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加快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普定县猴场苗族仡佬族乡经济发展 少数民族是一个特殊群体,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少数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地处偏远,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特别关注和扶持。全面、客观地把握当前的扶贫攻坚形势,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这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猴场苗族仡佬族乡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猴场乡位于普定县东北部,距离县城41公里,辖17个行政村113个村民小组,其中少数民族村6个。全乡现有总人口 2337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508 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6.4 %。多年来,少数民族村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两委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少数民族村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经济实力明显增强。6个少数民族村的人均纯收入由2005年的1256元,增加到2010年的1965元,年均增长11.76%,贫困人口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二是初步形成能稳定解决群众温饱的支柱产业。少数民族村因地制宜,开发一批与解决温饱有直接关系的短、平、快种养项目。乡党委、政府以解决温饱、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出台扶持少数民族发展农业产业的优惠政策,扶持漏寨村建立了核桃种植基地,仙马村建立了林下乌鸡养殖基地,等等,通过基地建设,形成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自2005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带领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坚持自力更生,在上级帮扶下,切实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完成了从补郎到猴场的通乡公路砂改油工程,开通了西北到大地、猴场至普屯坝、丫口寨到仙马堂等入组公路,大大改善了少数民族村的交通状况,为实现“交通引领经济”奠定了基础。投入20余万元建造了猛架、煤冲引水工程,解决了1000多人的饮水问题。各村基本上实现了通水,通电,通路。同时,农村危房改造和改圈改厕等民生工程的实施,切实改善了少数民族村寨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经过乡村的共同努力,猴场乡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为实现新时期的扶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猴场乡经济发展工作虽然取得明显的成效,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发展仍相当缓慢,乡内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村寨的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1、少数民族乡镇大多山地多,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猴场乡地处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是典型的“八分山一分地一分水”的地理环境,旱地面积的比重分别高达62.5%,人均水田面积仅0.2亩。由于受气候、地理条件的限制,乡内大部分村组只作单季作物,且水利基础设施落后,“问天田”的比重大,收成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老天爷”帮忙。 2、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是少数民族山区乡镇存在的普遍问题,虽然在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修通了入组公路,但因道路等级低、弯道多、路况差,加上客流量少导致车辆短缺(40%以上的自然村简易公路都不通),仍有相当一部分自然村未安装程控电话,少数民族乡镇的群众与外界接触少,信息量少,接触外界新鲜事物少。由于不懂科学技术、不主动了解市场信息,少数民族群众陷入信息封闭观念陈旧,导致经济落后的困境。 3、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现在的农村,有60%左右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村中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幼,这部分人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农业,对效益农业接受程度低。目前各村效益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而且随着扶持效益农业补助资金的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的步伐将会减慢,这些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农业高新技术难以推广,实用技术难以掌握,整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 4、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少数民族山乡GDP结构明显不合理,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第二、三产业相当薄弱,而第一产业中又以种植业为主,林、牧、渔业产值偏低,农业中又是典型的“玉米+马铃薯”种植方式。加之木材市场疲软,林木价格下滑,传统的林木经营面临严峻的挑战,导致山区经济增长更为缓慢。 5、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少数民族村级集体基本上无经济收入,村级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帮扶单位给予解决,大多是“空壳村”,而且少数民族乡基本上没有税源,乡财政运行相对困难。乡村两级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同时,随着各村劳动力外出的增多,在家党员年龄偏大,发展新党员后备力量不足,造成村党组织相对薄弱,缺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6、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生产效率低。目前猴场乡少数民族村人均耕地仅有0.5亩,加上农户生产经营地块零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不仅给科技推广、灌溉、排涝、病虫害防治、土地开发等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同时由于缺少投入,管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 7、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近年来,虽然各方面对少数民族村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8、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村居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导致第三产业缺少发展空间,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扶贫开发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全局性发展战略。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继续把对少数民族乡镇的扶贫攻坚工作放在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坚定不移地把扶贫开发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虽然离不开政府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但建立和完善民族地区自我发展机制才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关建所在。 1、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可以焕发出摆脱贫困的巨大动力。为此,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帮资金、帮技术的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要我富”的观念向“我要富”的转变,毕竟“石头孵不出小鸡”。 2、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旅游业既能发挥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优势,又符合欠发达地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要求,还能大量增加就业岗位。少数民族村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和民族风情游,同时大力培植生态经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着力抓好现有形成的核桃、乌鸡等特色农业示范基地的后期管理和综合开发,加大对其扶持力度,推动核桃产业和本地乌鸡养殖上规模、上档次,提升产业层次。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保护山区原有的天蓝、水清、山绿、环境优美的面貌,使之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充分展示农业示范、农业观赏、休闲等多种功能,推进旅游富民。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切实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实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是解决温饱的基础,也是巩固脱贫致富的基础。为此继续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进一步加大中心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庄整治,加大改圈改厕力度,改善居住条件。通过异地脱贫,政策鼓励等措施,引导其他少数民族村民向中心村和中心城镇集聚,推进城镇化建设。通过政府扶持,动员和组织农民修建小水库、山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加快民族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解决民族地区缺医少药和群众看病难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大病统筹,杜绝因病致贫。 4、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市场经营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加快少数民族地方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基础。猴场乡将努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围绕本乡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市场劳务的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市场意识和适应能力,使广大农民能够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组织农业生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发展经济,必须精诚团结,凝集合力,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素质再强,但如果各吹各的调,只能是一盘散沙,最终一事难成。乡党委、政府要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实践“三个代表”。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年青干部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加快少数民族乡镇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6、立足实际,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一是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少数民族山区山多地少人稀,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成本高,收入低,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土地荒废严重,分散、粗放土地经营的弊端日益凸现。应以转移农村劳动力为契机,建立土地流转机制,采取“稳住种田的,放活挣钱的”办法,鼓励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为从事第二、三产业,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使土地集中流入到种养能手的手中,促进农业走向规模化、集约化。二是引导农民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特色种植业、草畜业都属于高投入产出的产业,如购进一头山羊种羊少则上千元,多则上万元,对于收于收入菲薄的山区农民而言,实在压力太大,因此,可以引导农民自身联合,或投靠有实力的公司,采取以土地,技术折价入股的方式,建立合作经营型模式,形成农户+基地+公司的大联合,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三是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和农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炼钢高级工考试必-备知识点
- 2025年初创公司市场营销策略模拟题与答案详解集合
- 2025年外贸业务员面试技巧及模拟题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笔试备考策略与实战模拟题集
- 2025年初入股市投资者必修课股市实战模拟题库
- 创意绘画教学课件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模拟试题详解
- 2025年新闻编辑高级职位面试模拟题及应对技巧解析指南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心理健康科目知识点梳理与模拟题训练
- 2025年机械设计工程师面试宝典与预测题
- 水电站全套课件
-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 山西航空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调查报告青州市区房地产调查报告
- 成人重症患者镇痛管理(专家共识)
- 棬槽沟村道路建设实施方案
- 中国民族史纲要罗佑贤
- JJF(石化)053-2021间隙式湿膜制备器校准规范
- 4.3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教学设计-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
- 2023版设备管理体系标准
- 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整理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