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安至延川(陕晋界)高速公路LJ-10合同段杨家湾隧道进口及盖头坪12#桥台专项方案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延延高速公路LJ-1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2013年12月23日目 录第一章 杨家湾隧道进口及盖头坪12#桥台施工31.编制依据32.编制原则33.工程概况34.出洞方案55.进口边仰坡及桥台施工66.质量、安全、环保措施8第二章 隧道进口接桥台处爆破施工91.爆破施工概况92.爆破设计133.爆破安全距离计算154.设备人员安排165.爆破安全要求176.质量、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187.应急预案20第三章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221.工程概况222.施工技术方案223.总体施工方案224.总体施工顺序225.漫水涵施工技术方案236.人员机械及设备257.漫水涵 工程数量表258.临时便道工程数量26第四章 安全绕行271.工程概况272.总体施工部署283.安全绕行技术保障294.安全控制措施325.安全保障措施356.安全应急预案35第一章 杨家湾隧道进口及盖头坪12#桥台施工1.编制依据1.1延安至延川(陕晋界)高速公路第LJ-10合同段项目两阶段施工合同文件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1.2延安至延川(陕晋界)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第五篇隧道部分第二册杨家湾隧道土建部分。1.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1.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1.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1.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及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规程等。1.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1.9现场实地情况、勘察调查资料。1.10我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现有的技术力量和多年山岭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经验。2.编制原则2.1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相关的工程施工规范、规定,当地政府的相关制度。2.2确保满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管理要求。2.3严格按照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安排合理编制,确保履约。2.4符合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水土资源及文物保护、节能减排的要求。2.5对本项目职业健康危害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识别以及采取的措施。3.工程概况3.1桥隧交界处工程概况盖头坪延河大桥左右幅12#桥台接杨家湾隧道左右幅进口处紧邻既有S205省道S131+100,盖头坪延河大桥第12#桥台设计采用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桥台宽度14m,长度1.9m,高度约5m;杨家湾隧道左右幅进口洞门设计采用端墙式洞门,其中左幅桥台距离杨家湾隧道左线26.6m;右幅桥台距离杨家湾隧道右线3.6m。3.2桥隧交界处地形地貌隧道左线进口位于山坡体黄土梁斜坡,地形坡度较陡,进口洞口段ZK45+926-941位置有一“U”型冲沟,宽度约15m,与隧道交角约70。进口26.6m处即ZK45+899.4为盖头坪12#桥台位置,桥台下方紧邻S205省道(桥台位置处于S205省道S132+100上方约11m处),S205省道路面宽度6m,沿延长方向右侧11m位置为延河内为盖头坪大桥11#墩柱(共12跨,第11跨斜跨S205省道上方11m位置处)。详见图3-1 杨家湾隧道左线进口地形地貌正面图,图3-2 杨家湾隧道左线进口地形地貌平面图和图3-3 杨家湾隧道洞口、盖头坪大桥12#桥台及省道纵断面。3.3工程地质隧道穿越区为黄土塬梁茆工程地质区的黄土塬工程地质亚区,山体近南北走向,隧道与山脊近于直角,隧道轴向两侧底,中部高。进口地形陡峭,坡面起伏较大,洞顶覆盖层黄土约2-4m厚度,洞身围岩以强风化砂岩为主,节理发育,开挖时岩体易沿节理面崩塌。图3-1 杨家湾隧道左线进口地形地貌正面图S205省道12号桥台ZK45+900冲沟左线洞口ZK45+926图3-2 杨家湾隧道左线进口地形地貌平面图隧道中线ZK45+929明暗交界覆盖层7mZK45+926洞口覆盖层7mZK45+950覆盖层15m4.出洞方案出洞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出洞前对洞口段地形、地质进行了多次现场调查,隧道进口位于陡坡之上,无法开辟工作面,故采用从出口向进口独头掘进。现左洞已顺利贯通,详见图4-1 杨家湾隧道左线进口出洞纵断面图。图4-1 杨家湾隧道左线进口出洞纵断面图5.进口边仰坡及桥台施工5.1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5.1.1 边、仰坡刷坡边仰坡刷坡按照三级边坡进行刷坡;每级边坡高度为4m,台阶宽度根据现场实际进行调整,坡率为1:0.5,刷坡过程中由高向底逐层进行刷坡施工;刷坡完成后采用锚喷支护,锚杆采用长3.5m22砂浆锚杆,钢筋网采用8钢筋网片,网格尺寸为2020cm,锚杆、钢筋网施工完成后喷射10cm厚C20混凝土。5.1.2 喷射混凝土边坡部位锚杆及钢筋网施工完毕后,喷射一层10cm厚混凝土。喷射作业应分层分片、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坡面有较大坑洼处时,应结合初喷予以找平。喷射混凝土终凝2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5.1.3 截水沟、排水沟砌筑洞口边仰坡开挖线以外5m设置截水天沟与排水沟,砌筑采用M10水泥砂浆,片石最小截面不小于20cm,水沟为矩形水沟,其宽为0.6m,壁厚0.3m,深度0.6m,底厚0.3m,每10m设置一道沉降缝。砌筑完成后应及时勾缝,并进行洒水养护,截水沟与排水沟相连接,保证排水畅通。根据现场地形,左线进口洞口段山体左低右高,左侧采用自然排水,通过洞顶截水沟将水引致山谷低洼处自然排走,右侧设置路面排水沟,将水引至左侧排走。5.2盖头坪大桥左右幅12#桥台施工盖头坪延河大桥左右幅第12#桥台设计采用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设计桥台基础长1.9m,宽度14m,高5m;桥台施工利用隧道进口开挖平台进行施作,施工前对12#桥台周围挂设主动防护网进行安全防护,再采用弱爆破进行开挖,由于桥台位置下方为既有S205省道,且桥台位置陡峭,为防止爆破开挖过程中山体产生滚石对既有S205省道产生破坏及行车安全;一方面对既有S205省道进行交通管制绕行,同时安排2名专职安全人员进行现场排险,以保证施工安全(详见第四章安全绕行方案);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对桥台两侧边坡进行锚喷防护:锚杆采用4m长25砂浆锚杆,锚杆间距22m;钢筋网采用8钢筋网片,网格尺寸为2020cm;喷射10cm厚度混凝土。5.3人员、机械设备及贯通时间安排表5-1 隧道贯通施工人员表序号班组数量备注1开挖班16两班倒2立拱班83喷射组64现场安全员2表5-2 机械设备统计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套/把/台)备注1煤电钻62电焊机BX1-50023切割机14空压机LS20-150HAC45湿喷机TK961、湿喷6通风设备SFD-N0.1117装载机ZLC50C28挖机PC20019出渣车红岩6表5-3 进口段工序时间安排序号部位时 间1左洞小导洞已贯通2013.10.282左洞边仰坡施工2013.11.01-2013.12.153左幅12#桥台开挖2013.12.16-2014.02.204右洞边仰坡开挖2014.02.10-2014.02.195右幅12#桥台开挖2014.02.20-2014.03.315盖头坪左右幅12跨架梁2014.05.10-2014.05.256.质量、安全、环保措施6.1质量保证措施6.1.1在测量过程中必须进行三级复核制,确保测量放样的准确。6.1.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放线,确定边、仰坡设计区域范围,而后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6.1.3边、仰坡开挖过程中注意对设计区域以外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此同时对设计区域内松土、危石及植被根系彻底清除;6.1.4边、仰坡平整和踏实后,自下而上、分段分片进行边仰坡防护措施施作。6.1.5加强工程质量的自检、互检、专业检查,以确保工程过程质量控制6.1.6实行工序质量监控。一是监控工序活动的条件,即“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必须符合质量要求。6.2安全保证措施6.2.1施工前作好安全教育培训。6.2.2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首先检查开挖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对边仰坡如有松动的土石应先予以清除。6.2.3开挖人员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并互相配合,注意施工期间边仰坡的稳定,防止坍塌伤人。6.2.4现场施工负责人会同隧道工程师及相关人员对部定期进行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设专人随时检查。6.2.5清除危土后方可进行喷锚支护,脚手架牢固可靠,喷射手配戴防尘口罩,保证喷锚机械各部位完好正常,压力保持在0.5Mpa左右,喷嘴严禁对人放置。6.2.6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绳,戴好安全帽等防护用品,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高空坠落产生不安全事故。6.2.7施工人员上班前严禁饮酒,有病时严禁上架作业,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帽。6.3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6.3.1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工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部室和生产班组为成员的文明施工和环保管理组织机构。6.3.2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意识。6.3.3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检查和监督。6.3.4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堆放各种施工设施。6.3.5对空压机、柴油机等安装防漏油设施,对机壳进行覆盖围护,对油料库、库房地、墙面做防渗漏处理,避免漏油污染。第二章 隧道进口接桥台处爆破施工1.爆破施工概况1.1爆破概况 杨家湾隧道左右洞进口接盖头坪延河大桥桥台围岩为弱风化砂岩,岩性单一,围岩呈层状结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隧道进口至桥台以及悬吊围岩(ZK45+926-ZK45+899.4+ZK45+887段)采用浅孔松动控制爆破,爆破开挖分层、分台阶进行,每次爆破钻眼深度控制在1.2-1.5m范围内。施工过程中首先对左右洞进口进行爆破扩挖,再进行桥隧过渡段爆破开挖,最后进行左右幅12#桥台处爆破开挖;详见图1-1杨家湾隧道左洞进口接盖头坪12#桥台悬石照片及图1-2左右线爆破石方纵断面图;图1-3盖头坪12#桥台石质边坡施工工序顺序图。1.2爆破开挖顺序1.2.1第一阶段对ZK45+926-ZK45+891进行爆破,爆破开挖分台阶进行,台阶高度控制在3m范围内,台阶长度控制在3-5m范围内,一次性爆破深度控制在1.0-1.2m范围内,爆破开挖至路面标高即可;同时预留4m岩墙ZK45+891-ZK45+887作为爆破过程中的防护挡墙。1.2.2第二阶段在ZK45+926-ZK45+891段开挖爆破至路面标高后,对ZK45+891-ZK45+887段4m岩墙进行爆破,爆破分层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1.2m范围内,爆破开挖至设计路面标高。1.2.3第三阶段待ZK45+891-ZK45+887岩墙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桥台ZK45+899.4-ZK45+887处爆破开挖,由于桥台设计为重力式扩大基础桥台,基础开挖长度1.4m,宽度14m,高度5m,爆破过程中分层进行,爆破开挖至桥台底标高即可。1.3危石处理由于左线桥台紧邻省道S131+800处存在悬吊围岩在ZK45+900-896岩墙范围内,悬吊危石高度约3m,宽度9.4m左右,爆破过程中一次性完成;为确保施工安全,在爆破开挖岩墙时针对悬吊围岩爆破具体步骤如下:1.钻孔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及安全防护带,安全防护带挂设在锚杆上(锚杆提前打设在安全地点),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不安全事故。2.爆破过程中采用浅孔松动控制爆破,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3.爆破过程中采用沙袋在爆破悬石顶部进行覆压,防止爆破过程中飞石乱飞,造成不安全事故的发生。4爆破过程中对周围300m范围内实行安全警戒,由项目部生产经理(刘明洪)及安全副总监(罗顺飞)现场安排指挥,工程部隧道工程师朱建国,隧道队队长李宗钦现场配合安全警戒。5. 爆破完成后,由项目部安全员李科,隧道工程师朱建国、隧道队队长李宗钦对爆破现场进行安全排险,对存在的危石采用机械及时清理。6.爆破作业完成经现场排险,确保警戒范围内安全后,解除现场安全警戒,恢复地方交通。1-1杨家湾隧道进口悬石照片图悬空石头底标高897.668路面标高882.9桥台位置开挖底线桥台位置标高894.162,桥台距离省道路面11.262m图1-2左右线爆破石方纵断面图图1-3盖头坪12#桥台石质边坡施工工序顺序图2.爆破设计2.1钻眼直径采用YT28风钻钻眼,钻眼直径D=42mm。2.2最小抵抗线W0最小抵抗线的方向和大小根据地形、地质因素综合考虑,浅眼爆破的最小抵抗线,一般取W0=(25-35)d。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而定。2.3炮眼间距a和排距b炮眼间距a和排距b可取相等值,但需略小于W,按规定W0.5m;一般而言a=(0.8-1.2)w,b=(0.8-1.0)w。 2.4超深l一般取0.1-0.2m。若岩石松软取小值,岩石坚硬取大值。2.5装药结构及堵塞长度h堵塞材料为半干半湿的粘土。装药结构详见装药结构示意图(图2-1)。2.6药量的确定采用q=K松W3P式中:K松松动爆破装药量单耗,取0.3-0.4 kg/m3; W 最小抵抗线m;P 临空面修正系数。2.7起爆参数表2-1浅孔松动控制爆破参数选取一览表 参数孔深d(mm)Woa(m)b(m)l(m)K(kg/m3)Q(kg)I(m)H(m)1.0421.00.80.60.20.450.220.20.81.5421.01.00.80.20.450.50.51.02.0421.21.10.90.20.450.80.81.22.5421.21.21.00.20.451.31.31.23.0421.21.31.10.20.451.81.81.22.8浅孔装药结构h0H堵塞物导爆管炸药毫秒雷管图2-1 浅孔装药结构图采用32毫米乳化炸药按设计药量进行连续装药,孔底部安置一枚非电毫秒雷管,用塑料导爆管引出孔外。孔口采用半干半湿的粘土进行堵塞。2.9爆破布置依据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现场分台阶、分层高度3.2m,每台阶打三排眼。图2-2 爆破钻孔布置图表2-2 分台阶开挖爆破参数表序号雷管段别炮孔名称孔深(m)药卷直径(mm)炮孔直径(mm)孔数(个)设计装药量(kg)单孔段装药11一排眼33250101.51523二排眼33250111.6518.1535三排眼33250101.81847周边眼3325061.5953760.153.爆破安全距离计算 3.1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P=14Q/R3+4.3Q/R2+1.1Q/R式中P空气冲击波超压值,105PaQ一次爆破的梯恩梯炸药当量,一单位乳化炸药=0.708单位梯恩梯,毫秒延期时为总药量,单位:公斤R装药与保护对象的距离计算出的空气冲击波超压值与表中的超压值进行比对即可得出空气冲击波对建筑屋的破坏程度。由于该工程项目爆破规模小,而且采用孔间微差爆破,因此空气冲击波不会对周围建筑物产生太大影响。表3-1 爆破对建筑物破坏程度与超压关系破坏等级建筑物破坏程度超压P/105Pa1砖木结构完全破坏2.02砖墙部分倒塌或缺裂,土房倒塌1.0-2.03木结构梁柱倾斜,部分折断。砖木结构屋顶散掉、墙部分移动或裂开或局部倒塌0.5-1.04木板隔墙破坏、木屋架折断、顶棚部分破坏0.3-0.55门窗破坏,屋面瓦大部分掀掉、顶棚部分破坏0.15-0.36门窗部分破坏、玻璃破碎、屋面瓦局部破坏、顶棚抹灰脱落0.07-0.157砖瓦部分破坏,屋面瓦部分移动、顶棚抹灰部分脱落0.02-0.073.2个别飞石对人员的安全距离RF=40/2.54D D为浅孔直径,厘米RF1=402.544.2=66.14米300米根据以上计算可确定每次爆破时的爆破危害影响、允许的最大单响量及结合规程确定爆破警戒范围。根据本工程实际结合爆破规程规定本工程实施浅孔爆破时分别按300米圈定爆破警戒范围。4.设备人员安排表4-1 机械人员安排序号项目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空压机10m3/小时22手风钻YT-28133风钻手124爆破员15安全员16押运车27押运员28现场技术员1表4-2 爆破器材爆破器材名称类别及规格备注8#雷管1-7段非电毫秒雷管炸药乳化炸药32传爆线1650m/s塑料导爆管4.2日常安全管理小组为确保施工生产过程中防止不安全事故发生,项目部成立以安全副总监(罗顺飞)为责任人的日常安全管理小组,工程部隧道工程师(朱建国)、安检部安全员(李科)配合其日常的巡查工作,将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在萌芽之中。具体安全管理如下:4.2.1工程部隧道工程师具体落实技术交底的执行,对不规范行为及时制止,规范现场施工。4.2.2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李科)主要对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安全防护用具的佩带(安全帽、安全带佩带)使用进行检查,对不规范行为及时制止,规范施工安全防护用具佩带。4.2.3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及工程部隧道技术管理人员每次爆破后及时对现场进行排险,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4.2.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对施工现场不规范操作及时制止,规范现场施工用电。4.2.5加强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保持施工现场施工用具堆放整齐,规范。5.爆破安全要求5.1.严格按审批后的爆破设计方案施工,遇有情况变化,应及时请设计人员到现场确定。5.2. 加强安全教育、搭设安全作业平台、系好安全绳、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等。5.3爆破前必须对炮孔进行准确测量,然后由技术人员确定炮孔装药量、装药结构、起爆顺序和时差。5.4.装药爆破时,无关人员必须全部撤出爆破施工现场。5.5.爆破警戒人员必须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履行好警戒人员应尽的职责。5.6.起爆信号的发出(预备、起爆、解除)应明确并由专人负责,同时应通知附近有关部门和人员。5.7.严格按一段最大允许起爆药量爆破,不允许超药量爆破。5.8.按规程规定和松动爆破的特点,警戒范围设计为300m。5.9.严格遵守爆炸物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强对爆破器材的管理。5.10.严格执行GB67222011爆破安全规程有关规定,不得违章作业。5.11.施工时所需爆破器材随用随领,对剩余爆破用用品及时退库处理。5.12.爆破器材由符合要求的专门车辆运输,并由熟悉爆破器材性能的驾驶员驾驶。6.质量、安全、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6.1质量保证措施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为核心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同经济挂钩,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的指导。建立质量检查机构,制定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和工前试验、工中检查、工后检测的试验工作制度。质量工程师行使质量一票否决权,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对质量工作全权负责。6.1.1严格实行质量责任制a实行项目经理、总工、各级技术人员责任制,严格执行和落实质量管理制度。b 施工过程中现场技术员与安全员进行全过程旁站。c严格落实项目三检制度。6.1.2施工控制中的技术保证a施工前,工程部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仔细阅读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技术重点、难点,进行技术交底。b严格测量放样工作,测量要求准确,放样及时,做到正确指导施工。c严格按设计边线布置周边线,控制一次起爆药量,控制开挖深度,减小超挖量和炸药对围岩的挠动破坏。6.2安全保证措施6.2.1 制定爆破时间,在每天在下午晚6:00-7:00。 6.2.2 制定爆破规章制度,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严禁烟、火种、手机进入爆破现场。 6.2.3 设定爆破界线,指派专人警戒。爆破区域指定时间内,非爆破人员不得入内。 6.2.4 爆破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且必须到当地公安局备案。 6.2.5 炸药及其它爆破器材的领用、发放、保管、使用制度层层把关,层层落实。 6.2.6 炸药、雷管要分开单独存放在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的房间里,并加强值班制度。 6.2.7 装药工具用塑料制品和木棒。 6.2.8 爆破时设统一指挥小组,负责爆破工作。 6.2.9 对有可能危及附近的建筑及设备等用草帘围栅加以防护,以防万一。 6.2.10 电雷管使用前,应检查其电阻(导电性),断电的不得使用。 6.2.11 在选择电爆网路形式时,除应考虑导线的规格外,还应考虑电源的电压及电容量是否够用,以免影响起爆效果。 6.2.12 电爆网路应采用胶皮绝缘和塑料绝缘的导线,不得使用裸露线。 6.2.13 电力起爆前,应将每个电雷管的脚线连成短路,使用时方可解开,并严禁与电池放在一起或与电源线路相碰。 6.2.14 对大型或重要的爆破工程,应采用复式网路,不得采用水或大地作电爆网的回路。 6.2.15 使用电力线路作起爆电源,必须有闸刀开关装置。 6.2.16 起爆之前应对爆破网路进行一次检查,防止接头与地面接触,造成短路。 6.2.17 电源与雷管要分开放置,放炮箱闸刀要上锁,并有专人管理,得到放炮命令后方准起爆。 6.2.18 起爆后,若发生拒爆,应立即将主线从电源解开,并将主线断路。 6.2.19 遇有暴风雨或闪电打雷时,禁止装药、安装电雷管和连接电线等操作,同时应迅速将雷管的脚线、电源线的两端分别绝缘。 6.3环保和职业健康保证措施6.3.1建立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工地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各部室和生产班组为成员的文明施工和环保管理组织机构。6.3.2加强教育宣传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文明施工和环保意识。6.3.3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并加强检查和监督。6.3.4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堆放各种施工设施。6.3.5在施工区和生活区设置三级污水处理系统,污水进沉淀后排放到指定的地点。6.3.6 对空压机、柴油机等安装防漏油设施,对机壳进行覆盖围护,对油料库、库房地、墙面做防渗漏处理,避免漏油污染。7.应急预案由于杨家湾隧道进口段岩体破碎,为土石交替、层间结合力较差,且进口处浅埋地段,稳定性差,存在坍塌风险。除严格按批准的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外,同时还要作好重大风险的应急预案和措施。7.1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7.1.1组织机构建立完善的应急事故管理控制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总指挥的应急事故指挥领导小组。贯通施工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保证隧道安全顺利贯通。总指挥:项目经理 电话指挥:刘明洪 电话 员:安学刚、樊岸邦、李小平、牛朝、朱建国、李宗钦通讯联络:王文志 电话援组:尹胜辉 电话 员:张湖南、杨丹 蔺宏合、王尧、李华峰、罗勇、欧阳景、徐仁礼、罗小明、罗萧、莫亚军、周强、孙涛、丁建光、齐福涛、齐亚斌7.1.2职责a.总指挥:负事故的预防、控制;事故发生后,负责调集人员、调配物资车辆、通风设备,抢救生命财产等事故现场的指挥工作。b.副指挥:主要任务是隧道发生事故后,制定抢险方案恢复洞内通风、照明系统,组织人员抢救伤员,分析事故原因,恢复正常施工。c.通讯组:听从施工现场的值班人员的命令,将事故情况报告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报警时要清楚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破坏程度、人员伤害情况等因素。报警后,要立即派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通道口引导救护人员或“120”急救中心、救护队救护伤员。d.救援组:及时赶到事故现场救护伤员,送往医院医治。7.2事故应急措施7.2.1报告程序和措施事故发生后,现场值班领导应立即将事故现场人员撤离疏散至安全地带,同时,将事故情况报告单位领导及通讯联络组;通知设备物资部启用抢险材料,安全防护救护组启用救生医疗药品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护,电话通知急救中心进入现场抢救伤员;安全防护救护组在得到单位领导指令后,及时将事故情况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有关部门,必要时,请求地方进入事故现场参加抢险。7.2.2抢险程序和措施事故发生后,总指挥应到事故现场指挥抢险,与行动组、抢险组查看险情,确定是否有伤亡或失踪人员,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迅速抢救伤员,如有失踪人员马上确定抢救方案,立即展开搜救;行动组将抢险材料运到事故地点,对隧道揭露危险地段进行加固,必要时封闭掌子面,防止隧道塌方;加固后,抢险组应采取一切手段搜寻被掩埋的失踪人员;失踪人员找到后安全救护组人员应立即组织抢救,必要时,送定点医院救治。第三章 临时便道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为确保杨家湾隧道进口接盖头坪12#桥台处施工过程中地方行车安全,在S205省道S131+800(平交道口)处经延河至项目部彩门接S132+200(平交道口)处修建临时绕行便道。项目临时便道起止桩号为K0+000-K0+442,总长442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K0+000-K0+90处与K0+304-328处分别修建两处漫水涵;同时根据S205省道路面与延河表面高差(延河表面距离省道路面高差10m),在K0+000-K0+91、K0+328-K0+442两处施工便道纵向坡坡度采用1:10与1:12。2.施工技术方案为保证施工车辆运行的安全,施工便道高度2m,基础宽度8m,顶面宽度6m,边坡坡比采用1:1,基础上1.7m采用片石分层碾压填筑,片石填筑至1.7m后上层铺设10cm砂砾作为路面调平层,对路面整体高差进行调整,确保路面基础的平整,路面采用20cmC20混凝土进行浇筑。(详见施工施工设计图)3.总体施工方案项目临时便道施工与路基填方施工相同,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分段施工,填方分层碾压填筑,按照路基填石方要求分层厚度控制在60cm范围内;在K0+000-K0+91、K0+304-328处采用埋设涵管,同时对漫水涵端头与填方交界处采用浆砌片石进行填筑。4.总体施工顺序4.1测量放样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对施工便道线路进行放样,便道两侧采用石灰进行线路布线。4.2填石路基填筑便道基础采用填石进行铺砌,铺砌分层,填石尺寸均匀,级配良好,每层填筑厚度控制在60cm内,并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整平,铺砌距离顶面30cm后,停止片石填筑,同时对边坡进行修整,边坡坡比按照1:1。4.3路基基础砂砾调平距离路面顶面下30c处m铺砌10cm砂砾作为路面基础调平层,对路基平整度进行调整,确保路面基础整体平顺。4.4混凝土路面施工路面20cm范围内采用C20混凝土分段浇筑,浇筑过程中路面两侧采用钢模板定位,人工机械振捣,在混凝土终凝前对路面进行拉毛处理。4.5漫水涵施工在K0+000-K0+90、K0+304-K0+328两处漫水涵两侧设置防护栏杆,采用50*4无缝钢管在便桥两边安装防护栏杆,栏杆高度为1.5m,纵向间距为2m,设3层,层间距为50cm;并采用红白油漆进行刷漆。(具体见漫水涵设计图)5.漫水涵施工技术方案K0+000-K0+90、K0+304-K0+328两处分别设置漫水涵,漫水涵涵管采用内径1.8m厚度为20cm钢筋混凝土涵管,每根涵管长度2m进行铺设;涵管基础为左右伸出各2m,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涵管基础与顶面铺设0.2cmC20混凝土。(详见漫水涵施工图)5.1施工顺序5.1.1测量放样按照最近原则在延河两岸进行测量放出线路。5.1.2基础开挖采用挖机对河内淤泥进行清除,确保基础落在硬岩上。5.1.3基础整平开挖至硬岩上后,在涵管位置左右两侧各2m范围内,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涵管基础采用厚0.2mC20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时必须振捣密实。 5.1.4涵管安设利用挖机起吊安装,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职人员进行现场指挥,保证涵管底部处在同一平面上,且涵管底部混凝土填塞密实、涵管之间紧靠,吊装时同围挡分段进行。5.1.5缝隙填塞涵管码放完成后对涵管表层进地层间缝隙采用M7.5浆砌片石进行填塞,保证涵管间成良好的整体性连接,施工时注意防护栏杆钢管的预埋。5.1.6混凝土浇筑涵管顶面采用厚度0.2cmC20混凝土浇筑,浇筑过程中必须采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完成后对顶面进行拉毛收面。混凝土终凝后及时洒水进行养护,以确保路面施工质量。K0+000-K0-90处漫水涵施工图K0+304-K0+328漫水涵设计图6.人员机械及设备表6 人员机械及设备序号项目单位型号数量备注1挖机台PC32012装载机台ZL5013运输车台红岩34压路机台15施工人员个127.漫水涵 工程数量表表7-1 K0+000-K0+90处漫水涵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涵管个1002M7.5浆砌片石方453.73C20混凝土方170表7-2 K0+000-K0+91处漫水涵工程数量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涵管个302C20混凝土方513M7.5浆砌片石方151.24无缝管50*4mmm1838.临时便道工程数量表8-1 工程数量计算表临时便道工程数量计算桩号填石断面面积 (m2)砂砾断面面积混凝土断面面积距离 (m)填石数量(m3)砂砾数量(m3)混凝土数量(m3)备注K0+000120.9420.6371.23K0+02084.5960.6371.23202055.38 12.74 24.60 K0+04058.3590.6371.23201429.55 12.74 24.60 K0+06035.2450.6371.2320936.04 12.74 24.60 K0+08014.7730.6371.2320500.18 12.74 24.60 K0+09016.0650.6371.2310154.19 6.37 12.30 K0+12015.2570.6371.2330469.83 19.11 36.90 K0+14014.6160.6371.2320298.73 12.74 24.60 K0+16013.3490.6371.2320279.65 12.74 24.60 K0+18016.0840.6371.2320294.33 12.74 24.60 K0+20014.9910.6371.2320310.75 12.74 24.60 K0+22015.9670.6371.2320309.58 12.74 24.60 K0+24013.8450.6371.2320298.12 12.74 24.60 K0+26013.0950.6371.2320269.40 12.74 24.60 K0+28014.150.6371.2320272.45 12.74 24.60 K0+30414.2850.6371.2324341.22 15.29 29.52 K0+35822.8570.6371.23K0+38036.0220.6371.2322647.67 14.01 27.06 K0+40048.3190.6371.2320843.41 12.74 24.60 K0+42069.1250.6371.23201174.44 12.74 24.60 K0+44291.2940.6371.23221764.61 14.01 27.06 合计12649.53 247.16 477.24 第四章 安全绕行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杨家湾隧道左右线进口与盖头坪延河大桥第12#桥台位于延长县甘谷驿镇杨家湾村,线路为曲线,隧道左右洞(桥台左右幅)间距约40米,轴心总体走向约105;左线桥台里程为ZK45+899.4,隧道里程为ZK45+3926,桥隧过渡段长26.6m,桥台处设计路面标高距离S205省道路面平均高度为10.96m;右线桥台界里程为:YK45+926.4,隧道里程为YK45+930,桥隧过渡段长3.6m,桥台处设计路面距离S205省道路面平均高度为11.95m;其中盖头坪延河大桥第12#桥台设计为重力式扩大基础桥台;杨家湾隧道进口左右洞洞门设计为端墙式洞门。平面位置详见图3-1“盖头坪第12#桥台接杨家湾隧道进口平面位置图”。 图3-1 盖头坪第12#桥台接杨家湾隧道平面位置图1.2工程地质概况杨家湾 隧道左右洞进口接盖头坪延河大桥第12#桥台位置处于S205省道S131+890正上方,桥台、隧道进口处地形坡度较陡,坡脚6065,围岩以黄土、强风化砂岩为主,节理、裂隙发育,目前围岩处于稳定状态。2.总体施工部署2.1省道封闭时间安排根据项目施工情况,项目计划对S131+900-S132+300段将封闭3个月时间(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不包括春节休假时间)。2.2绕行方案项目部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S131+800;S132+200处分别设置岗亭,对省道进行24小时封闭;同时项目部在S131+800至S132+200处设置绕行临时便道(临时便道里程为K0+000-K0+442,全长442m),在对省道封闭期间,行驶车辆可通过临时便道行驶。2.3临时便道修建项目修建临时便道总长度442m,K0+000-K0+90段为变截面,基础宽度12m,路面宽度6m;K0+090-K0+358段基础宽度8m,路面宽度6m,高度2m;K0+358-442段为变截面,K0+358段基础宽度13m,K0+442断面基础宽度为15.5m,路面宽度为6m;边坡坡率均为1:0.5;为保证临时便道质量满足车辆行驶要求,临时便道基础采用片石分层填筑,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距离顶面30cm时采用10cm砂砾进行调平,调平后路面铺装厚20cm混凝土,确保车辆行驶期间安全。3.安全绕行技术保障3.1安全封闭点布设隧道进口接桥台施工期间,在S131+800;S132+200处分别设置岗亭,对省道行车进行24小时封闭指挥通过临时便道通过。为了更好的引导交通流向,项目部在岗亭两端处设置施工公告、绕行路标、警示标语标牌、限速标志牌、反光标志牌等,以确后勤保障服务工作到位。本工程安全标志配备数量详见表7-1。表7-1 安全标志数量表安全设施单位数量尺寸备注块2长宽(1.50.6m)块2长宽(1.50.6m)块2长宽(1.50.6m)块2长宽(1.50.8m)块2长宽(1.50.8m)块2长宽(1.50.8m)块2长宽(21.2m)块2长宽(0.80.6m)块2长宽(0.80.6m)块2长宽(0.80.6m)块2长宽(10.8m)块2边长0.6块2边长0.6块2边长0.6块2直径0.5m块2直径0.5m块2直径0.5m块2直径0.5m个50高度0.8m块4长宽高(0.90.40.5 m)3.2安全管理人员安排根据行车线路,沿线安全控制点配备专人指挥管理以及处理一些紧急情况,现场安全标志、设施须由专人布设、专人看护,使安全设施始终处于正确位置,从而有效引导交通。值守人员采取两班制,做到24小时全天候管理。具体交通疏导人员安排详见表3-2。表3-2 交通疏导人员安排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现场总指挥(副经理)人12副指挥(调度主任、分管队长)人23车辆分流及疏导人员(1#岗亭)人44车辆分流及疏导人员(2#岗亭)人45安全巡检人员(安质部长及安全员)人36隧道、桥台施工期间排险人员人37临时便道整修、平时保养人24.安全控制措施4.1成立交通协调管理小组交通协调管理小组由项目部与地方交交通协调管理小共同组成。项目部制定施工路段现场管理方案,落实施工路段管理责任人及现场执勤人员,组成直接由项目安全负责人直管的交通协管小组,做到职责分明,责任到人。交通协调管理小组的职责,主要是负责工程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管理,审查及批准交通组织方案,协调有关单位、人员之间的关系,检查处理有关交通组织问题等。4.2人员安排安全保通控制区域内,由我单位组织足够人员,24小时负责施工现场通行的指挥工作。在安全区内设立巡视人员,保证标志设置齐全完好。项目部安排6人担任交通协管员,配备统一的反光服、值勤袖标和手旗。上岗前,邀请地方公路管理部门进行培训。在施工期间,分三班进行24小时轮值,专岗专人,其主要职责是对违章作业,影响交通安全的行为进行监督和制止;听从交警指挥,配合交管部门做好交通安全维护等工作。现场指挥人员、交通维护人员、施工技术人员、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通信设备对行车绕行范围进行通讯管控,并有专线与交管部门24小时联系,随时报告路况情况。安全绕行协调管理小组组织机构框图延延高速公路10合同段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副总监隧道施工队桥梁施工队项目巡查组杨家湾隧道进口及盖头坪延河大桥12#桥台施工绕行线路平面示意图4.2.1做好交通组织宣传工作在封闭施工道路前,与交管部门联系发布施工公告,提示请过往车辆注意改道绕行。对不绕行的按照交通组织要求行驶。4.2.2交通标志设置工作在绕行前一个星期,根据交管部门的指挥完成整个交通组织系统的标牌及交通维护设施的安装工作;完成临时路口的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使整个交通组织体系完全建立。4.2.3做好施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a在封闭道路前,对全执勤员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通过会议及宣传,安全知识讲解,张贴交通事故宣传案例等形式,对现状交通、交通组织、交通安全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交底,提高施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切实落实交通组织方案。项目部对受教育工人要进行考核,并签订交通安全交底协议,证明已受过交通安全教育。确保项目做到施工、地方交通两不误。b不定期对执勤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安全教育要经常化、制度化、系统化。通过在施工现场张贴安全标语、图片等增强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自觉性,使施工人员时刻注意安全,把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c加强与地方公路管理部门的联系,主动邀请地方交管部门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对现场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所有交通管制方案实施前,必须经过交警部门的批准,并严格按上报方案实施。施工前,在施工路段设置明显的施工、安全标志。施工、安全标志齐全、规范、清晰、设置地点明了、设置稳固,能够有效的提示和引导驾驶人员通过施工路段。4.2.4 严格监督,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各级安全监督人员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4.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4.3.1施工现场实施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灯具店转让合同范本
- 检验工作心得体会和感悟(汇编10篇)
- 金融科技支付服务消费金融模式用户消费方式提升创新性
- 2025年高考日语试卷及答案
- 需求工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康复解剖大题题库及答案
- 汤沟酒厂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山西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附答案)
- CN222961012U 一种欧式双梁桥式起重机 (河南力富特起重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 2025年船舶测速题库及答案
- 肠造口回纳手术
- 安全保障服务方案及承诺
- 篮球场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业务知识演讲稿:“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规范运用的思考
- 起搏器植入围手术期护理
- 《数学(第8版 上册)》 课件 第1章 运算与方程
- 中学生天文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生活妆课件教学课件
- 儿童英语小故事100篇englishforchildren
- 高中数学集合练习题160题-包含所有题型-附答案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示范课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