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doc_第1页
新型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doc_第2页
新型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doc_第3页
新型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doc_第4页
新型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Yibin University 20142014 届本科毕业论文届本科毕业论文 题题 目目 新型材料的应用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二二级级学学院院 数学学院 专专 业业 工程管理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李 炎 学 号 100305019 年级年级 2010级 指导教师 谢 松 职称职称 讲 师 年年 月月 日日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I 摘摘 要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构成建筑的基本物质要素 建筑材料 也在 逐步发展变化 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对建筑材料的研发与创新上 从而 促进了建筑业的极大进步 新型建筑材料是现代发展应用的新一代建筑材料 主要包括墙体材料 保温隔热材料 防水密封材料以及装饰装修材料 建筑安 装工程成本费用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的支出水平与建筑工 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 同时 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产生 给建筑工程造价管 理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例如新型的建筑材料使现有的定额缺项或难以对应 然而又由于新材料 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促使其对应的定额标准发展以适应新 的技术水平 也对建筑安装工程质量 建筑使用功能 艺术形象 工程成本等 有着重要的直接影响 对新材料的应用而引起的建筑工程造价的变化是工程造 价管理的重要内容 须加以重视 关键词 新型建筑材料 工程造价 造价管理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II Abstract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al economy the basic elements of building materials building also gradually chang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more and more used in R D and innovation on building materials so as to promote the great progress in the building industry New building materials is a new gener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of moder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including the wall materials insulation materials sealing materials and decoration material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st is the cost of materials has a direct effect on spending levels and construction cost of materials costs At the same time along with the new building materials produc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has also brought certain influence such as new building materials so that the existing quota missing items or to the corresponding but because the quota standard widely used new technology and new material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to adapt to the new technical level but also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the use of architectural features artistic image has an affect project cost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s caused by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of the changes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must pay attention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III 目目 录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第一章 绪 论 1 第二章 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分析 3 第三章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4 3 1 新型墙体材料 4 3 1 1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目的和意义 4 3 1 2 新型墙体材料的分类及主要品种 4 3 1 3 主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情况 5 3 2 新型防水材料 6 3 2 1 我国建筑防水的现状 6 3 2 2 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分类 7 3 2 3 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7 3 3 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8 3 3 1 我国的建筑装饰装修的发展状况 8 3 3 2 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分类 9 3 3 3 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前景 9 3 3 4 总 结 10 第四章 新材料应用的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11 4 1 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投资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 11 4 2 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 11 4 3 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 12 4 4 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 13 4 5 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 13 第五章 新型建筑材料应用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 14 第六章 新型建筑材料应用的工程造价注意事项 16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IV 结 论 17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19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 第一章第一章绪绪 论论 1 11 1 建筑与建筑材料建筑与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指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的总称 是土建工程的物质基 础 在我国建筑工程的总造价中 建筑材料的费用占 40 60 不同建筑材料 的性能指标 生产和使用成本以及破坏劣坏机制各不相同 正确选择和合理使 用建筑材料对工程结构的安全性 适用性 经济性和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建筑制品的功能提出 了越来越多的要求 从而促进了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 以满足人们的各项活动 要求 例如现代高层建筑和大跨度结构所需要的高强轻质材料 建筑节能需要 的高效保温隔热材料 为使建筑物装饰装修的更加时尚 美观所需要的各种绚 丽多彩的新型装饰装修材料等等 建筑材料种类多样 又都具有不同的特性 因此 在建设工程实践中 按 照建筑物对材料的功能要求和使用要求 正确的选用所需材料及对新型材料的 采用 对于节约材料费用支出 减少工程造价 提高基本建设的技术经济效益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21 2 建筑材料的发展历程建筑材料的发展历程 建筑材料科学的发展 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 人类最初从自然界的天然材料中直接获取建筑材料 如粘土 石材 木材 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 人类能够利用粘土烧制 砖瓦 用岩石烧制石灰 石膏 建筑材料逐步进入人工合成阶段 为较大规模 建造房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至今世界上仍然保留着许多经典的古建筑 如埃 及的金字塔 中国的长城 赵州桥 罗马圆剧场等 均显示了古代建筑技术及 材料应用方面的辉煌成就 18 19 世纪 建筑材料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水泥 钢材 混凝土 等建筑材料相继问世 使人类的建筑活动突破了几千年来受土 木 砖 石的 限制 为现代建筑奠定了基础 进入 20 世纪 由于各国相继进行工业化发展 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 需要 建材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建筑材料的品种日渐丰富 其性能和质量也 不断提高和改善 从而促进了一大批新型建筑材料的产生及应用 很大程度上 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建筑物功能的需求 建筑工程中一些具有特定功能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2 的材料的应用 如轻质 高强度的新型墙体材料 绝热 吸声材料 无毒 清 洁 环保 装饰效果好的新型装饰材料等 能在工程实践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各 种材料的优势 从而提高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舒适性和经济性 具有广阔的应 用发展前景 1 31 3 现代建筑材料发展的现实意义现代建筑材料发展的现实意义 新型建筑材料是与传统的建筑材料 如砖瓦 砂石等建材相区别的建筑材 料新品种 所涵盖的种类众多 从功能上可划分为有墙体材料 装饰材料 保 温材料 防水材料以及粘结和密封材料 以及相应的各种金属件 塑料件及辅 助材料等 从材料性质上可以划分为有天然高分子材料及人造合成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具有质量轻 强度高 无毒 保温 环保 装饰效果好等优 良特性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新型建筑材料不但能使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有很大 的改善 还可以使建筑物的外观效果更加丰富多彩 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有的新型建筑材料在满足强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明显减轻建筑物自重 节 约材料 降低工程费用 为推广质轻刚度大的建筑结构创造了有力条件 促进 了建筑工程的现代化发展 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保证工程质量 正因为新型材料的大量出现及其在工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使得建筑业朝 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促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更加 系统化 规模化 同时也伴随着相应的各种计价定额的完善与进步 使得工程 造价更加趋于合理化 详细化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发展 过程中 一个工程项目的实施不单单是需要考虑工期和工程质量的问题了 而 是要追求采取科学的方法合理选用经济适用的建筑材料 在合理可行的工程造 价基础上 建造出满足人们所需要的建筑艺术品 因此在社会大发展的前提下 应该正确认识和解决工程造价领域中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 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化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3 第二章第二章 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分析的特点分析 依靠现代前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 人们已经开发出越来越多的具有 高性能和多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 而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 强以及国家对节能降耗的强制性要求 促使现代建筑材料的发展越来越多功能 化以及环保化 也促进了新材料的发展与转变 现代新型建筑材料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复合化 复合化就是将有机与有机 有机与无机 无机与无机材料 在特定的条件下 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合 然后再经过一定的技术条件将所掺合 的材料的优良性能结合起来 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 以此满足各项使 用功能和质量要求 2 多功能化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发展 对建筑材料的功能要求越来 越高 要求所用建筑材料不仅满足正常的使用要求 还要求兼具防菌 防水 防潮 防火 清洁 抗静电等功能 3 节能化 绿色化 随着我国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居住条件的改善 对 新型建筑材料的需求不仅是数量的增加 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 这就要求材 料不但具有良好的使用功能 还要求材料无毒无害 对人的身体健康没有危害 对环境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4 轻质高强化 轻质高强化主要是指材质轻 自重小 强度高 如空 心砖 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材料的使用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建筑物的结构 自重 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有利于充分发挥材料的优良力学性能 从而节约 材料 避免浪费 5 工业化生产 工业化生产主要是指应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条件 采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使得建筑产品的生产规范化 标准化 这样新材料的 应用发展才有一个光明的发展前景 如内外墙装饰涂料 新型屋面防水卷材 各种合成板材等建筑材料的生产 在现代工程实践中 新型建筑材料的所表现出的质轻 高强度 无毒 节 能环保 使用效果好 可工业化生产等优良性能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既改善 了人们的居住环境又彰显时代感 同时还将人们的审美需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拓展了现代建筑的功能 又符合节能环保的使用要求 从而在近几年发展迅速 应用广泛 逐渐受到人们的推崇 此外 通过新型建筑材料的使用 也使得建 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大大加快 保证建筑成品的早日投产使用 大大提高了建设 项目的投资经济效益 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产生及其应用推广 然而由于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4 新型建筑材料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 其使用经验还不是非常丰富 各项性能 指标还不完善 所取得的建筑成品效益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虽然新型材料在 工程中许多领域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它所表现出来的新材料价格昂贵 使用要求高 品种种类繁杂 人们意识不高易造成不法分子的弄虚作假等一系 列问题 都对建筑工程造价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因此 我们需要重视新材料在 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必须加强研究 管理 逐步推广 第三章第三章 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状况新型建筑材料的发展及应用状况 3 13 1 新型墙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 3 1 13 1 1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目的和意义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地少人多 自然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 虽然我国国土面积约占 全世界的 7 但人均占地面积却远远落后于同等国家水平 我国国土面积有 960 万平方公里 但实际可耕种土地面积只有 14 9 亿亩 人均占地 1 19 亩 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 我国耕地面积每年还在以一定的速度递减 加剧了本已资源紧张的现状 不仅如此 由于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的传统习惯 粘土实心砖 红砖 的生产还要毁掉大量的农田和耕地 在取田毁土的同时 烧制砌筑所需砖的能耗每年超过 5000 万吨标准煤 并且还长期处于需求与供给 的不平衡状态 建筑用能耗如此之高 与发达国家相比 有很大的差距 以现 有的粘土实心砖墙模式 如外墙的单位能耗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控制水平 其 他的如屋顶 门窗的单位能耗均是发达国家的好几倍 可见 保护耕地 节约 能源就成为发展新型墙体材料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3 1 23 1 2 新型墙体材料的分类及主要品种新型墙体材料的分类及主要品种 新型墙体材料是以节约土地 节省能源 有利于环境保护并能满足现代建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5 筑使用功能为要求的新一代墙体材料 根据建筑墙体材料的形状和使用功能 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可分为砌墙砖 建筑砌块和建筑板材三大类 水泥轻质条板 轻集料水泥条板 条 板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条板 加气砼条板等 板 薄 板 石膏板 纤维水泥薄板等 复合板 钢丝网架夹心墙板 金属面夹心墙板等 实心砌块 加气砼砌块 石膏砌块 新型墙体材料 块 空心砌块 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 轻集料小型空心砌块 实 心 灰砂砖 水泥砖 页岩砖 粉煤灰烧结砖 砖 空 心 粘土空心砖 砼空心砖 3 1 33 1 3 主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情况主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情况 新型墙体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节能环保 质 轻 强度高 利废等特点的新一代建筑材料 因其与传统粘土砖材料相较有着 诸多优良特性 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的推广采用 更被视为传统建材的替代品 加以推广利用 但新型材料的应用在现阶段也不一定适用于任何建筑工程 往 往新材料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需要较高的使用要求 在应用过程中也有很多 不便 还需要再加强试验研究 争取尽早做到工业化的生产方式 从而在市场 上大规模的开发利用 现行新型板 块 砖材料的应用情况 对于砖类产品 如灰砂砖 因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以及节土 利废 特性 现广泛应用于墙体的砌筑工程中 但灰砂砖在应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 的缺点也要值得注意 一是体积重量大 二是表面难抹灰 一般多应用于多层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6 建筑物 目前粘土空心砖在建筑市场上的应用也比较多 它所具有的诸多优良 性能如表面易挂灰 与砂浆的粘结性能好 有较高的强度保证等有利于保证墙 体的施工质量 而且发展应用比较成熟 因此 在许多建筑制品的生产过程中 也常常用粘土空心砖作为砌砖材料 但它最终还是以粘土作为原材料 且在其 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不经济 因此不适宜大范围推广 砌块类产品中 主要以加气砼砌块和空心砌块为主 砌块类总体占整个新 墙材的比例较高 加气砼的优点就是体积质量轻 有一定的强度 实心 施工 较为方便 其缺点就是产品自身含水率较高 产品收缩性较大 如不注意 容 易造成墙面的开裂 普通砼小型空心砌块的优点是强度高 相对较重 其缺点 主要是热工性能较差 因此 通常也做成双排孔 轻集料砼小型空心砌块目前 主要有陶粒砼小型空心砌块 膨胀珍珠岩小型空心砌块 与普通砼小型空心砌 块相比 其体积质量较小 强度略低 热工性能较好 但防水性能较差 对于板材类产品来说 以框架结构为主的地区 比较适应板材类产品的推 广应用 因为板材类产品施工较快 通常干作业 墙体非承重 较薄 占用空 间较小 虽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各地目前板材类产品的应用规模不算高 但 板材类产品应该逐步成为主导方向之一 3 23 2 新型防水材料新型防水材料 3 2 13 2 1 我国建筑防水的现状我国建筑防水的现状 我国幅员辽阔 气候变化幅度大 各地的建筑防水做法也不尽相同 北方 气候干燥 昼夜温差变化较大 由于使用刚性材料防水干缩变形较大 易开裂 故长期以来多采用柔性防水 其传统做法是以沥青防水卷材的二毡三油 三毡 四油做法为主 南方气候多雨 湿气大且温度较高 通常采用柔性防水 因沥 青粘结材料及沥青防水卷材的材料特性 易产生流淌起鼓 故多采用结构构件 自防水和刚性材料防水层做法 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 不论是柔性防水做法还是刚性防水做法都有其自身 的优点和缺点 柔性防水做法通常所用的沥青防水卷材虽然防水效果 密封情 况较好 现已广泛应用在建筑防水工程中 但因材料自身性能的影响 易在高 温下发生起鼓流淌现象 且材料抗老化性能差 易老化开裂 使用时间不长 造成一定的浪费 对于刚性防水有结构构件自防水和刚性材料防水层做法 虽 然造价相对于防水卷材要低 但其使用要求较高 容易受结构物温差和变形影 响而开裂 且施工中防水层的质量不易控制 很难做到绝对防水效果 由于这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7 些防水问题普遍存在于地下室 屋面防水工程中 柔性防水做法或刚性防水做 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但防水质量难以保证 且防水年限不 长 因此 我国的建筑防水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还须不断的加强研究试验 争取早日开发出具有优良特性的防水材料 从而解决防水难的大问题 3 2 23 2 2 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分类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分类 沥青系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防水涂料 合成树脂类 橡胶沥青类 沥青类 新型防水材料 刚性防水材料 混凝土防水剂 砂浆防水剂 不定型密封材料 膏糊状材料 密封材料 定型密封材料 带 条 垫形状的材料 3 2 33 2 3 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近年来 在北京 上海 湖南等地的教学 科研 生产 施工单位 积极 研究 开发和利用了一批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及其相应的应用技术 取得了显著 地经济效果 这些材料虽然档次 价格不一 但一般均具良好的耐温性 抗拉 强度高 材料延伸率大 适用范围广以及环境污染小等特点 受到了广泛的关 注 在防水卷材方面 首先是对传统的沥青基油毡进行了改革 采用了以橡胶 和塑料改性沥青的玻璃纤维 从而克服了传统纯沥青基油毡热淌冷脆的缺点 提高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抗老化性能 使防水质量得到提高 另外还开发了一 系列高分子防水卷材 现已有橡胶 塑料盒橡塑共混三大系类 这类防水卷材 与传统的二毡三油做法相比 都具有结构防水 冷施工 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8 防水涂料是近几年为适应新建工程和原有建筑堵漏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 类新型防水材料 它们除具有防水卷材的基本特性外 还具有施工方便 便于 维护清理的特点 特别适用于构造复杂部位的基层涂布 目前防水涂料已研制 开发了改性沥青 橡胶和塑料三大类近 10 余种产品 其中可分为溶剂型和水乳 型 目前在国内发展较快的有再生橡胶沥青涂料 聚合物乳液涂料等 这些防 水涂料已在全国各地一些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得到推广使用 在结构自防水和刚性防水技术方面 继 20 世纪 50 年代采用多层做法以来 到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防水技术 并发展了防水砂浆防水层 预应力细石混 凝土防水层等 从而提高了刚性防水层的抗裂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前进 新材料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开发利用 传统 的防水做法垄断工程防水的局面将会逐步突破 新型的防水涂料和施工技术将 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可以预计 我国的建筑防水技术 在材料性能和价格方 面形成完整的高 中 低档相互配套的材料工艺体系将会很快改善 3 33 3 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3 3 13 3 1 我国的建筑装饰装修的发展状况我国的建筑装饰装修的发展状况 有建筑就有建筑的装饰装修 从早期的用石灰粉刷墙壁 用油漆涂刷柱子 至当今的新型高档次的装饰装修 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 到目前已形成了比较 完善的高 中 低档相互配套的材料工业体系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质量 的不断提高 使得人们不仅追求居住条件的改善 还提高了人们对建筑装饰艺 术的追求 从而有力的带动了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业的发展 反过来 也为建筑 装饰业提供了更多更好 更适用的装饰装修材料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9 3 3 23 3 2 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分类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分类 天花 吊顶 材料 金属天花 复合材料天花吊顶等 建筑装饰装修材料 地面材料 陶瓷材料 天然石材 木地板等 墙面材料 幕墙 瓷砖 水泥制品 壁纸 涂料等 3 3 33 3 3 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前景新型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居住条件的改善 人们在对建筑产品 满足自身使用活动要求的同时 还要求其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这就要求对 建筑物室内外进行装饰装修来美化建筑物的形象 使建筑物的装饰效果能充分 表达人们的意愿 从而满足人们对建筑艺术美的追求 大量的建筑装饰材料在 这个环境下蓬勃发展 现在市场上的装饰材料品种种类繁多 各式各样 除了 传统的油漆 涂料外 大量新型的装饰材料也在不断应用于现代装饰装修工程 使得建筑物更显时代气息 总的来说 这些新型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由以下几 个方面 1 绿色装饰材料的出现及应用使人们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2 传统天然材料如木 竹 石材等通过高科技的加工处理使其造出人们 所需要的实用性更好的新型材料 更符合时代的发展 就像木材除了实木之外 还有很多人工板材如 胶合板 复合板 强化板等 这些人工板材一般有利于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强度和美观程度甚至超过实木板 具有更好的装饰 效果 3 多功能化 即新材料的应用在建筑中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 而且还同 时具有吸声 隔热 防水等功能 如防水瓷砖砖 吸声装饰板等 4 配套性强 智能化程度高 如现代办公看空间的隔断分隔板不仅采用 标准尺寸 标准构配件进行现场组装 且在其内部也埋设有照明 通讯用的各 种线路 其配套性 智能型 科技化方面表现得很充分 家居装修中集洗漱 洗浴 洗衣为一体的整体盒子卫生间 橱柜 电器 厨具一体化的厨房 其配 套性和智能化程度也相当高 5 装饰效果好 花样繁多 当今建筑装饰装修材料色彩鲜艳 各式各样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0 在现今建筑中广泛使用 到处可见其缤纷色彩 如彩色水泥 彩色不锈钢 彩 色涂料等的广泛应用 3 3 43 3 4 总总 结结 上述分析了新型建筑材料的分类以及发展应用状况 就可以更好地分析新 材料的应用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 总的而言 新型材料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 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工程建设成本的影响 由于新型建筑材料发展应用还不是很成熟 市场推广度还不是很大 人们对新材料的认识还不足 同时 新材料往往凝结 着科学技术的价值 从而导致新材料的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 材料费用又 直接构成了工程成本直接费 对建筑工程成本有着直接影响 所以需严格控制 材料价格水平 加强市场预测 此外 新材料具有较高的新技术含量 对技术 要求更高 往往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和设备进行吊运 安装 保养和维修 从 而增加了相应的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费 增加了工程成本 不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第二 工程使用成本的影响 现代建筑材料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节能环保 这也是人们环保理念增强之后的一种需求 由于新型建筑材料具有了节能环保 的性能 这就使得建筑运行期间的能耗成本大大降低 从而很大程度上节约了 运行管理成本 伴随着新材料较高的技术含量 有些材料自身具有智能化的功 能 这样也就降低了建筑运行使用过程中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节省了大量的成 本支出 在建筑使用过程中 维护成本也是建筑所耗成本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 新材料往往具有高强度 热工性能好等优点 仅仅需要较少的管理维护工作 这样就使得投入的材料 人力 物力等费用大大降低 减少了建筑使用过程中 的运营成本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1 第四章第四章 新材料应用的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新材料应用的建设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 随着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涌现并应用于现代工程实践中 使得建筑工程的 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材料的应用对建筑工程造价产生的直接影响 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也关系到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经济利益 因此 必须对新材料应用所带来的造 价方面的不利影响加以防范与控制 使其变化在可控范围之内 4 14 1 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投资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投资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的的投资决策 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从市场 技术和经济 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从而最终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在使用新材料 新技 术 新工艺的工程中进行正确决策是合理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 第一 重视投资决策阶段的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 确保其详尽 准确 特 别是做好市场调研 对当地的技术经济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比较 严格观测当 地材料 人力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情况 做好详细记录 同时关注市场上新材 料 新技术的应用状况 做好类比分析 第二 根据收集的资料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过所收集的资料对项目所 需的新材料 新技术等内容 从经济 技术要求 可行性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调 查分析 并对项目建成后可能取得的社会 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评估 从而在 此基础上编制合理的项目可行性报告 第三 重视工程造价投资决策并选择最优可行方案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 和决定行动方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及不利条件的影 响 同时还要重视最优方案的选择 如对于新材料的应用 需考虑其技术使用 要求 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以及工程适用性 环保性等 做好投资决策 这样 有利于在项目投资决策阶段消除利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因素 同时选择最优方案 还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 优化组织结构 从而能大大节约工程成本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2 4 24 2 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设计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 设计是建设项目由计划变为现实的工作阶段 同时也是建筑安装施工的依 据 对于应用新材料 新技术的建设项目在建筑过程中能否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保证工程质量和减少成本 设计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同时也对项目建成后 是否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必须加强在设计阶段对工程 造价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并加以控制 第一 认真分析比较已收集的技术经济资料 对于新材料的应用 若有相 关工程经验 加以借鉴 考虑采用 若没有相关资料可循 可在设计前对新材 料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试验 做好分析记录 编制可行性报告 第二 尽量采用标准化设计 使设计阶段各项内容标准化 严格按照地区 和国家现行标准规范进行标准化设计 虽然新材料在很大程度能够发挥良好的 性能 但是也要考虑到新材料凝聚着最新的科学技术 对建筑物自身 材料的 应用范围都有较高的使用要求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新材料的适用性 经济性 第三 加强设计人员的规范意识 提高设计人员队伍的素质 从而整体提 高设计水平 对于设计规模 设计内容 工程量的计算 概预算的编制 须严 格按照现行标准规范 考虑各种不利因素加以设计 强化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 增强设计人员实事求是的自觉性 4 34 3 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招标投标包括对设备 材料采购招投标以及施工招投标两个方面 发 布招投标的建设单位选择施工单位或材料供应商 这对工程项目投资 质量 进度的控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因此 在招投标过程中 发标方和投标方 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 公正 公开的原则 招标前 业主方在招标 文件中应附带相关技术经济资料 注明投标方需注意的相关事项 如分项工程 中的新材料 新技术的使用及技术要求 招投标委员会还应严格审查投标单位 的资质 人员配置情况 施工经验等条件 必要时可进行实地考察 从而避免 招投标过程中各种不规范 欺诈行为的发生 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工程招投标 程序进行 第二 招标方应严格把关工程标底价格 组织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在所搜集 调查 分析的资料上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及不利因素编制合理可行的标底价格 同时不得轻易泄露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3 第三 认真组织开标 评标 中标工作 认真评价投标单位是否具有承担 工程项目建设的能力 对其投标文件中的技术文件进行技术鉴定 对工程相关 部位新材料的安装使用方法进行专业评定 判定是否合理可行 从而确定最后 中标人的投标 使其投标具有说服性 不得一味寻求绝对低价中标 以防止投 标单位恶意低价竞争 损害其他投标人的利益 第四 做好承发包合同的签订工作 落实材料 设备来源及技术管理人员 配置 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造价 充分发挥工程项目 投资经济效益 4 44 4 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施工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是建筑产品的阶段 也是建筑产品的增值阶段 在工程建设中 施工阶段往往是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 在招标投标阶段所签订的承发包合 同确定了工程价格 是不变的 但在施工阶段该价格是变动的 由于受到社会 因素 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的影响 工程造价必然会发生变化 为了有效控制 工程造价 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工程变更费用的控制 工程费用索赔 工程价款结算等途径来降低建筑工程造价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 对施工阶段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第一 组织工作内容 建立 健全建设主体的造价管理组织机构 优化组 织设计 编制切实可行的材料 设备 施工管理人员的需要量计划以及施工进 度计划 规范材料进场的检测试验制度 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 强化操作规范 着力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 杜绝浪费的节约意识 建立激 励约束机制 鼓励创新 从而保证工程质量 降低工程造价 第二 技术工作内容 强化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制度 对于工程中使用的新 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 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施工 对于特定工程部位的 施工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监督 同时 对于应用不成熟的材料 技术 等加强实验理论研究 参照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进行施工 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加快施工进度 取得良好的施工效果 第三 经济工作内容 认真分析评价由于新材料的应用而带来的工程量及 工程造价各项内容的变化 确定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并根据目标确定施工过程 中的控制重点 制定防范对策 同时 协商确定变更的工程造价 尽量使其合 理化 准确化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4 4 54 5 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新材料的应用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阶段上的工程造价控制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是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阶段 是检验工程质量及评估项 目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 该阶段是成本控制的最后阶段 根据预算及费用定额 合同价 竣工资料及变更工程经济文件 认真审核计算并确定最后的工程造价 第一 对建设成本组成项目的控制 对竣工资料 变更工程费用及相关依 据文件 所参照的定额标准加强审查 认真核算 避免不应列入工程成本的费 用项目计入建设成本中 影响工程造价的最后确定 第二 对工程结算编制依据进行控制 对于没有相关资料的新材料的预算 定额 应根据市场上相似材料的定额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换算 对于有相关资料 的 新材料预算定额可参照类似工程的计算方法计算 从而合理确定各项工程内 容造价 同时还应对新材料的应用带来的设计变更以及施工现场变更进行审核 在审核时重点要查看工程变更及有关资料是否经相关单位同意签字以及工程结 算取费标准是否与合同确定的标准一致 以此避免不规范的行为发生 第三 严格审查工程结算中的各种不合理因素 如新材料定额取定不合理 新材料引起的变更工程款的不合理等 第五章第五章 新型建筑材料应用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新型建筑材料应用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因素 第一 难以从新材料中得到我们需要的一些资料信息 从图纸上计算出的 工程量 有些不能直接套用现行定额 因为定额要求换算工程量需根据有关数 据资料选择采用相应的定额项目 对于定额上能对应上的工程项目是很容易换 算的 但对于采用新材料的工程却难以做到 因为随着新材料 新设备的发展 应用 很多与之对应的定额项目并没有随之产生并应用 从而出现了定额的制 定落后于新材料的发展 在现在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 定额所需数据在新设备 新材料中 缺少或很难一一对应 因而在计算工程造价时就不能准确的套用定 额 易导致造价的不确定性和不正确性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5 第二 新材料的采用使现有定额难以适应 易导致定额的换算不合理 随 着新材料 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 容易导致现行定额标准缺项 或需补充的 项目内容不断增多 然而因缺少可靠的技术经济资料及推广宣传的不足 致使 新材料 新结构在定额换算上出现不合理性 缺乏说服力 从而可能导致工程 造价的不确定性和不正确性 现阶段虽然不断更新补充相关定额 但与新材料 新技术的应用速度相比较 仍明显落后 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三 现行的新型建筑材料很多都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功能 正由于材料 自身所具有的这一功能 从而使得建筑成品在建筑运行期间大大降低了能耗成 本 节约了资源 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同时 新材料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有些新材料甚至具有有较强的智能化功能 这就降低了建筑正常运行期间所需 的人力和物力成本 大大的节省了费用支出 此外 由于新材料 新技术广泛 应用于建筑工程 使得建筑结构往往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这就使得建筑物 仅需要较少的维护管理就能保证建筑物的正常运行 然而所投入的材料费 人 力 物力大大减少 从而提高了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 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 果 第四 伴随着新材料 新技术的日新月异 在一定程度上其推广应用还不 是很成熟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例如 市场价格波动大 由于新材料凝聚着科 学技术的价值 使其价格受市场需求的影响较大 一旦市场价格波动 势必会 对工程造价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 新材料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往往具有 较高的安装使用要求 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施工 间接地增加了相应 的人工费和机械使用费用 同时 又由于其特殊的使用要求 使得维护管理工 作更加繁杂 对建筑物的日常维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应的增加了工程 成本 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 总之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 原先所使用的高能耗 高污染的建筑材料势必 逐步要被低能耗 低污染的绿色环保建材所取代 因此 今后在充分开发和利 用新型材料的同时 必须重视加强开发研究各种新材料对应的定额技术 加强 观测市场新材料应用发展情况及价格波动情况 做好经济分析 加强专业技术 人员的培训 规范操作 提高配置人员的责任意识 质量意识 同时还需不断 优化组织设计 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从而在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最大限度的降 低造价水平 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新技术 新材料的开发应用 促进了 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 深刻的改变着我们所处的生产生活环境 满足了人 们对居住环境和审美的要求 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这也是符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 与我国倡导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宗旨 是相吻合的 可见 新材料的发展应用必定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宜宾学院 2014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16 第六章第六章 新型建筑材料应用的工程造价注意事项新型建筑材料应用的工程造价注意事项 虽然新型建筑材料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其应用推广 并不是很成熟 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如定额的缺项 价格受市场影响波 动大等 这就使得新材料 新技术应用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还不是很完善 因 而 对于新型建筑材料的工程造价管理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 准备预备款项 新型建筑材料与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较具有很多优 越性的特点 它凝结着最新的科学技术 但是我们应该清楚 正是由于这些优 点的存在 使得新型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一时难以降低 价格受市场供给影响 波动比较大 为了有效应对市场价格的波动变化 应该设置一定的工程预备款 项 以防材料价格的波动对建筑工程的正常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造成停工 事 先准备预备款项是为了能更好地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保证施工进度 第二 加强工程成本控制分析 为了更好地进行造价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