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接受捐赠会计与税务处理实例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捐赠业务,特别是一些新设立的企业。按现行会计制度,企业接受的捐赠(包括接受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应计入资本公积,不确认收益;而按现行税收制度,企业应将接受的捐赠一次性或分期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接受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企业如接受捐赠的资产为货币性资产(指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应按实际取得的金额,借记“现金”或“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账价值与按税法规定确定入账价值是一致的,均指实际收到的金额,接受捐赠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计算应交所得税,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例如,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率33,2005年5月接受现金捐赠50万元,2005年度甲公司利润总额为150万元。(假定除接受捐赠资产外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5月接受现金捐赠时做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50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50 2005年应纳税所得额=150+50=200(万元),应纳税额=20033=66(万元)。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货币性资产价值5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5033)16.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3.5 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确定的入账价值,是指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金额,包括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因接受捐赠资产另外支付的构成受赠资产成本的相关税费。 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捐赠方提供了有关凭据的,按凭据上标明的金额及相关税费作为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捐赠方未提供有关凭据的,按其市价或同类、类似非货币性资产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及相关税费作为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科目,一般纳税人按规定如涉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的,应按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接受捐赠待转的资产价值,贷记本科目(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按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相关税费金额,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按税法规定确定的应税收入是指根据有关凭据等确定的、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的价值和由捐赠企业代为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含按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应计入受赠资产成本的由受赠企业另外支付或应付的相关税费。 对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处理又分以下3种情况。 1.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并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及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的规定,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占应纳税所得小于50,应将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全额并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 例如,乙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率17,所得税率33,2005年7月接受商品捐赠100万元,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17万元,截至年末该存货尚未处置。2005年度乙公司利润总额为250万元,假定除接受捐赠资产外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接受商品捐赠时,乙公司应做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1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117 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占应纳税所得额的比率=(100+17)250100=46.850,则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可按5年期限平均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即2005年丙公司应纳税所得额=100+805=116(万元),应纳税额=11633=38.28(万元)。 账务处理为: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16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633)5.28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10.72 假定丙公司在接受锅炉捐赠的第25年度分别实现利润0万元、-6万元、-16万元、-26万元,则: 第2年 应纳税额=1633=5.28(万元)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16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1633)5.28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10.72 第3年 应纳税额=(16-6)27=2.7(万元)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16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2.7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13.3 第4年 应纳税所得额=16-16=0,不纳税。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16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16 第5年 应纳税所得额=16-26=-10万元,不纳税,其亏损10万元可由企业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16 贷: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16 至此,“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账户贷方余额为10.72+10.72+13.3+16+16=66.74(万元)。 在该资产报废、处置时,再将其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即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66.74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6.74 3.在有并入以前年度所得的期间发生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事项 企业在有并入以前年度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所得的期间,又发生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业务,在计算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对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是全额并入还是分期并入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取决于本期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债务重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实现的所得占其他应税所得的比率,其中“其他应税所得”是指不含本期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债务重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交易事项本年实现的所得之外的当年其他应纳税所得,包括以前年度发生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按规定需要并入的所得。 接上例,假定丙公司第五年也有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20万元(固定资产),一般经营所得25万元,假定除接受捐赠资产外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 年度终了时,纳税人填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债务重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情况表”,确定计算所占比例、本期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债务重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实现的所得计入当期的数额。 以前年度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债务重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在本期计入的所得为16万元,无论其是否发生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事项,本期实现的其他应税所得应为41万元(包括本年度一般经营所得25万元、以前年度并入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所得16万元)。 那么,本期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债务重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实现的所得占其他应税所得的比率=2041=48.8,因48.850,则非货币性资产捐赠收入可分5年并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纳税。本期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债务重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实现的所得计入当期的数额=1175=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吉安市庐陵产业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物业经理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招聘技师岗工作人员7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菏泽市牡丹区公开招聘教师(1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公司标准劳动合同模板
- 冬季防触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环氧磷酸锌底漆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4月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部分岗位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马鞍山花山区社区工作者招聘4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4月广东深圳市福田区区属公办高中面向全国遴选校长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福建三明市教育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三明中学招聘紧缺急需专业工作人员18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检测数学试题(解析版)
- 矿业权评估全参数确定指导意见
- 2025贵州民航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20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XJJ 077-2017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员工股权激励分红协议
- 2025年化学检验工(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真题试卷(附答案)
- 农村夜晚昆虫课件
- (2025年标准)投资清退结清协议书
- 《钢筋桁架楼承板应用技术规程》TCECS 1069-2022
- 焊接电极管理办法
- 电焊工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