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常见动词短语集中记A) 动词 + 介词 agree with 同意.的意见(想法);符合 base on 以.(为)根据 listen to 听. get to 到达. fall off (从.)掉下 help . with . 帮助(某人)做(某事) knock at /on 敲(门、窗) laugh at 嘲笑 learn . from . 向.学习 live on 继续存在;靠.生活 look after 照顾,照看 look at 看;观看 look for 寻找 look like 看起来像 pay for (sth.) 付钱;支付 point at 指示;指向 point to 指向. prefer to . 宁愿(选择); 更喜欢 quarrel with (和某人)吵架 regard . as . 把.当作.;当作 stop . from 阻止.做. talk about 说话;谈话;谈论 talk with 与.交谈 think about 考虑 think of 认为;想起 B) 动词 + 副词 ask for 请求;询问 carry on 坚持下去;继续下去 cut down 砍倒 clean up 清除;收拾干净 come down 下来;落 come along 来;随同 come in 进来 come on 来吧;跟着来;赶快 come out 出来 ;出现;(花) 开;发(芽) come over 过来;顺便来访 drop off 放下(某物);下车 eat up 吃光;吃完 fall behind 落在.后面;输给别人 fall down 跌倒;从.落下 find out 查出(真相) get back 回来;取回 get down 下来;落下;把.取下来 get off 下来;从.下来 get on 上(车) get up 起床 give up 放弃 go on 继续 go out 出去 go over 过一遍;仔细检查 grow up 长大;成长 hand in 交上来 hold on (口语)等一等; (打电话时)不挂断 hurry up 赶快 look out 留神;注意 look over (仔细)检查 look up 向上看;抬头看 pass on 传递;转移到. pick up 拾起;捡起 put away 放好;把.收起来 put on 穿上;戴上;(戏剧等)上演;放(唱片等) put down 把(某物) 放下来 put up 掛起;举起 run away 流失;逃跑;逃走 rush out 冲出去 set off 出发;动身;启程 send up 发射;把.往上送 shut down 把.关上 sit down 坐下 slow down 减缓;减速 take off 脱掉(衣服) take out 取出 throw about 乱丢;抛撒 trip over (被 .)绊倒 try on 试穿 (衣服、鞋等);试戴(帽子等) try out 试验;尝试 turn down 关小;调低 turn on 打开(电灯、收音机、煤气、自来水等) turn off 关(电灯、收音机、煤气、自来水等) turn over (使)翻过来 wake up 醒来 wear out 把.穿旧;磨坏 work out 算出;制订出 write down 写下. C) be + 形容词 + 介词 be angry with 对(某人)发脾气 be interested in对.感兴趣 be able to 能;会 be afraid of 害怕 be amazed at 对.感到惊讶 be excited about 对.感到兴奋 be filled with 用.充满 be full of 充满 .的 be good at (= do well in ) 在.方面做得好;善于 be late for 迟到 be made in 在.生产或制造 be made of 由.组成 ;由.构成 be pleased with 对.感到满意 be proud of 以.自豪(高兴) be used for 用于 D) 动词 + 名词 / 代词 beg ones pardon 请原谅;对不起 do morning exercises 做早操 do ones homework 做作业 enjoy oneself (= have a good time) 过得快乐;玩得愉快 give a concert 开音乐会 go boating 去划船 go fishing 去钓鱼 go hiking 去徒步旅行 go skating 去滑冰 go shopping (去)买东西 have a cold (患)感冒 have a cough (患)咳嗽 have a headache (患)头痛 have a try 尝试;努力 have a look 看一看 have a rest 休息 have a seat (= take a seat ) 就坐;坐下 have sports 进行体育活动 have supper 吃晚餐 hear of 听说 hold a sports meeting 举行运动会 make a decision 作出决定 make a mistake 犯错误 make a noise 吵闹 make faces 做鬼脸 make friends 交朋友 make money 赚钱 take ones place 坐某人的座位;代替某人的职务 teach oneself (=learn by oneself ) 自学 take photos 照相 take time 花费(时间) take turns 轮流 watch TV 看电视 E) 动词 + 名词 / 代词 / 副词 + 介词 catch up with 赶上 come up with 找到;提出(答案、解决办法等) get on well with与.相处融洽 give birth to 生(孩子) help yourself / yourselves to 自取;随便吃 make room for 给.腾出地方 play a joke on 戏弄人;对人恶作剧 speak highly of 称赞 say good bye to 告别;告辞 take an active part in 积极参加 take care of 照顾;照料;注意 F) 其他类型 be awake 醒着的 be born 出生 be busy doing 忙着做. come true 实现 do ones best 尽最大努力 fall asleep 睡觉;入睡 go home 回家 go on doing (sth.) 继续做某事 ;尽力 get married 结婚 get together 相聚 go straight along 沿着.一直往前走 had better (do) 最好(做.) keep doing sth. 一直做某事 make sure 确保;确认;查明 make up ones mind 下决心 初中英语句型1. Its time for supper. Its time to have supper. 2. Its good for your health. 3. Youd not smoke in the room. 4. It took me two hours to finish my homework. 5. Whats wrong with you?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6. I used to get up at 6 in the morning. 7. Id like a cup of coffee. / Id like to have a cup of coffee. Would you like some coffee? / 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coffee? 8. I cant wait to tell you the good news. 9. Speak louder so that I can hear you clearly. 10. The more you read, the more you will understand. 11. He was late for class yesterday. 12. It is said that Li Ping has gone to US. 13. I enjoy reading. (hate, finish, like, go on, be busy, keep, keep on, carry, feel like) 14. My mother told me not to get up too late in the morning. 15. I saw him enter the room. I saw him coming towards me. 16. My teacher made me do a lot of homework. My mother just let me play. 17. He ran so fast that I couldnt catch up with him. 18. The book is too difficult to read. 19. He is not only my teacher, but also my friend. 20. I prefer Chinese to English. 21. Both he and I ar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22. Neither he nor I am a teacher. / Neither I nor he is a teacher. 23. I have two books. You can choose either this one or that one. 24. He didnt came back until 10 oclock. 25. Im afraid of dogs. / Im afraid to go out alone at night. 26. Its important for us to learn English. 27. I dont think you are right. 28. When my mother came back, I stopped to do my homework./ I stopped playing. 29. Give/ bring/ show/ tell, lend, me a book. 30. I spent 20 yuan on books last month. / I spent two hours in doing my homework. / I spent two hours on my homework. 31. What do you mean by saying “Its strange”? 32. I like swimming. / I like to go swimming this afternoon. 33. What about a cup of coffee? What about going out for a walk? 34. Why not stop and have a rest? 35. Its better to go home now. 36. Its two meters long. Im twelve years old. 37. I am as fat as you (are)./ I am not as/so fat as you. 38. I often help my mother do housework on Sunday. I often help my mother with housework on Sunday. 39.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film? / How do you like the film? 40. He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So do I. 41. I forget (remember)to bring my book here./ I forget(remember) telling him the news. 42. The teacher stopped/ kept/ prevent him from talking loudly in the classroom. 43. I prefer to go home by bus rather than (go home) by bike. 44. I have nothing to do that matter. 45. He speaks such good English that I think he is an American. 46. Im proud of my class. 47. I am able to swim across the river.阅读一、知识概要阅读能力是对书面语言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是人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语文课程的阅读也是如此。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作品具有感受、理解以及初步的欣赏、评价的能力,尤其要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在比较、判断、反思中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修订大纲)主要对阅读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提出了要求。(1)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有一定速度,边读边思考。(4)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50篇(含课文乙(5)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材料。(6)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第(1)项对小学生应达到的基本的阅读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第(2)一(5)项是关于阅读的方法和要求。重视朗读和默读,特别强调了诵读。第(6)项是指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修订大纲)的发展,目前在全国部分教材实验区试用的语文课程标准K实验稿)除了对阅读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外,还从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角度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就情感、态度而言,语文课程标准)首先强调的是养成广泛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喜爱图书,爱护图书”等要求在第一学段就提出,旨在强调其重要性。此外,语文课程标准)除了强调阅读兴趣和习惯这些主观方面的因素外,更致力于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到阅读的内容和方法中去。如第三学段的(小学高年级)具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些表述都体现了阅读中学生主体情感的投入,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导向。教学中,只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才能使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过去的教学大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诸如标点符号、语法修辞、表达方式、文体知识等等,课程标准更加注重的是语文能力的养成,如对标点符号,只是把它当成一种知识,当成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一种手段。要求在阅读中、在理解语句、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常用的六种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和不同用法。有关语法修辞知识和文学知识,语文课程标准)各阶段均未提出具体的目标要求。因为这些知识仅仅是帮助理解课文,“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二、学法指导(一)怎样才能读懂一篇文章文章是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阅读过程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三者之间感情交流与对话的过程。阅读一篇文章,不光要搞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要读懂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读出作者的嬉笑怒骂,同时还要了解作者是采用什么表达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并从中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的方法。这样,才算是真正读懂了一篇文章。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树立整体意识。第一步要速读全文,捕捉关键语句,大致把握文章的概要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的大体思路和框架;第二步,依据整体的感知高屋建瓴地理解文章的局部重点词语、句子的意思以及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第三步,把对各个局部的理解联系起来,从而对文章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层次。这种“整体局部整体”的阅读方法,符合阅读的规律。如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首先要知道文章从父母对“我”七八岁时写的一首诗的截然不同的评判写起,讲到在“我”成才的道路上,父母亲对“我”所做的两种评判同等重要,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还能感受到父亲和母亲对孩子两种不同的爱的方式以及我”对父母的深深的理解。掩卷深思,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能否从中联想到自己成长历程中父母的鼓励和鞭策?能否从中感悟出个人成长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因素到底是什么?有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1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谓主要内容,是指对全篇文章内容的总概括,不同文体的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各不相同。叙事的文章,主要写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人的文章,主要写主人公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品质,有什么表现。介绍事物的文章,一般从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特点、作用等几方面进行介绍。写景的文章,一般介绍景物的特点。如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呢?方法主要有三种。(1)自读质疑法。由文章的标题或围绕文章的主要事件自己提出思考的问题。如阅读向命运挑战)一课,可以根据标题提出问题:谁在向命运挑战?他战胜命运了吗?阅读文章后可以提问: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在科学上有哪些重大贡献?霍金向命运挑战的事迹给了我们哪些启发?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2)段意合并法。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各自然段的意思连在一起,抓住重点归纳总结。例如(草船借箭)这篇文章共有10个自然段。12自然段写故事发生的原因,周瑜因嫉妒诸葛亮的才干,想用计加害于孔明。38自然段讲草船借箭的经过,诸葛亮将计就计,再一次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910自然段讲借箭的结果,周瑜在与诸葛孔明的较量中再次失败。将各段大意串联起来,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分段”、“概括段意”,过去一直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没有涉及“段落”的概念,是因为过去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模式把教学引向了繁琐分析的桎梏中,它追求的是标准、统一的答案,忽视了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阅读的规律。分段、概括段意仅仅是把握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一种手段,不能用统一、固定的模式让学生去说、去记,更不应该把它当成语文教学的目标而进行机械训练。(3)根据文章的详略,抓重点段法。如飞夺泸定桥,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写了为什么要夺桥与敌人“抢时间”,突出一个“飞”字;再写怎样夺桥“攻天险”,突出一个“夺”字;最后写夺桥的结果。抓住重点部分,再根据开头、结尾的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自然明白了:北上抗日的红军要夺取泸定桥,红军与敌人的援兵抢时间,抢先赶到了泸定桥,又战胜天险夺取了泸定桥,渡过大渡河,继续北上抗日。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更不是独立的,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往往是几种学习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与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言为心声”。作者无论是写人、状物,还是叙事,都具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或褒扬、或批评、或肯定、或揭露,总之,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在文中体现出来。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具体内容,还要从文章所记叙的事物中体会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作者记述了十六年前父亲牺牲前后的几件难忘的事情:局势紧张,父亲提前整理一些重要的书籍和资料;父亲被捕经过;法庭上,父女的最后一面;父亲英勇就义,一家人悲痛万分。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2)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例如索溪峪的“野”一文,作者在写了索溪峪的山”野”、水“野”、动物“野,就连行进在期间的男女老幼也返朴归真,”野”性十足后,赞叹道:“于是,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从未有过的清爽;索溪峪的野,荡涤着我的胸怀”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3)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作者在表明自己的态度时,力求明朗、显豁,以便于读者和自己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有时为了取得意味深长的效果,作者不直接表情达意,而是采用比较含蓄的方法说出言外之情。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我们或者要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或者联系文章的写作手法,或者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例如,荔枝一课中,作者写母亲剥荔枝时的动作:“(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细致的描写突出了母亲一生的勤俭、辛劳。联系母亲临去世前舍不得吃一颗荔枝的举动,母亲对儿孙深深的疼爱之情着实令人感动。(4)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的朗读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一边读,一边想,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习方法。诵读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阅读方法,它不同于朗读,不同于吟诵,诵读强调眼到、口到、心到,核心是自我体验的过程,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小学生要通过朗读和诵读理解作品,同时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此外,有的文章的开头、结尾或点题的句子直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例如只有一个地球结尾一段,为了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作者发出了这样的呼吁“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还有的文章标题本身就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感情倾向,例如可爱的草塘、我爱故乡的杨梅等,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入地体会这种感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过去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中改为“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概括”需要理性的判断,注重的是结果,强调的是规范、统一;“体会”则是感情的把握,注重的是过程,重在自主感悟,自由表达。”中心思想”仅仅是就文章的主旨而言,而“思想感情”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阐释,后者的外延比前者要大得多。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体会领悟这些词语的变化,拓展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心灵,让学生自己能够从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营养。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如果说理解内容、体验情感是理解作者“写什么的问题,那么揣摩表达顺序、领悟文章表达方法则是学习和借鉴作者“怎么写”的问题。从阅读的层次上说,这一要求更高一些。“揣摩”和“初步领悟”的要求都具有一定的弹性,仍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经过自己的体验、感悟和思考有所得,而非教师硬性灌输有关写作特点方面的知识。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是各具特色的,在阅读的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区别。从第三学段开始,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目标进行了分别表述,即分别就说明文、叙事作品、诗歌提出了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这就对阅读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要求。(1)阅读以记人为主的文章,包括各类故事、小说、回忆录、人物传记等,应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入手,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内心品质。例如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阮恒在输血时的动作、神态等,从侧面反应出小男孩胆怯而又勇敢、无助而又坚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刻画了一个善良、朴实的小英雄形象。(2)阅读以叙事为主的文章,要揣摩记叙的要素和线索,即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按顺序细读。以记事为主的记叙文一般有“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弄清记叙的要素,有助于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线索是记叙文中贯穿全文的脉络,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因素。把握线索即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条理。阅读记叙文,要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这条线索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进而理解全篇的思想内容。文章的线索比较复杂,有的以时间和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游记类文章大都如此,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有的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如将相和;有的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如丰碑(3)绘景状物的记叙文是以描绘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常常通过描写事物的形态、色彩、声音、气味以及气氛、意境等体现其特点。阅读这类文章,我们可以用抓总起句、总结句的方法。如阅读桂林山水、索溪峪的“野”等均可采用这种方法。(4)阅读诗歌,应以朗读、诵读和想像为主。可分四步进行阅读。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知道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以便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借助字、词典,疏通诗意。展开合理想像,领会诗歌意境。诗歌,尤其是旧体诗,语言不但精练,而且有一定的跳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卫生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电子商务行业社交电商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南京市2025江苏南京仲裁委员会办公室招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长航货运有限公司芜湖分公司招聘3人(二安徽)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漳州市芗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北神农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东佛山市三水海江昇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招聘企业工作人员27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高速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招聘7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宣城广德经济开发区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东新融媒科技有限公司招聘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村干部饮水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半年工作总结
- 单招备考科学方案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
- 隧道开挖施工讲解课件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之二十四孝图》-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英语上册课件(完美版)Review of Unit 5
- 掌骨骨折查房课件
- 大学食堂装饰装修方案
- 工资结清证明(模板)
- 矿山档案(台帐) 表格参照模板参考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