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 全册.doc_第1页
人教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 全册.doc_第2页
人教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 全册.doc_第3页
人教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 全册.doc_第4页
人教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 全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考点归纳整合专题一: 生活与消费(一)货币【主干知识整合及题例分析】考查知识点1:了解商品的含义及基本属性(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后者是社会属性(商品交换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劳动的交换) 劳动产品不一定有价值,因为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第二,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因为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备注补充: 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作为商品,必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缺一不可,这是两者统一的表现。b、对立表现在: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兼得。商品生产者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而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也必须支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意味着交换实现。考查知识点2:理解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1)货币的含义及本质: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其作用是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07高考政治上海卷第33题,分叉部分a组)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支香烟,为他人洗1件衣服可换取2支香烟。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答案要点】(1)香烟在交换中充当了货币的角色。执行了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的功能。(2)直接的物物交换往往会使交换变得很不方便,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种商品能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被交易双方普遍接受。香烟具有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存放、易于计量等特点,使香烟在集中营中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a、 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b、 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c、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流通手段a、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就叫流通手段。b、 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包括了买和卖两个先后衔接的阶段。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c、 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d、 流通中需要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的支配。(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第26题)货币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某国去年的商品价格总额为16万亿元,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2万亿元。假如今年该国商品价格总额增长10%,其他条件不变,理论上今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 【答案】ca1.8万亿元 b2万亿元 c2.2万亿元 d2.4万亿元其它职能: a、贮藏手段,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b、支付手段,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割的延期或不同步。 c、世界货币,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只有贵金属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些纸币也具有了这个职能。 (07高考文科基础广东卷第1题)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对于货币的正确认识是a货币只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b货币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货币c有商品交换,就有货币 d货币能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答案】d考查知识点3:了解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以往出题主要是选择题,往往从两个角度考查:一是价值符号,纸币没有价值,不能充当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而是考查国家发行,有这么几个切入点,a、纸币是国家发行,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发行纸币,结合假币、代币券、有些地方的白条可以流通等现象考查;b、结合国家能否确定纸币的发行量考查;c,结合国家能否决定纸币的面额考查;d、结合国家能否决定一定面额的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职能: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发行规律: a、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即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却不能决定它的购买力。 b、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纸币的发行规律)。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通货膨胀危害: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则可能引起通货紧缩危害: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a、通货膨胀含义:通货膨胀指的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必然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未必是通货膨胀引起的原因: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发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可能的原因很多,如投资结构性通胀。不能认为纸币发行量是它们的唯一诱因。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 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过度的通货膨胀则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方法:控制纸币的发行量,使之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坚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结构性的通货膨胀还必须通过扩大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使得供求平衡。例题分析: (07高考政治上海卷第19题,分叉部分b组,不定项)防止经济生活出现过高通货膨胀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发生通货膨胀时通常会出现a商品普遍滞销 b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扰乱c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 d物价全面持续上涨【答案】bcd(07高考政治广东卷第9题)观察右图,判断2006年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态势 a低增长低通胀 b高增长高通胀c高增长低通胀 d低增长高通胀【答案】c(2008年高考江苏卷12题)2008年我国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采取上述措施有利于(a)a防止出现明显通货膨胀 b抑制人民币汇率上升c促进财政收人增加 d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b、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物价全面持续下跌,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影响: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利于抑制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有益的,但过度的、长时间的通货紧缩则会造成市场疲软,消费不足,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投资的扩大,从长远看也影响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解决方法:适当增加纸币的发行量,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发国债,扩大出口,刺激消费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实质都是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两者都会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不利的影响。考查知识点4:了解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1)含义:信用卡是经济往来结算的一种信用工具,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3)知道信用卡的申领程序、使用中出现问题的处理例题分析:(08高考广东卷)8没有稳定收的人士很难申请到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因为银行信用卡是a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房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b商业银行对拥有房、车等资产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c商业银行对年满18周岁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d商业银行对喜欢提前消费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考查知识点5:了解外汇与汇率: (1)外汇的含义: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的含义: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通常用100单位外币兑换多少本币来表示。(3)汇率变动。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区别人民币汇率和外汇汇率,懂得汇率变动及其影响)例题分析:(影响类)2007年8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1美元兑换7.5698元人民币,到了11月25日,这一数字变成1美元兑换7.2968元人民币,不考虑其他情况,这一变化对我国居民可能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 ( b )a、扩大出口 b、降低出境旅游的成本 c、缓解就业压力 d、增加外汇(08盐城三模卷)13. 2008 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进一步加快,已经累计升值 4. 27 。这意味着 ( b )外汇汇率升高 外汇汇率降低 有利于出口 有利于进口 a b c d (08通、扬、泰三市二模卷)8、2007年末,大批欧洲游客蜂拥进入美国境内疯狂购物,造成这一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c )a、美国商品严重供大于求 b、美国商品的质量优于欧洲c、美元对欧元的汇率持续下跌 d、欧元相对美元持续贬值例题分析:(计算类)(08高考天津卷26题).天津“泥人张”彩塑形神毕肖、栩栩如生,被誉为民族艺术的奇葩,深受中外人士喜爱。如果该商品以人民币表示的出口价格上涨5%,其他条件不变,美元贬值后该商品以美元标价应( b )a.上涨不足5% b.上涨5%以上 c.下降不足5% d.下降5%以上(08苏州一模)13、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当时的汇率为100欧元:1000人民币。一个月后,欧元升值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小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 d )a、多支付人民币0.5元 b、少支付人民币0.5元c、多支付人民币2.5元 d、少支付人民币2.5元(08苏、锡、常、镇一模)3、假如国际市场某商品单价从60美元涨到90美元,同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8:1变为7: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如果用人民币购买该商品,则该商品的价格 (b)a、约降了14.3% b、约涨了31.5% c、约涨了14.3% d、约涨了50% (4)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稳定,对实现扩大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07高考政治江苏卷第25题,双项选择)我国是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其他条件不见的情况下,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省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表现在a增加了进口技术设备的成本 b有利干提升出口商品的市场竞争力c有利于促进外贸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d可以减少居民赴美留学、旅游的费用【答案】cd考查知识点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p25-27)重要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a、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b、货币与财富:货币总是代表着一定的财富,代表着人们过去的劳动。它本身没有是非善恶的区别。c、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二)价格【主干知识整合及题例分析】考查知识点1: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决定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思考,能否说价值的变化,一定会引起价值的变化,价格的变化能否说一定是价值的变化所引起的。考查知识点2: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影响价格的因素还包括供给与需求、货币自身的价值等,另外,纸币的发行量及国家宏观调控也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但要注意只有价值才是决定因素。影响价格有许多因素: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使用价值等,甚至是宗教、习俗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商品的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供求影响价格: (1)、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形成卖方市场(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2)供过于求,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07高考文科基础广东卷第2题)气候、时间、地域、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动。它们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因为改变了 【答案】aa该商品的供求关系 b该商品的价值量c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 d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08高考宿迁三模卷)6卖炭翁是唐代大诗人自居易的一首家喻户晓的诗作。“心忧炭贱愿天寒”表明炭的价格是 a由天气决定 c由需求决定b由卖炭翁的伐薪烧炭的劳动决定 d受炭的供求关系影响 【答案】d(08高考扬州三模卷)8自去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一步步攀高,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10年来最高。受国内种植面积减少和国际粮价上涨的影响,我国各地粮油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我国此次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ba生产成本上升 b供求关系变化c粮食生产率提高 d世界气候变化(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第40题第6小题)根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的东北、华北等很多地区适合种植玉米,如今中国的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美国。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很快。成为玉米需求新的增长点。 表 2 中国玉米产需表 单位:10000t年度产量年度总需求需求结构饲料消费食用消费工业加工其他20011060011813838077111801482200211136124108327737138019662003121301378990208281450250020041140013077915679215401589200512160131819360820173012712006130001340010000600(6)根据表 2 中玉米产量与需求变化情况,分析玉米价格变化的趋势,并指出这种趋势对玉米生产可能产生的影响。(10 分) 【答案要点】从整体上看,玉米总产量在扩大,总需求也在增长,主要原因在于饲料消费、工业加工对玉米需求量的增加。从 2001 年至 2006 年,玉米总需求一直大于总产量(总共给),且供需差额先扩大再缩小。因此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玉米价格应该逐步上扬,但上扬的幅度将会逐渐减小。玉米价格的上扬将会进一步刺激生产者采取扩大玉米种植面积、改进耕种技术等措施,增加玉米产量。考查知识点3:理解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1、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08海南高考卷)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某种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商品生产者都具有重要意义考查知识点4: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1、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它又分两类:一类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即个别企业或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另一类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即某个行业或部门的劳动生产率。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之间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正比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耗费在单位商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反比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耗费在单位商品上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无关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无关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所以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的关系:正比因为: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所以价值总量增加,商品生产者获利就会增多。3、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或者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个别商品生产者的意义)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同一商品的生产者,如果率先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在竞争中就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则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则该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降低。4、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意义;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财富(产品数量)的增加,同时意味着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商品价格降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题例分析(计算类)(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24题)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答案】c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第24题)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 【答案】da2 80 40 b2 40 20 c4 80 20 d4 160 40 05 年 广东综合,13假如生产一双皮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4小时,售出后收入60元。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在其他生产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他用4小时生产同样的皮鞋售出后收入是 ( d ) a.30元 b. 60元 c. 90元 d. 120元题例分析(理解类)(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25题)手机虽小,却能折射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20年前,手机称“大哥大”,买一部要花2万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薪者20年的收入。最近,小薇只用300多元便买了一部,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者一周的收入。手机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a厂家数量增多使产品供应量增大 b商家采用了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c科技进步增加了商品的技术含量 d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答案】d(07高考文科基础广东卷第3题)在同一时空条件下,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生产者有的赚钱有的赔钱,其根本原因在于 【答案】ba生产技术条件不同 b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c出售产品的价格不同 d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08江苏高考卷)13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c)a九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b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以形成价格优势 d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考查知识点5: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相关经济现象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指从较长时间看,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与其价值量基本相符,而不是指每次的价格与价值相等(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违背价值规律)。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供不应求,价格高于价值(价值线以上);供过于求,价格低于价值(价值线以下)。(07高考政治江苏卷第17题)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 【答案】a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 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考查知识点6: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1、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一般说来,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跌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互为替代品价格的涨落,与对其自身的需求量成反比,与替代品需求成正比;互补商品价格的涨落与其需求量成反比。a:互为替代品是指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b:互补商品是指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宁夏卷12题) 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答案】d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 b c d(08高考扬州二模卷)12007年5月以来,全国各省市猪肉价格不断上涨,在猪肉价格的一路飘升面前,鱼、虾价格的实惠显现出前所末有的消费诱惑。“少吃点肉,多吃点鱼”,成了居民的日常用语。这说明( b )a一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 b一商品价格上升会使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c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响比较小 d居民的收入下降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08高考南京一模卷)5液晶、等离子电视价格较高,普通彩电价格本来就不高,加之价格大幅下降,单位商品差价与液晶较大,更多的低收入家庭仍然比较普遍地购买普通彩电。这是因为(a)a.在替代商品中,价格上对消费者吸引力大的商品需求量大b.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c.在替代商品中,价格上对消费者吸引力大的商品需求量更小d.在互补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08高考海南卷)3上个世纪90年代末,某国中西部出现了罕见的灾害天气,导致该地区玉米产量比预计下降了53,造成玉米价格大幅度上升。玉米价格的上升,不仅造成玉米需求量小幅下降,还造成小麦需求上升。这说明 a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b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替代商品 c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小,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 d玉米的需求弹性较大,且玉米和小麦是互补商品(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价值规律作用在生产领域的体现):调节生产(详情可关注教材图例),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只有如此,方能顺利让渡使用价值,实现价值);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是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的意义);优胜劣汰。(企业的破产以及强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三)消费【主干知识整合及题例分析】考查知识点1:了解影响消费的因素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1、居民的收入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主要有三个层面: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1)、当前收入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增长较快的时期,消费增长也较快;反之,当收入增长速度下降时,消费增幅也下降。(2)、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对未来预期收入乐观,预支未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预期未来收入会减少或存在失业风险时,人们就会节制当前消费。(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的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下降,反之,缩小差距,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差距过大,影响消费需求)。(4)、提高人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2、商品价格高低变化也是影响消费的最主要因素之一。(1)、价格高低的变化与人们消费水平的关系:在人们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物价下跌,购买力则提高,消费水平也提高。(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相关产品(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也会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3)、提高人们消费水平,除了最根本的要发展经济,增加人们的收入之外,还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控制物价上涨,稳定物价。 3、居民家庭人口数量也会对同等收入家庭消费水平产生重要影响。4、商品、性能、外观、质量、包装、广告等甚至购买方式,商店位置,服务态度等都能影响人们的消费活动。(08高考徐州三模卷)10经济学家发现:工作不稳定的人比有着稳定工作的人有更高的储蓄愿望。这是因为 (d) a当前的消费水平影响收人水平 b过去的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 c前者比后者更崇尚物质生活享受 d未来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水平(08高考苏、锡、常、镇二模卷)34材料一:2000年以来,江苏城镇居民的储蓄倾向(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不断上升,2006年城镇居民平均储蓄倾向为o312,e,2000年(o150)高出1倍多。去年以来,物价水平明显上涨,导致居民生活成本提高,生存型消费支出增加。房价高、上学贵、看病贵等现实问题增加了居民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此外,城乡间,行业间、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情况仍然存在。 表一:近三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指标名称2005年2006年2007年年递增(民消费倾向()71684651注: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6年同比增长145,2007年同比增长163。居民消费倾向指家庭消费性支出与可支配收入的比率。阅读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表一反映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参考答案】(1)表一反映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长速度低,收入增长速度,消费倾向有下降趋势。(2分)原因有:居比的储蓄倾向较高,消费观念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制约消费:物价水平上涨明显,使得居比消费压力加大:收入差距拉人,影响消费水平等。(08江苏高考卷)34材料一: 20042007年江苏农民人均收支状况(单位:元) 材料二: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2007年我省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民得到的收入有所增 加,但流通环节的弊端及农资涨价吞食了农产品涨价带来的一部分收益。与此同时,因食品等价格上涨,农民生活成本在增加,消费额在增长,实际购买量下降。同年,苏南、苏中、苏北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6989元、4784元和3534元。 (1)结合材料,简要概括我省农民生活消费状况。 (2)针对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如何进一步提高我省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参考答案】 (1)近年来。我省农民收人和消费支出均在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提高。流通环节的弊端及农资涨价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幅。食品等价格上涨增大了农民生活消费压力。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农民的消费水平差异较大。 (2)继续贯彻富民优先政策,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加强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秩序,让农民能更多地分享到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好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考查知识点2:了解不同的消费类型1、按产品类型的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2、按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3、按交易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考查知识点3:理解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1)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2)恩格尔系数: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一个系数。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关系: a、恩格尔系数越大,意味着食品支出在家庭中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越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影响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消费质量,导致消费结构单一,消费水平低。 b、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越完善、越优化,人们的消费水平越高。特点: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08广东高考卷)9甲省和乙省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3%和36.1%,这表明(c)a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b从收入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c从生活水平来看,乙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d从生活水平来看,甲省城镇居民略高于甲省城镇居民(08江苏高考卷)14江苏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在2000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为425、406、38,这一变化趋势表明,我省居民 (c)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增加 b家庭食品支出额在减少c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 d以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为主考查知识点4:了解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1)消费心理面面观。 由于受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心理往往不同,使消费带有复杂性。任何一种消费行为均由复杂的消费心理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只不过在现实中是由某一种消费心理起主导作用罢了。a与b有一定积极意义。 消费心理复杂性的表现有: a:从众心理: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别人做某事,自己不由自主地去做,其消费会受别人评价的影响,受别人行为的带动。对从众心理要辩证去看,从众消费能推动消费潮流,促进生产的发展,但盲目从众不可取。 b:求异心理:消费行为与众不同,标新立异。求异心理的消费优势可以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但求异必须考虑社会的认可和代价,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可取的。 c:攀比心理:有些商品,人们拥有它的目的不在于它本身的实用价值和它所带来的乐趣,而是在于“向上看齐”,人有我有的炫耀心理。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 d:求实心理:消费者选择商品,往往考虑许多因素,价值是否便宜,质量好不好,服务是否到位,功能是否齐全等,讲究实惠,据己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考查知识点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a、所谓适度消费,包括不滞后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 b、量入为出,使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 c、坚持适度原则,提倡勤俭节约精神。(07高考政治上海卷第33题,分叉部分b组)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到: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请运用所学消费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1)狄更斯评价“幸福”和“痛苦”的依据是什么?(5分)(2)同样是“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的人,获得“幸福”的程度也可能不同,为什么?(5分)【答案要点】(1)消费水平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即适度消费,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因此结局是“幸福”。相反,“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即超前消费,因此结局是“痛苦”。(2)“幸福”程度与消费效益有关。在相同的花费条件下,人们所获得的满足和享受的程度会有差异。消费效益与消费结构直接相关,消费结构合理,消费会产生积极的效益,获得的“幸福”程度就高。反之,获得的“幸福”程度就低。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消费要有主见,要保持冷静头脑,避免跟风随大流,尽量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使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体现新的发展观要求,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b、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c、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正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d、绿色消费体现:即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利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32题)推广使用节能灯对节能降耗意义重大。如果我国所有家庭都将白炽灯替换为节能灯,年节电总量接近三峡水库一年的发电量。由于节能灯的价格是白炽灯的数倍,尽管全球90%以上的节能灯在我国生产,我国居民节能灯的使用率却不到20%,这不利于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从材料看,缓解我国电力供应紧张局面的途径是居民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节能灯生产企业降低成本 政府倡导节能消费方式 家庭消费从经济能力出发a b c d【答案】a(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山东卷18题)目前,我国的一些商品存在着“过度包装”问题,如果请你针对其危害,向消费者写一份“倡导绿色消费,抵制过度包装”的倡议书,符合上述要求的选项是商品包装质量是价格和消费的决定因素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a b c d【答案】c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a、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的困难,帮助我们获取新的成就。 b、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应该戒奢,以俭。 c、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在任何时候都是应该发展的,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的困境,帮助我们取得新的成就。实践证明,认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作风已过时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和有害的。(07高考政治江苏卷第26题,双项选择)节俭是传统美德。经济学家凯思斯则提出了节俭悖论,认为节俭对个人、家庭来说是美德,而对社会来说则意味着支出减少,导致有效需求不足,阻碍经济发展,造成失业增加,收人减少。这启示我们 【答案】cda个人应该坚持节俭,社会应该扩大消费 b消费决定生产,政府应适当刺激消费c既要勤俭节约,又要适度消费 d应重视消费对生产的影响,积极引导消费【热点追踪及专题演练】一、从紧的货币政策 【热点材料】2007年月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重要信息:已实施了十年之久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功成身退”,取而代之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从稳健转为从紧,发出强烈的政策信号。相比前几年,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已有较大不同,这一政策的出台也是基于政府对当前物价连续上涨、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等宏观形势的准确判断。” 【分析点拨】纸币是同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过多或过少都会扰乱或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针对训练】 2007年5月16日,温家宝总理在非洲开发银行集团理事会年会上指出,当前,我们正在加大金融改革和调控力度,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运用所学知识,完成l2题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a同商品的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b同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c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反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d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2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 a有利于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 b能够有效地抑制通货紧缩 c仃利于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d有利于扩大就业,促进社会稳定32007年,我国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 我国为什么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 【参考答案】1d。2a。控制货币信贷总量,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而不是通货紧缩,故b排除。cd与题干无关。3(1)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规律支配的。 (2)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3)只有保持货币供应量合理增长,才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既不会出现通货膨胀,也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从而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稳定。二、重视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 【热点材料】12007年4月23口,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实施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我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任务。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礼会主义和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以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提高对实施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重大意义的认识,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2007年3月,由国家质检总局指导、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主办的“中国质量万里行农村行”活动在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拉开帷幕。由此,中国质量万里行携手众多名优企业共同推出的“手拉于”帮扶行动正式启动。 【分析点拨】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即使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劳动,也不能形成价值,因而也就不能成为商品。实施农业标准化,保障食品安全,就是要保证农产品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从而有利于其价值的实现。开展中国质量万里行农村帮扶行动,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科技意识和质量意识,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减少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农村,促进农业发展。【针对训练】2007年4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41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以提高农产品质竞争力为重点,推进农产品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安全生产,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全面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据此回答12题。1提高农产品质量的经济学依据是: a商品价值是由其质量决定的 b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c使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d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2之所以要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因为: a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b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 c食品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d农产品具有花色品种多样的特点。32007年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