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不同检测方法比较.doc_第1页
纯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不同检测方法比较.doc_第2页
纯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不同检测方法比较.doc_第3页
纯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不同检测方法比较.doc_第4页
纯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不同检测方法比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化工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 毕 业 论 文题 目: 全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的不同测试方法比较 学院: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专业: 轻化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导师姓名: 完成日期: 诚 信 声 明本人声明:1、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2、据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毕业设计(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公开发表过的科研成果,也不包括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而使用过的材料;3、我承诺,本人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作者签名: 日期: II化学化工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 全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的不同测试方法比较 姓名 学院(系)化学化工 专业 轻化工程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职称 教研室主任 基本任务及要求: (1)先按照退煮漂一浴法对纯棉毛巾织物进行处理(2)用常规方法分别测定处理后织物,毛效,白度、强力、退浆率以及润湿时间。(3)分析改进毛效、白度、强力、退浆率以及润湿时间的测量方法。2、任务要求: a、完成20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一篇; 1100013000字毕业论文一篇;并作好毕业论文题 报告和实验记录。 b、毕业论文资料含以下几个部分: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开题报告(含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合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及任务书合订、科学论文实验记录本、电子文档)。具体格式与规 范,详见教务处相关资料。 一、 进度安排及完成时间:(共17周) 1. 3.243.28 查阅资料、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2. 3.283.29 检查、修改并提交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3. 3.304.7 实验准备; 4. 4.8 4.25 实验、测试; 5. 4.26 5.15 实验数据整理、补充实验; 6. 5.16 5.25 撰写毕业论文初稿; 7. 5.26 6,8 修改毕业论文 8. 6.096.13 修改并提交毕业论文、工作手册,原始记录 9. 6.14 毕业论文答辩 III 目 录摘要3abstract41.前言51.1 棉织物前处理51.1.1前处理工艺51.1.2前处理目的51.2 织物前处理效果检测91.2.1白度测试91.2.2退浆率测定101.2.3强力测定101.2.4润湿时间测定101.2.5毛细效应的测量111.2.6失重率的测量111.3课题的目的意义与发展前景112. 实验部分132.1 材料、药品及仪器132.1.1 实验材料132.1.2 实验药品13表1 实验药品132.1.3 实验仪器142.2试验工艺142.2.1工艺流程142.2.2实验处方142.3测试方法152.3.1强力测试方法152.3.2白度测量方法152.3.3毛效测量方法152.3.4退浆率测量方法152.3.5润湿性能测量方法162.3.6失重率的测定162.4实验结果162.4.1 失重率162.4.2 白度192.4.3 毛细效应192.4.4润湿性能202.4.5退浆率212.4.6 撕裂强力213.结论及讨论23参考文献24致 谢25 2 全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的不同测试方法比较摘要:毛巾织物前处理的检测项目主要有毛效、白度、退浆率、失重率、润湿时间和强度,由于毛巾织物的特殊性,这些效果的测定是有别于普通机织物的测定方法的,因此我们这个课题讨论的就是就如何对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方法进行总结和改进的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以纯棉机织面料进行对照通过机织物测量数据和毛巾织物测量数据作对比来判定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测量方法的可行性。关键词:纯棉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检测;改进;机织物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testing methods for cotton towel fabric pretreatment effectAbstract: The main test items of towel fabric pretreatment of the capillary effect, whiteness, desizing percentage, weight loss rate, wetting time and strength, due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owel fabric, determination of these effects is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different from the ordinary woven fabric, so is the topic of discussion on how to towel fabric the effect of pretreatment method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problems.in the course of the stutywe in pure cotton woven fabrics were woven fabric measurement data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owel fabric are compared 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data and the measurement data.Keywords: Cotton towel fabric; pretreatment; detection; improvement;woven fabric 1.前言1.1 棉织物前处理1.1.1前处理工艺棉织物的前处理主要包括退浆,精练,漂白。因为前处理液中不含浆料,因此前处理液的粘度低,织物上附加杂质相对需要退浆的机织物来说更少,首先从加工对象上提供了前处理一浴法的可能。精练通常是用稀烧碱溶液作为精练剂,并加入乳化剂和分散剂,络合剂等组成精练液,在高温下(100或更高温度)处理纤维制品的加工过程。精练以去除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为主要目的,使织物获得良好的亲水性和较洁净的外观,以利于后续染色加工漂白主要以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在碱性条件下释放出不稳定的过氢氧根离子,进一步分解成氢氧根离子和初生态氧(活性氧),活性氧与色素发色团的双键发生反应,产生消色作用。活性染料染色是染料在盐的条件下通过范德华力先附着纤维素纤维上,然后在碱的条件下与纤维素纤维上的轻基形成共价键结合。1纵观这三道工序,有几个共同点:(l)均在碱性条件下进行;(2) 均在一定高温条件下;(3)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加工助剂;这是本课题进行前处理一浴法研究的理论依据。前处理染色一浴法是把传统的这三步工艺合并在一起对织物进行一浴一步或者一浴两步法加工成产过程。2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虽然都是在碱性环境下对织物进行加工,但煮练,漂白的pH分别约为14/10-11/l0;1.1.2前处理目的棉纤维素分子是由很多p-D一六环葡萄糖残基以(l,4)贰键连接而成。棉纤维的微细结构是由定向整齐排列的结晶区和松散的无定形区组成棉纤维结晶区的孔径以0.5-1nm占绝大多数,对直径由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纤维素酶来说,进入这样紧密的结构无疑是很困难的不过,部分纤维素酶分子能够进入孔径为20nm的非结晶区,进行棉纤维的改性反应,使棉纤维的微细结构发生变化。化学试剂接触纤维表面,再向内部渗透,纤维内部存在结晶区和无定形区,不同的试剂在不同的介质下只能深入到纤维的某种结晶度以下的区域而不能达到更高的区域(不可及区),这样就造成了纤维各部分化学性质的不均一。 纤维中各种不溶于水,但能溶于有机溶剂的杂质,统称为蜡状物质或油脂物质,含量大约在0.5-0.6%蜡质状物质和果胶质是造成天然棉纤维润湿性能差的主要原因。蜡质和脂肪存在于棉纤维的最外层,对内部的棉纤维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也阻止了前处理时对基质的可及性胶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棉和麻中都含有此物质,棉纤维中果胶物质的含量低于0.9-1%,在不成熟的棉纤维中可高达6%。当然随着棉花品种的不同,果胶物质的含量也有所差异。根据研究,棉纤维中的果胶物质主要存在于纤维的初生胞壁中。3棉纤维中含氮物质的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实验中常采用定氮分析的方法来定量分析棉纤维中的蛋白质的含量。纤维的含氮量随来源的不同而有差异,随着棉纤维成熟度的增加而下降,含量大约在0.2-0.4%之间。棉纤维中含氮物质按溶解去除的难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无机盐类,如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约占含氮物质的15%-20%,可以溶解在60的水中或常温的弱酸弱碱中;另一部分主要组成为蛋白质,其中可能含有三种带有苯环或者杂环的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在烧碱中长时间煮沸才能大部分去除。在常规碱煮练工艺中蛋白质使碱液变黑,并使其有独特气味,这是因为热碱作用多缩氨基酸水解成简单的氨基酸。纤维上若有蛋白质物质存在,则织物在服用过程中,经过漂洗,与有效氯接触,很容易形成氨胺,引起织物泛黄。所以,在棉织物前处理过程中,应尽可能将它除去。灰分是棉纤维中无机盐的总称,约占成熟棉纤维的1-2%左右,它包括硅酸、盐酸、硫酸和磷酸的钾、钠、钙、镁和锰盐,氧化铁和氧化铝。而以钾盐和钠盐的含量最多,约占灰分总量的95%。灰分含量随着纤维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成分也随之变化。无机盐的存在对纤维的吸水性、白度和手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盐类和氧化铁对漂白剂的分解有催化作用,从而引起纤维的降解。4籽棉经过轧花后,虽然棉籽和棉纤维得到了分离,但是仍有少量棉籽壳的残片附在纤维上。纤维经过纺纱后,它们便嵌在纱中,这样就严重影响了织物的外观,在练漂过程中应该去除棉籽壳的化学组成是木质素、单宁、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其他的多醇类物质,除此以外,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油脂和矿物质,但以木质素为主要成分。关于木质素的化学组成,至今尚未能精密确定,目前仅知道它是属于芳香族化合物,公认的基本单位是苯丙烷侧链的芳香族物质。棉纤维中的天然色素的结构和性质,到目前为止还不明确。但根据棕色素的研究,确定它是黄柏素或棉色素组成,具有酸性染料的性质。色素一般在不同程度的漂白工艺中加以去除,达到消色的目的。当然,在棉织物上还存在着许多其他有机物、杂质等,因其含量较少、成分也各不相同,在这里就不一一的列举了。坯布中含有大量的杂质,色泽欠白,手感粗糙,吸水性也很差。若要将坯布加工成洁白、柔软的漂白布或有色布、花布,都必须经过退浆、练漂加工,去除各种杂质,提高织物的白度和吸水性,以满足成品和后续加工的需要。染整工厂的练漂车间就是以去除原布上的杂质,为后续加工提供满意的半制品为主要任务的。5常规精练方法一般以烧碱作为精练剂,除了天然色素外,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大部分会在碱精练中除去,因此精练后棉及棉型织物变得比较洁净,吸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外观也大为改善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杂质与烧碱,助练剂发生化学反应,变为可溶性的产物,并在热水和机械作用下被除去。烧碱在适当的温度下使果胶中的酷键水解,成为可溶性的梭酸钠盐而被除去,另外,还可能发生果胶大分子链的断裂,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以致能获得比较彻底的去除。棉纤维中的含氮物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约20%)能与水在60共热l h即被除去;另一部分需要在烧碱溶液中长时间煮沸才能去除。在烧碱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中的酞胺键会发生水解,最终形成氨基酸盐而被洗去棉纤维中的灰分由无机盐组成,其水溶性好的部分在精练中溶解除去,而水溶性差的部分,只有经过酸洗和水洗才能去除。棉纤维中的蜡状物质在溶剂中能全部溶解,但不溶于水。在精练过程中,蜡状物质中的脂肪酸类物质在热稀烧碱溶液中能发生皂化而溶解,再经水洗即可以去除。其余的高级醇类(如棉醇)是不能皂化的,需要借助乳化作用方能去除蜡状物质中生成的脂肪酸皂盒精练液中的助练剂如肥皂、平平加等净洗剂,将有助于高级醇和碳氢化合物的乳化去除。经过精练的棉织物蜡状物质的含量一般可比原来减少2/3左右,棉布的吸水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吸水性的提高不仅是蜡状物质降低的缘故,而且与精练过程中棉表面受机械力的揉搓,使蜡状物质的覆盖状态遭受破坏有关。精练过程中棉籽壳中的纤维几乎不发生变化在精练液中加入亚硫酸钠,能使木质素形成易溶于碱的衍生物而被去除。另一方面,在高温烧碱液中长时间作用下,棉籽壳发生溶胀,变得松软,由于部分成分己被溶去,残存的部分经过水洗和受到搓擦作用,便从织物上脱落下来棉籽壳是难去除的杂质,在常压烧碱气蒸精练中,由于作用时间和温度不够,棉籽壳不易去尽,但可以再后续漂白中进一步去除。棉以及棉型织物经过精练后,织物的吸水性有了很大的程度的提高,外观也变得洁净和柔软,说明精练过程对天然杂质、残存的浆料和油剂的去除十分有效。但是天然色素在精练中未被去除,织物的百度不高,未达到漂白产品的和浅色花布的鲜艳度的质量要求。因此,精练后的棉以及棉型织物,还要继续进行漂白处理,以去除天然的色素,提高织物的白度和鲜艳度;在退浆和精练中未除尽的杂志,在漂白中也被进一步去除。漂白过程中,除了天然色素受到破坏之外,棉纤维本身也会受到损伤。 精练一般工艺为:常压平幅气蒸精练时,轧余率90%,烧碱2550毫升,温95-100;绳状精练的轧余率要高些,为120-130%左右,烧碱浓度相应较低,温度95-100。间歇式精练浴比一般为3:1-4:1,由于是高温高压,时间较长3-5h,压力0.2MP,温度大约在120-130之间,碱浓度较低。 漂白主要有次氯酸钠漂白、亚氯酸钠漂白和过氧化氢漂白,其中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过氧化氢漂白。传统氧漂工艺为:35%的H2O2:,4(owf);NaSiO3 3.5%(owf);Na2co3 l%(owf);NaoH,l%(owf);lh,90,浴比20:l,pH值9.5-10.5时,H2O2漂白作用较佳;但当pH值超过10.5后,漂白作用会下降。因此双氧水漂白一般要加入硅酸钠或者多聚磷酸钠等无机稳定剂或者EDTA等有机氧漂稳定剂。常规精练方法一般以烧碱作为精练剂,除了天然色素外,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大部分会在碱精练中除去,因此精练后棉及棉型织物变得比较洁净,吸水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外观也大为改善。在合适的工艺条件下,杂质与烧碱,助练剂发生化学反应,变为可溶性的产物,并在热水和机械作用下被除去。烧碱在适当的温度下使果胶中的酷键水解,成为可溶性的梭酸钠盐而被除去,另外,还可能发生果胶大分子链的断裂,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以致能获得比较彻底的去除。棉纤维中的含氮物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约20%)能与水在60共热l h即被除去;另一部分需要在烧碱溶液中长时间煮沸才能去除。在烧碱溶液中,蛋白质分子中的酞胺键会发生水解,最终形成氨基酸盐而被洗去棉纤维中的灰分由无机盐组成,其水溶性好的部分在精练中溶解除去,而水溶性差的部分,只有经过酸洗和水洗才能去除。棉纤维中的蜡状物质在溶剂中能全部溶解,但不溶于水。在精练过程中,蜡状物质中的脂肪酸类物质在热稀烧碱溶液中能发生皂化而溶解,再经水洗即可以去除。其余的高级醇类(如棉醇)是不能皂化的,需要借助乳化作用方能去除蜡状物质中生成的脂肪酸皂盒精练液中的助练剂如肥皂、平平加等净洗剂,将有助于高级醇和碳氢化合物的乳化去除。经过精练的棉织物蜡状物质的含量一般可比原来减少2/3左右,棉布的吸水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吸水性的提高不仅是蜡状物质降低的缘故,而且与精练过程中棉表面受机械力的揉搓,使蜡状物质的覆盖状态遭受破坏有关。精练过程中棉籽壳中的纤维几乎不发生变化。在精练液中加入亚硫酸钠,能使木质素形成易溶于碱的衍生物而被去除。另一方面,在高温烧碱液中长时间作用下,棉籽壳发生溶胀,变得松软,由于部分成分己被溶去,残存的部分经过水洗和受到搓擦作用,便从织物上脱落下来。棉籽壳是难去除的杂质,在常压烧碱气蒸精练中,由于作用时间和温度不够,棉籽壳不易去尽,但可以再后续漂白中进一步去除。7-8棉以及棉型织物经过精练后,织物的吸水性有了很大的程度的提高,外观也变得洁净和柔软,说明精练过程对天然杂质、残存的浆料和油剂的去除十分有效。但是天然色素在精练中未被去除,织物的百度不高,未达到漂白产品的和浅色花布的鲜艳度的质量要求。因此,精练后的棉以及棉型织物,还要继续进行漂白处理,以去除天然的色素,提高织物的白度和鲜艳度;在退浆和精练中未除尽的杂志,在漂白中也被进一步去除。漂白过程中,除了天然色素受到破坏之外,棉纤维本身也会受到损伤。毛巾织物前处理的检测项目主要有毛效,白度以及织物强度,由于毛巾织物的特殊性,这些效果的测定是有别于普通机织物的测定方法的,因此我们这个课题讨论的就是就如何对毛巾织物前处理效果方法进行总结和改进的问题。9-101.2 织物前处理效果检测1.2.1白度测试织物的白色程度的评价是广泛遇到的问题。纺织行业评价白度的传统方法是目测法。但目测方法受人的生理、心理、观测光源、观测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影响,很难得到一个统一的评定结果。为此,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一直在力图解决白度的定量评价一致性问题,即用数值表示白色程度的方法,还成立了白度委员会,将白度定义为物体颜色与一个最佳白色接近的程度,并于1983年正式推荐了CIE1982白度公式,并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淘汰了一批误差较大的白度公式,规范出六七个比较通用准确的白度公式,基本上可以满足多个行业的实际需要。目前国内外生产白度仪器和测色仪器的厂家已经很多,很多企业和计量检定部门也都配置了相应的测量仪器。经实际调研结果看,在白度计算公式和测量仪器的使用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规范,本文即从这几个方面做一探讨。1.2.2退浆率测定退浆是织物前处理的重要工序,退浆的净与不净直接影响到织物染色和印花的内在与外观质量,如皂洗牢度和色泽鲜艳度等。为了更好地掌握织物退浆工艺,对退浆程度的好坏作出评价,必须尽快地准确无误地测出织物的退浆率。过去退浆率的测定十分烦琐,先是酸退浆,再是酸糖化,然后用碘量法测定葡萄糖含景。一次测定需十几个小时,但织物上浆料难以退净,纤维亦少量被糖化,影响分析结果。为了准确和快速地测定织物退浆率,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试验,认为使用糖化酶代替矿物酸的退浆和糖化两个过程,既可大大缩短测定时间,又可提高测定的准确性。1.2.3强力测定 织物撕破又叫撕裂,是指织物边缘受到集中负荷的作用而撕开的现象。织物在使用过程中,衣物被物体钩住,局部纱线受力拉断,使织物形成条形或三角形裂口,也是一种撕裂现象。撕破试验常用于帐篷、军服、吊床、雨伞等机织物,目前我国对经树脂整理的棉型织物及毛型化纤纯纺或混纺的精梳织物进行撕破强力试验,用于评定织物经树脂整理后的耐用性。在织物撕裂强力测定中,撕裂强力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试样上初始切口扩展所需的力,撕破试验不适用于机织弹性织物、针织物及可能产生撕裂转移的经纬向差异大的织物和稀疏织物。最常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是舌形法、梯形法和冲击摆锤法。本实验先介绍舌形法和梯形法。1.2.4润湿时间测定棉织物在前处理中经过退浆、精练后,随着浆料、果胶质和棉蜡等杂质的去除,织物的润湿性得到显著改善。传统的棉织物前处理效果一般以润湿性来评价,而润湿性的测试有多种方法,如芯吸实验法、饱和值法、水滴实验法等,这些方法的测定结果反映了织物的亲水性程度。其中芯吸实验法是以水在一定时间(通常取30 min)内沿条形织物的毛细管上升的高度来衡量,该方法被广泛用于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评价;饱和值法是测定一定量的溶液在织物表面扩散后,单位质量织物吸收的液量;水滴实验法是测定一定体积的一滴水在织物表面完全被织物吸收所需的时间,或以单位时间内水滴在织物表面铺开的面积表示。 1.2.5毛细效应的测量 毛效是毛细管效应(Capillary effect)的简称,是衡量纺织品润湿性或亲水性的指标。它测量在一定时间内液面在织物上达到的高度,故其单位是:高度/时间。毛效测定棉织物的润湿性通常采用毛细管效应来衡量。毛细管效应也是半制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之一。织物毛效的好差直接关系到大货染色印花效果,跟据织物的规格厚薄以及克重,以及染色的深浅,印花的纹理效果,所参照的数值不尽相同;例如一般薄型织物的毛效我们要求在5-6左右,以防止上色太快布面上色不匀;再如有些印花品种如果其中有些细条比较精细,那我们也要求毛效在5-6之间,吸色太快布面会产生复色印;但一些布面较厚的品种我们要求毛效尽量做得越好越好,控制在10-12左右;当然这些数值要灵活把握跟据实际情况而定。1.2.6失重率的测量 取已退浆的试样3块,每块气2,在标准气候箱中平衡2h,称重(精确至0.0002g)G0,按煮练工艺实验的处方和条件对织物进行煮练,水洗后晾干,在标准气候箱中平衡2h,称重(精确至0.0002g)一G1,计算失重率(%)。1.3课题的目的意义与发展前景毛巾系列产品除了原有的流通批发渠道、超市卖场、百货公司以外,以毛巾作为主线产品在一二线市场开设专卖店的运营模式,已经成为发展趋势。终端业态也将和内衣、袜品专卖店进行混合销售。消费者不再满足不同毛巾清晰的需求,更加注意时尚、环保、装饰、健康、个性化的需求,因此毛巾行业必将掀起一场产品创新的大战,关键不在于产品的技术含量有多高,而在于是否贴近消费者,满足他们特别的需求和生活方式,比如目前市场上开发的毛巾玩具在武汉等地区销售火爆,改变原有的产品形态,开发毛巾新需求是关键所在。以毛巾为面料的浴衣浴袍、家居服、沙滩包、玩具、休闲服饰也将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毛巾是常用的消费品,是直接接触人体的日用品,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婴儿更容易受到影响。毛巾一般是纯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一般要经过漂白、染色、加软等化学加工,自然给毛巾带来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如果超出国家要求强制执行的“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范”GB18401-2003标准要求,就会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比如PH值过高,甲醛含量标,有致癌染料等。经编毛巾的原料和加工过程正在逐渐改善,相信经编毛巾的发展前景将会更加美好! 2. 实验部分2.1 材料、药品及仪器2.1.1 实验材料纯棉毛巾织物 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实验室提供 纯棉机织物 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实验室提供 2.1.2 实验药品 表1 实验药品实验药品生产厂家30双氧水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实验室提供渗透剂JFC 德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硅酸钠美国NANO-TEX公司NaOH美国NANO-TEX公司元明粉美国NANO-TEX公司高效精练剂德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双氧水稳定剂德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蒸馏水 湖南工程学院化学实验室提供2.1.3 实验仪器表2 实验仪器实验仪器生产厂家 YG026B电子织物强力机宁波纺织仪器厂LCK-800纺织品毛细效应测试仪宁波纺织仪器厂 WSD-全自动白度测试仪佛山市宏信佳机械设备厂有限公司 HD026N型电子织物强力仪佛山市南海区宏信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Y101-2电热干燥箱宁波纺织仪器厂 分析天平湖南工程学院实验室注:其他仪器有温度计、烧杯、玻璃棒、量筒、移液管、吸耳球。2.2试验工艺2.2.1工艺流程(1)按实验方案称取规定量的助剂,量取规定量的蒸馏水于烧杯中,依次加入双氧水稳定剂、氢氧化钠、耐碱渗透剂和高效精炼剂,搅拌均匀,升温至8085摄氏度,加入双氧水。将纯棉织物坯布用少量蒸馏水润湿,挤干后投入工作浴中,保温处理60分钟取出,热水洗(8085),温水洗(5060),冷水洗,晾干,留作半成品指标测试。(2) 浸轧(二浸二轧)气蒸(100,60min)热水洗双氧水酶洗温水洗冷水洗晾干2.2.2实验处方(1)双氧水稳定剂DM-1404 5g/L 氢氧化钠 12 g/L 耐碱渗透剂DM-1260 5 g/L 高效精炼剂DM-1361 3 g/L30双氧水 8 g/L 浴比 1:30(2)双氧水稳定剂 DM-1404 6 g/L 氢氧化钠 12 g/L 耐碱渗透剂DM-1260 5 g/L 高效精炼剂DM-1361 5 g/L30双氧水 8 g/L 浴比 1:30 注:本实验采取方案一2.3测试方法2.3.1强力测试方法 按GBT3923-1997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用YG026B电子织物强力机进行测试。2.3.2白度测量方法 用WDS全自动型白度仪进行测量2.3.3毛效测量方法(1)将蒸馏水注人恒温槽内,至适当高度。(2)在恒温槽内,液体温度保持范围为(30士2)。(3)将试样上端夹持在置有水平横杆的试样架上,下端分别以质量2g的张力夹(本试验采用玻璃棒)悬重,并在近下端沿同一水平线作出记号。(4)将试样条的一端垂直放人槽内,使记号处恰与恒温槽中液面平齐,观察并记录5,10, 30min时刻时液面沿每试样上升的高度值(cm)。(5)在渗液高度参差不齐时,测量中间位置值。2.3.4退浆率测量方法 取两块约2g重的纯棉坯布,分别精确量取重量W1和G1,将其中一块(W1)置于105110烘箱中,烘至恒重(约2g),迅速取出织物,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重量W2,再按照公式A=(W1-W2)/W1*100计算样品额回潮率A. 将另一块织物分别按工艺进行处理,充分洗涤并挤去水分后放入烘箱,在105110下烘至恒重(约4h),迅速取出织物,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精确称取重量G1。按照公式:退浆率=G(1-A)-G/G(1-A)*100进行计算退浆率。2.3.5润湿性能测量方法 距布面1 cm处滴一滴水(0.02 mL),记录水滴被布面完全吸收的时间,在同一块试样上连续测试5个点,取平均值。2.3.6失重率的测定失重率=处理前布重/ (处理前布重-处理后布重),处理前织物置于105下恒重3h,干燥器中冷却。2.4实验结果2.4.1 失重率 表3 纯棉机织物和纯棉毛巾织物处理前质量编号规格123456机织物30*62.41g2.35g2.54g2.45g2.44g2.60g机织物25*30.84g0.87g0.91g0.86g0.78g0.94g毛巾织物30*64.56g4.90g5.13g4.90g4.62g4.70g毛巾织物25*32.07g1.96g2.36g1.93g1.66g1.87g表4 纯棉机织物和纯棉毛巾织物处理后质量 编号规格123456机织物30*62.15g2.11g2.26g2.19g2.18g2.32g机织物25*30.75g0.77g0.78g0.72g0.66g0.78g毛巾织物30*63.94g4.16g4.22g4.08g3.91g3.92g毛巾织物25*31.65g1.59g1.88g1.55g1.34g1.52g表5 失重率一览表 编号规格123456平均值机织物30*610.710.211.010.610.610.710.6机织物25*310.711.411.211.511.811.311.3毛巾织物30*613.615.117.716.715.416.615.9毛巾织物25*320.318.920.519.721.318.719.9由表格分析可知,经同条件处理后,纯棉毛巾织物失重率要明显高于纯棉机织物的失重率。分析原因,由于纯棉毛巾织物结构的特殊性,在处理时毛巾织物在机械作用下容易掉纱,造成质量减少,从而产生误差。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做出一下改进:(1)改变剪取织物的形状,剪取规格为10cm*10cm纯棉毛巾织物;(2)处理前将织物易除掉边纱除掉,(如下图所示) 按照相同工艺处理,织物的前后质量对比及失重率对照如下: 表6 改进后织物参数一览表 编号 项目123平均值处理前质量3.87g4.23g3.70g3.93g处理后质量3.47g3.80g3.35g3.54g失重率10.310.29.510.0 由表格数据显示可知,改进后纯棉毛巾织物经前处理后失重率大致和纯棉机织物经前处理后失重率相当。 2.4.2 白度 表7 处理后纯棉织物白度对比 编 号布 种123456平均值纯棉机织物83.683.583.783.184.183.283.51纯棉毛巾织物81.481.281.481.581.181.381.32 由表格数据可知,经相同条件处理后纯棉机织物的平均白度为83.51,而纯棉毛巾织物的平均白度为81.32,比纯棉机织物的百度略小,考虑到处理前的纯棉毛巾织物坯布比处理前的纯棉机织物色泽存在一些差异,因此由此方法测得的白度结果是可以接受的。2.4.3 毛细效应按照相同工艺处理,织物的毛效值对比如下: 表8处理后纯棉织物毛效值对比 编号布种123456平均值纯棉机织物12.712.512.812.312.412.212.48纯棉毛巾织物11.812.412.911.512.112.412.18由表格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纯棉机织物的平均毛效为12.48cm,纯棉毛巾织物的平均毛效为12.18cm,相差并不是很大。然而,在测量毛效的过程,由于纯棉毛巾织物结构的特殊性,给我们的测量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我对测量毛效的液体进行了一些处理,在水中加入了一定量的直接桃红染料并搅拌均匀,改进后毛效结果变得比较明显,测量也变得方便,效果如下图所示: 由于染料和谁的渗透速率有差别,导致结果并不如我们预期的那么理想,但是相较于普通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还是比较方便测量的,由于实验室条件的局限,本论文据不做下一步的改进了。采取本方案测得的纯棉毛巾织物毛效值于下表所示: 表9改进后纯棉毛巾织物和纯棉机织物毛效值 编号布种123平均值纯棉机织物12.612.912.812.77纯棉毛巾织物12.312.112.512.30由表格中数据可以计算出,纯棉机织物的平均毛效值为12.77,纯棉毛巾织物的平均毛效值为12.30,均稍大于改进前的平均数值。综合考虑,本方案适合测量纯棉毛巾织物的毛细效应值。2.4.4润湿性能按照前文所述方案测试处理后织物的润湿性能,即测量水滴被植物完全吸收的时间,得到的数据罗列于下表: 表10 水滴被纯棉织物完全吸收时间 编号布种123456平均值纯棉机织物 0.8s 0.7s 0.8s 0.9s 0.8s 0.7s 0.78s纯棉毛巾织物 0.8s 0.8s 0.9s 0.7s 0.8s 0.9s0.82s由表格数据计算出纯棉毛巾织物的平均润湿时间为 0.78s, 纯棉毛巾织物的平均润湿时间为 0.82s, 润湿时间只存在少量差异,因此此方法可以作为测试纯棉毛巾织物润湿性能的方案。2.4.5退浆率按照本文前述方案进行测定退浆率,主要测量参数如下表所示:表11 测定退浆率样布相关参数 项目布种 W1W2 GGA退浆率纯棉机织物2.21272.11932.13221.85414.14288.5278纯棉毛巾织物2.21552.11502.13121.85774.52898.9065 由表格可以看出,纯棉机织物经前处理后退浆率为8.5278 , 纯棉毛巾织物经相同条件前处理后退浆率为 8.9065,相同条件处理后的退浆率差别并不大,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本方案适用于纯棉毛巾织物退浆率的测量。2.4.6 撕裂强力 经测量,纯棉毛巾织物和纯棉机织物撕破强力数据如下表所示:表12 测定撕裂强度数据布种编号123纯棉机织物201.8N194.2N198.7N纯棉毛巾织物124.4N91.6N184.4N 由表格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纯棉机织物的撕破强力大体相当,但是纯棉毛巾织物的撕破强力测量数据却存在很大的偏差,从测量时撕破的布面我们可以发现,纯棉毛巾织物撕裂的部位均处于边界部位,切均未完全撕裂,而纯棉机织物撕裂部位均处于布面中间位置,切撕裂比较完全,如下图所示: 纯棉毛巾织物撕裂布面 纯棉机织物撕裂布面根据撕破强力测试原理,试样夹在织物拉伸强力仪的上下夹持器中,使试样切口线在上下夹之间成直线,开动仪器将拉力施于切口方向,试样将沿切口方向撕裂,而断裂的纱线为非受力方向的纱线。例如:当试样的舌形是沿经向开剪时,则该试条是在受经向力作用下撕裂的,但断裂的是纬纱。而且在裂口附近形成的受力三角形的纬纱同时受力。显然,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受力三角形越大,同时受力的纱线根数越多,则撕裂强力增加。根据单舌法撕裂机理,撕裂强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