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管理PPT.ppt_第1页
安全风险管理PPT.ppt_第2页
安全风险管理PPT.ppt_第3页
安全风险管理PPT.ppt_第4页
安全风险管理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险管理 培训内容 一 风险管理的意义及机理二 风险管理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一 风险管理的意义及机理 安全生产管理目的在于控制各类风险 减少事故发生 改善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 因此 全面识别危害因素 准确评价风险 控制重大风险 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 风险管理的意义 审查改进 检查纠正 危害因素识别 风险评价 可接受风险 整改计划或管理方案 维持管理 风险管理机理 否 是 持续改进 二 风险管理 1 评价范围2 风险评价3 风险控制 3 评价范围 风险评价的范围包括 1 规划 设计和建设 投产 运行等阶段 2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5 原材料 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 作业场所的设施 设备 车辆 安全防护用品 7 丢弃 废弃 拆除与处置 8 企业周围环境 9 气候 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2 风险评价 2 1 危害识别 风险评价的步骤 按生产流程的阶段按位置区域按装置按作业任务按生产 服务阶段按部门上述方法的结合 2 2 选择评价对象 划分作业活动 划分作业活动 危害 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疾病 财产损失 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这种 根源或状态 来自作业环境中 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害的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缺陷 危害识别 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 2 3 危害识别 2 2 1危害识别的思路 存在什么危害 伤害源 谁 什么 会受到伤害 伤害怎样发生 也可以反过来询问 谁 什么 会受到伤害 伤害怎样发生 存在什么危害 伤害源 2 2 2危害造成的后果 包括 人身伤害 死亡 包括割伤 挫伤 擦伤 肢体损伤等 疾病 如头痛 呼吸困难 失明 皮肤病 癌症 肢体不能正常动作等 财产损失 停工 违法 影响信誉 工作环境破坏 水 空气 土壤 地下水及噪音污染 资源枯竭 2 2 3危害识别的范围 人员 原材料 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 直接与间接危险 三种状态 正常 异常及紧急状态 三种时态 过去 现在 将来 2 2 3危害识别的范围 人员 原材料 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 人的不安全行为 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 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为 类别 1 操作错误 忽视安全 忽视警告 2 安全装置失效 人为 3 使用不安全设备4 手代替工具操作5 物体 成品 材料 工具等 存放不当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7 攀坐不安全位置8 在起吊物下作业 停留 9 机器运转时加油 修理 检查 调整 清扫等 10 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11 不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或用具12 不安全装束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处理错误等 物的不安全状态 使事故可能发生的不安全物体条件或物质条件物质 火灾 爆炸性物质 毒性物质 腐蚀 物体 防护 保险 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设备 设施 工具 附件有缺陷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缺少或有缺陷 生产 施工 场地环境不良 2 2 3危害识别的范围 人员 原材料 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缺陷 设计 监测方面缺陷或事故 件 纠正措施不当 人机工效学 人员控制管理缺陷 教育培训不足 雇用不当或缺乏检查 超负荷 禁忌作业等工艺过程 作业程序缺陷 相关方管理缺陷 2 2 3危害识别的范围 人员 原材料 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 有害作业环境 作业场所缺陷 间距不足 信号 标志没有或不当 物体堆放不当 作业环境因素缺陷 采光不良或有害 通风不良或缺氧 温度过高或过低 湿度不当 外部噪声 风 雷电 洪水 野兽等自然危害 2 2 3危害识别的范围 人员 原材料 机械设备与作业环境 2 2 3危害识别的范围 三种状态 三种状态 正常 正常运行或操作 异常 开车 停机 检修 故障 紧急 火灾 事故 洪水 大面积停电 2 2 3危害识别的范围 三种时态 三种状态 过去 以往遗留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现在 目前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将来 职业健康安全活动中可能带来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风险 发生特定危险事件的可能性及后果的结合 风险评价 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过程 可承受的风险 根据用人单位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方针 用人单位可接受的风险 隐患 作业场所 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2 4风险评价 2 4风险评价 事故隐患 泛指现存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重大事故隐患 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泛指可能造成死亡1人以上 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评价 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隐患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得出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事故损失程度的评价 以寻求最低事故率 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2 4风险评价 事故隐患评价的具体内容 包括有隐患辨识 隐患类别划分 隐患等级划分及提出隐患的预防 控制措施四项 重大事故隐患分类 火灾 爆炸 毒物泄漏三大类 与国际劳工组织 ilo 预防重大事故公约 中 重大事故 分类一致 重大工业事故隐患 导致严重火灾 爆炸 毒物泄漏事故的隐患 可能造成死亡1人以上 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风险严重度及风险控制 不可接受的风险 尽可能降低的风险 可容许的风险 风险度 所需采取控制措施的优先顺序 2 5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措施 分类 2 5风险控制 举例 2 5风险控制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3 1 方法介绍美国人k j 格雷厄姆和g f 金尼研究了人们在具有潜在的危险环境中作业的危险性 提出影响危险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 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 采取对所评价对象根据情况进行打分的办法 利用公式计算其危险性分数值大小 进而对作业环境进行风险评价的一种方法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3 1 方法介绍计算函数公式来表示为d l e c式中 d为作业条件的危险性 l为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e为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c为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3 2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l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实际发生的概率相关 若用概率来表示时 绝对不可能发生的概率为0 将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极少可能发生的情况规定为1 能预料将来某个时候会发生事故的分值规定为10 在这两者之间再根据可能性的大小相应地确定几个中间值 如将 不常见 但仍然可能 的分值定为3 相当可能发生 的分值规定为6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3 2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l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3 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e 作业人员暴露于危险作业条件的次数越多 时间越长 则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为此 k j 格雷厄姆和g f 金尼规定了连续出现在潜在危险环境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0 一年仅出现几次非常稀少的暴露频率分值为1 以10和1为参考点 再在其区间根据在潜在危险作业条件中暴露情况进行划分 并对应地确定其分值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3 3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率 e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3 4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c 造成事故或危险事故的人身伤害或物质损失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 以工伤事故而言 可以从轻微伤害到许多人死亡 其范围非常宽广 因此 k j 格雷厄姆和g f 金尼把需要救护的轻微伤害的可能结果 它值规定为1 以此为一个基准点 而将造成许多人死亡的可能结果规定为分值100 作为另一个参考点 在两个参考点1 100之间 插入相应的中间值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3 4 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结果 c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3 5 危险性 d 确定了上述3个具有潜在危险性的作业条件的分值 并按公式进行计算 即可得危险性分值 据此 要确定其危险性程度时 则按下述标准进行评定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3 5 危险性评价方式 1 针对被评价的具体的作业条件 由有关人员 车间主任 安全人员 技术人员 工人代表等 组成小组 2 依据过去的经历 有关的知识 经充分讨论 3 按照 2 1 危害识别 风险评价的步骤 对每一作业活动进行分析 4 固定其l e c的分数植 然后计算三个指标的乘积 得出危险性分值d 最后依d值大小确定风险等级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3 5 危险性评价方式 5 危险性得分超过 含 45分小于100分 或c值大于或等于15分的危害视为重要危险 重要危险需汇总并制定预防措施 6 危险性得分超过 含 100分小于160分的危害视为显著危险 制定整改计划 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 7 危险性得分超过 含 160分小于320分的危害视为高度危险 制定整改计划 并立即停产整改 显著危险及高度危险整改需填写重大隐患整改单 8 危险性得分超过 含 320分 禁止作业 三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ec法 4 lec评价法的优缺点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