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印染年产300套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项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_第1页
红旗印染年产300套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项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_第2页
红旗印染年产300套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项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_第3页
红旗印染年产300套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项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_第4页
红旗印染年产300套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项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年产年产 300 套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项目套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项目 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大气污染防治专项 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2018 年年 8 月月 目目 录录 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 1 2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投资总额 环保投资 1 1 3 项目建设内容 1 1 4 项目地理位置 周围环境及平面布置 1 1 5 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 2 2 大气评价适用标准大气评价适用标准 3 2 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3 2 2 废气排放标准 4 3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5 4 大气污染源分析大气污染源分析 6 5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0 6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 6 1 有组织排放废气 14 6 2 无组织排放的废气 16 7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21 7 1 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分析 21 7 2 达标排放分析 26 8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9 1 1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 1 1 项目由来项目由来 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0 年 12 月 前身为江苏红旗印染机械厂 原 位于华清路 288 号 专业从事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的生产 2000 年企业更名为江苏 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2006 年 企业由华清路 288 号搬迁至无锡市华谊路 29 号 自建厂房开展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的生产 原隶属于无锡市滨湖区江苏无锡经济开 发区 根据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环境保护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锡政办 发 2015 33 号 关于印发无锡市全面清理整治环境保护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方案 的通知 锡环委 2015 1 号 等文件精神 2016 年 企业填报了 江苏红旗印染机械 有限公司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自查评估报告 并经无锡市滨湖区环保局 同意按自查评 估小结备案 已纳入环保系统管理 现公司本着节能减排 减污增效的原则 在公司现有的产品 产量均不变的前提下 对其部分生产工艺 生产设备 原辅料及污染防治措施等进行了技改 具体技改内容 包括 1 根据生产要求 原喷粉 喷塑前工件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现集中进行喷砂处 理 2 原项目喷漆房使用溶剂型油漆 根据 苏发 2016 47 号 及 锡 263 发 2017 1 号 等文件要求 厂内喷漆房应全面使用低 VOCs 含量的水性涂料 替代 现有的溶剂型涂料 原项目喷漆 晾干均在喷漆房内进行 本项目将原有喷漆房改造 为晾干房 新增一套喷漆房进行喷漆 原项目喷漆 晾干废气合并排放 现根据废气 管线走向 喷漆 晾干废气分别经处理后由 2 只排气筒排放 3 原项目焊接 下料产生的粉尘及下料 金加工产生的有机废气直接无组织排 放 企业提高环保意识 对上述废气进行收集处理 4 企业对整个厂内的设备进行整合优化 淘汰落后设备 新增部分设备 详见 表 1 3 提高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率 对照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 44 号 及 关 于修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部分内容的决定 生态环境部令 第 1 号 本项目类别为 二十四 专用设备制造业 70 专用设备制造及维修 其他 环 2 评类别为 报告表 因此 江苏红旗印染机械有限公司委托苏州科太环境技术有限公 司 国环评证乙字第 1971 号 编制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附大气污染防治专项 经区域规划调整 项目所在地位于无锡 太湖 国际科技园范围 现隶属于无锡市新 吴区 因此本报告上报无锡高新区 新吴区 安监环保局审批 项目所涉及的消防 安全及卫生等问题不属于本评价范围 请公司按国家有关法 律 法规和标准执行 1 2 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投资总额 环保投资项目名称 建设性质 投资总额 环保投资 项目名称 年产 300 套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项目 行业类别 C3551 纺织专用设备制造 项目性质 技改 建设地点 无锡市华谊路 29 号 投资总额 4803 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 40 万元 占总投资的 0 83 劳动定员 本项目不新增职工 全厂职工进行内部调配 全厂职工定员 250 人 设置员工食堂 提供员工午餐 工作制度 技改前后不变 仍为年工作 300 天 白班 8 小时工作制 建设进度 预计于 2018 年 10 月投产 1 3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详见下表 表表 1 1 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 设计能力 套设计能力 套 年 年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 产品名称产品名称 及规格及规格改扩建前改扩建前改扩建后改扩建后变化量变化量 年运转年运转 时数时数 印染机械及配套零部件 的制造 加工 印染机械及配套零 部件 30030002400h 备备注 自注 自查报查报告申告申报产报产能能为为 500 套套 年 年 实际实际厂内厂内产产能能为为 300 套套 年 年 1 4 项目地理位置 周围环境及平面布置项目地理位置 周围环境及平面布置 本项目依托在现有厂区内进行 位于无锡市华谊路 29 号 厂区西面隔华谊路为无 锡化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南面为观山路 与本项目最近的居民区为北侧 100 米处的 徐湾里 地理位置详见报告表中图 1 1 周围环境见报告表中图 1 2 本项目依托在现有车间内进行 全厂总占地面积 105878 6 平方米 整个厂区包括 两栋主要生产车间 整体一层 局部二层 3 栋辅房 1 3 层 北侧生产车间主要布 3 置金加工 焊接工位 南侧生产车间主要布置下料 焊接工位 喷砂 喷塑 喷漆房 等北侧辅房内 南侧辅房为食堂 中间的辅房为仓库 项目厂区及车间设备布置图详 见报告表中图 1 3 厂区及车间平面布置图 1 5 公用及辅助工程公用及辅助工程 表表 1 5 项目及全厂公用及辅助工程项目及全厂公用及辅助工程 设计能力设计能力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建设名称建设名称 本项目本项目全厂全厂 备注备注 原料 成品仓库 2000m2东侧辅房 贮运工程 液氮储罐 2 5m3 给水DN200DN200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 排水DN250DN250排入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 供电5 万度 年 30 万度 年 供电电网提供 公用工程 天然气050000m3 a管道天然气供给 下料 机械加 工 G2 G3 30000m3 h30000m3 h 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 15 米排气 筒 FQ1 排放 喷砂 G5 7000m3 h7000m3 h 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 15 米排气筒 FQ2 排放 喷塑 G6 010000m3 h 滤芯回收装置 布袋除尘器处理后经 15 米排气筒 FQ3 排放 烘干固化燃烧 废气 G8 06000m3 h15 米排气筒 FQ4 排放 塑粉烘干固化 G7 0 水性漆晾 烘干 G10 6000m3 h 6000m3 h 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 15 米排气 筒 FQ4 排放 喷漆 G9 30000m3 h30000m3 h 水帘除雾 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 15 米排气筒 FQ5 排放 食堂 G11 040000m3 h 油烟净化器处理后经 15 米排气筒 FQ6 排放 下料 G1 04000m3 h除尘器 废气 处理 焊接 G4 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器 生活污水01296t a 化粪池预处理后接管太湖新城污水处 理厂处理废水 处理 食堂含油污水01350t a 隔油池预处理后接管太湖新城污水处 理厂处理 生活垃圾0 带盖 不泄露的收集桶 一般工业固废 堆场 020m2 固废 处理 危废堆场 0 20m2 分类存放 贮存 并采取防扬散 防 流失 防渗漏措施 生产设备 降噪 25dB A 降噪 25dB A 墙体隔声 环保工程 噪声 空压机 降噪 35dB A 降噪 35dB A 隔声房 4 风机 降噪 15dB A 降噪 15dB A 消声器 5 2 大气评价适用标准大气评价适用标准 2 1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环保局无锡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的通知 锡政 办 2011 300 号文件 项目所在地为二类区 SO2 NO2 NOx TSP PM10 PM2 5执 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表 1 及表 2 中二级标准 根据中国环境科学 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的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第 244 页 由于我国目前没有 非甲烷总烃 的环境质量标准 美国的同类标准已废除 故我 国石化部门和若干地区通常采用以色列同类标准的短期平均值 为 5mg m3 但考虑到 我国多数地区的实测值 非甲烷总烃 的环境浓度一般不超过 1 0mg m3 因此在制定本 标准时选用 2mg m3作为计算依据 TVOC 参照执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T 18883 2002 8 小时均值 详细的质量标准见表 2 1 表表 2 1 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 年平均 浓度限值 日平均 浓度限值 1小时平均 浓度限值 执行标准 SO260 g m3150 g m3500 g m3 NO240 g m380 g m3200 g m3 NOx50 g m3100 g m3250 g m3 TSP200 g m3300 g m3 PM1070 g m3150 g m3 PM2 535 g m375 g m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表1及表2中二级标准 非甲烷总烃 2 0mg m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TVOC 8小时均值 0 6mg m3 参照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T 18883 2002 注 表示质量标准时采用注 表示质量标准时采用 TVOC 而表示排放标准和污染源强核算 总量平衡时 均采用 而表示排放标准和污染源强核算 总量平衡时 均采用 VOCs 但本项目 但本项目 采用的采用的 TVOC VOCs 中所包含的污染物相同 仅在表示时采用不同的名称 中所包含的污染物相同 仅在表示时采用不同的名称 6 2 2 废气排放标准废气排放标准 本项目排放的工艺废气污染物颗粒物 非甲烷总烃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 GB16297 1996 表 2 中的二级标准及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 排放的 VOCs 参照 执行天津市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DB12 524 2014 中表 2 中 表面涂 装 的相关标准及表 5 中 VOCs 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 具体标准值如下 表表 2 2 颗粒物 非甲烷总烃排放标准颗粒物 非甲烷总烃排放标准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kg 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 度限值 污染物名称 最高允许排 放浓度 mg m3 排气筒高 m 二级监控点 浓度 mg m3 标准来源 颗粒物 漆雾 18 染料尘 150 51 肉眼不可 见 颗粒物 粉尘 120 其它 153 51 0 非甲烷总烃1201510 周界外 浓度最 高点 4 0 大气污染物综合 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 表表 2 3 VOCs 排放标准排放标准 行业工艺设施 污染物 名称 最高容许排放 浓度 mg m3 15 米高排气筒大气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 放速率 kg h 标准来源 调漆 喷 漆工艺 VOCs601 5 表面涂装 烘干工艺VOCs501 5 VOCs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 2 0mg m3 天津市 工业企业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控制标准 DB12 524 2014 7 3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环境空气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2 2 2008 采用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 标率 Pi 和地面浓度达标准值 10 时所对应的距离 D10 来确定评价等级 Pi Ci C0i 100 Pi 为第 i 类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Ci 为第 i 类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 mg m3 C0i为第 i 类污染物空气质量标准 mg m3 采用一次浓度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判别依据见表 3 1 表表 3 1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级 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 一 二 三级 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等级分级判据评价等级分级判据 一级Pmax 80 且 D10 5km 二级其他 三级Pmax 10 或 D10 污染源至最近厂界距离 经预测 本项目有组织排放源排放非甲烷总烃的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 0 00317mg m3 占标率为 0 16 下风向最大浓度距离为 327 米 颗粒物的下风向最 大落地浓度为 0 02176mg m3 占标率为 4 84 下风向最大浓度距离为 110 米 VOCs 的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 0 00532mg m3 占标率为 0 89 下风向最大浓度距离为 110 米 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 0 015110mg m3 占标率为 0 76 颗粒物最大浓度为 0 01839mg m3 占标率为 4 09 VOCs 最大浓度为 0 006814mg m3 占标率为 1 14 则本项目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 Pmax 4 84 占标率小于 10 确定评价等级为三级 8 4 大气污染源分析大气污染源分析 原自查评估报告未考虑下料产生的粉尘 机械加工产生的有机废气 本次环评一 并进行评价 则技改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下料粉尘 G1 下料 机械加工有机废 气 G2 G3 喷砂粉尘 G5 喷漆漆雾 有机废气 G9 晾 烘干有机废气 G10 等 1 下料粉尘 下料粉尘 G1 下料工序利用激光切割机 火焰切割机 合计简称 切割机 等切割时金属熔化 产生颗粒物 根据 焊接工作的劳动保护 切割的发尘量可按 80mg min 进行估算 本项目切割时间按 2400h a 计 厂内设有激光切割机 2 台 火焰切割机 1 台 砂轮片 切割机 2 台 则下料工序的颗粒物产生量约为 0 06t a 2 锯床下料 机械加工有机废气 锯床下料 机械加工有机废气 G2 G3 锯床下料 机械加工过程中等使用切削液 主要发挥着冷却 润滑和防锈的作用 切削液的使用可有效减少加工过程中刀具与工件的摩擦 降低切削区的温度 对提高 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有显著作用 切削液在加工过程与高速旋转的刀具或工件激烈撞 击和高温蒸发从而形成一种气溶胶物质 形成方式主要有两种 雾化和蒸发 雾化是 机械能转化为液滴表面能的过程 主要是由于液体对机床系统内的固定及旋转单元的 激烈撞击 被其打碎 形成细小液滴漂浮在工作环境中 蒸发的产生是由于切削区产 生的热量传入乳化液 使它的温度明显高于饱和温度 在固 液接触面上就发生沸腾 并产生蒸汽 这些蒸汽以空气中的小液滴为核心凝结 形成 油雾 本报告以非甲烷 总烃计 经类比 天津恒宇磁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磁性材料及磁应用产品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 及同行业其他项目 切削液挥发量约为用量的 10 乳化液原液用量约 1 5t a 则非甲烷总烃产生量约为 0 15t a 3 喷砂粉尘 喷砂粉尘 G5 本项目依托使用现有抛丸房 由于本项目的建设 喷砂房增加运行时间 200 小时 年 参考 铸造车间通风除尘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提供的数据 抛丸机抛丸粉 尘起始浓度平均值为 2600mg m3 结合本项目 1 台喷砂机除尘器的风量 7000m3 h 和年有效运行时间 200h 估算喷砂粉尘的产生量为 3 64t a 4 喷漆漆雾 有机废气 喷漆漆雾 有机废气 G9 晾 晾 烘干有机废气 烘干有机废气 G10 9 喷漆房根据工况要求 大概每年工作 150 天 每次喷涂 1 小时 冬天烘干 1 小时 其它季节晾干 2 3 小时 喷漆房水性漆年用量为 5 0 吨 根据物料衡算 喷漆废气 G9 产生量为漆雾 1 35t a VOCs0 2t a 晾干 烘干有机废气 G10 产生量为 VOCs0 3t a 本项目下料产生的粉尘经吸风罩收集后进滤筒除尘器处理后无组织排放 捕集率 为 90 去除率为 90 本项目下料 机械加工产生的有机废气经集气罩收集后经活 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经 15 米高排气筒 FQ1 排放 捕集率为 90 去除率为 90 本 项目焊接烟气经移动式烟尘净化器处理后无组织排放 捕集率为 90 去除率为 90 本项目喷砂粉尘经密闭抽风收集后经布袋除尘器处理后 15 米高排气筒 FQ2 排放 捕集率为 100 去除率为 98 水性漆晾 烘干房废气经密闭抽风收集 捕集率为 95 进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 15 米高排气筒 FQ4 排放 去除率为 90 喷漆房废气漆 雾 有机废气经密闭抽风收集 经干式除雾装置 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由 15 米高排 气筒 FQ5 排放 捕集率为 95 漆雾去除率为 95 有机废气去除率为 90 本项目 废气收集与处理情况详见下表 10 表表 4 2 本项目废气收集与处理情况一览表本项目废气收集与处理情况一览表 捕集部分捕集部分未捕集部分未捕集部分 排放源排放源 污染物污染物 名称名称 产生量产生量 t a 捕集方捕集方 式式 捕集捕集 率率 产生量产生量 t a 治理设施治理设施 去除去除 率率 排放量排放量 t a 排放方式排放方式 产生量产生量 t a 排放量排放量 t a 排放方排放方 式式 下料 G1 颗粒物 0 06吸风罩90 0 054 滤筒除尘 器 90 0 0054无组织排放0 0060 006 无组织 排放 下料 机械加 工 G2 G3 非甲烷 总烃 0 15集气罩90 0 135 活性炭吸 附装置 90 0 0135 15m 高排气 筒 FQ1 排放 0 0150 015 无组织 排放 喷砂 G5 颗粒物3 64 整体密 闭 100 3 64 布袋除尘 器 98 0 0728 15m 高排气 筒 FQ2 排放 00 水性漆晾 烘干 G10 VOCs0 3 整体密 闭抽风 收集 95 0 285 活性炭吸 附装置 90 0 0285 15m 高排气筒 FQ4 排放 0 0150 015 无组织 排放 漆雾1 350095 1 2825 干式除雾 装置 95 0 06410 06750 0675 无组织 排放喷漆 G9 VOCs0 2000 整体密 闭抽风 收集95 0 19 活性炭吸 附装置 90 0 019 15m 高排气 筒 FQ5 排放 0 010 01 无组织 排放 11 5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5 1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 评价区以建设项目为中心 直径为 5 公里的圆 5 2 现状监测现状监测 监测项目 根据本项目工程分析 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征 确定现状调查监测项目为 SO2 NO2 PM10 二甲苯 非甲烷总烃以及监测期间的气象要素 监测布点 按环境功能区为主兼顾均布性 监测点根据监测期间的主导风向确定 在评价区 主导风向的上 下风向各布设 1 个监测点 监测点位及监测因子见表 5 2 1 及见报告表 中图 1 1 表表 5 2 1 大气监测点方位与距离表大气监测点方位与距离表 距建设地点位置距建设地点位置 测点编号测点编号测点名称测点名称 方位方位距离距离 m 监测项目监测项目 G1项目所在地 G2无锡新吴区人民政府 SE1500 G3落霞苑第二社区 WNW1600 SO2 NO2 PM10 二甲 苯 非甲烷总烃以及监测 期间的气象要素 监测时间及频次 江苏迈斯特环境监测有限公司分别于 2016 年 7 月 22 日 2016 年 7 月 28 日对 G1 G2 G3 进行七天的连续监测 每个测点全期连续监测 7 天 SO2 NO2 二甲苯 非甲烷总烃每天监测 4 次 每天采样 4 次 PM10每天连续 20 小时采 1 次样 并收集气 象资料 包括气温 相对湿度 气压 风向 风速等 5 3 采样及监测方法采样及监测方法 按国家环保局出版的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表 3 规定的分析方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 见表 5 3 1 表表 5 3 1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分析方法环境空气监测项目分析方法 单位单位 mg m3 标态标态 监测因子监测因子采样及分析方法采样及分析方法检测限检测限 SO2 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 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 法 HJ 482 2009 0 004 NO2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的测定 盐酸萘乙 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79 2009 0 005 PM10 环境空气 PM10和 PM2 5的测定 重量法 HJ618 20110 010 12 监测因子监测因子采样及分析方法采样及分析方法检测限检测限 二甲苯 环境空气 苯系物的测定 活性炭吸附 二硫化碳解吸 气相色 谱法 HJ584 2010 0 0015 非甲烷总烃 气相色谱法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国家环保总局 第四 版 2003 0 04 5 4 监测结果统计监测结果统计 本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监测结果见表 5 4 1 表表 5 4 1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 单位 单位 mg m3 1 小时浓度小时浓度日均浓度日均浓度 测点名称测点名称名称名称 浓度范围浓度范围 超标率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最大超标倍 数数 浓度范围浓度范围 超标率超标率 最大超标最大超标 倍数倍数 SO20 007 0 0190 NO20 011 0 0250 PM10 0 044 0 0540 二甲苯ND0 G1 项目所在地 非甲烷总烃0 47 0 960 SO20 009 0 0190 NO20 011 0 0270 PM10 0 048 0 0570 二甲苯ND0 G2 无锡新吴区 人民政府 非甲烷总烃0 49 0 900 SO20 009 0 0020 NO20 012 0 0250 PM10 0 051 0 0550 二甲苯ND0 G3 落霞苑第二 社区 非甲烷总烃0 62 0 940 说明 说明 ND 表示未检出 表示未检出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监测结果见表 5 4 2 13 表表 5 4 2 监测点气象参数监测结果监测点气象参数监测结果 采样日期采样日期采样频次采样频次风向风向风速风速 m s 气压气压 kPa 气温气温 2 00南1 7100 728 8 00南1 7100 432 14 00南1 7100 137 2016 07 22 20 00南1 7100 232 2 00西南2 0100 829 8 00西南2 0100 332 14 00西南2 0100 036 2016 07 23 20 00西南2 0100 133 2 00西南1 9100 728 8 00西南1 9100 431 14 00西南1 999 937 2016 07 24 20 00西南1 9100 234 2 00南1 7100 826 8 00南1 7100 530 14 00南1 7100 136 2016 07 25 20 00南1 7100 333 2 00南1 8100 628 8 00南1 8100 333 14 00南1 8100 038 2016 07 26 20 00南1 8100 134 2 00西南1 4100 727 8 00西南1 4100 432 14 00西南1 4100 137 2016 07 27 20 00西南1 4100 232 2 00西南1 5100 727 8 00西南1 5100 432 14 00西南1 5100 038 2016 07 28 20 00西南1 5100 133 5 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 si ij ij C C I 式中 i 指标 j 测点指数 ij I i 指标 j 测点实测日平均浓度或小时平均浓度 mg m3 ij C i 指标二级标准值 mg m3 si C 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的值越大 表示第 i 个因子的环境质量越差 Iij 1 时 单 ij I 因子的环境质量达到评价标准 环境质量处于临界状态 当 Iij 1 时 单因子的环境 14 质量超过评价标准 超过越多 环境质量越差 本报告中采用的评价标准浓度限值为 SO2 500 g m3 小时浓度 NO2 200 g m3 小 时浓度 PM10 150 g m3 日均浓度 二甲苯 0 3mg m3 非甲烷总烃 2 0mg m3 评价结果 以各评价指标一次浓度值作 计算的 I 值列于表 监测期间气象参数监测结果 si C 见表 5 5 1 表表 5 5 1 空气质量指标现状指数值空气质量指标现状指数值 测点测点ISO2INO2IPM10I二甲苯 二甲苯 I非甲烷总烃 非甲烷总烃 I 值0 014 0 0380 055 0 1250 293 0 36未检出0 235 0 48 G1 质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 I 值0 018 0 0380 055 0 1350 32 0 38未检出0 245 0 45 G2 质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 I 值0 018 0 0040 06 0 1250 34 0 367未检出0 31 0 47 G3 质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二级 监测结果表明 各大气监测点的环境空气中 SO2 NO2小时平均浓度以及 PM10 日平均浓度均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 中二级标准 二甲苯未检出 能满足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 79 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标 准 非甲烷总烃浓度能达到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的标准 该区域环境空 气质量较好 15 6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 1 有组织排放废气有组织排放废气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 2 2008 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 Screen3System 确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可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工作 直接以估算模式的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 各污染物评价标准见表6 1 表表6 1 大气污染源评价标准大气污染源评价标准 序号污染物小时浓度限值 mg m3 标准来源 1颗粒物0 45 GB3095 2012 PM10日均评价标准的3倍 2非甲烷总烃2 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 3VOCs0 6 参照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T 18883 2002 本项目污染源的主要参数见表 6 2 表表 6 2 正常运行有组织排放废气 点源 参数调查清查正常运行有组织排放废气 点源 参数调查清查 评价因子源强评价因子源强 点源名点源名 称称 排气筒排气筒 高度高度 排气筒排气筒 内径内径 烟气出烟气出 口速度口速度 烟气出烟气出 口温度口温度 排放排放 工况工况 非甲烷总非甲烷总 烃烃 颗粒物颗粒物VOCs 符号NameHDVTCondQ非甲烷总烃Q颗粒物QVOCs 单位 mmm sK g sg sg s 下料 机械加工FQ115 0 8 15298正常0 02500 喷砂FQ215 0 4 15298正常00 1010 水性漆晾 烘干FQ415 0 4 15313正常000 0264 喷漆FQ515 0 8 15298正常00 11890 0353 本项目采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 2 2008 推荐模式中的估 算模式 Screen3System 对有组织废气排放源排放污染物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计算 预 测参数详见下表 表表 6 3 有组织排放废气环境影响预测参数有组织排放废气环境影响预测参数 参数名称参数名称本项目本项目 预测点离地高度 m 0 城市 乡村城市 是否计算离散点Y 地形选项简单地形 平地 稳定度和风速组合所有气象 本项目有组织排放废气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及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预测结果详见表 6 4 16 表表 6 4 有组织排放有组织排放源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及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预测结果一览表源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及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预测结果一览表 FQ1FQ2 FQ4 FQ5 非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颗粒物颗粒物VOCs颗粒物颗粒物VOCs 距源中心距源中心 下风向距下风向距 离离 D m 影响值影响值 mg m3 占标占标 率率 影响值影响值 mg m3 占标占标 率率 影响值影响值 mg m3 占标占标 率率 影响值影响值 mg m3 占标占标 率率 影响值影响值 mg m3 占标占标 率率 500 001640 080 014103 13 0 0034480 58 0 007771 730 002310 38 1000 002510 130 021424 76 0 0052350 88 0 011932 650 003540 59 2000 002300 120 019424 32 0 004650 78 0 010962 440 003250 54 3000 003140 160 021064 68 0 003380 57 0 009222 050 002740 46 4000 003020 150 017363 86 0 003230 54 0 008571 900 002550 42 5000 002610 130 013833 07 0 002780 47 0 008501 890 002520 42 6000 002210 110 011142 48 0 0023450 39 0 007821 740 002320 39 7000 001870 090 009152 03 0 0019850 33 0 007021 560 002080 35 8000 001600 080 007671 70 0 00170 29 0 006261 390 001860 31 9000 001390 070 006541 45 0 001470 25 0 005581 240 001660 28 10000 001220 060 005661 26 0 001290 22 0 005001 110 001490 25 11000 001080 050 004971 10 0 001140 19 0 004511 000 001340 22 12000 000960 050 004410 98 0 001020 17 0 004080 910 001210 20 13000 000870 040 003950 88 0 000920 16 0 003720 830 001110 18 14000 000790 040 003570 79 0 0008350 14 0 003410 760 001010 17 15000 000720 040 003250 72 0 000760 13 0 003140 700 000930 16 16000 000660 030 002970 66 0 00070 12 0 002910 650 000860 14 17000 000610 030 002740 61 0 0006450 11 0 002700 600 000800 13 18000 000570 030 002530 56 0 00060 10 0 002520 560 000750 12 19000 000530 030 002360 52 0 000560 10 0 002360 520 000700 12 20000 000490 020 002200 49 0 0005250 09 0 002210 490 000660 11 21000 000460 020 002060 46 0 000490 08 0 002090 460 000620 10 22000 000440 020 001940 43 0 000460 08 0 001970 440 000580 10 23000 000410 020 001830 41 0 0004350 08 0 001870 410 000550 09 24000 000390 020 001730 38 0 0004150 07 0 001770 390 000530 09 25000 000370 020 001640 36 0 000390 07 0 001680 370 000500 08 徐湾里0 002510 130 021424 76 0 0052350 88 0 011932 650 003540 59 顾谢巷0 002510 130 021684 82 0 00530 89 0 011932 650 003540 59 下风向最 大浓度 0 003170 160 021764 84 0 005320 89 0 011932 650 003540 59 下风向最 大浓度距 离 327m110m110m115m115m 17 经预测 正常情况下 本项目有组织排放源排放非甲烷总烃的下风向最大落地浓 度为 0 00317mg m3 占标率为 0 16 下风向最大浓度距离为 327 米 颗粒物的下风 向最大落地浓度为 0 02176mg m3 占标率为 4 84 下风向最大浓度距离为 110 米 VOCs 的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 0 00532mg m3 占标率为 0 89 下风向最大浓度距 离为 110 米 估算模式已考虑了最不利的气象条件 分析预测结果表明 本项目对周 围大气环境质量及周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6 2 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无组织排放的废气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废气包括 下料粉尘 下料 机械加工生产线未捕集的有机 废气 水性漆晾 烘干未捕集的有机废气 喷漆房未捕集的漆雾 有机废气等 喷漆房 晾干 烘干房 喷塑流水线 塑粉烘干房较近 可视为一个无组织排放源 本项目废气的无组织排放情况见表 6 5 表表 6 5 本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表本项目无组织废气排放情况表 面源参数 m 所在位置 无组织排放 源 污染物名称 排放量 t a 最大排放 速率 kg h 排放速率 g m2 s 长度 宽 度 高 度 北侧生产车间 下料 机械 加工 非甲烷总烃0 0150 10003 268E 061008510 南侧生产车间下料颗粒物 0 01140 00255 106E 08 1608510 颗粒物0 06750 05637 440E 06703010 喷涂车间 喷漆 水性 漆晾 烘干VOCs0 0250 02082 756E 06703010 6 2 1 达标排放分析 达标排放分析 本报告采用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 2 2008 中推荐的估算模 式进行预测计算 计算结果见表 6 6 18 表表 6 6 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及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预测结果一览表源估算模式计算结果及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预测结果一览表 下料 机械加工下料 机械加工下料下料喷漆 水性漆晾喷漆 水性漆晾 烘干烘干 非甲烷总烃非甲烷总烃颗粒物颗粒物颗粒物颗粒物VOCs 距源中心距源中心 下风向距下风向距 离离 D m 影响值影响值 mg m3 占标率占标率 影响值影响值 mg m3 占标率占标率 影响值影响值 mg m3 占标率占标率 影响值影响值 mg m3 占标率占标率 500 0104900 520 0002110 0470 015843 520 0058680 98 1000 0138200 690 0002910 0650 017343 850 0064231 07 2000 0137100 690 0003390 0750 012072 680 0044730 75 3000 0096020 480 0002420 0540 0068421 520 0025350 42 4000 0067300 340 000170 0380 0043720 970 0016190 27 5000 0049430 250 0001250 0280 0030650 680 0011350 19 6000 0037960 199 55E 050 0212 29E 030 510 0008490 14 7000 0030250 157 60E 050 0171 80E 030 400 0006650 11 8000 0024810 126 23E 050 0141 46E 030 320 000540 09 9000 0020840 105 22E 050 0121 21E 030 270 000450 07 10000 0017830 094 47E 050 0101 03E 030 230 0003820 06 11000 0015500 083 88E 050 0098 93E 040 200 0003310 06 12000 0013660 073 42E 050 0087 84E 040 170 000290 05 13000 0012150 063 04E 050 0076 96E 040 150 0002580 04 14000 0010920 052 73E 050 0066 24E 040 140 0002310 04 15000 0009890 052 48E 050 0065 65E 040 130 0002090 03 16000 0009030 052 26E 050 0055 15E 040 110 0001910 03 17000 0008290 042 07E 050 0054 72E 040 100 0001750 03 18000 0007650 041 91E 050 0044 35E 040 100 0001610 03 19000 0007100 041 77E 050 0044 03E 040 090 0001490 02 20000 0006610 031 65E 050 0043 75E 040 080 0001390 02 21000 0006180 031 55E 050 0033 51E 040 080 000130 02 22000 0005800 031 45E 050 0033 29E 040 070 0001220 02 23000 0005460 031 37E 050 0033 10E 040 070 0001150 02 24000 0005160 031 29E 050 0032 92E 040 060 0001080 02 25000 0004890 021 22E 050 0032 76E 040 060 0001020 02 徐湾里0 0138200 690 0002910 0650 017343 850 0064231 07 顾谢巷0 0139400 700 0003040 0670 018074 020 0066921 12 下风向最 大浓度 0 0151100 760 0003570 0790 018394 090 0068141 14 下风向最 大浓度距 离 147m164m74m 19 由表 6 6 可知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下风向最大落地浓度为 0 015110mg m3 占标率为 0 76 颗粒物最大浓度为0 01839mg m3 占标率为 4 09 VOCs 最大浓度为 0 006814mg m3 占标率为 1 14 对周围大气环境质量及 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影响不大 同时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污染物颗粒物 非甲烷总 烃周界外浓度最高点浓度能够达到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 1996 表 2 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颗粒物 1 0mg m3 非甲烷总烃 4 0mg m3 无组织排放 的 VOCs 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能够达到天津市 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DB12 524 2014 中表 5 中标准 其它行业 VOCs 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 2 0mg m3 6 2 2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根据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 2 2008 采用推荐模式中的 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型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计算结果见表 6 7 表表 6 7 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污染物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表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污染物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计算表 面源参数 m 所在位置 无组织排放 源 污染物名称 长度宽度高度 Qc kg h Cm mg m3 大气环境防 护距离 L m 北侧生产 车间 下料 机械 加工 非甲烷总烃10085100 10002 0无超标点 南侧生产 车间 下料颗粒物1608510 0 0025 0 45无超标点 颗粒物7030100 05630 45无超标点 喷涂车间 喷漆 水性 漆晾 烘干 VOCs7030100 02080 6无超标点 根据上表计算结果可确定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污染物颗粒物到达厂界的落 地浓度未超过大气污染物最大一次浓度限值 因此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6 2 3 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 T13201 91 各类工业企 业卫生防护距离按下式计算 式中 Cm 标准浓度限值 mg m3 L 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m r 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 m 根据该生产单元 面积 S m2 计算 Dc m c LrLB AC Q 50 0 2 25 0 1 20 A B C D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 Qc 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达到的控制水平 kg h 原项目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未核算卫生防护距离 本项目在现有车间内进行 且本 项目实施 以新带老 对原项目焊接烟尘一并进行处理 因此本报告以全厂无组织排 放的废气进行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 全厂无组织排放源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详见表 6 8 表表 6 8 全厂卫生防护距离计算表全厂卫生防护距离计算表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 数数 卫生防护距卫生防护距 离离 L m 所在所在 位置位置 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 源源 污染物名污染物名 称称 ABCD S m2 Qc kg h Cm mg m3 L计 计L 下料 机械 加工 非甲烷总 烃 4700 0211 850 84 8500 0 1000 2 0 150 北侧 生产 车间焊接颗粒物3500 0211 850 84 8500 0 0017 0 45 150 南侧 生产 车间 下料 焊接颗粒物3500 0211 850 84 136000 0088 0 45 150 颗粒物4700 0211 850 84 2100 0 2646 0 4536 350 喷涂 车间 喷塑 塑粉 烘干固化 喷漆 水性 漆晾 烘干 VOCs4700 0211 850 84 2100 0 0271 0 61 850 根据 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 GB T3840 91 无组织排放多 种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 按 Qc Cm 的最大值计算其所需卫生防护距离 但当按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 Qc Cm 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 该类工业企业的 卫生防护距离级别应提高一级 因此确定全厂北侧生产车间 南侧生产车间 喷涂车 间分别设置 100 米 50 米 100 米卫生防护距离 绘制全厂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 根 据图 1 2 目前全厂卫生防护距离包络线范围内没有居民点 学校 医院等环境敏感目 标 可以满足卫生防护距离的要求 今后全厂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