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今中外重大改革》课件.ppt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今中外重大改革》课件.ppt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今中外重大改革》课件.ppt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今中外重大改革》课件.ppt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古今中外重大改革》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今中外重大改革 总有一些人值得怀念 总有一些事让人深思 李鸿章 倾一生的心血举办洋务 在理想与现实的两难中 无法承担晚清对外交往失败的悲剧后果 洋务运动 亚历山大二世 克里米亚半岛战争中蒙羞 俄国要生存 就必须要加快现代化的进程 并且要制定一个合法解放农奴的绝妙的政策 农奴制改革 明治天皇 面对西方列强的咄咄逼人 天皇挥动鞭子 给日本这辆旧马车加速 让它冲上近代化的高速路 明治维新 谭嗣同 站在时代前列一腔热血为改革难圆图强保种梦留下千古遗憾 戊戌变法 罗斯福 罗斯福 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 新政 邓小平 邓小平 开创中国人民富强的道路 改革开放 你能说出多少古今中外改革的历史事件 考一考 古今中国重大改革 1 商鞅变法2 北魏孝文帝改革3 戊戌变法4 土地改革5 改革开放 世界重大改革 1 伯利克里改革2 日本大化改新3 俄国农奴制改革4 日本明治维新5 美国罗斯福新政6 新经济政策7 戈尔巴乔夫改革 一知识梳理 掌握重大的历史改革事件 需要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 时间 人物 内容 结果 影响及其性质 大家平时怎么学习改革内容的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伯利克里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查理 马特改革 古代世界改革 商鞅变法 1 时间 公元前356年2 支持者 秦孝公3 实施者 商鞅4 主要内容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以免赋税 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建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5 作用 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军事战斗力不断加强 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6 性质 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1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下列哪几种人有奖励 书读得好的人 农业生产搞得好的人 仗打得好的人 生意做得好的人a b c d 2 中国历史上的改革推动了杜会发展的进程 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 正确的是 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奖励军功 按功授爵 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改革措施体现了法家思想 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a b c d b a 3 改革是兴利除弊 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商鞅变法的内容中 对旧贵族特权打击最大的一项是a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b 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c 建立县制d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改革措施 迁都洛阳汉化措施 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姻用汉制学汉礼 1 南宋时 今世之服 大抵皆胡服 的现象 是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下列事件对民族融合的加强有促进作用的是a 商鞅变法b 靖康之变c 王安石变法d 孝文帝改革 d 伯利克里改革 时间 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人物 雅典伯利克里内容 进行一系列改革 扩大公民权利 鼓励学术研究 影响 使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公民权利 之 公民 所指 1 伯利克里在一次公众演说中阐述 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 但我们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 其中 大多数人 指a 全体居民b 全体成年男性公民c 全体成年公民d 全体贵族2 下列哪些是在雅典伯里克利时代可以看到的情形 成年男性公民在公民大会上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学校学生与著名的学者进行辩论 成年妇女积极参加选举 男孩七岁后必须在军事学校接受统一的军事训练a b c d b b 查理 马特改革 日本大化改新 1 时间 七世纪中期 2 内容 政治上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废除世袭贵族制 以才选官 经济上 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 部民转变为国家公民 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向他们收取赋税 3 作用 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 古代中国光照四邻 日本的大化改新 其实是仿照a 中国秦朝制度b 中国汉朝制度c 中国隋唐制度d 中国明清制度 c 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1933年罗斯福新政 近现代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1 序幕 1895年 康有为 梁启超 公车上书 2 时间 1898年 3 内容 改革政府机构 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 翻译西方书籍 传播新思想 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 4 结果 变法失败 5 性质 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戊戌变法 与洋务运动易混 易错点学堂 思想人物 1 梁启超说 近五十年来 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 第一期 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 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 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你知道中国近代与第二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吗 a 戊戌变法b 洋务运动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1 原因 农奴制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2 时间 1861年 3 内容 废除农奴制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农奴在解放时有偿获得一块份地 4 意义 是沙皇实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5 局限性 不彻底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 1 时间 1868年 2 内容 政治方面 废藩置县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方面 允许土地买卖 引进西方技术 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社会生活方面 提倡 文明开化 向欧美学习 努力发展教育 3 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4 意义 使日本从一个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5 局限性 不彻底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 思维延伸 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 本世纪 指20世纪 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 一位是罗斯福 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 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一位是邓小平 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 为此采取的核心措施是改革开放 罗斯福新政 苏俄新经济政策苏联改革东欧改革中国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性质改革 苏俄新经济政策 1 背景 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 2 时间 1921年 列宁领导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3 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 作用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苏联改革 1 1954年至1964年期间 赫鲁晓夫试图克服斯大林时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弊端 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进入60年代 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2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 进行经济改革 但是没取得成果 80年代后期又进行政治方面改革 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国家权力分散 最终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 东欧改革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虽然匈牙利取得了一定成就 一度被称为 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但最终也以失败而告终 各国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最终导致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的实质是 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 对内改革 农村 城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有企业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1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 圈地运动 式的工业化道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农民离土不离乡 进厂不进城 这条道路是 a 建设生态农业b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c 稳定土地承包关系d 科技兴农战略2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民间文化形式 春节时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 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 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 横批 已经过去 这副对联不能反映的是 a 人民公社化运动增加了农民的困苦b 农村改革给农民带来了新希望c 农业合作社帮助农民摆脱困境d 农村改革得到农民的大力支持 b c 1 从性质上看 奴隶制改革 封建制改革 资本主义的改革 社会主义的改革 2 从结果上看 成功的 失败的 伯利克里改革 大化改新 查理 马特改革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 日本大化改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 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商鞅变法 苏联改革 匈牙利改革 中国戊戌变法 新经济政策 苏联的改革 东欧改革 中国改革开放 分类归纳 一 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1 20世纪20年代 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提出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他的改革直接导致苏联解体的领导人是 3 的改革使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达到了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4 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二 中外历史上众多的改革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1 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 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3 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 使美国经济缓慢摆脱经济危机 资产阶级统治得到了巩固 列宁 戈尔巴乔夫 伯利克里 邓小平 商鞅变法 土地改革 大化改新 罗斯福新政 快速抢答 1 下列改革 就性质 结果和影响而言最为相似的是 日本大化改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中国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a b c d 2 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有 前提都是维护现有制度 都是成功的探究 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都未改变社会性质 都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a b c d a b 思维拓展 1 中国的农村改革历程 几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1950 1952年土地改革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建立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