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与喂养新稿PPT课件_第1页
小儿营养与喂养新稿PPT课件_第2页
小儿营养与喂养新稿PPT课件_第3页
小儿营养与喂养新稿PPT课件_第4页
小儿营养与喂养新稿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营养与喂养 1 健康小儿的营养与喂养 充足而合理的营养一方面是保证小儿体格和精神健康发育的物质基础 同时能增加机体抵抗力 预防疾病 小儿生长发育迅速 代谢旺盛 所需热量和各种营养以单位体重计比成人多 但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 功能较成人弱 因此应根据其生理特点给予合理的饮食 合理的喂养 2 我国小儿的营养现状 我国一般每10年进行一次全国营养普查近几次普查存在的问题 1 个体营养状况差别大2 蔬菜摄入所占比例下降3 动物性食物摄入过高4 维生素A 维生素B2和钙摄入量普遍不足 结果 能量过剩 肥胖 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 儿童生长迟缓 缺铁性贫血 佝偻病仍常见 3 提纲 一母乳喂养二辅食添加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三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四小儿营养与膳食五小儿喂养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4 一 母乳喂养 5 0 6个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纯母乳喂养产后尽早开奶 初乳营养最好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 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6 母乳喂养的优点 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 能增强抵抗力宏量营养素比例适宜 适合消化吸收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有利于脑发育含免疫因子 可预防过敏性疾病钙 磷比例适合 可预防佝偻病含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 有利于生长发育 7 初乳 产后4 5天内的乳汁色黄粘稠 脂肪少 免疫球蛋白多富含牛磺酸 免疫因子 如 初乳小球 含维生素 微量元素锌多 8 过渡乳 晚乳 过渡乳 产后5 14天脂肪高 蛋白及矿物质减少成熟乳 14天 9月量700 1000ml d晚乳 10个月以后量及营养成分减少 9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乳母树立信心 保持良好心情保持乳头的清洁按需哺乳 母婴同室不轻易添加乳制品母哺乳期间慎用药物断奶前先加辅食 避免在夏季或生病时断奶 10 母乳和牛乳优缺点比较 11 二辅食添加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12 6 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奶类优先 继续母乳喂养 指南建议每天应首先保证600 800ml奶量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 膳食少糖 无盐 不加调味品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 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注意饮食卫生 13 辅食添加原则 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 由细到粗 由一种到多种 循序渐进 逐渐添加 要在小儿健康 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新的辅食 患病时停止添加 注意观察婴幼儿的消化能力和过敏问题 对早产儿或患有佝偻病 贫血及营养不良者 应及早添加辅食 不要强迫进食 单独制作 14 添加辅食顺序 从6月龄开始 逐渐补充非乳类食物 如果汁 菜汁等液体食物 米粉 果泥 菜泥等半固体食物 软饭 烂面 切成小块的水果蔬菜等固体食物 首先添加谷类食物 如婴儿营养米粉 其次添加蔬菜汁 泥 然后水果汁 泥 最后添加动物性食物 如蛋羹 鱼 禽 畜肉泥 松等 建议 动物性食物的添加顺序为 蛋黄泥 鱼泥 全蛋 如蒸蛋羹 肉末 15 辅食添加注意事项 1 后天行为学习 4 6个月为咀嚼敏感期 2 训练婴儿 7个月左右咬嚼指状食物 从杯咂水 9个月学用勺自喂 1岁断离奶瓶 我要自己吃饭 16 提示 无盐 烹调时不加盐 因为食物本身天然含的钠已能满足婴儿需要 额外添加会增加肾脏负担 且高血压与食盐的高摄入量有关 要控制和降低成人盐的摄入量 必须从儿童时期开始 而且越早收到的效果越好 少糖 预防龋齿 无调味品 婴儿味觉正处于发育过程中 对外来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 加调味品易造成婴儿挑食和厌食 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原料 根据婴儿的需要制作液体 半固体 固体辅助食品 多选择蒸 煮或炖的方式 17 三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18 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婴儿营养均衡 身体健康 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 同时能保证婴儿对食物的喜好 对婴儿今后的饮食习惯 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 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婴儿成年后的各种慢性病 肥胖等与婴儿时期的喂养密切相关 特别是与婴儿时期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 19 如何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固定就餐时间 固定就餐位置 就餐结束及时收摊 大龄儿童两餐之间不能再喂食 就餐专心致志 餐桌上不分心 不说无关的事 不能离开餐桌 一旦离开 不再喂食 多鼓励 少批评 保证就餐情绪愉快 适宜的食物量 品尝各种各样的味道 不挑食偏食 进食规律 饭前及睡前1 2小时不吃东西 尤其是甜食 儿童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 不要大量进食甜腻及油脂类食物 20 四 儿童所需营养素与膳食平衡 21 儿童所需营养素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 22 儿童所需营养素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3 6岁儿童膳食宝塔 23 儿童所需营养素 一 蛋白质其中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应占50 包括1个鸡蛋 约提供6 5g蛋白质 300ml牛奶 约提供9g蛋白质 100g鱼或鸡或瘦肉可提供约17g蛋白质 其余蛋白质可由植物性食物提供 如 谷类 各种豆类等 24 儿童所需营养素 二 脂肪建议使用含有 亚麻酸的大豆油 低芥酸菜籽油或脂肪酸比例适宜的调和油为烹调油 在对动物性食品选择时 也可多选用鱼类等富含n 3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产品 25 儿童所需营养素 三 碳水化合物谷类所含的丰富碳水化合物是儿童能量的主要来源 但不宜用过多的糖和甜食 而应以含有复杂碳水化合物的谷类为主 如大米 面粉及红豆 绿豆等各种豆类 26 儿童所需营养素 矿物质 如钙铁锌等维生素 维生素A B C D等 27 儿童所需营养素 钙 钙 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 占人体重的0 8 1 5 血液中的钙水平受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调节 故比较稳定 如果血钙降低 可引起抽搐 维生素D 功能是促进小肠对钙 磷的吸收 还有免疫调节 防治肿瘤等作用 缺钙是 果 而维生素D不足是缺钙的 因 28 儿童所需营养素 钙 作用 1 促进骨骼及牙齿发育 2 参与全身的神经传导 肌肉收缩 维持新陈代谢等 3 参与凝血过程 4 钙能松弛神经 调节情绪 是良好的镇静剂 5 具有脱敏作用 6 促进智力发展 29 儿童所需营养素 钙 年龄 数量 30 儿童所需营养素 钙 缺钙的表现 1 轻微 与温度无关的多汗 哭闹不止 夜惊 醒后哭闹 烦躁 难以入睡 2 严重时 精神神经症状加重 甚至惊厥 同时出现骨骼及肌肉的表现 如手足搐溺 喉痉挛 反复不规律腹痛 囟门不闭 骨骼严重变形等 还会影响智力 引起免疫力低下 抵抗力降低 31 儿童所需营养素 钙 如何判定孩子缺钙 1 查血钙 血钙基本恒定 除非缺钙严重 一般不改变 2 查发钙 不可靠 3 查骨钙 骨密度和钙含量密切相关 儿童检测已被广泛认可 以往常用X线检查 目前新型骨密度仪无辐射 应用较广 32 儿童所需营养素 钙 补钙注意事项 1 孕母补充足够的钙及足够的阳光照射 2 宝宝及早足量补充VitD 及时添加辅食 3 补钙要合理 不与奶及主餐混吃 少吃含草酸食物 尽量不与其它微量元素同服 4 优先食补 奶制品 豆制品 青菜 如摄入不足选择吸收好的 天然乳钙 碳酸钙等 牡蛎钙不主张 5 户外光照及运动有助于VitD的摄取及钙的吸收 33 儿童所需营养素 钙 关于维生素D中毒问题 引起婴幼儿维生素D中毒的剂量在每天4000IU以上 并持续使用6个月以上 2 3个月内积累120万 240万单位才会中毒 平时服用的预防量是很安全的 对于有明显维生素D不足表现的婴幼儿 短期口服大剂量的维生素D也是安全的 34 儿童膳食平衡 儿童合理安排膳食 满足其营养素摄入 是生长发育和减少疾病发生的有力保证 所以 平衡膳食对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的集体儿童均有重要的意义 35 儿童膳食平衡 原则 平衡膳食的原则 一 多样食物合理搭配 二 专门烹调 易于消化 三 制定合理膳食制度 四 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36 儿童膳食平衡 食物选择 一 谷类 粗制面粉 大米是每日最基本的食物 每日200 250g可为孩子提供55 60 的能量 约一半的维生素B1和烟酸 如果每周有2 3餐以豆类 红豆 绿豆 白豆 燕麦等替代部分大米和面粉 将有利于蛋白质 B族维生素的补充 高脂食品如炸土豆片 高糖和高油的风味小吃和点心应加以限制 37 儿童膳食平衡 食物选择 二 动物性食物 适量的鱼 禽 蛋 肉等动物性食物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 维生素 矿物质 鱼类蛋白软滑细嫩易消化 鱼类脂肪中还含有DHA 蛋类提供优质易于消化的蛋白质 维生素A 维生素B2以及有利于儿童脑组织发育的卵磷脂 奶类及其制品提供优质 易于消化的蛋白质 维生素A 维生素B2及丰富的优质的钙 建议奶的每日供给量为250 400g 不要超过600 700g 38 儿童膳食平衡 食物选择 三 大豆及其制品 大豆蛋白质富含赖氨酸 是优质蛋白质 大豆脂肪含有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 亚麻酸 能在体内分别合成花生四烯酸和DHA 因此 每日至少供给儿童相当于15 20g大豆的制品 以提供约6 10g的优质蛋白质 39 儿童膳食平衡 食物选择 四 蔬菜和水果类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 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 蔬菜每日供给量约为150 200g 可供选择的蔬菜包括椰菜 菜花 小白菜 芹菜 胡萝卜 黄瓜 西红柿 鲜豌豆 绿色和黄红色辣椒等 可供选择的水果不限 40 儿童膳食平衡 食物选择 五 烹调用油和食糖 学龄前儿童烹调用油应是植物油 尤其应选用含有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油脂 如大豆油 低芥酸菜子油等 每日人均约15g 减少学龄前儿童食糖的消耗可以减少龋齿和肥胖发生的危险 41 儿童膳食平衡 三 膳食安排 一 学龄前儿童1日食物建议 二 学龄前儿童膳食制度 三 学龄前儿童膳食烹调 42 儿童膳食平衡 一 学龄前儿童1日食物建议 牛奶200 300ml 不要超过600m1 鸡蛋1个 无骨鱼或禽 或瘦肉lOOg 谷类150 200g 豆制品适量 蔬菜150g 水果适量 每周至少进食1次富含铁和维生素A的猪肝或富含铁的猪血 每周进食1次富含碘 锌的海产品 43 儿童膳食平衡 二 学龄前儿童膳食制度 学龄前儿童宜采用3餐2点制供给食物 8 8 30早餐 约占1日能量和营养素的30 11 30 12点午餐 约供给1日能量和营养素的40 含3点的午点 6点的晚餐 约占1日能量和营养素的30 含晚上8点的少量水果或牛奶 44 儿童膳食平衡 二 学龄前儿童膳食制度 让孩子自己吃 容许孩子进餐过程中的脏乱 以保持孩子进餐的兴趣 提高食欲 进餐应该愉快 尽量减少批评 争论 餐前可喝少量的果汁或汤以开胃 正餐的进餐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 45 儿童膳食平衡 三 学龄前儿童膳食烹调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需单独制作 烹调方式多采用蒸 煮 炖等方式 肉类食物要加工成肉糜或加工成细小的肉丁使用 蔬菜要切碎 煮软 每天的食物要更换品种及烹调方法 并注意色香味的搭配 将牛奶 或奶粉 加入馒头 面包或其他点心中 用酸奶拌水果色拉也是保证膳食钙供给的好办法 46 五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47 常见的婴儿喂养问题 溢奶腹泻呕吐婴儿食物过敏婴儿肥胖便秘 48 溢奶 溢奶是指婴儿喂哺后不久 部分乳汁或食物自胃内向口腔返溢的现象 一般仅溢出乳汁1 2口 与绝大部分胃的内容物被吐出来的呕吐不同 溢奶常见于6个月内的婴儿 多数是因为吃奶时吞入过多空气引起 49 腹泻 1 过早添加大量淀粉类食物 因碳水化合物过多引起发酵而产生消化紊乱 2 喂食油脂类食物过多 可引起腹泻 3 未按时添加辅食 而后突然断乳 小儿不能适应食物成分的突然改变 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4 个别小儿对或其它辅食成分过敏而引起腹泻 5 气候突变 腹部受凉等也可引起腹泻 6 腹泻也可因细菌 病毒等感染引起 50 呕吐 婴儿发生呕吐可能是因为吃的过多引起 应让小儿休息 禁食4 6小时 然后多次少量喂以温开水或糖水 如不再呕吐 可逐渐开始喂哺 直至恢复正常的喂养 有的呕吐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 因此 如果小儿呕吐较厉害 且还有别的症状 应及时检查治疗 51 婴儿食物过敏 婴儿食物过敏是由食物中的某些过敏原渗入肠道粘膜而引起的变态反应 多见于生后几个月内的小婴儿 轻度食物过敏仅表现为皮疹 重度则会引起呕吐 腹泻 肠绞痛等 食物变态反应可能不是永久性的 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52 牛奶蛋白过敏 牛乳是引起过敏常见原因 婴儿喝牛乳后可突然出现阵发性大声哭闹 排泡沫粘液稀便 偶见血 有的突然发生呕吐 牛乳过敏的婴儿可有肠道持续少量出血 甚至引起贫血 对于牛乳过敏的婴儿应改用大豆类婴儿配方食品喂养 常引起婴儿过敏的其它食物有蛋清 海产品 坚果 小麦 玉米 豆类等 一般在婴儿出生最初几个月应避免使用 大米是含谷蛋白最低的谷物 变态反应性最小 因此 大米为建议最早给婴儿添加的谷物 53 乳糖不耐受 原因 原发或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表现 呕吐 腹泻 便血等方法 轻症患儿虽有腹泻 但一般情况好 体重增长满意 尿量不少 可不予处理 只需观察 如出现便血 少尿 体重增长不满意时 需换为无乳糖奶粉 可含蔗糖 葡萄糖聚合体 麦芽糖糊精 玉米糖浆 54 婴儿肥胖 婴儿肥胖可以从婴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的体重标准反映出来 但体重过重和肥胖不能等同 婴儿肥胖多由于长期过量的能量摄入引起 而人工喂养时 母亲多支持让婴儿吃光瓶中或盘中的食物 常因担心婴儿吃不饱而过早 过多添加固体食物 养成婴儿过食的习惯而造成肥胖 肥胖婴儿不一定一直肥胖 但是 如果超重婴儿坚持过度喂养 肥胖即会持续 这种饮食习惯将对以后的肥胖起决定性作用 55 便秘 便秘 指大便干硬 隔时较久 有时排便困难 单纯性便秘多因结肠吸收水分电解质增多引起 常见病因有 1 饮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