果所超过的数量在考虑了安全的间接效益和潜在效益后还不能补偿时 则意味着安全的投资没有效益 2 应用实例 表中为某企业11年来的事故损失与安全投资情况 当边际投资为6 1万元 年时 边际损失6 2万元 年 二者近似相等 可以把这时的安全投资看作最佳投资点 总支出即安全费用为 26 0 16 7 42 7万元 年 以11年中最大负担5 0 113 9 118 9万元 年为基准点 则正的效益为118 9 42 7 76 2万元 年 在对投资进行决策时 投资少于26 0万元 年时 应增加投资 投资大于26 0万元 年时应减少投资 3 实践中对最佳投资点的动态分析 考虑安全投资的潜在效益和社会效益 投资效益会增加 不断利用新的安全科技 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使安全投资的利用率提高的情况 综合考虑安全投资的潜在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及提高安全投资利用率的情况 安全效益客观上有一个最大值 这一点上的安全投资是最佳的安全投资 最有安全度的安全投资点是在边际投资等于边际损失处 该点的投资额可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系统安全度和总体效益的根本出路在于 依靠科技进步 采用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 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最大的投资额 前面几节分别介绍了安全投资的来源及作用 影响安全投资的因素 安全投资的分析方法 安全投入的经济激励 但是 企业是否进行安全投资不是取决于安全投资的意义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管理 经济激励 俗话说 不吃敬酒吃罚酒 了解 一般而言 企业事故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而企业一般只考虑直接经济损失 非价值损失 环境污染 不考虑 这也造成了实际对社会的损失C1要远大于企业自身承担的损失C2 4 1安全经济激励概念 消除成本有逐步升高 越来越困难的特性 如何让企业自觉承担外部损失 经济激励加法律监督 逻辑思路为 企业要求最小化产品成本 政府政策可以引导企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 如使得企业负不起事故损失的责任 企业直接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事故风险 想尽一切办法让企业采取相关安全措施 安全经济激励是一种提高安全水平的策略 由内部化损失的一系列政策组成 结果是企业承担大部分损失 经济激励与我们平时所说的规章体系和自律策略相反 目的在 经济激励的潜在优势 经济激励非常有益于获得管理层的注意经济激励易于从下至上贯彻执行经济激励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经济激励有灵活性 风险工资能产生两个效果 首先 因为提高安全水平可以减少支付给劳动力的工资 雇主有经济动力不断改善工作环境 其次 风险工资可以补偿工人最大的风险 整个工作的报酬能更为公平地分配 第一代经济激励 风险工资和诉讼责任赔偿 4 2安全经济激励方法 风险工资在实际生活中尽管存在 但是不常发生 它支付的补偿往往少于事故风险 发达国家的统计研究显示 两者存在这样的关系 高风险 低工资 两种刺激方向 职工 避免事故 企业 降低风险 第二代经济激励 伤害补偿 职工伤害补偿对引导企业建立和改善安全环境效果不明显 存在受害职工不上诉的情况 它直接影响到职工伤害补偿体系的效果及其对企业的刺激作用 与管制体系不同 职工补偿体系要求职工采取主动措施 提出上诉 否则 补偿问题无从谈起 结果将使事故补偿数远远低于可补偿事故数 然而 这种事故税的提法并非理想 因为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无力支付数额巨大的事故税 强行征收无异于将其排挤出局 所以 另一个提法是将中小型企业分为若干类型或小组 如荷兰的做法 成立 责任共同体 其同体或小组内成员相互监督 使公共损失最小化 另外 事故税有其局限性 对于职业病 由于难于识别和归属 事故税难于实行 除这些缺点之外 由于其固有的事后性 事故税亦不能取得经济激励的效果 第三代经济激励 事故税和责任共同体 其税收可用于补偿受害职工 或支持职业安全领域的研究 还需要考虑的是税率问题 对于事故记录不良的企业应用重税 但是如果企业采取补救措施 并经专家通过 可以不用或减轻税罚 如果企业可以对事故产生的原因加以说明 原因可信 亦可减轻税罚 事实证明 税罚应用以后 事故总起数和事故损失的确有所减少 1 企业外部的解决对策 2 经济处罚对策将企业生产效率与员工安全管理相结合 加大奖惩力度提高对因工死亡人员支付的抚恤金额 并加大惩罚力度 3 突出工会的监督职能 4 突出工伤保险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