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轮作田菁对土壤降盐效果试验的论文_第1页
大棚轮作田菁对土壤降盐效果试验的论文_第2页
大棚轮作田菁对土壤降盐效果试验的论文_第3页
大棚轮作田菁对土壤降盐效果试验的论文_第4页
大棚轮作田菁对土壤降盐效果试验的论文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大棚轮作田菁对土壤降盐效果试验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摘要大棚轮作田菁对土壤降盐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大棚主栽作物草莓收获后,利用空闲季节种植田菁,并将成株后的田菁收割移至田外,可大大降低大棚内土壤的含盐量,使土壤含盐量最高下降%,从而有效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逐年加重的状况,确保主栽作物持续优质高产。 关键词大棚土壤;轮作;田菁;降盐;效果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3-0258-01 随着大棚设施农业的大力发展,种植产量、产值和经济效益成倍提高,增产增收显著1。然而,大棚设施生产处于特殊的环境,土壤连续利用时间长,化肥用量增加,总量过剩,自然降雨淋洗减少,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盐分积累,导致土壤理化性状的逆变,影响了大棚内作物的正常生长,产量降低,品质变差,严重威胁着大棚生产的效益和持续生产2-6。田菁是一年生灌木状的草本植物,耐盐性强,植株对盐分有较强的吸收功能。为有效减轻大棚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和危害,开展了大棚“草莓田菁”轮种,用生物方式降低土壤含盐量的试验与研究。即在大棚主栽作物草莓收获结束后,及时播种田菁,在草莓苗栽植前收获田菁,并把田菁植株移至大棚外,带走所吸收的盐分,达到降盐的目的。 1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田菁种子。大棚主栽作物为红颊草莓品种,小青菜矮抗青。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慈溪市农业科技创新园大棚草莓地,已种植草莓2年,试验地肥力均匀,试验前土壤含盐量。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播种田菁(a),栽种2茬小青菜矮抗青(b);以休闲地为空白对照(ck)。收获结束后将草莓苗移栽至大棚。5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 m2。 试验实施 在大棚主栽作物草莓5月收获后可实施试验,田菁于5月20日播种,每小区播种量50 g,小青菜第1茬5月20日、第2茬7月20日播种,每茬每小区播种量 g。施肥总量(基肥+追肥)每小区兔粪2 t、复合肥10 kg、尿素10 kg,休闲地(ck)不施肥。其他管理条件按田菁、小青菜各自栽培技术要求进行。各处理草莓苗统一于9月23日移栽。 测定内容与方法 在田菁、小青菜播种前及收获结束后分别测定土壤含盐量,记载大棚草莓生长发育性状,结果期测量植株高度,栽后1个月考查草莓苗成活率,草莓采收期分批记录各处理小区收获产量。 2结果与分析 土壤含盐量变化情况 播种前测定各处理土壤含盐量为% (表1),在田菁、小青菜收获后测定土壤含盐量,不同处理的土壤含盐量表现不同,处理a土壤含盐量为%,比试验前下降%,处理b土壤含盐量为%,比试验前下降%,而ck土壤含盐量为%,比试验前下降%。从中看出处理a降盐效果最好,比ck含盐量下降%。 对大棚草莓生长发育性状的影响 生育期。处理a开花、结果、始收期均早于处理b、ck,其中处理a于12月5日开花,12月9日结果,1月9日始收,为各处理之间最早,分别比最迟的ck早6、7、8 d(表2)。 经济性状及产量。处理a的株高、成株率、单果重、单株产量、小区产量等均最高,处理b次之,ck最低。种植田菁后,盐分含量下降,植株生长健壮、高度增加,栽后死苗少,成活率提高,单果重、单株产量增加。处理a结果期的植株高度为 cm,植株成活率为%,比ck分别高 cm和个百分点。处理a单果重 g,与ck 的 g相比,重 g。处理a单株鲜果产量为296 g,与ck的247 g相比,增加49 g。小区平均产量处理a为 kg,比ck 的 kg,增加 kg,差异显著(表3)。 3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土壤在主栽作物草莓收获后,通过种植田菁,并利用田菁植株对盐分的吸收功能,把盐分带出大棚外,对降低大棚土壤含盐量具有明显的效果,对于综合治理大棚土壤次生盐渍化有较好的效果,使土壤含盐量最高下降%。同时,可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单果重增加 g,单株产量增加49 g。 编辑4参考文献 1 巩惠芳,杜正顺,张四普,等.大棚草莓品种引种对比试验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12):63-64,69. 2 姜伟,王建国,靳玉荣,等.设施土壤盐分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分析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0(2):200-205. 3 高伟,朱静华,高宝岩,等.天津市设施蔬菜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及地下水养分特征j.华北农学报,2010(2):206-211. 4 李富山,陈振东.广西塑料大棚基质栽培次生盐渍化的发生与对策探讨j.农技服务,2010(6):746-747,818. 5 曲善功,潘恩敬,李占河,等.大棚土壤盐渍化综合防治研究j. 本文从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