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提出恩格斯_和平长入新社会_思想的质疑_与张有军先生商榷.doc_第1页
对提出恩格斯_和平长入新社会_思想的质疑_与张有军先生商榷.doc_第2页
对提出恩格斯_和平长入新社会_思想的质疑_与张有军先生商榷.doc_第3页
对提出恩格斯_和平长入新社会_思想的质疑_与张有军先生商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提出恩格斯“和平长入新社会”思想的质疑 与张有军先生商榷孙亮(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院 ,重庆 400031) 摘 要 恩格斯“和平长入新社会”思想探析一文 ,有三个值得质疑的地方 :恩格斯晚年是否提出与倡导了“和平长入新社会”;在恩格斯晚年看来 ,暴力革命是否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 普选权的实 行是否意味着选举权就能够由历来的骗人的手段变成工人阶级解放的手段 。 关键词 恩格斯 ;和平 ;暴力 ;质疑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1217 (2007) 05 - 0024 - 04最近 ,国内民主社会主义的思潮泛起 ,在各种网络以及报刊上出现了这种声音的呼应 。其中一个 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恩格斯“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 思想 。本文主要是在拜读了恩格斯“和平长入新社会”思想探析1 ( 以下简称探析) 一文后 ,对文中 诸如 :恩格斯晚年是否提出与倡导了“和平长新社会”;在恩格斯晚年看来 ,暴力革命是否由于社会的 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失去了应用的作用 ; 普选 权的实行是否选举权就能够由历来的骗人的手段变 成工人阶级解放的手段等论点 ,我持有不同的意见 , 故撰此文求教张有军先生与方家 。探析一文主要认为 19 世纪 90 年代 ,恩格斯 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提出了“在 人民代议机关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 、只要取 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就能够按照宪法随意办事的国 家里 ,旧社会有可能和平进入新社会”。并进一步推论道 “: 在恩格斯看来 ,工人阶级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 存在着暴力革命与合法斗争两种可选择的手段 。前 一种手段对于早期工人运动来讲是适用的 ,甚至是 惟一的选择 ,而这种手段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 进步越来越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剖析作者的意图 ,下面我们就沿着该文的大体文章结构一 一来看 。一文章开篇作者在似乎发现“新大陆”的矫情中指出“恩格斯明确表达其和平长入新社会的思想是 在 1891 年 。”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这一思想 在过去很长时期内未受到人们的重视 ,甚至避而远 之 。在恩格斯逝世 100 多 年 后 的 今 天 还 其 本 来 面 目 ,显得十分重要 。原因且看探析一文是如何论 证的 。作者认为恩格斯在1891 年爱尔福特纲领草 案批判(即1891 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 的 著名篇章中指认了“和平长入新社会”的思想 。作者 引证了该篇章中两段比较有名的句子 ,然后说 “: 许 多马克思主义研究者都持有这种看法 ,在我们看来 , 这实在是一种误解”。接着解释道 “: 恩格斯这里反对的仅仅是在当时专制的德国的历史条件下 ,主张 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幻想 ,而不像 1848 年以前那样根本反对和平道路”。事实是这样吗 ?我们还是重返文本来看 , 1891 年社会民主党 纲领草案批判是恩格斯为了反对机会主义 、争取德国社会民主党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纲领而进行不可 调和的斗争的范例 , 是马克思主义重要文献之一 。但是 ,经过探析一文的负载某种“前见”解读之后 ,恩格斯的这一著作似乎变成了“强调德国社会民主 党在选举中获得成功对整个国际工人运动有很大的 收稿日期 2007 - 09 - 17 作者简介 孙亮 (1980 - ) ,男 ,安徽明光人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 ,中国人学学会会员 ,哲学硕士 ,主要研究马克思 主义哲学 。24意义”、鼓吹“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思想而写的 ,这就忘却了恩格斯内在的整体逻辑关联 ,而抓住了恩 格斯的只言片语必然导致对文本的“过度诠释”。还是看看恩格斯到底是怎么说的吧 :“现在有人因害怕社会党人法重新恢复 ,或者回 想起在这项法律统治下发表的几篇过早的声明 ,就 忽然想要党承认在德国现行法律秩序下 ,可以通过 和平方式实现党的一切要求 。他们力图使自己相 信 , 现代的社会正在长入社会主义,而不问一下自己 ,是否这样一来 ,这个社会就会不像虾要挣破自己 的旧壳那样必然要从它的旧社会制度中长出来 ,就 会无须用暴力来炸毁这个旧壳 ,是否除此之外 ,这个 社会在德国就会无须再炸毁那还是半专制制度的 、 而且是混乱得不可言状的政治制度的桎梏 。可以设想 ,在人民代议机关把一切权力集中在自己手里 、只 要取得大多数人民的支持就能够按照宪法随意办事 的国家里 ,旧社会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 ,比如在法 国和美国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在英国那样的君主国 , 英国报纸上每天都在谈论即将赎买王朝的问题 ,这个王朝在人民的意志面前是软弱无力的 。但是在德 国 ,政府几乎有无上的权力 ,帝国国会及其他一切代 议毫无实权 ,因此 ,在德国宣布某种类似的做法 ,而 且在没有任何必要的情况下宣布这种做法 ,就是揭 去 制 度 的 遮 羞 布 , 自 己 去 遮 盖 那 赤 裸 裸 的 东了议会的重要意义 。但恩格斯在这里特别限定的情况下讲法 、美 、英三国“有可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并不是宣传这种可能 ,目的在于通过它们与德国的 对比来指认 “: 在德国宣布某种类似的做法 ,而且在没有任何必要的情况下宣布这种做法 ,就是揭去专制制度的遮羞布 ,自己去遮盖那赤裸裸的东西 。”故 而恩格斯告诫性地指认 “: 这样的政策归根到底只能 把党引入歧途”。而且 ,恩格斯之所以说“可以设想”法国 、美国的民主共和国以及英国这样的君主国“旧社会有可 能和平地长入新社会”,除了说明这些国家的特殊条 件以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要在德国这样 一类的专制国家提出建立单一而不可分的民主共和 国这样的政治要求 。这一点 ,在紧接着讲的两点政治要求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这是因为 ,在联邦 制君主国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由整个社会占有全 部生产资料的 。恩格斯提出这样的政治要求 ,显然 也是为将来革命后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改造而准备 的 。探析一文对恩格斯1891 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的批判的解读违背了基本的文本解读“客观原 则”,而是过度地让“主观前见”去占位恩格斯的文本 原意 ,从而“他者的恩格斯”便道说了作者真正的写 作意图 。二( p273)西 。”2“这样的政策归根到底只能把党引入歧途 。人们把一般抽象的政治问题提到首要的地位 ,从而把 那些在重大事件一旦发生 ,政治危机一旦来临就会 自行提到日程上来的迫切的具体问题掩盖起来 。这除了使党突然在决定性的时刻束手无策 ,使党在具 有决定意义的问题上由于从未进行过讨论而认识模 糊 和 意 见 不 一 致 而 外 , 还 能 有 什 么 结 果合法斗争使社会民主党“长得身强力壮 ,面带红光 ,简直是一幅长生不老的样子”这是探析一 文第二部分的主题 。作者梳理到 : 恩格斯的合法斗 争的思想 ,始于 19 世纪 40 年代 ,在 50 年代 ,他们已经有了和平取得政权的思想 。到了 70 年代 ,已经明 确表明赞成和平过渡的道路 ,同时强调暴力方式不 可避免 。在1891 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中 提出和平长入新社会 ,恩格斯的生命最后一年 “, 政 治遗嘱”的导言中 ,对工人利用普选权进行和平斗争取得的成就及其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样一 种貌似合逻辑的事实描述 ,我们是不能苟同的 。首先必须指出恩格斯反复强调是暴力革命的根 本性和必要性 。恩格斯在导言中说 “, 不言而喻 , 我们的外国同志们是决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革命权的 。须知革命权是唯一的真正历史权利 , 是 所有现代国家一无例外都以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唯 一权利 ,连梅克伦堡也是如此 ,那里的贵族革命是于1755 年以继承条约这个至今还有效力的光荣的 封建主义文书告终的 。革命权已如此深入人心 ,甚25( p273 - 274)呢 ?”2以上大段落的引述清晰地指认出 : 恩格斯并不是要宣传“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思想 ,而是相反 ,他 正是严厉批驳德国社会民主党内一部分同志在党纲 草案里写进了“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内容 。恩格斯 认为 ,要像“虾要挣破自己的旧壳那样”,社会须“用 暴力来炸毁这个旧壳”。当然 ,恩格斯也说了“可以设想”在特别限定的条件下“旧社会有可能和平地长 入新社会”这样的话 ,但是 ,第一 ,这里说的只是“有 可能”,而不是“一定会”。总体上讲仍然坚持暴力革 命的根本性 。第二 , 探析说在当时英国 、法国 、美 国等民主国家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并一一分析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至鲍古斯拉夫斯基将军也只是根据这个人民权利才格斯在其共产主义原理中表述过无产阶级愿意用和平方式实现变革所有制的愿望外 ,他们大量论述 都认为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惟一的正确道路”“, 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失去了其应 有的作用”。探析一文的作者这样分析道 ,为什么 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 ? 首先是对暴力革命反思的结 果 。他引用了恩格斯的一段话 “: 但是 ,历史表明我 们也曾经错了 ,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 想”,其实我们讲 ,恩格斯这段话告诉我们的是 ,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取决于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不同 情况 。在 1848 年 “, 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 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的程度”,当时 “, 要以 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 ,是多么不可 能的事情”“, 只是一个幻想”。这里只是说当时的估计错了 ,并没有否定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 ,无产阶级 可以通过革命手段达到夺取政权的目的 。在上述导言摘录中 , 恩格斯的这一观点是非常明确的 。 稍后作者还认为有城市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使起义恶 化 ,以及工人革命失败的严重教训与资本主义发展表明其没有走到尽头 。最终作者想表达的就是该部 分的标题“1848 年的斗争方法 , 今天在一切方面都 已经过时了”这样一个断言 。作者断言恩格斯晚年放弃了暴力革命 ,主张和 平过渡 ,根据就是 1895 年恩格斯写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并且在作者设定的一个早期主张暴 力 ,晚期更加注重和平长入的逻辑顺序下 ,对马克思 恩格斯的文本开始肆意歪曲 ,通过胡乱拼凑的方法 , 把本来分散在互不相干的段落中的话 ,按照作者的 意图“整合”成完全违背原意的东西 。在导言中 ,恩格斯在总结 1848 年到 1895 年这一段时间 ( 包括 巴黎公社在内) 革命斗争的经验 ,认为阶级斗争很复 杂 ,资本主义在发展 ,人口在增长 ,资产阶级的势力 在增长 ,反动军队更以三倍的速度增长 ,而无产阶级 的觉悟程度又不很高 ,在斗争中很多被骗跟随资产阶级走 。在这种形势下 ,只靠过去那种简单的“筑垒 的巷战”、“旧式的起义”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所 以 ,恩格斯认为 ,应充分利用资产阶级议会斗争 ,把 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结合起来 。因为议会斗争有三 大好处 :第一 ,它是“宣传手段”“, 既加强工人的胜利信心 ,又加强敌人的恐惧”; 第二 ,它是“能估计我们 行动的比例尺 ,使我们既可避免不合时宜的畏缩 ,又 可避免不合时宜的蛮勇”; 第三 ,它在国会中给我们 的代表提供了讲坛 ,以便向议会中的敌人和议会外 的群众讲话 。从这三大作用中 ,丝毫看不出恩格斯( p608)为自己的皇帝引申出举行政变的权利 。”2问题却在于 ,不应该像作者那样把合法斗争和暴力革命对立起来 ,好像只要强调合法斗争就意味 要放弃暴力革命 。在 60 年代时 ,他们认为在德国实 现普选权是对工人阶级的陷阱 ,而到了 70 年代 ,他 们看出了“普选权赋予我们一种卓越的行动手段”,80 年代 认 为“普 选 是 衡 量 工 人 阶 级 成 熟 的 标 尺”。 于 90 年代中期 ,恩格斯把议会看作了无产阶级手中的一件武器 ,认为开展合法斗争可以使无产阶级政 党和革命群众受到教育 ,得到锻炼 ,使革命的力量不 断增长 ,有利于在革命的关键时刻发挥更加积极的 作用 。或者可以说 ,合法斗争是事物量的积蓄 ,而暴 力革命则是事物质的飞跃 ,将二者绝对对立起来显 然是错误的 。正是恩格斯在导言中指出 “, 我们的 主要任务就是毫不停手地促使这种力量增长到超过政府统治制度所能支配的范围 ,不是要把这个日益 增强的的突击队在前哨战中被消灭掉 ,而是要把它好好地保存到决战的那一天 。”2 ( p609) 这“决战的一天”说的就是暴力革命所代表的质了的飞跃 。 恩格斯在导言中曾说过 “, 现在遵守法律是对社会民主党的变革有利的 ,为要反对社会民主党的变革 ,他们就只能运用秩序党方面的变革 ,即非破坏 法律不可的变革 。”2 ( p610) 对于出现这种情况 ,恩格 斯警告统治阶级说 “, 请不要忘记 ,德意志帝国 ,也如 一切小国家和一切现代国家一样 ,乃是契约的产物。如果有一方破坏契约 ,契约就要全部作废 ,另 一方也不再受契约义务的约束 。这点已由俾斯麦在1866 年给我们绝妙地表明了 。所以 ,如果你们破坏 帝国宪法 ,那么社会民主党也就会不再受自己承担的义务的约束 ,而能随便对付你们了 。但是它那时 究竟 会 怎 样 做 这 点 它 今 天 未 必 会 告 诉 你( p611)们 。”2导言里这些充满革命激情的话语 ,显然不能断章取义地得出恩格斯已经放弃了革命权 ,放弃了 暴力革命的思想 ,它恰恰证明了恩格斯晚年仍然强 烈地坚持着革命权 ,强烈地坚持着暴力革命的思想 。 仅仅抓住恩格斯在导言中说的“斗争方法”而断章取义地改为合法斗争 、和平过渡 ,这也是对原著的恶 意篡改 。实际上 ,恩格斯所说的“陈旧的方法”,指的 只是“旧式的起义”即“筑垒的巷战”,而决不是否定 暴力革命 。三“综观马克思 、恩格斯早期的著作 ,除 1847 年恩26 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有无产阶级通过议会取得政权的意思 。相反 , 导言中充分肯定和赞扬巴黎公社的暴力斗争 。他指 出 ,在 1870 - 1871 普法战争后 “, 结束这个时期的却是巴黎公社”,当时“在巴黎 ,除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以 外 ,任何其他的革命都已是不可能的了”。由此可 知 ,恩格斯决没有在晚年放弃暴力革命 、主张“和平 长入新社会”。该导言是 1895 年 3 月 6 日由恩格斯独立撰写 的 。3 月 8 日 , 他 又 给 理 查 费 舍 的 信 中 说 :“我 认为 ,如果你们宣扬绝对放弃暴力行为 ,是决捞不到一 点好处的 。没有人会相信这一点 ,也没有一个国家 的任何一个政党会走得这么远 ,竟然放弃拿起武器 对抗不法行为这一权利 。”3 ( p401)“凡是要把社会组 织完全加以改造的地方 ,群众自己就一定要参加进去 ,自己就一定要弄明白这为的是什么 ,他们为争取 什么而去流血牺牲 。近 50 年来的历史 ,已经教会了 我们认识这一点 。”4 ( p521) 显然 ,他在导言发表前 就发出了警告 ,果然发表以后 ,恩格斯就被说成是议 会迷 ,否定暴力革命 ,主张和平过渡 。他的预言不幸而言中 ,今天在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中 ,特别是中国 这样的担忧又重新出场了 。可见 ,作者制造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与早期的马 克思恩格斯的对立 ,断言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是主张 资本主义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者 ,这是建立在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肆意诠释基础上 ,可信度是值得质疑的 。作者在结尾处 ,说出了一个咋一看很有“见地” 的说法 “: 恩格斯在一个多世纪之前根据时代的变化 和社会的发展 ,作出在民主条件下 ,资本主义旧社会有可能和平长入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新论断 ,体 现了恩格斯不拘泥于原有结论 ,敢于打破框框 ,与时 俱进 ,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胆略与气魄”。言下之 意 ,作者赞扬与欢呼“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思想 。 早在 1896 年 10 月至 1898 年 6 月 ,伯恩斯坦以社会问题为总的标题发表的一组文章中 ,已经开始宣扬 “和平长入社会主义”5 ( p7) 在当今 ,反对暴力革命 、 主张和平过渡 ,仍旧在某些人那里很有市场 。这里 必须分清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法 、道路问题 。工人阶 级最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 ,但是要把可能与现实 、愿望与能否实现愿望区分开来 。问题 在于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需要剥夺资产阶级的生产 资料 ,用公有制取代私有制 , 需要推翻资产阶级专政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这触及资产阶级根本的政治经济利益 ,它必然进行生死搏斗 。只要一息尚存 ,就 一定会对社会主义的革命行动进行镇压 ,忘却与掩盖这样一点都是极端幼稚的 。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 出历史舞台 ,这是阶级斗争的普遍规律 。6由此 ,在而谈到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方法 ,我们在主张和平与非和平两种方式的同时 ,必 须把基点放在准备暴力革命上 ,切不要沉迷于议会 斗争而完全否定暴力革命 。这是马克思主义者与民主社会主义者在社会主义革命方式问题上的根本分 歧所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