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更新造林初步设计县( 市 、 区 ):中山市镇(乡、街)、村:五桂山龙石村石鼓朕家山更新造林面积:246.2(亩)设计单位(资质):责 任 人:中山市五桂山林业站二一七年四月 项目名称:中山市五桂山龙石村石鼓郑家山林分改造林木造林作业设计 建设单位:中山市五桂山林业站 编制单位: 法定代表人: 资格证书: 项目负责人:审核人: 审定人: 参加编制人员: 目 录第1章 项目实施条件11.1 地理位置11.2 地形地貌11.3 气候条件11.4 土壤状况21.5 植被概况2第2章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32.1 设计依据32.2 设计原则3第3章 造林地布局53.1 造林地选择原则53.2 造林地布局53.3 造林地现状5第4章 造林类型设计74.1 类型设计74.2 造林方式74.3 树种选择与搭配方式75.1 林地清理95.2 挖穴95.3 施基肥、回土10第6章 工程量与物资需求量136.1 工程量136.2 物资需要量13第7章 投资概算167.1 编制依据与说明167.2投资概算16第8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28.1项目建设期限228.2建设进度安排22第9章 工期要求及验收标准239.1 工期要求239.2 验收标准23第10章2710.1 实行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2710.2 实行工程监理2710.3 落实建设资金2710.4 安全施工,环保操作27附件附件1 部分调查现场照片附件2 县(市、区)生态公益林管理职能部门审核意见表附件3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更新造林检查验收情况汇总表附表附表1 五桂山镇龙石村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区域小班因子附表2:生态公益林更新造林设计汇总表附表3:生态公益林更新造林小班调查设计表附图附图1 中山市五桂山龙石村石鼓朕家山林分改造造林作业设计造林作业设计区位分析图附图2 中山市五桂山龙石村石鼓朕家山林分改造造林作业设计造林范围卫星影像图附图3 中山市五桂山龙石村石鼓朕家山林分改造造林作业设计造林作业设计图附图4 挖穴种植示意图附图5 扩穴施肥示意图附图 6 效果图第1章 项目实施条件1.1 地理位置中山市五桂山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5,北纬2242,位于中山市南部,毗邻港澳和珠海经济特区,北面与中心城区接界,南面与南部中心镇五桂山对接,西邻板芙,东面是翠亨新区,是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中山市生态保护区,全镇版图总面积113平方公里。1.2 地形地貌 五桂山区地形平面轮廓似一个紧握而向上举的拳头,南北狭长,东西短窄。地形配置分北部平原区、 中部山地区和南部平原区。平原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68%,山地占25%,河流占7%。市境三面环水,境内主要水道从西北流向东南,5000多条河涌和人工排灌渠道纵横交织,互相连通,以冲口门为顶点呈放射状的扇形分布。中山地形是在华南准地台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气候变化和风雨侵蚀,形成了如今以冲积平原为主,低山丘陵台地错落其间的水乡地形地貌。1.3 气候条件五桂山镇地处低纬度,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能量丰富,终年气温较高;濒临南海,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成为降雨的主要来源。因而形成了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干湿明显,灾害较多(尤指台风)的气候特征。1.4 土壤状况五桂山镇40多平方公里山地绝大部分是赤红壤。该土壤成土母质以花岗岩为主,也有砂页岩。由于地形部位及植被等成土条件各不相同,土层厚薄、熟化程度各有差异。土壤偏酸性且有机质含量较低,以壤土及砂壤土为主,可分为耕型花岗岩赤红壤、斑晶花岗岩赤红壤和砂页岩赤红壤等三种类型,其中以斑晶花岗岩赤红壤的面积最大。1.5 植被概况中山市植被代表类型为热带季雨林型的常绿季雨林,植物主要种类有610多种,隶属于105科358属,森林覆盖率达19.1%。第2章 设计依据与设计原则2.1 设计依据2.1.1 广东省林业厅关于印发四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技术要点的通知(粤林函2016130号);2.1.2 广东省林业厅关于进一步规范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更新改造工作的通知(粤林201343号);2.1.3 中共中山市委、中山市人民政府关于高水平推进新一轮绿化中山大行动的实施意见(中山发20134号);2.1.4 中山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预下达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任务的通知;2.1.5 GB/T 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2.1.6 GB/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2.1.7 DB44/245-2005 广东省主要阔叶树种苗木质量分级;2.1.8 GB/T 18337.1-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导则; 2.1.9 GB/T 18337.2-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2.1.10 GB/T 18337.3-2001 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2.1.11 GB/T 15781-2009 森林抚育规程;2.1.12 LY/T 1607-2003 造林作业设计规程;2.1.13 LY/T 1690-2007 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2.2 设计原则2.2.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根据立地条件和规划造林预期的主要功能,选择最适宜的树种,如山坡顶部,宜选择耐瘠薄、耐旱的树种,不能一味追求景观效果而忽略其立地要求,树种选择上,以南亚热带、丘陵乡土阔叶树种为主,这些树种长期在该地带生长,适应性强,应作首选。2.2.2 生态优先、兼顾景观的原则 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保护现有植被,在确保生态效益良好的基础上,选择多树种合理配置,提高森林的生物品种和景观多样性,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林带,重点表现森林生态和森林景观的和谐统一。2.2.3 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 根据造林区域不同的林分类型和景观要求确定造林类型划分,一般以地块中下部区域景观视点良好的地块以景观类型为主,讲究四季时节、花色、叶色丰富变化;以地块中上部和山顶区域以生态类型为主,强调生态效益、水源涵养、防风固沙等功能。2.2.4 可操作性的原则 造林作业设计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造林技术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规范,各工序的施工技术要求符合实际可操作性,确保项目能顺利实施完成。2.2.5 种抚结合的原则 既要重视植苗过程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也要把幼林抚育作为一项重要工序,作业设计应包含三年的抚育。5第3章 造林地布局3.1 造林地选择原则3.1.1 坚持突出重点、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营造林地点优先安排在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林区,并尽可能做到自然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连片,利于施工和建设管理。3.1.2 先易后难的原则通过对符合以上条件的林地进行调查,根据可操作性的原则,对于立地条件适中、涉及技术合理、在投资范围内的地段,优先列入造林的范围。3.2 造林地布局 根据上述原则,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中山市五桂山龙石村石鼓郑家山林分改造林木造林建设工程地点。经与业主协商研究,确定具体造林区域为五桂山镇龙石村的01200200010210小班,建设总面积为246.2亩。造林区域小班因子详见附表1。3.3 造林地现状本次伐区位于中山市五桂山龙石村石鼓林班21小班,地貌为中丘,起伏不大,林地坡度较陡,立地条件一般。本次造林更新总面积为16.4154h,林地权属为集体,地类为乔木林,林种为水土保持林,采伐主要树种为桉树、速生相思。本次伐区小班内早期已种植部分乐昌含笑等阔叶树种,在采伐时应保留这些树种。通过调查,结果显示项目所在林地原为阔叶混交林,林种特种用途林,优势树种为桉树、速生相思,经采伐桉树和速生相思树种后,余下早期已种植部分乐昌含笑等阔叶树种,郁闭度较低,平均0.5-0.6,林分结构不合理,林下植被多为杂草藤蔓,虽基本被绿化植物覆盖,但整体林分质量较差,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都比较欠缺。造林地主要分布于山体全、下坡位,中丘、低丘地形,坡度30度以下。土壤中厚,为赤红壤,立地条件一般,适宜植被生长。部分调查现场照片详见附件1。第4章 造林类型设计4.1 类型设计根据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林地现状、生态景观林带建设要求以及造林技术规范,确定本次造林目标类型为生态景观型。通过种植以地带性常绿阔叶树为主的、兼顾观花、观叶、看型的树种,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景观林带,有效提高森林生态效益和景观价值。4.2 造林方式本次造林是将原计划采伐树种采伐后的林地,采用迹地更新的方式,重新种植乡土阔叶树种。4.3 树种选择与搭配方式4.3.1 树种选择 根据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生态功能优先且兼顾景观效果的原则选择树种,树种选择包括生态树种和景观树种。4.3.1.1 树种 土沉香、木荷、红锥、降香黄檀、山杜英、红花楹、千年桐。4.3.2 苗木质量要求苗木规格及苗木的质量要求:为确保造林苗木有更高的成活率,本次生态景观林苗木采用根系完整、苗木健壮、顶芽无缺损、无病虫害、取用营养袋(袋子直径8厘米以上,高12厘米)苗,1-2年生,苗高60厘米以上,地径1-2厘米的营养袋(袋子直径8厘米以上,高12厘米)和胸径10-15厘米的带泥头大苗。要求:种植前三个月苗木不能施肥:不用生长纤细、无土球、杆干断裂和有病虫害的苗木:裸根苗绝对不容许上山:所有苗木必须严格执行“三证一签”制度,即苗木应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产地检疫许可证书、质量检查合格证和种苗标签,禁止使用无证、来源不清、带病虫害的不合格苗上山造林。造林设计详见附表2和附表3。第5章 造林技术措施5.1 林地清理 操作方法:桉树等伐木枝条清理出林地,对桉树进行伐桩、萌芽等处理,然后环山水平割带3m宽、保留植被带3m宽(水平距)。清割带(又称种植带)内种植两行树,株距3.0m,行距3.0m。每亩割带清杂面积333。割带清杂要求杂草头不高于5cm。 注意:清杂过程中,注意保护原生的乐昌含笑,不能随意砍伐。 桉树伐桩及萌芽的处理措施:清除地径5cm以下桉树,要求连头清挖,将桉树枝条环山水平带状堆放,堆放于保留带;砍伐后桉树的树头要进行药物处理确保桉树不再萌芽,药物采用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稀释至10%浓度(每升兑水约3升),每桩均匀涂抹50ml药液,然后在树桩上撒适量生石灰粉,以使伐桩及土壤中根系全部死亡。使用该药时,严禁将剩余药液倒入水体,应安排专人实施和跟踪管理。5.2 挖穴 挖穴密度:种植带内按株行距2.03.0m(营养袋苗)和4.05.0m(大苗)打穴;穴的规格:挖穴规格分别为505040cm和808070cm。5.3 施基肥、回土施基肥:基肥穴规格为808070cm每穴施放含磷14%磷肥400克和含氮、磷、钾各15%的优质复合肥200克,穴规格为505040cm每穴施放含磷14%磷肥300克和含氮、磷、钾各15%的优质复合肥100克,要求用“器具”(如碗、杯)统一施肥,以保证足量且均匀施肥,基肥施放后经质检合格后2天内回土完毕。回土:先铲去穴周围的草头及杂物,再回周围的表土或细土,边回土边与穴内肥料充分拌混,回填大块泥土要打碎并清理出杂物,直到回满土后做成反倾斜状面(1)待种植。5.4 种植5.4.1 树种配置 按比例分配苗量。5.4.2 混交方式 采用带状混交方式。5.4.3 栽植5.4.3.1 定界线及定树种 确定景观树种的种植带,以确保景观树种不会漏种重种,以达到景观全面改造提升效果(生态绿色基调,景观彩带漂逸)。5.4.3.2 栽植 栽植季节应充分掌握早春经12场透雨后的阴天或小雨天有利时机进行。栽植时先在植穴中央挖一栽植孔,小心拆除营养袋且不能散落营养土,把带营养土的苗木放至栽植孔中,扶正苗木,适当深栽,然后回填土至平穴,把穴土小心压实,并盖回一层松土,以减少水分蒸发。栽植后二周内全面检查成活情况,发现有死株及时进行补植,以确保种植验收时苗木的成活率达95%,否则作推迟验收(如发现丢掉袋泥裸根苗种植或有意丢苗埋苗的行为,不予验收并按苗价三倍赔偿)。栽植时要保护幼苗枝芽不被折断。5.5 抚育管护幼树抚育管护三年,期间进行抚育施肥5次(1-2-2),即造林当年910月1次,或种植后2个月进行,于10月底前完成;第二年45月及89月各1次;第三年45月及89月各1次。抚育的工作主要是除草、松土、培土、追肥、补苗。5.5.1 除草 种植带全带割通带,幼树周围1进行铲草;5.5.2 松土、培土 幼树1范围松土5-10厘米深,内浅外深,并把草头清理出树头,回填表土到树头;同时注意砍除周边影响苗木生长的灌丛或桉树、相思枝条,小班范围内含防火林带工程的也要对防火林带内的荷木按标准进行抚育。5.5.3 追肥 小苗每株每次追施复合肥100克,大苗每株每次追施复合肥200克。肥料在离植株30-50cm外的上方挖一小穴施放(第一次施肥于左上方,第二次于正上方,第三次右上方,第四次于正上方),施放后全面覆土并作标记以备检查。5.5.4 补苗 对死株穴进行复垦、施肥(量同上)、补回原种植树种(规格为原种时的规格)。5.5.5 检查 抚育施肥每次完成后即组织检查验收。5.5.6 管护 在工程建设期间,施工单位要进行巡查管护,发现有破坏幼树行为、病虫害情况、幼树异常死亡等及时报建设单位。 注意:要保护好幼树,不能折断枝芽。第6章 工程量与物资需求量6.1 工程量 本项目造林总面积为246.2亩,包括2个作业小班。具体工程量详见表6-1。表6-1 造林工程量统计表地点作业小班号造林类型造林面积(亩)工程量林地清理(m2)挖穴整地(穴)回穴土施基肥(穴)栽植(株)抚育(株*次)龙石村1植苗造林236.1 78739 25027 25027 25027 125133 龙石村2植苗造林10.1 3368 333 333 333 1667 合计246.225360 25360 25360 25360 126800 6.2 物资需要量本项目造林共需苗木26628株。其中,土沉香苗木需8876株、木荷苗木需8701株、红锥需苗木8701株、千年桐需苗木117株、山杜英需苗木117株、红花楹需苗木58株、降香黄檀需苗木58株。共需要肥料13418.9kg,其中,磷肥8023.4kg,复合肥5395.5kg,实际采购时应考虑增加5%10%的肥料损耗。其他物资需要量具体详见表6-2、6-3。58表6-2 营造林工程材料需要量统计表作业小班号类型造林面积(亩)材料需要量备注小计苗木(株)小计肥料(kg)其他苗高60cm、地径1-2cm胸径10-15cm基肥(1次)追肥(5次)土沉香木荷红锥千年桐山杜英降香黄檀红花楹复合肥磷肥复合肥篙竹1植苗造林236.125027 8453 8287 8287 12513.3 2502.7 7508.0 2502.7 2植苗造林10.1222 111 111 56 56 266.6 66.7 133.3 66.7 1000 小计246.225360 8453 8287 8287 111 111 56 56 12779.9 2569.3 7641.3 2569.3 1000 损耗量1268 423 414 414 6 6 3 3 639.0 128.5 382.1 128.5 苗木/肥料需要量含5%的损耗合计26628 8876 8701 8701 117 117 58 58 13418.9 2697.8 8023.4 2697.8 1000 注:作业小班号1:施基肥:复合肥0.1kg/穴,磷肥0.3kg/穴;追肥:共5次,每次磷肥0.1kg/穴;作业小班号2:施基肥:复合肥0.4kg/穴,磷肥0.2kg/穴;追肥:共5次,每次磷肥0.2kg/穴表6-3 其他材料需求量作业小班号造林类别造林面积(亩)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L)水(L)1植苗造林236.1163.2 489.7 2植苗造林10.110.6 31.7 合计246.2173.8 521.3 第7章 投资概算7.1 编制依据与说明7.1.1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 7.1.2 防护林造林工程投资估算指标(试行)(林计发2008232号);7.1.3 珠江三角洲地区营造林建设工程造价编制规范;7.1.4 广东省园林绿化工程综合定额(2010);7.1.5 参考广州市营造林工程造价综合定额(2013年);7.1.6 建设单位管理费按建设单位管理费总额控制数费率表(财建2002394号)取费;7.1.7 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发改价格2007670号);7.1.8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7.1.9 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计价格20021980号);7.1.10 中山市人工费按103元/工日计取,税率为11;7.1.11 市场调查周边各大苗场苗木报价及肥料供应商报价等情况。7.2投资概算根据项目实际要求,五桂山镇龙石村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总投资为68.15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61.83万元,其他费用为6.32万元。概算过程及结果具体详见表7-1、7-2、7-3、7-4、7-5。7-1 技术经济指标工序技术要求人工材料施工管理费占人工费比例(%)备注标准工程量用工定额标准难度系数实际用工定额苗木肥料其他材料费品种单价(元/株)品种单价(元/kg)品种单价(元/L)林地清理按清3m留3m的方式清理种植带。砍除种植带内非目的性杂灌,堆放于建设单位指定地点。保留竹子、地径3cm以上的簕仔树、设计栽植树种及其他乡土阔叶树种。工日/1000.35 0.80.3 土沉香4.5复合肥3.5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101苗木规格:苗龄2年生以上,无病虫害,顶芽无缺损,健壮,主干通直,株形整齐,胸径1015cm,高3m以上的袋苗。营养袋直径不小于30cm,上袋时间不少于一年。以8小时为1工日,工价按103元/工日计。苗木、篙竹及肥料费用含二次人力运输挖穴整地在种植带内打穴两行,株行距为23m,若种植现场杂树较多或原有落羽杉,可适当调整株行距。植穴规格为505040cm,呈品字型排列。工日/100穴3.2 0.82.6 木荷4P肥1.3水2在种植带内打穴两行,株行距为45m,若种植现场杂树较多或原有落羽杉,可适当调整株行距。植穴规格为808070cm,呈品字型排列。5.6 0.84.5 红锥2.8篙竹1回穴土施基肥先回表土,再回填心土,回土时要把泥土打碎,清除石块与树根。当回土至穴的一半时施放基肥,并与穴土充分混匀,然后继续回表土,回至穴满,堆成馒头状,每穴施放复合肥0.2kg。工日/100穴1.5 0.81.2 千年桐267先回表土,再回填心土,回土时要把泥土打碎,清除石块与树根。当回土至穴的一半时施放基肥,并与穴土充分混匀,然后继续回表土,回至穴满,堆成馒头状,每穴施放复合肥0.2kg。2.5 0.82.0 降香黄檀190栽植栽植时先在植穴中央挖一比土球稍大的栽植孔,小心剥除营养袋,把带土的苗木放至栽植孔中,扶正苗木,适当深栽,一般比原苗深栽23cm,同时回土后要压实,然后培蔸,培成小土堆形,堆高1015cm。栽完后修1m1m的反倾斜小平台。然后苗木用三根竹子支撑。工日/100株2.5 0.82.0 红花楹4993.5 0.82.8 山杜英540抚育除草、松土、培土、追肥、补植等措施,每穴追施复合肥0.10,浅埋于根系周围土中,同时注意砍除周边影响苗木生长的植物。工日/100株*次1.0 0.80.8 表7-2 工程量及用工量作业小班号造林类型造林面积(亩)工程量小计(工日)用工量林地清理(m2)挖穴整地(穴)回穴土施基肥(穴)栽植(株)抚育(株*次)林地清理挖穴整地回穴土施基肥栽植抚育1植苗造林236.178739 25027 25027 25027 1251332663 220 641 300 501 1001 2植苗造林10.13368 333 333 333 1666.554 9 15 7 9 13 合计246.282108 25360 25360 25360 126800 2717 230 656 307 510 1014 注:用工量=实际用工定额*工程量/100表7-3 直接投资表地点作业小班号造林类别造林面积(亩)总用工日量(工日)直接投资费合计其 中小计人 工 费(元)材 料 费(元)施工管理费林地清理挖穴整地回穴土施基肥栽植抚育小计苗木小计肥料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水篙竹土沉香木荷红锥千年桐降香黄檀红花楹山杜英磷肥复合肥龙石村1 植苗造林236.1 2663 400352 274296 22708 65990 30933 51555 103110 94671 35504 34804 24363 28643 10248 18395 1632 979 2743 龙石村2 植苗造林10.1 54 120171 5530 971 1538 687 961 1373 113914 31147 22164 29105 31497 672 182 490 106 63 1000 55 合计246.2 2717 520524 279826 23680 67528 31619 52516 104483 208584 35504 34804 24363 31147 22164 29105 31497 29315 10430 18885 1738 1043 1000 2798 注:人工费=103元*用工量;施工管理费=人工费*1%。表7-4 总投资概算表序号费用名称估 算 价 值(万元)备注工程费用其他费用合计1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61.83 1.1工程费用61.83 2第二部分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4.65 2.1建设单位管理费0.79 财建2002394号2.2工程监理费1.84 发改价格2007670号2.3工程设计费1.86 计价格200210号2.4预算编制费0.17 2.5招标代理服务费0.93 计价格20021980号3基本预备费1.66 3.1基本预备费(2.5%)1.66 工程总投资68.15 表7-5 单位工程费用汇总表序号费 用 名 称计 算 基 础费率金 额(万元)1分部分项合计1.1+1.2+1.352.43 1.1人工费27.98 1.2材料费1.2.1+1.2.2+1.2.324.17 1.2.1苗木费20.86 1.2.2肥料费2.93 1.2.3其他材料费0.38 1.3施工管理费1.1*费率10.28 2承建单位利润1.1*费率11.53.22 3措施项目费4规费0.06 4.1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1+2+3)*费率0.10.06 5不含税金造价1+2+3+455.70 6税金5*费率116.13 7含税金造价5+661.83 第8章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8.1项目建设期限本项目计划到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建设周期为三年。8.2建设进度安排8.2.1前期工作内容方案设计、审批、投资预算和招投标。8.2.2施工内容造林地林地清理、更新造林等由施工单位负责。8.2.3抚育管理内容补植、追肥。项目实施进度详见表8-1。表8-1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阶段工作内容进度安排建设期限前期工作阶段设计和审批2017年3月-4月2个月招投标2017年5月1个月备耕阶段备耕2017年6月-2018年2月9个月施工阶段施工(造林)2018年3月-2018年6月4个月抚育管理阶段抚育追肥2018年9月-2019年12月16个月第9章 工期要求及验收标准9.1 工期要求9.1.1 整地中标人在合同签订后组织施工队(不包食宿,施工队施工期间产生的所有费用由中标人自行负责)进场,于监理单位发出开工令后完成整地、备耕任务。9.1.2 种植于2018年6月30日前完成种植任务。种植完毕后,苗木缓冲期30天。经过苗木缓冲期后,方可对苗木的存活率进行验收。9.1.3 抚育施肥幼树抚育管护三年,期间进行抚育施肥5次(1-2-2),即造林当年910月1次,或种植后2个月进行,于10月底前完成;第二年45月及89月各1次;第三年45月及89月各1次。9.1.4 竣工验收验收时间:2019年12月31日前。因承包单位责任导致延长工期的,延长工期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由施工单位支付。9.2 验收标准9.2.1 整地挖穴(1)挖穴密度:平均每亩穴数达设计的100%。(2)施工范围:按图施工,施工面积要达设计面积的100%,低于100%则要扣除施工面积。若块状杂树林未进行施工则要扣除其施工面积。(3)按时施工:若未按设计的时间完成各工序施工,则扣留违约金或开除施工资格。特殊原因并经监理方、建设方同意后可顺延(以书面材料为依据)。9.2.2 施基肥(1)回土时施放复合肥:总量施放,按设计要求把该标段(或小班)的复合肥全部施到种植穴,施放复合肥的穴要在二天内回土完成,否则复合肥肥效损失。要求用碗或杯按量均匀施放。全面检查合格后才准回土。(2)验收标准:种植穴的施肥合格率为100%;肥料袋现场检收率100%。9.2.3 种植(1)树种配置合理:按设计要求配置树种栽植。(2)栽植合格率:所有苗木拆除营养袋栽植、栽植合格率达100%。(3)成活率:栽后两周内及时检查,发现死苗或漏栽穴及时补栽苗木,确保成活率达100%。(4)多余的苗木要摆放成畦、周边培土、淋足水,作抚育时补苗用。(5)按时完成。(6)种植完毕后,要做好苗木检查管理工作,以保证存活率。9.2.4 验收指标抚育及竣工验收指标详见表9-1 表9-1 验收指标(1) 内容次序抚育株施肥株林带施肥率幼树成活率幼树平均高(cm)第一次100%100%100%95%60第二次100%100%100%90%80第三次100%100%100%90%80第四次100%100%100%85%100竣工验收85%100表9-1 验收指标(2) 内容次序抚育株施肥株林带施肥率幼树成活率大树平均高(cm)第一次100%100%100%95%300第二次100%100%100%90%320第三次100%100%100%90%320第四次100%100%100%85%340竣工验收85%340备注:验收要达到验收指标为验收合格。验收不合格,应限期整改,整改后仍未能通过验收的。有下列情形之一,不予验收:(1)造林成活率达不到标准的;(2)营养袋苗没有拆袋的;(3)用裸根苗种植的;(4)抚育施肥时肥料露天或没按规程指定的地点施放的;(5)不按图纸规划的范围施工的。发生上述情形之一的,施工单位应限期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条件。第10章 保障措施10.1 实行建设工程公开招投标为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投资的合理投放,根据国家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本项目应实行公开的招投标,吸引具有相应营造林工程资质的单位,在公平、公正、公正的原则下进行投标,以选择业绩优异、技术力量强、信誉好的施工单位承包林相改造建设工程。中标单位要根据设计要求认真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做好员工施工前的岗前培训,理解设计的技术要求和关键技术。尤其施工员要全面理解和掌握设计内容,认真做好植穴的布置,确保栽植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按施工工序分别指导和检查施工质量,以确保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10.2 实行工程监理造林工程面广,为保证建设质量应实行工程监理,聘请具备相应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工程全过程进行质量的监督管理,以杜绝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事情的发生,确保工程建设质量。10.3 落实建设资金本项目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公益性民生工程,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主管单位要根据工程建设实施情况,统筹安排建设资金。10.4 安全施工,环保操作10.4.1 安全施工 营造林工程属野外作业工程,要做好安全施工,注意抓好以下工作:(1)森林防火工作:林分改造工程是在现有林内进行作业,要教育施工人员提高森林防火意识,禁止在林内用火,杜绝人为森林火灾的发生。(2)防止工伤事故发生:林分疏伐时要注意控制倒树方向,防止压伤事故发生;山林地石头较多,要注意滑倒或滚石伤人、工具自伤。(3)预防蛇、虫、蜂害伤人。10.4.2 环保操作造林绿化本是一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工程,但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不当也会影响环境,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1)挖穴时对挖出的土壤要放置穴的两旁,不要贪方便堆向下方,这样既可以方便回穴土,同时可防止水土流失。(2)施基肥或追肥均要采用埋施方法,这样既可保证肥料的有效使用,更可防止被雨水溶解污染水源。(3)在清理林地时,要注意保护原生乡土树木物种资源,不能随便砍掉。附件1 部分调查现场照片附件2 县(市、区)生态公益林管理职能部门审核意见表县(市、区)生态公益林管理职能部门审核意见经现场调查并查阅有关资料,审核情况如下:1、该更新造林地块为:国家级公益林、省级生态公益林;2、野外实地调查情况:属实、基本属实;3、更新造林方式:可行、基本可行;4、所选择的主要造林树种为:当地自然林中常见的建群树种、其它;5、造林密度:合理、基本合理;6、抚育技术设计:合理、基本合理;7、其它意见: 。综上情况,同意本设计方案,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审批。 生态公益林管理职能部门(盖章) 审核人(签名): 年 月 日地级以上市生态公益林管理职能部门审核意见经审核:1、编制本设计的单位和人员符合资质要求;2、设计内容完整,表述规范;3、所采用的造林、抚育技术措施科学合理,预期造林成效有望实现;4、其它意见: 。综上情况,同意本设计方案,请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生态公益林管理职能部门(盖章) 审核人(签名): 年 月 日附件3 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更新造林检查验收情况汇总表广东省生态公益林更新造林检查验收情况汇总表填报单位: 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盖章)更新造林时间:年月至月编号镇、村小地名更新造林情况更新造林成效(实绩)备注面积(亩)更新方式密度(株/亩)株行距(米)主要树种及配比合格保存面积(亩)平均树高(厘米)合 计注:1、同一更新造林地块应造林当年底、次年底、第三年底,连续三年开展更新造林成效(实绩)检查验收;2、不同年度更新造林的,应分别填写本表。 检查验收人(林业助理工程师以上职称和专业技术人员各1人)签名:检查验收时间:年月附表1 五桂山镇龙石村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工程区域小班因子表作业小班号地籍号乡镇村地类林地权属地形坡位坡向坡度海拔小细班面积(亩)林种事权保护优势树种起源造林面积(亩)144200101200200010210五桂山龙石村乔木林集体丘陵全坡西南坡陡0706.5水土保持琳省级二级桉树、速生相思植苗246.2合计706.5246.2附表2:生态公益林更新造林设计汇总表生态公益林更新造林设计汇总表单位:亩、株/亩、米编号镇、村更新造林面积造林密度株行距主要造林树种种植时间抚育设计合 计246.2作业小班1五桂山镇龙石村236.11062.0*3.0土沉香、木荷、红锥2018年6月30 日前3年5次作业小班2五桂山镇龙石村10.1334.0*5.0降香黄檀、山杜英、红花楹、千年桐2018年6月30 日前3年5次注:本表依据生态公益林更新造林小班调查设计表(下表)汇总统计。附表3:生态公益林更新造林小班调查设计表态公益林更新造林小班调查设计表小班基本情况小地名龙石村林地权属集体作业面积236.1亩涉及的地籍小班号44200101200200010210事权保护等级国家一级、国家二级、国家三级,省级一级、省级二级、省级三级更新造林地块概况实地调查立 地条 件地形地势平均海拔: m,坡向: 南坡 ,坡度: 30 ,坡位: 全坡 。土层厚度 80 cmA层厚 20 cm含砂量 50 %质地重壤质、壤质、轻壤质、沙壤质、沙质、砾质、其它。母岩花岗岩、玄武岩、砂页岩、板岩、红色或紫色砂岩、石灰岩、其它。采 伐 前森林生态状 况地类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火烧迹地、其它 。林分起源天然、人工、飞播龄组(优势种)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乔木平均树高13.3 m平均胸径 14.9cm郁闭度0.5树种组成桉树、马占相思密 度 88 株/亩生态功能等级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主要森林病虫害: 无 ;危害状况:重、中、轻。灌木主要灌木名称冬青平均高度 2.7 m盖 度 25 %草本植物主要草本植物名称狗尾草、芒萁、薇甘菊平均高度 0.3 m盖 度 30 %采伐后保留木状 况乔木树种组成乐昌含笑密 度 20 株/亩郁闭度0.3灌木名称冬青盖 度20 %更新方式人工更新、人工辅助天然更新、天然更新期 限2019 年 12 月前完成更新造林工作。更新造林技术设计林地清理禁止炼山。水平带(带宽1.5m)、垂直带(带宽1.5m)、块状(2m2)。伐桩处理促萌、除萌、挖除、不处理、其它 。整地打穴禁止全垦。穴垦、带垦植穴规格 505040 cm造林密度 106 株/亩;株 行 距2.0 3.0 m基 肥品名: 含磷14%P肥和含氮、磷、钾各15%的复合肥 ;施用量: 0.1+0.3kg/穴,计 10.6+31.8 kg/亩。造林树种选 择名 称树种其它苗高cm60以上选取3种生态树种:土沉香、红锥、木荷胸径cm地径cm1-2苗木设计国家标准的级苗。营养袋苗(植前除袋)、裸根苗(植前浆根)。混交方式随机、株(行)间、R带状(5行或5列)、块状(1亩)。抚育技术设计当 年次数:1、2内容:除草;培土;补苗;追肥:品名 复合肥 ,施用量 0.1 kg/穴,计 10.6 kg/亩;其它 。次 年次数:1、2内容:除草;培土;补苗;追肥:品名 复合肥 ,施用量 0.1 kg/穴,计10.6 kg/亩;其它 。第 三 年次数:1、2内容:除草;培土;补苗;追肥:品名 复合肥 ,施用量 0.1kg/穴,计 10.6 kg/亩;其它 。预期造林成效当 年 底成活率 95 %;长势:幼树平均高60 cm,大树平均高300cm。次年夏秋保存率 85 %;长势:幼树平均高80 cm,大树平均高320cm。第三年夏保存率 80 %;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