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 推拿发展源流_第1页
《推拿学》 推拿发展源流_第2页
《推拿学》 推拿发展源流_第3页
《推拿学》 推拿发展源流_第4页
《推拿学》 推拿发展源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郭翔 推拿学 第一章推拿学发展源流 导学 1 推拿疗法的特点及推拿防治疾病的手段 2 推拿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成就 3 推拿在隋唐时期及明代的发展特点 4 推拿目前的发展状况 推拿属中医临床外治法的范畴 是中医学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拿疗法具有操作简便 适应证广 疗效显著 经济安全等特点 推拿的防治手段主要包括手法治疗和功法训练 医者用手或肢体的其他部位 或借助一定的器具 按特定技巧和规范化动作在患者体表操作 以达防病治病目的的称手法治疗 医者根据推拿临床的需要 指导患者进行功法训练 以巩固 延伸临床疗效的称功法训练 远古时期 推拿古称 按摩 按跷 乔摩 案杌 等 推拿 一词 始见于明代万全的小儿推拿著作 幼科发挥 起初 人们无意识地用手按压 拍打 抚摩伤痛部位 结果却意外地获得使肿痛减轻或消失的效果 由此而逐渐认识了按摩的治疗作用 并有目的地将按摩应用于医疗实践 通过不断总结 形成了最古老的推拿医术 先秦时期 按摩是主要的治疗和养生保健手段 导引图 描绘有44种导引姿势 并注明了各种动作所防治的疾病 这些动作就是自我推拿法 引书 描写了治疗颞下颌关节脱位 急性斜颈 落枕 肠澼 痢疾 喉痹的推拿治疗方法 推拿还被应用于临床急救 如 周礼 注疏 中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扁鹊运用推拿 针灸等方法成功地抢救了尸厥患者一事 唐代之前 常常将 导引 和 按摩 联系在一起称谓 秦汉时期 晋时期 我国的医学著作较完整地记载了推拿防治疾病之法 当时已产生了我国最早的推拿专著 黄帝岐伯按摩 十卷 可惜该专著已佚 黄帝内经 中也有不少有关推拿的记载 素问 中概括了推拿作用 灵枢 记载了推拿可以治疗多种病证 描述了有关推拿工具 九针 中的 圆针 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 中介绍了体外心脏按压抢救自缢者的方法 并提到对四肢重滞的患者的治疗法 晋时期 有不少将推拿应用于急救的记载 隋唐时期 是推拿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 推拿已成一门专业的治疗方法 隋代最高的医学教育机构 太医署设有按摩博士之职务 唐代太医署设置的四个医学部门中就有按摩科 按摩医师分成按摩博士 按摩师和按摩工 此时期的推拿学术发展可概括为五大特点 推拿已成为骨伤科疾病的普遍治疗方法 对骨伤科推拿手法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推拿疗法渗透到内 外 儿诸科 推拿被广泛地应用于防病养生 膏摩盛行 推拿对外交流较为活跃 宋 金 元时期 推拿作为一种治疗方法 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 产生了丰富的诊疗理论 圣济总录 中明确地提出 对按摩手法要进行具体分析 而后才能正确认识按摩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提出了按摩具有的作用和可达到的目的 宋代庞安时运用按摩法催产获得 十愈八九 的效果 金代张从正在 儒门事亲 一书中认为按摩也具有汗 吐 下三法的作用 对推拿治疗作用 提出了新见解 元代名医危亦林在 世医得效方 中记载了利用身体重力进行牵引复位的各种方法 明代 太医院设有十三医科 进行医学教育 推拿成为医术十三科之一 推拿在当时的发展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本来专指小儿按摩的 推拿 一词 从明代起 广泛取代了按摩之称 二是推拿防治小儿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从而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 小儿推拿在理论 手法 穴位上都有不同于成人推拿的特色 此时期有不少小儿推拿专著问世 小儿按摩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 被收录于杨继洲的 针灸大成 一书中 清代 医学分科数度变动 由于当时的统治阶级认为推拿是 医家小道 有伤大雅 太医院不再设推拿专科 但推拿无论是在临床实践上 还是在理论总结上仍有一定的发展 首先是在儿科杂病临床应用上的发展 其次 以骨伤科疾病为对象的正骨推拿已发展成其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 最后 推拿与其他外治法及药物疗法 在临床应用中相互补充 相互结合 民国时期 由于当时的卫生政策不重视中医 尤其不重视操作型的医疗技术 所以 推拿只能以分散的形式在民间存在和发展 由于受一地之限 缺乏交流 各地域疾病的特点和民间要求不同 于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拿学术流派 这些众多的学术流派 成为我国推拿学科的一大特色 由于西方医学的传入 推拿与中医其他学科一样受到冲击 但同时推拿作为一门临床学科 也吸收了西方医学的解剖 生理等基础知识 充实了自身 新中国成立后 推拿临床 教学 科研都呈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1956年第一所推拿专科学校成立 1958年建立了国内第一所中医推拿门诊部 20世纪60年代推拿疗法广泛应用 出版了推拿专业教材和专著 并开展了推拿的实验和文献研究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 高等中医院校正式设置推拿专业 1986年上海中医学院成立了推拿系 同时招收了全国第一批推拿硕士研究生 全国的医疗机构及康复机构普遍设立推拿科 1987年成立了中华全国中医学会推拿学会 1991年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推拿研究所成立 进入90年代 全国多数中医院校开展本科教育 1997年首次招收推拿专业博士研究生 新中国成立后 在临床研究方面20世纪50年代后期 推拿的临床应用范围有伤 内 妇 外 儿等科病证 70年代初 开展了推拿麻醉 并应用于10余种手术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 推拿治疗内 儿科疾病有了较大的进展 80年代到90年代 推拿治疗范围继续拓展 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近年保健推拿得到了空前发展 在实验研究方面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开展了推拿的生理作用及治疗机制的初步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推拿学科得到较快发展 具体表现为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 研究的层次逐渐深入 目前 推拿医学实验研究已在手法动力学 手法功效学 静力推拿功法训练 推拿镇痛 推拿麻醉 推拿意外等方面取得了可喜进展 当前 生物医学模式正在向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发展 治疗疾病的方法正在逐渐从偏重于手术和合成药物治疗向重视自然疗法和非药物疗法方面转变 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 中国推拿专业人员与国外有关医学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