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计量简单分析消费者理论基础上对经济学的发问摘要:本文尝试用计量分析的方法,去解释存在着的消费者理论,通过对预算约束、偏好、选择的论述,阐析在约束条件下消费者选择最佳偏好以实现自己的最大效用,即消费者选择他们能够负担得起的最佳物品,再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以挖掘心中对经济学的困惑,企图通过发问,寻求经济之路。关键词:欲望 需求 效用 预算约束 偏好 选择 消费 经济学 发问一、 欲望人与其他动物最初始的基本的欲望是生存,因此食物便是其最大的需要。而随着人的开化,人便就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的欲望开始多样化、复杂化。人不再只是仅仅满足于最初始的基本的欲望,而是更趋寻求更高层次的欲望。马歇尔认为:“人类的欲望和希望在数量上是无穷的,在种类上是多样的;但他们通常是有限的病能满足的。未开化的人的欲望的确比野兽多不了多少;但是,他向前进展的每一步都增加了他的需要的多样化,以及满足需要方法的多样化。他不仅希望他惯常消费的东西有较大的数量,而且希望有满足他心中产生的新欲望的东西。”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后来的人生来也就有了两种需要,由最初始的基本的欲望衍生出来的需要,即身体的需要和精神的需要。马歇尔称精神上的需要为自豪感的满足。巴古拉斯巴尔本认为:“精神的需要是无限的,人生来就在渴望,当他精神振奋的时候,他的官能就变得更精致,更有能力欢乐。他的心愿增大了,他的需要要随着他的愿望一起增加,这些愿望是对任何珍贵的东西的愿望,它们可以满足官能,装饰他的身体,促进生活的舒适、欢乐和豪华。”从巴尔本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人在满足其基本需求(衣、食、住)之后,会追求更加舒适的官能享受。对于这种享受的程度,我们该要用什么来衡量呢?效用。这是一个在经济学中享有盛誉的漂亮词儿。下面就该论述到它。二、 效用。 效用,高鸿业编的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定义的很简单,“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的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虽然简单,却也说得明白。这从杰文斯的说中也可以看出,“经济学计算的最终目的是快乐与痛苦,由此来界说经济学的概念。如所谓商品就是指任一对象、实物、行为、劳务能供吾人以快乐或使吾人避免痛苦者。快乐的产生反应为效用,凡能引起快乐或避免痛苦的东西都可以有效用。因此,效用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她是经济学的基础。”说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程度的描述,那该怎样去衡量呢。经济学中给出了效用函数概念。在杰里米边沁、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及19世纪英国其他一些经济一些哲学家之后,经济学家把反应不同商品组合相对等级的一组数值称为效用。范里安的书里说,“效用函数是为每个可能的消费束指派一个数的方法,他指派给受较多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大于指派受较少偏好的消费束的数字。”这里提到了偏好,下面会说到偏好,这里就不多言语了。三、 预算约束瓦尔拉斯认为:“社会财富的一个重要事实表现为稀缺性。构成稀缺性的条件有:一是物品有用,二是数量有限。稀缺性带来三个结果:1、使获得该物的财产权利成为可能和必要;2、使不愿意或不能够自己消费掉的剩余产品可用于交换其他物品,因而使物品稀缺而具有交换价值;3、使产业部门值得作出有系统的努力去生产它。犹如质量之于重量的关系一样,越是稀缺的物品,其交换价值也就越大。因此,可以把稀缺度定义为效用(有用性)对数量的比率。这个使我们能够解释为什么需求曲线中数量与价格反向变动。”而“人一生下来,就给世界带来要满足他生活的一切需要和希望得到某些幸福的愿望,以及使他能够满足这些需要和愿望的劳动技能或本领,这种技能或本领是他财富的源泉;他的愿望和需要赋予他一种职业。”从后面西蒙斯第说的话中,我们知道,在资源稀缺性的情况下,而我们想要获得自己的需要和愿望的满足,必须要有能够支付得起那些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也就是说要通过自己的劳动等能力去获取财富,以便用来支付至极的需要和愿望的满足。这样说来,就要考虑到收入,收入是人获得需要和愿望的满足的最大凭借,也是预算约束的主要内容。那么影响人的收入会有哪些因素呢?资源本身的稀缺性、GDP、人口、税率(所得税)、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分配政策等。那他们与收入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呢。就以其中几个在生活中影响因素比较大其主要作用的GDP、人口自然增长率、通货膨胀率来用Eviews6回归分析下,看他们对收入怎样作用。就以我国1996年到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吧。年 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人均国内人口自然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绝对数 (元)指数 (1978=100)总 值生产总值(亿元)(元)19964838.9301.671176.595845.88710.428.319975160.3311.978973.036420.1810.062.819985425.1329.984402.286796.039.14-0.819995854.02360.689677.057158.5028.18-1.420006280383.799214.557857.6767.580.420016859.6416.3109655.28621.7066.950.720027702.8472.1309120332.79398.0546.45-0.820038472.2514.6135822.810541.976.011.220049421.6554.2159878.312335.585.873.9200510493607.4184937.414185.365.891.8200611759.5670.7216314.416499.75.281.5200713785.8752.5265810.320169.465.174.8200815780.76815.7314045.423707.715.085.9200917174.65895.4340506.925575.485.050.7 根据所的数据,其中Y代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1代表国内生产总值,X2代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3人口自然增长率,X4代表通货膨胀率,输入数据,用Eviews6得到曲线图、散点图如下: 根据图形,可判断出,Y与X1、X2、X3、X4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由此可建立模型:Y = C(1) + C(2)*X1 + C(3)*X2 + C(4)*X3 + C(5)*X4+Ut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可得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1/03/11 Time: 12:21Sample: 1 14Included observations: 14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5667.8541124.7965.0390070.0007X10.2850750.1490701.9123600.0881X2-3.3097722.025731-1.6338650.1367X3-194.673738.98962-4.9929620.0007X428.2451320.212811.3973880.1958R-squared0.999234Mean dependent var9214.874Adjusted R-squared0.998894S.D. dependent var4054.996S.E. of regression134.8669Akaike info criterion12.91891Sum squared resid163701.7Schwarz criterion13.14714Log likelihood-85.43234Hannan-Quinn criter.12.89778F-statistic2935.763Durbin-Watson stat1.339672Prob(F-statistic)0.000000由此可写出具体表达式:= 5667.854 + 0.285075*X1 - 3.309772*X2 - 194.6737*X3 + 28.24513*X4(5.039007) (1.912360) (-1.633865) (-4.992962) (1.397388)=0.999234, F=2935.763, D.W.= 1.339672 其中,括号内的数为相应参数的t检验值,是可决系数,F与D.W.是有关的两个检验统计量。从回归的结果来看,表明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0.999234,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来看,X2代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4代表的通货膨胀率所对应的Prob值分别为0.1367和0.1958,都大于0.1,说明X2代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4的代表通货膨胀率不显著,也就是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通货膨胀率的变化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作用不是很明显。另外,可从斜率项的值来看,可以知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个单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0.285075个单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增加一个单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少194.6737个单位。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知道,最主要的预算约束并不是说可以随意取得,影响它的因素有很多。当然,前面的收入分析是在居民已经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否则,对于一个无法获得收入的人来说,他连最基本的需要都满足不了,更不要说后来的希望获得的幸福等。也就是说,在已经知道资源稀缺性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人没办法去改变去让资源丰富起来,这是不可能的。人能做的只能凭借自己“使他能够满足这些需要和愿望”的劳动技能或本领,去获取财富,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四、 偏好对偏好的理解,首先是从“最佳物品”入手。所谓“最佳物品”,是指最具有价值的物品,它更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欲望,满足程度最高。从这个意思来看,消费者当然会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更好实现它的效用的最佳物品。所以“偏好”可以理解为“两个消费束分别为X1、X2,其中,X1比X2更容易更好的实现消费者的效用,消费者也就倾向与喜爱X1。”这样的话,在约束性条件下,消费者会选择能够负担得起的最佳物品。可是,要怎样判断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知道取舍哪一种是他所偏好,哪一种是要舍弃的。经济学家在这里给出了几种关于偏好的假设,称之为消费者理论的“公理”:完备性公理 我们假定任何两个消费束都是可以比较的。也就是说,假定有任一X消费束和任一Y消费束,我们假定,或者,活着两种情况都有,在最后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对这两个消费束是无差异的。反身性公理 我们假定任何消费束至少与本身是一样好的,即。传递性公理 假如,并且,那么我们就可假定。换句话说,假如消费者认为X至少与Y一样好,Y至少与Z一样好,那么消费者就认为X至少与Z一样好。在三条公里的基础上,经济学家提出了用无差异曲线来描述偏好。所谓无差异曲线是指曲线上的消费束带给消费者的效用是一样的,没差别。如下图效用U处上的曲线,a、b、c、d、e、f的效用是一样,只是商品的组合不同,也就是消费束不同。这样的话,可以很直观的知道消费者的不同偏好的差别。另外,人与人之间需求存在差异性,不同时刻的需求也是有区别的。而这样要论述的话,该寻找怎样的依据?五、 选择我的难题是让全部习惯和净收入和谐。 -埃罗尔弗林短短的几个字,意思也表达的齐全。从弗林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约束条件下选择最佳偏好,以满足效用最大化”是困难的。在日常生活中,欲望总是多样与复杂的,需求也就相应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尤其是在21C的今天,商场林立,林林总总的商品堆满各个城市的超市的物架上。总我们很难轻易地判断出什么对于我们是最需要的,怎样的商品组合才是最优的,如何差异性的偏好中不至于选错了对象。经济学家说要选择最优消费束,依据作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曲线。x的数量y的数量U1A消费者可以通过重新配置他的预算做得好于 A点U2B点 B 是效用最大化的所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最优消费束的选择,实在无差异曲线与约束曲线的切点处。然后便如简巴雷特所说的那样“我来了,我看见了,我买了。”六、 消费基于预算约束、偏好、选择的基础上之后,我们便要考虑消费的实现。消费是实现效用的最后环节,只有消费了,才能获得效用,当然前提是要有正常的官能。那消费支出又会受哪些因素呢?收入?价格?可替代品?可替代品的价格?物价指数?恩格尔系数?GDP?商品的市场供应量?影响一个人消费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只是在做模型考虑是要尽可能地简化,这样也就不会给研究带来太多的麻烦,相对比较容易说明。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很清楚的明白,作为社会人的人,不是机械式的选择就选择,还有很多情感因素,有时候我们会为了女朋友的好而放弃自己的最优,有时候我们为了父母的笑容不选择最利己的效用等等。当然,在经济模型中,我们会将这一些归于随机扰动项。这里以另一组统计数据做简单的回归分析。年 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人口自然增长率价格指数城乡居民人民币居民年平均绝对数 (元)总 值储蓄存款消费水平(亿元)(亿元)(元)19783624.13645.21747412100.7210.618419794038.24062.57919113.34101.9395.820719804517.84545.62397311.87107.51622.623619814862.44891.56106214.55102.57119.626219825294.75323.35096515.681029244.928419835934.55962.65156813.29100.711757.3311198471717208.05171813.08102.715203.535419858964.49016.03658114.26109.321518.8437198610202.210275.1792215.57106.529662.3485198711962.512058.6151316.61107.338520.8550198814928.315042.8230115.73118.846279.8693198916909.216992.3191115.0411853407.47762199018547.918667.8223814.39103.159621.83803199121617.821781.4994112.98103.464332.38896199226638.126923.4764511.6106.473762.431070199334634.435333.9247111.45114.786910.651331199446759.448197.8564411.21124.1103617.651781199558478.160793.7292111.21117.1119555.392311199667884.671176.5916510.55108.3141050.992726199774462.678973.03510.42102.8161587.32944199878345.284402.279779.1499.2172534.193094以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根据经验引入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作为解释变量。根据所的数据,其中Y代表年平均消费水平,X1代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代表国内生产总值,X3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X4代表价格指数,X5代表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将数据输入Eviews6,可得散点图和曲线图如下:可以判断出消费水平与其他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直接用Eviews6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1/03/11 Time: 22:58Sample: 1 21Included observations: 21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40.67913128.7603-0.3159290.7564X10.0250090.0169211.4780120.1601X20.0137510.0150240.9152780.3745X316.235975.2699263.0808720.0076X4-1.0579431.260826-0.8390870.4146X5-0.0001090.000816-0.1334850.8956R-squared0.999379Mean dependent var1034.333Adjusted R-squared0.999172S.D. dependent var958.4985S.E. of regression27.58138Akaike info criterion9.707115Sum squared resid11410.98Schwarz criterion10.00555Log likelihood-95.92471Hannan-Quinn criter.9.771883F-statistic4827.710Durbin-Watson stat1.721856Prob(F-statistic)0.000000由此可知模型的具体表达式:=-40.67913 + 0.025009*X1 + 0.013751*X2 + 16.23597*X3 - 1.057943*X4 - 0.000109*X5 (-0.315929)(1.478012)(0.915278) (3.080872) (-0.839087) (-0.133485)=0.999379, F=4827.710, D.W.= 1.721856 其中,括号内的数为相应参数的t检验值,是可决系数,F与D.W.是有关的两个检验统计量。从回归的结果来看,表明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0.999379,=0.999172,接近于1,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来看, 大部分系数不能通过参数t检验,模型的解释变量之间简单相关系数很高,怀疑存在多重共线性,多重共线性的直接后果是回归系数参数估计的标准误变大,置信区间变宽,估计值的稳定性降低,因此接受备择假设犯错的概率增加,系数t检验通不过的概率增大,常不能得到正确的系数估计,会影响到对经济现象解释的正确性以及经济决策的依据失真。因此,要运用差分法进行处理。或者,也可以从中判断出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将相关性较大的解释变量剔除掉。将这三个变量抽取出来再单独进行回归分析。年 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自然增长率居民年平均绝对数 (元)消费水平(元)19783624.11218419794038.213.3420719804517.811.8723619814862.414.5526219825294.715.6828419835934.513.293111984717113.0835419858964.414.26437198610202.215.57485198711962.516.61550198814928.315.73693198916909.215.04762199018547.914.39803199121617.812.98896199226638.111.61070199334634.411.451331199446759.411.211781199558478.111.212311199667884.610.552726199774462.610.422944199878345.29.143094记Y代表年平均消费水平,X1代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2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将数据输入Eviews6,可得散点图和曲线图如下:将数据输入Eviews6,回归分析得如下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1/04/11 Time: 18:18Sample (adjusted): 5 21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after adjustmentsVariableCoefficientStd. Errort-StatisticProb.C236.806383.645222.8310800.0133X10.0378780.00037999.825230.0000X2-10.588535.664114-1.8694060.0826R-squared0.998897Mean dependent var1225.412Adjusted R-squared0.998740S.D. dependent var971.8641S.E. of regression34.49857Akaike info criterion10.07850Sum squared resid16662.12Schwarz criterion10.22554Log likelihood-82.66723Hannan-Quinn criter.10.09311F-statistic6341.907Durbin-Watson stat0.955328Prob(F-statistic)0.000000由此可知模型的具体表达式:=-236.8063 + 0.037878*X1-10.58853*X2 (2.831080)(99.82523)(-1.869406)=0.998897, =0.998740,F=6341.907, D.W.= 0.955328 现在是剔除掉引起共线性的解释变量之后的回归结果,从回归的结果来看,表明模型拟合较好。可决系数=0.998897,=0.998740,接近于1,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非常好。从截距项与斜率项的t检验值来看,均大于10%显著性下水平自由度为n-2-1=18的临界值|t0.05(21)|=1.33;并且从斜率项的值看,其绝对值在区间(0,1)内,符合边际理论。也就是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元,消费水平提高0.037878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平均消费水平降低-10.58853各百分点。七、 消费者理论分析的结论与政策含义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预算约束的改善,可以有效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而消费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中国来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有三辆马车,而消费就是其中之一,尤其是内需。从上面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我国消费的不足,完全没有发挥出消费应起的作用,反而因为消费的滞后而影响了经济增长的动力与后劲。中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合适的措施积极拉动内需。这样就是要改善预算约束条件,诸如增加就业、调整所得税、控制人口增长、稳定物价,还有大环境方面,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统筹各个地区的经济,合理各个行业的安排,是国内生产总值稳步健康增长。另外,要鼓励居民消费,把钱从银行活跃到市场中去。 八、 对经济学的发问当上面的消费者理论说完之后,解释清楚了某些东西。可总该告诉在没有存在那些假设前提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该怎们做怎样才会实现个人的、社会的效用最大化。先回到最原本的问题:经济学是什么?从亚当斯密、马克思到当代的经济学家,他们所研究和分析的主题准确的说是什么呢?下面是经济学的一些定义:经济学探讨生产什么物品、如何生产这些物品和为谁生产这些物品。经济学分析经济总体的运动-价格、产量、失业和外贸的趋势。一旦理解了这些趋势,经济学帮助政府制定能够改进经济业绩的政策。经济学研究国家之间的贸易。它有助于理解各个国家为什么出口某些物品和进口另外一些物品,并分析在国家边界设置经济障碍的影响。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他研究人们如何进行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资源(劳动、设备、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分配这些物品以供消费。经济学研究货币、银行、资本和财富。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把他们不同人之间进行分配。可这些所谓的定义又说明了些什么?所有关于经济学的研究都是在经典假设之下,那假设完了之后呢?那我们怎样知道在边际效用刚好的时候停止消费?偏好尺度是确定性的么?就像上面的无差异曲线,它在解释偏好的时候,并不是时时刻刻有效地,具体到某个人身上甚至是解释不清楚的。很多的经济学家的研究是依据他们的经验,而所谓的经验又都是模糊不清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经济理论又能用来做什么?目前的消费者理论在书本里说的很完美的解释了它的存在,让人无可挑剔,你没办法说它是不对的,看起来是那么得无懈可击。可如果拿到实际生活中去参照呢?没了一系列假设的实际生活中,那它可就不见得不比穿新裳的皇帝来得光鲜。再而在假设前提下,很多东西都可以得到完美的解释,就像是阳光下的花儿。去了前提假设,经济学能否还会如夜空里的繁星般璀璨。经济学的研究到底是为了人而研究还是那些人在玩弄数学游戏,忽悠着人玩着呢?到底是谁给经济学架起了如此高不可及的空中楼阁?经济学的危机言言语语,说的是那些什么内容?斯蒂夫基恩他又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提分题库附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智能电力政策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商数据分析超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牙克石莫拐免渡河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详解1套
- 报社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旺苍县上半年部分事业单位考核招聘1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考核招聘工作人员1人考试含答案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讲解含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5年罗田县辅警考试练习题库
- 2025年海上风电场建设与风能资源评估与产业链发展报告
- 2024年急危重症患者鼻空肠营养管管理专家共识
- 医学教材 《中国高尿酸血症相关疾病诊疗多学科专家共识(2023年版)》解读课件
- 公转私借款合同书模板
- 2024版债务处理咨询服务协议
- 《我们走在大路上》 课件 2024-2025学年湘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法学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范文
- 2024年八年级物理上册必背考点113条背记手册
- 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估
- 202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体育与健康学科成绩提升培训会
- 移动公司个人求职简历模板
- 创伤中心基层医院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